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重力式挡土墙 悬臂式挡土墙
- 格式:ppt
- 大小:2.19 MB
- 文档页数:56
挡土墙种类(二)引言概述:在挡土工程中,挡土墙是一种重要的结构,用于抵抗土体的侧向压力和防止土坡滑动。
本文将深入探讨挡土墙的种类(二),包括重力式挡土墙、加筋挡土墙、悬臂挡土墙、预制挡土墙和路堤挡土墙。
每种挡土墙类型的特点、适用范围和施工方法将在正文中详细介绍。
正文:1. 重力式挡土墙:- 自重作用:重力式挡土墙主要依靠自身重量来抵抗土体的压力。
- 结构特点:采用沿墙面分层排列的大块石头或混凝土构筑,可提供良好的稳定性。
- 适用范围:适用于矮墙、边坡护坡和道路挡土墙等。
- 施工方法:先进行墙基开挖、基础垫层的铺设,然后将石块或混凝土逐层填充,并注意墙顶坡度设计。
2. 加筋挡土墙:- 加筋方式:加筋挡土墙通过在墙的内部或背面嵌入钢筋或地面锚杆来增加墙体的稳定性。
- 特点优势:具有较高的抗侧向位移能力和较大的承载能力,适用于高度较大的挡土墙。
- 适用范围:常用于大型土石方工程、挡土墙和挡土坝等。
- 施工方法:先进行墙基开挖和基础的铺设,然后逐层建构墙体,并在墙的背面或内部嵌入加筋材料。
3. 悬臂挡土墙:- 结构特点:悬臂挡土墙利用墙体自身的重量和悬臂杆件的力作用来稳定土体。
- 适用范围:适用于较高的挡土墙和高度不规则或曲线形状的挡土墙。
- 特点优势:悬臂挡土墙具有较大的抗倾覆能力和较小的排土工程量。
- 施工方法:先进行墙基开挖、基础的铺设以及制作悬臂杆件,然后逐步建构挡土墙。
4. 预制挡土墙:- 预制方式:预制挡土墙是在现场外部制备墙体构件,并在施工现场进行安装拼接。
- 特点优势:具有施工便利性和较快的施工效率,减少现场工期。
- 适用范围:常用于公路、铁路和水利工程等。
- 施工方法:选取适当的预制方法,如预制混凝土挡土墙、预制钢结构挡土墙等,并进行现场的组装和安装。
5. 路堤挡土墙:- 用途特点:路堤挡土墙是用于公路或铁路路堤侧边的挡土结构。
- 结构形式:可采用重力式挡土墙、加筋挡土墙和悬臂挡土墙等形式。
悬臂式挡土墙原理一、悬臂式挡土墙的定义和分类悬臂式挡土墙是一种常见的土木工程结构,用于防止土壤失稳和滑坡。
它是由一个混凝土或砖石结构体支撑着一个或多个悬臂墙板组成的。
根据其支撑方式,悬臂式挡土墙可以分为重力式和加筋式两种。
二、重力式悬臂式挡土墙原理重力式悬臂式挡土墙是通过自身重量来抵抗侧向地压力的一种结构形式。
它通常由混凝土或石材制成,具有较大的自重和稳定性。
当地表受到侧向压力时,重力式悬臂式挡土墙会产生反作用力,从而防止地面滑动。
三、加筋式悬臂式挡土墙原理加筋式悬臂式挡土墙是在重力作用下增加钢筋等材料的强度来增强其稳定性的一种结构形态。
它通常由混凝土制成,具有较大的自重和稳定性,并且可以通过添加钢筋等材料来提高其抵御侧向压力的能力。
四、悬臂式挡土墙的设计和施工设计悬臂式挡土墙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1. 地质条件:包括土壤类型、坡度、地下水位等。
2. 挡土高度:挡土墙高度越高,所需的结构强度和稳定性就越大。
3. 压力:侧向压力是影响悬臂式挡土墙稳定性的主要因素之一。
4. 材料选择: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材料,如混凝土、砖石或钢筋等。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问题:1. 基础处理:必须确保基础牢固,以支撑挡土墙的重量和侧向压力。
2. 材料质量:材料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经过严格检查和测试。
3. 结构连接:各部分结构必须正确连接,以确保整个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4. 施工质量控制:施工过程中必须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以确保结构符合设计要求。
五、悬臂式挡土墙的优缺点优点:1. 稳定性高:悬臂式挡土墙具有较大的自重和稳定性,能够有效地抵御侧向压力。
2. 施工简单:悬臂式挡土墙的施工过程相对简单,不需要大量的机械设备。
3. 经济实用:与其他类型的挡土墙相比,悬臂式挡土墙成本较低,经济实用。
缺点:1. 高度限制:悬臂式挡土墙的高度受到限制,通常不适用于超过30米高度的场合。
2. 材料限制:由于其自重较大,需要使用较为坚固的材料,如混凝土或石材等。
第三章重力式挡土墙重力式挡土墙第三章:重力式挡土墙引言:重力式挡土墙是一种经济高效的土木工程结构,广泛应用于道路、桥梁、堤坝等工程中。
本章将详细介绍重力式挡土墙的定义、分类、设计原则、施工工艺等方面内容。
1. 定义重力式挡土墙是指通过墙体的自重来抵抗土压力,从而起到稳定土体的作用。
它由挡土墙体和临时或永久性的抗滑支撑结构组成。
1.1 挡土墙体挡土墙体通常由具有较高抗压强度的材料如混凝土、钢筋混凝土等构成,设计时需考虑抗倾覆、抗滑动等力学性能。
1.2 抗滑支撑为确保挡土墙的稳定性,常在背面设置抗滑支撑结构,如拉索锚杆、摩擦桩等,以增加抗滑能力。
2. 分类重力式挡土墙可根据不同的材料、结构形式进行分类,下面分别介绍几种常见的分类方式。
2.1 材料分类按材料的不同,重力式挡土墙可分为钢筋混凝土挡土墙、石筑挡土墙、重力式砂石挡土墙等。
2.2 结构形式分类按结构形式的不同,重力式挡土墙可分为重力式重叠挡土墙、重力式连续挡土墙、重力式悬臂挡土墙等。
3. 设计原则重力式挡土墙的设计应考虑以下原则,以确保结构的安全稳定。
3.1 墙体稳定性原则挡土墙体的自重应能有足够的稳定性,用于抵抗土压力和外力作用。
设计时需考虑墙体的高度、宽度、墙体表面摩擦系数等因素。
3.2 抗滑稳定性原则挡土墙的背面抗滑支撑结构应能有效阻止土体发生滑动或倾覆。
设计时需考虑抗滑支撑的类型、布置形式、作用方式等。
3.3 应力和变形控制原则挡土墙的设计应考虑承受荷载后的应力分布和变形情况,以保证结构的安全性和使用性能。
4. 施工工艺重力式挡土墙的施工过程通常分为准备工作、基础处理、墙体施工、抗滑支撑施工等阶段。
4.1 准备工作包括勘察设计、材料采购、机械设备准备等。
必须充分了解地质情况和设计要求,确定合适的施工方法和参数。
4.2 基础处理施工前需要对挡土墙的基础进行处理,包括基础的平整、控制地下水位、加固等。
4.3 墙体施工挡土墙体按照设计要求、施工工艺进行施工,包括混凝土的浇筑、模板的拆除等。
悬臂式挡土墙在土木工程领域,挡土墙是一种常见且重要的结构,用于支撑填土或山坡土体,防止其坍塌和滑移,以保持土体的稳定性。
其中,悬臂式挡土墙以其独特的结构和优势,在许多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悬臂式挡土墙通常由立壁、踵板和趾板三部分组成。
立壁就像是一堵垂直的墙壁,直接承受土压力;踵板位于墙的底部后方,增加了挡土墙的抗倾覆稳定性;趾板则在底部前方,有助于提高抗滑稳定性。
这三个部分相互配合,共同承担着土体的压力和保持结构的稳定。
这种挡土墙的工作原理其实并不复杂。
当土体作用在挡土墙上时,土压力会传递到立壁上。
立壁将土压力传递给踵板和趾板,踵板和趾板通过与地基的接触,将力分散到地基中。
为了确保挡土墙能够稳定工作,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需要对土压力的大小和分布进行精确的计算和分析。
在设计悬臂式挡土墙时,有许多因素需要考虑。
首先是土的性质,包括土的类型、重度、内摩擦角和黏聚力等。
不同类型的土,其产生的土压力大小和分布是不同的。
例如,砂土的内摩擦角较大,产生的土压力相对较小;而黏土的黏聚力较大,土压力的分布可能会更加复杂。
其次是墙体的高度和尺寸。
墙体越高,承受的土压力越大,因此需要更厚的立壁和更大的踵板、趾板来保证稳定性。
此外,还需要考虑地下水的影响。
如果地下水位较高,水压力会增加挡土墙的负担,需要采取相应的排水措施来降低水压力。
悬臂式挡土墙的优点是比较明显的。
它的结构相对简单,施工方便。
与重力式挡土墙相比,悬臂式挡土墙可以在相同的条件下节省材料,降低工程造价。
而且,它的适应性较强,可以在不同的地形和地质条件下使用。
例如,在狭窄的场地或者地形复杂的区域,悬臂式挡土墙能够更好地发挥其优势。
然而,悬臂式挡土墙也并非没有缺点。
由于其依靠自身的结构来抵抗土压力,对混凝土和钢筋的要求较高,如果施工质量不过关,容易出现裂缝和变形等问题。
而且,在地震等自然灾害发生时,悬臂式挡土墙的抗震性能相对较弱,需要采取额外的抗震措施来确保其安全。
挡土墙是指支承路基填土或山坡土体、防止填土或土体变形失稳的构造物。
根据挡土墙的设置位置不同,分为路肩墙、路堤墙、路堑墙和山坡墙等。
根据挡土墙稳定的机理不同,挡土墙又有很多形式,主要有重力式挡土墙、衡重式挡土墙、薄壁式挡土墙、锚碇板式挡土墙、加筋土挡土墙等。
我给大家简单介绍几种常用的挡土墙。
一、重力式挡土墙重力式挡土墙一般用块石、砖或素混凝土筑成,它是靠挡土墙本身所受到的重力保持稳定,通常用于h<5m的低挡土墙。
特点:1.结构简单,施工方便。
2.施工工期短。
3.能就地取材。
4. 对地基承载力要求高。
5.工程量大,沉降量大。
适用范围:墙高h< 5m且地基承载力较高地段实例1:汉南区省道汉仙线K1+450处,在塌方处修建了重力式挡土墙二、悬壁(臂)式挡土墙悬臂式挡土墙多用钢筋混凝土做成,它的稳定性主要靠墙踵悬臂以上的土所受重力维持,它的悬臂部分的拉应力由钢筋来承受。
特点:1.截面尺寸小。
2.施工方便。
3.对地基承载力要求不高。
4. 工作面较大。
适用范围:地基土质差且墙高h>5m的重要工程。
实例2:汉口江滩防水墙(三阳路—一元路)三、扶壁式挡土墙当挡土墙的墙高h>10m时,为了增加悬臂的抗弯刚度,沿墙长纵向每隔0.8h~1.0h设置一道扶壁,称为扶壁式挡土墙。
特点:1.工程量小。
2.对地基承载力要求不高。
3.工艺较悬臂式复杂。
适用范围:地质条件差且墙高h>10m的重要工程实例3:四、锚杆、锚定板式挡土墙锚定板挡土墙由预制的钢筋混凝土墙面板、立柱、钢拉杆和埋在填土中的锚定板所组成。
锚杆挡土墙通常由立柱、墙面板和锚杆三部分组成的轻型支挡结构。
锚定板式挡土墙锚杆挡土墙特点:1.结构轻,柔性大。
2.工程量少,造价低。
3.施工工艺较复杂适用范围:适用于地基承载力较低的重要工程,墙高可达27m。
五、加筋挡土墙加筋挡土墙由面板、拉筋组成。
依靠填土、拉筋之间的摩擦力使填土与拉筋结合成一个整体。
挡土墙类型(一)引言概述:挡土墙是一种常见的地下工程结构,用于抵抗土壤的压力、防止土体滑动或坍塌,保护基础设施的安全稳定。
挡土墙类型繁多,本文将从五个大点进行阐述:重力式挡土墙、基础式挡土墙、承台式挡土墙、悬臂式挡土墙和土工格栅挡土墙。
正文:1. 重力式挡土墙- 原理:依靠墙身本身的重量抵抗土壤压力。
- 小点1:墙身采用混凝土或石材等重型材料建造。
- 小点2:适用于土体稳定性较好的场地,不宜使用在软土地区。
- 小点3:建造简单,成本相对较低。
2. 基础式挡土墙- 原理:通过增加挡土墙的基础面积,提高墙体稳定性。
- 小点1:常见的基础形式包括摊铺混凝土基础和沉井基础。
- 小点2:适用于基础承载力较弱的场地,能提高墙体的稳定性。
- 小点3:施工难度较大,需要考虑深挖和基础排水等问题。
3. 承台式挡土墙- 原理:挡土墙上设置一道水平承台,均匀分布土壤压力。
- 小点1:承台通常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
- 小点2:适用于较高的挡土墙,能减小土壤的局部集中应力。
- 小点3:施工复杂,需要充分考虑承台的设置和墙体连接等问题。
4. 悬臂式挡土墙- 原理:挡土墙上设置一定长度的悬臂梁,改变土壤压力的传递路径。
- 小点1:悬臂梁通常采用预应力钢筋混凝土。
- 小点2:适用于挡土墙高度较大的情况,能减小土壤的侧向推力。
- 小点3:施工难度较大,需要考虑悬臂梁的刚度和连接方式等问题。
5. 土工格栅挡土墙- 原理:利用土工格栅的抗拉强度和土体的摩擦力共同抵抗土壤压力。
- 小点1:土工格栅通常由高强度聚合物或金属材料制成。
- 小点2:适用于土壤稳定性差、水土流失严重的场地。
- 小点3:施工相对简便,具有较好的柔性和适应性。
总结:挡土墙类型繁多,每种类型都有其适用的场合和特点。
根据具体工程要求和土体条件,选择合适的挡土墙类型是确保土体稳定和工程安全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