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同层排水现状
- 格式:doc
- 大小:26.00 KB
- 文档页数:3
对同层排水系统的一点看法一、什么叫"同层排水",它有什么优点:同层排水是指卫生间内卫生器具排水管不穿越楼板,排水横管在本层套内与排水总管连接,一旦发生需要清理疏通的情况,本层套内就能解决问题的一种排水方式。
目前国内同层排水是有人利用降板技术在做,但是始终有隐患,根据欧洲的经验,只要采用后排水的卫生洁具,完全可以在楼板上方放置管道,这样才是真正的同层排水技术,目前国家建设部也在研究这种同层排水的技术,该技术在北京、上海、南方等地区已有工程实例。
相对于传统的隔层排水处理方式,同层排水方案最根本的理念改变是通过本层内的管道合理布局,彻底摆脱了相邻楼层间的束缚,避免了由于排水横管侵占下层空间而造成的一系列麻烦和隐患,包括产权不明晰、噪音干扰、渗漏隐患、空间局限等,同时采用壁挂式卫生器具,地面上不再有任何卫生死角,清洁打扫变得格外方便。
其优点是:①房屋产权明晰;②卫生器具的布置不受限制;③排水噪音小;④渗漏水机率小;⑤不需要P弯或S弯。
房屋产权明晰是:卫生间排水管路系统布置在本层套住户家中,管道检修可在本户内进行,不干扰下层住户。
卫生器具的布置不受限制:因为楼板上没有卫生器具的排水预留孔,用户可自由布置卫生器具的位置,满足卫生洁具个性化的要求,开发商可提供卫生间多样化的布置格局,提高了房屋的品位。
排水管布置在楼板上,被回填垫层覆盖后有较好的隔音效果,从而排水噪音大大减小。
卫生间楼板不被卫生器具管道穿越,减小了渗漏水的机率,也能有效地防止病菌的传播。
由一只共用的"多通道地漏"或"接入器",取代了传统下排水方式中各个卫生器具设置的P弯或S弯。
由P弯与S弯产生而自身无法克服的弊端,同层排水方式全部解决了。
对于同层排水及地漏,解释如下:在同层排水系统中,对于地漏,我们的建议是最好不设(欧美国家私人住宅卫生间不设地漏),原因有以下几点:目前大多数住宅为产权房,打扫卫生间已不用拖把。
浅谈同层排水摘要:文章主要探讨了同层排水系统在当今居住建筑中的安装方式及其使用中的优越性,同时探讨了设计同层排水系统时需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同层排水,降板式,多功能地漏,同层排水接入器,卫生,独立一:什么叫同层排水?同层排水是指卫生间内卫生器具排水管不穿越楼板进入他户,排水横支管在本层内接入排水立管,且一旦发生需要疏通清理的情况,在本层套内就能解决问题的排水方式。
同层排水主要应用于住宅、别墅等居住建筑,宾馆、高档写字楼等民用建筑可参照使用。
二:同层排水的设计依据。
2003年国内遭遇非典疫情后,人们对建筑物内排水系统的环保意识不断增强。
建设部在《建设事业“十一五”推广应用和限制禁止使用技术公告》中将同层排水系统列为建筑内十大新技术之一推广。
随着我国住宅建设及房地产市场的高速发展,预计在“十一五”期间同层排水系统将得到快速发展,同层排水系统将带来建筑排水行业新的革命。
现阶段住宅排水管道同层布置设计的主要依据是:(1)《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2003年版)第6.1.6条规定:住宅的污水排水横管宜设于本层套内。
(2)《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2009年版)第4.3.8条规定:下列情况下卫生器具排水横支管应设置同层排水:1住宅卫生间的卫生器具排水管要求不穿越楼板进入他户时;2 按本规范第4.3.3A条~第4.3.6条的规定条件限制时。
(3)《健康住宅建设技术要点》(2004年版)2.7.4条规定:排水支管应以本户为界。
以上条文都表达了同一个概念,住宅卫生间排水设计应尽量采用同层排水。
三:同层排水安装方式。
1:目前国内同层排水技术按排水横管不同、敷设位置和管件不同,可分为三种类型:下沉降板式、墙排式、上台垫层式。
(1)降板式:具体做法即卫生间整体或局部下沉作为管道敷设空间,具体下沉量由设计人员定。
采用这种方式时,由一只共用的“多通道地漏”或“接入器”,取代了传统下排水方式中各个卫生器具设置的P弯或S弯(即洗脸盆、浴盆、地漏等下水无需再接存水弯,坐便器构造内已自带水封无需另设存水弯)。
浅论同层排水发展趋势前言: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相应的得到提高。
住宅设计除满足一般居住使用要求外,还应创造方便、舒适、优美的生活空间。
在一套住房里,厅是社交空间,卧室是休息空间,除此之外的厨房卫生间等都被称为服务空间。
卫生间作为服务空间具有很强的功能性,在住宅设计中越来越受到重视,需要人们花更多的精力和财力来设计装修。
卫生间传统排水设计在“健康舒适、以人为本”的住宅设计理念中暴露出很多弊端,在此背景下卫生间同层排水得以提出。
1、住宅排水管道同层布置设计的必然性在“健康舒适、以人为本”的现代住宅设计理念中,传统排水存在以下几个缺点:①房屋产权没有真正明晰。
上一层住户排水管路系统布置在下一层住户家中,侵犯了下层住户卫生间的空间且管道检修需要到楼下住户家中进行。
②卫生间楼板上的预留孔使卫生器具的布置受到限制。
③上层住户排水时产生的排水噪音对下层住户影响大。
④卫生间的楼板管道穿越破坏了楼板的整体性,带来了卫生间渗漏水的隐患。
悬吊在卫生间顶部的排水管道也易渗漏,使下层住户遭到损失,并容易传播病菌。
针对上述传统排水的缺点,同层排水则具有以下优越性:①房屋产权明晰。
卫生间排水管路系统布置在本层套住户家中,管道检修可在本户内进行,不干扰下层住户。
②卫生间楼板上没有排水预留孔洞,卫生器具的布置不受限制。
③排水管布置在楼板上有较好的隔音效果,排水噪音大大减小。
④卫生间的楼板不被卫生器具管道穿越,减少了渗漏水的几率,也能有效地防止病菌的传播。
住宅作为商品进入房地产市场以来,作为业主的私有空间,有拒绝他人近来的权利。
水表、电表的出户工程无论是在尊重住户的私密性还是方便物业管理等的方面都走在了前列。
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逐渐提高,物业管理对此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而卫生间在使用、维修、改造过程中出现的排水大家都开始关注住宅排水管道同层布置设计,这也是目前住宅设计问题逐渐成了大家关注的焦点。
2、同层排水一般做法同层排水的做法同层排水做法分为3种:降板同层排水;不降板同层排水;卫生间垫高法。
关于住宅卫生间同层排水技术探讨一、同层排水在我国的应用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欧洲、日本就开始运用同层排水技术代替上下层联排水技术,目前已经广泛应用。
我国也曾在上个世纪60年代进行过少量探索,但中间一度停止。
直到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人们对居住环境质量的要求也有了新的理念。
同时根据《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11)第8.2.8条规定,“污废水排水横管宜设置在本层套内;”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4.3.8条规定:“住宅卫生间的卫生器具排水管不宜穿越楼板进入他户。
” 以上条文都表达了同一个概念,建议住宅中采用同层排水的基本原则。
当前,传统隔层排水系统在我国建筑卫浴室中仍占一定比例,特别是在建筑科技较不发达地区仍广泛应用。
隔层排水系统指的是卫生间排水系统的支管穿过自身卫生间的楼板在楼下卫生间的天花上横排接入排水主立管。
该方式具有施工方便、灌水试验查漏方便、维修方便等优点,但其弊病也显而易见。
它的间题在于:1)侵占隔层邻户的空间。
一般会占用200~300mm的层高,若层高2.8m,除掉管道占用空间,卫生间净高仅2.35~2.45m,让卫生间变“矮”了。
2)噪声干扰。
因为居民生活习惯不可能完全同步,所以当你享受安静的时候,却往往遭到楼上住户用水的噪声干扰。
3)清通不方便。
目前,卫生间排水绝大部分设计在楼板下,横管较长的才在本层设清扫口,一般仅在横管末端弯头上设检查,横管若发生堵塞,必须要到下层进行清通。
4)渗漏间题。
由于横管设在楼板下,因此卫生间的卫生洁具排水小立管必须穿越楼板,楼板上须防渗防漏的地方较多。
如果漏水,那么到底应该由谁出资维修,造成的装潢损失又应该由谁承担。
基于此,该排水方式越来越不能满足消费者的要求。
所以住宅排水管道布置设计,就成为一个研究课题,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为解决这一间题,最好的办法就是住宅厨房、卫浴间的给水、排水管道尤其是横管一定要安装在套内,即同层排水。
浅析同层排水技术的应用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同层排水技术在住宅建筑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早期在南方及沿海发达地区应用比较普及,地区发展应用不平衡,近年随着经济的发展西北地区在中高端住宅建筑中也开始推广采用同层排水技术。
同时随着国家建设部的大力推广,同层排水凭借自身独特的优势特点,在住宅建筑上的应用会越来越广泛,同层排水取代传统的隔层排水方式是必然趋势。
关键词:同层排水;产权;应用一、引言目前,卫生间排水绝大部分还设计在楼板下排水,排水支管较长的才在末端本层上设计清扫口,一般只在横管末端弯头处设置检查口,假如横管发生堵塞,需到下层进行疏通。
由于排水横管设在楼板下层顶部,因此卫生间各卫生器具的排水立管必须穿越楼板层,卫生间楼板上防水需防渗漏的点位就会较多,容易发生渗漏情况。
这种情况,在住宅建筑的卫生间中尤为突出。
并且,早在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11,第8.2.8条,住宅的污废水排水横管宜设于本层套内;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标准GB50015-2019,第4.4.5条,当卫生间的排水支管要求不穿越楼板进入下层用户时,应设置成同层排水。
第4.4.6条,住宅卫生间宜采用不降板同层排水。
因此,同层排水技术的应用显得尤为重要。
二、同层排水的发展现状近年来,同层排水技术推广在国内建筑市场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大都还局限于中高端住宅建筑,究其原因,主要存在以下几点:1、同层排水技术推广的时间有限,很多人只是听说过,甚至很多行业内人员还不了解此系统,包括建筑设计行业内的设计人员。
2、许多建筑设计规范和设计标准中都倡导采用同层排水,但并没有强制执行,也没有一个统一的同层排水系统标准图集。
3、国内材料生产厂家有关同层排水材料的不多,且标准各不相同,层次不齐,影响力欠缺,4、建筑行业内业主方对该系统性能不了解,保有怀疑态度,还在观望中。
5、同层排水成本造价相对要高,业主方认为性价比较低,对推广应用造成一定的局限性。
浅谈同层排水技术的发展趋势肖锐1曾娜2(1.法国欧博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广东深圳518053;2.深圳粤鹏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广东深圳518053)扩睛要】本文主要阐述了同层排水技术的几种类型,重点钟对臆蔽式同层排水系统的特点,结合其他摊水技术的优钝最,从施工、性能魔工缉}程造价方面进行比较。
从而分析出未来该技术的发辰趋势。
彤软陕键词】同层排水;隐蔽式.安装系统;苏维托;地漏,锄、1{{^一j j{.{t?E,:、{?j…|t㈦吡鼢I j m。
‰。
f l b m晒…“‰i'/㈨|h…n㈨,t…∽…Ⅲ雌.同层排水技术现已成为我国排水管道敷设方式的主流,较以前的舒适性建筑。
隔层排水方式有许多优点。
其特点是排水管不穿越下层楼板,管道的维苏维托特制配件的主要功能有:1)降低排水立管的压力波动;2)护和检修在设置卫生器具的同层进行。
同层排水最根本的理念是通过本有效限制立管水流速度,起消能作用;3)使立管水流和横支管水流在层内的管道合理布局,彻底摆脱相邻楼层间的束缚,避免由于排水横管水流方向改向前不互相干扰,不产生水舌现象:4)内挡板上部有足够侵占下层空间而造成的一系列麻烦和隐患。
现代建筑中常采用的同层排缝隙,用以沟通立管和横支管的气流,也用以沟通苏维托特制配件内部水方式,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第—种是卫生间楼板下沉式;第二种是墙气流:5)可同时连接三向多个排水横支管。
该管件在性能上解决了传排水(以管道隐蔽安装系统为主要特征);第三种是垫高卫生间地面的统排水立管的许多问题,其内部设有水流阻隔器,能保证每根支管的水垫层式。
流都能沿一定的方向畅行无阻,同时还能减缓水流速度,保证气压在管综合分析几种同层排水技术的特点,笔者认为隐蔽式安装系统必道中始终处于平衡状态,从而能取代通气管的作用。
适合10层及10将成为未来同层排水技术的发展趋势。
层EX-P-高层建筑的生活污、废水立管使用。
1几种同层排水技术的比较分析.墙排水的隐蔽式安装系统中需要砌一堵假墙,这给人的第一感觉L1同层排水技术在施工安装方面的比较分析就是占用了卫生间的宝贵空间,但仔细想想,原先水箱和水箱周边地区下沉式排水方式,具体做法是将卫生间的结构楼板降低或局部下的面积是不可用的,如果砌—堵半高白勺1段墙倒反而能将这些面积整合起沉30。
同层排水系统优缺点对比同层排水是指卫生间内卫生器具排水管(排污横管和水支管)均不穿越楼板进入他户。
现在国内的同层排水系统,根据是否降板可以分为降板/微降板/不降板同层排水系统。
同层排水系统的优点1、房屋产权清晰,卫生间各个器具排水管均设置在业主家中,管道检修在自家就可以进行,不干扰下层住户2、排水噪音相对减小,虽然排水噪音主要来自立管,只要开发商用的是消音立管,也能很好的减小噪音。
但是也有部分噪音来自器具排水管,当排水横支管被布置在沉箱内,也能大大的消减噪音。
3、减小渗漏水几率,在同层排水中,卫生间楼板不被器具排水管穿越,无孔洞,减少了漏水可能性,不管是对住户本身还是下层用户,都大大提高了排水的安全性。
4、卫生间器具布局相对灵活,因为楼板上没有器具排水管道预留孔,用户可自由布置卫生间器具的位置,满足卫生洁具个性化的要求,开发商可提供卫生间多样化的布置格局,提高卫生间的品味。
同层排水系统的缺点1、在降板的同层排水中,一旦出现堵塞、漏水等问题,检修起来比较困难。
由于各个器具的排水管均隐藏在沉箱内,被回填垫层后,要想检修就必须敲开地面才能进行检修,这样一来后期的维护成本就比较大。
虽然堵塞、漏水的几率不是很大,但也不能抱侥幸心理。
2、在降板的同层排水系统中,由于前期施工不规范,防水性能遭到破坏,地面水渗漏,或者由于排水管漏水,导致沉箱积水,长时间以来产生异味虽然现在,在沉箱内设置了二次排水,但由于沉箱比较封闭,水分难以蒸发,加之漏水的持续性,也很难解决这个问题。
(异味这个问题应该是大家比较感同身受的)3、现在市场上大部分采取的是降板同层排水系统,住房的每层卫生间都采取了降板的形式,这种跟正常的层高比起来,占用了房屋一定的高度空间要想在卫生间安个热水器,浴霸什么的还是比较困难,就算安上了也会使卫生间显得压抑。
降板层高微降板层高不降板层高卡4、由于降板同层排水系统,需要进行二次回填,再进行正常的找平、防水、装饰,在这过程中,不仅增加了工程成本,而且还受施工规范的影响,施工不规范,后期就越容易出现问题。
装配式建筑内装体系的同层排水技术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装配式建筑逐渐成为一种新型的建筑方式。
这种建筑方式通过预制的建筑部件在施工现场进行组装而成,具有高效、环保、节能等优点。
而在装配式建筑内装体系中,同层排水技术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技术,它可以有效地解决传统排水方式所面临的问题,提高建筑的舒适度和使用效率。
一、同层排水技术的优点同层排水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排水技术,它通过将卫生间的排水管道布置在本层楼板上,而不是传统的穿过楼板的方式,从而避免了上下层之间的相互干扰。
同层排水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减少噪音干扰:传统的排水方式中,排水管道穿过楼板,容易产生噪音干扰。
而同层排水技术将排水管道布置在本层楼板上,不会对下层产生噪音干扰。
2、提高空间利用率:传统的排水方式中,排水管道占用一定的空间,导致卫生间的空间利用率降低。
而同层排水技术将排水管道布置在本层楼板上,不会占用卫生间的空间,提高了空间利用率。
3、方便维修:传统的排水方式中,维修需要进入下层卫生间,给维修带来很大的不便。
而同层排水技术将排水管道布置在本层楼板上,维修时只需要在本层进行即可,方便了维修。
二、同层排水技术的实现方式同层排水技术的实现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降板式同层排水:这种方式是在卫生间楼板上降低一定的高度,形成排水沟,将排水管道布置在降板区域内,通过降板区域的检修口进行检修。
2、墙体式同层排水:这种方式是在卫生间墙体上安装排水管道,将卫生间的水通过墙体上的排水管道排入主排水管道中。
3、集水器式同层排水:这种方式是在卫生间内安装集水器,将卫生间的水通过集水器排入主排水管道中。
三、同层排水技术的注意事项同层排水技术虽然具有很多优点,但在实际应用中也需要注意一些问题:1、管道选材问题:同层排水技术的管道选材应该根据建筑物的特点和使用要求进行选择,同时应该考虑到管道的耐压、耐腐蚀、耐高温等问题。
2、安装问题:同层排水技术的安装应该由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同时应该根据建筑物的特点和实际情况进行安装,确保管道的密封性和稳定性。
公寓同层排水建议分析报告2012.31.0 设计依据1.1 国家规范及设计参照标准A.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B.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C. 《排水用柔性接口铸铁管、管件及附件》GB/T12772-2008;D. 《建筑排水复合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T165-2011;E. 其它相关国家规范。
3.0 排水方式简要说明目前国内卫生间排水方式主要有两种:隔层排水和同层排水。
隔层排水:排水支管穿过楼板,在下层住户的天花板上与立管相连接;同层排水:同楼层的排水支管与主排水支管均不穿越楼板,在同楼层内连接到排水立管上。
3.1 同层排水方式分类目前国内有三种同层排水方式,分别是:假墙式同层排水,垫层式同层排水和降板式同层排水;假墙式同层排水:是指卫生间洁具后方砌一堵假墙,形成一定的宽度的布置管道的专用空间,排水支管不穿越楼板在假墙内敷设、安装,在同一楼层内与主管相连接;垫层式同层排水:指垫高卫生间地面,卫生间排水支管敷设在垫层内。
降板式同层排水:采用卫生间楼板或局部楼板下沉的方式,按设计标高和坡度沿下层楼板敷设给、排水管道,并用水泥焦渣等轻质材料填实作为垫层。
3.2 比较目的按<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4.3.8条“住宅卫生间的卫生器具排水管不宜穿楼板进入他户“之要求,住宅、公寓类项目的户内卫生间越来越多的采用了同层排水的方式,最主要的是为住户的使用提供了明晰的产权划分,避免了因使用过程中出现问题而需进入到其他住户等纠纷问题。
对于包含商业、办公、普通公寓、精品公寓及酒店公寓等多业态的综合体,商业、办公等区域卫生间主要涉及较大公共卫生间不适宜采用同层排水,而公寓部分均为考虑出售性质的业态,故本报告主要针对此部分提供同层排水与各层排水的技术差异及比较,以供业主最终决策提供讨论的依据。
4.0 同层排水与隔层排水技术、经济对比针对公寓部分户内排水采用隔层排水和同层排水的技术、经济对比详见下表:系统组成隔层排水假墙式同层排水垫层式同层排水降板式同层排水备注一、排水图示横支管敷设位置二、技术对比454.1同层排水与隔层排水对比结论综上所述,同层排水方式与隔层排水方式相比,具有以下优越性:a)同层排水与隔层排水相比,具有噪音小、渗漏几率小、维护检修不影响下层住户的优点;b)隔墙式同层排水卫生器具选择余地小,初期投资费用最高;垫层式同层排水在老房改造中较为常用,新建工程费工费料,影响美观,且增大结构负荷;因此不推荐使用此两种同层排水方式;c)降板式同层排水仅需要初期进行进行卫生间降板,但不需要预留洞,在装修阶段需进行二次回填和防水,施工略比隔层排水复杂,但是可以解决隔层排水诸多问题,且造价也在合理范围内,建议采用此种方式。
浅谈同层排水与下层排水的优缺点目前国内住宅排水方式分为同层排水和下层排水。
传统下层排水方式:洗手盆、马桶、地漏等排水器具的排水支管穿越楼板,在楼板下方设置存水弯并在下层将支管汇集到排水立管的做法。
但是,上层的废污水管穿到下层的楼顶,由此带来了“产权矛盾纠纷”“检修不便”等诸多问题。
对于现代追求高生活品质的住户来说,这些都是不能接受的。
同层排水意在解决这些问题。
降板同层排水把排水支管埋设在本层卫生间降板层里,沿地面敷设并在本层汇入立管。
不降板同层排水,区别于降板同层排水管道的敷设方式,排水支管采用沿墙敷设并在本层汇入立管。
降板同层排水存在的问题:1、地面渗漏是降板同层排水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楼面防水一旦失效,就会造成沉箱积水,渗进沉箱里的水又缺少安全排放的措施。
积水排不出去就留下了一个难以根治的隐患,久而久之你的厕所就会有股独特的味道氤氲渺渺缭绕不散。
2、降板同层排水还存在着地漏检修困难和反臭等问题,这都与排水支管的存水弯设置在降板层内有关系。
如果设置不合理,加上排水不通畅,存水弯很容易堵塞。
并且,清通堵住的存水弯缺少有效的科学方法,更有甚者需要凿开卫生间地面挖开降板层来清通检修,这大大损害了住户的体验,也给住户造成不小的经济损失。
普通的存水弯由于水封的高度和容量的不足,在不能经常能到生活用水补充的情况下就会造成水封的干涸。
如此,污废排水管中难闻有害的气体就会通过地漏和排水器具返入室内。
3、沿墙敷设的同层排水系统(墙排系统)是一种比较高端的卫生间器具的排水选择。
然而,市面上的绝大多数的同层排水墙排系统厂家由于产品的不完善或是设计理念的差异,造成了即便是同层排水使用了墙排系统也依然还要采用降板的这种做法。
采用墙排的降板同层排水系统存在两个关键的弱点:(1)墙排系统比普通下排系统要贵许多,在此基础上依然要做出降板的选择无疑是不明智的。
同时还“继承”了降板同层排水的种种缺点。
(2)地漏设置困难。
通过小降板来实现安装地面地漏,但是,这种无奈的选择限制的地漏的功能。
同层排水的优缺点及做法
目前国内同层排水是有人利用降板技术在做,但是始终有隐患,根据欧洲的经验,只要采用后排水的卫生洁具,完全可以在楼板上方放置管道,这样才是真正的同层排水技术,目前国家建设部也在研究这种同层排水的技术,该技术在上海与北京等地区已有工程实例对于同层排水及地漏,解释如下:
一.在同层排水系统中,对于地漏,我们的建议是最好不设(欧美国家私人住宅卫生间不设地漏),原因有以下几点:
1.目前大多数住宅为产权房,打扫卫生间已不用拖把.水桶等清扫。
地漏的使用率极低,水封很容易被破坏,引起窜味,导致卫生间有臭味;(大多数居民并不了解有臭味的原因而深感烦恼和厌恶,对生活品位和品质都有影响)
2.洗脸盆.浴缸等都有溢流口,卫生间使用时,一般只溅起少量水珠,清扫时通常用较干的抹布;
3.地漏在实际施工中,很难保证其位于地坪最低处,即使地面有少量积水,也无法通过地漏排除。
二.针对国内规范,要求地漏必须设置的情况下,我们通常采取三种措施:
1.采用侧墙式地漏,存水弯设置在管道井中;
2.我们在开发新型地漏来适应国内情况;
3.将地漏及管道预埋在楼板中。
在同层排水中,浴缸下水和淋浴房下水都需自带存水弯,马桶采用壁挂或后排式。
刍议同层排水技术在住宅建筑中的应用摘要:本文主要叙述了同层排水在我国的发展现状针对不同的同层排水技术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同层排水中存在的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认为取消地漏不降板同层排水技术是今后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同层排水;不降板;卫生间;地漏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和商品房的出现,住宅作为商品已成为业主的私有空间,有权拒绝他人进入。
人们对住宅舒适度、室内整洁度、卫生程度及私密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随着以人为本理念的体现和住宅私密性的强调,住宅同层排水设计越来越显得重要, 可以认为在不久的将来, 同层排水系统将成为住宅排水管道敷设方式的主流[1]。
1同层排水在我国的发展现状1.1同层排水的发展要求1.1.1可以使住宅产权户界清晰在传统的住宅厨房、卫浴间的排水设计中,普遍采用的是下排水方式,如图1,房屋产权没有真正清晰。
上一层住户排水管路系统布置在下一层住户家中,侵犯了下层住户卫生间的空间且管道检修需要到楼下住户家中进行[2]。
厨房,卫浴间实现同层排水之后,卫生间排水管路系统布置在本层套住户家中,实现了房屋产权明晰、范围明确,管道使用、维护、检修全部在本户内进行。
图1传统下排水1.1.2卫生器具的布置不受限制同层排水因为楼板上没有卫生器具的排水预留孔,用户可自由布置卫生器具的位置,满足卫生洁具个性化的要求,开发商可提供卫生间多样化的布置格局,提高了房屋的品位。
1.1.3排水噪音小排水横管敷设在假墙或回填垫层中,能够有效的降低因排水而形成的水流噪声[3],创造安静的住宅生活环境。
1.1.4管道穿楼板渗漏水机率减小卫生间楼板不被卫生器具管道穿越,减小了渗漏水的机率,也能有效地防止病菌的传播。
传统排水自身无法克服的弊端使得同层排水的提出成为必然,同层排水具有的优点将会使其在住宅卫生间排水设计中得到广泛的发展和应用[2]。
1.2住宅排水管道同层布置设计的依据在欧洲,目前同层排水技术是建筑排水系统中比较典型、普遍的管道布置方式。
同层排水技术的应用及存在的问题摘要:近几年来,国内对同层排水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伴随着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以及人们对于生活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卫浴设备也逐渐成为家居中的一部分,要想与市场需求相匹配,就必须营造出更加人性化的居住环境,其使用感和方便程度都已得到人们广泛的重视。
同层排水具有明显的利弊,但其发展不均衡。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为了节约成本,简化施工程序,甚至不能达到规范要求,采用“走捷径”的做法屡见不鲜。
更确切地说,是由于房屋交付后的水灾所引起的各类质量问题。
因此,本文就同层排水技术的应用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针对其中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为提升同层排水技术使用的效率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居住建筑;同层排水;技术探讨前言:近几年来,伴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在此情况下,人民群众对居住环境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特别是对住宅建筑的舒适性、通风、采光、卫生、隐私等方面的需求。
有许多因素会影响到住宅的生活品质。
文章着重介绍了目前普遍采用的同层排水技术,以同层式排水管道为代表的住宅卫生间排水方式,采用“共用式水封管”代替常规排水管网的弯折、变形,在遇到阻塞时可以进行高效的清洗、疏通,减少阻塞新水道的几率。
一、同层排水技术存在的问题(一)沉箱内的管道漏水与疏导同层排水管道应在该层的楼面以上,并且要符合GB50096-1999 《住宅建筑设计规范》6.1.6的要求。
按照《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中4.3.8条的规定,住宅卫生间的卫生设备排放管道,应尽量避免穿楼而入。
但是,对于沉箱内部的给水、排水分支管道的铺设,往往需要用户进行二次装修。
由于二次装修的建筑团队基本上不具备施工资质,且施工技术层次很高。
目前,国内外对给水、排水管道的施工工艺、基本材料及工艺参数等方面的认识还不够深入[1]。
(二)预埋套管位置的准确性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发展,对预埋套管位置的要求也日益提高。
摘要:基于我国人民的生活习惯,我国住宅的同层排水设计中一般仍然保留卫生间的地漏。
在不同的同层排水技术中,地漏的设置方案也不同。
不降板的墙体隐蔽式同层排水技术由于比传统的降板式具有更多优点而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但其地漏的设置问题一直是困扰设计人员和生产同层排水配件厂家的一个核心问题。
许多人都在为研究新的地漏布置方案和研制新型地漏而努力,但遗憾的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理想的解决办法。
可以说,地漏问题是同层排水技术的一个瓶颈。
关键词:同层排水;地漏
1同层排水技术的在我国的现状
同层排水技术虽然出现的较早,但只是在近几年才得到快速发展。
由于商品房的出现和国外先进技术的引进,为加强住宅的私密性,方便排水横支管的维护和检修,近年来同层排水技术在我国发展很快,引起了建筑给排水专业人员的广泛关注。
同层排水的特点是卫生器具的排水支管敷设在本层地板以上,只有主立管穿越楼板,管道的维护和检修在设置卫生器具的同层进行,不干扰下层住户。
由于同层排水具有传统排水方式无可比拟的优点,可以认为,该技术将成为今后住宅和公共建筑排水管道敷设方式的主流。
2同层排水的窭现方式及其对应的地漏设置方式
目前同层排水技术可行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地面直接敷设排水横管。
该方法多用于旧楼改造,做法是:立管在室内,坐便器采用后出口式,洗脸盒、淋浴器、浴盆的排水横管布置在本层楼面。
由于该方式存在:淋浴器、浴盆需要垫高,影响使用舒适度;卫生间有明露管,影响美观等问题,一般较少采用。
地漏设置方式:采用侧排水地漏,紧靠立管布置,或不设地漏。
地漏设置方案评价:因地漏无法设水封,卫生条件不好,而且其位置只能靠近立管布置,不便于使用,因此一般不设地漏,这样不符合中国人的生活习惯。
(2)升板式。
该方法多用于改建项目和公建,做法是:用建筑垫层将卫生间地面抬高300—400mm,排水横管暗理于其中,卫生器具采用传统的下排水方式。
这种方式对防水的要求苛刻,一旦管道发生漏水,容易造成本层水患;会造成出入卫生间需要上下台阶;占用卫生间的使用高度;卫生间的地面水容易外溢;建筑的负荷增加较大。
这种做法多见于公建的卫生间,住宅很少采用。
地漏设置方式:采用下排水地漏,位置无特殊要求,采用蹲便器时可不设。
地漏设置方案评价:地漏布置灵活,有足够的水封深度。
(3)降板式(沉箱式)
该方法是我国目前采用的主要方式,做法是:将卫生间楼板降低300-400mm,排水支管沿地面排放,在同一楼层内与立管相连,然后在管道上铺设装饰层,完成面和客厅地面基本相平,卫生器具采用传统的下排水方式。
这种方式对防水的要求苛刻,一旦管道发生漏水,容易造成下层水患,降板在建筑结构上难度较大,建筑的负荷增加较大。
地漏设置方式:采用下排水地漏,位置无特殊要求,采用蹲便器时可不设。
地漏设置方案评价:地漏布置灵活,有足够的水封深度。
(4)结构层暗埋式
此方式在2004年建设部发布的《建设部推广应用和限制禁止使用技术》中作为推广项目,做法是:采用同层排水的方式,将卫生洁具和管道按设计要求,预制集成到钢结构支架上形
成管道墙系统,定位准确,安装方便,具有整体设计、工厂生产、现场装配和维修不干扰上下层住户的特点。
缺点是:须专门设计,个性化较差,变更困难,目前较少采用。
地漏设置方式:采用侧排水地漏,紧靠立管布置,或不设。
地漏设置方案评价:地漏布置位置有局限性,难以保证足够的水封深度。
(5)排水横管外安装式
该方法仅限于在无冰冻期的南方地区采用。
其做法是:将卫生洁具靠外墙布置,洁具采用后排水方式,排水管均在地面以上接至室外排水管,排水立管和水平横管均明装在建筑外墙上。
此法虽然卫生间整洁美观,但有以下缺点:影响建筑外观;卫生洁具布置缺少灵活性。
其适用条件受建筑布局和立面的限制,一般见于档次不高的建筑。
地漏设置方式:采用侧墙地漏,靠外墙布景。
地漏设置方案评价:可以保证足够的水封深度,位置有局限性,地漏底部标高难控制,容易出现排水速度慢,排不净,地面积水等隐患。
(6)存水弯户外安装式
该方法仅限于在无冰冻期的南方地区采用。
其做法是:将排水横管布置在室内地面以上,排水横管出外墙后先降高程,再设存水弯,然后接入立管。
此法卫生间布置较灵活,但有以下缺点:影响建筑外观;卫生间有明管。
其适用条件受建筑布局和立面的限制,一般见于档次不高的建筑。
地漏设置方式:采用侧墙地漏,靠外墙布置,在室外与主干管碰接。
地漏设置方案评价:可以保证足够的水封深度,位置有局限陛,地漏底部标高难控制,容易出现排水速度慢,排不净,地面积水等隐患。
(7)墙体隐蔽式
该方法是一种隐蔽式卫生洁具安装形式,其做法是:把坐便器的水箱部分、洗脸盆的电子感应装置等用组合框架整套组装在嵌墙内,形成隐蔽式,给排水管道暗藏在嵌墙内,安装完毕后,砌矮墙台伪装。
利用台面做梳妆台,嵌镜或摆装饰品。
这种方式有如下优点;洁具挂墙不落地,便于清洁卫生间地面,卫生间的噪音低;洁具和管道布置享有较大自由空间;隐蔽式水箱的做法是对传统设计安装概念的一次革新。
是国外比较成熟的做法。
其缺点是:非传统式卫生洁具由专门厂家生产,可选择性较小;使用挂壁式大便器许多人还心存疑虑;新型产品的市场价格较高。
地漏设置方式:采用侧排地漏,靠立管布置,存水弯设置在管道井中;或采用下排式地漏预埋在楼板中。
地漏设置方案评价:地漏位置有局限性,采用侧排地漏时,虽可以保证足够的水封深度,但容易出现排水速度慢,排不净,地面积水等隐患;采用下排地漏时,安装维修困难,且水封深度难以保证。
(8)日本模式(设排水集水器式)
该方式事实上是升板式的一个特例,一般由日本采用。
做法是:升板采用支架解决,架空层内安装透明UPVC材质的排水集水器,集水器留有检查口,无需填充,升板高度为300mm左右。
升高后卫生间的地面与卧室、起居室地面同标高。
因为日本有睡榻榻米的国情,这在日本是可行的,但在中国还难以推广。
地漏设置方式:采用下排水地漏,位置无特殊要求;或不设。
地漏设置方案评价:地漏布置灵活,有足够的水封深度。
上述方案中,设置地漏的有(1)~8),适用于新建住宅的只有(3)~(8),其中适用于我国的只有(3)~(7),而(5)、(6)只适用于南方地区,(4)只有在极少数条件下适用,因此适用于我国的同层排水方式主要有降板式和墙体隐蔽式。
降板式是我国规范推荐的做法,和墙体隐蔽式相比其缺点较多,其中最主要的是防水问题
难以解决,而解决不了防水问题,同层排水就失去了意义。
墙体隐蔽式是欧洲国家比较普遍的做法,由于它和降板式相比具有更多的优越性,因此该技术将成为今后我国同层排水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
3墙体隐蔽式同层排水技术中的地漏问题难以解决
由于我国的国情,一般强调卫生间设地漏,而侧排地漏性能的局限性,限制了墙体隐蔽式同层排水技术的推广。
许多生产同层排水产品的厂家都在为开发新型的同层排水地漏而努力,因此出现了静水封横排地漏、自带水封防返溢侧墙地漏、自护水封防返溢多通道地漏、浮动罩防返溢多通道地漏等产品,但严格来说,所有这此地漏均不能同时解决以下几个问题:①布置灵活,对立管位置无特殊要求,②良好的密封防臭性能;③顺畅的排水效果;④安装维修方便。
在不降板条件下,目前还没有一种地漏能很好地适用于的同层排水,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