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话里的语言学》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2.40 MB
- 文档页数:73
笑话里的语言学吕叔湘选自吕叔湘《语文常谈及其他》(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本文论述笑话中所用的语言手段,包括谐声、拆字、歧义、歇后等,阐明了笑话产生的语言学原理。
文中所引的例子都是古代的笑话,有些不容易理解。
自读本文,要注意理解这些笑话的意思,在这基础上把握作者的观点。
对有些不懂的问题,可以和周围同学讨论一下。
如果有兴趣,还可以找几个现代笑话,看看它们是否符合作者所说的道理;如有不符合的,要弄清它们所包含的语言学方面的道理,给本文作个补充。
一般所说“笑话”,范围相当广,大体上包括讽刺和幽默两类。
笑话为什么引人发笑,这是心理学的问题,我毫无研究,说不出一点所以然。
柏格森有一本书,名字就叫做《笑》,我没看过。
很多笑话跟语言文字有关,我就谈谈这个。
我取材于三本书:周启明校订:《明清笑话四种》,1983第二版;王利器辑录:《历代笑话集》,1956初版;任二北编著:《优语集》,1981年初版。
附注里边分别用周、王、任代表。
先举一个有名的例子。
唐朝懿宗的时候,有一个“优人”(相当于外国的fool),名字叫李可及,最会说笑话。
有一回庆祝皇帝生日,和尚道士讲经完了,李可及穿着儒士衣冠,登上讲台,自称“三教论衡”。
旁边坐着一人,问:“你既然博通三教[三教]指儒教、佛教、道教。
,我问你,释迦如来是什么人?”李可及说:“女人。
”旁边那个人吃一惊,说:“怎么是女人?”李可及说:“《金刚经》里说,‘敷座而坐’,要不是女人,为什么要夫坐而后儿坐呢?”又问:“太上老君是什么人?”回答说:“也是女人。
”问的人更加不懂了。
李可及说:“《道德经》里说‘吾有大患,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复何患?’要不是女的,为什么怕有身孕呢?”又问:“孔夫子是什么人?”回答说:“也是女人。
”问:“何以见得?”回答说:“《论语》说:‘沽之哉!沽之哉!吾待贾者也。
’要不是女的,为什么要等着嫁人呢?”这一个笑话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利用“敷”和“夫”同音,“而”和“儿”同音(唐朝妇女自称为“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