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高中物理课堂提问教学的策略探究
- 格式:doc
- 大小:27.00 KB
- 文档页数:6
高中物理教学课堂提问的探讨摘要课堂提问是一种很重要的高中物理教学方法。
有效的课堂提问可以促进高中物理教学效果的提高。
然而,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并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与反思,不断探索与积累。
本文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浅谈了高中物理教学课堂提问的一点体会,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课堂提问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课堂提问是一种很重要的师生互动方式。
有效的课堂提问可以促进高中物理教学效果的提高。
然而,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并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与反思,不断探索与积累。
1高中物理教学课堂提问现状高中物理教学当前的课堂提问现状可以概括为如下几个方面:一是课堂提问的质量不高,所提的问题思考价值不大,有些答案直接在问题中就可找到,提问流于形式,没有一定的启发性;二是所提出的问题空洞无物,难度系数又很大,学生云里雾里不知如何回答;三是课堂提问的时机不恰当,有些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后,并没有考虑要给学生独立思考、合作讨论的时间,先点同学的名再提问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学生如果回答不准确,教师就反复向学生提问,宝贵的课堂时间就这样浪费了;四是课堂提问枯燥泛味、一点新意也没有,不能激发学生对物理的求知欲;五是课堂提问容易出现两极分化,要么只针对成绩优秀的学生提问,要么只针对成绩不好的学生提问。
2高中物理教学课堂提问策略针对当前的高中物理教学课堂提问现状,笔者认为课堂提问只要做到以下几点进行设疑,就能抓住学生那颗心弦,有效激发学生对物理的求知欲,成功点燃学生物理智慧的火把,让课堂提问富有成效。
2.1提问设疑要创设情景提问设疑要学会创设情景,恰当选择问题的最佳切入点,这样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考问题。
同时,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注意灵活地创设情境,也可以让课堂教学对学生散发出很强的“磁力”,有效激发学生探究物理殿堂奥秘的好奇心。
例如,笔者在传授《磁铁的磁性》这一教学单元时,利用“磁铁的磁性”为学生表演了一个“小魔术”—自制的教具“神奇的钓钩”钓起一条条“小鱼”,学生感到奇怪,注意力完全被吸引了。
分析高中物理教学中实施“问题驱动课堂”策略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实施“问题驱动课堂”策略,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本文将针对该策略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估。
1.2 问题陈述在传统的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往往是主导者,学生则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对象。
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往往得不到有效的锻炼和发展。
为了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和思维能力的培养,采用问题驱动课堂策略成为了一种新的教学方式。
问题驱动教学是一种注重激发学生问题意识、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解决问题的教学模式。
在物理教学中,将问题作为学习的起点,通过提出有挑战性和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去思考、探索和实践,从而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意识。
在实践中,许多教师对于如何有效地实施“问题驱动课堂”策略仍存在困惑和挑战。
本文将从问题驱动教学的理论基础出发,探讨如何有效地实施这一策略,并通过案例分析和教学效果评估,总结提升方法,为高中物理教学中实施“问题驱动课堂”策略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1.3 目的高中物理教学中实施“问题驱动课堂”策略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探究精神。
通过引入实际问题和场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物理知识,提高学习效果和成绩。
实施“问题驱动课堂”策略还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自主学习能力。
目的是为了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为将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2. 正文2.1 问题驱动教学理论基础问题驱动教学是一种基于问题引导学习的教学方法,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问题驱动教学理论基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学习动机:问题作为学习的起点和动力,能够吸引学生的兴趣,让他们积极参与探索和思考。
高中物理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在高中物理课堂中,提问是一种常见的教学方式。
通过提问,教师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引导他们深入理解课程内容。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也会发现一些问题存在。
对于学生来说,有些提问方式不当可能导致他们对问题的理解不够深入;而对于教师来说,学生回答的质量参差不齐也会影响教学效果。
研究高中物理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显得尤为重要。
提问的方式不当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有些教师提出的问题过于简单或者过于复杂,容易使学生感到困惑或无法回答。
一些问题可能过于抽象,与学生的实际经验脱节,导致他们无法准确理解问题的意义。
这些问题都会影响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和理解,降低教学效果。
学生回答的质量也是一个需要重视的问题。
有些学生可能因为害羞或者缺乏自信而不敢回答问题,而另一些学生可能因为缺乏积极性或者没有认真思考而给出不完整或错误的答案。
这些现象都会影响课堂氛围和教学效果。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教师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提高学生回答问题的质量。
他们可以通过设计开放性问题,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可以采取小组讨论的方式,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可以给予学生及时的反馈,帮助他们改进回答的方法等等。
教师应该注重提问过程中的引导和激励,帮助学生提高回答问题的能力和信心。
1.2 研究意义研究意义:高中物理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深入分析存在的问题,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从而及时采取对策,提高教学效果。
针对学生回答的质量参差不齐这一问题,研究如何提高学生回答的质量,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扎实的物理知识体系,提高学习成绩。
探讨教师应该如何引导学生思考,可以培养学生的分析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提升其综合素质。
研究高中物理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有助于优化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成长发展。
2. 正文2.1 高中物理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在高中物理课堂中,提问是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促进学习的重要手段。
基础教育·中学2021年第4期273在物理课上,知识的实效性主要体现在展现、方式掌握、价值观完善方面,不仅要提升课堂上的教学有效程度,还要使学生能够体会到其中的快乐。
当前的教学中理论与实践所占的比例,完全处于失去平衡的状态,难以体会其中严谨与完整的性质,完全违背了教育学的规律。
1 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现状在高中开设物理课程的主要目标是,为了能够让学生培育出正确的思想认识,从而对物质变化的理解不断完善,这是新课改推行之后的关键要求。
但是大部分的学校并没有将其理念完全融入到教学工作中,仍是停留在理论知识的表面上,使用的教学手段同样更加僵硬,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还将动手实践与课堂进行脱离,对其教学的效率产生了影响。
一方面,教师为中心教学课堂。
目前的课堂之中,大多数仍在使用着教师为教学中心的形式,在设计各个环节与传授知识时,都将该问题体现得淋漓尽致。
这样的做法不仅违背了新课改的教学观念,还将师生之间的距离不断扩大,极其不利于教学过程中的实效性。
另一方面。
理论实践缺少实效性。
在高中教学的过程中,理论知识掌握与实际能力的培养,重要程度是相同的,如果只是关注学生在知识点掌握上的数量,而忽略动手能力的培养,这样的做法是有违新课改教学理念的,物理不能只是靠着盲目的记忆,更多应是在实践与观察中不断获得知识的。
2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策略优化在日常教学之中的实效性,要与新课改观念保持一致,才能够对物理课堂的形式进行创新。
其中教学理念、方式都与实效性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只有在过程中注重相应效率的展现,明确最终的目标,才能够从源头上提高教学的质量。
同时,课上的提问过程,不仅是培育学生思维能力的一种方法,同样还是探究教学的开展基础,应在实际中不断对其进行运用。
使用方式可分为以下几点:2.1 探究式的应用高中物理教学的过程中,使用到的探究式方法,应是现代理念在科学研究中的体现,这会对其中的实效性产生良好效果。
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的策略有效的提问是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策略。
通过带着目的性的问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升其阅读及分析能力,培养其批判性思维。
以下是提出有效问题的一些策略:1. 开放性问题:开放性问题要求学生提供一个答案外的观点。
例如:“你认为压力是如何影响弹性体的形状的?”。
这种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鼓励他们提供想法和独立思考。
2. 封闭性问题:封闭性问题要求学生回答简单直接的问题,可以集中注意力,在时间较短的情况下回答。
例如:“等于重力加速度的数值是多少?”。
3. 随机问题:随机问题没有任何预告,它可以帮助教师测试学生对某个概念的理解水平。
例如:“在一升铝罐内部有多少毫升的空气?”。
4. 探究性问题:探究性问题要求学生利用其知识和技能来解决问题,同时还需搜集与该问题有关的信息资料,进而进行思考和分析。
例如:“研究酒精的沸点和碳酸饮料的沸点有什么关系?”。
5. 图表问题:将问题结合图表或表格测试学生的能力和技能。
例如:“这个图表显示什么?”,或是要求学生分析某一图表或表格中的数据。
6. 启发性问题:启发性问题是教师用有意吸引学生注意力的一类问题,这些问题鼓励学生思考,进而促进他们自己的思维方式。
例如:“你相信春节时放烟花有助于驱邪吗?为什么?”。
7. 题外话奖励问题:这种问题是用来奖励那些回答了其他问题的学生。
一些灵活的问题可以激励学生对物理问题有更多的兴趣。
例如:“您之前回答问题非常好,不介意再给我们分享一下您对这个话题的看法吗?”。
8. 聚焦问题:有时候,考虑到自己时间紧迫,教师需要采用聚焦问题的策略。
这是一种高效的提问策略,它将学生注意力集中在一个特定的问题上,完成整个课堂在短时间内的内容。
例如:“这个问题直接回答:在空气中,不同的物质被不同的波长吸收,与此同时,它们的颜色也不同。
”有效的提问策略可以使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效果更佳。
对于教师来说,设计有针对性的问题需要有一定的知识技巧和认真的态度,但这是值得做的。
高中物理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探索王双喜【摘要】:本文致力于研究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学如何改变课堂教学中出现的无效化、低效化的现象,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更好地发展学生。
其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 首先,深入课堂教学一线分析课堂教学无效和低效呈现的种种问题,对本课题研究的可行性和必要性进行了论证。
其次,在此基础上根据现代教育学和心理学理论,结合课改对物理教学的要求,分析提出什么是高中物理有效教学以及有效教学特征、标准。
接着,按照目标管理的教学流程进行研究并制定了高中物理有效教学的教学准备策略、教学实施策略和教学评价策略。
最后进行实践,通过对具体案例设计和实施,分析如何通过采用有效的教学策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使有效教学的研究落于实处。
实践表明,本研究有助于提高教学有效性,更好的发展学生,并将为新课程理念落实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提供了有益的探索和帮助。
【关键词】:物理新课程有效教学教学策略【正文】:随着新世纪知识经济的发展和学习型社会的到来,课堂教育加快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改革步伐。
全国掀起了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热潮,各学科也相继出台了理念全新的《课程标准》。
在实施新教材的过程中,由于受到广大教师的观念、施教水平以及教育教学资源等因素的影响,教学过程中出现了“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用旧方法教新教材,课堂教学不能促进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三维目标得不到落实,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得不到培养。
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苦。
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新课程理念与教师传统教学方式的矛盾,影响了课程改革的逐步有效的推进。
各学科课堂教学中效率比较低下的问题依然存在,并且老的问题没有解决,又积累了一些新的问题,如部分学生课堂实用时间少,课堂教学密度小、效果差,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知识迁移能力差等。
如果不及时有效的解决课堂教学中存在的种种矛盾和问题,将会严重限制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
因此,进行中学课堂有效性教学的实践研究,对提高教学质量,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新课标背景下优化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策略研究课题研究结题报告一、研究概述(一)课题的背景及意义随着“双减”的实施,以及强调学生综合素质能力提升的政策背景下,素质教育被推向了话题中心。
而随着不同的艺术科目纳入必考,素质教育也从“非刚需”走向了“刚需”,成为综合评价中的重要一环,也成为了家长们必须重视的一环。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
传统的知识和技能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人才的创新能力成为了社会对人才的重要要求。
因此,新课标课程标准也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了重要的目标。
新课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具备创新思维能力。
创新思维是指学生能够在解决问题时,采用新的思路和方法,寻找新的解决方案。
这需要学生具备开放的思维方式,能够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寻找新的解决方案。
在学习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采用不同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新课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具备创新实践能力。
创新实践是指学生能够将创新思维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创造出新的产品、服务或解决方案。
这需要学生具备实践能力,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在学习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新课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具备创新精神。
创新精神是指学生具备勇于尝试、不断探索的精神,能够在面对困难时不放弃,不断寻找新的解决方案。
这需要学生具备坚韧的意志和自信心,在学习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勇于尝试,不断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新课标课程标准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了重要的目标。
学生在学习中应该具备创新思维能力、创新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才能够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成为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传统的教育是重视“双基”,即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后来又提出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从“双基”到三维目标,再到核心素养,是从教书走向育人这一过程的不同阶段。
心灵是人之根本,更是教育教学之根本。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技巧的特点就在于使教育的整个过程成为教师过问人的精神生活的整个过程。
新课标下高中物理课堂有效性提问技巧探究【摘要】课堂提问是一种教学方式,老师针对教学内容提出问题,学生根据问题做出反应和回答。
新课标下如何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科学合理的进行有效性提问,已经成为摆在广大高中物理教师面前的一大难题。
本文主要结合笔者多年的一线教学经验,以高中物理人教新课标版为例,首先阐述了高中物理课堂有效性提问的重要性,再者就如何对高中物理课堂有效性提问技巧进行探讨分析,提出了几点技巧策略,旨在激发高中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和兴趣,提高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供广大同仁提高一定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高中物理;有效性提问;技巧;策略本文主要结合笔者多年的一线教学经验,以高中物理人教新课标版为例,首先阐述了高中物理课堂有效性提问的重要性,再者就如何对高中物理课堂有效性提问技巧进行探讨分析,提出了几点自己的拙见,以期提高学生主动参与高中物理课堂的积极性,提高高中物理教学质量,给广大同仁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一、高中物理课堂有效性提问的重要性现在的高中生,不仅要承担沉重的学习压力,还要面对形式严峻的升学压力,因此在面对这么多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很容易对已经学过的知识产生遗忘。
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把学习效率提升到最高?这就需要课堂教师能在课堂上提出有效的问题,通过有效提问,让学生对自己学习的知识做到温故而知新,从而有效避免知识的遗忘这种情况。
此外,教师在提问时,还可以根据学生对问题的反应和回答来对学生对知识内容的掌握程度进行判断,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调整和完善以后的课堂教学模式。
二、高中物理课堂有效性提问技巧物理教师在课堂提问时,要注意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教学内容的难以程度、物理课堂的学习气氛等各方面,这些都会对提问的效果产生影响,所以教师要准确把握这些方面,做到有效提问。
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从分解式提问法,类比提问法和搭桥策略性提问这三个角度出发,对如何在高中物理课堂中进行有效性提问进行探讨分析,提出了几点技巧和策略,以期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物理知识的能力,提高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
问题教学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1. 引言1.1 问题教学法概述问题教学法是一种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和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的教学方法,通过引导学生主动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促使学生在实践中积累知识、提升能力,达到全面发展的目的。
问题教学法突破了传统的教师中心模式,强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思维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批判思维能力。
问题教学法强调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自主学习,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问题教学法可以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科素养。
.1.2 高中物理教学现状高中物理教学现状的情况是十分重要的。
当前,高中物理教学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强调教师的讲解和传授知识,学生被passively 接受知识,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效果不明显。
学生普遍存在学习动力不足、思维惰性重、实际操作能力不足等问题,容易产生学习的泛化和懒惰现象。
高中物理学科内容较为抽象和难以理解,对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创新思维要求较高,这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3 问题教学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性问题教学法还能够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热情。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需要不断地思考、探索,这种积极的学习状态能够让学生更加专注和投入到学习中,有效提高学习效率。
问题教学法也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起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他们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问题教学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通过引入问题教学法,可以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批判思维的优秀人才。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我们应该积极倡导和应用问题教学法,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和丰富的学习体验。
2. 正文2.1 问题教学法的基本原则问题教学法的基本原则是指导学生通过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交流讨论来促进学习和发展的一种教学方法。
高中物理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探析作者:黄桂元来源:《中学理科园地》2013年第03期摘要: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形式,本文从建构主义的视角来探析高中物理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
关键词:物理课堂;有效提问;策略;建构主义课堂提问是教师以问题的形式,通过师生的相互作用,检查学习、促进思维、巩固知识、运用知识、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行为方式。
陶行知先生曾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可见课堂提问的重要性。
有效提问能使人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从而驱使个体的积极思维。
因此有效提问是引发学生心理活动、促进学生参与学习、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一种方法和手段,是成功教学的基础。
一、建构主义视角下的课堂有效提问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即学习过程是对已有知识体系的更新和创造,从而获得新的理解及意义。
从教学的角度看,建构主义强调教学应该通过设计一些问题以支撑学习者积极的学习活动,帮助学习者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
因此,教师要针对所要学习的内容设计出一些具有思考价值的、有意义的问题,首先让学生去思考、去尝试解决。
在此过程中,教师可提供一定的支持和引导,组织学生讨论、合作,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
二、有效提问的策略有效提问意味着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具有明确的目的和指向,关注学生认知发展,能让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学习过程,使之优化课堂效果。
有效提问需要讲究策略。
1. 正确认识提问的功能威伦(Willinm)等学者认为,提问是教师在课堂上激励学生互动思考和学习的基本方法。
他们归纳出提问的几个作用:①能被用来完成课堂教学中比较宽泛的教学目的,如回忆、诊断、检查等。
②能积极影响学生的学业成就。
③能被用于使学生更主动地加入到课堂互动中。
④能够用于鼓励学生思考。
⑤能促进学生提出许多好的问题。
在多数的课堂中,提问的作用仅第一项被广泛应用,其它项很少被应用到,而在建构主义学习观下课堂有效提问的主要作用正是体现在后面几项。
新课标下高中物理课堂提问教学的策略探
究
【摘要】课堂提问,是师生进行教与学双边活动的重要形式,是进行思维和语言训练、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方法,是传递信息的有效途径。
新课程要求教师在物理课堂教学中要善于提问,教师要充分发挥提问的功能.通过提问,激发学生的兴趣,驱使学生积极思考,参与学习过程,去寻求解决问题的答案,在积极寻求答案的过程中学生就逐渐地学会了建构知识,理解知识!领会知识,运用知识或许还会发现一些新的问题.那么,在实际的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如何充分利用课堂提问,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谈如何提高高中物理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关键词】课堂提问;策略探究;渗透
一、课堂提问必须围绕教材中心,紧扣教学目标
课堂提问的设计一定要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有准备,千万不要在课堂上信口开河、随意提问、离题千里,这样就会产生不良后果,很难达到预期目的。
教师在课堂上提出的主要问题都必须是在课前精心设计好的。
首先,课堂提问必须围绕教材中心,紧扣教学目
标。
教师要善于对教材的内容进行归纳、筛选,寻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问一问为什么,求一求所以然;其次,要针对学生在思维过程中可能碰到的困难,利用学生易混、易错的问题设置问题,进行提问,通过对例题的剖析,达到解惑的目的,能使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让学生有一种思路清晰,解题驾轻就熟的感觉。
设置问题,切忌不分重点,满堂提问,纠缠于价值不大的枝节问题上,那种漫无目的的盲目提问会让学生感到不着边际和无所适从,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简而言之,课堂提问要有针对性,目的要明确,要选准提问的突破口,把问题问到点子上,就犹如沙里淘金、花中采蜜。
二、在生动、趣味的物理实验中渗透提问教学
物理是一门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各种物理实验以其直观性、形象性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感性材料。
因此利用实验内容创设问题情境,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有利于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对实验内容的观察、研究、分析去思考问题、探索问题、从而解释物理现象的本质、内在规律。
比如在《机械能守恒定律》这一节中,上课伊始,我就把课前准备好的提桶挂在门框上,并将提桶拉开一定的角度,然后请一位同学鼻子靠近提桶站好不动,还未释放,这位同学已经开始“逃跑”,其它同学哈哈大笑起来。
我仍旧拉住提桶不动,问:”释放后,提桶回来时真的会碰鼻
吗?”。
很多同学立场不明确,有少数同学回答说“不会”。
可当我邀请这部分同学为大家演示时,结果还是“临阵脱逃”。
其它同学更加迷惑了,到底会不会呢?最后一位立场非常坚定的男同学来给大家演示,提桶回来时并不会碰鼻!为什么呢?学生的好奇心被一下子激发出来了。
而且这个问题又带出了如下几个问题:
摆动的提桶具有哪些能?在向上和向下的运动过程中,这些能如何变化?
在变化过程中会遵循怎样的规律呢?能否通过实验来探究呢?
提桶能够到达的最大高度越来越低,为什么?
通过趣味实验的刺激,学生的思维处于兴奋的状态,迫切想要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于是带着这些问题,大家热情地投入到讨论、交流、探索中,经过一系列的问题探究之后,学生从现象到本质,获得了相关知识内容,也体验了探索的快乐,课堂效益大大提高。
三、将问题置于真实的生活情境中
即改平辅直叙为创设生活情境,让问题来源于生活,这样的问题才有生命力。
我们在讲解时,经常是陈述相同的事实,从不同的层面切入,便能产生不同的效果。
所以,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应设法把物理过程情境化,把物理概念生活化。
比如:讲冲量与动量时,如果直接给出“冲量是力和时间的乘积”、“冲量等于动量的增量”,然后讲公式,做练习巩固。
这样的教学,课堂死气沉沉,学生昏昏欲睡。
因为这样教学只注重了讲解的效率和解题效率,却弱化了情感效率,忽视了问题效率,有悖于新课改的理念。
如果采用有效提问的策略,提出以下问题:我们经常打球,也经常看到足球运动员敢于用头去顶球,也经常看到运动员把球顶进了球门的精采场面。
可是,如果是同样速度的铅球,运动敢用头去顶吗?学生的第一反应当然是“不敢顶”,让学生说说“不敢顶”的原因时,学生好像懂了,可却苦于找不到合适的词语来表达,心里就像憋了什么似的,此时,再引导学生带着问题探究,引出冲量、动量的概念,自然是水到渠成。
很显然,上面的提问将问题置于真实的生活情境中,让学生觉得物理就在自己的身边,体会到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习时易于理解和接受。
四、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类比式提问方法
在教学中,运用类比式提问的方法,它可以在同种事物或不同种事物之间进行,也可以在同一事物的不同部分、不同方面进行,或同中求异,或异中求同。
这种提问有利于学生认清事物间的相同或不同点,从而达到加深理解、增强记忆、灵活运用的目的;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求同思维或求异
思维能力。
如电场强度和磁感应强度两个物理量在引入的过程中有哪些异同点?动量和动能有哪些不同?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有何不同?氢原子核外电子绕核运动和人造地球卫星的运动中①向心力的来源;②从低轨道转移到高轨道势能动能的变化;③变轨的连续性和跳跃性等都是类比式提问。
类比法在高中物理中应用比比皆是,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偏转问题可与平抛运动类比;电势与高度类比;电势能、分子势能与重力势能类比等等。
类比迁移,有利于学生广开思路,通过比较,诱发悟性,就能进入新颖别致的构思设计,最终获得准确而清晰的解题途径和方法。
总之,物理课堂提问是优化物理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也是教师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师生进行教与学双边活动的重要形式。
有效的提问是优化课堂教学的有效手段之一,也是教师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在日常课堂教学中,合理有效的提问,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内容,加深印象,提高教学效率,而且能激发起求知欲,唤醒全体学生的认知系统,拓展思维,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1]许国梁.《中学物理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
[2]徐旭华.物理课堂教学提问的艺术[J].南阳师范学院报.2006,(09)
[3]庄其黎主编.《“中学物理未来课堂”的探索研究》.上海市三联书店
[4]孙可平.《现代教学设计纲要》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