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建设项目施工组织设计范本
- 格式:docx
- 大小:46.51 KB
- 文档页数:29
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单位:编制日期:年月日一、工程概况(一)交通情况金能公司******为年设计生产能力45万吨的新建矿井。
是国家“西电东送”工程:纳雍火力发电二厂的主体配煤企业,位于贵州省纳雍县境内(距县城50公里,至纳雍一电厂所在地阳长镇约20公里,纳雍二电厂所在地海座约13公里,距六盘水市85公里,百兴-阳长二级公路从矿井1Km侧边经过),主平硐与回风斜井相距3.15公里,垂直高差约260m。
交通较为便利。
(二)工程概况:1、地形情况******主平硐施工场区开阔,背面是山岭,根据甲方提供资料和目前现在开挖揭露围岩情况看,井口位于山岭向斜一翼,开口点处于缓坡地带,亚粘土覆盖厚,有灰岩出露,估计不良地段走向长约30米。
主平硐岩质以泥岩、砂岩、灰岩为主。
2、地质水文情况主平硐右侧附近有一沟壑可作为永久碴石山,左侧有一条小河沟,枯水季干涸无水。
其前期生活用水利用当地村民水井供水,施工用水采用水泵抽自场区进场公路附近的小溪沟供水,后期利用甲方在山坡上修建的永久水池蓄供水,不足部分尽可能利用小溪水作施工补充用水,其涌水量无确切资料。
3、工程介绍:整个掘进工程有:1)、主平硐,全长2691m。
2)中部车场70m,S掘=9.4m2,S净=8.5m2,锚喷。
3)井底车场180m,S掘=13.8m2,S净=12.8m2,锚喷。
4)联络巷20m,S掘=4.0m2,S净=3.8m2,锚喷。
5)、11溜煤眼20m,S掘=13.8m2,S净=12.8m2,锚喷。
6)运输上山341m,S掘=9.3m2,S净=8.5m2,锚网喷。
7)采区煤仓24m,煤巷,S掘=22.1m2,S净=19.6m2,砼碹。
8)中央变电所150m,煤巷,S掘=17.2m2,S净=12.6m2,砼碹。
除主平硐外,其它巷道施工时详见施工图。
二、施工方案(一)主平硐施工工程所涉及主平硐、运输上山、采区煤仓、中央变电所及车场等其围岩差别不大,我们以主平硐为主编制方案。
某煤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1. 引言本文档旨在对某煤矿工程的施工组织进行设计,以确保施工过程能够高效、安全地进行。
2. 工程概述某煤矿工程位于某地,覆盖面积约为X平方米。
工程包括矿井的开拓、煤矿设备的安装、运输通道的建设等。
工程预计耗时约为X个月。
3. 施工组织设计方案3.1 施工目标本工程的施工目标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1.安全施工:确保施工过程中没有人身伤亡事件的发生。
2.高效施工:合理安排施工进度,提高工作效率。
3.资源管理:合理管理施工所需的人力、物力和财务资源,确保不浪费资源。
3.2 施工人员组织根据工程规模和施工进度,确定所需施工人员的数量和职位。
在施工过程中,将根据需要调整人员的分工和岗位。
3.3 施工计划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1.工期管理:根据工程的任务量和人力资源,合理安排工作进度,确保按时完成工程。
2.建筑布局:根据工程的不同阶段,合理安排建筑物的布局,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3.设备使用:合理安排设备的使用时间和地点,确保施工效率最大化。
4.物资采购:根据工程需要,合理安排物资采购计划,确保施工供应充足。
3.4 安全措施在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相关安全规定,采取各种措施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性。
具体安全措施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1.安全教育: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使其了解并遵守相关安全规定。
2.安全设施:设置必要的安全设施,如安全护栏、防护网等,以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3.安全检查: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隐患及时处理,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
3.5 资源管理合理管理施工所需的人力、物力和财务资源,以确保资源的有效利用和节约。
具体措施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1.人力资源管理:合理安排施工人员的工作时间和工作任务,确保施工进度的顺利推进。
2.财务资源管理:建立财务预算,按照预算进行支出,确保不超支。
3.物力资源管理:根据施工需要,合理安排物资采购和使用,确保物资供应充足。
4. 总结通过本文档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能够确保某煤矿工程的施工过程高效、安全地进行。
第1篇一、工程概况本矿井工程位于我国某地区,属于露天煤矿,设计生产能力为每年1000万吨。
工程主要包括露天采场、井筒、井巷、地面工业场地、辅助设施等部分。
工程总投资约为10亿元人民币。
二、施工组织设计原则1. 严格执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2. 合理安排施工进度,确保工程按期完成。
3. 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施工效率,降低工程成本。
4. 强化施工管理,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各项指标达到预期目标。
三、施工组织设计内容1. 施工准备阶段(1)组织机构:成立项目经理部,下设工程部、技术部、物资部、安全部等部门,明确各部门职责。
(2)人员配置:根据工程规模和施工需求,合理配置各类人员,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3)施工图纸及技术资料:收集整理相关施工图纸及技术资料,为施工提供依据。
2. 施工阶段(1)露天采场施工- 采场剥离:采用铲车、挖掘机等机械设备进行剥离,确保剥离进度满足采掘需求。
- 采掘:采用露天采矿方法,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采掘,确保采掘质量。
- 储存:建立露天采场,对采出的煤炭进行储存,为后续运输提供保障。
(2)井筒施工- 井筒掘进:采用钻爆法进行井筒掘进,确保掘进速度和质量。
- 井筒支护:根据地质条件,选择合适的支护方式,确保井筒安全。
(3)井巷施工- 井巷掘进:采用钻爆法进行井巷掘进,确保掘进速度和质量。
- 井巷支护:根据地质条件,选择合适的支护方式,确保井巷安全。
(4)地面工业场地施工- 建设地面工业场地,包括办公楼、宿舍、食堂等设施。
- 建设配套设施,如变电站、供水系统、排水系统等。
3. 施工管理(1)质量保证体系: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确保工程质量。
(2)安全生产管理:加强安全生产管理,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确保施工安全。
(3)进度管理:合理安排施工进度,确保工程按期完成。
(4)成本控制:加强成本控制,降低工程成本。
四、施工组织设计实施1. 施工准备阶段,做好人员、设备、材料等资源的准备工作。
第一章矿井概况一设计编制依据1 井筒地质柱状图2 《煤矿安全规程》3 《煤矿井巷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二矿井条件本矿井为城郊矿井,设计服务年限为30年。
城郊矿井的设计生产能力位240万吨。
本次设计的井筒为副井井筒。
井筒净直径8.5m,井筒的深度为680m,副井井筒的开拓方式为立井开拓,通风方式为中央分列式通风系统。
煤层含沼气的等级及突出危险程度:低沼气,无突出。
副井井筒的表土段深230m,表土段井壁结构为双层钢筋混凝土井壁,内壁的厚度为450mm,外壁的厚度为500mm。
基岩段厚430m,为普通混凝土井壁,厚650mm,混凝土标号为C30。
井筒内提升容器采用单层双车罐笼,提升容器导向装置的结构类型采用组合罐笼。
井筒的提升方位角为15o。
三矿井水文地质情况(一)表土厚度及类型:表土土层为第四纪冲击层,厚度为230m200m h,表土下方的风化基岩带厚度为20m,(二)含水情况:表土含水情况为3基岩为泥岩和粉砂岩,厚度为430m,基岩岩倾角为08,含水情况为400~430m,30。
m3四井筒特征(一)副井井筒特征表表1-1 副井井筒特征表(二)井筒断面布置形式井筒断面布置形式如图1-1所示:图1-1 井筒断面布置图第二章井筒基岩段施工方案一、选择施工方案时应考虑的因素:(一)井筒穿过岩层的性质,涌水量的大小。
(二)井筒直径和深度(主要指基岩部分的深度)。
(三)可能采用的施工工艺及技术装备条件。
(四)施工队伍的操作技术水平和施工管理水平。
选择施工方式,首先要求技术先进,安全可行,有利于采用新型凿井装备,不仅能获得单月最高纪录,更重要的是能取得较高的平均成井速度,并应有明显的经济效益。
二、现有立井井筒基岩段施工方案分析(一)掘、砌单行作业凿井时将井筒划分为若干段高,自上而下分段施工,在同一段高内,按照掘砌先后交替顺序作业称为单行作业且由于掘进的段高不同,单行作业又分为长段单行作业和短段平行作业。
掘、砌单行作业的最大优点是工序单一,设备简单,管理方便,当井筒涌水量小于330m/h时,任何工程地质条件均可使用。
煤矿施工组织设计XXXX煤矿矿井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第一章矿井建设条件第一节矿井设计概况一、位置XX矿区XX勘查区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XX县,XX矿区东北部,行政区划属吴忠市红寺堡开发区管辖。
勘查区边界北起乏牛坡子-牛记圈一线,南至什华公路,西起乏牛坡子-XX旧庄一线,东抵XX村。
南北长5.6km,东西宽4.7km,面积约12.12km。
地理坐标:东经106°30′45″-106°34′00″,北纬37°24′45″-37°27′45″。
二、交通勘查区东侧有国道G211公路(宁夏吴忠市-甘肃环县)通过,中部有省道S302(盐兴公路)通过,南侧有省道S203(惠平公路)穿过,南至XX镇18km,东至惠安堡11km。
另据有关规划,新规划的中太铁路(225km段)、中(宁)-盐(池)高速公路将从勘查区北部通过,并为勘查区留有出入口。
本区交通较为方便。
交通位置详见图2-1-1。
三、地势、地貌勘查区内地形高差不大,属低缓丘陵地貌,局部见沙丘掩盖,间有植被固定、海拔高度一般在1340-1400m,侵蚀基准面约在1340m,相对高差一般在10-50m。
四、水系区内沟谷较发育,苦水河是唯一常年地表径流。
苦水河发源于甘肃省环县甜水堡南之爬爬山,流域面积为5218km2,河长276 km2,河源海拔1710m,河口1116m,总落差594m,河道平均比降1.57‰,流经宁夏盐池、XX、吴忠,至灵武县新华桥注入黄河。
五、气象及地震本区属中温带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冬季寒冷漫长,夏季酷热,冷热多变,昼夜温差悬殊。
春秋为多风季节,最大风力达8级,一般为4-5级,多为北及西北风,春季时有沙尘暴天气。
最高气温41.1℃,最低气温-28℃,平均气温11.2℃;降雨多集中在7、8、9月,年平均降雨量为216.2mm;年蒸发量2771mm,无霜期约在5月中旬至9月底。
区内冻土厚度1.13m。
本井田地处贺兰山至六盘山南北向构造带,据宁夏回族自治区地震资料记载,1739年1月3日平罗银川地震8级,1920年12月16日海原地震8.5级,1971年6月28日吴忠地震5.1级,1982年4月14日海原县地震5.7级。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煤矿施工组织设计篇一:煤矿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范本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单位工程名称: *****运输石门项目工程地质:*************煤矿四号井编制单位(公章):****************项目部参加编制人员: ********************工程技术负责人:****编制日期:二〇一一年五月十日第一章建设工程概况第一节建设施工条件本工程工作属于内蒙古***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煤矿四号井开拓工程。
该工程项目业主为*******有限公司兴泰煤矿项目部。
根据***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方提供的文件及图纸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本次设计主要为主井+1800水平运输巷开拓。
第二节井田概况一、地理位置及交通内蒙古太西煤集团兴泰煤矿四号井位于阿拉善盟阿左旗古拉本敖包镇境内,古拉本矿区立新井田13~14勘探线之间。
煤矿地理极值坐标为:东经:106°02′24.87″~106°06′21.10″北纬:39°02′49.59″~39°05′51.85″井田走向长0.9km,倾斜宽0.255km,面积0.23km。
上部以+1980m标高为界,深部以+1800m标高水平为界,技术改造设计规模0.30Mt/a。
古拉本矿区交通主要以公路对外联系,煤矿西距乌吉线上的本井火车站65km,西南距盟所在地巴彦浩特48km,北距乌海西站95km及东距包兰线上的西大滩站55km,均有公路相通。
已建成的乌(乌海)~巴(巴彦浩特)I级公路从煤矿通过,大大提高了矿区对外的运输能力。
乌(乌海)—吉(吉兰泰)铁路线上的本井站和包兰铁路线上的乌海西站、西大滩站现为煤炭外运的铁路转运站。
煤矿距秦皇岛出口煤港1729km,距天津港1360km,距二连浩特市760km。
矿建工程施工方案范本第一部分绪论1.1 项目概况本项目位于XX省XX市,是一座新的煤矿建设项目。
项目总投资XX亿元,占地面积XX 平方公里,计划开采煤炭储量XX吨。
该项目是地方政府重点支持的煤炭资源开发项目,对于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1.2 项目背景随着国家能源需求的不断增加,煤炭等传统能源仍然是我国主要能源资源之一。
因此,煤炭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本项目的建设,将有利于保障当地能源供应,促进当地煤炭产业发展。
1.3 施工目标本施工方案的目标是确保项目的安全、高效、质量保证,按时完成矿建工程施工,为后期矿井的正常生产奠定坚实基础。
第二部分施工总体安排2.1 项目组织结构项目将设立总指挥部及各类专业分包单位,总指挥部设总工程师一名,总工程师负责项目整体进度、质量、安全和成本控制;各专业分包单位将分别负责项目的土石方、钢筋混凝土、机电设备、建筑等专业的施工工作。
2.2 施工内容本项目的主要施工内容包括矿井口开挖、巷道开拓、通风系统建设、水文系统建设等。
2.3 施工进度计划项目总工期为XX个月,按照“先外后内、先地面后井下”的原则,分期进行开挖工作。
具体分解如下:- 第一阶段:掘进井下巷道及相关设施;- 第二阶段:完成地面相关建设工作;- 第三阶段:进行设备安装及调试工作。
第三部分施工技术方案3.1 矿井口开挖技术矿井口开挖是矿建工程的关键环节,采用爆破开挖技术,结合抑尘、降温、减震等措施,确保开挖过程中的安全性。
3.2 巷道开拓技术巷道开拓是煤矿建设中的重要工作内容,需要克服地质条件复杂、瓦斯地压等多种困难。
采用先进的巷道开拓技术,合理布置支架和通风系统,确保巷道开拓的安全及通畅。
3.3 通风系统建设技术在煤矿建设中,通风系统是保障生产安全的关键环节。
采用高效、节能的通风系统建设技术,确保矿务区域的空气流通顺畅,有效预防瓦斯、煤尘等有毒有害气体的积聚。
3.4 水文系统建设技术水文系统是煤矿建设中的另一关键环节,需要采用排水、防水等技术手段。
煤矿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一、工程综合说明1.1 工程概况本项目为某煤矿的单位工程施工,主要包括矿井井筒、巷道、硐室等工程的施工。
矿井设计生产能力为每年150万吨,服务年限为30年。
工程地点位于山西省某市,地形地貌复杂,地质条件较差,施工过程中需充分考虑地质风险和环境保护要求。
1.2 编制依据本施工组织设计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行业标准、煤矿建设规范以及施工现场实际情况进行编制。
主要包括《煤矿安全规程》、《煤矿建设施工及验收规范》等。
1.3 引用的规范规程在编制本施工组织设计过程中,充分参考了以下规范规程:(1)《煤矿安全规程》;(2)《煤矿建设施工及验收规范》;(3)《煤矿井巷工程质量验收规范》;(4)《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分办法》;(5)《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6)《施工现场安全文明施工标准》。
二、煤矿单位工程施工方案2.1 施工工艺总流程图及说明本煤矿单位工程施工工艺总流程图包括井筒施工、巷道施工、硐室施工等环节。
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流程图进行施工,确保工程质量、安全、进度等方面的可控。
2.2 基础工程工艺流程基础工程施工主要包括井筒基坑开挖、基坑支护、井筒基础浇筑等。
施工过程中,要确保基坑稳定,防止坍塌事故发生。
2.3 主体施工工艺流程主体工程施工主要包括井筒砌筑、巷道掘进、硐室施工等。
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工程质量,确保施工安全。
2.4 屋面防水内外装修施工工艺流程屋面防水内外装修施工主要包括屋面防水层施工、内外墙面抹灰、地面铺装等。
施工过程中,要确保防水效果,提高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2.5 水电暖卫设施施工工艺流程水电暖卫设施施工主要包括供电、供水、供暖、排水、卫生设施等。
施工过程中,要确保设施运行稳定,满足生产和生活需求。
三、施工总体部署3.1 施工项目管理目标本项目施工项目管理目标主要包括工程质量合格、安全生产无事故、工程进度按计划完成等。
3.2 施工组织施工组织主要包括施工队伍组建、施工方案制定、施工现场管理等方面。
***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煤矿整合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编制单位:***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二〇〇九年七月二十日目录一、整合扩能工程基本情况 (1)(一)、矿井概况 (1)(二)、整合工程项目审批情况 (2)(三)、整合前矿井的基本情况 (3)(四)、整合工程项目主要生产系统设计 (3)二、建设区的现状 (4)(一)、通风系统 (4)(二)、提升运输系统 (5)(三)、排水系统 (5)(四)、供电 (6)(五)、安全监控 (6)三、整合工程施工组织安排 (6)(一)、施工顺序安排(详见井巷工程综合进度图) (6)(二)、工程量及工期安排(详见井巷工程综合进度图) (10)四、施工组织方案 (10)(一)、成立整合工程项目建设指挥部技术小组 (11)(二)成立安全生产办公室 (12)五、安全技术措施 (13)六、附件 (13)**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煤矿整合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煤矿)整合工程初步设计和安全专篇已经分别通过省经信委、***煤监局的批准,现矿井已申报开工令,并开展了相关施工准备工作。
针对矿井现状,公司组织相关工程技术人员对工程实施过程中的通风、运输、排水、供电、瓦斯治理等工程项目进行了认真分析研究,在符合初步设计和安全专篇的前提下,决定对工程施工顺序进行调整,特制定本方案。
一、整合扩能工程基本情况(一)、矿井概况******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煤矿(以下简称***煤矿)系由原***省******煤矿整合相邻的****铁矿(煤矿)资源而保留的矿山,位于****境内,距***城**镇直线距离约23.5km,属股份合作制企业。
根据《***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市煤炭资源整合方案的复函》(**办函[2007]16号)文件精神,******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煤矿)为整合主体矿井整合*****硫铁矿(煤矿),并在原基础上进行扩能建设,矿井设计规模150kt/a,服务年限为7.9年。
遵义县山盆镇遵沿煤矿技改〔15万吨/年〕建设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工程师:矿长:遵义县山盆镇遵沿煤矿二〇〇九年五月目录第一章编制说明 (4)第一节编制依据 (4)第二节编制范围 (4)第三节编制原那么 (4)第四节遵循的主要标准、标准 (6)第二章工程概况 (7)第三章施工布署 (7)第一节指导思想 (9)第二节施工目标 (9)第三节工程管理系统 (9)第四章施工准备及场区布置 (11)第五章工程测量 (12)第一节控制测量 (12)第二节施工测量 (12)第三节测量检查 (12)第六章主要工程的施工方案及方法 (13)第一节总体施工方案 (13)第二节地质超前预报 (13)第七章作业指导书 (16)第一节爆破 (16)第二节装岩 (18)第三节支护 (18)第八章施工进度、工期及保证措施 (22)第一节作业方式 (22)第二节循环进度及工期 (22)第三节循环进度及工期 (23)第九章平安及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25)第一章编制说明第一节编制依据一、贵州兴源煤矿科技〔2021年8月〕?遵沿煤矿〔技改〕开采方案设计说明书? 。
二、贵州兴源煤矿科技〔2021年8月〕?遵沿煤矿〔技改〕平安专篇? 。
三、?煤矿平安规程?、相关检验评定标准、标准及工程相关平安、消防、环保、文物等管理规定。
第二节编制范围遵沿煤煤矿建设工程所规定的范围。
详见投产时井巷工程量表。
第三节编制原那么一、“平安第一〞的原那么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始终按照技术可靠、措施得力、确保平安的原那么确定施工方案,特别是地质构造地段复杂的井巷施工平安。
必须在平安措施落实到位,确保万无一失的前提下组织施工。
二、优质高效的原那么加强领导,强化管理,优质高效。
根据我们在施工组织设计中明确的质量目标,贯彻执行质量体系标准,积极推广、使用“四新〞技术,确保创优规划和质量目标的实现。
施工中强化标准化管理,控制本钱,降低工程造价。
三、方案优化的原那么科学组织,合理安排。
煤矿建设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第一章施工方案、主要技术措施第一节编制总说明一、编制依据1.贵州文家坝矿有限公司文家坝一矿一期部分矿建工程招标文件(招标编号:GXTC-0932052);2.招标澄清文件;3.招标图纸。
二、采用规范、规程、规定、标准1.《煤矿建设安全规定》煤基字〔1997〕第535号;2.《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细则》煤安字〔2009〕第30号;3.《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及考核评级办法》煤安监办字[2004]24号;4.《锚杆喷射砼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2;5.《锚喷支护工程质量检测规程》(MT/T5015-96)6.《煤矿井巷工程质量检查验收标准》(MT5009-94);7.《煤矿井巷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13-90);8.《煤矿安全规程》(2007年);9.《爆破安全规程》(GB6722—2003);10.《煤矿建井工程手册》;11.《煤矿测量规程》(1998年);12.《煤矿地质规程》;13.《砼拌合用水标准》(JG63—89);1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02);三、相关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5.《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6.《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实施条例》;7.《矿山安全条例》;8.《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爆炸物品管理条例》;9.《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10.《建筑工地文明施工标准》;1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12.《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1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4.《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15.《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四、编制范围本施工组织设计编制范围是贵州文家坝矿业有限公司文家坝一矿一期部分矿建工程A1标段所包含的全部施工内容,主要包括主平硐、错车场、联络巷、运输斜巷、溜煤眼及溜矸眼、1310运输大巷,工程量2449 m,其中主平硐1710m、错车场107m、联络巷90m、运输斜巷66m、溜矸眼6 m、1310运输大巷470 m。
煤井建设项目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准备工作1、技术准备工作A、组织工程技术人员认真学习贯彻《煤矿扩建工程初步设计说明书》、《煤矿扩建工程初步设计安全专编》等有关规程规范。
B、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和施工单位共同编制单项工程施工作业规程、措施。
C、工程技术人员要保证做好施工图的供应。
D、测量利用原有的测量基点和井筒十字桩及其现有巷道坐标资料。
2、工程准备A、场地平整利用现有的工业广场具备施工条件,不需要较大的平整工作。
B、供电利用矿现有10/0.4kV变电所,供主扇、绞车、压风机、水泵等电气设备用电。
C、供水利用矿现有的生活、工业用水。
D、地面排水地面排水利用现有的地面排水系统。
利用矿现有的设施,不再建设新的设施。
F、通讯利用矿现有的程控电话交换机,负责井口、各车间及办公室、井下的通讯联络。
G、测量利用原有的测量基点和井筒十字桩及其现有巷道坐标资料。
3、物资准备A、掘进工作面所需要的设备掘进工作面设备配置表(每个掘进面)B、掘进工作面所需要的材料注:各类物资为3个月的需用量。
C、各类辅助材料4、劳动力准备A、安全劳动定员采用“四、六”工作制度,即每天分为四班,每班工作时间为六小时。
本矿井将以"高起点、高标准、高效率、高效益"的设计原则,建成一个技术先进、安全可靠、效益良好的矿井,矿井生产机构设置采用扁平化管理模式。
本报告初步确定组织机构基本架构为, 1个采煤队、2个掘进队、1个机电运输队。
井下生产工人工作制度为“四、六”制,地面工人及管理人员工作制度为“三、八”制。
劳动定员表见表矿井安全劳动定员主要包括安全管理、安全检查、安全监测、安全救护等专职人员,按岗位本矿井共需安全劳动定员83人。
其中:安全专职人员68人,安全管理人员15人;生产中可根据实际的安全人员需求做相应调整。
本煤矿安全专用工程设施劳动定员包括:a、矿井通风、粉尘检测专职人员;b、矿井防尘、防爆、隔爆工程设施操作、维护专职人员;c、矿井安全装备和仪器仪表保管、维护、收发专职人员;d、矿井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巡视、维护专职人员;e、井上、下消防材料库(硐室)材料、器材发放、保管专职人员;f、瓦斯抽放工程人员;g、瓦检员;h、安检员;i、j、防灾工程人员;k、防灭火人员l、井口急救站医护人员m、特殊电工。
煤矿施工组织设计范本篇一:煤矿施工组织设计范本前言我们在认真分析了*****煤矿8#煤巷道开拓的有关图纸资料及合同文件的基础上,根据本工程设计的特点,结合我处施工装备和技术特长,编制此项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选用行之有效的施工设备和先进可靠的施工技术、施工工艺,采用快速施工机械化作业线进行施工。
一、总体思路在本工程施工过程中,以高起步、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益的“四高”为总体目标,精心组织,精细施工,铸造精品。
首先确保安全和质量目标、确保工期目标。
其次是高标准控制施工全过程,高效率、高水平建设本工程。
在实施中,用先进的设备和科学的配置来满足设计规范和建设单位、监理单位的要求;用先进的技术和工艺来保证质量要求;用先进的组织管理方法,结合工程特点,统筹考虑,科学安排。
对施工中的重点、难点部位,始终放在突出的位置,狠抓不放过,根据我处多年来从事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对本工程施工过程中的重点、难点进行事前、事中控制。
做好施工中的每项监测控制,对各道工序进行全过程的跟踪监测,并及时收集整理施工全过程的各类信息,以便更好地指导施工。
二、设计特点1、巷道均采用远距离激光指向仪指向。
2、工作面采用大功率隔爆高效对旋轴流风机,抗静电阻燃风筒通风进行压入式通风,满足掘进工作面的用风需求。
3、煤层施工采用机械化配套作业线施工,其配套形式为:提升系统为机轨合一运输方式,JK-2.0/20型提升机配1m3侧卸式矿车进行材料运输和升入井人员、装备带宽1.0m的带式输送机进行煤矸运输;ZL-50型装载机配8吨自卸汽车地面排矸;工作面采用160型综掘机进行巷道掘进施工。
施工时,应根据围岩情况调整支护方式,以确保安全,对构造复杂及破碎地段根据实际情况须采取锚网喷+U型钢棚或混凝土砌碹支护。
4、对工作面涌水,采取“探、堵、截、排、封、引”等综合治理措施,立足改善作业环境,加快施工速度。
三、编制原则1、认真贯彻现行国家、行业标准、规范,在确保安全施工和工程质量以及招标文件所规定其它指标的前提下,科学合理地组织施工。
煤矿建设项目施工组织设计遵义县山盆镇遵沿煤矿技改(15万吨/年)建设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资料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本人改正或者删除。
6编 制 :工程师 :矿 长 :遵义县山盆镇遵沿煤矿二00九年五月目录第一章 编制说明第一节编制依据 ........ 第二节编制范围 ........ 第三节编制原则 ........第四节 遵循的主要规范、 ......................................... 4 ......................................... 4 .. (4)资料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本人改正或者删除。
标准6资料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本人改正或者删除。
资料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本人改正或者删除。
第二章工程概况 (7)第三章施工布署 (7)第一节指导思想 (9)第二节施工目标 (9)第三节项目管理系统 (9)第四章施工准备及场区布置 (11)第五章工程测量 (12)第一节控制测量 (12)第二节施工测量 (12)第三节测量检查 (12)第六章主要工程的施工方案及方法 (13)第一节总体施工方案 (13)第二节地质超前预报 (13)第七章作业指导书 (16)第一节爆破 (16)第二节装岩 (18)第三节支护 (18)第八章施工进度、工期及保证措施 (22)第一节作业方式 (22)第二节循环进度及工期 (22)第三节循环进度及工期 (23)第九章安全及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25)第一章编制说明第一节编制依据一、贵州兴源煤矿科技有限公司( 8月)《遵沿煤矿(技改)开采方案设计说明书》。
二、贵州兴源煤矿科技有限公司( 8月)《遵沿煤矿(技改)安全专资料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本人改正或者删除。
三、《煤矿安全规程》、相关检验评定标准、规范及工程相关安资料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本人改正或者删除。
某煤矿施工组织设计一、引言施工组织设计在煤矿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可以提高施工效率,确保工程质量,保证施工进度。
本文将以某煤矿为例,介绍其施工组织设计的主要内容和要点。
二、项目概述某煤矿建设项目位于某地,总投资额约xx亿元。
主要包括矿山井巷开挖、矿井设备安装、电力供应等工程。
煤矿建设需要进行系统的施工组织设计,以确保各项工程按时、按质、安全地完成。
三、施工组织设计目标1.确保施工安全:严格按煤矿安全规程和标准进行施工,设立安全管理岗位,加强安全培训和防患意识。
2.提高施工效率: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和施工人员,优化资源利用,缩短施工周期。
3.确保工程质量:制定明确的施工规范和质量控制措施,加强监督和检查,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要求。
4.保护环境:制定环境保护措施,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确保施工过程中的环境安全。
四、施工组织设计内容1.工程分包划分与管理:将工程划分为不同的分包项目,对每个分包项目进行管理和协调,确保施工进度和质量。
2.施工进度计划:根据工程量和资源供应情况,制定详细的施工进度计划,明确每个工序的开始和结束时间,合理分配人力资源。
3.人员管理与培训:根据工程需要,合理组织施工人员,并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技能提升机会,确保施工队伍的素质和能力。
4.施工设备和材料供应:组织采购和供应施工所需的设备和材料,确保供应及时、充足,满足施工需求。
5.安全管理措施: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体系,设立安全监督岗位,加强安全意识培训,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
6.质量控制和检查:制定施工质量标准和控制措施,加强对工程质量的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7.环境保护措施:制定环境保护措施,减少施工对环境的影响,确保施工过程中的环境安全。
五、施工组织设计实施方法1.成立施工组织设计小组:由项目经理牵头,由各专业代表组成小组,制定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2.制定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根据项目需求和具体情况,制定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明确施工目标、内容、要点和实施方法。
煤矿开采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范本1. 概述本施工组织设计方案适用于煤矿开采工程的施工组织和管理。
方案旨在合理安排工程施工活动,确保施工过程安全高效。
2. 工程背景煤矿开采工程位于XX地区,总面积约XX平方公里。
该煤矿属于露天开采方式,预计开采期为XX年。
3. 施工组织方案3.1 施工方针根据工程要求,本方案提出以下施工方针:- 严格落实安全生产措施,确保人员安全。
- 合理组织施工队伍,确保施工进度。
- 高效使用施工设备和材料,降低成本。
3.2 施工流程1. 环境准备:清理工程现场,确保施工区域无障碍物。
2. 土方开挖: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土方开挖工作。
3. 预处理:进行采煤预处理工作,准备煤炭开采。
4. 煤炭开采:采用露天开采方式进行煤炭开采。
5. 运输和处理:将采煤得到的煤炭运输到指定地点进行处理。
6. 施工总结:对施工过程进行总结和评估,提出改进建议。
3.3 施工组织措施为确保施工活动的顺利进行,本方案提出了以下施工组织措施:- 设立施工指挥部,并明确职责和权限。
- 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和进度表。
- 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提高施工技能和安全意识。
- 定期进行施工现场巡查和安全检查。
3.4 施工安全措施在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安全规章制度,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 提供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
- 对施工区域进行标识和警示。
- 定期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
- 建立应急救援机制,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发事故。
4. 监理和质量控制本方案规定了监理和质量控制的要求:- 由专业监理团队对施工活动进行监控和验收。
- 采用先进的测量技术和设备,确保工程质量。
- 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施工质量评估。
5. 总结本施工组织设计方案范本适用于煤矿开采工程,通过合理的施工组织和管理措施,确保施工安全高效。
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具体工程条件进行调整和优化。
遵义县山盆镇遵沿煤矿技改(15万吨/年)建设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工程师:矿长:遵义县山盆镇遵沿煤矿二〇〇九年五月目录第一章编制说明 (4)第一节编制依据 (4)第二节编制范围 (4)第三节编制原则 (4)第四节遵循的主要规范、标准 (6)第二章工程概况 (7)第三章施工布署 (7)第一节指导思想 (9)第二节施工目标 (9)第三节项目管理系统 (9)第四章施工准备及场区布置 (11)第五章工程测量 (12)第一节控制测量 (12)第二节施工测量 (12)第三节测量检查 (12)第六章主要工程的施工方案及方法 (13)第一节总体施工方案 (13)第二节地质超前预报 (13)第七章作业指导书 (16)第一节爆破 (16)第二节装岩 (18)第三节支护 (18)第八章施工进度、工期及保证措施 (22)第一节作业方式 (22)第二节循环进度及工期 (22)第三节循环进度及工期 (23)第九章安全及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25)第一章编制说明第一节编制依据一、贵州兴源煤矿科技有限公司(2008年8月)《遵沿煤矿(技改)开采方案设计说明书》。
二、贵州兴源煤矿科技有限公司(2008年8月)《遵沿煤矿(技改)安全专篇》。
三、《煤矿安全规程》、相关检验评定标准、规范及工程相关安全、消防、环保、文物等管理规定。
第二节编制范围遵沿煤煤矿建设工程所规定的范围。
详见投产时井巷工程量表。
第三节编制原则一、“安全第一”的原则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始终按照技术可靠、措施得力、确保安全的原则确定施工方案,特别是地质构造地段复杂的井巷施工安全。
必须在安全措施落实到位,确保万无一失的前提下组织施工。
二、优质高效的原则加强领导,强化管理,优质高效。
根据我们在施工组织设计中明确的质量目标,贯彻执行质量体系标准,积极推广、使用“四新”技术,确保创优规划和质量目标的实现。
施工中强化标准化管理,控制成本,降低工程造价。
三、方案优化的原则科学组织,合理安排。
优化施工方案是工程施工管理的行动指南,在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中,对不同围岩类别的爆破掘进、地质构造地段复杂的处理等关键工序进行多种施工方案的综合比选,在技术可行的前提下,择优选用最佳方案。
投产时井巷工程量表四、确保工期的原则根据工期要求,编制科学的、合理的、周密的施工方案,采用信息化技术,合理安排工程进度,实行网络控制,搞好工序衔接,实施进度监控,确保实现工期目标,满足建设单位要求。
五、科学配置的原则根据井巷工程量大小及各项管理目标的要求,在施工组织中实行科学配置,选派有井巷施工经验的管理人员和专业化施工队伍,投入高效先进的施工设备,确保流动资金的周转使用,并做到专款专用。
选用优质材料,确保人、财、物、设备的科学合理配置。
第四节遵循的主要规范、标准一、《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矿山工程部分》。
二、《矿山井巷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13-90。
三、《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
四、《煤矿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MT5010-95。
五、《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六、《矿井建设单位工程统一名称表》七、《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八、《煤矿井巷工程施工质量标准及检验评级》第二章工程概况一、地理位置“遵义县山盆镇遵沿煤矿”位于贵州省遵义县山盆镇茶厂村棺材石组境内,隶属遵义县山盆镇所辖。
其中心点地理坐标:东经106°42′32″, 27°52′43″。
矿区范围由1、2、3、4、5共5个拐点圈定,面积为3.6927km2,拐点坐标见表1-1。
矿井距鸭溪电厂71km(运距),距遵义市36km(运距),距遵义县山盆镇20km(运距)。
距川黔铁路的董公寺火车站34km,直距31km,矿山有简易公路与二级公路相接,矿山距二级公路7公里,交通方便。
二、自然地理及经济概况矿区位于贵州高原北东部,属高原剥蚀、侵蚀型中山、低中山地貌。
区内总体地势南高北低、东高西低。
最高点为矿区南部南山山顶,海拔标高+1490.0m;最低点在矿区北部峰明垭北沟底处,海拔标高+1012.10m,最大相对高差477.9m。
矿区内山脉走向整体呈近东西向。
区内地表水主要为山间季节性溪沟,地表水总体沿溪沟由南向北排泄,流出矿区。
矿区属亚热带温暖湿润气候区,区内无霜期较长,降雨量较充沛,具有雨热同季,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气候特点,气候温和、湿润。
年平均气温18℃左右,最高气温36℃,最低气温-6℃;无霜期为257~285天左右;年平均降雨量1010mm, 5~8月为雨季,降水量为全年降水量的50%以上;多年平均湿度80%;夏季以东南风为主,冬季以东风为主,春、秋季以东北风为主,平均风速1m/s。
矿区及附近居民主为汉族、苗族,约200户,近1000人,劳动力较充足。
(三)其他开采技术条件(1)瓦斯等级:高瓦斯矿井。
(2)煤尘爆炸性:M5、M12煤层无爆炸性(3)煤层自燃发火倾向性:M5、M12煤层均为Ⅲ类,不易自燃。
(4)地温:地温正常。
(5)涌水量:该矿井下正常涌水量为64.56m3/h,最大涌水量为128.11m3/h。
第三章施工布署第一节指导思想我矿将组织优秀施工队(组),配备精良设备,编制合理的施工方案,精心组织,精心施工。
以一流的施工速度、一流的施工质量、一流的管理水平,力争按《初步设计》及〈安全专篇》完成施工任务。
第二节施工目标一、工期计划总工期20个月(施工准备及竣工验收工期)。
二、全面创优,力创优质工程工程验收合格率100%,主、副井筒及运输大巷工程一次性验收达到优良,其余工程达到合格。
三、安全施工(一)杜绝因工死亡事故,避免煤与瓦斯突出事故即透水事故。
(二)重伤事故降低至0.1%(人·年)以下。
第三节项目安全管理系统一、附(遵沿煤矿项目建设安全管理网络)二、对施工作业队(组)人员的要求根据工程需要,拟配备齐全各熟练工种、熟练掌握施工操作技术、质量标准和安全知识的人员;根据施工准备期和井巷开工时间排队,组织精悍施工队伍,按工程需要及时开展工作。
坚持以工种岗位责任制为中心的组织方法,成立综合工程队,在施工中坚持正规循环作业。
为保证建设工期的顺利完成,矿拟成立三个综合作业队担负主、副斜井、风井及井下其它巷道的施工任务,每个综合工程队包括若干个专业化施工班组。
(1)掘进班:负责打眼、爆破、锚杆临时支护、出矸等工作。
(2)锚喷班:负责施工锚杆,工作面初喷及复喷成巷,回收回弹物、砌筑水沟等工作。
(3)运输班:负责矸石、材料提升运输工作。
(4)机电班:负责绞车、压风机、耙岩机等机械设备的维护维修以及工作面机电工作,包括非标件的加工制作。
(5)通风、瓦斯检查组:负责工作面通风、瓦斯检查工作。
第四章施工准备及场区布置本工程施工因是新建系统,施工前准备好双回路供电工程、取水工程及周边环境问题。
为保证工期的顺利完成,根据本矿实际,预计三个施工队分别于主井、副井和风井对开拓系统及采面布置系统分别施工。
第五章工程测量第一节控制测量本工程测量依照《工程测量规范》《煤矿测量规程》进行。
第二节施工测量施工放样测量采用经纬仪、水准仪,巷道内每隔50~100m埋设施工控制点。
井筒和轨道集中运输巷采用全站仪每10~15m施放一组中腰线。
巷道施工中,进行工作面放样,定出中线、腰线、起拱线及棚顶线,并划出开挖轮廓线及周边眼布置点。
巷道贯通前约100m进行控制网复核测量。
贯通误差要求:横向贯通误差≤±15cm,纵向贯通误差≤±20cm,高程贯通误差≤±5cm。
第三节测量检查严格实行“三级”检查制,确保成果的准确性,定期对峒内导线控制,峒外控制网进行平面、高程检校。
一、分析工程地质勘测报告及地质调查工程施工前,对本工程水文、工程地质情况进行技术交底。
由生产技术、安全、围岩监控测量技术人员,根据提供的地质报告分析研究,并作施工现场地质调查,对施工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地质现象、地下渗水等作出预测,为制定相应的施工技术方案及施工组织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二、地质资料收集、分析(一)随巷道施工进度编录地质剖面图、断面图;对断层、裂隙、地下渗水较大地段编制专门资料。
(二)作好施工期间水文地质工作,收集编录各出水点涌水量、水压力等资料,绘制水文分布预测图和实测图。
第六章主要工程的施工方案及方法第一节总体施工方案一、施工准备及施工工业场区布置工作:包括前期施工人员、部分机械设备进场,首先进行测量复测工作,同时进行工业场区的布置搭设施工所需用的临时设施,包括生活设施及工业设施,安装井筒施工的提升绞车、翻矸系统以及完成供电、供水、供风、通风等系统工作等。
二、井巷工程遵沿煤矿为新建系统,据调查,深部煤岩层倾角变缓,为准确控制煤岩层倾角情况,决定先施工风井,摸清楚岩层倾角和地质构造情况后再施工主斜井和副井。
井筒和巷道均采用钻爆法,光面爆破,全断面掘进锚喷,一次成巷的施工方案。
第二节地质超前预报一、地质超前预报的方法根据以上设计提供的地质条件和巷道施工“早预报”的原则,巷道采用以下的地质预报方法:(一)工作面钻探水孔预报。
在工作面左、中、右侧钻3个探水孔(每次探水孔深80m,掘进60m,保留20m,再开始下一次探水)。
探水孔的主要目的是探明巷道前方水压情况,在探水的同时,记录钻孔速度、岩碴岩粉特征、冲洗液颜色、含泥量、出水部位、钻杆是否突进(及深度)等情况,钻完以后测定出水量和水压力,必要时作压水试验;按设计和掘进巷道的地质资料,判定工作面前方的老窑及岩层水文地质情况,以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
(二)利用工作面地质素描预报利用地质素描判定工作面前方短距离范围内的地质状况。
每次爆破后对工作面进行地质观察,必要时照相摄影,并绘制地质素描图。
当地层岩石发生较大变化时,地质素描内容包括地下水状态(出水点、出水量、水压力、突水情况等)、地层岩性(产状、结构、地质构造影响程度等)、岩石特征(岩石名称、风化状况、岩石结构、质地、强度)、地质结构面(间距、延伸性、粗糙度、张开性等)、软弱夹层、贯穿性强的节理、断层(填充情况、风化程度、开度、渗漏)等。
根据地质素描的内容,作出开挖面前方较短距离内的岩体稳定性分析,通过综合分析判断,提出地质预测报告。
随巷道的施工进度,每30m测量一次巷道气温及水温,预测前方地温变化。
二、地质信息收集与处理(一)地质预报由地质专业工程师负责,其它施工、质检人员给予配合,进行资料收集、统计、分析和编制信息预报成果,由总工程师予以复核,并报设计、监理,为变更设计、修改施工方法提供依据。
(二)不断总结经验,对已揭露的实际地质情况与前期地质预报内容相比较,评估预报的准确性,为以后的地质超前预报工作积累经验。
(三)经分析、整理的地质资料作为施工技术资料存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