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概述
- 格式:ppt
- 大小:2.24 MB
- 文档页数:36
物流行业概述一、物流行业的定义与分类物流行业是指将物品从供应地运输到目的地,以满足客户需求的过程。
这个过程涉及到物品的包装、装卸、运输、仓储、配送等多个环节,是一种综合性、一体化的服务。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物流行业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
按照服务范围,可以分为国际物流、国内物流和区域物流;按照运输方式,可以分为公路物流、铁路物流、水路物流和航空物流等;按照服务主体,可以分为第三方物流、企业自营物流和物流联盟等。
二、物流行业的重要性物流行业是现代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首先,物流行业是连接供应商和客户的重要桥梁,能够实现物资的快速、准确、安全流动,满足客户的需求。
其次,物流行业的发展能够促进经济的增长和就业的增加,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
此外,物流行业的发展还能够提高企业的竞争力,降低成本,提升服务质量,为企业赢得更多的市场份额。
三、物流行业的现状与趋势当前,全球物流行业正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国际贸易的增加,对物流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推动了物流行业的规模扩张和技术创新。
同时,政府政策的支持和科技的不断进步也为物流行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未来,物流行业的发展趋势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将成为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
通过运用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实现物流过程的自动化、智能化和信息化,提高物流效率和准确性。
其次,绿色环保将成为未来物流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提高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普及,对环保型物流服务的需求将不断增加。
最后,个性化服务将成为未来物流行业的重要发展趋势。
随着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和个性化,提供个性化的物流服务将成为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关键因素。
四、我国物流行业的现状与展望我国物流行业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我国物流行业整体上处于较低的发展水平,存在运输效率低下、成本较高、信息化程度不够等问题。
物流的基本概述是什么2017物流的基本概述是什么引导语:物流是包括运输、搬运、储存、保管、包装、装卸、流通加工和物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的活动,它是由供应地流向接受地以满足社会需求的活动,是一种经济活动。
以下是店铺分享给大家的2017物流的基本概述是什么,欢迎阅读!第一章物流概述商品流通是由商流活动与物流活动两部分组成。
它们之间既有互相制约而构成整个商品流通有机体的统一性,又具有各自处于不同流通环节的相对独立性。
因此,从它们的业务性质上加以考察,表现为两种类型:商品收购和商品销售是以货币为媒介,在不同部门或企业之间实现商品所有权转移为特征的"商流"类型,商品运输和商品储存是实现商品实体在空间位至上移动和为衔接下一个"商流"业务而收贮商尽,以及进行必要的包装、加工和整理为特征的"物流"类型。
商流对物流有决定性的作用;物流也反作用于商流。
物流搞好了,就能促进商流的发展;反之,就会使商流处于中断或瘫痪状态。
所以,物流在整个商品流通中乃至社会再生产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从理论上认识物流的重要性以及它在社会再生产和商品流通中的地位,认识商流与物流的辩证流一关系,进而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商业物流管理体系是整个商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一节物流的含义与性质一、物流的含义物流有广义物流与狭义物流(商业物流)两层含义。
广义物流是指社会物质在一定的劳动组织条件下,凭借载体从供应方向需求方过程。
任何物流的形成,离不开四个要素:(一)物质的物质资料。
具体说包括物质产品、用作生产和生活排泄物的废弃物质、生产领域中的生产储备、进入生产过程的材料和半成品以及处在流通阶段尚未进入消费领域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等,因而是社会再生产总过程中尚未进入个人消费领域的物质资料,它不应被理解为一般的"物质".事实上,客观世界所存在的物质有许多并不是物流学中的"物",如个人手中的生活资料,不能发生空间位移的土地等。
物流概述物流:物品从供给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
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
①物流是一个实体流动的过程②流动过程,是按照从供应地向接收地流动③物流要素: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构成的,物流的要素构成了物流的基本功能物流管理:就是对物流活动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在物流管理五大职能中,最重要的是计划。
计划,就是规划、策划。
物流的实质:是物质流同商流、信息流、现金流的一个整合过程,即四大流构成了物流整体。
物流的分类:按照物流活动在企业中的地位,我们又可以把物流活动分为五种类型,分别是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理、回收物流以及废弃物流。
理解:回收物流与废气物流的区别物流的效用:物流作为一种社会经济活动,对社会生产活动的效用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分别是创造时间效用和创造空间效用。
时间效用通过物流获得的形式有以下几种:1.缩短时间 ;2.弥补时间差 ;3.延长时间差物流管理学理论 黑大陆学说:著名管理学权威德鲁克曾经讲过:“流通是经济领域里的黑暗大陆”.德鲁克泛指的是流通,由于流通领域中物流活动的模糊性尤其突出,是流通领域中人们更认识不清的领域,所以 “黑大陆”说法现主要针对物流而言。
“黑大陆”说法主要是指尚未认识、尚未了解,在黑大陆中,如果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照亮了这块黑大陆,那么摆在人们面前的可能是一片不毛之地,也可能是一片宝藏之地。
物流 物流物流 物流 信息流资金流物流冰山学说:物流冰山说是日本早稻田大学西泽修教授提出来的。
他研究物流成本时发现,现行的财务会计制度和会计核算方法都不可能掌握物流费用的实际情况,因而人们对物流费用的了解是一片空白,甚至有很大的虚假性。
他把这种情况比做“物流冰山”。
冰山的特点,是大部分沉在水面之下,而露出水面的仅是冰山的一角。
第三利润源说:“第三利润源”,是对物流潜力及效益的描述第一利润源是降低原材料成本,第二利润源是降低劳动力成本,第三利润源是降低物流成本在前两个利润源潜力越来越小,利润开拓越来越困难情况下,物流领域的潜力被人所重视,称为“第三利润源”第三利润理论认为,现代物流业可以间接创造利润效益背反学说:也称二律背反学说,其指的是物流的若干功能要素之间存在着损益的矛盾。
物流管理总结课§第一部分物流概述物流、物流管理、物流系统§第二部分物流功能要素运输、仓储等§第三部分专题第三方物流第一部分物流概述一、物流1、物流概念2、物流的发展3、物流观念学说4、物流的分类5、物流的作用第一部分物流概述二、物流管理1、概念2、物流管理特征3、物流管理内容4、物流管理的目标5、物流管理的发展6、物流服务(影响因素、内容)7、供应链物流管理(内容、面临的问题)8、物流管理与供应链物流管理的区别第一部分物流概述三、物流系统1、系统概念、特征2、系统工程概念、基本思想3、企业物流系统(模式、要素、目标、制约关系)4、生产物流、购销物流、逆向物流第二部分物流功能要素一、运输1、概念、功能、原理2、运输方式3、运输的作用4、运输合理化第二部分物流功能要素二、仓储1、概念2、储存的原因、作用3、储存的分类4、仓库的概念、功能、分类5、仓库规划与设计(仓库系统宏观布局设计)6、仓储管理的作业流程7、仓储管理合理化的措施第二部分物流功能要素三、库存1、库存控制的对象——周转库存2、库存的二重性3、ABC分类法4、会判断常见的库存曲线5、库存成本构成补货费和缺货费不会同时发生第二部分物流功能要素四、配送1、概念2、作用3、一般流程4、两大配送模式5、配送类型(按配送时间及数量分类)6、配送合理化(不合理表现形式、合理配送标志及措施)7、配送中心和物流中心第二部分物流功能要素五、流通加工1、概念2、内容3、与生产加工的区别4、作用5、合理化第二部分物流功能要素六、装卸搬运1、概念2、特点3、方式4、合理化(原则、方法、活性指数)5、装卸搬运机械类型第二部分物流功能要素七、包装1、概念、功能2、包装种类3、器材和材料4、包装技术5、包装标志6、包装合理化(影响因素、合理化手段)7、集合包装第二部分物流功能要素八、物流信息1、概念、特点2、物流信息技术条形码、EDI、POS、EOS、GPS、GIS3、物流信息系统4、物流信息化第三部分物流专题第三方物流1、概念2、特征3、发展第三方物流的好处4、兴起原因5、形成方式6、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特点、优势7、不同行业应用第三方物流的焦点一、物流的内涵关于物流的简单理解(1)狭义的物与流物:一切可以进行物理性移动的物质资料。
关于物流方面的介绍物流(logistics)是指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是将适当的商品、以适当的品质、适当的数量和适当的价格,在适当的时间、适当的地方,交付给适当的顾客的整个过程,是实现物品有目的经济的流动。
其主要环节包括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
物流是国民经济正常运转的发动机,是企业的“第三利润源”,可以帮助企业获得竞争优势。
"物流"一词最早出现在美国,开始时学者们将其称作"Physical Distribution",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Logistics开始受到重视,日本引入后称为"物的流通",简称为“物流”,中国从日本引入后称为“物流”。
现代物流发展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20世纪初—60年代,物流发展规模小未受到重视。
第二阶段,20世纪60年代—90年代,现代物流组织方式广泛应用,物流产业逐步形成和壮大。
第三阶段,20世纪90年代—21世纪初,信息相关技术广泛应用,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紧密结合。
第四阶段,21世纪初—现在,进入智慧物流阶段,其特点是消费、生产个性化、网络化;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广泛应用。
物流,是指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是将适当的商品、以适当的品质、适当的数量和适当的价格,在适当的时间、适当的地方,交付给适当的顾客的整个过程,是有机整合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配送、流通加工、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现物品有目的的经济的流动。
物流中的“物”是指一切可以进行物理性位置移动的物质资料和物流服务。
物质资料包括物资、物料和货物,物流服务包括货物代理和物流网络服务。
物流中的“流”是物的实体位移,包括短距离搬运、长距离的运输和全球物流。
第一章物流概述1.流通产业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1)流通是连接生产和消费的纽带;(2)流通对生产的反作用;(3)流通是国民经济现代化的支柱;2.流通的内容:(1)商流:对象物所有权转移的活动;(2)物流:实物从供应方向需求方的转移过程;(3)信息流与资金流:3.商流与物流的关系:商流与物流是商品流通过程的两个方面,他们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1)商流与物流的统一:商流是物流的前提,物流是商流的保证;(2)商流与物流的分离:商流与物流分离的根本原因是上流运动的基础——资金,与物流运动的实体——物资,两者具有相对独立性。
商流和物流不一定是同时发生,并且在特殊情况下,没有物流的商流和没有商流的物流都是可能存在的。
4.物流概念的起源:(1)“军事起源说”:以詹姆士·约翰逊和唐纳德·伍德为代表的学者认为“物流一词首先用于军事”,军事中的后勤供应就是物流的原型。
(2)“市场营销起源说”:英国克兰菲尔德物流与运输中心主任、资深物流与市场营销专家马丁·克里斯多夫教授认为,物流概念起源与市场营销理论,阿奇·萧是最早提出物流概念并进行实际探讨的学者。
5.物流活动的构成:包装活动、装卸搬运活动、运输活动、储存活动、流通加工活动、配送活动、物流信息活动(这些也称之为“物流的基本功能要素”)6.物流的性质:(1)物流的生产属性:①物流是社会再生产中的必要环节;②物流活动同样具备生产力的三要素,即劳动力、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2)物流的社会属性:物流的社会性是由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决定的;(3)物流的服务性:物流是为社会经济中的其他活动提供后勤保障的服务性活动,物流的核心是服务;7.物流的地位与作用:(1)物流是国民经济的动脉,是连接国民经济各个部分的纽带;(2)物流是生产过程不断进行的前提,是实现商品流通的物质基础;(3)物流是实现商品价值和使用价值的条件;(4)物流是决定国民经济生产规模和产业结构变化的重要因素;(5)物流是改善社会经济效益的有效手段;8.有关物流定位的几种学说:a、“黑暗大陆”学说:美国彼得.德鲁克,把流通比作经济领域“一块尚未开垦的处女地”指出流通是经济领域里的黑暗大陆,呼吁人们应重视对流通领域的研究。
中专物流概论知识点总结一、物流的基本概念物流是指在物质流动过程中,通过物理和信息流实现的货物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过程。
物流管理是指对物流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导和控制,以实现最低成本和最高效益的过程。
物流管理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从而实现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货物流通。
二、物流发展历程物流学科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随着物流业的发展,物流学科得到了广泛的发展。
20世纪90年代,随着信息技术的大规模应用,物流管理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即信息化物流。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物流管理正逐步成为一个国际性的领域。
三、物流的功能物流的功能包括运输、仓储、包装、搬运、装卸、中转、配送等。
其中,运输是物流的核心功能,它指货物在供应链上的流动和变动过程。
仓储是指将货物存放在特定地点,并保护其免受损坏和盗窃。
包装是为了保护货物,便于搬运和运输。
搬运是指将货物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
四、物流的特点物流的特点主要包括流动性、不可逆性、复杂性和系统性。
流动性是指货物在物流过程中不断地流动和变动,具有时间性和空间性。
不可逆性是指一旦货物发生流动,就不能逆转回原来的状态。
复杂性是指物流过程中涉及的环节众多,涉及多种资源,需要综合考虑。
系统性是指物流活动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物流设施和设备、物流人员、物流技术、物流信息系统等。
五、物流的分类物流根据其覆盖范围的不同,可以分为生产物流和分销物流;根据其目的地的不同,可以分为进口物流和出口物流;根据其运输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陆上物流、水上物流、空中物流和管道物流;根据其服务对象的不同,可以分为商品物流、信息物流、资金物流和人力物流。
六、物流成本与效益物流成本包括运输成本、仓储成本、包装成本、信息成本、库存成本、损耗成本等。
物流效益包括提高货物流通效率、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满意度等。
物流成本与效益之间存在内在的联系,通过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益,可以实现物流管理的最终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