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科等多家知名地产商被曝存在建筑质量问题
- 格式:doc
- 大小:27.00 KB
- 文档页数:2
万科2000平米坍塌事故发酵:夜间施工静悄悄退房潮来袭风波渐过,夜幕降临,万科陷入焦灼。
昇海豪庭一期业主发现,原本应停工待查的工地每到夜间却仍在偷偷施工,与此同时,业主的退房诉求也因或明或暗的阻力一次次落空。
《投资者报》记者就夜间施工和业主投诉问题致电万科,万科方面以中山万科公告内容进行回复,并未有更加详细的回应。
位于中山市古镇镇东临中兴大道北的“昇海豪庭”项目在海洲村村委手里捂了六年,2017年年初终于被中山万科接了过去。
令人意外的是,项目临近交房时,突如其来的2000平米塌陷事故让一切戛然而止。
11月12日,中山万科的“昇海豪庭”项目发生坍塌事故,古镇镇住建局对其下发了停工通知书,要求该工地全面停止施工并进行安全隐患排查,万科也在第一时间做出声明,将在政府部门的指导下开展工作。
然而,风波渐过,夜幕降临,万科陷入焦灼。
昇海豪庭一期业主发现,原本应停工待查的工地每到夜间却仍在偷偷施工,与此同时,业主的退房诉求也因或明或暗的阻力一次次落空。
《投资者报》记者就夜间施工和业主投诉问题致电万科,万科方面以中山万科公告内容进行回复,并未有更加详细的回应。
1违规作业?11月15日晚间,昇海豪庭一期,笼罩在夜幕下的近二十辆挖掘机在塌陷的2000平米巨坑里忙碌着,建筑物外墙的施工电梯正缓慢降落。
彼时,古镇有关部门刚刚对该项目下发了全面停工通知。
昇海豪庭一期15栋业主姚女士(化名)对记者说,事故发生的第二天开发商就开始选择在晚上施工填坑,直到现在都没有停止。
“如果没有猫腻,为什么白天不搞,只在晚上弄?”姚女士认为,万科正紧锣密鼓地对事发现场进行改造,以期事态向万科有利的方向发展。
11月12日下午,项目发生地下室顶板坍塌事故,一天之后,初步的事故原因就已出炉。
官方通报的坍塌原因称,是填土作业人员违反操作规程,且大型满载平板车停放不当,导致顶板过于集中荷载,造成局部坍塌。
并且,在生命探测装置的实地勘察下,2000平米塌方并未造成人员伤亡。
吉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6.11”长春市万科新都会项目工程发生高处坠落事故情况的通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吉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公布日期】2018.06.19
•【字号】吉建安〔2018〕56号
•【施行日期】2018.06.19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机关工作
正文
吉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6.11”长春市万科新都会项目工程发生高处坠落事故情况的通报
吉建安〔2018〕56号
各市(州)建委(住房城乡建设局),长白山管委会住房城乡建设局,各县(市)住房城乡建设局:
2018年6月11日12时30分左右,吉林省长春市南关区万科新都会项目施工过程中,发生一起高处坠落事故,造成1人死亡。
该工程项目名称是万科新都会;建设单位是长春万科华程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刘宝;施工总承包单位是吉林省苏通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杨进,项目经理王志刚;监理单位是吉林省建华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法定代
表人杨晓玲,项目总监王庆忠。
吉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2018年6月19日。
万科千万精装房被曝质量缺陷地暖漏水墙体霉变等数文小图:有业主家中墙体霉变起皮。
大图:有的业主家中漏水严重.千万精装房被曝质量缺陷上海高端小区五玠坊部分业主两年难入住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1000多万的豪宅,想必会享有高品质的舒适生活.然而,在上海万科开发的精装修高端大宅小区五玠坊,颠覆了这种想象。
近日,多位上海听众向中国之声反映说,每套住宅均价在1000万以上的五玠坊,自2013年交房以来,反复出现低端质量问题:地暖爆裂、墙体霉变起皮、地库结露、烟道串味等等.地暖漏水房内被泡万科地产2011年对外印发的楼书显示:五玠坊坐落于上海浦东核心腹地,占地面积11万平方米,以1。
0的低容积率占据城市黄金宝地.五玠坊住宅部分均为5层低密度大平层,全部为精装修三居室或四居室,面积240平方米-320平方米. 业主包欣(化名)表示,“2013年1月份,我们进来一看,里面就下雨了,因为楼上的地暖管爆了,整个顶都泡了。
”走进五玠坊业主包欣花费1100万的房子,眼前一片狼藉,各种装修工具和涂料横七竖八地“躺”在房间里。
楼上地暖爆裂,殃及包欣家的天花板全部湿透.包欣表示,“后来发现我家地暖有几块地方漏铺了,现在也没有铺上,因为他们大理石的框已经找不到能够配一样颜色的了。
”由于房子不断出现质量问题,2013年交房后,包欣一家至今未能入住。
车库结露地面湿滑记者走访了五玠坊20位业主,大多都已入住。
出现的房屋质量问题,有的已经修好,有的正在维修,有的反复维修,还没彻底维修好。
据五玠坊业主提供的不完全统计,五玠坊共计365户,截至目前,共有108户有过不同程度的维修。
一些问题还没有彻底解决。
业主曹女士说,烟道串味是他们家目前最头疼的事儿。
曹女士表示,现在就是楼上做饭的油烟,通通排到我们家,物业他们来修,反复敲砸找不出原因,里面打开过,也没解决。
差不多每个星期来给我弄一下,把我这里砸得乱七八糟。
此外,小区地下车库湿气大的问题也久拖不决,让不少业主难以忍受。
我国目前房地产市场问题分析及对策作者:xxx 指导老师:xxx摘要:我国的房地产市场目前虽然仍旧处于发展的上升期,整体属于卖方市场,但房地产市场的诸多问题也是非常突出的。
所以,只有理性对待房地产市场目前的状况与矛盾,才能将房地产市场这块蛋糕做大切好,才能促进房地产经纪的长足发展。
本文将对我国房地产市场的现状及问题进行分析,并对此提出具有建设性的对策。
目录一、引言…………………………………………………………………二、我国房地产市场目前的运行现状…………………………………(一)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迅速反弹,土地储备是主要拉动因素………………(二)到位资金充裕,开发企业走出资金困局……………………………………(三)开发供给仍处于缓慢恢复姿态………………………………………………。
(四)市场销售较快增长,价格上涨较快…………………………………………。
三、带动房价上涨的因素……………………………………………….。
(一)客观原因……………………………………………………………………….。
(二)主观原因………………………………………………………………………。
.四、楼市存在问题…………………………………………………………(一)近期问题………………………………………………………………………。
(二)深层次问题……………………………………………………………………。
五、对未来楼市发展的一些建议………………………………………(一)理性看待房地产业的经济发展职能,防止经济发展对其的过度依赖……。
(二)加大住房保障力度,改革保障房制度………………………………………..(三)加强相关领域配套建设,为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四)积极引导二三级市场健康发展,促进多级市场联动。
.。
...。
..。
.。
..。
.。
..。
.。
.。
..。
.。
.。
..。
.。
..。
..。
多功能止水节在住宅中应用效果研究针对卫生间管道与楼板混凝土连接区域渗漏这个房屋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问题,采用新工艺——多功能止水节替代传统的吊模工艺,对施工过程进行了优化,解决了穿楼管道安装中需预留孔洞且易渗漏的难题。
以武汉某小区为例进行了新工艺应用实践,结果表明止水节新工艺有效减少了施工环节提高了施工速度,并且与楼板连接整体性好,对解决卫生间管道渗漏问题效果明显。
标签:多功能止水节;新工艺;渗漏;整体性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居住水平要求的提高,对房屋质量的关注也越来越深入。
据2016年3·15消费者权益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消费维权网上平台接受的投诉中房屋质量投诉量位居第一。
其中,卫生间作为居家主要使用功能区域,其漏水问题是房屋质量投诉事件中的最突出的方面。
同时,住建部提出“提高住宅工程质量的要求”后,房屋建筑质量通病防治工作也在各地如火如荼的展开。
据统计,卫生间穿楼管道周围渗漏是最频发的质量问题。
渗水维修时需要破坏地面、墙面,费工费时,会对正常的生活造成很大干扰和不便。
此外,漏水还往往涉及到楼下邻居,处理不得当容易出现纷争,登上报纸新闻甚至诉诸法律的事件也屡见不鲜。
房屋卫生间漏水,无疑成为各大房地产商最头疼,也最难彻底根治的问题之一。
1、传统卫生间管道工艺存在问题在目前的房屋建筑工程中,卫生间的给、排水管道与楼面交接处采用最多的是传统的吊模工艺。
其流程为:先在楼面板中支模或用套管预留管道孔洞,楼板浇筑完成后安装管道,然后二次支模、浇筑细石混凝土并振捣密实。
当二次浇筑混凝土达到规定强度后,做围水试验(持续24h以上),合格后方可进行后续施工[1-2]。
传统吊模方法在房屋建筑工程中应用了很多年,但其存在着如下几个主要的弊端[3-5]:(1)工序多,操作复杂,费时费力。
管道多位于角隅之处,吊模位置受限,安装空间不足,质量难以控制;(2)管道与洞口间隙小,填充密实度以及振捣充分性难以保证,质量不确定性大,成为渗漏隐患;(3)管道与二次浇筑混凝土材料的膨胀系数不同,二者变形量不同导致连接处易出现环状裂缝,形成积水渗漏通道;(4)取出预埋管模或套管的时机难以确定,过早会洞口坍塌,太迟则与楼板混凝土凝结一体,强行取出导致周边混凝土剥落;(5)二次浇筑容易污染、堵塞管道。
CCRC质疑案例:万科红树湾项目背景万科红树湾项目是中国著名房地产开发商万科集团开发的一项大型房地产项目,位于中国南部的一个海滨城市。
该项目规划了多栋高层公寓和别墅,以及商业设施和休闲娱乐设施。
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高品质的建筑设计,该项目备受关注并吸引了许多购房者。
过程1. 建设规划争议万科红树湾项目在建设之初就引发了一系列的争议。
一方面,有人认为该项目的建设会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对周边的海洋生物和自然景观造成不可逆转的影响。
另一方面,一些居民担心该项目会引发过度开发和房地产泡沫,导致当地房价飙升和社会问题的增加。
2. 网络曝光和舆论压力随着社交媒体的兴起,对万科红树湾项目的质疑声音开始在网络上蔓延。
一些关注环境保护和社会公平的公众人士开始组织起来,通过微博、微信等平台发布相关信息,呼吁更多人关注并参与到对该项目的质疑中来。
这些信息很快引发了广泛关注,舆论压力逐渐加大。
3. 媒体报道和舆论引导随着舆论的发酵,越来越多的媒体开始关注万科红树湾项目的争议,并对其进行了深入报道。
这些报道不仅揭示了项目建设中的一些问题,还对开发商的动机和行为进行了质疑。
一些媒体还采访了当地居民和专家,展示了他们对该项目的不满和担忧。
这些报道进一步推动了公众对该项目的质疑。
4. 政府调查和处理面对舆论的压力和公众的质疑,当地政府不得不介入调查并处理万科红树湾项目的问题。
政府组织了专门的调查小组,对项目的环境影响、法律合规性和社会影响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项目确实存在一些问题,包括违规建设、环境破坏和社会问题等。
5. 整改和惩处根据调查结果,政府要求万科集团对项目进行整改,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修复环境和解决社会问题。
同时,政府还对项目的责任方进行了惩处,包括罚款和行政处罚等。
这一举措得到了公众的认可和支持,但也引发了一些争议。
结果万科红树湾项目的质疑和争议最终导致了一系列的结果。
首先,该项目的建设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原计划的工期和规模都有所调整。
万科第五园整修问题多万科称不会赔偿深圳万科第五园出现的严重装修问题,万科相关负责人于27日在深圳坂田街道办事处与业主交流,网易房产从会中独家获悉,万科称只会进行整改,不会赔偿。
业主则表示,房屋整修后仍存在交付标准不达标等各种问题,同时业主质疑万科在装修方面存在数字欺诈和腐败现象。
网易房产3月28日讯就近日深圳万科第五园出现疑似“纸板装修”的严重装修问题,万科相关负责人于27日在深圳坂田街道办事处与业主进行交流,网易房产从此次协调会中独家获悉,对于万科第五园六期出现的装修质量问题,万科只会进行整改,不会赔偿。
而业主方面则表示,万科整修后仍存在交付标准不达标、材料不合格、装修作业未完成等各种问题,同时业主质疑万科在装修方面存在数字欺诈和腐败现象。
业主希望万科方面派人与其进行交涉,并在做出正面答复的同时给予整修时间表,另在此框架下万科给予业主合理赔偿。
整修之后问题多多万科第五园业主不满27日,记者来到深圳万科第五园,在业主的带领下,记者查看了同样存在质量问题的第六期四、五、六栋部分房屋,值得指出的是,在此前的声明中,万科只提到1-3栋楼存在质量问题。
据业主介绍,万科第五园六期4-5栋仍然存在墙壁裂缝印、装修材料发霉、地砖空鼓、橱柜和衣柜等材质薄如纸片等问题。
就此,万科也已派出工程队进行整修。
“媒体曝光之后万科才开始大面积整修,之前只是一栋来两三个人随便弄一下。
但问题是整修后墙壁裂缝的痕迹还在,粉刷颜色跟以前的不一样有些地方一块一块的,地板下面还是空的,橱柜衣柜的材料像纸一样薄,墙角也破破烂烂。
”业主杨小姐气愤地告诉记者。
“更奇怪的是,整修之后有些原本的有两个灯的地方变成一个灯了,承诺跟样板房一致的水龙头也没有换。
”业主毛先生紧接着向记者透露。
业主原先生也不无担忧地表示:“其实更大的问题是,有业主把自家的装修砸掉之后发现,房子整个墙壁都是空的,是没做过防水的,装修作业都没完成,现在的整修都只是做些表面功夫。
建筑工程质量事故案例建筑工程质量事故是指在施工、使用、维护等过程中由于设计、施工、材料、监理等环节的原因,导致建筑物发生倒塌、漏水、渗漏、开裂等问题,严重危害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的事件。
下面将介绍几起建筑工程质量事故案例,以警示工程建设者和监管部门,加强对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的重视和管理。
案例一,某市一高层住宅楼倒塌事故。
该高层住宅楼在建设过程中,存在多个违规操作和质量隐患。
首先,施工单位未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混凝土浇筑,导致楼板承重能力不足。
其次,监理单位未及时发现和纠正施工单位的违规行为,监管不力。
最终,该住宅楼在交付使用后不久发生倒塌事故,造成多人伤亡和财产损失。
案例二,某工业厂房渗漏事故。
某工业厂房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严重的屋面渗漏问题,影响了生产和员工的工作生活。
经调查发现,该工业厂房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存在严重的质量管理问题,主要表现为防水材料选用不当、施工工艺不规范等。
由于质量管理不到位,导致工业厂房出现渗漏问题,给企业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案例三,某商业综合体开裂事故。
某商业综合体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了建筑物外墙开裂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商场的正常运营。
经过调查发现,该商业综合体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存在严重的质量缺陷,主要原因是材料质量不合格、施工工艺不规范等。
由于质量问题导致建筑物出现开裂,给商业综合体带来了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
以上案例表明,建筑工程质量事故的发生往往是由于设计、施工、监理等环节存在严重的质量管理问题所致。
为了避免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建议加强对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的监管,严格执行相关标准和规范,加强对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的监督检查,确保建筑工程质量安全,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同时,建筑工程从业人员应增强质量安全意识,严格执行相关规定,做好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工作,确保建筑工程质量安全,为社会提供安全可靠的建筑环境。
万科火灾事故调查报告总结一、背景介绍2021年9月26日晚21点左右,深圳市龙岗区一栋由万科地产开发的住宅楼发生火灾,造成至少10人死亡,多人受伤。
事故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和谴责,万科地产也因此受到了严厉批评。
为了深入了解事故发生的原因,我们进行了全方位的调查和分析,并撰写了本报告,旨在全面回顾事故过程,找出事故原因,并提出防范建议,以期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二、事故过程回顾根据事故发生当晚的目击者和受害者的证词,事故发生时火势蔓延迅速,火焰呈高温莲花状向四周蔓延,烟雾滚滚,当时楼内居民十分恐慌,许多人被困在火灾现场,难以逃生。
消防人员迅速赶到现场进行灭火救援,但由于火势过大,导致救援难度加大,事故造成重大伤亡。
三、事故原因分析1. 建筑材料质量问题经初步调查发现,该住宅楼存在较多装修材料使用劣质或者易燃材料的情况。
这些材料在火灾发生时极易燃烧,加剧了火势的蔓延,使火灾事故造成了更多的人员伤亡。
2. 消防设施不完善调查发现,该住宅楼的消防设施并不完善,缺乏有效的烟雾报警器和灭火器等设备。
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火灾发生后的及时救援和灭火工作,加剧了事故的严重性。
3. 管理不善根据居民反映,住宅楼的物业管理存在诸多不规范和混乱的情况,如未能及时清理楼道杂物、未对楼道通道进行日常检查等,这些都给火灾救援工作带来了不小的阻碍。
四、防范建议1. 提升建筑材料标准建议住宅楼开发商在进行装修时选择质量良好的建筑材料,并确保材料的防火性能符合相关标准,避免使用易燃、劣质材料。
2. 完善消防设施建议各住宅楼业主单位对消防设施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设施的完好性和有效性,必要时可以替换老旧设施,提升灭火和疏散能力。
3. 加强管理监管建议相关部门对住宅楼的物业管理进行定期检查和监督,加大对消防设施和安全通道的巡查力度,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确保住宅楼通道畅通,减少火灾发生后的人员伤亡。
五、结论通过对万科火灾事故的调查和分析,我们得出以上结论和建议。
房地产建筑业企业存在的问题
房地产建筑业企业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资金管理不善:该行业的企业常常面临资金紧张的问题,这主要是由于项目投资规模大、周期长,且资金回收缓慢。
一些企业为了追求快速盈利,盲目扩张,导致资金链出现问题,甚至出现资金链断裂的风险。
2. 项目管理不规范:一些房地产建筑业企业在项目管理方面存在不规范的问题,如项目计划不周详、施工过程缺乏有效监管、质量不过关等。
这些问题不仅会影响项目的进度和工期,还会导致额外的成本支出和信誉损失。
3. 市场竞争激烈: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涌入该行业,导致市场竞争异常激烈。
一些企业为了争夺市场份额,采取不正当手段进行竞争,如恶意压价、偷工减料等,这些行为不仅会影响市场秩序,还会给企业带来潜在的法律风险。
4. 法律法规意识淡薄:一些房地产建筑业企业对相关法律法规缺乏了解和认识,在经营过程中存在违规操作的问题。
如未按照规定程序进行招投标、违规预售房屋等,这些行为不仅会受到相关部门的处罚,还会给企业的声誉带来负面影响。
5. 人才流失严重:房地产建筑业是一个知识密集型行业,需要大量高素质的人才支撑。
然而,由于该行业的工作压力大、工作环境艰苦等原因,一些优秀的人才难以长期留任,导致企业人才流失严重。
这对企业的长远发展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危楼高百尺的意思【危楼高百尺】2012年开年,行业龙头万科被牵连进“安信毒地板”事件,随后,其深圳、佛山以及重庆的项目又相继被爆出装修质量问题。
而此次北京“7.21”暴雨过后,房屋质量问题再次集中显现,众多先前以“品质”著称的楼盘不乏漏雨、渗水的现象,首开旗下的北京限价房项目同馨家园更是以上种种的集中表现…… 中国网民们将无处宣泄的情绪化作一声声阿Q式的自嘲,给“危楼”们取上了一个个好笑又讽刺的名字——上海“楼脆脆”、成都“楼歪歪”、合肥“楼断断”、哈尔滨“楼停停”、桐乡“楼薄薄”……没有血泪的控诉,只有一个个的灰色幽默令人心生唏嘘:危楼高百尺。
千亿万科深陷“质量门” 大量拿地,快速开工,快速销售,以标准化、规模化取胜,这种模式成就了万科的超速发展,也带来了质量问题频发。
“只要保持质量就有未来。
如果万科一意以利润为导向,那么后千亿时代可能面临覆灭式的危机,最终被消费者所抛弃。
所以,我们股东也要做好准备,当你觉得股票值得拥有的时候,你要考虑可能万科为了质量会沦为老二老三。
因为,这就是市场的规律。
” 5月11日的股东大会上,万科集团董事长王石明确表示。
然而,设计门、毒地板门、变电门、诚信门、纸板门……近半年来中国房企巨头万科质量事件频现,仅见诸媒体报道的就多达十几起。
郁亮主导下的万科,大量拿地,快速开工,快速销售,“5986”高周转模式,即拿地5个月动工、9个月销售、第一个月售出八成、产品必须六成是住宅。
在房地产调控之前,万科恰恰靠着这样的模式一步步发展壮大。
但频频爆发的质量事件,也受到不少同行的质疑。
万科真的会“为了质量沦为老二老三吗”?对万科近日频繁出现质量问题,郁亮表示,一个重要原因是过去几年万科总共推出了4.4万多套装修房,这个量在全国各开发商中最大。
与王石浑身充满的人文主义和理想情怀不同,财务出身的郁亮被认为更加低调务实,注重资产规模和周转,以及投资收益回报等财务指标。
有报道指出,万科对近日一系列质量问题反思后认为,尽管存在一定的监控漏洞,但万科整个采购和质量管控流程并没有出现系统性风险,万科对杜绝此类质量问题的发生尚未找到更加有效的解决方案。
青岛安监局通报万科中心瞒报事故细节近日,一则“市北区一工地死亡事故”的消息在微博和朋友圈传开,引起青岛市民和网友的关注。
10月23日,青岛市安监局首次向媒体公开这起事件的调查细节,并称之为“万科中心10·16事故”。
据市安监局披露的案审细节,120曾接到明确的求救电话,但急救车到达现场时却未接到伤者,只好空车返回,正是以此为突破点,案审人员锁定了嫌疑地点。
线索来源群众举报,市北区一工地出事故市安监局向媒体发出的通报称,事故线索来源是“12350”安全生产隐患举报电话接到群众反映,内容是“市北区台柳路附近一工地发生事故,一名工人被送往齐鲁医院,期间有人拨打过120急救电话”。
根据市安监局指令,10月17日早7点,青岛市安全生产监察支队联合市北区安监局办案人员抵达齐鲁医院,经查阅急诊诊疗记录,发现一名工人于10月16日18点05分,被社会车辆送至医院急诊室,经抢救于18点44分死亡,尸体已送往太平间。
办案人员立即与区卫生局和该医院领导联络,并前往医院太平间调查取证。
经查,死者名为李建辉,29岁,泰安人,由其哥哥李建设等人于10月16日20点送往太平间。
办案人员根据《太平间接运遗体登记表》记载的电话,先后与死者哥哥、死者所在单位工头联系,两人均未明确说明事故发生地点和单位,并不再接听电话。
深度调查120接到求救电话,为何空车返回针对以上状况,办案人员立即制定调查方案,成立案审组,并分四路展开调查。
其中,第一路组织执法力量对台柳路附近所有6家工地展开摸排,经对相关人员、施工现场调查,未发现事故发生单位。
第二路案审人员调阅了太平间、医院进出大门、急诊室监控视频,截取16日晚送尸体到太平间相关人员的照片,到相关工地进行人员比对,但未发现线索。
第三路案审人员到120指挥中心,调取事故发生后拨打急救电话的号码和通话录音。
调出记录显示,拨打电话人员称“万科中心发生事故,有人受伤”。
但是,接受调查的120急救人员却称,“到达万科中心后,未发现伤者,就空车返回。
知名房企工程质量缺陷案例汇编,124页下面是几个知名房地产企业工程质量缺陷案例的汇编,总结了一些常见的问题和教训。
1.深圳一楼盘质量问题频出2016年,深圳某知名房地产开发商的一处楼盘出现了多起质量问题,包括漏水、裂缝等。
业主集体投诉,经过检测发现楼盘主体结构存在问题,导致楼体和外墙出现开裂。
该案例暴露了施工过程中不良材料选用和施工质量监管不到位的问题。
教训:房地产开发商应加强对施工队伍的管理,确保选用优质材料、严格按照设计施工,同时加强监管,严格控制施工质量。
2.北京某楼盘质量问题引发社会关注2018年,北京某知名房地产开发商的一处楼盘发生楼板起拱导致楼体倾斜的问题,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该案例暴露了设计上的疏漏和抗震设防不足等问题。
教训:房地产开发商应加强对设计单位的管理,确保设计符合规范和地质条件要求。
同时,应加强施工过程的监管,确保按照设计要求施工,尤其是对楼盘的结构安全要有更高的重视。
3.上海某高层住宅出现外墙脱落2017年,上海某高层住宅小区外墙脱落事件引起公众关注。
经过调查,发现该楼盘施工过程中存在外墙材料选用不当、施工不规范等问题,导致外墙脱落。
教训:房地产开发商应加强对施工施工材料的把控,严格按照规范要求选用合适的材料,并加强对施工过程的监管,确保施工质量达到要求。
4.广州某别墅发生坍塌事故2015年,广州某别墅区发生了一起坍塌事故,造成多人死亡和受伤。
经初步调查发现,该别墅区施工过程中存在严重的违建和违章建筑行为,导致房屋不符合结构安全要求。
教训:房地产企业应加强对施工过程的监管,严格遵守规范和法律法规的要求,禁止违建现象的发生。
要加强违建治理,加强对楼盘的结构安全的把控。
5.南京某商业综合体发现质量问题2019年,南京某商业综合体项目遭遇多起质量问题,包括外墙漏水、电梯故障等。
调查发现,该项目施工过程中存在质量监管不到位、使用劣质材料等问题。
教训:房地产开发商应加强对施工过程的质量把控,严格按照规范要求选用高质量的材料,加强监管,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要求。
Ea经济与法Economy&Law万科天地“商改住”项目陷退房风波《中国经济周刊M己者银昕I北京报道以为在2017年2月完成交力^易,正好躲过了北京“3•26”新政影响.但北京市大兴区万科天地商业办公类项目业主徐先生还是遇到了烦心事儿。
多位万科天地项目的业主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说.在签约中心谈合同时.售楼处的人展示了以商业办公项目为名,但完全按照居住功能装修后的房屋式样,并向其保证绝对能够居住。
但收房时他们发现,二层阁楼净高仅为1.56米,窗户弯着腰才能打开,加之消防管道入户后影响室内使用。
于是业主们纷纷要求开发商整改或退房。
近日,北京市大兴区住建委、开发商及业主召开了两次三方协调会,但未能达成一致"业主们表示,将诉诸法律。
“3・26”新政前买的“商改住”没法住?徐先生在2017年2月花费数百万元、以全款购得的是在建“商改住”期房,在2018年9月交房时,矛盾接踵而来。
徐先生的房屋原本是一个办公室的格局,但房屋以Loft的方式被改造,同时也加进了卫生间、上下水和廚房通烟管道等居住设施徐先生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展示了房屋中几个不适宜居住的细节例如,二层阁楼的一扇窗户,弯着腰才能打幵,该扇窗所在位置的房屋净高仅为1.56米。
此外.因验收时是按照商业办公类项目标准,消防水管道进入室内.并留有消防喷淋头。
“这个喷淋头的高度还不到1.56米.一旦不小心碰到,就会有大量的消防水涌入室内,”徐先生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此前发生过住户家中被消防水淹没的情况,导致地板和一些家具的损失.但与物业公司沟通无果.“物业公司让住户去找万科,让万科来赔这个钱。
”万科天地的开发商为万城永辉置业有限公司。
“天眼查”显示,其注册资金为2000万元,由旭辉和万科两大开发商以及另外两个股东合资组成,位于北京市大兴区的万科天地项目万科占股15%,大股东为旭辉永同昌置业有限公司,占股54%o不过,该楼盘现在实际上由万科负责;除了消防管道入户以及二层幵窗不便等问题外.也有业主反映“商改住”装修过程中,为厨房炉灶预留空间不够.导致内部结构狭窄、使用不便等问题。
还未装修的新房出现质量问题,房开置之不理新闻稿近期关于楼市的新闻不少,品质差、手续违规等,对比而言,新房出现严重质量问题,这个隐患可能更大,今天就来聊聊福州近期安置房质量问题。
01世茂三江理想城项目位于三江口,80%配比安商房,上个月A区的安商房已经被通报出现地基下沉,房屋开裂等,要求停止使用。
最近又有相关报道,B区业主反馈地库的承重梁隐患大,出现不少断裂。
目前开发商给出的方案:房屋还在进行检测,同时对小区A8楼、A12楼、A13楼业主进行安置,现针对已安置业主,自交房当月起至2022年6月30日期间,按产权面积24元每平方米每月进行过渡费补贴,在此期间产生的物业费全部减免。
02万科翡翠之光除了这个安商房外,位于奥体的万科翡翠之光,配建的安置房,近期办理交房,业主同样反应,出现了承重梁开裂,后续相关人员进行检测,虽然不少没有超过规定,但是依然有部分房源裂缝超出。
分析:对于这个项目,备案名臻茂公馆,分AB区,即万科翡翠之光+金茂悦,虽然是同个地块,但是去化差异较大,翡翠之光作为A区,商品房已经清盘,只剩下6栋安置房未网签,目前去化偏差的是B区的金茂悦,对于金茂悦去年商品房就已经被曝光相关减配等问题,目前商品房还有200多套未网签。
对于项目由于是2017年拿地,当时没有安商房概念,配建的是纯粹的安置房,虽然A区翡翠之光去化好,但是配建的安置房刚交房就出现承重梁问题,可以说对于拆迁户而言,多年等待交房,交房又要维权,也是略显苦闷。
03前车之鉴这几年关于房屋安全问题,随着2020年泉州塌楼事件后,购房者对于这方面的关注也越来越高,全国不少地方发生个别业主,装修过程破坏承重墙等新闻,这种操作不仅仅是违规,甚至已经触及法律。
对于福州而言,近期就有一个关于安置房质量差被处理的案例,就是位于马尾快安的江滨锦城3期。
项目2005年动建,2007年通过验收,2008年交房,就有安置户反应漏水、墙体开裂,随后被鉴定成D级危房,相关安置户转移到儒江新苑。
万科楼房火灾事故原因分析近年来,中国房地产行业高速发展,楼房建设规模越来越大,质量也越来越高。
然而,随之而来的问题也开始显现出来。
楼房火灾事故时有发生,严重威胁了居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本文将以某地区的一起万科楼房火灾事故为例,对其原因进行深入分析。
事故发生地点:某省某市某区的一处万科楼房小区事故发生时间:2023年5月12日晚10点事故概况:当地一处万科楼房小区内爆发了一起严重火灾事故,造成数十名居民受伤,数百户房屋受损。
而火灾的原因一直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
一、火灾事故发生原因1.电器设备老化调查人员在初步调查中发现,火灾的起因是由某栋楼的一处住户家中的空调设备发生故障引发的。
据了解,这套空调是该户主入住小区时就已经有的老式设备,使用时间长,内部线路老化,加上使用不当,导致了设备故障。
这提示我们,电器设备老化是造成火灾的一个主要原因之一。
2.物业管理不善火灾发生后,不少居民纷纷表示,小区的消防设备并不完善,防火意识薄弱。
而且该小区的物业公司管理混乱,大门没有安装报警器,导致火灾发生后难以及时发现和扑灭。
事故发生后,消防人员进入现场后也发现了诸多安全隐患,例如消防通道被堵塞,防火门未能及时关闭等。
这些都说明,物业管理的不善也是火灾发生的一大诱因。
3.住户消防安全意识薄弱在火灾事故发生后,受灾居民们表示,他们平时几乎没有进行过消防安全培训,也没有自觉进行定期的自查自测。
这也是造成火灾发生的另一大原因。
二、解决方案1. 加强电器设备安全管理为了避免因电器设备老化而引发火灾,需要加强对电器设备的安全管理。
一方面,要定期进行设备的检测和维护工作,及时更新老化的设备,及时更换损坏的电线电缆;另一方面,需要提高居民的安全意识,让他们明白凡是使用老旧设备、常常出现故障的设备都是有潜在安全隐患的。
2. 完善物业管理制度为了加强对居民住宅区的消防安全管理,需要从根本上改善小区物业公司的管理水平。
这可以通过制定相关管理规章制度,规定消防通道畅通、防火门、灭火器的定期检查及更换,完善小区消防设施,提高居民的消防安全意识。
建设工程三超现象严重的案例
下面是一些建设工程中出现三超现象严重的案例:
1. 上海某工程项目:该项目为一栋商业综合体,涉及建筑、机电设备等多个专业,施工单位为某知名建筑公司。
然而,由于工期紧张,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了工期超期、成本超支和质量超差的情况。
项目延误导致租户无法按时入驻,造成了巨额经济损失。
同时,施工过程中出现多处质量问题,需耗费额外资金进行修复。
2. 北京某地铁工程:该地铁工程是北京市的一个重要交通项目,施工单位为一家国有企业。
然而,在工程进行过程中,由于工期压力和招投标过程存在问题,施工单位通过低价中标,并且在施工中减少了安全检测和质量控制的力度。
这导致了工程的安全隐患增加,部分节点工期无法保证,同时施工质量出现明显问题,需要大量的返修和整改,使得工程成本超出预算。
3. 广州某住宅楼工程:该住宅楼项目属于一家开发商进行的高层住宅楼建设,施工单位为外包公司。
然而,由于施工单位在投标过程中为了争取中标,恶性竞争导致报价偏低。
而实际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为了降低成本,采用了低质量材料和工艺,并且违规操作,如擅自调整施工方案等。
这导致了楼层不平、墙体开裂等质量问题,并且工期也有所超出,居住者对于房屋的安全性产生了担忧。
这些案例都是在建设工程过程中出现了三超现象的典型案例,问题涉及工期超期、成本超支和质量超差,给相关方带来了严
重的经济损失和安全风险。
针对这些案例,加强监管和规范,提高施工单位的专业水平和责任意识,对建设工程进行全过程的监督和质量控制非常重要。
同时,建议相关部门对违规行为进行严厉处罚,并加强行业培训,推动建设工程行业的良性发展。
富力地产被曝“质量门”
佚名
【期刊名称】《法人》
【年(卷),期】2010(000)011
【摘要】10月中旬,知名地产商富力集团在上海开发的富力桃园小区,被曝出用垃圾填充天花板。
富力地产相关负责人认为,这是由于建筑商将项目分包所导致的问题,富力地产也是受害者,但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总页数】1页(P12-1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293.3
【相关文献】
1.携程曝“漏洞门”快捷支付隐忧再现
2.“气候门”之后又曝“预测门”
3.服装质量问题独家调查服装屡曝"质量门" 牟利是根本
4.出版界曝“撞脸门”读客图书指磨铁图书恶意抄袭
5."质量门"曝丑闻宏碁身陷盲目追求业绩和成长困局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万科等多家知名地产商被曝存在建筑质量问题
2008年是中国房地产的降价元年,但伴随着房价下跌,商品房的品质也在同步下降。
著名房产律师杜跃平告诉记者,今年来有关质量问题的房产法律纠纷案件数量,较往年同期激增30%。
广东省质监局近期公布了2008年对广东部分商品楼等工程质量的专项监督抽查结果,佛山的高明碧桂园2期、中海文华熙岸花园1期、水悦城邦,广州的罗马家园,珠海的中天维港、仁恒星园等大型房地产企业开发的楼盘被列入“黑名单”。
其实,商品房“低质风”正在全国范围蔓延。
除了碧桂园,保利、珠江等开发商的楼盘因质量问题也被曝光,万科在上海开发的金色雅筑也因质量欠佳被当地媒体曝光。
【案例1】碧桂园遭遇“建材门” 根据广东省质监局的抽查报告,碧桂园佛山高明2期项目使用的单相三极插头,在耐热、耐燃等测试中不符合安全要求。
“在一定的使用条件下,可能产生热变形过度,危及安全甚至引发火灾的危险。
”因此,质监局要求立即整改。
除了这起事件,碧桂园在其他城市的一些项目,也因各种质量问题而被曝光。
《中国质量万里行》杂志曾报道,碧桂园广州凤凰城的房子存在货不对版问题。
客厅、卧室、厕所、厨房的装修,都与当初展示的样板间相去甚远:原本是两个洗手盆,只剩下了很小的一个;原本是装满的吊橱柜,结果只剩下了一半;样板房洗手间的沐浴门,在部分住户的房中不见了…… 台山碧桂园的房子也出现墙壁裂缝、渗水、漏水等问题。
连碧桂园在广东省外的第一个项目——长沙碧桂园1期,也曝出质量问题,并可能导致了销量不佳。
【案例2】万科遭遇“隔音
门”“漏水门” 万科在上海开发的金色雅筑,被媒体曝光,其采用建筑周期较短的新技术,导致了“隔音门”、“漏水门”等多种质量问题。
据报道,目前已交房的万科金色雅筑部分楼房存在隔音问题。
楼上、楼下,邻居隔壁相互都能听到对方房间里发出的声音。
浴室渗水现象也有出现。
更有甚者,部分浴室漏水还会渗到卧室和临近卫生间的书房。
不过,万科上海公司正就金色雅筑的质量问题进行整改,通过在墙壁内加入“隔音棉”、加涂防水层等措施,彻底解决了房屋的质量问题。
附近的二手房中介表示,彻底整改金色雅筑的质量问题,才有利于挽回万科的声誉,并确保业主的利益。
【案例3】保利西子湾遭遇“拒收门” 保利地产在2008年底也因开发的楼盘出现质量问题而被曝光。
它开发的国内首个限价房项目——保利西子湾,非但没能得到业主的好评,反而是批评不断。
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房屋质量存在严重问题。
广州白云区建设工程质监站出具的《质量验收意见书》称:部分外墙及室内出现裂缝;部分窗未打防水胶,部分墙面裂缝修复后存在色差,部分厨房墙面饰面砖存在空鼓。
该项目被要求全面检查,落实整改。
西子湾业主在致当地媒体的一封公开信中认为,保利在装修房屋时偷工减料,以次充好,将原来规划的真空垃圾管项目取消;厨房的柜子后面不贴瓷片,钢质防护门改为木质防护门;门窗、阳台护栏、铁门生锈掉漆;部分楼宇内、外墙壁裂缝,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
水电和设施的安装缺陷、上灰等做工粗糙问题,更是不胜枚举。
【原因】是老毛病还是新问题? 记者发现,上述被曝出质量问题的楼盘价格都不算高。
碧桂园楼盘以低价出名,保利的限价房当初售价是6000多元/平方米。
万科金色雅筑大幅降价后,最低只有1.3万~1.4万元/平方米。
某网地产频道一位资深编辑透露,今年以来,因为各种房屋质量问题导致业主集体维权的楼盘已超过10个。
卫明不动产智库负责
人蔡为民认为,这是因为房价下跌后,多年积累的房屋质量弊端,如火山那样集中爆发了。
他说,国内楼盘的品质问题实非一日之寒,但之前房价持续上涨,业主的注意力在房价上,忽视了其他。
但现在房价下跌,于是购房者重新开始关注品质了。
不过,律师杜跃平不赞同上述观点,他认为,那么多品牌开发商在降价后出现质量问题,是因为开发商偷工减料,想通过使用低劣建材来弥补降价带来的损失。
中原地产分析师许萌表示,开发商的确有可能因为房价下跌而使用低劣建材来确保利润。
毕竟去年上半年房价下跌的同时,各地的建材及人工成本却在猛涨。
也有业内人士认为,开发商资金周转不佳也是一个诱因。
去年,整个中国房地产业的资金周转情况都不太理想,拖欠建筑企业施工款的现象极为严重。
如果工程款被严重拖欠,房子质量多半就会很差。
许萌介绍,房地产公司因为资金紧张导致楼盘品质欠佳早有先例。
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后,香港很多房地产商元气大伤,楼盘质量普遍大幅下降。
分析房屋预售制度能否取消正在召开的全国两会上,“取消房屋预售制度”成为与会代表委员关注的焦点之一。
在一份《关于加快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促进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的建议》的提案中指出,房地产预售制度已成为房地产市场不规范的主要根源之一,它不仅导致房屋面积缩水、建筑设计变更、房屋质量缺陷等问题,更为严重的是,它诱发了延期交房、抵押房再预售、预售房再抵押甚至“携款潜逃”等问题。
不少正在维权的业主,十分赞同这一提案,认为有如此多的楼盘有质量问题,根本原因便是期房制度下,购房者难以把握楼盘的真实品质,容易被开发商的虚假广告和不兑现的承诺欺骗。
在期房预售制度下,消费者对开发商没有监督权,能否造出好房子,完全是靠开发商的自律和良心。
在现在的市场环境下,有几个开发商能保持自律和职业良心呢?就连某些大牌企业尚置自己的品牌信誉于不顾造出“低质盘”,其他中小开发商就更难指望了。
卫明不动产智库负责人蔡为民虽然不赞成取消房地产预售制度,但他认为,目前的预售制度需要改良,应学习一些海外市场的经验,实施分阶段付款制度。
由业主根据房屋的施工、竣工情况,分阶段付款,这样就给了业主足够的监督权,使开发商不得不用心造房,从而避免了偷工减料、随意更改规划等问题。
国家还应出台商品房交房标准,让业主和开发商验房、交房有法可依。
蔡为民介绍,早在10年前,他就曾向建设部有关部门建议改良房地产预售制度,得到的回应是“开发商尚‘幼稚’,需要保护”。
10年过去了,改良预售制度应该是时机成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