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实验九十二 RCRL移相导学案
- 格式:doc
- 大小:1.87 MB
- 文档页数:3
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基础点知识点洛伦兹力、洛伦兹力的方向、洛伦兹力公式.洛伦兹力: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使劲。
.洛伦兹力的方向()判断方法:左手定章。
①磁感线垂直穿过手心。
②四指指向正电荷运动的方向。
③拇指指向正电荷所受洛伦兹力的方向。
()方向特色:⊥,⊥,即垂直于和决定的平面。
(注意:和不必定垂直 ).洛伦兹力的大小:=θ,θ为与的夹角。
()∥时,洛伦兹力=。
()⊥时,洛伦兹力=。
()=时,洛伦兹力=。
知识点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洛伦兹力的特色:洛伦兹力不改变带电粒子速度的大小,或许说,洛伦兹力对带电粒子不做功。
.粒子的运动性质()若∥,则粒子不受洛伦兹力,在磁场中做匀速直线运动。
()若⊥,则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
.半径和周期公式()由=,得=。
()由=,得=。
重难点一、对洛伦兹力的认识.对洛伦兹力的理解()洛伦兹力的方向老是垂直于运动电荷的速度方向,所以洛伦兹力只改变速度的方向,不改变速度的大小,即洛伦兹力永不做功。
()当电荷运动方向发生变化时,洛伦兹力的方向也随之变化。
()用左手定章判断负电荷在磁场中运动所受的洛伦兹力时,要注意将四指指向电荷运动的反方向。
.洛伦兹力和安培力的比较()洛伦兹力是单个运动电荷在磁场中遇到的力,而安培力是导体中所有定向挪动的自由电荷遇到的洛伦兹力的宏观表现。
()安培力是洛伦兹力的宏观表现,两者是同样性质的力,都是磁场力。
()安培力能够做功,而洛伦兹力对运动电荷不做功。
.洛伦兹力与电场力的差别.洛伦兹力的推导如下图,直导线长为,电流为,导体中运动电荷数为,横截面积为,电荷的电荷量为,运动速度为,则安培力==洛,所以洛伦兹力洛==。
因为= (为单位体积内的电荷数),所以洛==·,式中=,故洛=。
特别提示()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其实不必定受洛伦兹力。
比方∥时,则不受磁场力。
()当与不垂直时,也受洛伦兹力=θ,θ为粒子速度与磁场方向的夹角。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的指导教案高考物理一轮温习建议一:弄清考点、重点、命题特点再温习看到一些同窗刚末尾温习就堕入题海不可自拔,真实痛心。
更让人疾首的是看到我们同窗有时分清楚是在做无用功。
由于多年的分省命题,可以说如今不同省高考命题的差异是庞大的。
我们不能把各个省高考试题汇编直接当温习纲要,当然"五三"之类的书可以当找题的工具书用还是不错的。
让我无语的倒是很多中学发的温习资料,居然多年基本不动。
一般渣滓题,我至少给同窗答疑答了七八年了。
真实有些想吐了。
虽说一轮温习重基础知识,习题只是协助构建知识体系。
但是这些资料上很多题知识的要求,才干的要求方面清楚在都是和北京新的«考试说明»是相违犯的。
了解高考首要就是要了解每个省设置的高考主干知识模块,其次就是每个模块下的详细的中心命题点。
比如说有一些省要求用惯性力解题,还有些省要求对简谐振动的对称性停止计算,这样的试题给北京的同窗做是很不靠谱的。
关于物理才干方面的要求,北京市在全国也是独树一帜。
假设我们自觉的把时间消耗在"多板多块多进程"之类专题训练上,真实是摧残身心。
高考物理一轮温习建议二:对做过的题停止归结总结这个建议很容易被人了解成把试题分类,按试题的一些特质归结解题套路。
我知道不少的高三教员就是这样做的。
不过我觉得这种做法在新高考面前是低效率和不动摇的。
首先我们应该每做一道题就对这个题考察的知识以及知识的了解方式做一个归结。
其次我们每温习完一章,都应该拿出一张纸写一下本章知识结构:包括概念的内容,概念的联络,公式,公式的变形,在详细效果中了解与结论等等,并尽能够的注解上每一个在习题中失掉的知识了解。
时间长了,我们会发现绝大局部题是可以依照"破题"的知识点分类的。
这实质上是提高了我们的应试才干,让我们对习题的反响速度与正确率提高了。
尤其应该支持的是按题的命题表象(比如习题表示图,或许一些力学环境)分类记解题步骤的做法,这会形成我们同窗一种眼高手低的缺点,且这样的同窗特别惧怕命题者在命题表象上做手脚出"新"题。
新教材新学案 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4.1 牛顿第二定律的临界与极值【复习目标】1.能说出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
2.能通过物体的运动分析计算物体的受力情况。
3.能通过物体的受力情况分析计算物体的运动情况。
【复习重点】1.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判断物体的速度变化趋势。
2.物体的运动分析计算物体的受力情况。
3.通过物体的受力情况分析计算物体的运动情况。
【复习难点】1.物体的运动分析计算物体的受力情况。
2.通过物体的受力情况分析计算物体的运动情况。
【知识点归纳】1.解决动力学两类问题的基本思路2.解决动力学基本问题的处理方法(1)合成法:在物体受力个数较少(2个或3个)时一般采用“合成法”。
(2)正交分解法:若物体的受力个数较多(3个或3个以上),则采用“正交分解法”。
【教材A 计划】1.如图所示,两个质量相同的小球A 和B 之间用轻弹簧连接,然后用细绳悬挂起来,剪断细绳的瞬间,A 、B 两球的加速度1a 和2a 大小分别是( )A.1a =、20a = B.1a g =、2a g = C.12a g =、20a = D.10a =、22a g =2.如图所示,一辆装满石块的货车在平直道路上行驶。
货箱中石块B 的质量为m ,重力加速度为g ,在货车以加速度a 加速运动位移x 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周围与石块B 接触的物体对它的作用力的合力大小为mgB.周围与石块B 接触的物体对它的作用力的合力大小为maC.周围与石块B 接触的物体对它的作用力的合力做功为maxD.周围与石块B 接触的物体对它的作用力的合力做功为22m g a x +3.一辆货车运载着圆柱形光滑的空油桶。
在车厢底,一层油桶平整排列,相互紧贴并被牢牢固定。
上一层只有一只桶C ,自由地摆放在,A B 之间,和汽车一起保持静止,如图所示,当C 与车共同向左加速时( )A.A 对C 的支持力变大B.B 对C 的支持力不变C.3时,C 将脱离A D.3g 时,C 将脱离A4.如图所示是采用动力学方法测量空间站质量的原理图,若已知飞船质量为33.010kg ⨯,其推进器的平均推力为900N ,在飞船与空间站对接后,推进器工作5s 内,测出飞船和空间站速度变化是0.05m/s ,则空间站的质量为( )A.48.710kg ⨯B.49.010kg ⨯C.D.5.(多选)某同学在列车车厢的顶部用细线悬挂一个小球,在列车以某一加速度运动的过程中,细线偏过46.010kg ⨯36.010kg ⨯一定角度并相对车厢保持静止,他测出悬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重力加速度为g 。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曲线运动导学案新人教版1 曲线运动运动的合成和分解学习目标:1. 明白得曲线运动是一种变速运动,明白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2.能熟练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方法分析解决绳子末端速度分解等具体问题。
3.能熟练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方法分析解决小船过河问题。
重点难点:分析解决小船过河问题、绳子末端速度分解等具体问题的处理方法。
考点1: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问题情境1关于质点做曲线运动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曲线运动一定是匀变速运动B.变速运动一定是曲线运动C.曲线运动轨迹上任一点的切线方向确实是质点在这一点的瞬时速度方向D.有些曲线运动也可能是匀速运动小结与启发曲线运动速度方向一定变化,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反之,变速运动不一定是曲线运动。
基础达标11.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在运动过程中,一定变化的物理量是( )A.速率 B.速度 C.加速度 D.合外力考点2: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是:合外力(加速度)方向和初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问题情境2下列哪幅图能正确描述质点运动到P点时的速度v和加速度a的方向关系 ( )小结与启发①物体做曲线运动一定受外力。
物体所受的合外力方向与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因此,一定有加速度且加速度方向和速度方向不在一条直线上。
曲线运动中,合外力、加速度方向一定指向曲线凹的那一边。
②曲线运动性质假如那个合外力的大小和方向都恒定,物体做匀变速曲线运动,如平抛运动、斜抛运动。
假如那个合外力的大小恒定,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垂直,则有2V F m R ,物体就作匀速圆周运动基础达标2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物体在恒力作用下不可能作曲线运动B .物体在变力作用下不可能作直线运动C .物体在变力或恒力作用下都有可能作曲线运动D .物体在变力或恒力作用下都可能作直线运动2.质量为m 的物体,在F 1、F 2、F 3三个共点力的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保持F 1、F 2不变,仅将F 3的方向改变90°(大小不变)后,物体可能做( )A.加速度大小为mF 3的匀变速直线运动 B.加速度大小为mF 32的匀变速直线运动C.加速度大小为mF 32的匀变速曲线运动 D.匀速直线运动答案 BC考点3: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问题情境3:如右图所示汽车以速度v 匀速行驶,当汽车到达某点时,绳子与水平方向恰好成θ角,现在物体M 的速度大小是多少?方法点拨:汽车通过高处滑轮问题实质是,汽车拉着绳,使得绳绕滑轮做半径变大的圆周运动,因此,绳的实质速度分解为沿着绳子方向的径向速度和垂直绳子方向的切向速度。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 曲线运动 导学案学习目标:会用运动合成与分解的方法分析平抛运动;会描述匀速圆周运动,知道向心加速度;能用牛顿第二定律分析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分析生活和生产中的离心现象;关注平抛运动和圆周运动的规律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学习重点:圆周运动和向心力及其应用学习难点:圆周运动和向心力及其应用进门考测试卷:1.水平面上转弯汽车,向心力是( )A 重力与支持力的合力B 静摩擦力C 滑动摩擦力D 重力、支持力、牵引力的合力2.用细绳拴着质量为m 的物体,在竖直平面内做半径为R 的圆周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小球过最低点时,绳子的张力可以为零B 小球过最高点时的最小速度为零CD 小球过最高点时,绳子对小球的作用力可以与所受重力方向相反3. 水平面上转弯汽车,向心力是( )A 重力与支持力的合力B 静摩擦力C 滑动摩擦力D 重力、支持力、牵引力的合力4. 一个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若受到一个向南的恒力的作用,物体将( )A 向东偏南做直线运动B 向东偏南做南变加速直线运动C 向东偏南做南匀加速直线运动D 向正南做匀加速运动5. 质量为m 的小球在竖直平面内的圆轨道内侧运动,经过最高点而不脱离轨道的临界速度是v ,当小球以2v 的速度经过最高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是( )A 0B mgC 3mgD 5mg6. 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球用长为L 的悬绳固定于O 点,在O 点正下方L/2处有一颗子,把悬线拉直与竖直方向成一定角度由静止释放小球,当悬线碰到钉子的时候,应该为( )A 小球的速度突然变大B 小球的向心加速度突然变大C 小球的角速度突然变D 悬线的张力突然变大7. 一人以不变的速度向河对岸游去,游到河中间时,水的流速增大,则渡河人实际所用的时间比预定的时间( )A 增大B 减小C 不变D 不能确定8. 以初速度v 0水平抛出的物体,在空中先后经过A 、B 两点,物体在这两点的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分别为45。
2012届高三物理一轮复习导学案九、磁场(4)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目标】1、进一步巩固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规律及应用;2、学会分析带电粒子在有界磁场中的运动问题。
【导入】带电粒子在有界磁场中的偏转问题分析一、穿过矩形磁场区。
要先画好辅助线(半径、速度及延长线)。
偏转角由sin θ=L /R求出。
侧移由R 2=L 2-(R-y )2解出。
经历时间由Bqm t θ=得出。
线段的中点,这点与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偏转结论不同! 二、穿过圆形磁场区。
画好辅助线(半径、速度、轨迹圆的圆心、连心线)。
偏角可由R r =2tan θ求出。
经历时间由Bqm t θ=得出。
【导研】[例1] 在受控热核聚变反应的装置中温度极高,因而带电粒子没有通常意义上的容器可装,而是由磁场将带电粒子的运动束缚在某个区域内。
现有一个环形区域,其截面内圆半径R 1=33m ,外圆半径R 2=1.0m ,区域内有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如图所示)。
已知磁感应强度B =1.0T ,被束缚带正电粒子的荷质比为q/m =4.0×107C/kg ,不计带电粒子的重力和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1)若中空区域中的带电粒子由O 点沿环的半径方向射入磁场,求带电粒子不能穿越磁场外边界的最大速度v o.(2)若中空区域中的带电粒子以⑴中的最大速度v o 沿圆环半径方向射入磁场,求带电粒子从刚进入磁场某点开始到第一次回到该点所需要的时间t .[例2] (09年海南物理)16.(10分)如图,ABCD 是边长为a 的正方形。
质量为m 、电荷量为e 的电子以大小为v 0的初速度沿纸面垂直于BC 变射入正方形区域。
在正方形内适当区域中有匀强磁场。
电子从BC边上的任意点入射,都只能从A点射出磁场。
不计重力,求:(1)次匀强磁场区域中磁感应强度的方向和大小;(2)此匀强磁场区域的最小面积。
[例3] 如图所示,一足够长的矩形区域abcd内充满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的、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在ad边中点O,方向垂直磁场射入一速度方向跟ad边夹角θ=30°、大小为v0的带正电粒子.已知粒子质量为m,电量为q,ad边长为L,ab边足够长,粒子重力不计,求:(1)粒子能从ab边上射出的磁场的v0大小范围.(2)如果带电粒子不受上述场大小范围的限制,求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最长时间.[例4](09年浙江卷)25.如图所示,x轴正方向水平向右,y轴正方向竖直向上。
实验九十二 RC 、RL 移相
实验目的
分析电容、电感在交流电路中引起的相差。
实验原理
电容、电感在交流电路中的电压与电流有一定的相位差。
实验电原理如电路图92-1所示,U 1为加到电路上的电压。
因为该电路的电流太小,使用电流传感器测量的难度较大,所以本次实验中借助电阻上的电压波形U 2替代电路中的电流波形。
将图92-1中的电键拨至电感L 端,即为RL 移相电路。
实验器材
朗威®DISLab 、计算机、朗威®
系列电学实验板EXB-04、电感模块(图92-2-1、图92-2-2)、低压交流电源(或低频信号发生器)。
实验装置图
见图92-3。
图92-2-1 朗威®系列电学实验板EXB-04 图92-2-2 朗威®
系列电学实验板 电感模块
图92-1 RC 、RL 移相电路
图92-3 RC、RL移相电路
实验过程与数据分析
1.将两只电压传感器分别接入数据采集器;
2.两电压传感器的测量夹分别与电学实验板-04的“U1”、“U2”连接,将电感连接到电学实验板上;
3.打开“组合图线”窗口,添加“时间-电压1”与“时间-电压2”两条图线;
4.点击“停止”,将“采样频率”设置为“1k”,点击“开始”;
5.接通实验电源,将K拨到C,可以获得电容移相实验图线(图92-4);
图线1
图线2
图92-4 RC移相图像
6.将K拨到L,可以获得电感移相实验图线(图92-5);
图线1
图线2
图92-5 RL移相图像
7.分析总结电容、电感移相的规律。
2024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6.3实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导学案(无答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动量和动量守恒定律 6.3实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学案35 姓名_______班级_______学号_______ 【复习目标】1.能说出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原理。
2.能说出课本原型实验的实验器材,实验步骤,数据处理,注意事项,误差分析。
3.能根据实验目的和原理进实验创新【复习重点】1.课本原型实验的实验器材,实验步骤,数据处理,注意事项,误差分析。
2.根据实验目的进行创新实验。
【复习难点】 1.课本原型实验的实验器材,实验步骤,数据处理,注意事项,误差分析。
2.根据实验目的进行创新实验。
易错易混点:表达出碰撞前后的动量,选择恰当的方式表达速度;注意一定要让确保碰撞的物体一定发生正碰;入射小球的质量应大于被碰小球的质量;【知识点归纳】方案一:利用气垫导轨完成一维碰撞实验。
(1)测质量:用天平测出滑块质量。
(2)安装:正确安装好气垫导轨。
(3)实验:接通电源,利用配套的光电计时装置测出两滑块各种情况下碰撞前后的速度(①改变滑块的质量;变滑块的初速度大小和方向)。
(4)验证:一维碰撞中的动量守恒。
方案二:利用等长悬线悬挂等大的小球完成一维碰撞实验。
(1)测质量:用天平测出两小球的质量m1、m2。
(2)安装:把两个等大的小球用等长悬线悬挂起来。
(3)实验:一个小球静止,拉起另一个小球,放下时它们。
(4)测速度:通过测量小球被拉起的角度,从而算出碰撞前对应小球的速度,测量碰撞后小球摆起的角度,算出碰撞后对应小球的速度。
(5)改变条件:改变碰撞条件,重复实验。
(6)验证:一维碰撞中的动量守恒。
方案三:在光滑桌面上两车碰撞完成一维碰撞实验。
(1)测质量:用天平测出两小车的质量。
(2)安装: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光滑长木板的一端,把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连在小车的后面,在两小车的碰撞端分别装上撞针和橡皮泥。
(3)实验:接通电源,让小车A运动,小车B静止,两车碰撞时撞针插入橡皮泥中,把两小车连接成一体运动。
实验九十二 RC 、RL 移相
实验目的
分析电容、电感在交流电路中引起的相差。
实验原理
电容、电感在交流电路中的电压与电流有一定的相位差。
实验电原理如电路图92-1所示,U 1为加到电路上的电压。
因为该电路的电流太小,使用电流传感器测量的难度较大,所以本次实验中借助电阻上的电压波形U 2替代电路中的电流波形。
将图92-1中的电键拨至电感L 端,即为RL 移相电路。
实验器材
朗威®DISLab 、计算机、朗威®
系列电学实验板EXB-04、电感模块(图92-2-1、图92-2-2)、低压交流电源(或低频信号发生器)。
实验装置图
见图92-3。
图92-2-1 朗威®系列电学实验板EXB-04 图92-2-2 朗威®
系列电学实验板 电感模块
图92-1 RC 、RL 移相电路
图92-3 RC、RL移相电路
实验过程与数据分析
1.将两只电压传感器分别接入数据采集器;
2.两电压传感器的测量夹分别与电学实验板-04的“U1”、“U2”连接,将电感连接到电学实验板上;
3.打开“组合图线”窗口,添加“时间-电压1”与“时间-电压2”两条图线;
4.点击“停止”,将“采样频率”设置为“1k”,点击“开始”;
5.接通实验电源,将K拨到C,可以获得电容移相实验图线(图92-4);
图线1
图线2
图92-4 RC移相图像
6.将K拨到L,可以获得电感移相实验图线(图92-5);
图线1
图线2
图92-5 RL移相图像
7.分析总结电容、电感移相的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