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作业参考答案
- 格式:ppt
- 大小:259.00 KB
- 文档页数:10
初二物理第八章练习题含答案1. 选择题(1) 以下属于力的性质是:A. 大小B. 方向C. 作用点D. 面积答案:A、B、C(2) 能够使物体发生位移的只有:A. 摩擦力B. 重力C. 弹力和悬挂力D. 正确答案全部都对答案:C(3) 法拉第一定律指出的是:A. 外力作用于物体上时,物体一定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B. 外力作用于物体上时,物体的速度将发生变化C. 物体受到的合力为零时,物体一定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D. 物体受到的合力为零时,物体的速度将发生变化答案:C2. 填空题(1) 一个力从右往左作用于一个物体,这个物体产生的反作用力的方向是______。
答案:从左往右(2) 一个力从上往下作用于一个物体,这个物体产生的反作用力的方向是______。
答案:从下往上(3) 一个物体受到A力的作用产生加速度a,如果力A的大小不变,改变作用方向,则产生的加速度为______。
答案:-a3. 解答题(1) 什么是力?力的三要素是什么?解答: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导致物体发生变化的原因。
力的三要素包括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大小表示力的强弱程度,方向表示力作用的直线方向,作用点表示力作用的具体位置。
(2) 什么是合力?如何求合力?解答:合力是同时作用在物体上的多个力的共同效果。
求合力的方法是将所有作用在物体上的力按照大小和方向合成,可以通过向量法或图示法来求解。
(3) 描述牛顿第一定律,并用实例说明其应用。
解答:牛顿第一定律也称为惯性定律,指出在没有外力作用时,物体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例如,当我们用力推动一张光滑的桌子上的书时,如果力的大小和方向适当,书就会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直到受到其他力的作用。
这说明物体在没有外力干扰时具有惯性,保持原来的状态不发生变化。
总结:初二物理第八章练习题主要涉及力的性质和作用、法拉第一定律等内容。
通过选择题和填空题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同时通过解答题展开思考和拓展。
题目:政策过程的中介环节是指()
选项A:政策执行
选项B:政策问题建构
选项C:政策评估
选项D:政策制定
答案:政策执行
题目:政策执行研究作为一种新的现象兴起是以1973年的普雷斯曼和韦达夫斯基写的()出版作为标志。
选项A:《政策执行与评估》
选项B:《执行》
选项C:《公共政策学》
选项D:《奥兰克计划》
答案:《执行》
题目:认为政策执行研究分为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两种途径的是学者()
选项A:保罗·A.萨巴蒂尔
选项B:米歇尔·希尔
选项C:艾莫尔
选项D:托马斯·戴伊
答案:保罗·A.萨巴蒂尔
题目:自上而下模式是以()为基础的。
选项A:古典的行政模式
选项B:组织理论
选项C:现代行政模式
选项D:行动理论
答案:古典的行政模式
题目:在自上而下研究途径中政策被视为高层决策者的()。
选项A:手段
选项B:财产
选项C:工具
选项D:权威
答案:财产
题目:自下而上研究途径以()为出发点。
选项A:组织中的个人
选项B:组织
选项C:领导者
选项D:政府
答案:组织中的个人。
题目:自学成才却获得了布朗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和宾夕法尼亚大学等七所著名大学的荣誉博士学位的管理学家是()。
选项A:法约尔
选项B:古利克
选项C:厄威克
选项D:巴纳德
答案:巴纳德
题目:被誉为“现代管理理论之父”,并成为西方管理思想史上社会系统学派创始人的是()。
选项A:古德诺
选项B:韦伯
选项C:巴纳德
选项D:怀特
答案:巴纳德
题目:巴纳德概括的管理人员的职能不包括()。
选项A:建立和维持信息交流的体系
选项B:独立地、创造性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选项C:促成组织成员提供必要的服务
选项D:规定组织的目标
答案:独立地、创造性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题目:组织成员对组织共同目标的()理解是指组织成员脱离了个人的立场而站在组织整体利益的立场上客观地理解组织的共同目标。
选项A:协作性
选项B:个人性
选项C:民主化
选项D:科学化
答案:协作性
题目:在巴纳德看来,组织的实质是()。
选项A:人的行为
选项B:物质
选项C:技术
选项D:环境
答案:人的行为
题目:巴纳德系统行政组织学说的主要观点就体现在()。
选项A:《经理人员的职能》
选项B:《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
选项C:《管理备要》
选项D:《管理的实践》
答案:《经理人员的职能》。
第八章多态1.单选题(1).下列关于运算符重载的描述中,( D )是正确的。
(A) 可以改变参与运算的操作数个数 (B) 可以改变运算符原来的优先级(C) 可以改变运算符原来的结合性(D) 不能改变原运算符的语义(2).下列函数中,不能重载运算符的函数是( b )。
(A) 成员函数(B) 构造函数(C) 普通函数 (D) 友员函数(3).要求用成员函数重载的运算符是( A )。
(A) =(B) == (C) <= (D) ++(4).要求用友员函数重载的运算符是( C )。
(A) = (B) [] (C) <<(D) ()(5).在C++中,要实现动态联编,必须使用( D )调用虚函数。
(A) 类名(B) 派生类指针(C) 对象名(D) 基类指针(6).下列函数中,不能说明为虚函数的是( C )。
(A) 私有成员函数(B) 公有成员函数(C) 构造函数(D) 析构函数(7).在派生类中,重载一个虚函数时,要求函数名、参数的个数、参数的类型、参数的顺序和函数的返回值( A )。
(A) 相同(B)不同(C) 相容(D) 部分相同(8).C++中,根据(D )识别类层次中不同类定义的虚函数版本。
(A) 参数个数(B) 参数类型(C) 函数名(D) this指针类型(9).虚析构函数的作用是(C )。
(A) 虚基类必须定义虚析构函数(B) 类对象作用域结束时释放资源(C)delete动态对象时释放资源(D) 无意义(10).下面函数原型中,( B )声明了fun为纯虚函数。
(A) void fun()=0; (B) virtual void fun()=0;(C) virtual void fun(); (D) virtual void fun(){ };(11).若一个类中含有纯虚函数,则该类称为( C )。
(A) 基类(B)纯基类(C) 抽象类(D) 派生类(12).假设Aclass为抽象类,下列正确的说明语句是( B )。
第8章半导体存储器和可编程逻辑器件8-1存储器按读写功能以及信息的可保存性分别分为哪几类?并简述各自的特点。
解答:存储器按读写功能可分为只读存储器(ROM)和随机存储器(RAM)。
随机存取存储器在工作过程中,既可从其任意单元读出信息,又可以把外部信息写入任意单元。
因此,它具有读、写方便的优点,但由于具有易失性,所以不利于数据的长期保存。
只读存储器在正常工作时其存储的数据固定不变,只能读出,不能随时写入。
ROM为非易失性器件,当器件断电时,所存储的数据不会丢失。
存储器按信息的可保存性可分为易失性存储器和非易失性存储器。
易失性存储器在系统关闭时会失去存储的信息,它需要持续的电源供应以维持数据。
非易失存储器在系统关闭或无电源供应时仍能保持数据信息。
8-2什么是SRAM?什么是DRAM?它们在工作原理、电路结构和读/写操作上有何特点?解答:SRAM(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为静态随机存储器,其存储单元是在静态触发器的基础上附加控制电路构成的。
DRAM(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为动态随机存储器,常利用MOS管栅极电容的电荷存储效应来组成动态存储器,为了避免存储信息的丢失,必须定时地对电路进行动态刷新。
SRAM的数据由触发器记忆,只要不断电,数据就能保存,但其存储单元所用的管子数目多,因此功耗大,集成度受到限制。
DRAM一般采用MOS管的栅极电容来存储信息,由于电荷保存时间有限,为避免存储数据的丢失,必须由刷新电路定期刷新,但其存储单元所用的管子数目少,因此功耗小,集成度高。
SRAM速度非常快,但其价格较贵;DRAM的速度比SRAM慢,不过它比ROM 快。
8-3若RAM的存储矩阵为256字⨯4位,试问其地址线和数据线各为多少条?解答:存储矩阵为256字⨯4位的RAM地址线为8根,数据线为4根。
8-4某仪器的存储器有16位地址线,8位数据线,试计算其最大存储容量是多少?解答:最大存储容量为216⨯8=524288=512k bit(位)8-5用多少片256⨯4位的RAM可以组成一片2K⨯8位的RAM?试画出其逻辑图。
第8章习题参考答案1. 如果认为CPU等待设备的状态信号是处于非工作状态(即踏步等待),那么在下面几种主机与设备之间的数据传送中:A主机与设备是串行工作的;B 主机与设备是并行工作的,C 主程序与设备是并行运行的。
A .程序查询方式B .程序中断方式C . DMA方式2. 中断向量地址是B。
A•子程序入口地址 B •中断服务程序入口地址C•中断服务程序入口地址指示器 D •例行程序入口地址3•利用微型机制作了对输入数据进行采样处理的系统。
在该系统中,每抽取一个输入数据就要中断CPU 一次,中断处理程序接收采样的数据,将其放到主存的缓冲区内。
该中断处理需时x秒,另一方面缓冲区内每存储n个数据,主程序就将其取出进行处理,这种处理需时y秒。
因此该系统可以跟踪到每秒 A 次的中断请求。
A . n/ (n 次 + y)B . n/(x + y) n C. min(1 /x, n/y)4•采用DMA方式传送数据时,每传送一个数据就要占用一个 C 的时间。
A .指令周期B .机器周期C.存储周期 D .总线周期5. 通道的功能是:⑴ 控制外围设备,⑵ 组织外围设备和内存之间进行数据传输______ 。
按通道的工作方式分,通道有选择通道、数组多路通道和字节多路通道三种类型。
6. 在图8.9中,当CPU对设备B的中断请求进行服务时,如设备A提出请求,CPU能够响应吗?为什么?如果设备B 一提出请求总能立即得到服务,问怎样调整才能满足此要求?答:不能,因为A、B是同级别的中断。
要使设备B一提出请求总能立即得到服务,除非将B提高到上一级,并令IM3=0,即构成一个3级IR。
7. 在图& 9中,假定CPU取指并执行一条指令的时间为t1,保护现场需t2,恢复现场需t3,中断周期需t4,每个设备的设备服务时间为t A , t B,…,t G。
试计算只有设备A , D, G时的系统中断饱和时间。
答:依次处理设备A,设备D,设备G的时间为:T1 = t1+t2+t3+t4+t AT2 = t1+t2+t3+t4+t DT3 = t1+t2+t3+t4+t G总时间为T = T1+T2+T 3 = 3*( t 1+t2+t3+t4)+ t A + t D + t G&设某机有5级中断;L o, L1, L2, L3, L4,其中断响应优先次序为:L o最高,L1次之,L4最低。
班级学号姓名第八章生物氧化作业及参考答案一. 填空1.生物氧化有3种方式:____ _____、______ _____和______ ____ 。
2.生物氧化是氧化还原过程,在此过程中有______ ___、_____ ____和____ ____ 参与。
3.原核生物的呼吸链位于__ _______。
4.G0'为负值是_________反应,该反应可以_________进行。
5.△G0'与平衡常数的关系式为_________,当Keq=1时,△G0'为_________。
6.生物分子的E0'值小,则电负性_________,供出电子的倾向_________。
7.生物体内高能化合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类。
8.细胞色素c的辅基是____ _____与蛋白质以_________键结合。
9.在无氧条件下,呼吸链各传递体都处于_________状态。
10.NADH呼吸链中氧化磷酸化的偶联部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磷酸甘油与苹果酸经穿梭后进人呼吸链氧化,其P/O比分别为_____和_____。
12.举出三种氧化磷酸化解偶联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举出4种生物体内的天然抗氧化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生物氧化是_________在细胞中_________,同时产生_________的过程。
16.反应的自由能变化用_________表示,标准自由能变化用_________表示,生物化学中pH 7.0时的标准自由能变化则表示为_________。
17.高能磷酸化合物通常指水解时______ ___的化合物,其中最重要的是___ ____,被称为能量代谢的__ _______。
习题八1.设两根互相平行的尺,在各自静止的参考系中的长度均为0l ,它们以相同的速率v 相对于某一参考系∑运动,但是运动方向相反,且平行于尺子。
求站在一根尺子上测量另一根尺子的长度。
解:设1尺()'∑系沿∑系x 轴正向以速度v 运动,则2尺"∑系相对于∑系的速度为v -,因此在1尺上测得2尺的速度及其长度分别为22222/1'vc vc cvu v u u x x x +-=--=()2222020/'1'vc v c l c u l l x +-=-=2.静止长度为0l 的车厢,以速度v 相对于地面运行。
车厢的后壁以速度0u 向前推出一个小球,求地面的观察者测得小球从后壁到前壁的运动时间。
解:设地面参考系∑中小球处于车厢后壁和前壁两事件的时空坐标为()11,t x 和()22,t x ,在车厢参考系'∑中时空坐标为()11','t x 和()22','t x可直接由洛仑兹变换式()⎪⎭⎫⎝⎛+=+='',''2x c v t t vt x x γγ得到002021''u l c v u x c v t t ⎪⎭⎫ ⎝⎛+=⎪⎭⎫⎝⎛∆+∆=∆γγ3.一辆以速度v 运动的列车上的观察者,在经过某一高大建筑物时,看见其避雷针上跳起一脉冲电火花,电光迅速传播,先后照亮了铁路沿线上的两铁塔,求列车上的观察者测量到电光到达两铁塔的时刻差。
设建筑物及两铁塔都在一直线上,与列车前进方向一致,铁塔到建筑物的地面距离已知都是0l .解:设地面参考系∑中,两铁塔分别位于0102,l x l x -==,距离0122l x x x =-=∆,被照亮的时刻c l t t /021==,故012=-=∆t t t .由洛仑兹变换()vt x x x c v t t -=⎪⎭⎫ ⎝⎛-=γγ','2得列车上观测到的电光到达两铁塔的时刻差为 202/2'c vl x c v t t γγ-=⎪⎭⎫ ⎝⎛∆-∆=∆也可以用间隔不变得到.4.在参考系∑中,有两个物体都以速度u 沿x 轴运动,在∑系看来,它们一直保持距离l 不变.今有一观察者以速度v 沿x 轴运动,他看到这两个物体的距离是多少?解:在两物体静止的参考系'∑中,两者的距离为 2220)/(1uc cl c u l l -=-=设观察者所在参考系为''∑系,他测得这两物体的速度为 ()uvc v u ccvu v u u x --=--=222/1"故观察者测得这两物体的距离为 ()uvc v c cl c u l l x --=-=22220/"1''.5.火箭A 和B 分别以c .80和c .60的速度相对于地球向右和向左飞行。
数字设计原理与实践(第四版)原著John F. Wakerly8.13Q3Q2Q1Q0的计数顺序为:0000 1000 1001 1010 1011 1100 1101 1110 1111 0111 0110 0101 0100 0011 0010 0001 0000按十进制表示的顺序为:0 8 9 10 11 12 13 14 15 7 6 5 4 3 2 1 0【注意RCO仅由QD、QC、QB、QA共同决定,与时钟触发与否无关。
当UP/DN为1时,按升序计数,此时若QD=QC=QB=QA= 1,则RCO=0;当UP/DN为0时,按降序计数,此时若QD=QC=QB=QA=0,则RCO=0】8.16【说明:原题目有误,应该是要求设计一个5位的LFSR,并写出从状态00001开始的前十个状态序列】根据表8-26,5位LFSR计数器的反馈方程是:X5 = X2⊕X0方案一:采用2片四位移位寄存器74x194,逻辑电路图如下所示。
其中,Reset = 1时,加载预置数00001,Reset = 0时,执行左移计数。
方案二:采用1片四位移位寄存器74x194和1片带清零端的D触发器74x74,逻辑电路图如下所示。
其中,Reset = 1时,加载预置数00001,Reset = 0时,执行左移计数。
计数器输出X0X1X2X3X4的状态共有25-1=31个。
从状态00001开始的前十个状态序列是:00001 00010 00100 01001 10010 00101 01011 10110 01100 11001【其余的21个状态是:10011 00111 01111 11111 11110 11100 11000 10001 00011 00110 01101 11011 10111 01110 11101 11010 10101 01010 10100 01000 10000】8.27【解题思路:教材图8-24已给出了采用T 触发器设计的4位升序行波计数器,其输出Q3Q2Q1Q0的计数顺序是0000 ~ 1111,十进制顺序为0 ~ 15。
第8章习题参考答案1.如果认为CPU等待设备的状态信号是处于非工作状态(即踏步等待),那么在下面几种主机与设备之间的数据传送中: A 主机与设备是串行工作的;B 主机与设备是并行工作的,C 主程序与设备是并行运行的。
A.程序查询方式B.程序中断方式C.DMA方式2.中断向量地址是 B 。
A.子程序入口地址B.中断服务程序入口地址C.中断服务程序入口地址指示器D.例行程序入口地址3.利用微型机制作了对输入数据进行采样处理的系统。
在该系统中,每抽取一个输入数据就要中断CPU一次,中断处理程序接收采样的数据,将其放到主存的缓冲区内。
该中断处理需时x秒,另一方面缓冲区内每存储n个数据,主程序就将其取出进行处理,这种处理需时y秒。
因此该系统可以跟踪到每秒 A 次的中断请求。
A.n/(n×x+y) B.n/(x+y)·n C.min(1/x,n/y)4.采用DMA方式传送数据时,每传送一个数据就要占用一个 C 的时间。
A.指令周期B.机器周期C.存储周期D.总线周期5.通道的功能是:(1) 控制外围设备,(2) 组织外围设备和内存之间进行数据传输。
按通道的工作方式分,通道有选择通道、数组多路通道和字节多路通道三种类型。
6.在图8.9中,当CPU对设备B的中断请求进行服务时,如设备A提出请求,CPU能够响应吗?为什么?如果设备B一提出请求总能立即得到服务,问怎样调整才能满足此要求? 答:不能,因为A、B是同级别的中断。
要使设备B一提出请求总能立即得到服务,除非将B提高到上一级,并令IM3=0,即构成一个3级IR。
7.在图8.9中,假定CPU取指并执行一条指令的时间为t1,保护现场需t2,恢复现场需t3,中断周期需t4,每个设备的设备服务时间为t A,t B,…,t G。
试计算只有设备A,D,G 时的系统中断饱和时间。
答:依次处理设备A,设备D,设备G的时间为:T1 =t1+t2+t3+t4+t AT2 = t1+t2+t3+t4+t DT3 = t1+t2+t3+t4+t G总时间为T = T1+T2+T3 = 3*( t1+t2+t3+t4)+ t A + t D + t G8.设某机有5级中断;L0,L1,L2,L3,L4,其中断响应优先次序为:L0最高,L1次之,L4最低。
第八章 空间解析几何与向量代数第一节 向量及其线性运算一、填空题1.点(1,2,3)-在第Ⅴ卦限,点(2,3,1)--在第Ⅲ卦限.2.点(,,)x y z 到xoy 面、yoz 面、xoz 面的距离分别为z ,x ,y ;到x 轴、y 轴、z.3.点(,,)a b c 关于yoz 面的对称点是(,,)a b c -;与(,,)a b c -关于xoz 面对称;关于原点的 对称点是(,,)a b c ---.4.点M 的向径与x 轴成45角,与y 轴成60角,长度为6,若在z 轴上的坐标是负值,则点M的坐标为3)-.提示:设(,,)OM x y z =,cos 6x xr α===,x =1cos 26y y r β===,3y =;由222coscos cos 1αβγ++=,有1cos 2γ=-,3z =-.5.与向量(16,15,12)a =-平行,方向相反且长度为75的向量为(48,45,36)--.6.设()()11112222,,,,,M x y z M x y z ,则12M M=7.与向量(6,7,6)a =- 平行的单位向量为676,,111111⎛⎫±- ⎪⎝⎭.8.向量AB在x 轴、y 轴、z 轴上的投影依次为44-,,7,它的终点坐标为(2,1,7)B -, 则起点坐标(2,3,0)-.提示:若(,,)A x y z ,则AB(4,4,7)(2,1,7)x y z =-=----.9. 若()(),,,,,,x y z x y z a a a a b b b b ==则a b ± =(,,)x x y y z z a b a b a b ±±±. b a ⇔ ∥y x z x y za a ab b b ==.10.在xoy 面上,与三点(3,1,2),(4,2,2),(0,5,1)A B C --等距离的点为3821,,055⎛⎫-- ⎪⎝⎭.提示:设点(,,0)D x y ,由222AD BD CD ==得26108142x y x y -=⎧⎨-+=⎩.二、单项选择题1.设向量,a b互相平行,但方向相反,当0a b >> 时,必有 A .A.a b a b +=- B.a b a b +>- C.a b a b +<- D.a b a b +>+2.下列各组角可以作为某向量的方向角的是 A .A .90,150,60αβγ===B .45,135,60αβγ===C .60αβγ===D .60,120,150αβγ===三、计算题1.已知两点()1M 和()23,0,2M .计算向量12M M的模、方向余弦和方向角.解:()1M ,()23,0,2M ,∴()121,M M =-,122M M = .∴1212M M M M11,222⎛⎫-=- ⎪ ⎪⎝⎭,方向余弦为12-,,12,方向角为0120,0135,060. 2.设()()()3,5,8,2,4,7,5,1,4m n p ==--=- ,求向量43a m n p =+-在x 轴上的投影及在y 轴上的分向量.解:()()()3,5,8,2,4,7,5,1,4m n p ==--=-,∴ 43(13,7,15)a m n p =+-= , 故在x 轴上的投影为13,在y 轴上的分向量为7j . 3.向量a 与三坐标轴的正向构成相等的锐角,其模长为3,求a .解:设 (,,)a x x x = ,且0x >,由3a = ,有239x =,得x =∴a =.第二节 数量积 向量积一、填空题1.a ⇔ ⊥b 0b a ⋅= ;a b ⇔ ∥0a b ⨯=.2.向量()(),,,,,x y z x y z a a a a b b b b ==,若两向量夹角为θ,则 cos θa b a b a b ++3.向量()()3,1,2,1,2,1a b =--=- ,则()23a b -⋅= 18-,2a b ⨯= 10214i j k ++.4.已知点()()()2,4,,3,7,5,,10,9A n B C m 三点共线,则m = 4 ,n = 1 .5.已知点()()()1231,1,2,3,3,1,3,1,3M M M -,与,M M M M 1223同时垂直的单位向量为2,2)--. 提示:与,M M M M 1223 同时垂直的单位向量为M M M M M M M M ⨯±⨯12231223.6.设()()2,5,1,1,3,2a b ==- ,a b λμ+与z 轴垂直,则λ与μ的关系2λμ=. 提示:()0a b k λμ+⋅=.7.,,a b c 为三个非零向量,a b ⊥,a 与c 的夹角为π3,b 与c 的夹角为π6,且a =1,2,3bc == ,则a b c ++=提示:2()()a b c a b c a b c ++=++⋅++ . 二、单项选择题1. 已知()()0,3,4,2,1,2a b ==- ,则ab =Pr j C . A .3 B.13-C.-1 D.1提示:515a a b b a⋅-===-Prj . 2.已知向量,a b的模分别为4,2a b ==,且a b ⋅= ,则a b ⨯= C .A.2B...2 提示: cos(,)a b a b a b ⋅= ,cos(,)2a b = , sin(,)a b a b a b ⨯==三、计算题1.()()()2,3,1,1,1,3,1,2,0a b c =-=-=-,求()a b c ⨯⋅ .解:23185113i j ka b i j k ⨯=-=--+-,所以()(8,5,1)(1,2,0)2a b c ⨯⋅=--⋅-= .2.求向量()4,3,4a =- 在向量()2,2,1b =上的投影.解:6Pr j 23b a b a b ⋅====. 3.已知3,26,72a b a b ==⨯=,求a b ⋅ .解:∵sin 72a b a b θ⨯== ∴7212sin 32613θ==⨯,5cos 13θ==±,从而5cos 3263013a b a b θ⎛⎫⋅==⨯⨯±=± ⎪⎝⎭.4.化简:()()()a b c c a b c b b c a ++⨯+++⨯--⨯.解:()()()a b c c a b c b b c a ++⨯+++⨯--⨯a cbc a b c b b a c a =⨯+⨯+⨯+⨯-⨯+⨯ a c b c a b b c a b c a =⨯+⨯+⨯-⨯+⨯-⨯2()a b =⨯ .第三节 曲面及其方程一、填空题1.xoy 面上双曲线224936x y -=分别绕x 轴、y 轴旋转一周所得旋转曲面的方程依次 为36)(94222=+-z y x 和369)(4222=-+y z x .2.曲面2221x y z --=是由xoy 面上的曲线221x y -=绕x 轴旋转一周所得或由xoz 面上 曲线122=-z x 绕x 轴旋转一周所得.3.2221484x y z ++=表示的曲面为 旋转椭球面 . 4.2235x y z +=表示的曲面为 椭圆抛物面 .5.z =表示的曲面为 圆锥面的上半部分 .6.22y x =表示的曲面为 母线平行于z 轴的抛物柱面 .二、计算题1.一动点与两定点()2,3,1A 和()4,5,6B 等距离,求这动点的轨迹方程. 解:设动点为),,(z y x P ,则由题意知:22||||PB PA =,从而222222)6()5()4()1()3()2(-+-+-=-+-+-z y x z y x即 0631044=-++z y x ∴动点的轨迹方程为:0631044=-++z y x . 2.将xoz 坐标面上的曲线z x a =+分别绕x 轴及z 轴旋转一周,求所生成的旋转曲面的方程. 解:在xoz 面上的a x z +=绕x 轴旋转一周,所得旋转曲面为:a x z y +=+±22即222)(z y a x +=+,同理,绕z 轴旋转一周后,得旋转曲面方程为:a y x z ++±=22, 即222)(y x a z +=-.3.说明下列旋转曲面是怎样形成的:⑴2221499x y z ++= ⑵22214yx z -+= 解:(1) xoy 面上的曲线19422=+y x (或xoz 面上的曲线19422=+z x )绕x 轴旋转一周所得;(2) xoy 面上的曲线1422=-y x (或yoz 面上的曲线1422=-y z )绕y 轴旋转一周所得. 4.画出由曲面4z =22z x y =+及221x y +=所围立体(含z 轴部分).解:4z =)4,0,0(的下半圆锥面,22z x y =+表示旋转抛物面,221x y +=表示圆柱面,从而三者所围立体即可得到,如图所示.第四节 空间曲线及其方程一、填空题1.母线平行于y 轴且经过曲线2222222160x y z x z y ⎧++=⎨+-=⎩的柱面方程为223216x z +=. 2.球面z =z =xoy 面上的投影方程为221x y z ⎧+=⎨=⎩. z 22z x y =+ 221x y +=4z =图8-1x yO3.旋转抛物面()2204z x y z =+≤≤在xoy 面上的投影为224x y z ⎧+≤⎨=⎩,在yo z 面上的投 影为240y z x ⎧≤≤⎨=⎩.4.圆锥面z =22z x =所围立体在xoy 面上的投影为2220x y xz ⎧+≤⎨=⎩,在xoz面上的投影为0x z y ⎧≤≤⎪⎨=⎪⎩ 二、单项选择题1.曲线2221:1645230x y z x z Γ⎧+-=⎪⎨⎪-+=⎩关于xoy 面的投影柱面的方程是 A . A .2220241160x y x +--= B .22441270y z z +--=C .22202411600x y x z ⎧+--=⎨=⎩D .224412700y z z x ⎧+--=⎨=⎩2.曲线22203y z x z ⎧+-=⎨=⎩在面xoy 上的投影曲线的方程是 B .A .220y x z ⎧=⎨=⎩B .2290y x z ⎧=-⎨=⎩C .2293y x z ⎧=-⎨=⎩D .223y xz ⎧=⎨=⎩三、将曲线方程22222443812y z x zy z x z ⎧++=⎨+-=⎩化成母线分别平行于x 轴及z 轴的柱面的交线方程. 解:将22222443812y z x z y z x z ⎧++=⎨+-=⎩分别消去,x z ,得 224y z z += ① 240y x += ②再将①②联立得交线方程:222440y z zy x ⎧+=⎨+=⎩.第五节 平面及其方程一、填空题1.设一平面经过点()000,,x y z,且垂直于向量(),,A B C ,则该平面方程为000()()()0A x x B y y C z z -+-+-=. 2.平面260x y z -+-=与平面250x y z ++-=的夹角为π3.3.平行于xoz 面且经过点()2,5,3-的平面方程为50y +=.4.经过x 轴和点()3,1,2--的平面方程为20y z +=. 提示:过x 轴的平面方程设为0By CZ +=.5.点()1,2,1到平面22100x y z ++-=的距离为 1 .提示:d =.二、求平行于x 轴且经过两点()4,0,2-和()5,1,7的平面方程.解:设所求平面方程为0By Cz D ++=, 又平面过()4,0,2-()5,1,7两点2070C D B C D -+=⎧∴⎨++=⎩, 29D CB C=⎧∴⎨=-⎩, ∴所求平面方程为:920y z --=. 三、一平面过点()1,0,1-且平行于向量()2,1,1a = 和()1,1,0b =-,试求该平面方程.解:设平面的法向量为n ,则n a b =⨯ ,2113110i j kn i j k ∴==+--,从而(1,1,3)n =-. 又 平面过点(1,0,1)-,∴所求平面方程为(1)3(1)0x y z -+-+=,即340x y z +--=.四、求平面2250x y z -++=与各坐标面夹角的余弦.解:平面2250x y z -++=的法向量(2,2,1)n =-,设平面与,,yoz xoz xoy 面的夹角分别为,,αβγ, 又yoz 面的法向量(1,0,0)i =2c o s .3n i n i α⋅∴== 同理.21cos ,cos .33βγ== 第六节 空间直线及其方程一、填空题1.设直线经过点()000,,x y z ,且平行于向量(),,m n p ,则该直线的对称式方程为00o x x y y z z m n p ---==,参数方程为000x x mty y nt z z pt=+⎧⎪=+⎨⎪=+⎩. 2.直线124x y z x y z -+=⎧⎨++=⎩的对称式方程为302213x y z --+==-. 3.过点()0,2,4且与两平面21x z +=和32y z -=平行的直线方程为024231x y z ---==-. 4.直线30x y z x y z ++=⎧⎨--=⎩与平面10x y z --+=的夹角为 0 .5.点()3,1,2-到直线10240x y z x y z +-+=⎧⎨-+-=⎩的距离为. 提示:过(3,1,2)A -与10:240x y z L x y z +-+=⎧⎨-+-=⎩垂直的平面为1y z +=,该平面与直线L 的交点131,,22B ⎛⎫-⎪⎝⎭,则A 到直线L 的距离即为AB .6.过直线1:L 4020x z y +-=⎧⎨-=⎩且平行于直线221:211x y zL +-==的平面方程为 320x y z -++=.提示:过1L 的平面束:(4)(2)0x z y λ∏+-+-=, 2∥L ∏20n s ∴⋅= ,2(1,,1),(2,1,1)n s λ==210λ∴++=,得3λ=-.∴平面为43(2)0x z y +---=,即320x y z -++=..7.直线326040x y z x y z D -+-=⎧⎨+-+=⎩与z 轴相交,则D = 3 .二、单项选择题1.两直线1158:121x y z L --+==-与26:23x y L y z -=⎧⎨+=⎩的夹角为 C . A .π6 B .π4 C .π3 D .π22.直线111x x y y z z m n p---==与平面0Ax By Cz D +++=的夹角θ满足 C . A .sin θ=B .cos θ=C .sin θ=D .cos θ=3.过点()2,0,3-且与直线247035210x y z x y z -+-=⎧⎨+-+=⎩垂直的平面方程是 A .A .16(2)14(0)11(3)0x y z --+-++=B .(2)2(0)4(3)0x y z ---++=C .3(2)5(0)2(3)0x y z -+--+=D .16(2)14(0)11(3)0x y z -++++-= 4.设直线3210:21030x y z L x y z +++=⎧⎨--+=⎩及平面:4220x y z ∏-+-=,则直线L C .A .平行于∏B .在∏上C .垂直于∏D .与∏斜交提示:判断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的关系.三、计算题1.求过点()4,1,3-且与直线230:510x y L y z --=⎧⎨-+=⎩平行的直线方程.解:设直线L 的方向向量12025051i j ks i j k =-=++-,∴所求直线的方向向量(2,1,5)s '=,从而直线方程为:413215x y z -+-==. 2.求直线2403290x y z x y z -+=⎧⎨---=⎩在平面41x y z -+=上的投影直线的方程.解:过已知直线的平面束方程为:329(24)0x y z x y z λ---+-+=,即(32)(14)(2)90x y z λλλ+-++--=.要使其与平面41x y z -+=垂直,则满足4(32)1420,λλλ++++-= 11.13λ=-1731371170.x y z ∴+--= ∴投影直线方程为 41.1731371170x y z x y z -+=⎧⎨+--=⎩ 3.求过直线20:4236x y L x y z +=⎧⎨++=⎩且切于球面2224x y z ++=的平面方程.解:设所求平面方程为:4236(2)0x y z x y λ++-++=即(42)(2)360x y z λλ++++-= 由题意知:(0,0,0)到平面的距离为22=即2440λλ++=2λ∴=-∴所求平面方程为:2z =.第八章 自测题一、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设a =()2,5,1-,b =()1,3,2,问λ与μ有怎样的关系2λμ=,λa +μb 与z 轴垂直. 2.若已知向量a =()3,4,0,b =()1,2,2,则a ,b夹角平分线上的单位向量为.提示: a ,b 夹角平分线上的单位向量为a b a b a ba b+±+.3.若两个非零向量a ,b的方向余弦分别为111cos ,cos ,cos αβγ和222cos ,cos ,cos αβγ, 设a ,b夹角为ϕ,则cos ϕ=122112cos cos cos cos cos cos ααββγγ++.4.过直线122232x y z -+-==-且与平面3250x y z +--=垂直的平面方程为 81390x y z -++-=.提示:L :122232x y z -+-==-,化为一般方程12232232x y y z -+⎧=⎪⎪-⎨+-⎪=⎪-⎩, 即32102320x y y z ++=⎧⎨+-=⎩,过L 的平面束为:321(232)0x y y z λ++++-= ① (3,22,3)n λλ=+ ,(3,2,1)s =-,由0n s ⋅= 得13λ=-,代入①,可得平面方程.5.直线1l :158121x y z --+==-与直线2l :623x y y z -=⎧⎨-=⎩的夹角θ=1arccos 6. 6.点()3,-4,4到直线452221x y z ---==-的距离为 提示:过()A 3,-4,4与L :452221x y z ---==-垂直的平面为:2(3)2(4)(4)0x y z --++-=,与L 的交点为(8,1,4)B ,A 到L 的距离即为AB . 7.曲线22210x y z x y z ⎧++=⎨++=⎩在xoy 面上的投影曲线为2222210x y xy z ⎧++=⎨=⎩.8.与两直线112x y t z t=⎧⎪=-+⎨⎪=+⎩及121121x y z ++-==都平行,且过原点的平面方程为 0x y z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点()3,2,2P -在平面32210x y z -+-=上的投影点是 B . A .()3,1,2- B .301720,,777⎛⎫-⎪⎝⎭ C .()7,2,1 D .()2,21,3--提示:过()3,2,2P -与平面 垂直的直线为322312x y z -+-==-,其与平面∏的交点即为投影点. 2.直线224213x y z -+-==-与平面4x y z ++=的关系是 A . A .直线在平面上 B .平行 C .垂直 D .三者都不是 3.两平行平面23490x y z -++=与234150x y z -+-=的距离为 C .A .629 B .2429 CD提示:两平行平面的距离为平面上任一点到另一平面的距离 4.xoz 平面上曲线e xz =绕x 轴旋转所得旋转曲面方程为 A .Ae x = B .22e x y z += C .22e xy z += D.z =三、计算题(共64分)1.求与坐标原点O 及点()2,3,4A 距离之比为1:2的点的全体所组成的曲面方程,它表示 怎样的曲面?(本题6分)解:设所求曲面上的点为(,,)x y z ,则由题意知:2222221(2)(3)(4)4x y z x y z ++=-+-+-, ∴ 曲面方程为:222333468290x y z x y z +++++-=,表示一球面.2.将空间曲线方程222160x y z x z ⎧++=⎨+=⎩化为参数方程.(本题5分)解:把z x =-代入22216x y z ++=,得22216x y +=,令x t =,4sin y t =,则z t =-,∴空间曲线方程的参数方程为:4sin x ty t z t⎧=⎪=⎨⎪=-⎩.3.求中心点在直线247045140x y z x y z +--=⎧⎨++-=⎩上且过点A ()0,3,3和点B ()1,3,4-的球面方程.(本题6分)解:把247045140x y z x y z +--=⎧⎨++-=⎩化为对称式方程:7002322x y z ---==-,设球心坐标为 73,2,22O t t t ⎛⎫- ⎪⎝⎭,则OA OB =,从而 ()()()222227932233423222t t t t t ⎛⎫⎛⎫-+-=-+-+- ⎪ ⎪⎝⎭⎝⎭,∴32t =, ∴(1,3,3)O -,1OA =,所以球面方程为222(1)(3)(3)1x y z ++-+-=.4.求通过直线0230x y z x y z ++=⎧⎨-+=⎩且平行于直线23x y z ==的平面方程.(本题7分)解:设所求平面的方程为:(23)0x y z x y z λ+++-+=,即(12)(1)(13)0x y z λλλ++-++=,(12,1,13)n λλλ=+-+ ,又∵直线11123x y z==平行于平面, ∴1112(1)(13)023λλλ++-++=, ∴1115λ=-, ∴所求平面方程为:726180x y z -+=.5.点()2,1,1P --关于平面∏的对称点为1P ()-2,3,11,求∏的方程.(本题7分)解:设1PP 的中点为0P ,则0(0,1,5)P ,1(4,4,12)PP =- ,∵1//PP n ,取(1,1,3)n =-,由题意知所求∏的方程为:(0)(1)3(5)0x y z --+-+-=,即3160x y z -++-=.6.直线10:10x y z L x y z +--=⎧⎨-++=⎩在平面:0x y z ∏++=上投影直线L 0的方程.(本题7分)解:设所求平面方程为:1(1)0x y z x y z λ+--+-++=,即(1)(1)(1)10x y z λλλλ++-+-+-=,1(1,1,1)n λλλ=+--, 又∵2(1,1,1)n = ,22n n ⊥, ∴1110λλλ++-+-= ∴1λ=-,∴ 10y z --=, ∴ 投影直线L 0的方程为:10y z x y z -=⎧⎨++=⎩.7.求过直线5040x y z x z ++=⎧⎨-+=⎩且与平面48120x y z --+=成π4角的平面方程.(本题7分)解:设所求平面的方程为:5(4)0x y z x z λ+++-+=,即(1)5(1)40x y z λλλ+++-+=,1(1,5,1)n λλ=+- ,又∵2(1,4,8)n =--,1212πcos 4n n n n ⋅==,=即,解得34λ=-, 又平面40x z -+=与平面48120x y z --+=的夹角余弦cos ==θ π.4∴=θ ∴所求平面方程为:207120x y z ++-=及40x z -+=.8.求过点()P 2,1,3且与直线l :11321x y z+-==-垂直相交的直线方程.(本题7分) 解:由题意知,过点P ()2,1,3且垂直与l 的平面方程为:3(2)2(1)(3)0x y z -+---=即3250x y z +--=,令3121x t y t z t=-⎧⎪=+⎨⎪=-⎩,代入上述平面方程,解得37t =.所以平面与l 的交点为02133,,777P ⎛⎫- ⎪⎝⎭,由于所求直线的方向向量0//s P P ,所以取(2,1,4)s =- , 所以直线方程为213214x y z ---==-. 9.直线过点()3,5,9A --且和直线1l :3523y x z x =+⎧⎨=-⎩,2l :47510y x z x =-⎧⎨=+⎩相交,求此直线方程.(本题7分)解:设所求直线为l ,则l 与1l ,2l 分别相交,1l :5332y z x -+==,2l :71045y z x +-==, 所以取11(0,5,3)P l -∈,1(1,3,2)s = ,1(3,0,6)AP = ;22(0,7,10)Pl -∈,2(1,4,5)s =, 2(3,12,19)AP =- ,令111(18,0,9)n s A P =⨯=-,222(136,4,24)n s AP =⨯=--,过l 与1l 的平面方程为:2(3)(9)0x z +-+=,即230x z --=;过l 与2l 的平面方程为:34(3)(5)6(9)0x y z +---+=,即346530x y z --+=;所以直线l 的方程为:230346530x z x y z --=⎧⎨--+=⎩.。
乡镇行政管理作业一绪论第八章的参考答案乡镇行政管理作业(绪论~第八章)乡镇行政管理作业 1(绪论~第八章)一、名词解释1.分权制答:分权制是指下级机关在自己管辖的权限内,能独立自主地决定问题,而上级组织不加干涉的领导体制。
上级行政机关或行政首长给予下级充分的自主权,下级可以独立进行决策和管理。
2.管理层次答:管理层次是组织的最高主管到作业人员之间所设置的管理职位层级数。
当组织规模相当有限时,一个管理者可以直接管理每一位作业人员的活动,这时组织就只存在一个管理层次;而当规模的扩大导致管理工作量超出一个人所能承担的范围时,为了保证组织的正常运转,管理者就必须委托他人来分担自己的一部分管理工作,这使管理层次增加到两个层次;随着组织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受托者又不得不进而委托其他的人来分担自己的工作,依此类推,而形成了组织的等级制或层次性管理结构。
3.行政领导责任答:行政领导责任是指领导干部由于工作失误或失职造成其管辖的单位、部门或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发生问题、错误造成事故或者不应有的不利影响所应承担的责任。
4.人事行政机关答:人事行政机关是指根据人事管理职责,按照一定的组织原则建立起来的专门承担人事行政业务的组织机构。
二、单项选择题1.在西方,最早提出行政概念的是(D)A.瓦特B.亚里士多德C.史某某D.马克思2.著名的管理学家,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的是( B)。
A.韦伯B.泰勒C.法约尔.D.古立克3.20 世纪 30 年代,古立克把管理职能概括为( A)A.计划.组织、人事、指挥协调、报告、预算B.领导、决策.组织、指挥、协调、人事、预算C.计划.领导、人事.指挥、组织、报告、预算D.计划.领导、人事、沟通.协调、组织、预算4.政府由“守夜人“变成“社会主宰者”的时期是( C)A.前资本主义B.自由资本主义C.垄断资本主义D.当代资本主义5.法国第五共和国宪法所确立的一种中央政府体制是( C)时期。
A.内阁制B.总统制C.半总统制D.委员会制6.忠于政府,维护政府的声誉.忠于职守是( A)的核心内容A.行政道德B.社会公德.C.职业道德D.社会行为规范7.组织文化包括组织观念、法律意识道德感情和价值观等,其中( B)是组织文化的核心。
第八章货币需求一、填空题1、费雪方程式中,M是一个()变量。
答案:外生2、剑桥方程式是从()角度分析货币需求的。
答案:微观3、凯恩斯认为,投机性货币需求与()负相关。
答案:利率水平4、投机性货币需求的增减关键在于微观主体对()利率水平的估价。
答案:现存5、凯恩斯的后继者认为,交易性货币需求的增幅小于收入的增幅,因而具有()的特点。
答案:规模节约6、弗里德曼认为,人们的财富总额可以用()作为代表性指标。
答案:恒久收入7、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中,货币需求与人力财富的比重()相关。
答案:正8、从微观角度考察货币需求时,财富和收入属于()变量。
答案:规模9、从宏观角度分析,微观主体对货币需求的影响已被纳入()变量之中。
答案:货币流通速度10、凯恩斯对货币需求理论的突出贡献是关于货币需求()的分析。
答案:动机11、费雪方程式的缺陷在于没有考虑()对货币需求的影响。
答案:微观主体动机12、凯恩斯的“流动偏好”概念是指人们的()。
答案:货币需求行为13、名义货币需求与实际货币需求的区别在于是否剔除()的影响。
答案:物价二、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关于流通中货币量理论的假设条件是()。
A、完全的金币流通B、完全的纸币流通C、金币流通为主D、纸币流通为主答案:A2、费雪在其方程式(MV=PT)中认为,最重要的关系是()。
A、M与V的关系B、M与T的关系C、M与P的关系D、T与V的关系答案:C3、剑桥方程式重视的是货币的()。
A、交易功能B、资产功能C、避险功能D、价格发现功能答案:B4、凯恩斯把用于贮存财富的资产划分为()。
A.货币与债券B.股票与债券C.现金与存款D.储蓄与投资答案:A5、凯恩斯提出的最有特色的货币需求动机是()。
A.交易动机B.预防动机C.投资动机D.投机动机答案:D6、弗里德曼认为货币需求函数具有()的特点。
A、不稳定B、不确定C、相对稳定D、相对不稳定答案:C7、下列哪个方程式是马克思的货币必要量公式:()A、MV=PTB、P=MV/TC、M=PQ/VD、M=KPY 答案:C8、下列变量中,属于典型的外生变量的是()。
1.以下英文缩写中,表示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是(B)。
A.DB B.DBMS C.DBA D.DBS2.数据库管理系统、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的层次关系从核心到外围分别是(B)。
A.数据库管理系统、操作系统、应用软件B.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应用软件C.数据库管理系统、应用软件、操作系统D.操作系统、应用软件、数据库管理系统3.数据库系统提供给用户的接口是(A)。
A.数据库语言B.过程语言C.宿主语言D.面向对象语言4.(C)是数据库系统的核心。
A.数据模型B.数据库C.数据库管理系统D.数据库管理员5.关系数据库模型通常由3部分组成,它们是(B)。
A.数据结构、数据通信、关系操作B.数据结构、关系操作、完整性约束C.数据通信、关系操作、完整性约束D.数据结构、数据通信、完整性约束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A.数据库避免了一切数据重复B.数据库减少了数据冗余C.数据库数据可以为DBA认可的用户共享D.控制冗余可确保数据的一致性7.用二维表结构表示实体及实体间关系的数据模型为(C)。
A.网状模型B.层次模型C.关系模型D.面向对象模型8..一个学生可以同时借阅多本图书,一本图书只能由一个学生借阅,学生和图书之间为(B)关系。
A.一对一B.一对多C.多对多D.多对一9.一个仓库可以存放多种零件,每种零件可以存放在不同的仓库中,仓库和零件之间为(C)关系。
A.一对一B.一对多C.多对多D.多对一10.按数据的组织形式,数据库的数据模型可分为3种模型,它们是(C)。
A、小型、中型和大型B.网状、环状和链状C.层次、网状和关系D.独享、共享和实时11.数据库中有A,B两表,均有相同字段C,在两表中C字段都设为主键。
当通过C 字段建立两表关系时,则该关系为(A)。
A.一对一B.一对多C.多对多D.不能建立关系12.如果在创建表中建立“性别”字段,并要求用汉字表示,其数据类型应当是(C)。
A.是/否B.数字C.文本D.备注13.在Access数据库对象中,体现数据库设计目的的对象是(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