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集体备课教案
- 格式:pdf
- 大小:73.11 KB
- 文档页数:6
三年级语文教研组集体备课活动记录及教案(三)章节一:回顾与导入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2.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教学内容:1. 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包括生字词和重点句子。
2. 通过问题引导,让学生分享他们对上节课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教学步骤:1. 教师简要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提醒学生复习。
2. 学生分享他们对上节课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3. 教师针对学生的分享进行点评和指导。
章节二:生字词学习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掌握本节课的生字词,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培养学生积极动脑、主动学习的习惯。
教学内容:1. 学习本节课的生字词,包括汉字的读音、书写和词义。
2. 通过练习题,检验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教学步骤:1. 教师出示生字词,引导学生朗读、书写和解释。
2. 学生通过练习题,检验自己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章节三:课文学习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
教学内容:1. 学习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情节。
2. 分析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修辞手法。
教学步骤:1. 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情节。
2. 学生分享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3. 教师针对学生的分享进行点评和指导。
章节四:课堂练习教学目标:1. 巩固学生对生字词和课文内容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2.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学内容:1. 完成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练习题。
2. 学生相互交流,讨论解题思路和答案。
教学步骤:1. 教师出示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
2. 学生相互交流,讨论解题思路和答案。
章节五:总结与布置作业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教学内容: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2. 布置与本节课相关的作业,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教学步骤: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三年级下册语文集体备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集体备课,教师们共同探讨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运用多样的教学手段,如图片、视频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开展小组讨论、分享心得等互动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2)培养学生勤奋学习、积极进取的态度。
(3)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关爱他人的品质。
二、教学内容第一单元:春天来了1. 课文《春晓》2. 生字词学习3. 春天相关诗歌欣赏第二单元:美丽的夏天1. 课文《小池》2. 生字词学习3. 夏天相关诗歌欣赏第三单元:多彩的秋天1. 课文《秋天的雨》2. 生字词学习3. 秋天相关诗歌欣赏第四单元:寒冷的冬天1. 课文《雪地里的小画家》2. 生字词学习3. 冬天相关诗歌欣赏第五单元:人与自然1. 课文《小手动起来》2. 生字词学习3. 人与自然相关故事欣赏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课文内容的理解与拓展。
(3)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关爱他人的品质。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1)集体备课:教师们共同探讨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互动式教学:开展小组讨论、分享心得等互动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表达能力。
2. 教学手段:(1)图片:运用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课文。
(2)视频:播放与课文相关的视频,丰富学生的感官体验。
(3)诗歌欣赏:选取与季节相关的诗歌,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案集体备课【范文】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培养学生的写作技巧和表达能力。
加强学生的词汇量和语法知识。
提高学生的听力和口语能力。
1.2 教学内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写作技巧的培养和练习。
词汇和语法的巩固和扩展。
听力材料的理解和口语表达练习。
第二章:教学方法与手段2.1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
使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具体实例理解课文内容。
运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2.2 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教学,播放课文相关的音频和视频材料,提高学生的听力和口语能力。
使用教学挂图和教具,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课文内容。
利用网络资源,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
第三章:教学过程与步骤3.1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通过问题引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能力。
课文讲解:讲解课文内容,解析重点和难点。
写作练习: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写作练习,培养学生的写作技巧和表达能力。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总结反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和反馈,及时纠正错误和解决问题。
3.2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新课,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第二步:讲解课文内容,解析重点和难点。
第三步:进行写作练习,指导学生写作技巧。
第四步: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
第五步:总结反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和指导。
第四章:教学评价与反馈4.1 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考试成绩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合作能力,以及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4.2 教学反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及时的反馈,指出优点和不足之处。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建议,及时解决问题。
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第五章:教学资源与材料5.1 教学资源使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音频和视频材料,增加学生的听力和口语练习机会。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册)(教育部新编教材)特别说明:本教案为最新部编版/统编版语文配套教学设计含教学计划、教学反思(最新教育部统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一、学情分析本班共有学生32人。
学生进入三年级后,在识字方面突破识记的难关,孩子们记字的速度加快,但由于识字量加大,同音字混淆有时会出现。
主动识字的愿望非常强烈。
已基本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
孩子们喜欢阅读,对阅读有兴趣,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阅读浅显的课外读物,能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经常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古典诗词、格言警句等。
并愿意与人交流,能认真听别人讲话,能听懂主要内容。
在说话方面,能主动与别人交谈,讲述简短的故事和见闻。
说话时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对周围的事物有好奇心,乐于观察大自然,能把看到的、想到的写下来,语句较连贯。
识字教学加强已认识汉字的复现巩固,防止回生是本学期的重点。
在本学期的教学中努力通过集体读、分组读、领读、男女学生对读、配乐朗诵、分角色朗读等多种形式,使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并引导学生将自己当作课文中的人物去感受、体验、思考,去领会作者所要传达的感情,进而通过自己的阅读表达出来。
二、教材分简析:新人教版统编版于2018年秋期正式使用,本册教材安排课文27篇。
教材以专题组织单元,以整合的方式组织教材内容,共分八个单元。
各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识字形式多样,课文内容丰富,体裁多样,富有童趣,语言规范,浅显易懂,插图精美,便于对学生进行朗读、背诵、复述、口语交际等训练。
本册教材从内容上看,主要任务是识字、写字和课文的朗读和句子的理解。
从学生的长远发展来看,词语的积累运用、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发现、探究、解决问题也是教学重点。
难点是识字、写字和课文的朗读。
三、教学目的和要求:1、识认字250个,写字250个。
2、掌握字的间架结构和书写规则。
三年级语文下册集体备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拼读生字词,理解词语的意思。
(2)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3)学会本课的生字,会用生字组词。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课前预习、课堂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运用图片、视频等教学辅助工具,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3)采用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动物的情感。
(2)培养学生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品质。
(3)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增强环保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课文《燕子》(1)生字词的学习与掌握。
(2)课文的朗读与理解。
(3)运用生字组词,进行语言实践。
2. 第二课时:课文《荷花》(1)生字词的学习与掌握。
(2)课文的朗读与理解。
(3)运用生字组词,进行语言实践。
3. 第三课时:课文《秋天的雨》(1)生字词的学习与掌握。
(2)课文的朗读与理解。
(3)运用生字组词,进行语言实践。
4. 第四课时:课文《花钟》(1)生字词的学习与掌握。
(2)课文的朗读与理解。
(3)运用生字组词,进行语言实践。
5. 第五课时:课文《草船借箭》(1)生字词的学习与掌握。
(2)课文的朗读与理解。
(3)运用生字组词,进行语言实践。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生字词的学习与掌握,课文的朗读与理解。
2. 教学难点:生字词在具体语境中的运用,课文内容的理解与感悟。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学习生字词,解释词语意思,让学生充分理解。
3. 朗读课文,帮助学生把握课文节奏,提高朗读能力。
4. 分析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5. 运用生字组词,进行语言实践,巩固所学知识。
6.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五、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根据生字词写一段话,锻炼语言表达能力。
三年级下册语文集体备课教案一、教学内容分析【教学内容】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材共有五个单元,包括《燕子》、《荷花》、《秋天的雨》、《雪地里的小画家》、《小桥流水》。
每个单元包含2-3篇课文,以及“语文园地”中的“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宽带网”等内容。
【教学目标】1. 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使他们在朗读中感受语言的美妙。
2. 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语文基础知识,如字词、语法等。
3.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4.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主动探究的能力。
二、教学方法【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问题。
2. 运用情景教学法,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课文内容。
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运用启发式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 课文内容的理解与感悟。
2. 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如字词、语法等。
3. 朗读能力的培养。
【教学难点】1. 生僻字词的理解与运用。
2. 文本深层含义的解读。
3. 培养学生对自然、生活的热爱。
四、教学进程安排【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让学生初步了解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学习课文,指导学生朗读,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语言的美妙。
3. 分析课文内容,帮助学生理解文本的深层含义。
【第二课时】1. 复习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2. 深入学习课文,分析课文结构,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基础知识。
3. 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第三课时】1. 复习前两个课时的学习内容,总结课文的主要知识点。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探讨课文中的问题。
3. 进行课堂练习,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五、教学评价【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课堂练习成绩等方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2. 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如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向往等。
3. 结合学生的自我评价、同伴评价和教师评价,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教师集体备课教案**************************教师集体备课教案**************************教师集体备课教案**************************教师集体备课教案**************************教师集体备课教案**************************教师集体备课教案**************************教师集体备课教案**************************教师集体备课教案**************************教师集体备课教案**************************教师集体备课教案**************************教师集体备课教案首歌曲,你们想听吗?欣赏“古诗新唱”——“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四、拓展延伸,美在秋天。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赞美秋天的还有很多很多,你们课余时间也可以找找读读哟!五、识记字形,书写生字。
1. 同学们,苏轼把这首诗送给了刘景文,我们现在就来写一写诗中的几个生字。
(写字之前要注意写字的姿势,做到:头正身直脚放平,五指执笔笔杆正,一寸一尺和一拳。
每个生字写2次,争取第2个比第1个写得好。
)(出示生字田字格课件30:)赠刘盖菊残君橙2.你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熟字加偏旁:“曾+贝”是“赠”,“文+刂”是“刘”,“登+木”是“橙”,“+皿”是“盖”。
减一减:“群—羊=君”。
换一换:“线”把“纟”换成“歹”,变成“残”。
3.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位置及笔画,交流讨论如下:(1)“盖”字的“羊”没有尾巴。
(2)“君”字的第二笔横要露头。
(3)“赠、橙”都是左窄右宽,“残”左右等宽,“刘”左宽右窄。
4.教师示范,提示重点笔画。
提醒学生注意:“残”是左右结构的字,右边是两横一撇,不是一横两撇。
杨林镇兰茂一小教师集体备课单元分析科目:语文册次: 5 第(1 )单元杨林镇兰茂一小教师集体备课签科目:语文册次:三年级上册杨林镇兰茂一小教师集体备课签科目:语文册次:三年级上册杨林镇兰茂一小教师集体备课签科目:语文册次:三年级上册杨林镇兰茂一小教师集体备课签科目:语文册次:三年级上册杨林镇兰茂一小教师集体备课签科目:语文册次:第三年级上册杨林镇兰茂一小教师集体备课签科目:语文册次:三年级上册杨林镇兰茂一小教师集体备课签科目:语文册次:三年级上册杨林镇兰茂一小教师集体备课签科目:语文册次:三年级上册杨林镇兰茂一小教师集体备课签科目:语文册次:三年级上册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已经升入三年级了。
从今天起,我们要学习写作文这项新本领了。
与写话一样,写作文并不难,只要把自己做过的、看见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下来,让人看明白了,就是作文。
其实,有好多同学上学期的写话,就已经是作文了。
所以,作文并不神秘,也不可怕,相信你们在今后的日子里一定能够写出非常精彩的作文二、阅读例文,感受作文(一)阅读例文1.阅读《好阿姨》。
(1)自由读一读《好阿姨》,想一想,小作者笔下的阿姨“好”在哪里(2)交流、讨论。
(3)好阿姨是怎样给小作者留下“热情”的“好”印象的呢再仔细地读一读,与同桌讨论讨论。
(4)小结:小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真实有序地写下了自己去商店买牙膏时的见闻和感受,动作、语言的描写反映了阿姨热情待客的特点。
由此可见,作文是十分简单的,只要留心周围事物,就能写出作文来。
2.阅读《假如我有一支神笔》。
(1)自由读一读,边读边想,小作者有了神笔以后,他想做些什么(2)小结:小作者展开了想像的翅膀,写出了这篇生动有趣的作文,而且字里行间流露出小作者的美好心愿。
由此可见,作文可以写自己的想像世界,只要大胆想像,也能写出精彩的作文来。
(二)畅谈感受读了《好阿姨》《假如我有一支神笔》这两篇作文之后,你对作文有什么样的感受呢意图这个教学环节旨在通过阅读例文,畅谈感受,让学生真正领悟到作文是简单的、自由的,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是顺乎自然的。
三年级语文下册集体备课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语文基础知识,提高听说读写能力。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
1.2 教学内容课文内容:选取适合三年级学生的优秀课文,包括童话、寓言、故事等。
语文知识:巩固和拓展学生已学的汉语拼音、汉字、词语、句子等知识。
听说读写能力:通过各种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第二章:教学方法与手段2.1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学习和运用语文知识。
互动教学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活动,提高他们的主动性和合作能力。
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2.2 教学手段教学课件:使用多媒体课件,生动展示课文内容和教学知识点。
教学道具:使用适当的道具,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
教学评价:通过测验、作业和课堂表现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第三章:教学安排与进度3.1 教学安排每周安排两节语文课,每节课时为40分钟。
每节课的教学内容包括课文阅读、语文知识和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
3.2 教学进度第一周:学习课文《春天来了》,掌握生字词和句子结构。
第二周:学习课文《小草》,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第三周:学习课文《夏天的太阳》,学习修辞手法和词语运用。
第四周:学习课文《秋天的果实》,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第五周:学习课文《冬天的雪》,进行听说读写综合训练。
第四章:教学评价与反馈4.1 教学评价定期进行课堂测验和作业检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
鼓励学生参加学校的语文比赛和活动,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4.2 教学反馈及时向学生反馈学习情况和评价结果,指导他们改进学习方法和策略。
定期与家长沟通,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展和问题,与家长共同促进学生的成长。
第五章:教学资源与辅助材料5.1 教学资源教材:使用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材,作为主要教学资源。
参考书:查阅相关的教学参考书籍和教案,丰富教学内容和方法。
三年级语文教研组集体备课活动记录及教案(三)第一章:导入新课教学目标:1. 引起学生对课程的兴趣。
2.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
教学内容:1.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
2. 引入新的课程内容。
教学步骤:1. 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
2. 教师简要介绍新的课程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兴趣表现。
2. 记录学生的回答情况。
第二章:新课学习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掌握新的知识点。
2.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内容:1. 学习新的课文内容。
2. 分析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子。
教学步骤:1. 教师带领学生阅读新的课文内容,边读边解释生词和句子。
2.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子,解释其意义和用法。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的阅读理解情况。
2. 记录学生的回答情况。
第三章:课堂练习教学目标:1. 巩固学生对新知识点的掌握。
2. 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教学内容:1. 学生进行阅读理解练习。
2. 学生进行写作练习。
教学步骤:1. 教师给出阅读理解题目,学生独立完成。
2. 教师给出写作题目,学生独立完成。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的练习完成情况。
2. 评价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第四章:小组讨论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2. 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1. 学生分组进行讨论。
2. 学生口头表达讨论结果。
教学步骤:1. 教师给出讨论题目,学生分组进行讨论。
2. 每个小组派代表口头表达讨论结果。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的合作和口头表达能力。
2. 记录学生的讨论结果。
第五章:总结与布置作业教学目标:1.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布置作业,巩固学习成果。
教学内容: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教师布置作业。
教学步骤: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点。
2. 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的学习总结情况。
2024年三年级语文集体备课计划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阅读、写作、口语和听力等语言技能,提高综合语言运用能力;2. 增强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能力;3.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
二、教学内容及安排:1. 教学内容:(1)课文:阅读、理解、背诵和演讲;(2)语法:句子的基本结构和常用语法规则;(3)写作:小作文和日记写作;(4)古诗文欣赏和鉴赏;(5)名著和经典文学读本的教学。
2. 教学安排:第一学期:(1)第一单元:启蒙教育教学内容:课文《我的家》、《小小的蚂蚁》(2)第二单元:动物世界教学内容:课文《猫和老鼠》、《青蛙的朋友》(3)第三单元:植物的美丽世界教学内容:课文《百花园》、《果园里的一天》(4)第四单元:神奇的故事教学内容:课文《石榴》、《简爱的日子》(5)第五单元:社交礼仪教学内容:课文《那个小孩又皮又调皮》、《卡片的魔力》第二学期:(1)第六单元:国家的文化教学内容:课文《舞狮》、《茶,名茶》(2)第七单元:英雄的故事教学内容:课文《霸王别姬》、《细说西施》(3)第八单元:怀旧的日子教学内容:课文《街角的小店》、《我的一天》(4)第九单元:科学的故事教学内容:课文《第一颗航天卫星》、《袖珍的机器人》(5)第十单元:童话世界教学内容:课文《白雪公主》、《绿野仙踪》三、教学方法:1. 组织形式: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情景教学等;2. 教学手段:黑板、多媒体教学、游戏等;3. 教学策略:启发式教学、情景教学、问题导入等。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包括学生的课堂参与、作业完成和表现等;2. 作品评价:包括作文、口语表达等作品的评价;3. 考试评价:包括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
五、教学资源准备:1. 教材:《语文》教材;2. 参考书:相应的辅助教学材料;3. 多媒体设备:电脑、投影仪等。
以上是2024年三年级语文集体备课计划,请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2024年三年级语文集体备课计划集体备课就是年级组内教师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苏教版教材的特点,并结合本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最科学的教法和程序,为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做好充分准备。
为了充分发挥集体智慧,促进以老带新,以新促老,集思广益,博采众长,真正实现资源共享,使年级内数学教师能从单元整体上驾驭教材,结合以往集体备课的经验,特制定本年级集体备课计划。
一、指导思想:集体备课必须立足个人备课的基础上,以学科备课组为单位进行,要在充分研究新课程标准和人教版教材的前提下,集体商讨教学方法,共同研究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同时要兼顾学生的基础和实际情况,确定教学目标,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工作目标:1、每周开展一次业务学习活动,在本组内形成教研之风、互学之风,创新之风,共同提高本年级的教育教学水平。
2、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抓紧课堂____分钟,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3、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组织年级组内老师加强理论学习,更新教学观念,丰富自身内涵。
三、工作及措施:1、组织本年级老师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和课改精神,认真研读各种教育理论书籍,撰写学习心得。
2、认真钻研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以学生为主体,努力创设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观察、实验、猜测、推理与交流中领会知识,感悟知识,经历过程,并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实践能力,探索意识与创新意识。
3、认真组织本年级内的每日两题活动,精心设计题型,内容尽量丰富,有趣,做到每日一练,每天一讲。
4、认真做好年级内学生的提优补差工作,尽量照顾好班级内的学困生,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自信心,努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切实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2024年三年级语文集体备课计划(二)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提升语文听、说、读、写能力;2. 通过语文学习,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力和表达能力;3. 培养学生正确的语言文字表达意识和习惯。
宝坻区小学三年级语文集体备课教案
宝坻区小学三年级语文集体备课教案
宝坻区小学三年级语文集体备课教案
宝坻区小学三年级语文集体备课教案
宝坻区小学三年级语文集体备课教案
宝坻区小学三年级语文集体备课教案
宝坻区小学三年级语文集体备课教案
宝坻区小学三年级语文集体备课教案
宝坻区小学三年级语文集体备课教案
宝坻区小学三年级语文集体备课教案
宝坻区小学三年级语文集体备课教案
宝坻区小学三年级语文集体备课教案
宝坻区小学三年级语文集体备课教案
宝坻区小学三年级语文集体备课教案
宝坻区小学三年级语文集体备课教案
宝坻区小学三年级语文集体备课教案
宝坻区小学三年级语文集体备课教案。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集体备课教案主备老师:XXX参与研讨老师:XXX康乐翟玉明第二单元
单
元
分
XXX
寓言故事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以“寓言故事”为主题,是继三年级上册“童话世界”单元之后,第
二次以文体组元,编排了三篇精读课文《守株待兔》《陶罐和铁罐》《鹿角和鹿
腿》和一篇略读课文《池子和河流》。
4则寓言故事涵盖古今中外,有中国古代
寓言、当代寓言,也有伊索寓言和XXX寓言;文体有故事,还有诗歌。
丰富多
样的研究素材,为学生认识、了解寓言打开了一扇窗。
《守株待兔》这则寓言告诉我们说明不努力做事,心存侥幸,而想到的收获,
是不可能的。
《陶罐和铁罐》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人各有长处和短处,要看到别人
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鹿角和鹿腿》这则寓言说明
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我们不要光图美丽的外表,更要讲实用。
《池子和河流》
这则寓言讲述了池子和河道的观点不同,招致了它们最后的结局不同。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读寓言故事,明白其中的道理”。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
学过些寓言,对寓言有过感性的认识。
这次特地编排寓言单位,旨在引导学生进一
步认识和了解寓言,帮助学生形成对寓言这种文学体裁的初步认识。
本单位的4
篇课文运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不仅要理解寓言故事的内容,还要关注寓言中蕴
含的道理,“交流平台”则引导学生对寓言的基本特点及阅读寓言的好处进行了
总结梳理。
本单元的作是看图作文,要求是“把图画的内容写清楚”,作安排的是。
江口镇实验小学集体备课教案
2015至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
年级三年级学科语文主备人罗灶连
课题1、燕子授课教师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1.1会认9个生字,会写出14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22个词语。
2.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3理解课文内容,抓住描写燕子和春天的语句,感悟燕子的活泼可爱和春天
生气勃勃的景象,培养热爱大自然春天的思想感情。
4.4学习作者细致地观察和一些表达方法,积累好词佳句。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体会燕子的可爱以及作者细致观察和描写生动的方法。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体会燕子的可爱以及作者细致观察和描写生动的方法。
教学方法讲读法和练习法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内容及过程
第一课时
一、交流“我知道的春天”,导入课题
1、展示自己收集的有关春天的图片并用优美词句描述给大家听。
2、师小结导入:从同学们介绍的鸟语花香、潺潺流水中,我们感受到春天
已经来临了,特别是小燕子,更是给早春的山光水色增添了生气,把春光点缀得更加美丽。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一篇课文《燕子》。
(出示课题齐读)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了解文章脉络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2、小组合作学习生字词
(1) 读准字音:开火车读个个过关。
(2) 讨论识记难记的生字、不懂的词语。
(3) 出示生字词集体点拨:“俏”读“qiào”,要和“悄”区别读音和字形。
“拂”的读音是“fú”,不要错读成“fó”。
“掠”是撮口音。
3、再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燕子的?
4、集体交流。
(按由近及远的观察顺序来描写)
三、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轻声读第一自然段,思考:这段话写什么?(燕子的外形特点)
2、你想怎么读这段话?为什么?试着读读。
3、词语训练:“凑成”换成“组成”好吗?为什么?(反复读体会文章表达的活泼的基调)
4、采用指名读、小组读等多种方式有感情朗读第一自然段。
四、巩固字、词,指导书写6个生字。
1、出示本课生词:燕子、赶集、聚拢、增添、掠过、稻田、尾尖、偶尔、一圈、荡漾、
音符、演奏、赞歌、生机勃勃、沾了一下水面、飞倦了
2、出示生字“燕、聚、增、掠、稻、尖、偶”认读、组词
3、自己观察识记,集体点拨:
“燕”的上部分是“廿”,不要错写成“艹”;“聚”的下面是“”,不要写成“水”;“尖”,上小下大,"稻"右下部第一笔是撇,中间横没有连着。
4、师根据需要范写,学生书写练习。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听写生词:燕子、聚拢、增加、稻田、偶尔
2、齐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二、学习2—4自然段
1、轻声读第2自然段,思考:这段话讲什么?(讲春天来了,小燕子从南方飞来,为春天增添了许多生机)
2、这段话描写了春天的哪些景色,仔细地读一读相关的句子,边读边想象。
第二自然段描写的花、草、叶“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这是一幅什么样的
景象呢?把你脑中的画面描述一下。
(花儿争相开放)
3、指导朗读第2自然段。
定准轻松欢快的基调,语速根据内容的变化时缓时急。
让学生感受到春天的美丽和勃勃生机。
4、自由朗读第3自然段,想想这一段写了什么?(燕子飞行的各种姿势)
5、再读,说说这段话写了小燕子的哪些特点?从哪些句子感受到?
6、集体有感情地朗读。
师:这些自由飞翔的燕子,使这早春美景更加生机勃勃、令人神往。
者还写
了什么呢?
7、读第四自然段
8、指名说说第四自然段写什么。
(写燕子停歇花电线上形成的美丽图景。
)
9、这段话里有几个比喻,分别把什么比作什么?为什么要用“五线谱“打比方呢?
lO、“演奏的春天赞歌”你说,这首歌在赞美春天怎么样呢?(畅所欲言
四、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五、指导背诵课文。
1、默读课文,再回顾课文的脉络,点拨作者的观察写作方法。
(由近到远,按照燕子的外形——美好春光里的小照子——燕子的飞行利停歇的顺序)
2、指点背诵方法。
3、自由背诵。
六、学习“沾、圈、漾、倦、符、演、赞”,书写练习。
七、布置作业,
1、鼓励学生在课外再摘抄一些描写春光的句予。
2、背熟课文。
板书设计:外形:活泼
燕子飞行:轻快
休息:优雅
教学反思:
江口镇实验小学集体备课教案
2015至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
年级三年级学科语文主备人罗灶连课题2、古诗两首授课教师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1、1会认4个生字,会写7个全字,能正确读写“碧玉、妆成,裁出、剪刀、万紫千红”等词语。
2、2背诵两首诗。
3、3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热爱春天大自然的感情,感悟大
自然的美好。
让学生大体了解诗句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记背诗句。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让学生大体了解诗句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记背诗句。
教学方法讲读法和练习法、启示法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内容及过程
第一课时
一、背诵古诗,导入新课
师:春天是一幅多姿多彩的图画,许多诗人通过诗歌来赞美它,谁来背背有关春天的诗歌?(指名背通)/今天我们还要随着古代诗人贺知章和朱喜一起走进迷人曲春天,看着他们分别赞美了春天的什么?
二、先学习《咏柳》,自读完成以下要求
1、把诗歌读正确、流利,认记生字"咏、绦",
2、指名读诗,提醒读准“绦”“妆”“裁”
3、根据注释了解诗歌的大意。
4、小组交流;互相释疑,讨论难点。
三、朗读古诗,理解诗意,体会感情
1、指名读诗句,说说自己对诗意的理解。
2、全班交流,相机点拨:
(1)“碧玉妆成一树高"这句里把什么比作什么?(柳树的枝叶比作碧玉)
(2)“绿丝绦”指什么?为什么说柳技是“绿丝绦”?(想象体会柳技的绵长和柔软)
(3)说说自己对“不知细叶谁裁出”的理解和体会(体会柳叶的小巧整齐,体
全大自然的伟大神奇)
(4)“二月春风似剪刀”又把什么比作什么?为什么这么比喻?
3、结合理解,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1)自己练习读,边读边想象。
(2)指名读,师生评议。
(3)以读代讲,师生合作:老师朗读散文,学生用恰当的诗句来对答。
师:你看那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看上去好像用碧玉装扮的一样,真是青翠欲滴啊!那垂挂下来的万千柳条,柔软绵长,随风摇曳,多像绿绿的丝带!
生: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师:再看那小巧的新长出来的柳叶,细细尖尖的,整整齐齐的,是谁裁剪出
来的呢?
原来是二月春风这把剪刀裁出来的啊!
四、背诵古诗。
第二课时(学习《春日》)
一、复习导入
指名背诵《咏柳》,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二、学习《春日》,自读完成以下要求
1、把诗歌读正确、流利,认记生字“泗、滨”。
2、指名读诗,提醒读准“胜”“泗”“滨”
3、根据注释了解诗歌的大意。
4、小组交流:互相释疑,讨论难点。
三、朗读古诗,理解诗意,体会感情
1、指名读诗旬,说说自己对诗意的理解。
2、全班交流,相机点拨:
(1)作者到泗水边寻找春天,他看到了什么?能想象都有什么“焕然一新”吗?(引导学生利用自己的生活积累具体感知“无边光景一时新”)
(2)“万紫千红”是说春天的什么?能具体说说吗?(借助图画形象感知花儿的
缤纷色彩,春天的美丽景象)
3、结合理解,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1)自己练习读,边读边想象。
(2)指名读,师生评议。
(3)以读代讲,师生合作:老师朗读散文,学生用恰当的诗旬来对答。
师:在一个春光明媚的日予,我信步到泗水河边寻找春色,啊,放眼望去,
一切都焕然一新了,全没了冬日的苍白和萧瑟。
生:胜日寻芳渐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师:人们寻常中都知道有春风,但要是真正认识它,只有在见到万紫千红的景象以后。
你看,春风徐来,各种景象焕然一新,到处万紫千红,百花争艳,有
了春风,才有这无边的美景。
生: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四、背诵古诗。
五、识字写字
1、出示生字认读:咏、碧、妆、裁、剪、滨、紫
2、出主识记字形,集体交流:
3、书写练习。
六、作业:
背诵古诗给家人听,默写古诗。
板书设计:咏柳春日
碧玉绿丝绦无边光景一时新
谁裁出?万紫千红总是春
二月春风似剪刀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