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革废水处理技术的应用研究现状
- 格式:docx
- 大小:37.31 KB
- 文档页数:2
题目:制革污水处理技术研究报告学院______ _____ _____ 专业______ _________ ____ 班级______ _____ ___ 学号__________ ___ 学生姓名______ __________ 指导教师______ ______ ____目录1 前言 (1)2 制革废水的水质状况和处理工艺 (2)1.1制革废水的水质状况 (2)1.2 传统的制革废水处理工艺 (3)1.2.1 氧化沟法(OD) (3)1.2.2 间歇式活性污泥法(SBR) (3)1.2.3 吸附生物降解法(AB法) (3)1.2.4 生物接触氧化法 (3)1.3 传统的制革废水处理工艺 (4)1.3.1 芦苇床废水处理技术 (4)1.3.2 高级氧化技术 (5)1.3. 3 膜技术及其改进工艺 (6)3 总结与建议 (7)4 参考文献 (7)第1页 共7页关于制革废水处理技术研究报告1 前 言本研究报告是为了探究当前制革污水处理技术,以对制革污水处理技术有一个全面清晰的了解。
制革行业在中国经济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在为中国经济贡献很大价值的同时有在其生产过程中产生了大量工业废水。
为此,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我们必须对制革污水进行充分的处理。
通过对其产生的污水进行处理,以期达到要求的排放标准。
但是现在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排放标准也不断的提高。
所以,通过本研究报告,我们要弄清楚各个制革污水处理技术之间的优点、缺点。
随着我国制革工业节能减排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的深入,节水工艺逐步得到了推广和应用,使制革工艺的耗水量明显下降。
但是随之而来的是废水中各种污染物的浓度大幅度增加,如牛皮制革企业综合废水中COD 浓度上升到5 000~8 000mg/L ,氨氮浓度达到500~800mg/L;浙江某猪皮制革企业废水中2S +浓度在400~500mg/L ,高峰时达到700mg/L[5]。
原有的物化+好氧的处理工艺已经难以处理高浓度的制革废水,对氨氮的去除率难以达到新的排放标准。
研究制革废水处理的技术进展摘要:近年来随着制革工业的发展,制革废水的排放造成了严重的水体污染,同时废水中含有的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也产生了极大的威胁,因此,寻求一种高效、经济可行的制革废水处理技术有着重要的意义。
由于制革废水成分非常复杂且含有许多有毒物质及高浓度的盐类,使得制革废水的治理异常困难。
目前在制革废水治理的研究中取得了许多新的重要进展,通过对各种治理方法的分析提出了制革废水处理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制革废水; 研究进展; 治理方法; 发展方向引言上世纪末世界皮革工业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
随着世界产业结构的调整,作为劳动密集型的皮革工业已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我国也已成为世界关注的皮革加工中心及销售中心。
制革作为我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工业部门,既是出口创汇大户,也是环境污染大户。
尤其制革工业用水量大,排污量大,成分复杂,治理费用高,污水处理一直是国内外的难题。
因而我们有必要首先明白制革废水的处理工艺,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更好的更符合清洁生产和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水处理工艺。
一、制革废水的来源和水质特征制革废水主要来自制革生产的湿操作准备工段和鞣制工段,包括浸水废水、脱脂废水、脱毛浸灰及水洗废水、浸酸废水、铬鞣废水和染色加脂废水,其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脂肪、无机盐类、悬浮物、硫化物、铬及植物鞣剂等有毒、有害物质,生化需氧量高、毒性大。
制革工业废水水质情况见表1。
另外,制革工业污水全天排放水量的时间很不均匀,瞬时性强,各工段排放的污水水质相差很大,因此造成制革污水水质、水量的冲击负荷都很大。
制革废水的特点,给污水治理带来很大的难度。
据报道,在印度皮革废水的排放已经引发了地下水污染[5]。
为了保护环境,实现皮革工业的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对制革工业废水的治理已刻不容缓。
二、制革废水处理工艺为了降低水处理的难度,在生产过程中应加强管理,减少固体废物随废水流出车间,如在车间内把肉皮、肉渣、毛皮屑等截留下来,根据制革工艺及废水特性,采用物化生化法处理。
文献综述皮革废水处理现状及其研究进展一、前言部分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制革行业已形成了相对独立的行业队伍,企业经济类型结构也发生了较大变化。
国有企业在逐步退出制革行业,民营、三资企业将成为制革行业发展的主力军。
虽然目前80%以上的制革企业已经建有污水处理设施,但由于处理模式和投入不同,承接设计和施工单位也存在不规范之处,凸现的问题很多,制革废水处理的达标率很低。
制革工业是一个污染严重的产业,主要是因为制革废水中含有大量蛋白质、染料、油脂、硫化物、铬盐以及毛渣等生化耗氧量高的有机和无机的可溶物及悬浮物,以及有潜在毒性的金属盐类。
此外,在制革过程中,硫化氢、氨水和其它一些易挥发的有机化合物,以及蛋白质固体废料分解都会产生有毒气体或不良气味。
虽然环境恶化与高浓度氨氮和铬对人体及生物种群的危害目前尚无数量化,但是可以肯定高浓度的氨氮和铬将会对人体带来一定的危害。
在"十二五"时期,水环境保护仍是环保工作的重中之重,并且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决定在经济条件、水域条件和管理条件相对适宜的重点区域开展总氮总磷控制试点。
因此当务之急[1],必须尽快制定制革废水设计规范和行业排放标准,推行制革企业区域集中,污染物集中治理和集中管理、加快技术进步和治理力度,才能实现制革废水全面稳定达标排放的目标。
二、主题部分2.1 制革业简述制革生产过程中只有20%原料转化成皮革,80%转化成副产品和废物。
制革废水是一种高浓度有机废水。
颜色是由染料和鞣剂造成的,臭味是由硫化钠和蛋白质分解引起的。
毒性主要是硫化物或及三价铬引起的[2]。
2.2制革工艺表一:制革工艺及其产物生产工艺生产过程废水主要来源主要污染物准备工段浸水、去肉、脱脂、浸灰脱毛膨胀浸水、脱毛、去肉及洗涤水蛋白质、油脂含料高,显碱性,含易产生泡沫的洗剂鞣制工段脱灰、软化、浸酸、鞣制、水洗、中和、染色、加脂脱灰、浸酸、铬鞣、染色加脂及洗水脱灰水显碱性,硫化钠、石灰、蛋白质含量高;浸酸、铬鞣水显酸性,含有铬;染色加脂水显酸性,含染料,色度高整饰工段干燥、整理、和涂饰,使皮革定型和美观主要为干操作,废水量极少污染较轻2.3 制革废水的来源、种类及性质制革业是产生大量污水的行业,制革过程中使用了大量化工材料,如酸、碱、盐、硫化钠、石灰、表面活性剂、铬鞣剂、加脂剂、染料、及一些有机助剂的,其中部分进入废水造成污染。
上海皮革污水处理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皮革污水处理成为了重要的环境议题。
上海作为中国重要的皮革产业基地之一,其皮革污水处理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备受关注。
本文将就上海皮革污水处理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
首先,现阶段上海皮革污水处理的技术水平逐渐提高。
随着环保政策的推进和对环境影响的重视,上海的皮革企业不断引进先进的污水处理技术和设备。
目前,常见的污水处理技术包括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
物理法主要采用沉淀、过滤、吸附等方法,用于去除悬浮物和大颗粒有机物;化学法则利用氧化、还原、络合等反应,去除有机物和重金属等污染物;生物法则通过微生物对污染物的降解作用,实现废水的处理。
通过综合应用这些技术,上海的皮革企业在皮革污水处理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其次,上海皮革污水处理中存在的问题也需要引起重视。
尽管技术水平有所提高,但仍然存在一些挑战。
首先是处理成本的高昂。
皮革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和重金属离子,这些物质的处理需要复杂的技术和设备,增加了成本压力。
其次是废水出水标准的不断提高。
随着环境标准的不断提高,对废水排放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这对企业的技术和设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再次是污水处理过程中所产生的副产物处理问题。
在处理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污泥和固体废弃物,对于这些副产物的处理和处置也是一个难题。
面对上述问题,未来上海皮革污水处理将呈现以下趋势:首先,污水处理技术将进一步提升。
随着科技的发展,新型的污水处理技术将不断涌现。
其中,生物法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微生物处理技术的研究和改进将成为重点。
此外,膜技术、电化学技术等也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以满足更高的废水处理要求。
其次,污水处理过程将更加智能化。
随着物联网和大数据技术的发展,污水处理设备将具备更高的自动化和远程监控能力。
通过实时监测和数据分析,能够更准确地掌握污水处理过程中的关键参数,从而提高处理效率和降低成本。
制革工业废水治理技术现状分析刘立伟(国家环保局南京科学研究所,南京 210042)关键词:制革工业废水治理技术一、概论我国制革工厂目前有500多家(不包括乡镇企业)。
以生产猪、羊、牛皮产品为主。
猪皮生产占80%,每年生产猪皮6000-8000(万张),牛皮800-900(万张),羊皮2000-3000(万张)。
每年排放的制革废水5000-6000(万吨)(不包括乡镇企业与个体)。
这500多家制革厂有一定环保治理措施的不足30%,其余的70%产生的废水未经任何处理,自然排放。
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对生态带来破坏。
二、制革工业废水的特点制革工业排放的废水特点是有机污染浓度高,悬浮物质多,水量大,废水成份复杂,其中含有有毒物质硫与铬。
按照生产工艺过程制革工业废水由七部分组成:1. 含高浓度氯化物的原皮洗涤水和酸浸水。
2.含石灰,硫化钠的强碱性脱毛浸灰废水。
3.含三价铬的兰色铬鞣废水。
4. 含丹宁和没食子酸的茶褐色植鞣废水。
5.含油脂及其皂化物的脱脂废水。
6.加脂染色废水。
7.各工段冲洗废水。
其中,以脱脂废水,脱毛浸灰废水、铬鞣废水污染最为严重。
1.脱脂废水我国猪皮生产占制革生产的80%,在猪皮生产的脱脂废水中,油脂含量高达10000?0000(mg/1),CODcr20000?0000(mg/1)。
油脂废水占总废水4%?%,但油脂废水的耗氧负荷却占到总负荷的30-40%。
2.脱水浸灰废水脱毛浸灰废水是硫化物的污染源。
废水CODcr20000-40000(mg/l),BOD54000mg/l,硫化钠1200-1500(mg/l),pH为12,脱毛浸灰废水占总废水的10%,而耗氧负荷占总负荷40%。
3.铬鞣废水铬鞣废水是三价铬的污染源。
铬鞣过程,铬盐的附着率60%-70%,即有30%-40%的铬盐进入废水。
铬鞣度水Cr3+3000-4000(mg/l),CODcr10000mg/l,BOD52000mg/l。
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然而,工业废水的排放给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危害,严重影响着社会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为了保护水资源和环境,重视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变得越来越重要。
一、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现状废水处理技术涵盖了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多个方面。
其中,生物方法的研究最为热门。
当前最主流的生物方法包括好氧处理、厌氧处理和生物膜反应器等。
这些技术在治理不同类型的废水方面都有良好的表现。
1. 好氧处理法好氧处理法是通过将废水暴露在空气中,利用好氧微生物生长分解废水中的有机质。
这种方法既对能源消耗较低、降解效果较好,又容易控制综合费用、同时这种方法还容易推广应用。
在这些优势的背后,也存在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即生物降解废水前需要进行预处理,以减小有机质的抑制细菌活性。
2. 厌氧处理法厌氧处理法主要是利用好氧微生物的代谢能力来降解废水有机物质,这种方法的有机质降解率可以达到90%以上,但是能源的消耗很大,单位面积的处理费用也很高。
因此,厌氧处理法在工业应用上还不是很普及。
3. 生物膜反应器生物膜反应器采用生物膜技术,将生物菌落附着在填料上面,通过膜生物反应器运转,完成了废水有机物质降解的目的。
这种方法具有能量消耗较低、占地面积较小等优点,因此在处理废水中占有一席之地。
二、废水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新时期尤其是近几年,废水处理技术在某些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
未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研究者们更需要探索更加高效和环境友好的废水处理技术,以推动环境保护事业的继续进步。
1. 稳定性和可控性针对生物处理技术存在的不稳定性和可控性的问题,研究者们正在研发更加稳定、可控的废水处理方法。
这将有助于提高处理效率,降低负担和危害,促进废水处理技术的可持续发展。
2. 智能化智能化是未来废水处理技术的重要趋势之一,可通过先进的控制与监测技术为废水处理提供更智能化的解决方案,有效地提高废水处理的水平和能效。
制革废水处理技术的发展状况与趋势制革废水是指由制革工业生产中产生的废水,其中含有大量有机物、酸性、高浊度等特点,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极大。
为了保护环境和人类生存健康,制革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已成为相关部门和企业的重中之重。
当前,制革废水处理技术已经发展了多种方法,主要分为三类,即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和生物方法。
具体来说,物理方法主要包括沉淀、过滤、生物降解和溶解气浮等技术;化学方法包括氧化还原法、中和沉淀法和电化学处理法等;生物方法主要包括好氧法和厌氧法等。
不同的处理方法具有不同的优缺点,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和应用。
在研究和应用中,物理方法相对简单易行,但处理效果较慢,难以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而且易产生二次污染。
化学方法处理效果较好,但处理成本高,难以实现废水的净化和回收利用。
生物方法具有较高的处理效率和资源利用率,但对工艺操作要求高。
为了进一步提高处理效率和降低成本,现代制革废水处理技术还在不断发展和完善。
其中,应用高效的生物菌种、光催化、电化学氧化等新技术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
同时,废水处理过程中的副产品和能源的回收利用也是一个研究方向。
有利于实现废水净化和资源化利用的“废为宝”技术将是未来发展的重点和趋势。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推进,我国治理污水和水资源再利用进入了新的阶段,制革废水处理技术的发展更需符合国家环保政策和法规的要求。
同时,制革企业也应加强自我监管和技术革新,采用更环保、节能、高效的废水处理技术,责任落实到位,为推动我国制革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好思想和动作的准备。
总之,制革废水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是多元化、高效化和可持续化。
在未来,更好的技术和管理水平将助力制革企业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达到“生产无废”的目标。
第18卷第2期 皮 革 科 学 与 工 程 Vol 118,No 122008年4月L EA T H ER SCIENCE AND EN GIN EERIN G Apr 12008文章编号:1004-7964(2008)02-0039-07收稿日期:2007210210第一作者简介:赵长青(19812),女,博士研究生。
3通讯联系人:wuyong.chen @生物固定化技术在制革废水处理中的研究现状与展望赵长青,辜海彬,宋丹,郑柳仙,陈武勇3(皮革化学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四川大学),四川成都610065)摘 要:介绍了固定化技术的原理、分类方法与载体、固定化细胞的反应特性,以及生物固定化技术在制革废水处理中的研究现状,并提出了用该技术处理制革废水的展望。
希望采用生物联合固定化技术,对制革废水进行厌氧2好氧处理,使排放的制革废水通过常规的一级和二级处理后,再经生物固定化技术处理,最终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并能够循环利用。
关键词:制革废水;废水处理;生物固定化技术;循环利用中图分类号:X 794 文献标识码:ADevelopment of Biologic Immobilized T echnologyfor Application of W aste W ater in Leather IndustryZ H A O Chan g 2qi n g ,GU H ai 2bi n ,S O N G D an ,Z H EN G L i u 2x i an ,C H EN W u 2y on g3(Key L aboratory of L eat her Chemist ry an d En gi neeri n g (S ichuan U niversit y ),M i nist ry of Education ,Chen g d u 610065,Chi na )Abstract :The carriers and classification met hods including corresponding principle of biologic im 2mobilized technology have been int roduced in t his paper.The reac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dynam 2ics model of immobilized cells have also been p resented.And t he investigation act ualities of bio 2logic immobilized technology for leat her wastewater have been summarized.In addition ,t he ex 2pectatio n for t he technology to be used to leat her wastewater has been bro ught forward.If t he bi 2ological co 2immobilization technology and anaerobic 2aerobic treat ment technology can be used for tannery wastewater ,after conventio nal p rimary and secondary t reat ment and biological immo 2bilizatio n technology ,will ultimately achieve national emission standards and be recycled.K ey w ords :tannery wastewater ;wastewater treat ment ;biologic immobilized technology ;circula 2tion utilization前言生物细胞固定化技术是指利用化学或物理的手段将酶、微生物细胞、动植物细胞、细胞器等生物催化剂自然固定或定位于限定的空间区域内,保持其固有的催化活性,并能被重复和连续使用[1]。
污水处理技术在皮革工业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皮革工业是一个传统的制造业,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和重金属,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因此,如何有效地处理和净化皮革工业废水成为了一个迫切的问题。
污水处理技术的应用成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一、废水处理的重要性皮革工业废水中包含的有机物和重金属对土壤和水源造成严重的污染,危害人类健康。
如果不采取措施加以处理,这些污染物将不断地积累,对环境造成长期的影响。
因此,对皮革工业废水进行处理是十分必要的。
二、传统废水处理技术1. 生物处理技术:传统的废水处理方法中,常常采用生物处理技术,即利用微生物对废水中有机物进行降解。
这种方法具有成本低、效果好等优点,但对于皮革工业废水中的重金属去除效果较差。
2. 物理化学处理技术:包括沉淀法、吸附法、离子交换等。
这些方法对废水中的重金属有较好的去除效果,但操作复杂,耗费大量的能源和化学药剂。
三、先进的污水处理技术在皮革工业废水处理中的应用1. 高级氧化技术:利用强氧化剂,如臭氧、过氧化氢等,将废水中的有机物氧化分解。
这种方法不仅可以有效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还可以同时去除重金属。
2. 膜分离技术:膜分离技术包括超滤、纳滤和反渗透等,利用膜的特殊结构,将废水中的有机物、重金属等分离出来。
这种方法具有高效、节能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皮革工业废水处理中。
3. 生物膜技术:这是一种将微生物和膜结合起来的废水处理方法。
通过在膜上形成一层生物膜,可以增加处理效率,同时解决了传统生物处理技术中重金属去除效果不佳的问题。
四、污水处理技术的应用效果和前景采用先进的污水处理技术对皮革工业废水进行处理,可以有效地去除有机物和重金属,将废水净化达到排放标准。
这不仅有利于保护环境,还可以节约水资源,降低生产成本。
因此,污水处理技术在皮革工业废水处理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综上所述,污水处理技术在皮革工业废水处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传统的废水处理技术在去除有机物和重金属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先进的污水处理技术则具有更高的处理效率和净化效果。
制革工业用水及节水措施制革工业是一种传统的重工业,其生产过程需要大量的水资源。
据统计,制革工业每生产一吨皮革,需要消耗3-4吨的水。
因此,制革工业的用水量非常大,而且水质要求也很高。
同时,随着水资源的日益紧缺,制革工业也面临着严峻的节水压力。
本文将从制革工业用水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节水措施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制革工业用水的现状制革工业用水主要分为生产用水和生活用水两种。
其中,生产用水是指制革工业在生产过程中所需的水资源,包括清洗、浸泡、脱毛、鞣制等环节所需的水。
生活用水则是指制革工业生产过程中员工的生活用水,包括饮用水、洗浴水等。
制革工业用水的主要来源是地下水和自来水。
其中,地下水是制革工业用水的主要来源,占用水总量的70%以上。
而自来水则主要用于生活用水。
由于地下水的开采量过大,导致地下水位下降,水质下降,甚至出现了地下水超采的现象。
同时,自来水的价格也在不断上涨,给制革工业带来了很大的经济压力。
二、存在的问题制革工业用水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用水量大。
制革工业每生产一吨皮革,需要消耗3-4吨的水,用水量非常大。
2.水质要求高。
制革工业对水质的要求非常高,水质不达标会影响产品质量。
3.水资源紧缺。
随着水资源的日益紧缺,制革工业也面临着严峻的节水压力。
4.水污染严重。
制革工业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其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和重金属,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三、节水措施为了解决制革工业用水存在的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节水措施。
具体措施如下:1.优化生产工艺。
制革工业可以通过优化生产工艺,减少用水量。
例如,采用新型的鞣制剂和脱毛剂,可以减少用水量,同时提高产品质量。
2.回收利用废水。
制革工业可以通过回收利用废水,减少用水量。
例如,采用生物处理技术和膜分离技术,可以将废水处理成可再利用的水资源。
3.加强水资源管理。
制革工业可以通过加强水资源管理,减少用水量。
例如,采用计量水价制度,鼓励企业节约用水,同时对浪费用水的企业进行处罚。
官方网址:皮革废水处理的研究进展皮革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可以用于轻工业制做衣服、箱包、座椅垫、鞋帽等等。
目前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皮革生产国,在皮革生产过程中,要经过脱脂、脱灰、鞣制、染色加脂等多种工序,在这些工序中要使用多种化学材料,因此制革废水中含有大量有机物污染物、还含有大量如丹宁之类的难降解物质、色度高,若将制革废水直接排放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如何高效处理制革废水,是近年来科研工作者的研究重点。
目前对制革废水的处理方法主要有物理法、化学法、生物法或将3 种方法联合使用。
1、物理法电解法一直广泛应用于处理废水中,具有处理效果高,没有二次污染、常温常压下就能进行,操作简单与其他方法联合使用方便等优点,在我国具有一定的应用基础。
陈贺添等以铁板作为阳极,同时使铁板在电解过程中慢慢溶解,生产的Fe2+水解生成Fe(OH)2在废水中产生絮凝作用,铝板作为阴极,产生的氢在废水发生还原反应,在强电流的作用下对污水进行电化学处理。
在进行处理前将废水先收集在调节水池中,并控制废水的pH≥8,将废水通过电机送到电滤机内进行电解反应,废水经过在电机的处理后经过氧化、还原、絮凝、气浮等作用,COD平均去除率达67% 左右;BOD5 和SS 去除率分别接近60%和90%; 硫化物基本去除干净。
牛岩等采用絮凝-活性炭吸附结合的方法对河北某皮革厂染色加酯车间外观呈浅黑蓝色的废水进行处理,采用2组实验进行对比,第1组实验采用官方网址:环氧氯丙烷-胺阳离子絮凝剂对废水进行脱色,第2组采用聚合氯化铝无机絮凝剂,经过2组实验对比,发现在絮凝剂加入量相同的情况下,第1组脱色性能高于第2组,但第1组对加脂剂的去除效果不如第2组。
将环氧氯丙烷-胺阳离子和聚合氯化铝进行复合后处理染色加脂废水,复合絮凝剂投入0.35g/L,COD 去除率高达68%,色度去除率高达82%,悬浮物含量较低。
再用活性炭是对絮凝后的废水进行物理吸附处理,当活性炭用量0.4-0.6g /100mL 时,吸附脱色时间为4h,脱色效果最好。
最新整理制革废水处理技术的发展制革工业在我国重点污染行业中列第3位。
据统计,我国现有制革企业近万家,年排废水量达到1×108t左右,年排放总量CODcrl8×104t,BOD58×104t,SSl2×104t,铬3500t,硫5000t[1]。
本文着重论述制革废水的特点、治理技术现状和研究成果。
1 废水的组成与特点目前制革工业生产一般包括脱脂、浸灰脱毛、软化、鞣制、染色加工、干燥、整饰等几个工段,加工过程中需要添加多种化学品[2],从而使得废水中含有油脂、胶原蛋白、动植物纤维、有机无机固形物、硫化物、铬、盐类、表面活性剂、染料等多种污染物质和有毒物质。
制革工业综合废水的水质特性为:ρ(CODcr)为3000—4000mg/L,ρ(BOD5)为1000—2000mg/L,ρ(SS)为2000—4000mg/L,pH值为8-11。
废水主要于鞣前准备,鞣制和其他湿加工工段。
污染最重的是脱脂废水、浸灰脱毛废水、铬鞣废水,这3种废水约占总废水量的50%,但却包含了绝大部分的污染物,各种污染物占其总量的质量分数为:CODcr80%,BOD575%,SS70%,硫化物93%,氯化钠50%,铬化合物95%。
制革废水的特点表现在以下几方面[3] ①水质水量波动大;②可生化性好;③悬浮物浓度高,易腐败,产生污染量大;④废水含S2-和铬等有毒化合物。
2 技术现状传统的制革废水处理技术是将各工序废水收集混合,采用物理、化学、生物等手段集中处理,把废水中的油脂、蛋白质和各种化工材料作为废物处理掉,浪费资源,投资高,且生皮加工过程中脱毛浸灰工段产生的高浓度含硫废水和铬鞣工段产生的废铬液,对处理废水是非常不利的。
故比较合理的是“原液单独处理、综合废水统一处理”[4],工艺路线,将脱脂废水、浸灰脱毛废水、铬鞣废水分别进行处理并回收有价值的资源,然后与其他废水混合统一处理。
但对于小型制革厂采用这种方法,工艺流程长、费用高,仍可进行集中处理。
制革污水智能处理方法及清洁化生产技术研究制革行业是我国重要的传统产业之一,但制革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污水对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亟待寻找一种智能处理方法和清洁化生产技术来解决这一问题。
本文将探讨制革污水智能处理方法及清洁化生产技术的研究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
制革污水是由制革工艺中的洗涤、鞣制、浸渍等过程中产生的含有有机污染物、重金属、氧化物和悬浮物等物质的废水。
这些物质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不容忽视。
因此,制革污水处理成为必要且紧迫的任务。
目前,制革污水处理技术主要包括物理化学方法、生物处理技术和综合技术等。
物理化学方法主要包括沉淀、过滤、吸附、气浮、电离、电解和高压电等技术。
生物处理技术主要包括好氧生物处理和厌氧生物处理两种方法。
综合技术则是将物理化学方法和生物处理技术相结合,争取取长补短。
然而,目前的制革污水处理技术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传统的处理方法耗能高、运行成本大,并且无法对污水中的微量有机物和重金属等进行完全去除。
其次,处理效果不稳定,受制于环境因素和原水质量。
再次,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也带来了处理和处置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研究人员开始探索智能处理方法和清洁化生产技术。
智能处理方法主要应用了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分析和控制技术等,实现对污水处理全过程的自动监控和优化。
清洁化生产技术主要包括制革工艺的改进和新技术的引入,通过减少有害物质的使用和优化工艺流程,实现生产过程的清洁化和资源的循环利用。
例如,智能处理方法可以通过传感器和监控系统实时监测污水的水质和处理过程中的各项指标,并通过大数据分析和预测模型进行智能优化调控。
清洁化生产技术可以借鉴其他行业的经验,引入高效节能的设备和技术,减少鞣剂和助剂的使用,并采用水循环利用和资源回收等措施。
未来,制革污水智能处理方法和清洁化生产技术的发展方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进一步提高处理效率和减少处理成本,推广智能控制系统和清洁生产技术的应用。
制革废水处理技术的应用研究现状
制革废水是指皮革制品加工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水,含有大量有机物和无机盐。
由于其高度污染性,制革废水的处理技术一直是环境保护领域的热点问题。
本文将介绍制革废水处理技术的应用研究现状,包括传统处理技术和新兴技术两个方面。
传统的制革废水处理技术主要包括物理处理、化学处理和生物处理。
物理处理是最早应用的废水处理方法之一。
它通过沉淀、过滤和吸附等方式,将废水中的悬浮物和颜色物质去除。
传统的物理处理方法包括沉淀池、格栅、过滤等。
这些方法处理效果有限,难以实现对有机物的彻底去除。
化学处理是通过加入化学药剂来改变废水中物质的性质,从而实现去除有机物和无机盐的目的。
传统的化学处理方法包括中和、氧化和沉淀等。
其中,中和是常用的处理方法之一,通过加入酸碱药剂调节废水的pH值,使其中的金属离子沉淀下来。
然而,化学处理需要大量的药剂,且产生的沉淀物也需要进行处理,增加了处理成本和二次污染的风险。
生物处理是近年来得到广泛应用的废水处理方法。
它利用微生物的生理代谢作用将废水中的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
生物处理技术主要包括活性污泥法、固定化生物膜法、生物滤池法等。
这些方法具有处理效率高、运行成本低、对环境友好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制革废水处理过程中。
尽管传统的制革废水处理技术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随着环境保护要求的提高和技术的不断创新,新兴的处理技术也在不断涌现。
其中,高级氧化技术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新兴处理技术之
一。
该技术利用高能的氧化剂(如臭氧、过氧化氢等)来氧化分解废水中的有机物。
高级氧化技术具有处理效果好、反应速度快、可选择性强等优点。
通过调节氧化剂的种类和用量,可以对制革废水中的特定有机物进行有针对性的去除。
另外,膜分离技术也在制革废水处理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膜分离技术将废水通过压力差作用力使其通过膜孔,从而实现对有机物和无机盐的分离。
这种方法处理效果良好,不需要添加化学药剂,对环境无污染,因此备受青睐。
综上所述,制革废水处理技术的应用研究正处于不断创新和发展的阶段。
传统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处理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实现制革废水的处理,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新兴的高级氧化和膜分离技术则具有更好的处理效果和环境友好性。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相信制革废水处理技术将会不断完善,为保护环境和改善人类生活质量做出更大的贡献
综上所述,随着环境保护要求的提高和技术的不断创新,制革废水处理技术正处于不断发展和完善的阶段。
传统的处理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满足要求,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新兴的高级氧化和膜分离技术具有处理效果好、环境友好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制革废水处理过程中。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相信制革废水处理技术将继续得到改进和创新,为保护环境和改善人类生活质量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