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7小数的初步认识《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比赛获奖教案优质课公开课优秀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29.00 KB
- 文档页数:3
的意义,说明如何在活动中达成目标,关注课堂互动的层次与深度)通过主题图复习元、角的知识,同时以聪明文具店开业为故事导入引发学生强烈的兴奋感和亲切感, 激发学生兴趣,唤起学生已有知识经验,为后续学习作好铺垫,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环节二:自主活动,探究新知教师活动1、引出课题教师:开业期间,每人限购两样文具,小精灵想买一个卷笔刀和一支铅笔(课件出示信息)。
提问:你能根据这两个信息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课件出示两个问题)怎样列式?学生说,老师板书。
提问:这里的算式和我们以前学过的加减法算式有什么不同?(小数加减法)教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教师板书:(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2.探究算法课件出示教科书P96例3(1)。
师:请同学们独立解决老师提出的问题。
小组交流汇报,教师根据学生汇报出示课学生活动学生看图思考问题,并提出问题。
预设1:买一个卷笔刀和一支铅笔需要多少钱?预设2:一个卷笔刀比一支铅笔贵多少钱?预设3:之前学的都是整数加减法,今天学的是小数加减。
预设1:学生用口算,有的学生把“元”化成“角”后计算。
预设2:先有的学生用“元”作单位计算预设3:有的学生用竖式计算,算理还不是很明白件。
师:大家有结果了吗?请在小组内互相说说你的做法和想法。
师:哪个小组来汇报你们的算法?0.8元表示8角,0.6元表示6角,8角-6角=2角,2角用元作单位是0.2元,所以0.8元-0.6元=0.2(元)。
师:小数计算如果要列竖式该怎么算呢?列竖式时,怎么对齐?教师指定一个小组板演竖式。
让学生边板演边说算理,重点说计算的过程。
教师适时给予指导,使学生能规范板演格式。
引导学生们观察总结算理:小数加减法的算理与整数加减法的算理相同,都是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减。
3.师生共同归纳。
师:你能发现这两个竖式中小数点的位置有什么特点吗?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只有小数点对齐了,相同数位才会对齐。
师:谁来说说你是怎么算的?4.自主迁移,探究小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理解小数加减法的概念,掌握计算方法。
2. 能够准确地进行简单小数的加减运算。
3. 学会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1. 通过具体情境,让学生感知小数加减法的实际意义。
2. 通过操作和观察,引导学生发现小数加减法的计算规律。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求知欲。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认真细致、敢于创新的学习态度。
教学内容1. 小数的初步认识2. 小数的组成和读写3. 简单小数的加减法运算4. 小数加减法的应用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 小数的概念和读写方法。
2. 简单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3. 小数加减法的实际应用。
教学难点1. 小数点的正确理解和运用。
2. 小数加减法计算中的进位和借位。
3. 解决实际问题时的数据分析和计算。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教学视频、计算器2. 学具:练习本、铅笔、彩色笔教学过程第一阶段:导入与探究1. 利用PPT展示生活中的小数实例,引发学生兴趣。
2. 通过故事情境,让学生初步感知小数的加减运算。
3. 引导学生观察小数的组成和读写方法。
4. 让学生尝试进行简单的小数加减法计算。
第二阶段:讲解与示范1. 详细讲解小数加减法的计算规则。
2. 通过具体例题,展示小数加减法的计算过程。
3. 强调小数点的正确使用和进位、借位的处理。
第三阶段:实践与应用1. 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 分组讨论,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3. 通过游戏和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4.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提供及时反馈。
2. 教师点评学生的表现,强调重点和难点。
3.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提出改进意见。
板书设计1. 小数的概念和读写方法。
2. 简单小数加减法的计算规则。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三年级下册第95—96页例3,例4教学目标:1.使学生会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并结合生活情境让学生提出问题,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经历一位小数的加减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体验小数加减法的算理和算法。
3.通过让学生试算小数加减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尝试精神。
4.通过创设生活化的情境,使学生感受到学生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和团结合作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使学生学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并根据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如何列竖式计算小数加减法?尤其要注意小数点对齐。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①在“()”填上小数8角6分= ()元4角= ()元58厘米= ()米②在“()”填上合适的单位2.5元= 2()5()3.08元= 3()8()0.67米= 6()7()0.49元= 4()9()③用竖式计算下面两题,说一说整数加法的计算法则256 + 185 = 35 + 182 =说一说:(1)整数加法,减法的计算法则。
(2)计算中,要注意什么?二、经历探究,获取新知1、揭示课题。
教师:教师:同学们已经学过了整数的加、减法,也学会了简单的分数加、减法,现在,我们又认识了小数,请猜一猜,我们也应该学习小数的什么?学生回答,教师板书: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2、出示主体图。
(用幻灯投影或挂图)请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获取了哪些信息?(学生到商店里买学习用具。
从图中可以知道一些商品的单价:铅笔盒6.8元,书包25.8元,练习本2.6元,橡皮擦0.5元,卷笔刀0.8元,铅笔0.6元,水笔 1.2元)。
3、教学例31个卷笔刀和1枝铅笔,一共多少钱?(1)卷笔刀多少钱?铅笔多少钱?要计算一共多少钱?必须用什么方法计算?(加法)(2)你们认为怎么算?是怎么想的?放手让学生探究方法,尝试计算。
学生经过讨论、交流,一般会出现两种计算方法(一种是化角为单位计算;另一种是以元为单位,直接用小数计算)。
第七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课题二简单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1)使学生会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并结合生活情境让学生提出问题,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经历一位小数的加减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体验小数加减法的算理和算法。
2.过程和方法(1)通过让学生试算小数加减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尝试精神。
(2)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培养学生探索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2、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创设生活化的情境,使学生感受到学生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和团结合作的良好品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使学生学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并根据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如何列竖式计算小数加减法尤其要注意小数点对齐。
【教具和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超市情境图,多媒体教学设备、购物单,复习卡片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操作法,练习法,示范法。
教学活动设计: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复习: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整数加减法,你能列竖式计算几道吗?18+22= 86-47=2.问:你是怎样算的(指名回答)师:同学们算得真快,这和我们每天的练习是分不开的。
接下来,我们来想一想,竖式计算时要注意什么(数位对齐,低位算起。
)3. 激趣导入:帮帮小芳,解决难题。
师:你们都是好样的,让我们一起想办法帮帮小芳同学吧,她遇到了一个超级难题,你们有信心吗妈妈给了小芳10元钱,小芳想买一个铅笔盒(5元5角),一个发卡(1元五角),剩下的钱买一个跳跳球,剩下的钱还够买一个跳跳球吗跳跳球一个2元8角。
(课件出示)师:你是怎么想的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种新的简便快捷的计算方法。
(教师板书课题)二.自主学习,探索新知。
1.出示超市情境图。
师:请同学们观察图片,你们能看出它们的价格是多少钱吗随便问几位学生超市学习用品的价格。
学生说一种,教师写一种。
如:铅笔:元转笔刀:元有橡皮的铅笔:元橡皮:元2.揭示学习内容。
第七单元第2课时简单的小数加、减法(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三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第七单元第2课时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学校授课班级授课教师学习目标初步掌握一位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用多种方法计算小数加、减法,进而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3.结合具体情境,培养分析、概括、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掌握一位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难点理解一位小数加、减法的算理。
学情分析本单元教学应把握以下两点:一是本单元是“小数的初步认识”,不要把小数作为一个抽象的“数”来研究,不要出现数位、计数单位等概念,应结合具体的“量”和面积、数轴等直观模型来认识;二是小数的大小比较和小数加、减法,仅限于一位小数。
可让学生谈谈比较小数大小的体会。
此时,不强求提炼归纳方法,只要能结合具体情境说出是怎样比较的即可。
教学辅助教学课件(若有教具等教师自行增加)教学流程情境导入1.提示:整数加、减法的竖式计算有什么需要注意的?2.预设:相同数位要对齐;加法中,哪一位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减法中,哪一位不够减要从前一位退1。
3.提示::昨天我们来到文具店,在解决购物问题中,认识了小数加。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相关的知识,看看,小丽又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样的问题。
课件出示第96页情境图和例4的问题。
师:先自己读一读,说一说你知道了哪些信息,有哪些问题,监控,引导学生梳理出题目的已知信息和问题。
【设计意图:】借助复习整数的加减法,迁移到小数的加减,为今天的教学做铺垫。
学习任务一:探究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设计意图:】呈现文具商店的情境,标出8种文具价格,提出购买文具的问题,教学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以学生熟悉的元、角、分为基础,帮助学生理解算理与算法。
体现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两名女生解决问题的思路一致,都是将商品价格转化为角,再进行计算;男生提出了用竖式计算的思路。
第一种方法,是应用学生已有的知识解决了问题;第二种方法对学生来说是新知,接下来重点教学列竖式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三年级小数加减法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小数的加减法运算方法。
2. 学生能够将所学小数加减法运用到实际的问题中解决。
3. 学生能够培养正确的计算习惯和解题思路。
二、教学内容:1. 小数的加法运算。
2. 小数的减法运算。
3. 小数加减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教学步骤:步骤一:复习小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5分钟)1. 回顾小数的定义和表示方法,让学生复习前面学过的知识。
2. 引导学生快速读出小数。
步骤二:小数加法运算(20分钟)1. 通过简单的例子引导学生理解小数加法的概念和运算规则。
例:0.5 + 0.3 = 0.82. 教师出示小数加法的计算步骤,让学生理解加法运算的顺序。
3. 指导学生合理排列小数位,然后进行运算。
例:0.7 + 0.2 = 0.94. 练习让学生进行小数加法的练习题,加深理解和记忆。
步骤三:小数减法运算(20分钟)1. 通过简单的例子引导学生理解小数减法的概念和运算规则。
例:0.8 - 0.3 = 0.52. 教师出示小数减法的计算步骤,让学生理解减法运算的顺序。
3. 指导学生合理排列小数位,然后进行运算。
例:0.9 - 0.2 = 0.74. 练习让学生进行小数减法的练习题,加深理解和记忆。
步骤四:小数加减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20分钟)1. 出示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将问题转化为小数加减法运算。
例:小明买了一本书花费了0.5元,后来又买了一本花费了0.3元。
请问他一共花了多少钱?2. 让学生分析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信息。
3. 引导学生使用小数加减法计算出问题的答案,并引导学生解释答案的含义。
4. 练习让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找出运算的关键部分,并计算出答案。
步骤五:总结和评价(5分钟)1.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总结小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则和步骤。
2. 老师和学生一起评价学习的过程,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有所反思和提升。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掌握小数的加减法运算方法,并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解决。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第二节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大全五篇)第一篇: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第二节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小数的加减》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95、96页例3、例4.教学目标:1、学生在计算小数加减法中能正确对齐数位,正确进行小数加减法的计算;2、在尝试计算过程中,培养学生探究计算小数加减的方法。
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1、会正确计算一位小数加、减法,知道小数点对齐就是相同数位对齐。
2、在计算过程中体会算理,加深对小数加减法方法的理解。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整数加减法,现在男女生进行一场比赛,看谁做的又对又快。
出示:32+54 68-27 48+9 25-17 学生独立完成后全班交流。
找学生说出计算过程,整数加减法计算的方法是什么?列竖式计算应注意什么问题?二、创设情境、生成问题1、师:“佳佳文具店”赶着“6、1”前夕开业了,听说那的文具还挺便宜的,咱们一起去看看吧!(出示文具店图)瞧,还真热闹呢!你了解到了哪些商品信息?(指名说)可老板说了开业期间所有文具一律低价销售,每个人只能挑选两样,你最想买什么?(指名说)算一算你得付多少钱?学生尝试计算。
师:谁来说一说,你打算买哪两样?一共要付多少钱?2、教师根据学生获得的信息从众多问题中选择一个加法的问题和一个减法的问题。
我们今天就来解决这两个问题。
提问:该怎么解决?小组讨论解决的方法。
教师巡视,及时掌握学生讨论情况。
集体反馈。
教师引导学生从自己的学习实际情况出发,寻找适合自己知识水平的解决方法。
三、探索交流、解决问题1.解决小数加法问题(1)集体讨论:0.6+0.8 教师先提示:这道式子是小数加法。
小数加法与以前所学的加法是相同的,也是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教师板书:小数加法)。
小数加法又该怎样计算呢?(2)引导学生两式比较:一道是以元为单位相加,它是一道小数加法题,一道是把元改写成角,把小数加法题转化成一道整数的加法题,通过观察比较知道:整数加法计算时要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再从个位加起;小数加法也是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列坚式时只要把小数点对齐,就能使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教学内容:三年级下册书96页例3以及相应练习教学目标:1、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2、通过解决有关小数的实际问题,掌握小数加减法的基本方法,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精神,体会小数加减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小数加减法的笔算方法教学难点: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生活中你在哪里见过小数呢?2、能将这些物品的价格用小数表示吗?(例题中文具的价格先用几元几角的形式写出来)(见学习卡第1题)8角 1元2角 6角 25元8角3、小明喜欢记数学日记,他用他的数学日记向我们讲述了他一天中遇到的小数问题,让我们跟随他一起开始今天地学习好吗?(设计意图:创设情境,由生活中引入数学,增强数学与生活知识的联系,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一)探索计算小数加法、减法的计算方法1、出示日记:5月10日,星期三,晴。
昨天数学课学习了小数,老师让我们到生活中去寻找小数。
今天一大早我就在家门口的文具店看到了它们,正好妈妈说六一儿童节快到了给我买些新文具哩!(1)多媒体出示各种文具的价格(课本例3主题图):学生读取信息,你能提出一个问题吗?(学生提出问题,教师板书)教师有针对性的选取一道加法一道减法问题。
买1个卷笔刀和1支不带橡皮的铅笔,一共多少钱?1个卷笔刀比1支不带橡皮的铅笔贵多少钱(不退位减法)?a.学生独立思考解答b.小组内交流讨论:你是怎么算的?c.老师板书算式,小组上台汇报思考过程0.8+0.6=预设一:直接口算:0.8+0.6=1.4(元)预设二:转化成元角分计算:0.8元=8角 0.6元=6角 0.8元加0.6元就等于8角加6角,就是1元4角,也就是1.4元。
预设三:竖式计算:0.8+ 0.61.40.8-0.6=预设一:直接口算:0.8-0.6=0.2(元)预设二:转化成元角分计算:0.8元=8角 0.6元=6角 0.8元减0.6元就等于8角减6角,就是2角,也就是0.2元。
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7小数的初步认识《简单的小数加减法》获奖教案公开课优质课观摩课讲课精品教案
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7小数的初步认识《简单的小数加减法》获奖教案公开课优质课教案观摩课讲课精品教
案
【省级获奖教案】
1教学目标
1.理解和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2.能根据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比较熟练地计算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3.在小数加减法的计算过程中,培养学生认真仔细、及时检查,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
2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已经学过整数加减法,绝大多数同学能够正确熟练的计算整数加减法。
他们已经初步认识了小数的含义,对圆角分也比较熟悉。
且三年级学生一般都有自己购物的付钱的经历,这些生活经历和认知经历都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3重点难点
理解和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4教学过程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复习准备
1.186+42的笔算板演。
2.谁能说说自己生活中见到的小数?(板演同时提问)
生:去超市购物时,再商品标签上经常看到小数。
追问:你知道他们实际表示多少钱吗?
3.汇报板书的计算过程
活动2【导入】创设情境,引入温故知新
1.加法:
(1)谁来介绍一下这个小小文具店都有哪些商品?他们的价钱各是多少?
钢笔7.55元;红墨水1.2元;三角板一套3.5元;笔记本2元。
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7小数的初步认识《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比赛获奖教案优质课公开课优秀教案
1教学目标
1.理解和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2.能根据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比较熟练地计算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3.在小数加减法的计算过程中,培养学生认真仔细、及时检查,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
2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已经学过整数加减法,绝大多数同学能够正确熟练的计算整数加减法。
他们已经初步认识了小数的含义,对圆角分也比较熟悉。
且三年级学生一般都有自己购物的付钱的经历,这些生活经历和认知经历都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3重点难点
理解和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4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1【导入】复习准备
1.186+42的笔算板演。
2.谁能说说自己生活中见到的小数?(板演同时提问)
生:去超市购物时,再商品标签上经常看到小数。
追问:你知道他们实际表示多少钱吗?
3.汇报板书的计算过程
2【导入】创设情境,引入温故知新
1.加法:
(1)谁来介绍一下这个小小文具店都有哪些商品?他们的价钱各是多少?
钢笔7.55元;红墨水1.2元;三角板一套3.5元;笔记本2元。
(2)你想买那些文具?(学生自由选择)
(3)一瓶红墨水和一套三角板共需多少元?你是怎么算的?
(教师板书竖式计算过程)
追问:在列竖式时,小数点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