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化妆发展史教案资料
- 格式:doc
- 大小:55.00 KB
- 文档页数:10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式妆容的历史背景、特点及演变过程。
2. 培养学生对中式妆容的审美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3. 提高学生的文化自信,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教学重点1. 中式妆容的历史背景和特点2. 中式妆容的实践操作技巧三、教学难点1. 中式妆容的审美鉴赏能力2. 中式妆容的实践操作技巧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 展示一组具有代表性的中式妆容图片,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妆容有什么特点?2. 学生分享自己的看法,教师总结:中式妆容具有悠久的历史,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
(二)讲授新课1. 中式妆容的历史背景- 介绍古代妆容的发展历程,如唐朝、宋朝、明清等时期的妆容特点。
- 分析各个时期妆容的演变原因,如社会环境、文化背景等。
2. 中式妆容的特点- 底妆:追求白皙自然,如“粉黛不施”的妆容。
- 眼妆:强调眼线的勾勒,如柳叶眉、新月眉等。
- 腮红:以自然、淡雅为主,如桃花妆、梨花妆等。
- 唇妆:以红色为主,如樱桃唇、玫瑰唇等。
3. 中式妆容的实践操作技巧- 底妆:选择适合自己肤色的粉底,注意均匀涂抹。
- 眼妆:学会画眉、画眼线、画眼影。
- 腮红:根据脸型选择合适的腮红位置和颜色。
- 唇妆:选择合适的唇色,注意涂抹均匀。
(三)课堂实践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中式妆容进行实践操作。
2.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操作中的错误。
3. 学生展示自己的妆容,互相评价。
(四)总结与拓展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中式妆容的审美价值和实践操作技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表达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热爱。
3. 拓展:课后收集更多关于中式妆容的资料,进行深入研究。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中式妆容的历史背景和特点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实践操作中式妆容的技巧水平。
3. 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热爱程度。
各朝代的妆容与工具的教案教案主题:各朝代的妆容与工具教学目标:1.了解不同朝代的妆容风格与特点;2.了解各朝代使用的妆容工具与技巧;3.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和历史文化素养。
教学准备:1.PPT或图片展示不同朝代的妆容样式;2.展示不同朝代使用的妆容工具和器具的图片或实物。
教学过程:一、引入(5分钟)1.向学生提问:“你们平时化妆吗?你知道不同朝代的妆容有什么特点吗?”2.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对历史妆容的兴趣。
二、探究(15分钟)1.展示不同朝代的妆容样式图片,简要介绍每个朝代的特点和风格,例如古埃及、唐朝、维多利亚时代等。
2.讲解妆容工具与技巧:a.古埃及:使用研磨成粉末的矿石、用物质制成的唇膏;b.唐朝:眉笔、眼线笔、脂粉、胭脂等;c.维多利亚时代:珍珠粉底、胭脂、眼影等。
三、实践(25分钟)1.手工制作不同朝代的妆容工具模型:a.古埃及:学生使用纸板和颜料制作矿石粉末和唇膏;b.唐朝:学生使用纸板制作眉笔和眼线笔;c.维多利亚时代:学生使用小瓶子和珍珠粉、彩色粉末制作珍珠粉底和眼影。
2.分组展示并说明制作过程,每个小组用PPT或海报形式展示。
四、讨论(15分钟)1.小组讨论不同朝代的妆容风格和工具的使用对于审美观的影响;2.提问:“你们认为不同朝代的妆容风格有何异同?这些妆容风格在当代能否应用?为什么?”五、总结(10分钟)1.安排一名学生总结不同朝代的妆容风格与工具的使用;2.引导学生思考历史妆容对当代妆容的影响。
教学延伸:1.邀请化妆师或美容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向学生展示历史妆容的实际应用;2.安排学生自行调研并展示当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特色妆容风格和工具。
教学建议:1.激发学生兴趣:通过多媒体展示和实践制作,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讨论和思考;2.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引导学生思考历史妆容的审美标准与当代的异同,并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3.引导学生多样化思考: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历史妆容的作用和影响,发展学生的多元思维能力。
第一章绪论教学目的1、初步了解化妆概念、基本理论、分类、功能2、认识各种化妆品及化妆工具,为熟练掌握化妆技术打下基础教学内容1、化妆的起源与发展2、化妆品及化妆工具的认识教学重点:化妆品及化妆工具的认识第一节化妆的基本知识一、组织教学(略)二、导入新课(一)中国化妆的起源与发展1、原始时期——纹身2、春秋时期——燕支(胭脂)3、唐朝——眉的描画、面部的装饰物4、宋朝——染甲5、清朝——新式与西式6、新中国——从停顿、萎缩到飞跃发展(二)外国化妆的起源与发展1、古埃及2、古希腊3、古罗马4、日本5、法国6、欧洲三、化妆的基本概念(一)化妆的类别(二)化妆的功能与特性1、化妆的作用(1)美化容貌(2)增强自信(3)弥补缺憾2、化妆的特点(1)因人而异(2)因地而异(3)因时而异3、化妆的基本原则(1)扬长避短的原则(2)自然真实的原则(3)突出个性的原则(4)整体协调的原则四、课堂小结思考题:1、简要说明化妆的类别2、化妆应掌握的原则有哪些?第二节化妆品的应用一、复习上节课内容二、讲授新课化妆品的分类及主要成分(一)洁肤类1、洁面皂2、清洁霜3、洗面奶4、卸妆油(液)(二)护肤类1、化妆水2、润肤霜(三)粉饰类1、粉底2、蜜粉3、胭脂4、眼影5、唇膏三、化妆用具的应用1、化妆海绵2、粉扑3、粉刷4、胭脂刷5、轮廓刷6、眼影刷7、眼影海绵8、眼线刷9、眉扫10、眉梳、眉刷11、眉钳12、修眉刀13、眉剪14、睫毛夹15、假睫毛16、唇刷17、美目胶带四、学生练习学生准确说出各种化妆品及化妆工具的名称第二章局部化妆修饰方法教学目的:1、基本掌握眉毛、唇、眼线、腮红等画法2、认识色彩的搭配3、掌握打底的基本技巧教学内容:1、眉的画法2、打底的画法3、眼线的画法教学难点:眉、唇的画法第一节打底一、导入新课肤色在化妆当中的作用化妆主要是通过改善和修饰皮肤的外观;体现出面部的健康状况。
(一)粉底的作用1、调整统一皮肤的色调。
课程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化妆的起源、发展及特点。
2. 培养学生对中式妆容的审美能力和实践操作技能。
3. 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课程内容:一、导入1. 引导学生欣赏古代仕女图,激发学生对中式妆容的兴趣。
2. 提问:古代女性化妆有何特点?与现代化妆有何区别?二、基础知识1. 讲解中国传统化妆的起源、发展及特点。
2. 介绍古代化妆品的种类、制作方法及使用方法。
3. 分析古代妆容的审美标准,如:三白妆、柳叶眉、樱桃唇等。
三、实践操作1. 分组进行实践操作,教授学生如何进行中式妆容的化妆步骤。
2. 教授学生如何使用古代化妆品进行妆容打造。
3. 指导学生练习不同场合的中式妆容,如:节日妆容、婚庆妆容等。
四、注意事项1. 讲解化妆工具的选择及使用方法。
2. 强调化妆卫生及安全知识。
3. 指导学生在化妆过程中如何保护皮肤。
五、课后作业1. 收集古代妆容的相关资料,撰写一篇心得体会。
2. 拍摄一组自己化妆后的照片,展示所学成果。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播放古代仕女图,引导学生欣赏。
2. 提问:古代女性化妆有何特点?与现代化妆有何区别?二、基础知识(15分钟)1. 讲解中国传统化妆的起源、发展及特点。
2. 介绍古代化妆品的种类、制作方法及使用方法。
3. 分析古代妆容的审美标准。
三、实践操作(30分钟)1. 分组进行实践操作,每组选出一名组长负责协调。
2. 教授学生如何进行中式妆容的化妆步骤。
3. 指导学生使用古代化妆品进行妆容打造。
4. 练习不同场合的中式妆容,如:节日妆容、婚庆妆容等。
四、注意事项(10分钟)1. 讲解化妆工具的选择及使用方法。
2. 强调化妆卫生及安全知识。
3. 指导学生在化妆过程中如何保护皮肤。
五、课后作业(10分钟)1. 收集古代妆容的相关资料,撰写一篇心得体会。
2. 拍摄一组自己化妆后的照片,展示所学成果。
教学评价:1. 学生对中式妆容的兴趣和认识程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板书设计
中国化妆发展与起源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2018年下半年信息处理技术员考试上午真题(参考答案)●以下关于数字经济的叙述中,()并不正确。
(1)A.数字经济以数据作为关键生产要素,以数字技术作为其经济活动的标志B.数字经济具有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知识化、全球化特征C.数字经济以虚拟经济代替实体经济,与市场经济互斥D.数字经济采用“互联网+创新2. 0”改革传统工业经济
●()是按照科学的城市发展理念,利用新- ~代信息技术,通过人、物、城市功能系统之间的无缝连接与协同联动,实现自感知、自适应、自优化,形成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的城市形态。
(2)A.智慧城市
B.环保城市
C.数字城市
D.自动化城市
●企业实现移动信息化的作用不包括()。
(3)A.企业职工使用移动设备代替台式计算机,降低企业成本B.加强与客户互动沟通,实现在线支付,提高客户满意度C.有利于实现按需生产,产销一-体化运作,提高经济效益D.决策者随时随地了解社会需求和企业经营情况,快
速决策
●某博物馆将所有志愿者分成A、B、C、D 四组(每个志愿者只能分配到-个组)。
已知A 组和B 组共有80 人,B 组和C 组共有87 人,C 组和D 组共有92 人,据此可以推断,A 组和D 组共有()人。
(4)A.83
B.84
C.85
D.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