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色市近几年经济环境数据值
- 格式:doc
- 大小:196.00 KB
- 文档页数:4
百色市产业定位与产业发展研究报告百色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南部,是该区域的重要中心城市之一、近年来,百色市在经济发展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为了推动百色市的产业发展,本报告就百色市的产业定位和产业发展进行了研究。
一、产业定位1.基于地理位置和资源优势,百色市应将农业产业作为重点发展方向。
百色市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包括大片的耕地和适宜的气候条件。
因此,在产业定位上,百色市应将农业发展作为重点,通过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提升农业产值和农民收入。
2.百色市应积极发展旅游业。
百色市拥有独特的文化和风景资源,如壮族文化,鹿寨风景区等。
通过开发旅游业,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和投资者,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如酒店业、餐饮业等。
3.百色市应积极发展电子商务业。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电子商务成为了当今的热门产业。
百色市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和自身的资源,并结合当地的特色产业,如农产品和手工艺品,发展电子商务,提升销售渠道和市场竞争力。
二、产业发展1.农业发展方面,百色市应加大对农业机械化的投入,提高农产品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同时,应加强农产品的加工和销售环节,提高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还应鼓励农民参与农业合作社,推动农业产业的社会化经营。
2.旅游业发展方面,百色市应加大对旅游基础设施的投资,提升景区的服务水平和旅游体验。
同时,应加强旅游宣传和推广,吸引更多的游客。
同时,应鼓励当地居民参与旅游业,培养和发展旅游从业人员。
3.电子商务发展方面,百色市应提升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电商平台和物流体系。
同时,应加强对电商从业人员的培训和引进优秀电商企业,提升电商运营的能力和水平。
还应鼓励农民参与电商业务,提升农产品的电商销售能力。
三、产业政策1.对于农业产业,百色市应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支持,引进优质种苗和新技术,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同时,应鼓励农民参加培训班和技术指导,提升农业生产的技术水平。
2.对于旅游业,百色市应提供优惠政策和便利措施,吸引更多的投资和企业进入旅游行业。
百色市人民政府关于下达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百色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4.02.08•【字号】百政发〔2024〕3号•【施行日期】2024.02.0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行政法总类综合规定正文百色市人民政府关于下达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百色市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已经百色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百色市人民政府2024年2月8日百色市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一、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预期目标2024年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为: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5%以上,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同比增长5%、8.5%、5%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以上,建筑业总产值同比增长5%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持平;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以上;外贸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10%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4%以上,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8%以上;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升到47.5%;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控制在3%以内;粮食产量稳定在113万吨以上;节能减排降碳控制在自治区下达目标范围内,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同比下降2%。
二、2024年经济社会发展重点任务(一)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持续发展壮大工业经济。
1. 实施四大主导产业强链补链延链。
实施新一轮工业振兴三年行动。
深入实施一批投资大、牵引性强、利于构建产业发展新格局的重大产业标志性工程。
加快发展以铝产业链为核心的产业集群,全面开工建设大亚科技年产12万吨高端动力电池箔板带和4万吨高端动力电池箔等项目,推动澳泰铝业年产30万吨高性能铝板带箔及配套建设年产30万吨再生铝特种合金等项目投产。
2002年百色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3年3月25日2002年,全市各族人民在市委、市人民政府的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牢把握加快发展这一主题,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精神和中央关于进一步扩大内需、加快发展的方针政策,按照自治区党委提出“三大战略、六大突破”的战略决策,全面实施富民兴百新跨越战略,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扎实推进西部大开发,大力调整经济结构。
全市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各项事业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国民经济保持良好发展势头,经济总量迈上新的台阶,主要经济预期目标全面完成,经济整体形势好于上年,好于预期,是“九五”以来最好的年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初见成效。
一、综合国民经济快速增长,三次产业全面发展。
初步统计,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43.24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1.3%,增幅比上年提高4.3个百分点,比预期经济增长目标高1.3个百分点,为1998年以来最快增速。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1.28亿元,增长4.4%;第二产业增加值41.83亿元,增长15.5%;第三产业增加值50.13亿元,增长15.8%。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3871元,比上年增长10.1%。
市场物价总水平略降。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下降2.4%。
八大类商品价格呈“一升一平六降”的格局,其中,娱乐教育文化用品类价格上升0.5%;烟酒及用品类价格持平;食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交通和通信工具、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居住类价格比上年均呈不同程度下降。
劳动就业工作得到加强。
年末全市单位从业人员18.13万人,比上年减少4.54%,职工收入水平继续提高,城镇单位从业人员平均劳动报酬10858元、比上年增长18.67%,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1079元,增长18.77%。
年末全市在就业服务中心登记的国有企业下岗职工人数292人:比上年减少72.14%。
全年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人数588人。
2019年广西区本级及各市州经济财政实力与债务报告经济实力:广西自治区是我国重要的少数民族自治区和“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区域,拥有丰富的港口岸线资源、海洋资源和矿产资源,近年来经济实力不断提升,但全区经济增速趋缓,经济总量处于全国各省市[1]中等偏下水平。
2018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4万亿元,同比增长6.80%,增速较上年回落0.3个百分点,但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20个百分点。
当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4.15万元,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31万元。
广西自治区经济以制造业为主,工业经济的增长主要依赖于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农副食品加工业、汽车制造业和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等四大产业,对资源消耗较大,全区以资源型产业为主的工业格局易受市场价格变动和宏观政策调控影响,同时行业生产投入高,但企业经营获利能力弱,构成经济转型的瓶颈,虽然近几年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但高耗能行业占比仍较高。
从三大需求看,全区消费品市场平稳运行;东盟是广西自治区主要的进出口对象,与东盟的进出口额占全区进出口额的50%左右,2018年受国际环境影响,全区对外贸易增速放缓;全区经济增长仍主要依赖于投资拉动,2018年基础设施投资增速回落,工业投资增速提升至两位数,同时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投资快速增长,投资结构优化。
考虑到广西自治区目前城镇化率较低,全区将持续加大高速公路、铁路、港口、棚改等基础设施建设投入。
2019年前三季度,广西自治区生产总值为1.32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5%,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7.5%、36.4%和56.1%。
未来,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的建设、“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以及“全面对接粤港澳大湾区”的深入实施,广西自治区地缘战略优势将逐步显现,地区经济发展具有较好的前景。
广西自治区下辖各地级市经济发展较不均衡,北部湾经济区经济发展势头良好,是广西自治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其中南宁市作为省会城市,是中国-东盟博览会的永久举办地,也是政策利好倾斜的城市,经济发展水平领先于其他各地级市。
百色市地理环境
百色市地理环境位于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南部,地处云南、广东、贵州三省交
界处,是壮乡文化的发源地之一。
百色市地理环境独特多样,山水相间,气候宜人。
下面将从地形地势、气候特点、水系分布和自然资源等方面介绍百色市的地理环境。
地形地势:百色市地势起伏较大,主要分布有若羌山、大威岭、大盘山等山脉,
地势高低不一,山地、丘陵和盆地交错分布。
特别是若羌山,是百色市的最高峰,海
拔近2000米,山势险峻,被誉为“百色屋脊”。
气候特点:百色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冬暖夏凉,降水充沛。
冬季气
温适中,夏季炎热多雨,春秋气候宜人,适合各类农作物的生长。
水系分布:百色市水系众多,主要有西江、北盘江、防城江等重要河流贯穿全境,形成了独特的水域景观。
西江更是百色市的母亲河,河水清澈,沿岸风光秀丽。
自然资源:百色市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森林资源、矿产资源等。
森林覆盖
率较高,各类珍稀植物和野生动物种类繁多,是生态环境优美的地区之一。
矿产资源
方面,百色市矿藏丰富,有铁矿、锡矿等矿产资源,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总体来看,百色市地理环境多样丰富,山水相间,气候宜人,水域丰富,自然资
源丰富,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提供了有力支撑。
百色市矿产资源形势及高质量发展对策摘要:以铝土矿、锰矿、煤矿为重点的矿产资源开发,是百色市21世纪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
但矿产资源的可耗竭性和不可再生性特点,经过几十年的开发利用,百色特别是大中型矿山企业普遍面临着矿产资源储量持续下降、品位降低,成本上升,产业结构不合理,勘查工作严重滞后等问题。
为此,以提高全市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水平为目标,严守生态文明和绿色低碳环保相关要求,通过加强勘探,科技创新,统筹协调,加强治理和“走出去”等一系列措施,为百色市矿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依据和参考。
关键词:百色市;矿产资源形式;高质量发展;对策分析以铝土矿、锰矿、煤矿为重点的矿产资源开发,是百色市21世纪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
但矿产资源的可耗竭性和不可再生性特点,经过几十年的开发利用,百色特别是大中型矿山企业普遍面临着矿产资源储量持续下降,品位降低、开采难度加大、成本上升,甚至资源枯竭或即将枯竭的困难和问题。
科学发挥资源潜力,准确分析百色市当前矿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找准矿业经济运行中,不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症结,探索切实可行的发展思路,提高百色市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水平,是进一步推进全市矿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
1 百色市矿产资源概况与开发利用现状1.1矿产资源种类多,总量也较丰富百色市是我国西部红水河右江有色金属矿产资源集中开发区,矿产资源丰富。
现已查明资源储量的矿种38种,合计矿床415处,以小型矿床为主,占320处,中型矿床55处,大型矿床39处。
在广西资源储量占有重要位置的矿产有铝土矿、锰矿、煤、石油、铜、金、锑等。
矿产资源区域分布具有明显的分带性,包括以金、锑、水晶为主的西林—田林—乐业矿带;以铝、铜、锰、硫铁、重晶石为主的德保—靖西—那坡矿带;以煤、石油、铝、膨润土为主的右江河谷矿带。
矿产资源具有种类多,找矿潜力大,但富矿少等特点。
在全市已探明的矿产中,除铝土矿品味高、埋藏浅、易开采外,其他矿产如金矿(1.02g/t)、铜矿(0.87%)、锰矿(氧化锰22%、碳酸锰10%)、煤矿等品位较低。
百色市(全市)全社会用电量和工业用电量3年数据专题报告2019版引言本报告借助数据对百色市全社会用电量和工业用电量进行深度剖析,从全社会用电量,工业用电量等方面进行阐述,以全面、客观的角度展示百色市全社会用电量和工业用电量真实现状及发展脉络,为需求者制定战略、为投资者投资提供参考和借鉴。
百色市全社会用电量和工业用电量专题报告的数据来源于权威部门如中国国家统计局、重点科研机构及行业协会等,数据以事实为基准,公正,客观、严谨。
百色市全社会用电量和工业用电量数据专题报告相关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其他方引用我方报告均需要注明出处。
百色市全社会用电量和工业用电量数据专题报告旨在全面梳理百色市全社会用电量和工业用电量的真实现状、发展脉络及趋势,相信能够为从业者、投资者和研究者提供有意义的启发和借鉴。
目录第一节百色市全社会用电量和工业用电量现状 (1)第二节百色市全社会用电量指标分析(均指全市) (3)一、百色市全社会用电量现状统计 (3)二、全国全社会用电量现状统计 (3)三、百色市全社会用电量占全国全社会用电量比重统计 (3)四、百色市全社会用电量(2016-2018)统计分析 (4)五、百色市全社会用电量(2017-2018)变动分析 (4)六、全国全社会用电量(2016-2018)统计分析 (5)七、全国全社会用电量(2017-2018)变动分析 (5)八、百色市全社会用电量同全国全社会用电量(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6)第三节百色市工业用电量指标分析(均指全市) (7)一、百色市工业用电量现状统计 (7)二、全国工业用电量现状统计分析 (7)三、百色市工业用电量占全国工业用电量比重统计分析 (7)四、百色市工业用电量(2016-2018)统计分析 (8)五、百色市工业用电量(2017-2018)变动分析 (8)六、全国工业用电量(2016-2018)统计分析 (9)七、全国工业用电量(2017-2018)变动分析 (9)八、百色市工业用电量同全国工业用电量(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10)图表目录表1:百色市全社会用电量和工业用电量现状统计表 (1)表2:百色市全社会用电量现状统计表 (3)表3:全国全社会用电量现状统计表 (3)表4:百色市全社会用电量占全国全社会用电量比重统计表 (3)表5:百色市全社会用电量(2016-2018)统计表 (4)表6:百色市全社会用电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4)表7:全国全社会用电量(2016-2018)统计表 (5)表8:全国全社会用电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5)表9:百色市全社会用电量同全国全社会用电量(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 (6)表10:百色市工业用电量现状统计表 (7)表11:全国工业用电量现状统计表 (7)表12:百色市工业用电量占全国工业用电量比重统计表 (7)表13:百色市工业用电量(2016-2018)统计表 (8)表14:百色市工业用电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8)表15:全国工业用电量(2016-2018)统计表 (9)表16:全国工业用电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9)表17:百色市工业用电量同全国工业用电量(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10表17:百色市工业用电量同全国工业用电量(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0)第一节百色市全社会用电量和工业用电量现状百色市全社会用电量和工业用电量现状详细情况见下表(2018年):表1:百色市全社会用电量和工业用电量现状统计表注:本报告以国家各级统计部门数据为基准,并借助专业统计分析方法得出。
2010年广西城市经济排名2010年广西城市经济排名1、南宁市(在东盟,大西南,泛珠三大背景的催化下,享受中央沿海开放城市政策后,经济飞速发展广西城市的老大)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简称"邕",拥有1680多年的历史。
从远古到近代,这座城市都在不断的创新发展,时至今天,它是中国西部各省区唯一沿海的省会城市,是中国大西南出海通道的重要枢纽城市,是中国华南、西南和东南亚经济圈的重要中心城市,是沟通中国和东盟的前沿城市。
2004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588.86亿元,比上年增长13.2%;财政收入74.63亿元,比上年增长22.23%。
2004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60.76亿元,增长36.99%;实际利用外资1亿美元,外贸出口总额5.25亿美元,增长2.57%。
内外资合同引进资金256.08亿元,增长101.15%;实际到位资金122.54亿元,增长105.19%。
2、柳州市(强大的工业体系使柳州屈居南宁稳居广西第二把手把交椅)又称龙城,是以工业为主、综合发展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和交通枢纽,是山水景观独特的历史文化名城。
全市辖六县四区,总面积18686平方公里,总人口351.3万人,居住有汉、壮、苗、瑶、侗等48个民族。
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山清水秀的自然风光和承东启西的地理位置,构成了柳州的禀赋特色,日趋发展的工业经济彰显着柳州的时代特征。
2003年,全市完成国内生产总值327.82亿元,财政收入58.18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4.28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9.36亿元,实现工业总产值500.19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12.64亿元。
3、桂林市(经过空前的城市改造和众多旅游新项目及高新科技的发展,排名接近并将超过柳州)是世界著名的风景旅游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享有山水甲天下之美誉。
它地处广西东北部,是桂东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中心。
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和发展,桂林市经济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
广西地级市经济实力分析广西地处中国南方,是中国的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地域辽阔,物产丰富,自然资源丰富。
本篇文章将重点介绍广西地级市的经济实力情况。
1. 南宁市南宁市作为广西自治区的首府,自然资源丰富,工业、农业、服务业等经济领域都较为发达。
2019年南宁市GDP总量超过1.1万亿元,位居广西地区经济总量第一位。
2. 桂林市桂林市以风景闻名于世,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旅游城市之一。
除了旅游业,桂林市的玻璃、塑料等实业也发展迅速。
2019年,桂林市GDP总量为7569亿元。
3. 柳州市作为中国铁路干线的一个重要节点城市,柳州市在铁路、交通运输等方面有着比较明显的优势。
此外,柳州市的钢铁、汽车制造等实业也发展迅速。
2019年柳州市GDP总量为5867亿元。
4. 贵港市贵港市的经济核心在于港口和化工两个方面。
历史上,贵港市是中国南方重要的海上贸易口岸之一,如今,贵港市的化工产业也是市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
2019年贵港市GDP 总量为3370亿元。
梧州市的经济优势在于土特产加工、制造业等方面。
其中,梧州市的蚝油、荔枝饮料等土特产品牌闻名全国,制造业方面以木制品、机械制造为主。
2019年梧州市GDP总量为3214亿元。
6. 北海市北海市是中国著名的海滨城市,旅游业是市经济的重要支柱。
除此之外,北海市的珠宝、饰品制造等传统产业以及煤炭、水泥等实业也发展迅速。
2019年北海市GDP总量为2736亿元。
钦州市的经济优势在于工业和物流两个方面。
属于广西钢铁、水泥等基础产业比较发达的城市之一,同时,钦州市的港口和铁路物流也非常发达。
2019年钦州市GDP总量为2192亿元。
防城港市的特点是港口和辐射海域资源的开发。
市内有南海油气、防城港黄金等大型企业,同时防城港市将港口经济和海洋经济优势相结合,大力发展渔业、海洋旅游等产业。
2019年防城港市GDP总量为1653亿元。
综上所述,广西地级市经济发展状况各有侧重,但总体发展水平较高,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和市场前景。
百色市总人口、人均收入水平、CPI、人均GDP 产业结构发展现状、社会消费总额
总人口:
百色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西部,右江上游。
总面积3.62万平方公里。
全市共辖12个县(市、区),总人口413万人,有壮族、汉族、瑶族、苗族、彝族、仡佬族、回族等7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87%,其中壮族人口占总人口的80%。
百色市官方语言是普通话和壮语,境内流行壮语等语言。
壮民族布洛陀文化、黑衣壮文化、壮族织锦文化、北路壮剧文化、壮族嘹歌文化等,被列入国务院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人均收入水平:
2012年百色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561元;
2013年百色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458元,增长9.6%;
2014年百色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496元,增长9.5%;
2015年百色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977元,增长7.6%;
消费水平能力:
2012年人均消费性支出12328元
2013年人均消费性支出13448元
2014年人均消费性支出13757元
2015年人均消费性支出13935元
GDP年总值:
2011年全年地区生产总值664.10亿元,同比增长7.7%
2012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746.2亿元,同比增长8.9%
2013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828亿元,同比增长9%
2014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917.9亿元,同比增长8.4%
2015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992.2亿元,同比增长8.1%
产业结构比例:
2015年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发展质量全面提升。
三次产业结构由2010年的(农业18.3):(工业54.7)(流通服务业:27)调整为(农业17.3):(工业52.2):(流通服务业30.5)。
第二产业工业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11亿元,是2010年的1.9倍。
铝产业链进一步完善,
铝材加工向附加值较高的铝精深加工发展,铝材产量达214万吨,是2010年的4.7倍。
百亿元工业园区达到5家。
年销售收入超亿元企业达126家。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比重提升至3.6%。
第三产业比重提升3.5个百分点,养生、物流、金融、电子商务等产业发展实现新突破。
第一产业特色农业发展提质增效,在做大规模、做优品质、做强品牌上取得新成效,芒果产业跃升为全国最大产区,秋冬菜、柑橘、桑蚕等特色产业成为广西主要产区,渔业产量增幅连续七年排全区第1位,农业经济持续较快增长。
社会消费总额:
20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6.67亿元
201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8.6亿元,增长13.5%
201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1.2亿元,增长10.0%
20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1.1亿元,同比增长9%
2016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