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常用标点符号用法简表
- 格式:doc
- 大小:41.50 KB
- 文档页数:1
常用十种标点符号的用法:(一)逗号(,)用来表示一句话中间的停顿,占一格,点在格的左下方。
例: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
(二)句号(。
)表示一句话说完之后的停顿。
它一般用在陈述句和不带明显的命令口气的祈使句的末尾,占一格,点在格的左下方。
例1:刘胡兰是一位闻名全国的女英雄。
例2:请递给我一杯水。
(祈使句)(三)顿号(、)表示句子中并列词语之间较小的停顿,占一格,点在格的左下方。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句子中并列成分,比较小的停顿用顿号,而较长的停顿用逗号,两者之间的区别在于停顿的长短。
例:总攻开始了,军号声、枪声、炮声、喊杀声,立刻混成一片,震动着山谷。
(四)问号(?)表示一句问话完了之后的停顿,用问号,问号占一格,点在格的中间。
不论是疑句,还是设问、反问,当问句的意思表示完了,就用问号表示停顿。
例:①你叫什么名字?(疑问)②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反问)③是谁创造了人类世界?是我们的劳动群众。
(设问)(五)感叹号(!)表示感情强烈的句子完了之后的停顿,用感叹号。
感叹号一般用在感叹句和祈使句的末尾,占一格,点在格的中间。
凡是感情色彩比较浓的句子,诸如喜爱、赞美、悲伤、怀念、请求、命令、愤怒、惊讶等,在一句话说完后,应该用感叹号表示停顿。
例:①您就让我再试一试吧!(请求)②我的“小咪咪”多可爱啊!(喜爱)③什么,“迷糊”也考了一百分!(惊奇)④你们坐在敌人只要一发炮弹就能送你们升天的地方,还在忙什么别的事!乱弹琴!(气愤)⑤他白了我一眼,说:“别动!”(命令)(六)冒号(:)主要用于句子中表示提示、总结之后的停顿,占一格,点在格的左下方。
由于冒号主要有以下用途:(1)冒号用于引述语之前,表示后面是所要说的话或引用别人的话。
例:毛泽东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2)冒号用于提示语或总结语之后,表示后面还有话说。
例:商店里什么都有:服装、布匹、文具、食品……(3)冒号还用于书信的称呼之后,其作用也是表示提示。
常用标点符号标点符号在书写中起到了标识句子成分、表达语气和衔接句子之间关系等重要作用。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标点符号及其使用方法。
1. 句号(.)句号是一种常用的标点符号,用于表示陈述句、命令句或描述句的结尾。
在文章中,句号通常出现在一句话的结束处。
例如:我喜欢吃水果。
他正在学习英语。
请你帮我打开窗户。
2. 逗号(,)逗号是一种用于分隔句子成分、列举项目或标明语气的标点符号。
在长句或复合句中,逗号常被用来将不同的部分分开。
例如:今天天气晴朗,风和日丽。
我喜欢吃苹果、香蕉和橙子。
请你帮我带一杯咖啡,谢谢。
3. 问号(?)问号用于表示疑问句的结尾。
在正式提问或请求意见时,问号通常出现在句子的末尾。
例如:你去过北京吗?请问你如何解决这个问题?4. 感叹号(!)感叹号用于表示强烈的感叹、惊喜、愤怒或命令。
在句子末尾使用感叹号能够更好地表达情感。
例如:多么美丽的花园啊!别走!等一下!5. 冒号(:)冒号常用于引出例子、解释说明或表示时间。
它常被用在引语或直接引用之前。
例如:她告诉我一个重要的原因:她需要更多的时间来准备。
尽快:明天早上九点。
6. 分号(;)分号用来分隔两个独立但有关联的句子,又不需要使用连词来连接。
例如:我今天要去购物了;你需要我帮你买什么吗?他是一位有才华的演员;同时,他也是一位成功的导演。
7. 括号()括号有时被用来插入额外的信息或解释。
括号中的内容可以被省略,而不影响句子的完整性。
例如:他喜欢吃水果(尤其喜欢苹果)。
我们计划去看电影(如果天气不下雨的话)。
8. 引号("")引号常用于引述他人的话语或作为特殊用法的标示。
在正式的写作环境中,引号应该在适当的地方使用。
例如:她对我说:“我很高兴你来参加我的生日派对。
”他们演唱了一首名曲“大海啊,无边的大海”。
以上是一些常用的标点符号及其使用方法。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对于书写的流畅性和表达的准确性至关重要。
希望这篇文章能帮助你更好地掌握标点符号的使用。
16种标点符号的用法及写法一、引言标点符号作为书写的辅助工具,在文本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不仅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的结构和意义,还能够使句子更加准确、流畅地传达作者的思想。
本篇文章将介绍常见的16种标点符号的用法及正确写法,以帮助读者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
二、逗号(,)逗号是最为常见的标点符号,其作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用于分隔并列词语或短语:例如,“他带来了水果、蛋糕和鲜花。
”2. 用于分隔相对独立的成分:例如,“我在下午四点等你,如果你有时间。
”3. 用于修饰性插入语之前后:例如,“请注意,这是一个重要问题。
”4. 用于连接并列句子时,需要与连词配合使用:例如,“今天天气晴朗,但温度较低。
”三、句号(。
)句号标志一个完整的句子结束,并表示陈述或断言。
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出现在陈述句末尾:例如,“我喜欢你。
”2. 出现在祈使句末尾时,表示命令或请求:例如,“请开灯。
”3. 出现在特殊疑问句中,表示陈述:例如,“你怎么会迟到呢。
”四、问号(?)问号用于表示疑问句,并传递询问的意义。
以下是相关的用法:1. 出现在一般疑问句末尾:例如,“你明天来吗?”2. 用于反复提问或表达怀疑:例如,“这是什么东西?”五、感叹号(!)感叹号通常用于表示强调、惊讶或喜悦的情感。
以下为其应用场景:1. 用于表示感情强烈的陈述句:例如,“真不敢相信!”2. 在祈使句中,表示命令或请求具有强烈的口气:例如,“快点过来!”六、分号(;)分号一般作为连接具有紧密关系的两个主要分句之间的标点符号。
它在以下几种情况下常被使用:1. 用于连接具有递进关系的两个主要分句:例如,“他很努力学习;因此,取得了好成绩。
”2. 用于连接同时包含并列分句的复合句:例如,“我们去了北京;游览了故宫,长城和颐和园。
”七、冒号(:)冒号主要用于引出解释、举例或总结之前的内容。
以下为其主要使用场景:1. 用于引述对话或说明陈述的来源:例如,“他对我说:‘加油吧!’”2. 用于引出解释、说明或详细列举:例如,“有三种动物是羊:山羊、绵羊和骆驼羊。
常用标点符号和使用方法常用标点符号常用的标点符号有句号、问号、感慨号、逗号、顿号、分号、冒号、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书名号等。
常用标点符号使用方法逗号用来表示一句话中间的停顿,用一格,格的左下方。
句号表示一句话说完之后的停顿。
它一般用在陈述句和不带明显的命令口气的祈使句的末尾,占一格,点在格的左下方。
顿号表示句子中并列词语之间较小的停顿,占一格,点在格的左下方。
问号表示一句问话完了之后的停顿,用问号,点在格的中间。
不管是疑句,还是设问、反问,当问句的意思表示完了,就用问号表示停顿。
感慨号表示感情强烈的句子完了之后的停顿,用感慨号。
诸如喜欢、赞美、悲伤、思念、恳求、命令、愤怒、惊讶等。
冒号主要用于句子中表示提示、总结之后的停顿,占一格,点在格的左下方。
冒号主要有以下用处:1〕冒号用于引述语之前,表示后面是所要说的话或引用别人的话。
2〕冒号用于提示语或总结语之后,表示后面还有话说。
3〕冒号还用于书信的称呼之后,其作用也是表示提示。
4〕用在解释性的分句之前,具有解释说明的作用。
5〕用在总提与分述之间,使两者眉目清楚。
6〕用在动词谓语和较长的宾语之间,便于阅读理解。
引号引号表示文中的引用局部,就形式而言,分为双引号[用“”表示]和单引号[‘’]两种。
一般说,单独使用引号用双引号,而引用的话中还需要用引号时,外面用双引号,里面用单引号。
1〕引用别人的话或者表示直接说出来的话。
2〕需要标出的成语、谚语、俗语或表示声响的词语,专用词语,具有特殊意义的词语。
3〕表示挖苦的意味或反语。
4〕要注意的是:在写一个人的直接语言时,在提示语后面,除引语局部用引号外,还要加上另一种标点,表示这句话是谁说的。
引号与其他标点连用有以下三种:第一种:提示语在前,提示语后面用冒号。
如:小李淡淡地一笑:“不,不能吃!”第二种:提示语在中间,提示语后用逗号。
如:“你知道吗?”桑娜说,“咱们邻居西蒙死了。
”第三种:提示语在后,提示语后用句号。
最常用的16种标点符号与正确使用
标点符号(Punctuation)是一种文字符号,是用来表示思想的基本
记号,是用来引出句子元素、起到分隔、句子空间构成及表示语气的作用。
在中文书写中,标点符号十分重要,是推动语言发展的重要因素,标点符
号可以从基本符号中分类,比如逗号(,)、句号(。
)、分号(;)、
引号(“”)、感叹号(!)、括号(())等等。
1.逗号(,):用来分隔句中以加强说明的状语、主从句。
例如:他,今天买了一双运动鞋。
2.句号(。
):用来表示句子的结尾。
例如:我们只能靠自己,就
算前路艰难也要勇往直前。
3.分号(;):用于表示两个并列的句子之间的并列关系。
例如:
昨天我去买了新衣服;今天我又去买了新鞋。
4.冒号(:):用来表示下文内容对上文内容的解释和补充。
例如:生活是一种归宿:尽情去享受它。
5.引号(“”):用来引用他人的话,弥补原句的不足。
例如:他说:“只有不断努力,才能实现梦想。
”
6.问号(?):表示疑问句之后的标点符号。
例如:今天要去哪里?
7.感叹号(!):用来表示句子里的情态,表达其中一种情绪。
常用16种标点符号与作用一、常用16种标点符号与作用常用的标点符号有16种,分点号和标号两大类。
标点作用分类点号点断,主要表示说话时的停顿和语气。
句末点号,用在句末,表示句末的停顿,同时表示句子的语气。
有句号、问号、叹号3种。
句内点号,用在句内,表示句内的各种不同性质的停顿。
有逗号、顿号、分号、冒号4种。
标点标明,主要标明语句的性质和作用。
常用的标号有9种: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连接号、间隔号、书名号和专名号。
二、易混标点符号的区分1.句中点号:顿号vs逗号vs分号(1)停顿的时间:顿号最短促,逗号其次,分号最长。
(2)顿号表示词和词之间的并列;分号表示分句与分句之间的并列;而逗号表示连贯,没有并列的意思。
(3)两个表示并列的分句,如果每个分句已有逗号,则分句之间必定用分号。
例题1:人的一生,总是在不断地尝试,尝试拥有,尝试放弃,人的一生,又始终在不断地追求,追求自由,追求幸福。
中公解析:两个“人的一生”引领的是两个并列的分句,因而第二个“人的一生”前面的逗号应改为分号。
例题2: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的扩大,人口的猛增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城市垃圾不断增加,“城市垃圾处理”已成为环境保护的一大难题。
中公解析:“经济的发展”、“城市的扩大”、“人口的猛增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之间是并列关系,因此“发展”与“扩大”后面的逗号应改用顿号。
知识链接:并列的词或短语在句中作不同成分时,并列的词或短语间应使用不同的点号。
①并列的词或短语作定语时,并列的词或短语之间要用顿号。
示例东面、西面、南面的城门都围着杂草。
注意:但有语气词“啊,哇,哈,呀……”时要用逗号。
示例城墙的东面啊,西面啊,南面啊都围着杂草。
②并列的词或短语作谓语、补语表强调时,并列的词或短语之间要用逗号。
示例围着东面、西面、南面城门的杂草长得高,密,壮。
2.冒号vs破折号同为解释说明作用时,中公教育专家总结两者的区别在于:(1)总说与分说的关系不同。
语文标点符号用法大全句号(.):表示陈述句、命令句、感叹句的结束。
问号(?):表示疑问句的结束。
叹号(!):表示感叹句的结束。
逗号(,):用于分割句子的不同分句或词组。
顿号(、):用于分隔列举的词语、短语或名词。
引号(“”/‘’):用于引用别人的话或表示特定意义的词语。
冒号(:):用于引导解释、列举、引语或例证等。
分号(;):用于分隔长句的部分、独立主题以及词组。
括号(():用于插入补充信息或起衬托作用,内容与主句有较强关联。
省略号(…):用于表示话题的未完或中断。
破折号(—):用于连接两个相对独立的意义或表示强调。
连字号(-):用于连接合成词或介词和名词的组合。
撇号(‘):在口语中用于代替省略或强调其中一种情感。
书名号(《》):用于标识书籍、文章、报告等作品的名称。
感叹号加问号(!?):用于表达强烈的感情和疑问。
波浪号(~):常用于表示范围或代表数字、年代等的省略。
引号加破折号(“—):用于表示引语内的对话。
引号加引号(“‘’”):用于表示引文内的引文。
顿号加顿号(、):用于分隔复杂的列举关系。
名词与动词短语间的标点符号(、;):用于分隔并列的名词或动词短语。
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不仅可以表达清晰、准确的意思,还可以增强文章的语气和节奏感,使语言更加流畅。
在使用标点符号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不同标点符号之间、标点符号与文字之间都应该有适当的间距,以保持文章的整洁、美观。
2.引号使用时要标明开引号和闭引号,将引用内容明确区分出来。
3.标点符号的使用应当遵循语法规则和意义要求,不能随意插入或省略。
4.不同标点符号应根据其功能和用法的不同来使用,不要滥用或误用。
5.在长文中,适当运用各种标点符号,可以增加文章的层次感和表达的准确性。
总之,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是写作的基本技巧之一,通过对标点符号的合理运用,可以使语言更具表现力和准确性。
但在实际写作中,仍需根据具体情况和需要来选择合适的标点符号,以达到最佳的表达效果。
汉语标点符号用法总结1.逗号(,)-逗号用于断句,将句子分成短暂的片段。
-逗号用于列举,分隔列举的事物。
-逗号用于插入语,将插入的语句与主句分开。
-逗号用于引述一个直接引语。
2.顿号(、)-顿号用于列举分项,强调分项是同等的。
3.分号(;)-分号用于连接两个意义相似的句子,表示递进、对比关系。
-分号用于分隔一系列较长的短语或从句。
4.冒号(:)-冒号用于表示对前面句子的解释、说明或总结。
-冒号用于引出语录或说明用语。
-冒号用于引出正式、详细的标题或下面的描述。
5.引号(“”『』《》)-引号用于引用直接的陈述或对话。
-引号用于标示外来语。
6.括号(()【】〔〕〈〉《》〖〗{}{}〃々「」『』【】〔、】)-圆括号用于插入一些附加信息,与主句有所区别。
-尖括号用于注释。
-书名号用于标示作品的名称。
7.破折号(,)-破折号用于连接对比或是所列事项的原因。
8.省略号(……)-省略号用于表示语句或句子未完整地呈现出来。
-省略号用于表示言外之意。
9.句号(。
)-句号用于表示完整的句子结束。
10.问号(?)-问号用于表示疑问句。
-问号用于表示委婉或反诘的语气。
11.感叹号(!)-感叹号用于表示感叹、赞叹或惊叹的语气。
12.着重号(…)-着重号用于表示强调。
13.斜杠(/)-斜杠用于表示并列或替换。
14.波浪号(~)-波浪号用于表示连字符。
总结起来,汉语标点符号在文章写作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准确的使用标点符号可以使句子的结构清晰,表达清楚,增加阅读的便利性。
所以我们要注意标点符号的使用,并且根据句子的结构和意义来使用不同的标点符号。
常见的标点符号正确使用方法介绍(11种标点)(一)顿号1、用于并列的词或短语之间。
例1:中国共产党是光荣、伟大、正确的党。
例2:周恩来是民族英雄、党的领袖、开国元勋、人民公仆、世界伟人。
2、数字相连表概数,中间不用顿号。
例3:我刚要跨过大门,被一个十二三岁的女孩子捉住了。
七八个人/三四个月/三、四月份/三五之夜/年方二八/三八妇女节/诗的三、四联/退居二、三线的老同志3、集合词语内不用顿号。
例4:别不分青红皂白,见人就埋怨。
工农业/指战员/科学技术/调查研究/教职员工/男女老少/父母/师生4、顿号与连词不能同时使用。
例5:孩子们给在地里劳动的父母送来了开水、地瓜和煎饼。
所谓同时使用是指用于一处,起相同作用。
例如:开水、地瓜、和煎饼。
5、并列成分后带有语气词不用顿号。
例6:这里的山啊,水啊,树啊,草啊,都是我从小就很熟悉的。
6、并列成分出现不同层次,大并列用逗号,小并列用顿号。
例7:过去、现在、未来,上下、左右,中国、外国,都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
7、并列的主语、宾语根据并列成分短长选用顿号或逗号。
例2:(略)例8:他是我们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袖,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
例9:这翻滚的麦浪,这清清的河水,这鲜艳的山花,使年轻人深深地陶醉了。
并列的主语、宾语被同一修饰语修饰时一般用顿号。
8、并列的定语、状语间一般用顿号。
例10:年仅三十岁、无儿无女、重病在身的老王,是个老红军。
例11:他也跟着大摇大摆、若无其事地走进会场。
后置的并列定语间用逗号。
/并列的介宾短语作状语,之间一般用逗号。
9、并列的谓语、补语间一般用逗号。
例12:我走后,你要不断进步,识字,生产。
例13:这个故事讲得真实,感人。
共带一个宾语的并列谓语间用顿号。
/并列补语不需要强调时,之间用顿号。
标题中的并列一般用空格或连词表示而不用顿号。
/复指造成的并列成分间一般用逗号。
(二)逗号1、不要在不该停顿时用逗号。
例14:俗话说,“礼多人不怪”嘛。
标点符号大全及用法表
1.句号(.)
用于表示一个完整的句子的结束,句子的主要分隔符。
2.逗号(,)
用于分隔独立的词、短语或从句。
3.问号(?)
用于表示疑问句的结束,提出问题。
4.感叹号(!)
用于表示感叹句的结束,表达强烈的情感或观点。
5.冒号(:)
用于引出一个例子、解释或说明。
6.分号(;)
用于分隔两个相关但独立的句子,表示句子之间有一定的关系。
7.引号(""、'')和破折号(-)
引号用于引用直接的语句或表示特殊含义的词语,破折号用于表示对话或注释。
8.顿号(、)
用于列举词语、短语或从句。
9.括号(()
用于插入一个补充说明或解释,但插入的内容不是主要内容。
10.感叹词(!、!?)
用于表示强烈的感情或命令。
11.斜杠(/)
用于表示“或”或分隔日期和数字。
12.省略号(...)
用于表示省略或暗示语气的不完整。
13.破折号(—)
用于连接两个相关但独立的句子或强调一个重要观点。
14.下划线(_)
用于强调或突出一个单词、短语或整个句子。
15.星号(*)
用于标记或引用其他说明或注释。
16.双斜杠(//)
17.花括号({})
用于表示一个集合、分组或组合。
18.尖括号(<>)
用于表示HTML代码或表示一些特殊含义的符号。
19.方括号([])
用于引用或添加注释。
20.波浪号(~)
用于表示约定、缺失或引用。
标点符号的基本用法大全(新标准)一、顿号、逗号和分号1、顿号:表示句中最小的停顿,用顿号表示较长、较多或较复杂的并列成分之间的停顿时,最后一个成分前可用“以及(及)”进行连接,“以及”之前应用逗号。
例:①压力过大、工作时间过长、作息不规律,以及忽视营养均衡等,均会导致健康状况的下降。
②我住的第一个地方是上海的一套很小的公寓,跟爸爸、妈妈及外祖父同住。
2、集合词语不加顿号。
公安干警男女老少甲乙丙丁中小学生兄弟姐妹一草一木父母亲3、概数之间不用顿号,但若表并列的确定数字则必须用顿号。
例:①五六里十二三岁七八个人②全文共六部分,却有三四个部分意思含混不清。
③向退居二、三线的老同志慰问。
4、较长的并列成分之间,或把较短的并列词语加以强调,不用顿号用逗号。
例:①这翻滚的麦浪,这清清的流水,这鲜艳的山花,使年轻人深深地陶醉了。
②这次来访,你必须带三样东西:钢笔,录音机,照相机。
5、带有语气词的并列词语之间用逗号。
例:学校食堂的午餐很丰富,红烧肉啊,烧白啊,鱼香肉丝啊,应有尽有。
6、并列的谓语之间,用逗号。
例:①中国人民勤劳,善良,勇敢,坚强。
②今年的水利建设,任务重,工程难,规模大。
并列的补语之间也用逗号。
③他球踢得很精彩,很漂亮。
7、并列的书名号、引号之间一般不用顿号。
例:①《家》《春》《秋》是巴金的代表作。
②“严肃”“严厉”是近义词。
若有其他成分插在并列的引号之间或并列的书名号之间(如引语或书名号之后还有括注),宜用顿号。
例:①李白的“白发三千丈”(《秋浦歌》)、“朝如青丝暮成雪”(《将进酒》)都是脍炙人口的诗句。
②办公室里订有《人民日报》(海外版)、《光明日报》和《时代周刊》等报刊。
8、注意逗号顿号的升降级原则:并列有大小层次时,大并列用逗号,小并列用顿号。
例:第一中学的校长、主任、第二中学的校长、主任都来开会了。
(第二个顿改为逗)以人为本、全面、协调的科学发展观,这一重大战略思想完全适用于解决人口性别失衡问题。
常用十种标点符号的用法:(一)逗号(,)用来表示一句话中间的停顿,占一格,点在格的左下方。
例: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
(二)句号(。
)表示一句话说完之后的停顿。
它一般用在陈述句和不带明显的命令口气的祈使句的末尾,占一格,点在格的左下方。
例1:刘胡兰是一位闻名全国的女英雄。
例2:请递给我一杯水。
(祈使句)(三)顿号(、)表示句子中并列词语之间较小的停顿,占一格,点在格的左下方。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句子中并列成分,比较小的停顿用顿号,而较长的停顿用逗号,两者之间的区别在于停顿的长短。
例:总攻开始了,军号声、枪声、炮声、喊杀声,立刻混成一片,震动着山谷。
(四)问号(?)表示一句问话完了之后的停顿,用问号,问号占一格,点在格的中间。
不论是疑句,还是设问、反问,当问句的意思表示完了,就用问号表示停顿。
例:①你叫什么名字?(疑问)②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反问)③是谁创造了人类世界?是我们的劳动群众。
(设问)(五)感叹号(!)表示感情强烈的句子完了之后的停顿,用感叹号。
感叹号一般用在感叹句和祈使句的末尾,占一格,点在格的中间。
凡是感情色彩比较浓的句子,诸如喜爱、赞美、悲伤、怀念、请求、命令、愤怒、惊讶等,在一句话说完后,应该用感叹号表示停顿。
例:①您就让我再试一试吧!(请求)②我的“小咪咪”多可爱啊!(喜爱)③什么,“迷糊”也考了一百分!(惊奇)④你们坐在敌人只要一发炮弹就能送你们升天的地方,还在忙什么别的事!乱弹琴!(气愤)⑤他白了我一眼,说:“别动!”(命令)(六)冒号(:)主要用于句子中表示提示、总结之后的停顿,占一格,点在格的左下方。
由于冒号主要有以下用途:(1)冒号用于引述语之前,表示后面是所要说的话或引用别人的话。
例:毛泽东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2)冒号用于提示语或总结语之后,表示后面还有话说。
例:商店里什么都有:服装、布匹、文具、食品……(3)冒号还用于书信的称呼之后,其作用也是表示提示。
附注:①句号的形式为“。
”。
句号还有一种形式,即一个小圆点“.”,一般在科技文献中使用。
②非并列关系(如转折关系、因果关系等)的多重复句,第一层的前后两部分之间,也用分号。
③直行文稿引号改用双引号“﹄﹃”和单引号“﹂﹁”。
④此外还有方括号“[]”、六角括号“〔〕”、和方头括号“【】”。
⑤如果是整段文章或诗行的省略,可以使用十二个小圆点来表示。
⑥连接号还有另外三种形式,即长横“——”(占两个字的位置)、半字线“—”(占半个字的位置)、和浪纹“~”(占一个字的位置)。
⑦专名号只用在古籍或某些文史著作里面。
为了跟专名号配合,这类著作里的书名号可以用浪线“﹏﹏”。
引号】表示文中引用的部分。
引号有双引号和单引号两种。
一般用双引号,引文内还有引文,就用单引号。
直接引用别人的话,用引号;间接引用别人的话,不用引号。
引用连续几个文段时,每段开头都要用前引号,只在最后一段用后引号。
引号的主要作用:①表示引语。
②表示特定称谓。
③表示特殊含义需要强调。
④表示否定和讽刺。
引语末标点位置的确定:从语法功能角度看:①引用的话是独立的,末尾标点应放在引号里面;②引用的话只作为作者自己话的一部分,末尾标点去掉。
③特别注意:引语末的标点如果是问号或感叹号,那么即使作为作者话的组成部分也要保留。
如:①鲁达走到门前,叫声“郑屠!”②罗伯特·舒曼说:“一磅铁只值几文钱。
可是经过锤炼,就可以制成几千根钟表发条,价值累万”。
因此他劝告人们“要好好利用天赋给你的一磅铁。
”①例正确。
②例第一个句号要移到引号内(引文独立),第二个句号要移到引号外(引文不独立)。
【括号】表示文中注释的部分。
注释或补充说明句中某个词语的叫句内括号。
它必须紧紧跟在被注释的词语之后,被注释的词语后面需要停顿,点号要放在后括号后面。
括号内的注释语如果带有标点,其最后一个标点(问号、叹句除外)应省去。
注释或补充说明全句的叫句外括号。
句外括号内的注释语如果是一句话,那么句末点号应该保留;如果不成句,就不用句末点号。
标点符号大全标点符号是书写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帮助我们表达语气、节奏和语义。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可以使文章更加清晰易懂,避免歧义和误解。
本文将介绍常见的标点符号及其使用方法,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标点符号的使用技巧。
1.句号(.)。
句号用于句子的结束,表示语气的停顿。
在正文中,句号一般用于陈述句、祈使句和部分感叹句的末尾。
2.逗号(,)。
逗号用于列举、分隔并列成分、分隔主次关系、分隔句子中的插入语等。
逗号的使用要注意避免过度使用,以免影响句子的流畅性。
3.分号(;)。
分号用于分隔两个意义相对独立而又有一定关联的句子,也可用于分隔列举成分中含有逗号的情况。
4.冒号(:)。
冒号用于引出下文的内容,表示解释、举例、总结等。
在正文中,冒号常用于对话、信件、说明、标题、图表等。
5.叹号(!)。
叹号用于表示强烈的感情或语气,表示惊讶、愤怒、赞叹等。
在正文中,叹号一般用于感叹句的末尾。
6.问号(?)。
问号用于疑问句的末尾,表示疑问、询问等。
在正文中,问号常用于直接疑问句和间接疑问句的末尾。
7.引号("")。
引号用于引用别人的话语或文字,表示直接引用或者转述。
在正文中,引号一般用于引用他人的观点、言论或者特殊含义的词语。
8.括号(())。
括号用于补充说明、解释、注解等,也可用于表示插入语。
在正文中,括号一般用于注解、解释或者表示括号内的内容与主要内容有一定关联。
9.破折号(—)。
破折号用于表示对前面内容的补充、解释或者转折。
在正文中,破折号一般用于插入语、补充说明或者表示转折的语气。
10.省略号(…)。
省略号用于表示省略、暂停、未完待续等。
在正文中,省略号一般用于表示语气的停顿、未完待续或者省略部分内容。
以上是常见的标点符号及其使用方法,希望大家能够在写作和阅读中注意标点符号的使用,使文章更加准确清晰。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不仅可以提高文章的质量,还可以让读者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意图。
希望本文对大家有所帮助,谢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