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感官检验基础品评员的岗前培训
- 格式:ppt
- 大小:6.03 MB
- 文档页数:15
1. 目的确保我司的产品符合客户和消费者需求,保护公司品牌形象。
2. 范围适用于我司的饮料成品或其它成品的生产操作。
3. 职责3.1 感官品评小组成员负责执行本程序。
3.2 感官品评组长负责制订本程序。
3.3 品保经理负责监督检查本程序执行的有效性。
4. 定义4.1 感官品评:一种科学的方式来激发,测量,分析和解释产品通过各个感官所察觉到的感应。
4.2 品评员:参加感官品评分析的成员。
4.3 感官品评小组:参加感官品评分析的品评员组成的小组。
4.4 阈值:感知到的可以对感觉加以识别的感官刺激的最小值。
5. 程序说明5.1 感官品评的环境感官品评需要选择特定区域,标准如下:•样品准备区应该符合标准的卫生条件。
•建筑表面没有味道并且有适当的通风系统。
•照明充足、分布均匀且影子很小或者没有影子。
•不受外界气味、声音、或其他分散注意力的情况影响,感官品评小组可以在这里独立和安静的品评,可能的话,提供独立的房间。
5.2 感官品评小组•工厂必须设置一个感官品评组长。
•感官品评组长由Global Quality或被任命者培训后发证。
•感官品评组长招募并培训感官品评人员组成感官品评小组。
•感官品评组长或被任命者管理感官品评程序,维护感官评小组组员的培训和品评能力能力的记录。
•品评员开始感官品评前,需要经过感官品评组长培训以确定具有相应能力和资格。
•通过完成培训和每季度的能力测试来证明品评员符合能力要求。
5.3成品感官品评测试5.3.1用有资质的感官测试小组按照如下表格进行感官测试,表中列出了检测方法文件及小组人数最低需求。
●当有影响品尝和嗅觉的疾病时(例如感冒、鼻炎,过敏或牙疼,不参加感官评定小组工作。
●进行品评前用清水或无味的香皂洗手。
●禁止小组成员喷香水。
●确保衣服上没有附着味道。
●准时到达,不要迟到。
●参加品评前30分钟内禁止嚼口香糖、喝茶或咖啡。
●进入小组品评前至少30分钟不准吸烟。
●独立进行品评,不得与其他品评员交谈或询问。
检测和识别气味方面评价员培训方案(吞咽水溶液评价气味的方法)一、方法提要将一组盛有不同气味物质的烧杯提供给评价员,评价吞咽溶液所产生的鼻后嗅觉注:在正常情况下,吸含一口待评价产品,可以完整地评价其风味。
二、基本实验条件2.1 实验室应在符合ISO8589要求的实验室内进行。
应特别注意使用通风等方式尽量排除实验室内的气味。
2.2 实验通则参与任何感官分析实验的评价员,应遵守ISO6658的基本规则,还应在实验前的20min内,不能进行有关检测或评价气味物质或有气味化合物的任何其他感官分析工作。
为避免评价员疲劳,建议每轮次提供给他们的气味物质不超过10种。
三、实验方法3.1 试剂和材料水:中性,无嗅,无味,不含气。
乙醇:96.9%(体积分数),无外来气味,即便浓度很低。
其他适合介质:符合相应行业的要求。
气味物质,尽可能纯净:A)选择附录A中表A.2所给出的物质,并在推荐的浓度下使用;B) 根据实验目的或相关行业的要求选择其他可用物质。
在培训阶段,收集的气味物质应包括几类有代表性的气味(如帖烯类、花香类)以及评价员可能要检测的气味(以确定评价员对这些气味不存在嗅觉缺陷)。
另外典型异味亦包含将评价员在以后的评价中可能要遇到的异味(如清洁剂、印刷油墨的典型气味)。
用作参比样的气味物质应从组成稳定并可保存一定时长而不变质的物质中选取,这些物质应保存在低温环境(5℃左右),并且密封、避光。
注:在水介质中,某些物质散发气味的能力会随着稀释而提高。
3.2 器具3.2.1 专用烧杯组:最好每个配有封盖和吸管。
3.3 样品的制备必要时,可根据表A.2给出的指导,制备所用物质的适宜稀释液,以得到表A.1所给定的相应的浓度。
注:此方法中,溶液的浓度远远低于直接法的浓度。
将稀释液倒入烧杯,若有封盖则盖紧。
3.4 程序将已制备的该烧杯提供给每一位评价员,指导其进行如下操作。
若烧杯没有加盖,评价员捏紧鼻子,喝一口溶液,然后立即移走烧杯,松开鼻子,吞咽溶液,在随后的呼气过程中评价气味,若烧杯配有盖和吸管,评价员不必捏紧鼻子。
验岗前培训计划一、前言验岗前培训是指在员工进入新部门或新岗位之前进行的一系列培训活动。
通过验岗前培训,员工可以更好地了解新岗位的职责、工作内容和工作环境,帮助员工更快速地适应新的工作岗位,提高入职效率,降低入职风险。
验岗前培训计划的编制,是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影响着新员工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本文将就验岗前培训计划的编制过程,进行详细的介绍。
二、培训目标1. 帮助新员工尽快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和工作岗位;2. 了解新岗位的职责和工作内容,提高工作效率;3. 了解企业文化和团队氛围,融入团队;4. 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态度。
三、培训内容1. 公司概况介绍了解公司的发展历史、组织结构、经营范围、企业文化等基本情况。
通过公司概况介绍,让新员工对公司有一个整体的了解,帮助他们更快的融入公司的大家庭。
2. 工作岗位介绍详细介绍新员工将要从事的工作岗位的职责、工作内容、工作流程等。
让新员工对自己的工作岗位有一个清晰的认识,避免产生工作误解。
3. 团队介绍介绍新员工的工作团队成员及团队分工、合作模式、团队氛围等。
帮助新员工快速了解团队的运行机制,融入团队。
4. 岗位操作培训对新员工进行相关技能和知识的培训,包括使用各种办公软件、工作流程等操作技能,让新员工对自己的工作有一个基本的操作能力。
5. 企业文化宣讲通过学习企业文化和价值观,帮助新员工了解企业的核心理念和规范要求,树立正确的工作态度和价值观。
6. 安全生产培训介绍企业的安全生产规定和操作流程,帮助新员工了解企业安全隐患,提高安全意识。
7. 其他相关规定和制度宣讲介绍公司的各项制度、规范和要求,给新员工提供一个合理的行为指南,使其能够在工作中遵循公司的规章制度。
四、培训方式1. 讲座式培训公司组织相关部门负责人、老员工等开设培训讲座,对新员工进行详细的培训介绍。
2. 视频培训公司利用现有的培训资源,制作相关的培训视频,供新员工进行自主学习。
食品感官评定名词解释:1. 感觉阈值:是指从刚能引起感觉至刚好不能引起感觉刺激强度的一个范围。
2. 掩蔽现象:同时进行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刺激时,降低了其中某种刺激的强度或使该刺激的感觉发生改变的现象。
3.均一性:制备的样品除所要评价的特性外,其它特性应完全相同。
4.成对比较检验法:以随机顺序同时出示两个样品给评价员,要求评价员对这两个样品进行比较,判定整个样品或者某些特征强度顺序的一种评价方法。
5.描述性分析:是根据感官器官所能感知到的食品各项感官特征,用专业术语形成对产品的客观描述,是感官科学家常用的工具。
6.闪烁效应:当用一系列明暗交替的光线刺球时,就会产生闪烁感觉,随着刺激频率的增加,到一定程度时,闪烁感觉消失,由连续的光感所代替。
7.滞留度:是指样品已经被吞下(或吐出)后,继续感觉到的特性特征。
填空题:(分析型感官检验、嗜好型感官检验)1.常用的感官检验方法分为3类:差别检验法、类别检验法和描述检验法。
2.实验室的微气候指实验区工作环境内的气象条件,包括温度、湿度、换气速度和空气纯净度。
3.外部环境条件、参与试验的评价员、样品制备是食品感官评价试验得以顺利进行并获得理想结果的三个必备要素。
4.当先后两种刺激先后存在时,一种刺激对造成另一种刺激的感觉发生本质变化的现象称为变调现象。
5.分型新感官实验把人的感觉作为测定仪器,测定食品的特性和差别的方法。
6.定量分析的有效性和可靠性依赖于两个方面:一是评分尺度;二是所有评价员需经过完整的训练,以便在整个试验中对所有样品均以相似的方式使用评分尺度。
7.二----三点检验法可以分为两种形式:如果参评人员是受过培训的,他们对参照样品很熟悉的情况下,使用(固定参照模式);当参评人员对两种样品不熟悉,而他们又没有接受过培训时,使用(平衡参照模式)。
8.样品量对感官评价实验的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即感官评价人员在一次实验所能评价的(样品个数)及实验中提供给每个评价人员供分析用的(样品数量)。
食品感官分析一、感官鉴评的基本术语1.感官特性:可由感觉器官感知的产品特性。
2.鉴评员:参加感官分析的人员。
分为初选鉴评员、优选鉴评员和专家等。
3.鉴评小组:参加感官分析的鉴评员组成的小组。
4.接受:特定的个人或人们愿意消费某产品的行为。
5.可接受性:根据产品的感官特性,特定的个人或人们愿意消费某产品的状况。
6.厌恶:一种令人讨厌的感觉。
它使人躲避产生这种感觉的刺激。
7.可口性:能使消费者喜爱食用的食品的综合特性。
8.强度:感受到的感觉的大小或者引起这种感觉的刺激的大小。
9.感官适应:由于受到连续的和(或)重复刺激而使感觉器官的敏感性暂时的改变。
10.感觉疲劳:敏感性降低的感官适应反应。
11.拮抗效应:两种或多种刺激的综合效应,它导致感觉水平低于预期的每种刺激各自效应的叠加。
12.协同效应:两种或多种刺激的综合效应,它导致感觉水平超过预期的每种刺激各自效应的叠加。
13.掩蔽:由于同时进行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刺激而降低了其中某种刺激的强度或使对该刺激的感受发生改变。
14.刺激阈:引起感觉所需要的感官刺激的最小值。
这时不需要识别出是一种什么样的刺激。
15.识别阈:感知到的可鉴别的感官刺激的最小值。
16.差别阈:对刺激的强度可感觉到差别的最小值。
17.甜味的:由某些物质(例如蔗糖)的水溶液产生的一种基本味道。
18.酸味的:由某些酸性物质(例如柠檬酸、酒石酸等)的水溶液产生的一种基本味道。
19.苦味的:由某些物质(例如奎宁、咖啡因等)的水溶液产生的一种基本味道。
20.咸味的:由某些物质(例如氯化钠)的水溶液产生的一种基本味道。
21.碱味的:由某些物质(例如碳酸氢钠)在嘴里产生的复合感觉。
22.涩味的:某些物质(例如多酚类)产生的使皮肤或粘膜表面收敛的一种复合感觉。
23.风味:品尝过程中感受到的嗅觉、味觉和三叉神经特性的复杂结合。
24.异常风味:非产品本身所具有的风味(通常与产品的腐败变质相联系)。
25.异常气味:非产品本身所具有的气味(通常与产品的腐败变质相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