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育龄对女儿生育有影响
- 格式:pptx
- 大小:72.42 KB
- 文档页数:9
老人说的奶干是什么
在中国的大部分地方,人们会把家里最小的儿子叫老儿子,把最小的姑娘叫老女儿。
在关中西部宝鸡市的岐山县、扶风县、凤翔县等地,则在称呼家里最小的孩子时则不用“老”字,他们用“奶干”两个字代替“老”字。
宝鸡西府人把别人家最小的儿子,叫“奶干儿子”,把最小的女子,叫“奶干女子”。
为什么叫“奶干儿子”或“奶干女子”呢?这大概是和过去养育孩子的方式有关。
在关中西部大部分地方,人们在养育最后一个出生的孩子时,母亲一般会把孩子奶到3--6岁,一般在孩子一两岁后,可能母亲分泌的乳汁并不多,但是孩子仍经常吃母奶,有的孩子到了五六岁,还在吃母乳,其实在这个时候,母亲基本上不分泌乳汁,西府人的说法是“奶干”了,这个时候还掉在母亲乳头上的孩子,就称“奶干孩子二在西府,“奶干孩子”无论男娃女娃,都是一家人尤其是父母最宠爱的孩子,这些孩子大部分从小就被父母娇生惯养,所以有时候,“奶干孩子”会成为好吃懒做和受娇惯的代名词。
在没有计划生育的时代,育龄妇女基本上没有节育措施,都是采用自然受孕的方式来生育。
据说中医认为,奶水其实是育龄妇女的经水,当孩子一直吃奶的时候,则不来月经,这样女人就不能继续怀孕,从这个角度来说,养“奶干孩子”其实是没有节育措施的时代父母采用的节育措施,这也许就是古人的智慧!
如今,部分家庭是独生子女,部分家庭育有二胎,大部分农村家庭
也走进城市,方言逐渐被普通话取代,所以现在陕西西府也基本上听不到“奶干儿子” “奶干女子”这样亲切的方言。
如果你是“奶干孩子”,是否吃母亲的奶到了五六岁呢?哈哈哈,如果你是你也不要害羞!“奶干孩子”其实很幸福,常言道,“天下老的,爱的是小的!”。
2021年第2期(总第245期)人口与经济POPULATION &ECONOMICS No.2,2021(Tot.No.245)子女孩次性别结构与女性再生育基于孩次性别递进生育率的分析杨淑彩1,姜全保2(1.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陕西西安710049;2.西安交通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陕西西安710049)摘㊀要:现有子女的孩次性别结构是影响女性再生育的重要因素㊂使用中国2000年人口普查数据和时期孩次性别递进生育指标对女性生育水平进行了测算㊂结果显示,女性普遍生育但终身只生育一个孩子的比例很大,基于孩次性别结构的生育行为体现了男孩偏好;城市和镇在生育第一孩时就存在性别选择;第一个孩子是女孩的女性生育二孩的可能性较大,且二孩是男孩的比例显著大于是女孩的比例;第一个孩子是男孩的城市和镇的女性大部分不再生育,而农村女性有很大比例会生育二孩,但几乎不存在性别选择㊂采用某地区2019年的数据进行补充验证,同样发现:只有一个女孩的女性相比较只有一个男孩的女性生育者生第二孩的可能性要高很多,以上研究发现对当前二孩生育行为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㊂关键词:生育水平;男孩偏好;孩次性别递进生育率;性别选择中图分类号:C921㊀文献标识码:A㊀文章编号:1000-4149(2021)02-0027-18DOI :10.3969/j.issn.1000-4149.2021.00.010收稿日期:2020-03-27;修订日期:2020-10-15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人口普查质量评估理论创新研究 (15ZDB136)㊂作者简介:杨淑彩,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姜全保,西安交通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教授㊂Number and Sex Composition of Children and the Next Birth :An Analysis Based on Parity and Sex Progression ModelYANG Shucai 1,JIANG Quanbao 2(1.School of Public Policy and Administration,Xi an Jiaotong University,Xi an 710049,China;2.The Institute for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Studies,Xi an Jiaotong University,Xi an 710049,China)㊃72㊃㊀‘人口与经济“2021年第2期Abstract:The number and sex composition of children a woman has are important factors that affected the fertility of women.This present study used the parity and sex progression model,together with the China s2000population census data to analyze China s fertility.The results showed that,women generally gave birth but a large proportion of women only gave birth to one child throughout their lives.The reproductive behavior reflected the son preference through the parity and sex of children a woman had.There was a certain first-birth sex selection among women in city and town.A large proportion of women continued to give birth after having a girl,and the child born was more likely to be a boy than a girl.While most women in city or town no longer gave birth after having a boy,a large proportion of women in village continued to give birth after having a boy,who had almost no sex selection.This article used data from a certain region in2019and that women who have only one girl were much more likely to give birth than women who have only one boy.The analysis can obtain enlightment on the curreat second-child reploductive behavior.Keywords:fertility;son preference;parity and sex progression model;sex selection一、引言中国的生育水平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逐步下降,到90年代初期下降到更替水平以下㊂2000年和2010年普查数据显示中国的总和生育率分别为1.22和1.18㊂考虑到出生漏报和进度效应等因素,很多研究认为2000年以来中国的实际生育水平在1.5左右[1-5]㊂中国政府分别于2013年和2016年开始实施了单独二孩和全面两孩政策,然而2018年的出生人口数量1523万比2017年的1723万下降了200万,2019年的出生人口数量更是降低到1465万㊂低生育水平及出生数量下降引起了广泛关注[6-7]㊂现有子女的数量是影响父母是否继续生育的重要因素㊂中国生育政策限制人们只能生育一个或者两个孩子,满足不了人们在数量上的生育愿望,所以出现了即使通过外出躲避计划生育㊁交罚款等各种措施也要继续生育的情况[8-9]㊂这些政策外生育体现了父母对于子女数量和性别结构的追求㊂而社会经济发展对于个体生育行为和生育水平下降的影响也越来越受到关注[4-5,10-13]㊂在过去的30多年中中国的生育意愿下降[14],当前绝大部分育龄女性实际上仅生育一个或者两个孩子[15],这也是生育数量影响继续生育的表现之一㊂除了现有子女的数量,现有子女的性别结构也是影响父母是否生育下一个孩子的重要因素㊂父母会基于现有孩子的性别结构决定是否生育另一个孩子[16-17]㊂美国㊁澳大利亚㊁欧洲一些国家存在强烈的儿女双全的偏好,拥有两个相同性别孩子的父母比拥有一儿一女的父母更有可能继续生育[17-20]㊂亚洲国家如中国㊁韩国㊁印度等男性在传宗接代㊁养老保障和生产劳动等方面有绝对优势,因而存在强烈的男孩偏好[21-23]㊂在缺少胎儿性别鉴定手段的年代,只有女儿的家庭继续生育的可能性要比有儿子的家庭高很多,父母会通过多生达到有儿子的目的,男孩偏好提高了微观层面家庭的出生数量和宏观层面的生育水平[4,24-26]㊂近㊃82㊃杨淑彩,等:子女孩次性别结构与女性再生育年来随着技术的普及,夫妇通过胎儿性别鉴定和性别选择性人工流产代替以往的多生多育来实现子女的性别偏好和性别结构,反而导致生育率下降[27-28]㊂尤其是随着生育意愿的降低,过去在二孩及以上孩次才进行的性别选择,现在在一孩就开始性别选择了,这加剧了生育水平的下降程度[15]㊂目前一些研究使用微观数据研究子女数量和性别结构与再生育水平的关系[15,29],这些研究可以分析再生育的可能性和再生育的性别,但没有从整体上描绘不同孩次和性别结构的生育模式㊂还有一些研究使用孩次递进模型但没有区分孩子的孩次和性别结构[30-31]㊂杨书章和王广州根据已有孩子数量和性别构造了孩次性别递进生育率,但在结果中没有给出生育模式[32]㊂本文使用2000年人口普查的微观数据,构建孩次性别递进生育模型,研究不同子女的孩次性别结构情况下的生育模式,试图说明在2000年时生育水平已经很低㊂二、方法1.孩次性别递进生育模型菲尼(Feeney)和尼巴罗钦(NíBhrolch in)分别使用女性生育史资料,构造了时期孩次递进生育率指标,并得到一些应用[1,33-38]㊂拉鲁(Rallu)和图勒蒙(Toulemon)提出基于胎次别㊁年龄别和间隔别的总和生育率(PADTFR)[39]㊂上述递进生育模型涉及孩次间隔因素,但中国缺少含有孩次间隔的女性生育史信息制约了这些模型在中国数据上的应用[40]㊂马瀛通等使用当年年龄别女性生育状况和已有子女情况资料,构建年龄别孩次递进比,然后假设女性按照年龄别孩次递进比进行生育构造了时期孩次递进生育率[41],计算结果贴近实际生育过程[30-31,41],但该方法只考虑了现有孩子数量,没有区分现有孩子的性别结构㊂杨书章和王广州提出了孩次性别递进方法,根据已有孩子数量和性别结构构造了孩次性别递进生育率,并提供了不同孩次性别结构下的递进生育比[32]㊂2.本文模型本文借鉴杨书章和王广州的孩次性别递进方法[32],研究不同孩次性别结构状况下女性的再生育,具体方法如下:用i表示女性已经生育孩子数;j表示已经生育孩子的性别结构,分为只有男孩㊁只有女孩和儿女双全共三种状态,分别用1㊁2和3表示㊂a表示女性在期末(一期为一年,因此下面称之为年末)时的年龄,W i,j(a)表示在年初已经生育i个孩子且性别结构为j的a岁女性人数,特别地,W0(a)表示年初没有孩子的a岁女性人数㊂a岁且年初状态为i,j的女性在当年生育的孩子数用B k i+1,j(a)表示,k为当年生育孩子的性别,取值为1㊁2㊁x,1表示男孩,2表示女孩,x表示男孩或者女孩,特别地,B k1(a)表示年初没有孩子的a岁女性在当年生育了性别为k的孩子数㊂(1)孩次性别递进生育比㊂h k i+1,j(a)表示i,j类女性生育第i+1孩且性别为k的孩次性别递进生育比:h k i+1,j(a)=B k i+1,j(a)W i,j(a)(1)㊃92㊃㊀‘人口与经济“2021年第2期㊀㊀当i=0,即年初没有孩子时,由于此时性别结构没有意义,故将h k i+1,j(a)用h k1(a)表示,且公式为:h k1(a)=B k1(a)W0(a)(2)㊀㊀h k i,j(a)有如下性质:h x i,j(a)=h1i,j(a)+h2i,j(a)(3)㊀㊀(2)不同孩次性别结构的女性生育下一孩的累计概率㊂P i+1,j(a)表示经历了i,j状态的a岁女性生育第i+1孩的累计概率,计算公式为:P i+1,j(a)=1-ᵑa m=15(1-h x i,j(m))(4)㊀㊀特别地,当i=0时,P i+1,j(a)记为P1(a),表示没有孩子的女性到a岁生育了第一孩的累计概率㊂P1(a)=1-ᵑa m=15(1-h x1(m))(5)㊀㊀(3)基于孩次性别递进生育比的女性分布㊂基于孩次性别递进生育比的女性分布指的是,假设一批女性按照当年调查的年龄别孩次性别递进生育比进行生育,那么不同孩次性别结构的女性占该年龄所有女性的比例㊂当年a岁女性在年初为i,j类的人数占这一出生队列女性总数的比例定义为R i,j(a),特殊地,i=0时,R i,j(a)记为R0(a)㊂R i,j(a)的计算公式为:R0(a)=ᵑa-1i=15(1-h x1(i))(6) R1,1(a)=ða-1n=15(h11(n)ᵑn-1i=15(1-h x1(i))ᵑa-1j=n+1(1-h x2,1(j)))(7)R1,2(a)=ða-1n=15(h21(n)ᵑn-1i=15(1-h x1(i))ᵑa-1j=n+1(1-h x2,2(j)))(8) R2,1(a)=ða-1m=15(R1,1(m)ða-1n=m+1(h12,1(n)ᵑn-1i=m+1(1-h x2,1(i))ᵑa-1j=n+1(1-h x3,1(j))))(9) R2,2(a)=ða-1m=15(R1,2(m)ða-1n=m+1(h22,2(n)ᵑn-1i=m+1(1-h x2,2(i))ᵑa-1j=n+1(1-h x3,2(j))))(10) R2,3(a)=ða-1m=15(R1,1(m)ða-1n=m+1(h22,1(n)ᵑn-1i=m+1(1-h x2,1(i))ᵑa-1j=n+1(1-h x3,3(j))))+ða-1m=15(R1,2(m)ða-1n=m+1(h12,2(n)ᵑn-1i=m+1(1-h x2,2(i))ᵑa-1j=n+1(1-h x3,3(j))))(11)㊀㊀(4)孩次性别累计递进生育率㊂在公式(1)㊁公式(6) (11)的基础上,我们定义了孩次性别累计递进生育率F i+1,j(a),表示的是假设女性按照当年调查的年龄别孩次性别递进生育比进行生育,那么a岁女性在15 a岁经历i,j状态并生育了下一孩的人数与该出生队列所有女性人数的比值㊂a岁女性的孩次性别递进生育率为f i+1,j(a),其含义为在㊃03㊃杨淑彩,等:子女孩次性别结构与女性再生育15 a岁经历i,j状态并在a岁生育下一孩的女性人数与该出生队列所有女性人数的比值:f i+1,j(a)=R i,j(a)h x i+1,j(a)(12)㊀㊀a岁女性的孩次性别累计递进生育率为F i+1,j(a):F i+1,j(a)=ða l=15f i+1,j(l)(13)㊀㊀当a=49时,F i+1,j(a)为孩次性别总和递进生育率㊂若对F i+1,j(a)的孩次i和孩次结构j进行加总,则得到累计递进生育率TF(a):TF(a)=ðiðj F i+1,j(a)(14)㊀㊀公式(14)表示的是假设女性按照调查当年15 a岁的年龄别孩次性别递进生育比进行生育,那么到a岁的平均生育数量㊂这个平均生育数量是前面各孩次性别总和递进生育率的总和,也是不同孩次性别结构的女性所占比例与对应生育数量的加权平均之和,二者的数值相等㊂公式(4)中指的是在15 a岁期间经历了i,j状态并生育下一孩的a岁女性与该出生队列曾经历i,j状态女性人数的比值,而公式(13)表示的是在15 a岁期间经历了i,j 状态并生育下一孩的a岁女性与该出生队列所有女性人数的比值,二者分母不同㊂特别地,当i=0时,公式(12)和(13)分别为f1(a)=R0(A)h x1(a)(15)F1(a)=ða l=15f k1(l)(16)㊀㊀在公式(12)和(13)的基础上继续考虑再生育孩子的性别,f k i+1,j(a)表示按照调查当年的年龄别孩次性别递进生育比进行生育时,a岁女性在a岁之前经历了i,j状态并在a岁生育下一孩且该孩子的性别为k的人数与该出生队列所有女性人数的比值㊂f k i+1,j(a)=R i,j(a)h k i+1,j(a)(17)㊀㊀其累计值为:F k i+1,j(a)=ða l=15f k i+1,j(l)(18)㊀㊀公式(18)表示女性按照调查当年的15 a岁年龄别孩次性别递进生育比进行生育,那么到a岁女性在15 a岁经历过i,j状态并生育下一孩且性别为k的人数与该出生队列所有女性人数的比值㊂特别地,当i=0时,公式(17)和(18)分别为:f k1(a)=R0(a)h k1(a)(19)F k1(a)=ða l=15f k1(l)(20)三、数据中国的人口普查提供了丰富的数据,最新的是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㊂目前没有得到㊃13㊃㊀‘人口与经济“2021年第2期2010年普查数据的微观个体数据,而本研究需要大量的微观个体数据从而测算递进比,所以本文使用了2000年人口普查数据的微观个体数据㊂2000年人口普查公布漏登人口2246万,漏登率为1.81%[42]㊂虽然按照国际标准该漏登率是合理的[43],但也比1990年普查数据的漏登率高出很多㊂2000年人口普查数据也存在一定的出生漏报[44-45],但也有研究认为并不存在大规模的出生漏报和生育水平的低估[4,46-47]㊂国家统计局在1990年以后调整了普查或者调查的生育率,但是如何调整又带来了新的不确定性且国家统计局并没有给出调整的细节[48]㊂尽管普查数据存在上述这些缺点,但普查数据仍然是研究中国生育问题的最好数据㊂本文使用2000年人口普查0.95ɢ抽样调查的微观数据,数据中15 49岁的女性人数为328455人㊂调查当年共生育孩子11873人,其中一孩8139人,二孩3112人,三孩及以上622人,男孩6457人,女孩5416人,出生性别比为119.2㊂需要指出的是,由于本文根据女性的不同年龄㊁已有子女的数量和性别进行了分类,而出生数量相对来说较小,因此会出现部分类别的女性人数和出生数量较少,特别是城市中已有两个孩子或者镇和农村中已有两个男孩的女性人数较少,再生育数量也很小,这样计算出来的孩次性别递进生育比波动较大,会对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㊂四、结果1.全国数据(1)不同孩次性别结构的女性生育下一孩的累计概率㊂本文首先给出拥有不同孩次性别结构的女性生育下一孩的累计概率,见图1㊂到49岁时,生育第一孩的累计概率P1为0.97(图1中的P1),基本上是普遍生育㊂现有一个男孩的女性生育二孩的累计概率P2,1(在图中用Pij表示)到49岁时为0.39,而现有一个女孩的女性生育二孩的累计概率P2,2到49岁时为0.61,高于P2,1,说明只有一个女孩的家庭比只有一个男孩的家庭再生育的可能性要大,反映了中国的男孩偏好㊂图1㊀各状态女性生育下一孩的累计概率已有两个孩子的家庭再生育下一孩的累计概率最小㊂其中,已有两个女孩生育下一孩的累计概率P3,2最高㊂由此可看出当一个家庭只有女孩时,生育下一孩的可能性要非常高㊂已有两个男孩生育下一孩的累计概率P3,1最小,有一个男孩一个女孩生育下一孩的累计概率㊃23㊃杨淑彩,等:子女孩次性别结构与女性再生育P3,3居中㊂到49岁时,已有两个男孩P3,1㊁已有两个女孩P3,2和有一个男孩一个女孩生育下一孩的累计概率P3,3分别为0.16㊁0.52和0.29㊂(2)基于孩次性别递进生育比的女性分布㊂如果女性按照观测的年龄别孩次性别递进生育比生育,那么在各年龄拥有不同孩子的数量和性别的女性人数占该出生队列所有女性人数的比例为R i,j(在图中用Rij来表示,见图2)㊂没有子女的比例R0在20岁之后迅速下降,到35岁下降到5%以下,到49岁时只有2.64%,说明按照2000年的调查数据,中国的女性还是普遍生育㊂图2㊀拥有不同孩次性别的女性比例只生育过一个男孩的女性所占比例R1,1在29岁之后上升很快㊂在32岁的时候达到峰值39.93%,其后出现稍微下降,到49岁时只下降了1个百分点,说明生育了一个男孩的女性绝大部分不再生育㊂而只生育过一个女孩的比例R1,2在29岁达到峰值32.58%之后出现下降,说明生育一个女孩的女性会再生育,到49岁时占比为24.51%,比29岁时的比例下降了8个百分点㊂由于有了第一个男孩之后才能有第二个男孩,可以看出,生育了两个男孩的比例R2,1随着R1,1的增大而非常缓慢地增大,R2,1从32岁到49岁仅增加了1个百分点,这说明有了一个男孩之后再生育男孩的女性比较少㊂同样,生育了两个女孩的比例R2,2,随着R1,2的增大而缓慢地增大,说明有了一个女孩之后再生育女孩的女性非常少㊂R1,2在29岁达到峰值32.58%之后,到49岁下降了8个百分点,而R2,2从29岁的2.32%到49岁增加了4个百分点㊂综上可以看出,如果按照观测的年龄别孩次性别递进生育比进行生育,那么最终只生育一个男孩的女性所占比例约为40%,说明很多女性在生育了一个男孩之后就停止了生育㊂生育两个男孩的比例不到6%㊂农村高额的婚姻花费和男性成婚困难动摇了中国农民 传宗接代 的观念,传统的生育观念开始发生改变[49]㊂(3)孩次性别累计递进生育率㊂第一孩累计递进生育率㊁第一孩是男孩的累计递进生育率㊁第一孩是女孩的累计递进生育率分别用F1㊁F11和F21表示(见图3,在图中分别用F1,F1_1,F1_2表示),到49岁时F1㊁F11和F21分别为0.9736㊁0.5017和0.4719,性别比为106.31(以每100个女性对应的男孩数表示),处于正常水平㊂到49岁时,现有一个男孩生育下一孩的累计递进生育率F2,1(在图中,F i,j用Fij表示,㊃33㊃㊀‘人口与经济“2021年第2期图3㊀第一孩和第二孩孩次性别累计递进生育率F k i,j用Fij_k表示)为0.1138,生育的下一孩是男孩的累计递进生育率为0.0591,是女孩的累计递进生育率为0.0548,性别比为107.90,略微高于正常的出生性别比㊂现有一个女孩生育下一孩的累计递进生育率到49岁为0.2268,基本上是现有一个男孩生育下一孩的累计递进生育率的两倍㊂在F2,2中,现有一个女孩生育下一孩是男孩的累计递进生育率F12,2(0.1478)大约是现有一个女孩生育下一孩是女孩的累计递进生育率F22,2的两倍(0.0790)㊂可以发现,由于性别选择,实际生育过程中,第一孩是女孩的女性再生育时,实际生男孩的比例是生女孩的两倍㊂现有两个男孩㊁两个女孩㊁一个男孩一个女孩的女性生育下一孩的累计递进生育率见图4中的F3,1㊁F3,2和F3,3㊂到49岁时,F3,1㊁F3,2和F3,3分别为3.75ɢ㊁14.17ɢ和12.61ɢ,说明生育了两个孩子之后继续生育的家庭很少,这三个值有较大差异,F3,2最大,是F3,1的4倍,F3,3居中㊂已有两个女孩再生育时是男孩和是女孩的累计递进生育率分别为11.04ɢ和3.14ɢ,即生育男孩的比例是女孩的3.5倍,说明有较大比例的现有两个女孩的女性再生育时会选择流产女胎;生育过两个男孩再生育时是男孩和是女孩的累计递进生育率分别为1.46ɢ和2.28ɢ㊂生育过一个男孩一个女孩再生育时是男孩和是女孩的累计递进生育率差异很小㊂图4㊀第三孩孩次性别累计递进生育率2.镇乡差异为了分析城市㊁镇和农村在生育水平上的差异,本文计算了城市㊁镇和农村的不同孩次性别结构的女性生育下一孩的累计概率㊁基于孩次性别递进生育比的女性分布以及孩次性别㊃43㊃杨淑彩,等:子女孩次性别结构与女性再生育累计递进生育率㊂(1)不同孩次性别结构的女性生育下一孩的累计概率㊂在计算不同孩次性别结构的女性生育下一孩的累计概率时,由于部分年龄某一状态的女性数量较少,影响了一些年龄的孩次性别递进生育比的计算,使得计算结果脱离了实际情况,特别是城市地区,本文仅对图5城市中P2,2的一个异常值进行了处理㊂图5㊀城市各状态女性生育下一孩的年龄别累计概率到49岁时城市㊁镇和农村生育第一孩的累计概率P1,0分别为0.9530㊁0.9798和0.9836,说明城市㊁镇和农村女性是普遍生育的,终身未育比例城市最高,镇次之,农村最低;已有一孩(男孩或女孩)的女性生育下一孩的累计概率,农村最高,镇次之,城市最低(见图5㊁图6㊁图7),说明在曾经生育过一个孩子的女性中,再继续生育二孩的可能性是农村高于镇,城市最低㊂已有一个女孩的女性生育下一孩的累计概率要高于已有一个男孩的女性生育下一孩的累计概率,反映了一定的男孩偏好;不管是在城市㊁镇和农村,已经有两个男孩的家庭生育下一孩的累计概率最小,而有一个男孩一个女孩的家庭生育下一孩的累计概率居中,有两个女孩的家庭生育下一个孩子的累计概率最高㊂图6㊀镇各状态女性生育下一孩的年龄别累计概率(2)基于孩次性别递进生育比的女性分布㊂城市㊁镇和农村中拥有不同孩次性别结构的女性分布见图8和图9㊂比较城市㊁镇和农村尚未生育的比例R0可以看出,到某一年龄,还没有生育的比例农村最低,镇次之,城市最高;而到某一尚未生育比例的年龄,农村最小,镇次之,城市最大,说明农村生育早于镇,城市最晚㊂到49岁终身没有生育的比例,农村最低,镇次之,城市最高但也只有4.70%,说明城市㊁镇和农村的女性是普遍生育的㊂㊃53㊃㊀‘人口与经济“2021年第2期图7㊀农村各状态女性生育下一孩的年龄别累计概率图8㊀城市㊁镇㊁农村拥有不同孩次性别结构的女性比例(0孩和1孩)图9㊀城市㊁镇㊁农村拥有不同孩次性别结构的女性比例(2孩)比较城市㊁镇和农村的R1,1和R1,2可以看出,城市㊁镇和农村最终只生育一个男孩的女性占该出生队列的比例分别为46.47%㊁44.10%和32.96%;城市㊁镇和农村最终只生育一个女孩的女性占该出生队列的比例分别为37.28%㊁30.48%和14.90%㊂最终只生育一孩的女性比例,城市最高,超过80%,镇约为75%,这与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要求镇户口只生育一个孩子的政策相符㊂农村最终只生育一孩的比例低于50%,32.96%的农村女性生育了一个男孩之后不再生育㊂比较城市的R1,1和R1,2还可以看出,城市中只生育一个男孩和只生育一个女孩的比例,到最高值之后保持稳定;但最终只有一个孩子的家庭中孩子的性别比为124.66(46.47%除以37.28%)㊂出现这种高性别比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是生育一个女孩的女性继续生育下一㊃63㊃个孩子,另外一个是在生育第一孩时就存在一定的性别选择从而使得性别比升高,对照图10和11可以看出,这两种原因都促使城市第一孩出生性别比超出正常水平㊂图10㊀城市㊁镇和农村孩次性别累计递进生育率图11㊀城市㊁镇和农村一孩孩次性别累计递进生育率镇的R1,1和R1,2显示,镇只生育1个男孩的比例达到最高值后保持稳定,而只有一个女孩的女性比例在31岁时达到最高值后出现下降,而在图9中有一个男孩一个女孩的女性比例上升,而有两个男孩的比例和有两个女孩的比例上升幅度很小㊂这说明在镇中有一个男孩的女性大部分没有继续生育,而有一个女孩的女性中很大一部分继续生育了并且生育的是男孩㊂在农村中,只有一个男孩的女性比例和只有一个女孩的女性比例在达到最高值后都出现了下降㊂农村中无论第一孩是男孩还是女孩都有较高比例的人继续生育,如果第一孩是女孩继续生育的可能性更大㊂(3)孩次性别累计递进生育率㊂比较城市㊁镇和农村女性一孩的累计递进生育率F1 (见图10),可以看出农村生育早于镇,城市最晚㊂到49岁时,城市㊁镇和农村女性的一孩累计递进生育率分别为0.9530㊁0.9798和0.9836,表明城市㊁镇和农村的女性普遍生育㊂到49岁时,城市㊁镇和农村女性的一孩是男孩的累计递进生育率与一孩是女孩的累计递进生育率的比值分别为112.14㊁110.46和103.26(见图11),说明城市和镇在生育第一孩时就存在着性别选择现象,而农村在生育第一孩时几乎不存在性别选择现象㊂2000年普查数据显示城市㊁镇和农村一孩的出生性别比分别为108.88㊁110.36和105.56[50],也证实了这一点㊂㊃73㊃就二孩来说,不管是现有一个男孩生育二孩的累计递进生育率F2,1,还是现有一个女孩生育二孩的累计递进生育率F2,2,都是农村高于镇,城市最低(见图10)㊂不管是在城市㊁镇还是农村,F2,2的水平都远高于F2,1的水平,说明第一个是女孩的女性再生育的可能性远高于第一个是男孩的女性㊂而且,F12,1与F22,1差别不大,而F12,2比F22,2大很多(见图12),说明第一个孩子是男孩的女性再生育时基本不存在性别选择,而第一个孩子是女孩的女性再生育时存在明显的性别选择㊂图12㊀城市㊁镇和农村二孩孩次性别累计递进生育率城市和镇三孩累计递进生育率分别小于0.004和0.02(见图10),基本可以忽略不计㊂在镇和农村中,现有两个女孩生育三孩的累计递进生育率要高于现有一个男孩一个女孩生育三孩的累计递进生育率,现有两个男孩生育三孩的累计递进生育率最低,说明生育过两个孩子之后是否继续生育与已有孩子的性别结构非常相关㊂镇和农村的三孩累计递进生育率表明(见图13),儿女双全的女性再生育时几乎不存在性别选择,生育过两个女孩的女性再生育时存在明显的性别选择,而生育了两个男孩的女性再生育时可能存在流产男婴而倾向于生育女孩的现象㊂图13㊀城市㊁镇和农村三孩孩次性别累计递进生育率3.累计递进生育率全国㊁城市㊁镇和农村人口到某一年龄时的累计递进生育率,也就是平均生育的孩子数见图14㊂就全国女性来说,有2.64%的女性终身未育,有63.30%的女性终身只生育了一个孩子,有31.01%终身生育了两个孩子,还有3.05%的女性生育了3个孩子,女性终身生育㊃83㊃。
女人较佳生育年龄以及不同年龄段女人生
育的利弊
女人较佳生育年龄被公认为是23到30之间。
因为这段时间内,女性的全身发育完全成熟,卵子的质量比较高。
而且此时处在年轻精力旺盛的阶段,会更好地抚养胎儿。
而女人可以生育的年龄是比较长的,下面我来介绍下不同年龄段女人生育的利弊。
20多岁的女人,也就是女人较佳生育年龄的时间里,好处是非常明显的:流产机会只有2~3%;卵子质量高,胎儿患痴呆等先天疾病几率小;精力足,可以更多照顾到宝宝;等宝宝上学之后去工作依然就业面广。
坏处是,可能刚刚参加工作,经济不够有保障。
30多岁的女人,好处是:产后恢复还是比较快;夫妻关系更稳定;工龄长会享受到产后福利;经济上比较宽裕,可以支付更多育儿费用。
坏处是:35岁之后生育能力降低,流产几率4-5%;生畸形儿几率大;容易产生高血压、妊娠糖尿病和其它并发症。
40多岁的女人,已经远离了女人较佳生育年龄。
好处是:年长聪慧,一般有带孩子的经验;经济和事业都很稳定了;对孩子有渴望。
坏处是,流产率高达13-15%;孩子有遗
传缺陷的概率更大;而和出生后的孩子年龄差距很大,长大后容易有代沟。
综上,我建议,较好在女人较佳生育年龄段生下孩子,最晚也尽量控制在34岁之前,这对宝宝以及家长都会比较好一些。
如果真的因为一些原因推后了生育,那么也要多学习一些育儿知识大全,来帮助宝宝更健康成长。
生育年龄对下一代的影响有什么?
父母的生育年龄对胎儿未来的发展有着很重要的影响,所以,选择最佳生育年龄是许多是许多夫妇所关心的问题。
那么到底两夫妇生育年龄的黄金时期是几时?什么时候生育才更有利于宝宝未来的发展,今天就让我共同生育年龄的问题!
高龄产妇对下一代的影响:
由于事业、经济等多种原因,不少母亲考虑35岁,甚至40岁以后再生育,这种选择方法其实很不合适。
因为女性的原始生殖细胞是在胎儿期形成的,怀孕时间过晚的话,卵子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多,卵巢功能开始减退,容易发生染色体畸变,出现智力低下或胎儿畸形。
同时怀孕失败几率明显增高,如此,如流产、死产、宫外孕的几率增加。
而且高龄产妇的产道弹性降低,容易发生产程延长和手术助产等情况,产科合并症发生率也较高(高龄产妇注意事项)。
过早育龄的母亲对下一代的影响:。
江西省计划生育条例[标题]江西省计划生育条例[标注](1990年6月16日江西省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章节]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使人口增长同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以及国家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结合本省实际情况,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实行计划生育是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受法律保护和约束。
第三条提倡晚婚晚育、优生优育,禁止早婚早育和非婚生育,严禁计划外生育。
提倡一对夫妻只生育一个子女,严格控制生育第二个子女,禁止生育第三个子女。
一胎生多子女的除外。
第四条实行计划生育,要加强宣传教育,同时采取必要的行政、经济、法律措施。
第五条凡居住在本省境内的中国公民包括户口在本省而离开省境的均应遵守本条例。
[章节]第二章节育与优生第六条计划生育实行准生证制度。
凡欲生育子女的夫妻,须按下列规定共同提出申请。
(一)生育第一胎的,凭结婚证、户口和双方单位或所在村(居)民委员会的证明,由女方所在乡(镇)人民政府或街道办事处审核批准,发给《一胎准生证》。
(二)符合本条例第七条规定要求再生育一胎的,须由双方所在单位证明,经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审核,报女方所在的县级计划生育委员会批准发给《再生一胎准生证》,其中双方是农民的,由女方所在的乡(镇)人民政府审核批准并发证。
(三)婚后五年不孕,经县以上医院鉴定一方或双方为不孕症,并经法定公证程序收养一个子女后又怀孕的,按本条第(一)项的规定申领《一胎准生证》。
违反本条规定怀孕、生育的,属计划外怀孕、生育。
第七条符合下列情况之一的夫妻,经批准后可以再生育一胎。
(一)双方均为独生子女,只生育一个子女的。
(二)独生子女死亡的。
(三)只有一个子女,该子女经县级以上两级病残儿鉴定小组确诊患有非遗传性残疾,不能成长为正常劳动力的。
(四)一方为革命烈士亲生独生子女或二等乙级以上伤残军人,只生育一个子女的。
育龄人口生育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文献综述一、国外研究现状1、社会经济对生育意愿的影响研究Alicia Adsera(2006)使用1985年和1999年的西班牙生育率调查(SFS)数据来研究西班牙女性生育意愿的重要决定因素,研究发现西班牙劳动力市场的紧缩和经济状况的恶化影响了其生育意愿。
Ahinkorah BrightOpoku(2021)等人,以2012年尼日尔人口与健康调查数据为基础,调查了尼日尔已婚男女生育意愿的相关因素,研究结果发现,与城市相比,农村地区的育龄人口生育意愿更加强烈。
并且社会经济因素和人口因素对尼日尔已婚男女的生育意愿有显著影响。
Eleonora Mussino(2021)等人通过比较意大利本土女性和意大利移民女性的社会经济特征与生育意愿之间的关联,发现移民妇女的积极生育意愿和消极生育意愿均高于本地妇女。
然而,由于年龄、教育程度、婚姻状况、住房所有权,特别是劳动力市场状况,土著人和移民者的生育意愿模式各不相同。
Atalay Kadir (2021)等人利用澳大利亚的微观面板数据研究房价变动对生育意愿和生育结果的影响,分析表明,房主中生孩子的可能性与住房财富的增加正相关。
积极的住房财富效应对年轻和抵押贷款持有者的澳大利亚房主的生育意愿和影响最大。
2、个人因素、家庭因素对生育意愿的影响研究Torkild Hovde Lyngstad & Alexia Prskawetz(2010)认为个人的生育决定不仅是由他们自己的性格和生活轨迹决定的,也是由与他人的互动决定的。
他们运用挪威全人口纵向行政登记册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自身兄弟姐妹生育状态会直接影响到女性的生育意愿与生育行为,并且这种影响对女性生育第一胎的影响相对较强,而对第二胎及以后的生育行为的影响相对较弱。
Tanskanen AnttiO.& Danielsbacka Mirkka(2021)在德国范围内调查了父母个人投资是否与成年子女在未来2年内生育第一胎和第二胎或其后的意愿有关。
(育龄群众)一、人口和计划生育法律法规主要包括:1、《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2001年12月29日颁布,2002年9月1日起施行);2、《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2001 年6 月13 日起施行);3、《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办法》(2002年8月2日颁布,2002年9月1日起施行);4、《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2009年10月1日起施行);5、《四川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2002年9月26日通过,2002年10月1日起施行)。
二、我省现行的生育政策主要内容、公民生育的主要权利:1、现行生育政策:提倡和鼓励公民晚婚、晚育,做到少生、优生。
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一个子女。
2、公民生育的主要权利:公民有生育的权利,也有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实行计划生育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夫妻双方在实行计划生育中负有共同的责任。
三、《婚姻法》规定的结婚最低年龄:男22周岁;女20周岁。
四、农村夫妻符合再生育一个孩子的条件,如何提出申请:夫妻双方书面提出申请,填写申请表,原则上向女方户口所在地计生办提出申请。
五、常用避孕节育方法:宫内节育器、避孕套、皮埋、长效针、口服避孕药、外用避孕栓、避孕膜等。
六、国家免费避孕药具的领取渠道:国家为实行计划生育的育龄夫妻免费提供避孕药具。
育龄群众可到区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站、镇(街)计生办、村(社区)、各单位领取。
七、避孕方法知情选择的含义:概括地说,就是在计生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已婚育龄妇女知道各种避孕方法的优点和缺点后,自主、自愿地选择避孕节育措施。
八、农村独生子女父母家庭取得《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后享受的奖励和优待:每月发给独生子女父母奖励金总和为5元至10元,从取得《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之月起发至子女18周岁止。
(育龄群众)九、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对象的基本条件和奖励扶助金的标准:1、奖励扶助对象条件:(1)本人及配偶均为农村户口或界定为农村居民户口;(2)本人或配偶曾经生育子女,现存一个子女或两个女孩或子女死亡无子女;(3)本人及配偶没有违反计划生育法规和政策规定生育;(4)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8周岁。
孕产妇高龄生育对孕产妇及胎儿的健康影响研究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孕产妇选择延迟生育。
然而,高龄生育对孕产妇及胎儿的健康会带来一系列的影响和风险,这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首先,高龄生育对孕产妇的身体健康有一定的挑战。
随着年龄的增长,女性卵巢功能逐渐减退,卵子质量下降,从而大大增加了孕期并发症的风险。
例如,孕妇患高血压、糖尿病、妊娠期贫血等疾病的可能性就会明显增加,这对于孕妇本身的健康构成了威胁。
其次,高龄生育还会对胎儿的健康产生一定的影响。
一方面,由于母体年龄大,胎儿存在染色体异常的风险增加。
例如,孕妇年龄在35岁以上生育的孩子,患唐氏综合征的风险会明显增加。
另一方面,高龄生育还会增加胎儿出生缺陷和早产的概率,这些问题也会对孩子的健康带来不利影响。
为了全面了解高龄生育对孕产妇及胎儿的健康影响,许多科学家和医学专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一些研究表明,高龄生育与孕妇患妊娠期并发症的风险明显增加,如妊娠期高血压综合症、妊娠糖尿病等。
同时,这些研究也发现,高龄孕妇的产前抑郁和焦虑的可能性较高,这会对孕期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此外,关于高龄生育对胎儿健康的影响,也有很多相关研究。
一项研究发现,高龄孕妇的胎儿存在染色体异常的风险明显增加,尤其是唐氏综合征。
这可能是由于年龄增长导致卵子质量下降,从而使染色体异常的概率增加。
同时,其他研究也表明,高龄孕妇的胎儿出生缺陷和早产的风险较年轻孕妇更高。
针对这些健康问题,医学界提出了一系列的解决方案。
首先,加强孕妇的健康教育以提高孕妇的健康意识,特别是对高龄孕妇需加以重视。
同时,建议高龄孕妇进行更详细的产前筛查,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健康问题。
另外,孕妇在备孕期和孕期均应该注意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健康饮食、适量运动、避免过度劳累等。
总之,孕产妇高龄生育对孕产妇及胎儿的健康确实存在一定的影响。
高龄生育会增加孕妇患妊娠期并发症的风险,同时也会增加胎儿染色体异常、出生缺陷及早产的概率。
母亲生育年龄影响胎儿智力
对于每个准妈妈和准爸爸来说,都希望能够达到优生优育。
这样自己的宝宝才会更加的健康。
那么年龄对于优生优育有什么影响吗?
年龄对生育的影响是存在的,重视优生优育,就必须选择良好的生育时机,为宝宝的智力培养做科学准备。
那么,年龄对生育的影响有哪些呢?
女性最佳生育时间是25~30岁
一般来说,女性最佳生育时间在25~30岁之间为好。
遗传学的研究表明,母亲年龄过小,自身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对孩子的发育肯定会有不良的影响。
另外从培养的角度讲,父母社会经历的薄弱也会直接影响到儿童的智力教育。
男性年龄与胎儿健康的关系
同样,有关年龄对生育的影响调查表明,男性的最佳生育时间对生育的影响也不可忽视。
若男性的年龄过大,精子的活力会减退,胎儿各种疾病的发生率亦会相对增大,如精子异常,受孕后容易发生流产、早产和婴儿先天畸形,还会发生软骨发育不全、先天性耳聋和先天性心脏病等
母亲年龄与胎儿智力的关系
但也不可年龄过大。
年龄对生育的影响表明,母亲年龄过大,胎儿智力发育障碍的发生率就会增加,有可能造成智力低下和其他神经系统发育异常,也会增加胎儿先天性缺陷和无法存活的可能性。
因为随着年龄的增加,卵细胞也会衰老,卵子染色体衰退,一些遗传疾病发生的机会便会随之增加。
通过上面的介绍,希望能够给朋友们带来帮助。
同时建议女性朋友一定要学习优生优育的知识,只有这样才会更好的孕育宝宝。
广东省计划生育条例(1986年修订)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广东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1986.05.17•【字号】•【施行日期】1980.02.02•【效力等级】省级地方性法规•【时效性】已被修订•【主题分类】计划生育正文广东省计划生育条例(1980年2月2日广东省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通过根据1986年5月17日广东省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关于修改<广东省计划生育条例>的若干规定的决议》修正)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晚婚晚育和少生优生第三章优待与奖励第四章限制与处罚第五章节育技术措施第六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是社会主义事业的一项长期战略任务,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发展,关系到加速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关系到全民族的健康和繁荣。
为了有效地控制我省人口增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结合本省实际情况,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实行计划生育,以思想教育为主,辅之以必要的经济、行政措施。
第三条夫妻双方均有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
第四条省、市、地、自治州、县设立计划生育委员会。
各级计划生育委员会负责本条例的实施和检查监督。
第二章晚婚晚育和少生优生第五条提倡和鼓励晚婚晚育。
按法定婚龄推迟三年结婚为晚婚,已婚妇女二十四周岁生育第一个孩子为晚育。
城镇人口(国家干部、职工和城镇居民),一对夫妻只生育一个子女。
符合下列情况之一者,由本人申请,经县(市)、市辖区计划生育部门批准,可按人口计划指标及间隔期安排再生育一个子女:①经县以上计划生育技术小组鉴定,第一个孩子患非遗传性残疾不能成长为正常劳动力的;②再婚夫妇,一方只生育过一个子女,另一方未生育过的;或再婚前双方各生过一个子女,离婚时依法判决子女随前配偶,新组合的家庭无子女的;③经鉴定患不孕症,依法收养一个孩子后又怀孕的;④独生子与独生女结婚的;⑤在矿山井下、海洋水下作业连续五年以上,现仍从事该项工作的;农村人口,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一个子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