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师范大学附属第二中学八年级地理上册 1.2 众多的人口(第一课时)学案(无答案)(新版)商务星球版
- 格式:doc
- 大小:305.01 KB
- 文档页数:2
地理:1.2《众多的人口》学案(人教版八年级上)一、自学内容:“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和“人口东多西少”(11—15)二、自学目标:1、记住中国的人口数量、人口特点,了解中国关于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人口问题,记住我国的人口基本国策。
2、记住中国的人口分布不均匀——东多西少。
3、充分利用图表,分析归纳我国人口分布和增长情况三、自学重点:1、记住中国的人口数量、人口特点2、了解中国关于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人口问题,记住我国的人口基本国策四、自学过程任务一:自学11-12页“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部分内容1.2000年,我国总人口为人,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
2.目前,由于我国的人口基数大,每年新增人口万左右。
3.为了使人口数量的增长同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条件相适应,我国政府把实行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4.我国的平均人口密度为人/平方千米。
5.阅读我国人口增长图,分析以下问题。
①从公元初到1578年前,我国人口增长速度(快或慢)。
②到年后,这条曲线的坡度开始急剧加大,这表明我国人口进入了快速增长阶段,这就是我国人口增长的第一次高峰。
到年以后,人口曲线可以说呈直线上升,到2000年达12.95亿,这就是我国人口的第二次增长高峰。
③新中国人口增长特点: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或慢)。
6.各组讨论:我国人口增长带来的负面影响有哪些?7.人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人口数量应怎样发展?8.我国人口多、人口增长快,我国现在实行的人口政策是什么?任务二:自学12页“人口东多西少”部分内容9.阅读我国人口密度图和我国各省级行政区的人口与面积柱状图,分析①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以黑龙江省和云南省市为界,呈分布。
这条线是—一线,是我国的人口地理分界线,也叫胡焕庸线。
②回顾学过的人口密度公式:③找出四省区的人口数和面积数,计算四省区的人口密度。
④我国人口最多的省是,面积最大的省是。
五、建构知网人口特点:人口大,人口增长 .人口问题: 人口增长给和____________众带来巨大压力。
《众多的人口》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使学生了解我国人口的数量、分布特点与人口增长;2.使学生理解人口增长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经济增长相适应,理解我国的人口政策。
(二)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阅读“我国人口密度分布”图等地理图表的能力;2.培养学生分析相关数字资料和图表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树立正确对待人口问题的态度和价值观,树立科学的人口观。
教学重点1.我国人口的数量及增长;2.我国人口分布特点。
教学难点我国存在的人口问题及对我国人口基本国策的理解。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图导图练法、读图分析法、总结归纳法课前准备课件、课前学案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前一节我们学习了我国辽阔的疆域,真正认识了地大物博的祖国。
其实在这片辽阔的国土上,繁衍生息着众多的中华儿女。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板书)第二节众多的人口(使用“学乐师生”APP拍照\录像\录音,收集学生典型成果,在“授课”系统中展示。
)二、新课学习提问:有的同学可能知道,我们国家在2010年进行了一次全国的人口普查,谁知道这是第几次全国人口普查呢?(学生答:第六次)这次人口普查的目的之一就是要统计一下我国现在的人口总数。
有谁知道这次人口普查的结果吗?(学生回答:13.41亿)下面,我们来看一下, 13.41亿的人口是一个什么概念,多到什么程度。
首先,与全世界人口进行比较,我国人口约占世界的21%,也就是说,世界平均每5个人中就有1个是中国人。
其次,假如可能的话,全中国人手拉手站成一列,能环绕地球赤道40多圈。
以上这些都说明了我国人口众多,可以称为人口的“超级大国”,不愧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板书:(一)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1.人口数量 13.41亿课件出示“中国人口的增长曲线图”引导学生从图中分析出我国在1949年前后人口增长速度的变化?学生讨论原因,根据以前学过的人口的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析。
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第二节众多的人口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①知道我国的人口总数和我国人口的增长特点,了解我国人口问题的严重性。
②知道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
能力目标①运用我国人口增长图和有关数据说明我国人口增长的趋势。
②运用有关数据计算人口密度,并结合人口分布图,分析我国人口分布特点。
③通过查找、搜寻资料信息,增强合作意识,培养分析、处理、运用信息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①知道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是我们每一个公民应履行的义务。
②初步树立正确的人口观。
教学重点1、了解我国人口增长和分布的特点,并简要分析形成原因,掌握一定的读图技能。
2、树立人口增长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环境资源相协调的科学人口观。
课时1~2个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视频)小品《超生游击队》,引发疑问。
师:视频中的人物在躲什么?同学们知道吗?生:。
计划生育。
师:为什么我国有计划生育呢?生:因为我国人口很多。
师:回答的很好,上节课了解了辽阔的疆域,这节课我们将共同学习我国的人口。
板书:第二节众多的人口二预习检测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11页,把书本看一遍,然后做课前检测题。
板书:一、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活动1,请大家阅读:“我国的人口增长图”,运用图中的数据回答以下问题。
(分组讨论)问题1:1600年以前人口为什么增长缓慢?问题2:1949年以后人口迅速增长,主要原因是什么?问题3:1997年以后人口增长明显减慢,为什么?问题4:我国人口增长的总趋势怎么样?教师总结:从人口增长图上可以看出,1600年前曲线平缓,人口增长缓慢,主要是因为战争频繁,社会不安定,生产力水平低,人口的寿命短,人口的死亡率高;1600年尤其是1949年以后曲线呈直线上升,人口增长速度很快。
原因是:新中国成立后,社会安定,自然灾害造成的影响得到有效控制,经济文化迅速发展,医疗卫生条件日益改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死亡率下降,平均寿命延长,同时人口出生率长期保持较高水平,从而形成了较高的自然增长率和庞大的人口总量;1997年以后人口增长趋势有所下降,这是因为20世纪70年代后,我国实行了计划生育,人口增长趋势有所下降,90年代末期第一批独生子女进入了生育高峰期,由于育龄人群总数降低,所以人口增长明显减慢;但我国人口增长的总趋势还是不断增长,速度快。
《众多的人口》导学案(第1课时)学习目标:1、记住中国的人口数量、人口特点,了解中国关于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人口问题,记住我国的人口基本国策。
2、记住中国的人口分布不均匀——东多西少。
3、充分利用图表,分析归纳我国人口分布和增长情况。
学习重难点:重点:中国的人口数量、人口特点,我国的人口基本国策。
难点:中国关于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人口问题。
导学过程:【学生预习教师导学】任务一:自学9-10页“世界上第一人口大国”部分内容1.2010年,我国总人口为人,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
约占世界人口的。
2.目前,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已经降低到。
但由于我国的人口基数大,每年新增人口依然较大。
3.为了控制、提高,我国政府把计划生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任务二:自学11页“不均衡的人口分布”部分内容。
4、2010年,我国平均人口密度为。
约为世界平均人口密度的倍多,是世界人口密度较大的国家之一。
5.阅读P13“中国人口的分布”图,分析(1)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以黑龙江省和云南省市为界,呈分布。
这条线是—一线,是我国的人口地理分界线,也叫胡焕庸线。
(2)回顾学过的人口密度公式:(3)根据P14活动-1提供的数据,填表计算江苏省与青海省的人口密度。
感受我国东西部人口密度的差异。
【学生合作教师参与】学生交流解决预习中的难题,遇有提问的学生教师个别给予引导解答。
【学生展示教师激励】有问题学生公开提问,有答案的学生试着解答,教师点评。
【学生达标教师测评】一、单项选择题1.以下有关我国人口增长的正确叙述是()A.人口增长速度回升快B.人口开始减少C.人口基数大,每年净增人口在减少D.人口基数大,每年净增人口仍然很多2.我国面积最大的省区是( )A.新疆B.内蒙古C.西藏D.江苏3.现今我国人口最多的省级行政区是()A.江苏B.山东C.河南 D .上海4.下例地理分界线中是我国人口线的是()A.秦岭---淮河 B.黑河—腾冲一线C.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一线 D.阿尔泰山-祁连山-横断山脉5.人是生产者,也是消费者,我国在人口方面的基本国策是()A积极发展人口 B逐渐增加人口 C设法减少人口 D实行计划生育6.下列对我国2010年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A.总人口为13.40亿,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25%B.总人口为13.40亿,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21%C.我国总人口为12.95亿,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25%D.总人口为13.95亿,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18%【学生反思教师总结】课后反思:本节课我的收获是:。
第一章第二节众多的人口【教学目标】(一)能力目标:1.使学生了解我国人口的数量、分布特点与人口增长。
2.使学生理解人口增长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经济增长相适应,理解我国的人口政策。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培养学生阅读“中国人口密度”等地理图表的能力。
2.通过报刊、上网查询、调查采访等途径找出相关资料,初步学会收集地理信息和处理信息进行辩论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使学生树立正确对待人口问题的态度和价值观,树立科学的人口观。
【教学重点】1.我国人口的数量及增长。
2.我国人口分布特点。
【教学难点】我国存在的人口问题及对我国人口基本国策的理解。
【教学过程】(一)人口最多的国家1.引入新课(1)教师引导: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学生自由发言讨论。
(2)世界面积和人口大国的对比学生联系以前学过的世界地理的知识,教师进行提问:世界人口总数、世界前十位人口大国和前五位面积大国。
教师再引导学生与我国人口和面积数值进行计算和对比。
例如算一算中国的人口数分别是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和巴西人口的多少倍,中国在世界上人口1亿以上的国家中的排位,中国与印度在人口国情方面的异同点,从而说明我国人口在世界的地位,加深对中国人口最多的印象。
2.转折深入(1)结合课本“中国人口增长曲线”(1849年~2000年)图,说明人口增长折线图的绘法,引导学生从图中分析出我国在1949年后人口增长高峰、人口增长过快的特点。
(2)学生基础较好的学校可进一步分析:从以前学过的人口的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析,补充说明解放后我国人口增长快的主要原因是经济文化发展,医疗卫生条件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死亡率下降,平均寿命延长,同时人口出生率长期保持较高水平。
随后,联系正文的话题,引出1970年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59%(特别是1960~1970年,某些年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高达3%以上,平均每年新增人口2000多万,超过澳大利亚的总人口数1875万);我国1999年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88%,每年新增人口1200万(接近荷兰的总人口数1570万,超过南斯拉夫、希腊、比利时、捷克、匈牙利、白俄罗斯、葡萄牙这些人口总数为1000万左右的欧洲国家),近30年少生2.5亿人(接近美国总人口数2.78亿),仅抚养费一项就为社会节约开支约3万多亿元。
1.2众多的人口(第一课时)【教学目的】1.了解我国人口多、增长快这一基本国情;2.认识人口众多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带来的巨大压力;3.认识实行计划生育的必要性和正确性;4.了解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并探究其形成的原因;5.关注家乡的人口问题,养成正确的人口观。
【教学重点】人口过多给我国社会经济和环境带来的诸多负面影响;人口的分布【技能与方法】会解读人口分布图、人口增长图;【情感目标】关注家乡的人口状况,对我国的人口形势形成强烈的忧患意识。
【教学准备】《我国人口增长图》《我国人口分布图》;【教学过程】一、世界第一人口大国1.【引入】播放电视画面──城市一景:街上人流如潮,摩肩接踵,异常拥挤。
2.【谈谈】你遇到过类似的由于人多给你生活带来的诸多不便和烦恼吗?谈谈你这方面的遭遇和体验。
3.【计算】提供某某省人口数量、面积的数据,算一算某某的人口密度。
(某某是一个人口大省)4.【比较】比较中国(亿),印度(10亿多)、美国(亿)、俄罗斯(亿)四国人口。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5.【设想】以人口总数计,假如同国外朋友聚会的话,每次其中至少会有一个中国人(形象地感受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
6.指导学生完成课本11页积极参与,【解读我国人口增长图】看《我国人口增长图》,特别是20世纪以来我国人口增长情况怎样?(人口直线上升,增势迅猛)总结:我国人口特点: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教师:(1)人力资源是宝贵的,人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加强人力资源的开发,发挥这一优势,可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但人又是消费者,过多的人口,过快的人口增长,势必给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带来巨大的压力。
【举例】结合生活说说:我国人口数量过多,会产生那些负面影响,补充更多的实例。
(学生回答举要:农民外出找活难,闲居在家导致赌博成风;农村基础医疗、卫生设施差,就医难;城里下岗人员多,社会就业压力大;大量废弃物造成城市垃圾污染;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大,但人均占有量少;2002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排名世界第六,但由于人口多,我国人均GDP仍较低……)7.教师小结:由此可见,人口的增长必须同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条件相适应,必须严格实行计划生育,尤其要提倡晚婚晚育。
第一章第二节课题名称《众多的人口》(第一课时)授课时间第周星期第节课型新授主备课人景莉学习目标1、知道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学会阅读和绘制“我国人口的增长”折线图,并分析我国人口数量的变化和人口增长的特点。
2、通过分析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严重人口问题,理解实行计划生育国策的重要性,树立人口增长同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资源相适应的科学人口观。
重点难点重点:我国人口数量的变化和人口增长的特点。
难点:我国的人口问题及其基本国策。
学习过程与方法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11的正文部分,请大家围绕下列问题展开自主学习,然后小组内展示交流自主学习成果并相互补充矫正。
1、通过地理数据,说明我国为什么是“人口大国”?。
根据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我国总人口为亿,是世界上人口的国家,而且我国人口占世界总人口以上。
除此之外,你还知道哪些地理数据或统计资料能说明我国是“人口大国”。
2、阅读 P11图1-9“我国人口的增长”图,回忆人口增长折线图的绘制和阅读方法,然后根据该图回答以下问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年以前人口增长十分缓慢,以后人口增长开始加快,从年后人口增长几乎是呈直线上升态势,试从以前学过的人口的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来分析我国人口增长快的主要原因?(2)从图中总结出我国人口增长的突出特点:、。
3、为了使人口数量的增长同和相适应,我国政府把作为一项基本国策,所以从年开始人口增长速度放慢。
4、自主学习疑难记录。
精讲互动围绕下列问题展开小组合作探究,然后各小组选派代表发言,各小组之间相互补充,最后教师点评,师生共同总结。
1、我国人口数量过多,会产生哪些负面影响?根据课本P12的提示,列举实例说明。
2、为了使人口数量的增长同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条件相适应,我国政府把实行计划生育作为一项基本的国策。
基本内容:控制人口,提高人口。
具体要求:,少生优生。
3、阅读P12页图1-10,说说晚婚晚育对人口增长有什么影响?达标训练独立完成以下练习,检查本节课的学习情况。
八年级上册地理--众多的人口导学案【三维目标】1.知识与能力⑴知道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增长速度快.⑵了解我国人口的分布规律,知道人口地理分界线的名称.学会根据人口分布图分析人口数量的变化和人口增长的特点.⑶知道我国的人口政策.2.过程与方法⑴反复读图、掌握地理事物的分布.⑵查找资料、分析对比获得知识.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⑴初步树立正确的人口观,让学生知道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⑵初步懂得人口增长必须与地理环境、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道理,提高对我国人口政策的认识.【自主梳理】1.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总人口占世界;最近一次人口普查,全国共有人口亿.2.我国每年都会新增人口1000多万,原因是:3.怎样的人口增长模式才是合理的:4.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从黑龙江的到云南的,东部地区面积占43%,人口占;西部地区面积占57%,人口占 .我国人口分布不均,人口密度大、人口密度小.5.为了抑制人口的过快增长,我国实施了政策.该政策的内容是:.【课堂探究】1.新中国成立后,人口增长速度直线攀升,你能说明其中的原因吗?2.人口数量过多或过少会导致哪些负面影响?3.说说晚婚晚育对人口增长的影响?4.为什么我国东部地区人口多,西部地区人口少?5.结合课本P14页,找出我国人口最多的省区,人口最少的省区人口密度最大的省区,人口密度最小的省区 .6.我国人口东多西少,为了促进西部大开发,应采取措施促使东部人口大量向西部迁移.你是否同意这个观点,说说你的理由.1.人口数量:占世界多.世界上 2.人口增长快:原因是 .人口最多 3.人口分布:东部;西部 .的国家 4.人口地理分界线: .5.人口政策: .【随堂闯关】⒈根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我国人口总数达到()A.12.95亿 B 11.95亿C.10.95亿D.13.95亿2.关于我国人口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A.西南多、东北少B.东北多、西南少C.东南多、西北少D.西北多、东南少3.我国省级行政单位中,人口数量居前三位的是()A.豫、鲁、川B.京、津、沪C.青、藏、宁D.苏、皖、湘4.我国人口密度最小的行政区是()A.新疆B.西藏C.甘肃D.青海5.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是()A.城镇人口比重大、农村人口比重小B.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C.我国人口平均密度小于世界人口平均密度D.我国东部人口密度小于西部人口密度6.下列四组国家中,人口全部超过1亿的是()A.日本、印度、朝鲜B.中国、美国、孟加拉国C.巴西、阿根廷、墨西哥D.印度尼西亚、尼日利亚、埃及7.下列省区中人口密度最大的是()A.山东B.青海C.香港D.福建8.有关我国人口的正确叙述是()A.提高人口素质有利于控制人口增长B.我国人口素质已适应经济建设的需要C.控制人口增长有利于提高人口素质D.我国已实现了高等教育全民化【自我测评】1.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在我国各省中,四川、河南、山东是人口最多的三个省B.从我国人口增长图看,人口增长大体上是直线上升的C.尽管我国人口多,但土地面积大,所以人日密度并不高D.实行计划生育以来,我国每年仍约增长1200万人2.以下有关我国人口增长的正确叙述是()A.人口增长速度回升快B.人口开始减少C.人口基数大,每年净增人口在减少D.人口基数大,每年净增人口仍然很多3.下列关于我国人口增长的叙述,正确的是()A.由于旧中国人口出生率低,因此人口增长缓慢B.由于旧中国人口死亡率高,因此人口增长缓慢C.由于新中国人口死亡率低,而出生率长期较高,因此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D.由于新中国经济、文化发展迅速,因此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4.有关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说法正确的是()A.人口分布不均B.城镇人口增长迅速C.人口的增长与经济发展不协调D.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5.为了使人口数量的增长,同发展和资源环境条件相适应,我国政府把当作一项基本国策.6.下面4幅人口增长曲线图,与我国实际相符的是()二、填空题:1.人口数量的增长,要同______和______相适应.2.我国政府把计划生育作为一项______.3.我国人口分布不均,东部地区人口密度___,西部地区人口密度___.4.我国著名的人口地理分界线是从______到______.5.读“中国人口密度图”,回答问题.(1)据统计,我国人口密度约为135人/km2,这一数值_________(高、低)于世界平均水平.(2)我国人口分布的界线大体是().A. 秦岭——淮河一线B. 黑河——腾冲一线C. 漠河——海口一线D. 长江一线(3)该线西北部,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57%,人口却只占全国人口总数的6.3%,其原因有().A. 气候干旱,生态环境脆弱B. 地形单一,以平原为主C. 经济文化落后,交通不便D. 人口稀少,劳动力不足(4)该线东部地区,人口多,人口密度大,试分析其主要原因?(至少写出2点)第一:第二:32. 读“中国人口增长示意图”,回答问题.(1)公元初年,我国只有_________人口.(2)从1949年后,我国人口迅速增长.这反映了我国人口增长的突出问题是____________ 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3)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A. 经济文化的迅速发展B. 自然条件的逐渐改善C. 医疗卫生事业的长足进步D. 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4)人是生产者,又是________者,人口数量的增长应与________的发展和________的条件相适应,为此我国政府把实行________作为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控制人口________,提高人口________.具体要求是:________、晚育、少生、________.优:知道我国人口总量、密度及地区分布规律.知道世界人口空间分布的一般规律.能够分析我国人口增长折线图.理解人口增长的快慢对社会经济的影,理解我国人口政策的内容及其实施的必要性.良:知道我国人口总量、密度及地区分布规律.理解我国人口政策的内容及其实施的必要性.中:知道我国人口总量、密度及地区分布规律.下:只能记住少数的知识点.【归纳反思】。
2019-2020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册 1.2 众多的人口精品学案人教新课标版学习目标:我国人口的数量、增长特点、分布特征、人口政策过程与方法: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人口迅速增长的原因;引导学生发现、分析我国人口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
情感与价值观:进行我国人口国情教育,初步树立正确的人口观。
一、自主学习:学习任务一: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阅读教材p11页课文,并读图1-7完成下列问题:1、据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我国总人口为亿,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 %,数量居世界第。
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是人口基数,增长。
为了使人口数量的增长与和相适应。
我国政府把实行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3、完成P11页活动题1、2题学习任务二人口分布特点:阅读P12,及图1.11完成下列问题:1、完成教材P13活动1(1)、我国人口的地理分布特点是:多少,大致以为界线,东部地区人口,西部地区人口。
二、合作共建:1、完成教材P14阅读讨论题2。
三、诊断评价:1、我国人口密度最小的省级行政单位:()A、藏B、港C、台D、澳2、实行计划生育以来,我国每年仍新增1200多万人,主要原因是()A、人口出生率高B、人口基数大C、人口死亡率小D、自然条件好,经济发展快3、我国人口最多和最少的省级行政区分别是()A、四川、西藏B、广东、海南C、山东、香港D、河南、澳门4、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人口增长快的主要原因是()A、商业贸易活动频繁B、人口居住地的自然条件有很大的改善C、社会劳动力需求量大幅度提高D、经济文化发展,医疗卫生条件明显改善。
5、中国人口问题的主要矛盾是()A、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问题B、人口基数大,资源、环境压力大C、人口过多带来的城市化问题D、人口地区分布不平衡6、我国把实行计划生育作为基本国策的原因是()A、东部人口密度大,西部人口密度小B、农村人口多,城市人口少C、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D、人口增长快,同经济发展不相适应五、课后反思:。
1.2 众多的人口
【学习目标】
1.说出我国目前人口总数,运用有关数据说明我国人口增长趋势能说出我国的人口的基本国策。
2.运用人口分布图,说出我国的人口分布概况及特点。
【重点难点】
我国的人口问题、我国的人口政策
【自主学习】
1.2010年,我国总人口为人,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
2.目前,由于我国的人口基数大,每年新增人口万左右。
3.为了使人口数量的增长同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条件相适应,我国政府把实行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4.我国的平均人口密度为人/平方千米。
5.我国人口分布特点:分布不均匀,东南地区人口密度,西北地区人口密度。
以黑龙江省和云南省市为界。
小结提纲思维导图
人口特点:人口大,人口增长 .
人口问题: 人口增长给和____________
众带来巨大压力。
多世界上人口的国家
的人口国策: ,
人基本内容是,
口;
具体要求是。
人口多少人口密度:东部地区,西部地区
以——为界,人口东西
【合作学习】
1.讨论我国人口数量过多,会产生那些负面影响?
2.人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人口数量应怎样发展?
【展示提升】小组选代表发表见解
【当堂达标】
一、单项选择题
1.以下有关我国人口增长的正确叙述是()
A.人口增长速度回升快
B.人口开始减少
c.人口基数大,每年净增人口在减少 D.人口基数大,每年净增人口仍然很多
2.我国面积最大的省区是( )
A.新疆
B.内蒙古 c.西藏 D.江苏
3.下列负面影响是由于人口数量过多引起的是( )
A.人均收入增加
B.人口分布不均
C.人均资源、增多
D.交通拥挤,住房紧张
4.现今我国人口最多的省级行政区是()。
A 江苏
B 山东
C 河南
D 上海
5.下例地理分界线中是我国人口线的是()
A秦岭---淮河 B黑河—腾冲一线
C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一线 D阿尔泰山-祁连山-横断山脉
6.人是生产者,也是消费者,我国在人口方面的基本国策是()
A积极发展人口 B逐渐增加人口 C设法减少人口 D实行计划生育
7.我国把实行计划生育作为基本国策的原因是()
A、东部人口密度大,西部人口密度小
B、农村人口多,城市人口少
C、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D、人口增长过快,同经济发展不相适应
8.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是()
A、盆地多,高原少
B、东南多,西北少
C、西南多,东北少
D、城市多,农村少
9.我国东部人口稠密的自然原因是()
A、地形多种多样
B、气温高、适合人们生存
C、城镇多,交通便利
D、耕地多,气候适宜
二、综合应用
图中的线是我国的人口地理分界线,请回答:
1、此线的两端分别是哪两个地方?
①是黑龙江省的
②是云南省的。
2、此线东南部面积占全国的,
而人口却占全国的,反映出我国
人口分布上地区多,地区少
的特点。
【本节收获】
在这节课中,你学会了哪些知识?试着总结一下吧!
①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