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系统设计与应用第三章 光伏并网的技术要求
- 格式:ppt
- 大小:8.07 MB
- 文档页数:10
光伏发电并网技术标准光伏发电并网技术标准是指光伏发电系统与电网之间的连接和交互技术规范,它对于光伏发电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和电网的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光伏发电并网技术标准的制定和执行,不仅能够规范光伏发电系统的建设和运行,还能够提高光伏发电系统的发电效率和电网的供电质量,促进清洁能源的大规模利用,推动能源革命和可持续发展。
首先,光伏发电并网技术标准需要明确光伏发电系统与电网之间的接口要求。
这包括电压、频率、功率因数、短路电流等参数的匹配要求,以及对于逆变器、保护装置、通信设备等关键设备的技术要求。
只有明确规定这些接口要求,才能确保光伏发电系统与电网之间的安全可靠连接,避免因为接口不匹配而导致的电网故障和事故。
其次,光伏发电并网技术标准需要规定光伏发电系统的响应和控制策略。
这包括光伏发电系统对于电网频率、电压、无功功率等的响应速度和精度要求,以及光伏发电系统的有功和无功功率控制策略。
只有通过合理的响应和控制策略,才能够确保光伏发电系统与电网之间的平稳交互,避免因为光伏发电系统的不稳定性而对电网造成影响。
此外,光伏发电并网技术标准还需要明确光伏发电系统的安全保护和故障处理要求。
这包括光伏发电系统对于电网故障的快速切除和重连能力,以及对于短路、过流、过压等故障的保护措施和处理策略。
只有通过严格的安全保护和故障处理要求,才能够确保光伏发电系统在面对电网故障时能够及时有效地保护自身和电网的安全。
综上所述,光伏发电并网技术标准是光伏发电系统与电网之间交互的基础和保障,它的制定和执行对于推动清洁能源的发展和电网的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通过严格的技术标准,才能够确保光伏发电系统与电网之间的安全稳定连接,实现清洁能源的高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希望相关部门和企业能够加强对光伏发电并网技术标准的研究和制定,推动光伏发电技术的进步和应用,为建设清洁低碳的能源体系作出更大的贡献。
光伏发电并网要点在电力供给非常紧缺的今天,很多国家和地区都形成了波峰波谷电价制度,对很多工商业主体来讲,能够利用自己的闲置空间安装光伏电站,一方面减少了自身在电费方面的支出,另一方面可以为国家节能减排事业做出贡献。
自用电除了大工厂,否者都用不完或者说总有多的时候,把多的电卖给电网,就要把光伏发电网并入国网或电网的电网中。
一、并网要求太阳能发的电如果要并入电网, 需要有一个光伏并网逆变器, 将太阳能电池板产生的直流电变成与电网相同电压的交流电馈入电网。
太阳能发电为直流电,而电网是交流电。
所以,并网要有转换器或者说控制器。
把直流电转换为频率为50Hz,周期为0.02秒的交流电。
太阳能和风力发电是不可以并网的,因为两种发电产生的电流不一致,风力发电是交流电高电压,光伏发电是直流电低电压,交流和直流是两种不同波型的电,故二者不能一起并网。
二、联网要点如果是光伏交流系统和市电同时给交流负载供电,也就是逆变器和市电之间的切换,使用继电器或是接触器即可。
如果是太阳能发电并网上网的(就是发出的电主要是供给电网卖钱的),T接在用户变压器的前端。
当然T接之前你还需要一系列的设备:升压变、计量装置、防孤岛、防雷击、电能质量监测、过流过载保护、遥控自控、信息通讯等等一些列设备。
另一种太阳能发电并网自发自用的,T接在用户变压器的后端(用户侧)。
这样接入的设备稍微少一点,必要的保护设备还是需要的。
两种并网类型,具体要哪些接入设备,电力设计院会做好接入设计。
如果是自发自用,太阳能发电容量又很小,比如是5个千瓦以下,完全可以从逆变器出来以后,直接T接到用户侧。
对于几十个千瓦的系统,看用户侧变压器容量的大小,如果低于变压器容量10%的,虽然接了没大碍,但是考虑到安全,尽管有专业电工,必要的防触电、过流过压保护,都还是有必要的。
在应用太阳能发的电时,实际上是个离网系统,太阳能发电先在蓄电池力储存起来,让后利用蓄电池输出,得到相对稳点的电能。
光伏电站并网要求及并网方式光伏电站并网要求并网光伏发电系统与电网的连接是一个重要环节,大中型并网光伏电站设计应符合以下几种标准要求:《光伏发电接入配电网设计规范》GB/T50865《光伏电站接入电力系统设计规范》GB/T50866《光伏发电系统接入配电网技术规定》GB/T29319《光伏电站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GB19964《光伏发电系统并网技术要求》GB/T19939并参照《光伏电站电能质量检测技术规程》NB/T32006 等进行检测。
光伏电站的并网向当地交流负载提供电能和向电网发送电能的质量,在谐波、电压偏差、电压不平衡度、直流分量、电压波动和闪变等方面应满足以下并网要求。
1.谐波和波形畸变光伏电站接入电网后,公共连接点的谐波电压应满足《电能质量公用电网谐波》GB/T14549的规定。
2.电压偏差光伏电站接入电网后,公共连接点的电压偏差应满足《电能质量供电电压偏差》GB/T12325的规定,即35kV及以上公共连接点电压正、负偏差的绝对值之和不超过标称电压的10%。
20kV及以下三相公共连接点的电压偏差为标称电压的+7%。
3.电压波动和闪变光伏电站接入电网后,公共连接点处的电压波动和闪变应满足(电能质量电压波动和闪变》GB/T 12326的规定。
光伏电站单独引起公共连接点处的电压变动限值与变动频度、电压等级有关。
光伏电站在公共连接点单独引起的电压闪变值,应根据光伏电站安装容量占供电容量的比例,以及系统电压,按照《电能质量电压波动和闪变》GBT 12326的规定,分别按三级做不同处理。
4.电压不平衡度光伏电站接入电网后,公共连接点的三相电压不平衡度应不超过《电能质量三相电压不平衡》GB/T 15543规定的限值,公共连接点的负序电压不平衡度应不超过2%,短时不得超过4%。
其中由光伏电站引起的负序电压不平衡度应不超过1.3%,短时不超过2.6%。
5.直流分量光伏电站并网运行时,向电网馈送的直流电流分量不应超过其交流额定值的0.5%,对于不经过变压器直接接入电网的光伏电站,因逆变器效率等特殊因素可放宽到1%。
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并网接入技术要求一、一般规定1.1 对接入电网的要求应充分考虑因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接入而引起的公共电网的潮流变化,并应根据其影响程度对公共电网进行必要的改造。
1.2 建设条件太阳能分布式发电项目及建设场地应具有合法性;用户侧的电能质量和功率因数应符合电网要求。
1.3 对电气设备的要求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采用的电气设备必须符合国家或行业的制造(生产)标准,其性能应符合接入电网的技术要求。
1.4 系统定位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在电力系统中应定位于非连续供电的次要电源。
1.5 系统功能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的功能是生产满足电网电能质量要求的电能。
1.6 设计原则太阳能分布式发电站宜按无人值守设计。
1.7 对接入电压的规定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的接入电压应不高于包括消纳大部分或全部该系统电能的电力用户在内的公共连接点的电压。
二、并网原则2.1 并网方式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应采用可逆并网方式。
2.2 并网点位置的选择2.2.1 当光伏组件安装容量不大于配电变压器容量时,宜接入配电变压器二次侧配电柜(箱)。
2.2.2 当光伏组件安装容量大于配电变压器容量时,应接入配电变压器一次侧配电柜(箱)。
2.2.3 光伏组件安装容量不应大于市电供电线缆的允许输送容量。
三对光伏并网逆变器的输出电气参数的要求3.1 电压光伏并网逆变器的输出电压应为逆变后经变压器或不经变压器的输出电压,等于并网点母线电压,其电压偏差应符合GB/T12325的规定。
3.2 频率光伏并网逆变器输出频率应与接入电网的频率始终保持一致。
3.3 功率因数光伏并网逆变器的功率因数宜为1;当并网点呈感性,且功率因数低于电网要求时,可向并网点输送容性无功功率;反之,可向电网输送感性无功功率。
且无论输送的无功功率是感性还是容性,均应使并网点的功率因数不低于0.9(感性)。
四、电能质量4.1 谐波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输入到公共连接点的谐波电流(方均根值)的值及其计算方法均应符合GB/T14549的规定。
ICS 27.010F 01并网光伏发电系统技术要求Technology Requirement for Grid-connected PV System(讨论稿)(本稿完成日期:20040316)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目次前言 (I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3.1 并网光伏发电系统Grid-connected Photovoltaic system (1)3.2 电网Grid (1)3.3 功率调节器Power conditioner (1)3.4 电网保护装置Grid protection device (1)3.5 光伏系统电网接口PV system-Utility interface (1)3.6 孤岛效应Islanding (2)3.7 逆变器Inverter (2)3.8 备用电源系统Emergency power supply system (2)4 系统分类 (2)4.1 可逆流并网光伏发电系统 (2)4.2 不可逆流并网光伏发电系统 (2)4.3 有储能并网光伏发电系统 (2)4.4 无储能并网光伏发电系统 (2)5 电能质量 (2)5.1 工作电压 (2)5.2 电压波动和闪变......................................................................................................... 错误!未定义书签。
5.3 频率 (2)5.4 谐波 (2)5.5 功率因数(PF) (2)5.6 电压不平衡度 (3)6 安全与保护 (3)6.1 过/欠压 (3)6.2 过/欠频 (3)6.3 电网失压(防孤岛效应) (3)6.4 电网恢复 (3)6.5 直流隔离 (3)6.6 接地 (3)6.7 短路保护 (3)6.8 断路开关 (3)6.9 方向功率保护 (3)7 安装要求 (3)7.1 电气方式 (3)7.2 电气连接参考图 (4)7.3 保护设置..................................................................................................................... 错误!未定义书签。
太阳能光伏发电与并网技术的应用摘要:太阳能光伏发电的核心思想是把太阳能转换成电能,既增加了电能储备,又实现了能量的回收。
随着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的日趋成熟,太阳能光伏发电的运行模式也在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
现在,既可单独操作,又可与电网相结合。
太阳能光伏技术是电力市场中新兴的一支力量,它不仅对环保起到了有力的支撑作用,同时也是对电力供给质量的全面保证。
所以,这是一个值得研究和讨论的问题。
关键词:太阳能;光伏发电;并网技术;应用1太阳能光伏发电并网技术简述由于太阳能本身的特性,它在能源储存上有着天然的优势。
利用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能电池转换成电能,既减少了发电设备的运行频率,又避免了对环境的污染。
在阳光充足的地方,还可以提前预报出太阳的情况。
随着技术应用的不断完善,其本身也有了很大的发展。
在今后的发展中,该技术将不断提升太阳能的利用效率,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用电需求,同时,通过科学的方法扩大并网发电的规模,也将进一步提升电能并网的效率。
在发展电力系统的同时,必须对储能环境进行很好的保护,以防止其被谐波干扰。
同时,还要注意对各种干扰源的防范,并对其进行实时监控。
在电网中,只有保证电网中的洁净程度,才能保证电网的稳定运行,才能在电网中取得持续的技术突破。
2太阳能光伏发电与并网技术2.1逆变器在目前的光伏电网中,逆变器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它是一种将直流电能转换成交流电能的装置,它可以保证光伏发电站的运行安全,由于电力的频率、相位与光伏发电站的不同,所以它所采用的逆变器类型也很多,一般情况下,逆变器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电压型,另一种是电流型,前者的作用是保证光伏发电的电压频率与相位与市电的相位同市电的作用是一致的。
综上所述,逆变器是实现对相关电能重点管控、管理的一类设备,保证发电站可以高效地转换电能,并且可以被市场所接纳使用。
2.2蓄电池在目前的光伏发电系统中,蓄电池也是最重要的一种设备,它的作用是储存和管理电能,同时,它还可以发挥钳位作用,减少因为辐射或连接过载而对整个电池组造成的不利影响,而且,这种蓄电池还可以保证光伏阵列的布局在最佳的区域,从而提高太阳能的利用率。
光伏发电设备技术要求一、工程概况地理位置:福州市台江区(东经119°18′,北纬26°6′)年平均太阳能辐照量:4400兆焦/平方米技术类型:光伏建筑屋顶一体化项目容量:5.5kWp光伏系统主要由光伏组件方阵、直流汇线盒、直流配电柜、逆变器、交流配电柜等部分构成。
光伏阵列由太阳能电池组件构成,光伏阵列安装在福州电业局调度中心大楼裙楼五楼屋顶。
同时,光伏阵列按照合理的组串方式接入汇线盒,然后接入直流配电柜,汇线盒和直流配电柜中包括防雷保护装置以及短路保护等功能。
经过直流部分的汇流调整之后,直流输出接入逆变器。
本建设项目采用并网技术,不设置蓄电池组。
二、相关规范和标准1)GB50009-2001《建筑结构荷载设计规范》2)GB50057-9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3)建质〖2003〗4号《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2003年3月1日起执行4)GB12632-90《单晶硅太阳能电池总规范》5)GB/T19064-2003家用太阳能光伏电源系统技术条件和试验方法6)GB/T 19939-2005 光伏系统并网技术要求7)GB/T 20046-2006 光伏(PV)系统电网接口特性(IEC 61727:2004,MOD)8)GB/Z 19964-2005 光伏发电站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三、设备及工程建设1.基本要求及程序a)美观性:依据建筑结构图,进行光伏阵列铺设的初步设计。
需提出光伏阵列的安装施工方案,根据现场的日照数据,合理选择光伏阵列的倾角,提供约5.5kW的最大功率。
进行支架强度设计,提供必要的力学计算依据。
b)开放性:设计系统详细的数据采集系统方案,通讯协议开放,便于整体系统数据汇总监控,且系统要求具有灵活性和可扩充性。
各子系统的投入退出应留有自动/手动/通讯控制接口。
c)示范性:从项目的设计、施工和售后服务进行周密计划,并规范化实施,为以后同类工程的实施起示范作用。
d)安全性:保证所建的系统绝对安全。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并网接入政策与规定随着对清洁能源的日益需求与环保意识的增强,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应用逐渐普及。
为了规范光伏发电系统的建设与运行,各国纷纷出台了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并网接入政策与规定。
本文将就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并网接入政策与规定进行介绍、分析和总结。
一、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概述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是利用太阳能将光能转化为电能的系统。
它由太阳能电池板、逆变器、电网连接装置等组成。
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的辐射能转化为直流电能,逆变器将直流电能转化为交流电能,然后并入电网供电。
光伏发电系统能够利用可再生能源,不产生污染物和温室气体,具有环保、安全、经济等优点,因此备受关注。
二、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并网接入政策与规定的意义并网接入政策与规定的出台,对于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建设与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政策与规定可以规范光伏发电系统的建设与运行,保障系统的安全与可靠性。
其次,政策与规定可以促进光伏发电系统的发展与推广,提高清洁能源利用率,减少传统能源消耗与碳排放。
此外,政策与规定还可以引导市场发展,加强产业链合作与协调。
三、国内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并网接入政策与规定我国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并网接入政策与规定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发电许可证与电网接入许可证根据《电力法》,光伏发电系统需要取得电力生产许可证,以合法并网。
同时,还需要与电网公司签订电网接入合同,并获得电网接入许可证。
2. 并网技术与设备要求光伏发电系统的并网技术与设备要求是确保并网过程中电能质量与电能安全的基础。
比如,要求光伏发电系统具备电能质量稳定、电能输出可控、保电能力强等特点。
3. 功率限制与补贴政策为了保障电网的稳定运行,我国对光伏发电系统的并网功率有一定的限制。
根据国家能源局的要求,光伏发电系统的规模和安装地点都有相应的限制。
此外,国家还出台了一系列光伏发电补贴政策,以鼓励光伏发电系统的发展与应用。
四、国际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并网接入政策与规定除了国内政策与规定外,国际上也有许多国家制定了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并网接入政策与规定。
光伏发电设备技术要求一、工程概况地理位置:福州市台江区(东经119°18′,北纬26°6′)年平均太阳能辐照量:4400兆焦/平方米技术类型:光伏建筑屋顶一体化项目容量:5.5kWp光伏系统主要由光伏组件方阵、直流汇线盒、直流配电柜、逆变器、交流配电柜等部分构成。
光伏阵列由太阳能电池组件构成,光伏阵列安装在福州电业局调度中心大楼裙楼五楼屋顶。
同时,光伏阵列按照合理的组串方式接入汇线盒,然后接入直流配电柜,汇线盒和直流配电柜中包括防雷保护装置以及短路保护等功能。
经过直流部分的汇流调整之后,直流输出接入逆变器。
本建设项目采用并网技术,不设置蓄电池组。
二、相关规范和标准1)GB50009-2001《建筑结构荷载设计规范》2)GB50057-9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3)建质〖2003〗4号《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2003年3月1日起执行4)GB12632-90《单晶硅太阳能电池总规范》5)GB/T19064-2003家用太阳能光伏电源系统技术条件和试验方法6)GB/T 19939-2005 光伏系统并网技术要求7)GB/T 20046-2006 光伏(PV)系统电网接口特性(IEC 61727:2004,MOD)8)GB/Z 19964-2005 光伏发电站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三、设备及工程建设1.基本要求及程序a)美观性:依据建筑结构图,进行光伏阵列铺设的初步设计。
需提出光伏阵列的安装施工方案,根据现场的日照数据,合理选择光伏阵列的倾角,提供约5.5kW的最大功率。
进行支架强度设计,提供必要的力学计算依据。
b)开放性:设计系统详细的数据采集系统方案,通讯协议开放,便于整体系统数据汇总监控,且系统要求具有灵活性和可扩充性。
各子系统的投入退出应留有自动/手动/通讯控制接口。
c)示范性:从项目的设计、施工和售后服务进行周密计划,并规范化实施,为以后同类工程的实施起示范作用。
d)安全性:保证所建的系统绝对安全。
与电网公司的合作一、与电网公司调度部门签订,《并网调度协议》。
二、与电网公司营销部门签订《购售电协议》。
并网要求条件一、新建光伏电站应在拟并网发电前3个月,向相应调度机构报送下列电站信息和资料(包括但不限于)。
1 光伏电站基础信息:资产属性(企业法定名称)、建设地址、电站经纬度、海拔、占地面积、组件型号及数量、组件安装方式、逆变器型号及台数、接入电压等级、有无隔离变压器、有无升压变压器、拟投产日期、光伏电站设计利用小时数、发电量等资料2技术参数:辐照度、装机容量、逆变器型号及性能参数、接线方式、光伏电池型号及技术参数(最大工作电压(V)、最大工作电流(I)、开路电压(V)、短路电流(A)、峰值功率(wp))、光伏电池片数、光伏阵列跟踪方式、光伏阵列倾角等。
3 光伏电站涉网线路保护:线路保护装置配置、功能及相关技术参数。
4光伏电站升压站一、二次设备参数、图纸及保护配置资料。
5 光伏电站通信电路、通信设备和电站监控系统的配置资料、参数。
二、光伏电站升压站接入母线,升压变和逆变器并网发电的同时,应具备向所属调度机构和其它相关调度机构提供下列实时信息,已并网光伏电站也应按照以下要求限期完成信息传送。
在正常运行情况下,光伏电站向所属调度机构提供的信号至少应当包括:1光伏电站并网状态、有功和无功输出、发电量、功率因数、各逆变器的启停状态、检修状态。
2并网点的电压和频率、注入电力系统的电流。
3变压器分接头档位、主断路器开关状态等。
4光伏电站全辐照强度、直射辐照强度、散射辐照强度、环境温度等气象信息。
5调度自动化信息设备配置,调度自动化信息上传及通信规约情况。
三、光伏电站启动并网前1个月,应向所属调度机构报送现场启动方案、电站运行规程;启动方案包括启动设备范围、计划投运日期,专业管理人员及运行人员名单、数据交换及通信方式等。
四、光伏电站具备并网条件还须向调度机构提交启动申请报告,并征得其同意后,方可进行下一步启动工作。
光伏电站接入电网技术规定(征求意见稿)xxxx-xx-xx发布xxxx-xx-xx实施国家电网公司发布目次1. 范围 (3)2. 规定性引用文件 (3)3. 术语和定义 (3)4. 一般原则 (5)5. 电能质量 (5)6. 功率控制和电压调节 (7)7. 电压与频率响应特性 (8)8. 安全与保护 (9)9. 通用技术条件 (9)10. 电能计量(该部分内容提请国网营销部门提出修改和补充意见) (10)11. 通信与信号 (10)12. 系统测试 (11)光伏电站接入电网技术规定1.范围本规定内所有光伏电站均指并网发电光伏电站,本规定不包括离网光伏电站。
本规定规定了光伏电站接入电网运行应遵循的一般原则和技术要求。
本规定适用于通过静态变换器(逆变器)接入电网的光伏电站,包括有变压器与无变压器连接。
2.规定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定的引用而成为本规定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定,但鼓励根据本规定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定。
GB/T 2297-1989 太阳光伏能源系统术语GB/T 12325-2008 电能质量供电电压偏差GB/T 14549-93 电能质量公用电网谐波GB/T 12326-2008 电能质量电压波动和闪变GB/T 15543-2008 电能质量三相电压不平衡GB/T 18479-2001 地面用光伏(PV)发电系统概述和导则GB/T 19939-2005 光伏系统并网技术要求GB/T 20046-2006 光伏(PV)系统电网接口特性GB 2894 安全标志(neq ISO 3864:1984)GB 16179 安全标志使用导则DL/T 544 电力系统通信管理规程DL/T 598 电力系统通信自动交换网技术规范DL/T 448 电能计量装置技术管理规定DL/T 5202 电能量计量系统设计技术规程DL/T 1040-2007 电网运行准则SJ/T11127 光伏(PV)发电系统过电压保护-导则DL 755-2001 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导则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定:光伏电站photovoltaic(PV) power station包含所有变压器、逆变器(单台或多台)、相关的BOS(平衡系统部件)和太阳电池方阵在内的发电系统。
太阳能光伏发电与并网技术的应用摘要:由于我国利用传统能源的资源数量少、环境污染严重,因此大力倡导新能源,因此,太阳能光伏技术应运而生。
由于太阳能发电的电力与国家电网的电力不同,无法与大型电网直接相连,因此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对此进行分析,提出利用太阳能光伏并网技术。
介绍太阳能光伏并网技术的应用,其中包括逆变器、蓄电池、保护装置的稳定高效运行,保证了太阳能光伏系统的能量利用率和经济效益。
在实践中,采用光伏发电及并网技术,保证了电力系统的节能和环境效益,本文的研究无疑是非常有意义的。
关键词:太阳能,光伏发电,应用分析一.太阳能光伏发电与并网技术1.1逆变器逆变器是一种将直流电转换成交流电的装置,可以保证光伏发电场的电压频率和相位与其本身不同,所以逆变器的种类也是各种各样的,一般的逆变器含有电压和电流两种类型,前者的作用是保证电压的频率和相位与电源的相位一致,而后者则是保证相位同市电的频率。
总之,逆变器是一种进行重点控制和管理的装置,它既保证了发电厂可供高效地转换电能,又能为市场所接受和使用。
1.2太阳能光伏控制器太阳能控制器是整个光伏并网系统的核心部件,是对蓄电池进行充放电控制,同时也是控制的一种自动化控制与保护装置。
由于太阳能光电系统中的电能波动很大,若不加以有效的控制,将会对电池的寿命造成很大的影响。
因此,该控制器的功能就是为电池提供最优的电流和电压,同时也能监测是否出现过充或放的其他问题,从而降低充电损失,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
1.3并网混合供电系统配套的并网式电力供应系统可以有效地将光伏阵列、油机和电网集成到一个完整的电网。
相应的系统可以保证电力的连续供应,保证负荷的安全,同时,相关的技术虽然复杂,但稳定性和可靠性都很高,在实际应用中,通过专用的计算机芯片,可以对整个系统进行有效的控制,并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
同时,在目前的并网混合电力系统中,可对蓄电池进行充电,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发电并网的技术要求
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发电并网有哪些技术要求?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发电具有间歇性、波动性等特点,接入电网后需要进行协调配合,保证安全稳定运行。
一方面新能源大规模并网要求电网不断提高适应性和安全稳定控制能力,主要体现在:电网调度需要统筹全网各类发电资源,使全网的功率供给与需求达到实时动态平衡,并满足安全运行标准;电网规划需要进行网架优化工作,通过确定合理的大规模新能源基地的网架结构和送端电源结构,实现新能源与常规能源的合理布局和优化配置;输电环节需要采用高压交/直流送出技术,提升电网的输送能力,降低输送功率损耗。
另一方面为了降低风能、太阳能并网带来的安全稳定风险,需要新能源发电具备基本的接入与控制要求。
智能电网对风电场和光伏电站在按入电网之后的有功功率控制、功率预测、无功功率、电压调节、低电压穿越、运行频率、电能质量、模型和参数、通信与信号和接入电网测试等方面均作出了具体的规定,用以解决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发电标准化接入、间歇式电源发电功率精确预测以及运行控制技术等问题,以实现大规模新能源的科学合理利用。
太阳能光伏系统的电网接入与并网技术
太阳能光伏系统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能源,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在实际应用中,电网接入和并网技术是其至关重要的环节,下面我们来详细探讨一下太阳能光伏系统的电网接入与并网技术。
一、太阳能光伏系统的电网接入
太阳能光伏系统的电网接入是指将太阳能光伏系统所产生的直流电能转换成交流电能,然后接入电网进行供电。
通常情况下,太阳能光伏系统通过逆变器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以适配接入电网的需求。
在进行电网接入前,需符合电网相关的安全规范和法规要求,以确保电力系统的稳定和安全运行。
二、太阳能光伏系统的并网技术
并网是指太阳能光伏系统与电网之间实现电能的双向传输和交换。
在并网过程中,需考虑太阳能光伏系统的发电功率、电压和频率等参数与电网的匹配情况,以确保系统能够有效地并入电网中。
同时,还需考虑到并网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如电网波动、电力质量等,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和处理。
三、太阳能光伏系统的电网接入与并网技术的发展趋势
随着太阳能光伏技术的不断发展,太阳能光伏系统的电网接入与并网技术也在不断完善。
未来,太阳能光伏系统在电网接入和并网技术方面将具备更高的智能化和自适应性,能够更好地适应电网的需求,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四、结语
太阳能光伏系统的电网接入与并网技术是其在实际应用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只有做好电网接入和并网技术的相关工作,才能更好地发挥太阳能光伏系统的功效,为清洁能源的发展做出贡献。
希望未来的太阳能光伏系统在电网接入和并网技术方面能够不断取得新的突破,为构建清洁、可持续能源体系贡献力量。
光伏发电项目设计技术规定及并网接入系统方案设计培训光伏发电项目设计技术规定及并网接入系统方案设计是一个复杂而关键的过程,它需要遵循一系列规定和准则来确保项目的安全和高效性。
在本文中,我将介绍一些光伏发电项目设计的技术规定,并提供一个具体的并网接入系统方案设计。
1.规划和布局:光伏发电项目的规划和布局应该考虑到地形、气候条件、土地利用等因素,并确保最大化的太阳能的捕捉和转换。
2.光伏组件选择:选择适合项目需求的光伏组件,包括太阳能电池板、逆变器等。
这些组件应该符合国家或地区的标准,并具备良好的性能和可靠性。
3.组件安装和调试:正确安装和调试光伏组件,确保其能够正常运行,并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问题。
4.电气设计:根据项目需求设计电气系统,包括逆变器、变压器、开关等。
电气设计应考虑到并网要求,确保项目顺利接入电网。
5.并网接入系统设计:并网接入系统是将光伏发电系统与电网连接的关键环节。
它包括电网连接点、电网保护装置、并网点距离等。
设计时应考虑到并网要求,如电压、频率等,并确保项目满足这些要求。
下面是一个具体的并网接入系统方案设计:1.电网连接点的选择:选择合适的电网连接点,与当地电力公司协商,并满足电力公司的要求。
同时,要考虑到电网的容量和稳定性,确保项目接入电网后不会对电网造成负面影响。
2.电网保护装置的选择:根据电力公司的要求和项目的需求选择适当的电网保护装置,如过电流保护装置、过压保护装置等。
这些保护装置能够保护光伏发电系统和电网免受潜在的危害。
3.并网点距离的确定:根据项目需求和电力公司的要求确定并网点的距离。
这个距离应该考虑到电网的可靠性和电力损耗,并确保项目接入电网后能够稳定运行。
4.逆变器的选择和配置:选择适当的逆变器,并进行合理的配置。
逆变器是光伏发电系统中的核心设备,它能够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并与电网同步运行。
5.并网系统的监控和维护:建立一个完善的并网系统监控和维护体系,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问题,并保证项目的安全和稳定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