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垂露竖和悬针竖
- 格式:doc
- 大小:45.50 KB
- 文档页数:3
垂露竖和悬针竖[教学目标]1、使学生学会垂露竖和悬针竖及带有这两种竖的字的写法。
2、通过观察比较垂露竖和悬针竖的形态特征及带有这两种竖的字的构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模仿能力。
3、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写字兴趣及良好的书写习惯;培养学生对书法运笔之美和结构之美的审美能力;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字的情感。
[教学重点]垂露竖和悬针竖的写法及含有垂露竖和悬针竖的字的书写要领[教学过程]一、激趣。
1、上节课,咱们学习了《短横和长横》的写法,也认识了几种不同形态的横。
其实,竖也有不同的形态,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和学习两种不同的竖。
2、出示“垂露竖和悬针竖”的行笔示意图。
二、导学。
1、两种竖的认识。
〈1〉出示垂露竖和悬针竖让学生仔细观察它们的外形。
提问:从外形上你们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垂露竖和悬针竖在形态上的异同)〈2〉教师小结并板书课题。
竖的尾部象垂着的露珠的竖,叫垂露竖。
竖的尾部尖尖的象缝衣针的竖,叫悬针竖。
2、写垂露竖和悬针竖。
〈1〉老师示范书写,让学生仔细观察垂露竖和悬针竖在写法上的异同。
提问:从写法上和老师的运笔过程中你们发现了什么?〈2〉学生观察后领会书写的要领。
教师小结:书写垂露竖和悬针竖时,它们都是藏锋锋起笔、顿笔、中锋行笔,就是在收笔处如同学们所说不一样。
大家通过通过练习来体会一下。
〈3〉学生试写两遍。
在学生练习写的过程中,教师巡视,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指导纠正。
如书写垂露竖时,上下两头不能过于夸张写的太粗。
书写悬针竖时,尾部出锋不要太急,行笔与收笔之间要过度自然。
总之,要做到行笔流畅,笔画匀称,美观。
3、字的写法。
〈1〉出示要描写的字:十千川不早仲要求学生认真观察读贴,然后讨论写这些字时要注意的地方。
提出书写起来有困难的字集体学习。
〈2〉汇报质疑,根据学生所提问题确定重点突破内容。
以下是每个字书写时学生要注意的地方。
“十”:写悬针竖时,注意与横交叉时,下部较上部稍长。
“土”、“不”:这两个字中的垂露竖的尾部都藏在底部的横画之中。
悬针竖与垂露竖的用法悬针竖和垂露竖是中国传统鉴定文物的方法之一,通过这两种方法来判断文物的真伪与品质。
这两种方法在中国古代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且在现代考古学和文物鉴定中仍有一定的价值。
本文将介绍悬针竖和垂露竖的相关概念、原理、鉴定步骤和应用范围,以便读者对这两种方法有一个更加深入的了解。
一、悬针竖1. 概念:悬针竖是指以一根铁针悬挂在一个物体上,并将针稍加摇动,观察针的摇动情况来判断物体的真伪。
悬针竖是一种利用物体的密度和重心来判断真伪的方法。
2. 原理:在悬针竖中,如果物体的密度均匀,则针会平稳地摇摆;如果物体内部存在空腔或者密度分布不均匀,针则会出现不规则的摇摆情况。
通过观察针的摇摆情况,可以初步判断物体内部的密度分布情况。
3. 鉴定步骤:首先在平稳的台面上悬挂一根铁针,然后将需要鉴定的物体轻轻放在铁针上方,观察针的摇摆情况。
根据针的摇摆情况来初步判断物体的真伪。
4. 应用范围:悬针竖主要适用于木质文物、玉器、瓷器等材质的文物鉴定。
因为这些材质的文物内部容易出现裂缝或者空腔,利用悬针竖可以初步判断其内部情况。
二、垂露竖1. 概念:垂露竖是指将一滴水滴于物体表面上,观察水滴的情况来判断物体的真伪。
垂露竖也是一种利用物体的密度和形态来鉴定真伪的方法。
2. 原理:在垂露竖中,如果物体表面平整、密度均匀,水滴会在物体表面迅速展开成一片薄膜;如果物体表面有裂纹或者不平整,水滴则会在表面聚集成一滴。
通过观察水滴的情况,可以初步判断物体的状况。
3. 鉴定步骤:首先在平稳的台面上滴上一滴水,然后将需要鉴定的物体放置在水滴上方,观察水滴在物体表面的情况。
根据水滴的情况来初步判断物体的真伪。
4. 应用范围:垂露竖适用于玉器、瓷器、青铜器等材质的文物鉴定。
通过观察水滴在物体表面的情况,可以初步判断物体的平整度和密度情况。
悬针竖和垂露竖是两种古老而有价值的文物鉴定方法。
尽管现代科技的发展为文物鉴定提供了更多的手段,但悬针竖和垂露竖作为传统鉴定方法,仍然有其独特的价值。
悬针竖和垂露竖的用法
悬针竖和垂露竖是我国历史悠久的石刻技术,它被广泛用于建筑、古代碑刻等上。
悬针竖是一种笔直的石刻技术,故又叫竖直石刻。
垂露竖则是一种斜线石刻技术,斜度可以根据客户要求进行调节。
悬针竖主要用于建筑装饰,悬针竖可以使建筑物具有更为高档的外观,其装饰效果明显不同于普通的石砌石墙。
传统的悬针竖以马赛克石、花岗石、花岗岩等自然石材为理想材料。
悬针竖可以创造出视觉上的立体空间感,使建筑物的外观更加美观大方。
垂露竖最常用于古代碑刻,一般用于刻制碑文、谥号、出处、日期等信息,可以在细节上达到较高的精细度,使古代碑刻更为精美和奇特。
另外,垂露竖也常用于装饰上,如饰面工艺、家具等。
悬针竖和垂露竖的技术要求比较高,需要熟练的施工工艺水平。
悬针竖要求石头切割精确,立体效果需要多种不同大小的石片组合,以使墙面更加立体。
垂露竖则要求笔直简洁,斜线保持精确度,要求施工时保持角度和比例。
因此,悬针竖和垂露竖的施工需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良好的技术水平,才能够出色完成,达到高质量的技术要求。
同时,这两种技术都需要特殊的防护设施,施工过程中,防止石料的破损和水的浸渍,以保证最终的整体完成质量。
总之,悬针竖和垂露竖是石刻技术中重要的部分,它们承载着人类非凡的智慧,让我们一起见证历史的精彩。
- 1 -。
悬针竖和垂露竖是书法中的两种基本笔画,其写法如下:
悬针竖:悬针竖如同针倒悬,下面尖尖的。
在书写时,首先要落笔略顿,接着由上而下、由重而轻写竖画,要求如针垂直端悬,不能东斜西倒。
例如,在字“中”、“平”、“计”中,末笔都是悬针竖。
悬针竖在字中通常作为主笔存在,要写得挺拔有力,以体现字的骨力。
垂露竖:垂露竖如同露水倒垂,下面不失。
在书写时,也要先落笔略顿,接着由上而下写竖画,至末端再略顿一下,回锋收笔。
垂露竖的两端用笔重而中间用笔轻,两端书写速度慢而中间书写速度快,竖中带挺呈曲势,如人挺立,显得精神饱满。
例如,在字“干”、“引”、“补”中,都有垂露竖的存在。
垂露竖在字中通常作为辅助笔画存在,要写得流畅自然,以体现字的韵味。
总的来说,悬针竖和垂露竖的写法都需要掌握好起笔、行笔和收笔的力度和速度,以及笔画的形状和方向。
同时,在具体书写时,还需要根据字的结构和笔画之间的关系进行调整和变化,以达到整体和谐美观的效果。
悬针竖与垂露竖的用法悬针竖与垂露竖是书法中常见的两种笔画形态,它们在书写中有着不同的应用和表达方式。
本文将介绍悬针竖和垂露竖的用法以及它们在不同字体、篆刻和书法作品中的具体表现。
一、悬针竖的用法悬针竖是指在书法中,竖直的笔画中断悬浮在中间的一种形态。
它常用于书写楷书、行书和草书中的部分字形,为作品增添独特的艺术韵味。
1. 楷书中的展示悬针竖在楷书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在一些汉字中,悬针竖可以用来表示字体的参差不齐,使整个字形更加有趣和生动。
例如,在字体“志”中,悬针竖分散了词意,使得字形更具表现力。
除此之外,悬针竖还能够强调笔画的停顿和节奏感,使字体更加凝练、有力。
2. 行书的独特风格在行书中,悬针竖则起到了不同的作用。
它可以用来展示行书特有的飘逸与疾速感,同时在一些字体中也能够用来刻画物体的形状或者变化。
例如,在行书的字体“云”中,悬针竖的出现使得云雾的形态更加准确地展现在我们眼前。
3. 草书的狂放在草书中,悬针竖往往被用来表达狂放不羁的个性。
草书的整体结构松散,悬针竖常以不同的形态出现,犹如一根根悬浮的针头,给人以刺激和冲击。
这种特殊的形态使草书表达了自由和个性的追求,为书法艺术增添了独特的魅力。
二、垂露竖的用法垂露竖是指书法中竖直的笔画朝下延伸,宛如露珠垂落的形态。
它常用于楷书和篆刻作品中,给人一种庄重和沉静的感觉。
1. 楷书中的稳重垂露竖在楷书中的运用通常给人以稳重的感觉。
笔画朝下延伸的形态使字形更加沉稳、温和,给人一种庄严和谦逊的印象。
例如,在楷书字体“喜”中,垂露竖的出现使得整个字形更加平衡和谐。
2. 篆刻中的庄严在篆刻作品中,垂露竖往往用于刻画字体的纵深感,使得字形更加饱满和立体。
通过笔画的延伸与伸长,垂露竖表达出一种庄严、严肃的氛围,使篆刻作品更具有仪式感。
三、悬针竖与垂露竖的对比1. 形态表达悬针竖与垂露竖在形态上存在明显的差异。
悬针竖给人一种局促、悬浮的感觉,而垂露竖则更加庄重、沉静。
悬针竖与垂露竖的用法悬针竖与垂露竖的用法:(1)上面出头且为末笔用悬针竖。
当竖画贯穿整个字的上下,并且竖画在笔顺上排在最后的用悬针竖。
上面出头用悬针(2)位于右侧且为末笔用悬针竖。
竖画位于整个字右侧,竖画笔顺上排在最后用悬针竖。
位于右侧用悬针(3)位于中间但上不出头用垂露竖。
当竖画位于整个字的中间,没有穿过整个字的上方时用垂露竖为宜。
上不出头用垂露(4)左撇右竖用垂露竖。
整个字左边有撇画,右边有竖画时,竖画用垂露竖。
左撇右竖用垂露(5)左右都有竖,左竖短右竖长。
左竖短,右竖长(6)垂露竖为万能竖。
搞不清楚,怕混用时用垂露竖。
何为悬针竖,何为垂露竖,总结几点。
一、形状不同:悬针竖像一根垂直吊起来的针,落笔上重下轻,写出的竖上大下小而尖。
而垂露竖的收笔的地方就像一滴水想滴,但是又滴不下来时形成的圆点,写出来上下差不多大。
(说明:不同书体以及不同书法家有不同的运笔方式,形状可能会有所差异)二、收笔出锋的书写不同:悬针竖在最后收笔的时候要提笔笔尖出锋,速度微快。
垂露竖的收笔却需要重一点顿笔回锋。
三、使用的位置不同:总结以下几点:1、左边有撇画右边是竖画的,通常使用垂露竖:比如〃川〃字、〃井〃字等。
2、上面出头,目书写时最后一笔为竖画时,竖画为悬针竖。
如:〃中〃字,〃斗〃字等等。
3、作为右偏旁,有竖画的字,用悬针,如双耳刀邛〃,单耳刀〃T等。
4、位于中间,上不出头,用垂露,如〃下〃字、〃不"字等。
5、左右都有竖,则左短右长,为垂露竖。
如〃日〃字,〃目〃字等。
以上5点总结一句,当竖画是整个字的最后一笔用悬针,竖画不是最后一笔用垂露,垂露竖又称为〃万能竖〃,当确实不知道该用哪一个竖的时候,可以用垂露,它可以替代悬针竖,但是,悬针却不能代替垂露。
悬针竖和垂露竖都是书法中比较基础的两种笔画的书写方法,当熟练运用这两种竖的书写方法后,这将会是一个很好的开头。
垂露竖和悬针竖的写法在汉字的书写中,垂露竖和悬针竖是两种常见的笔画写法。
这两种写法的不同之处在于笔画的起始和结束位置。
下面将对垂露竖和悬针竖的写法进行详细的介绍。
一、垂露竖的写法垂露竖是一种垂直的笔画,其写法如下:1. 从上到下,先写一横,再在横的下端留出一点空隙。
2. 从空隙处向下写一个竖,竖的长度可根据需要调整。
3. 再从竖的下端向上写一小横,横的长度也可以根据需要调整。
垂露竖的写法与一般的竖笔画相比,多了一小横,这个小横的作用是使笔画更加稳定,不易出现偏斜。
二、悬针竖的写法悬针竖也是一种垂直的笔画,其写法如下:1. 从上到下,先写一横,横的长度可根据需要调整。
2. 在横的下端留出一点空隙,再从空隙处向下写一个竖,竖的长度可根据需要调整。
3. 最后从竖的下端向上写一小横,横的长度也可以根据需要调整。
与垂露竖相比,悬针竖的写法多了一横,这个横的作用是使笔画更加稳定,不易出现偏斜。
三、垂露竖和悬针竖的应用垂露竖和悬针竖在汉字书写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下面列举一些常见的字形:1. 垂露竖:井、口、日、曰、罒、立、衣、示、巾、丶、乙等。
2. 悬针竖:人、入、八、十、士、夕、尸、寸、小、幺等。
在实际书写中,垂露竖和悬针竖的写法并不是固定的,有时会根据字形的特点进行调整。
例如,字形中有多个竖笔画时,可能会采用垂露竖或悬针竖的组合形式,以使字形更加整齐、美观。
总的来说,垂露竖和悬针竖的写法虽然简单,但在汉字书写中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熟练掌握这两种写法,对提高汉字书写的速度、准确性和美观度都有很大的帮助。
悬针竖和垂露竖的区别文/成长新视点书法中的竖画,有悬针竖和垂露竖两种表现形式。
它们在起笔和行笔时相同,主要区别在外部形状、收笔方法和使用位置等三个方面。
写字时,什么时候用垂露竖,什么时候用悬针竖,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合理安排。
一、外部形状。
垂露竖和悬针竖之间的共同点,都是要写得直、正。
它们相比,外部形状的不同点,就是一个尖、一个圆。
垂露竖收笔处,类似一滴水欲滴未滴时形成的一个圆点,它与悬针竖的区别是无尖。
垂露竖的起笔和收笔处,都向右斜,且起笔和收笔处较粗,行笔处偏细。
垂露竖的姿势,是垂直有力,末端形如欲滴的露水珠。
悬针竖,就像一支垂直悬起来的针。
悬针竖的起笔和垂露竖相同,行笔处渐细,收笔处呈尖状,末端竖形如吊悬的缝衣针。
二、收笔方法。
垂露竖,起笔向右下方稍按,方向较平;行笔微提,竖直向下行走;行至收笔处时,收笔时向右下方稍按,然后向左回收笔锋,笔锋回到画内。
书写时,至收笔处,要顿笔回锋。
露珠的收笔,需在笔画的中线位置,不可偏离。
悬针竖,起笔向右下方稍按,方向较平;行笔边行边提,竖直向下行走;行至收笔处时,收笔时不顿不按,向下出锋。
书写时出锋的尖要干脆锐利,不能虚、弱。
三、使用位置。
一般情况下,在任何时候,垂露竖都可以代替悬针竖。
但在具体写法、位置时,也有几个方面的区别。
1.竖在左边,就用垂露,如“情”。
2.竖在右边,就用悬针,如“仟”。
3.竖在中间,上面出头,用悬针,如“中”。
4.竖在中间,上面不出头,用垂露,也可用悬针,如“干、千、下”。
5.竖画不是最后一笔,使用悬针;竖画是最后一笔,则二者皆可以。
如“来、木”。
在一个字中,有两笔竖画时,则左边为垂露,右边可为悬针或垂露。
如“林”。
但是在写“川”字时,略有不同,它类似于三竖。
第一笔,为“竖撇”,需要有一段行笔体现出“竖”的形态和第二笔平行。
三笔之中,中间最短,最后最长,三笔之间间距相等。
后面两竖都是使用垂露竖,不可用悬针竖。
爱好书法的朋友,在购买毛笔时,可以选择善琏湖笔,他们的品种有狼毫、兼毫、羊毫,适合不同的书法爱好者选择使用。
垂露竖和悬针竖的用法
垂露竖和悬针竖是书法中常用的两种笔画,它们的运用可以使作品更加生动、流畅。
本文将从字形、用法等方面详细介绍这两种笔画。
一、垂露竖
垂露竖是指竖形笔画向下的一段弯曲,它的形状像露珠垂落一般,因此得名。
垂露竖的特点是表现出一种柔和、流畅的感觉,常用于书法中的“水”、“月”、“枝”等字的描写。
垂露竖的运用要点:
1. 必须有一定的弯曲度,不能过于直线。
2. 竖形笔画的下端必须要有一定的长度,不宜太短。
3. 与其他笔画结合时要注意整体的协调性,不能显得突兀。
下面是几个常见的垂露竖的例子:
二、悬针竖
悬针竖是指竖形笔画向上的一段弯曲,它的形状像一根悬挂的针一样,因此得名。
悬针竖的特点是表现出一种锐利、刚劲的感觉,常用于书法中的“刀”、“剑”、“枪”等字的描写。
悬针竖的运用要点:
1. 必须有一定的弯曲度,不能过于直线。
2. 竖形笔画的上端必须要有一定的长度,不宜太短。
3. 与其他笔画结合时要注意整体的协调性,不能显得突兀。
下面是几个常见的悬针竖的例子:
三、垂露竖和悬针竖的结合运用
垂露竖和悬针竖常常被结合运用,以表现出更加生动、流畅的感觉。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垂露竖和悬针竖的结合运用的例子:
四、结语
垂露竖和悬针竖是书法中常用的两种笔画,它们的运用可以使作品更加生动、流畅。
在运用垂露竖和悬针竖时,需要注意弯曲度、长度以及整体协调性等方面。
希望本文能为广大书法爱好者提供一些帮助。
第十二课垂露竖和悬针竖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比拟,使学生认识垂露竖和悬针竖的形态特征,了解这两种竖的行笔过程和书写方法。
2、学会书写垂露竖和悬针竖和带有这两种竖的字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描模能力。
4、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写字兴趣及良好的书写习惯;感受书法运笔之美;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字的情感。
教学重点区分垂露竖和悬针竖的形态特征,掌握垂露竖和悬针竖的写法。
教学难点掌握垂露竖和悬针竖写法的不同处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教师谈话。
今天黄教师第一次与大家上课,就发现同学们不仅守纪律,而且坐得很端正,我很快乐。
因为,坐姿端正是写好字最根本的要求〔点击课件出示“正〞字〕。
2. 复习旧知。
请同学们看看这个“正〞字,里面有没有我们上节课学过的毛笔字的笔画?〔有。
长橫和短横〕长橫和短横怎么写呢还记得吗?3.明确任务。
同学们再看,这个“正〞字里面除了有横画之外,还有什么笔画?〔竖〕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竖的写法。
二、学习新知〔一〕认识学习垂露竖1.课件出示:垂露竖〔课件:把“正〞字中间的竖移出来,让学生观察〕竖有什么特征?〔头尾粗,中间细、直,尾部像垂落的露珠。
〕3.学生发言,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总结概括,提醒垂露竖的名称。
〔竖的尾部象垂着的露珠的竖,叫垂露竖〕〔教师板书:垂露竖〕4.课件出示:谁能在这些字中找出垂露竖〔教师随机点红各个字中的垂露竖〕。
〔门上卜在也化〕5.你们知道这么漂亮的垂露竖怎么写吗?请同学们翻开写字书24页,看一看垂露竖的行笔示意图和运笔过程,了解书写垂露竖要分几个步骤?怎么写?6.〔出示大屏幕:垂露竖行笔示意图和行笔过程〕指名说书写垂露竖的步骤和写法。
〔板书:起笔—逆锋行笔—中锋收笔—提、按、回锋〕。
7.教师的带着学生边念垂露竖的行笔过程边书空。
8.教师示范。
下面,教师按照垂露竖的运笔方法写一写,大家仔细观察.〔逆锋起笔,顿笔,调整笔锋,中锋行笔,提笔、下按,回锋收笔。
〕9.学生尝试描写垂露竖两遍〔学生练习描写24页的垂露竖〕。
课题垂露竖、悬针竖单元主题基本笔画教学目标掌握垂露竖和悬针竖的写法;练习写竖时起笔、行笔、收笔和调整笔锋的方法,培养学生的书写兴趣。
教学重点掌握观察垂露竖和悬针竖形态的方法和分析垂露竖的、悬针竖的写法。
教学难点掌握书写垂露竖和悬针竖时藏头护尾的方法。
课前准备笔、墨、纸、砚、字帖教学过程复备一、课程导入我们上节课学习了横的写法,大家还记得横的书写要领吗?请同学回忆下。
我们还学会了哪些横画的字?二、探究新知1.介绍笔画。
本节课我们学习竖的写法,竖是上下伸展的笔画,楷书的竖画分为垂露竖和悬针竖两类。
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悬针竖和垂露竖的写法,两种竖画的写法都是要分为起、行、收笔。
2.接下来请同学观察竖画的形态,对比两种竖画的不同地方。
用笔上有什么区别呢。
3.学生回答:两个竖画的起笔是一样的都是顿笔起笔,行笔也是一样的,只是在收笔的时候悬针竖直接出锋,垂露竖要进行回锋。
4.教师点评。
5.请同学们对照字帖认真观察,并在练习纸上书写各写一个悬针竖和垂露竖。
6.教师找出两张代表作品进行点评。
7.教师示范悬针竖与垂露竖,并讲解:悬针竖顿笔起笔,调整笔锋,慢慢提笔出尖。
垂露竖起笔与行笔与悬针竖一样,在收笔的地方提笔再收笔。
8.再次观看视频学习垂露竖与悬针竖的写法。
9.学生书写练习悬针竖和垂露竖,教师巡视指导,将学生书写中的问题进行收集,并进行统一讲解。
10.教师纠错,学生反思练习竖画。
三、讲解示范1、分析笔画形态。
接下来请同学们分析一下,我们应该怎样写“上”和“千”字?2.教师请几位同学回答下列问题。
(1)“上”字的竖怎样起笔?怎样行笔?如何收笔?需要注意哪些问题?(2)“千”字的竖怎样起笔?怎样行笔?如何收笔?需要注意哪些问题?(3)“上”“千”字是如何占格的?(4)“上”“千”字的笔画关系是什么样的?(5)“上”“千”字的字形结构是什么样的?3.请同学们认真读帖,对照字帖各写一个“千”“上”。
4.教师巡视,并找出几幅典型作品展示点评。
垂露竖与悬针竖的区别用法
垂露竖和悬针竖的区别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形状上的差异:垂露竖起笔藏锋,竖末的收笔较为圆润,像是滴落的露珠,故称为垂露。
悬针竖的形状则如悬挂的针,起笔与垂露竖相同,但收笔处需要逐渐提笔出锋,形成尖锐的针状。
2.用法上的差异:垂露竖通常用于需要较重起笔和收笔的笔画,以保持整体字形的平衡和美观。
悬针竖则多用于需要突出尖锐收尾的笔画,以强调字体的锋利感和动态感。
在实际应用中,垂露竖和悬针竖的用法需要根据字体风格、书写速度、笔画位置等因素综合考虑。
有时,一个字中可能出现同时使用垂露竖和悬针竖的情况,这需要书写者灵活掌握两种笔画的运用技巧,以使字体整体更加协调和平衡。
小学四年级硬笔书法基本笔画《悬针竖、垂露竖》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仔细观察、比较,了解悬针竖、垂露竖的形态特点;掌握书写要领,写出规范、美观的竖画以及相关的字。
2.培养学生正确握笔姿势和坐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激发学生的书写兴趣,培养的书写习惯,懂得做人、做事的道理。
教学重点:掌握“垂露竖”和“悬针竖”的书写要领,写出规范、美观的竖画。
教学难点:动作路线清晰,手形、行笔到位,动作连贯。
教具准备:教室米字格黑板贴教学时数:一节课教学内容:基本笔画,悬针竖、垂露竖。
教学过程:(一)欣赏引入师:孩子们,上课之前,我们先一起走进大自然,去欣赏大自然之美好吗?视频:一片森林,风光无限,直立的翠竹、挺拔的白杨树……师:笔直的翠竹、挺拔的白杨树,像汉字中的哪个笔画?生:竖画。
师:竖画直立挺拔,就像这画上的翠竹和白杨一样充满力量之美。
板书:笔直、挺拔。
我们一起走进汉字中去欣赏竖画之美。
师:欣赏了这些字的竖画的美,你又有什么发现?生:有的竖画下面尖尖的,有的竖画下面圆圆的。
师:孩子们很善于观察!像这种下面圆圆的竖画,它像不像快滴落的露珠?师相机出示课件:树叶上快滴落生1:老师,我觉得还像妈妈缝衣服的针。
师:对,我们把它叫做悬针竖。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垂露竖和悬针竖。
师板书课题:垂露竖和悬针竖。
生齐读课题。
(二)习练竖画1.讨论写法。
出示图片。
(带有米字格的垂露竖和悬针竖)。
师:认真观察、比较这两个竖画的形态,想想应该怎样才能写好、写漂亮呢?生1:头重一些,要写直。
生2:垂露竖下面写圆、悬针竖下面要写尖。
师小结:孩子们真会观察,头重,身直,尾——尖(圆)。
2.教师示范.师:垂露竖下面怎么写圆?悬针竖下面怎么写尖呢?仔细看看老师是怎么写的。
师示范:垂露竖:(1)起笔稍重,行笔垂直向下较轻,收笔稍重。
(2)起笔重,行笔轻,收笔重。
(3)重——轻——轻——重。
悬针竖:(1)起笔稍重顿笔,行笔时转笔垂直向下,收笔时由重到轻,出锋收笔,笔画出尖。
悬针竖有关故事欧阳询写“竖”多用垂露少用悬针,这些千古之法,不是谁人都知在楷书的笔画中,竖画有两种形态:垂露竖和悬针竖。
(见图)二者的区别在于收尾,一尖一圆。
悬针竖垂露竖竖之名:至于"垂露"与"悬针"的起源,大致可追溯到汉代。
悬针:凡竖画下端出锋的,其锋如针之悬,故称"悬针"。
《隋书·经籍志一》:"汉时以六体教学童,有古文、奇字、篆书、隶书、繆篆、虫鸟,并藁书、楷书、悬针、垂露、飞白等二十餘种之势,皆出於上六书,因事生变也。
"宋张表臣《珊瑚钩诗话》卷一:"有悬针者,汉曹喜所作,象针锋纤抽之势,以书五经篇目,取贯穿经指之义。
"垂露:凡竖画下端不出锋的,其尾如露之圆,故称"垂露"。
《后汉书·仲长统传》:"垂露成幃,张霄成幄。
"汉时有垂露书。
宋人张表臣《珊瑚钩诗话》:"﹝篆法﹞有'垂露'者,亦喜所创,取草木婀娜垂露之象,皆出新意。
"相传汉曹喜工篆隶,善悬针垂露之法,世称"垂露书"。
《初学记》卷二一引南朝宋王愔《文字志》:"垂露书,如悬针而势不遒劲,阿那若浓露之垂,故谓之垂露。
"说:"悬针者,笔欲极正,自上而下,端若引绳。
若垂而复缩,谓之垂露。
"现有人呼之为"下尖"与"下圆"者,虽然确切,实无文化与趣味,何也?试解之。
凡书法形态之名称,至少具有两个品质,一曰常见,二曰美好。
先说"常见",露珠,自然之物;花针,家中常备,二者可谓常见。
当然时过境迁,现如今的新一代,以购买现成品牌衣服为乐,甚至足不出户,网购到家,针线自是生疏。
父辈以前的几千年,家中针线活是女孩的必备之技能,称之为"女红"。
竖的写法田字格
竖的写法田字格分垂露竖和悬针竖,具体步骤如下:
垂露竖:向右下顿笔起笔,而后竖直向下行笔,行笔过程一定要稳,竖划务必求直,这里所谈是楷书,还务必求正,大家练习时可以参考田字格的虚线或格子边框线。
最后,将笔轻轻提起稍向左,向右下方顿笔收笔(有时会需要笔将往上回一下,但动作不可过大,是否需要这一下,主要看前面竖划的形态)。
悬针竖:前面的写法与垂露竖相同,只在收笔处别于垂露竖。
悬针竖的收笔,只需将笔边行笔边提起,往正下拖出一个“尖”来。
1。
第2课垂露竖和悬针竖
教学目标:
1、观察比较垂露竖和悬针竖的形态特征,学习并掌握书写方法,会写带有这两个笔画的字,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模仿能力。
2、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写字兴趣及良好的书写习惯;培养学生对书法运笔之美和结构之美的审美能力。
教具准备:书法课常有工具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先来认识一位有名的书法家——王羲之。
师介绍王羲之。
2、老师来给同学们讲一个王羲之学写字的故事。
王羲之从小喜爱写字,7岁就开始练习书法,勤奋好学。
据说平时走路的时候,也随时用手指比划着练字,日子一久,连衣服都划破了。
17岁时他把父亲秘藏的前代书法论著偷来阅读,看熟了就照着练。
他每天坐在池子边练字,迎来黎明,送走黄昏,不知用完了多少的墨水,写烂了多少的笔头。
他每天练完字就在池水里洗笔,天长日久,竟将一池水都洗成了墨色。
这也就是现今我们在绍兴看到的传说中的“墨池”。
3、你现在知道他能成为“书圣”了原因了吗?(因为他勤学苦练,持之以恒。
)
4、那么你们能像王羲之那样认真、用心的去练字吗?
5、把字练好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今天我们先来学习基本笔画:垂露竖悬针竖
二、激趣。
1、上节课,咱们学习了《短横和长横》的写法,也认识了几种不同形态的横。
其实,竖也有不同的形态,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和学习两种不同的竖。
2、出示“垂露竖和悬针竖”的行笔示意图。
三、导学。
1、两种竖的认识。
〈1〉学生仔细观察垂露竖和悬针竖的外形。
提问:从外形上你们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垂露竖和悬针竖在形态上的异同)
〈2〉教师小结并板书课题。
竖的尾部像垂着的露珠的竖,叫垂露竖。
竖的尾部像尖尖的缝衣针的竖,叫悬针竖。
2、写垂露竖和悬针竖。
〈1〉老师示范书写,让学生仔细观察垂露竖和悬针竖在写法上的异同。
提问:从写法上和老师的运笔过程中你们发现了什么?
〈2〉学生观察后领会书写的要领。
教师小结:
垂露竖:下笔稍重,行笔垂直向下较轻,收笔稍重。
悬针竖:起笔行笔同垂露,只是收笔时由重到轻,出锋收笔,笔画出尖。
〈3〉学生试写,教师及时点评。
在学生练习写的过程中,教师巡视,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指导纠正。
如书写垂露竖时,上下两头不能过于夸张写的太粗。
书写悬针竖时,尾部出锋不要太急,行笔与收笔之间要过度自然。
总之,要做到行笔流畅,笔画匀称,美观。
四、琢磨练习带垂露竖和悬针竖的字:
1、想一想带有垂露竖和悬针竖这样笔画的字,有哪些?
2、古人强调:“练字先练眼”,就是说写字不仅靠手写,还要靠眼来看,而且大部分是靠眼晴看了再写。
请同学们打开《写字与书法》,看看四个带有“垂露竖”和“悬针竖”笔画的字,想一想怎样才能写得漂亮?
小结:像同学们这样反复观察、琢磨、记忆这个字,就是书法中常说的“读帖”。
4、学生练习。
身正、肩平、背直左手按纸,右手执笔。
反馈点评:抽中上学生各一名,学生自评学习点评教师点评示范。
评价:把握住字的外形特点,就能把字写得很不错了,但这样是不够的,就像搭积木一样,还要安排好笔画之间的位置才行。
用笔用轻重,行笔有快慢。
如果能注意到这个笔画在整个字中的位置,在方格中的位置就更好了。
5、师:通过刚才的学习,同学们已经能用心练字了,有进步。
五、展示成果。
1、下面我们走进写字练兵场,今天我们要练习的内容是带有垂露竖和悬针竖的字,每个字练5遍,看谁得的星星多。
()
2、巩固练习:拿出方格本,把你觉得掌握得还不够的字进行练写。
每写完一个,要和字样进行对照、比较,写得越像,说明你越厉害。
3、作品展评:以小组为单位,选出小组内写的最好的作品,再在全班展评。
给予优秀者掌声鼓励。
4、课堂总结:中国是书法的故乡,希望同学能从小认真练字,把这门艺术发扬光大。
六、作业布置:再找一些带有垂露竖、悬针竖笔画的其它字,练习书写。
板书: 2、垂露竖悬针竖
尾部像垂着的露珠尾部像尖尖的缝衣针
一尺、一拳、一寸
用笔用轻重,行笔有快慢
写字时候做到“眼到、手到、心到”可不容易,那可由不得半点分心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