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滑县第六高级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扫描版)
- 格式:doc
- 大小:4.23 MB
- 文档页数:5
河南高一高中化学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在标准状况下,将多余的氨气用水吸收,最好选用装置( )2.某氧化还原反应中有反应物和生成物共六种: NO 、FeSO 4、Fe(NO 3)3、 H 2O 、 HNO 3和 Fe 2(SO 4)3。
其中 HNO 3为反应物,则该反应中的还原剂为( ) A .NO B .FeSO 4 C .Fe(NO 3)3 D .Fe 2(SO 4)33.等质量的下列物质与足量稀硝酸反应,放出 NO 物质的量最多的是( ) A .FeO B .FeSO 4 C .Fe 2O 3D .Fe 3O 44.有 9.7gCu 和 Zn 的合金与足量的稀 HNO 3反应, 还原产物只有 NO 气体, 其体积在标准状况下为 22.4L 。
将溶液稀释为 1L , 测得溶液的 C(H +)="0.1" mol/L , 此时溶液中 NO 3-的浓度为( ) A .0.3mol/L B .0.4mol/L C .0.5mol/L D .0.6mol/L5.如下图是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设计的 4 个喷泉实验方案。
下列有关操作不可能引发喷泉现象的是( )A .挤压装置①的胶头滴管使 CCl 4。
全部进入烧瓶,片刻后打开止水夹B .挤压装置②的胶头滴管使 NaOH 溶液全部进入烧瓶,片刻后打开止水夹C .用鼓气装置从装置③的 a 处不断鼓入空气并打开止水夹D .向装置④的水槽中慢慢加入足量浓硫酸并打开止水夹6.把过量铁屑加入氯化铁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反应结束后,称得固体质量与所加铁屑的质量相等,则原溶液中( ) A .7:2 B .3:2 C .2:3 D .2:77.同温同压下, a g 甲气体和 2a g 乙气体所占的体积之比为 1: 2,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同温同压下甲和乙的密度之比为 1: 1B .甲与乙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 1: 1C .同温同体积下等质量的甲和乙的压强之比为 1: 1D .等质量的甲和乙中的原子数之比为 1: 18.用下图表示的一些物质或概念之间的从属或包含关系中,错误的是( )9.下列变化必须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的是( ) A .Na 2SO 3→SO 2 B .HCl→ Cl 2C .Cl 2→HClOD .KMnO 4→O 210.某无色透明溶液与金属铁反应时只放出氢气,则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离子是( )A .Na +、CH 3COO -、H +、NH 4+B .H +、NO 3-、Ba 2+、Mg 2+C .Na +、Cl -、H +、SO 42-D .Ba 2+、K +、SO 32-、S 2-11.下列物质在光照时不反应的是( ) A .氢气和氯气的混合气体B .硝酸C .氢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D .氯水12.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澄清石灰水与少量小苏打溶液混合: Ca 2++2OH -+2HCO 3-= CaCO 3↓+CO 32-+2 H 2OB .磁性氧化铁置于氢碘酸溶液中: Fe 3O 4+8 HI =2Fe 3++ Fe 2++4 H 2O +8I -C .NaHSO 4溶液中滴加过量 Ba (OH)2溶液: H ++SO 42-+Ba 2++OH -= BaSO 4↓+ H 2OD .用稀硝酸洗涤试管内壁的银镜: Ag+2H ++NO 3-=Ag ++ NO↑ H 2O13.下列反应,其产物的颜色按红、红褐、淡黄、蓝色顺序排列的是( ) ①金属钠在纯氧中燃烧②FeSO 4 溶液中滴入NaOH 溶液,并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 ③FeCl 3溶液中滴入KSCN 溶液 ④无水硫酸铜放入医用酒精中 A .②③①④ B .③②①④ C .③①②④D .①②③④14.已知在热的碱性溶液中, NaClO 发生反应: 3NaClO=2NaCl+NaClO 3。
河南高一高中化学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物质的检验中,其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 A .某溶液为蓝色,则该溶液一定是CuSO 4溶液B .向某溶液中加入Ba(NO 3)2溶液无明显现象,再滴入几滴硝酸酸化的AgNO 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含有Cl -C .向某溶液中加入CaCl 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溶液中一定含有Ag +D .加入稀HNO 3酸化的BaCl 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原溶液中一定有SO2.下表为各物质中所含有的少量杂质以及除去这些杂质应选用的试剂或操作方法。
正确的一组是 ( )3.利用实验器材(规格和数量不限)不能完成相应实验的一项是( )4.实验室有一瓶溶液,标签上标有“BaCl 2 0.2 mol·L -1”的字样,下面是某同学对该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配制500mL 该溶液,可将0.1 mol BaCl 2溶于500mL 水中B .Ba 2+和Cl -的物质的量浓度都是0.1 mol·L -1C .将该瓶溶液稀释一倍,则所得溶液的c(Cl -)为0.2 mol·L -1D .从试剂瓶中取该溶液的一半,则所取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 mol·L -15.将3 mol·L -1的Ca(NO 3)2溶液a mL 稀释至b mL ,稀释后溶液中NO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 .mol·L -1B .mol·L -1C .mol·L -1D .mol·L -16.标准状况下某种O 2和N 2的混合气体x g 含有a 个分子,则y g 该混合气体在相同状况下所占的体积应是( )A .LB .LC .LD .L7.现有H 2S 、NH 3、CH 4三种气体,它们分别都含有相同数目的氢原子,则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 .1∶1∶1 B .2∶3∶4 C .6∶4∶3 D .6∶3∶4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6g 12C 中约含有3.01×1023个碳原子B .1 mol 任何物质都含有6.02×1023个分子C .1 mol O 2的质量是32 g·mol -1D .64 g 氧相当于2 mol 氧9.2015年10月,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治疗疟疾的新疗法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河南高一高中化学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 .氯化钙的化学式 CaCl B .HCl 分子的电子式C .氯化钠的电子式D .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2.短周期元素A 、B 、C 、D 、E ,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已知元素A 的气态氢化物和A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反应生成盐;B 、E 为同主族元素,B 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3倍;D 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C 是短周期中与水反应最激烈的金属元素。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元素A 的氧化物常温下一般均为无色无味气体B .元素C 、D 、E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两两之间能发生反应 C .原子半径:C >D >BD .元素B 的气态氢化物的沸点比元素E 气态氢化物的沸点高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ⅠA 族元素的金属性比ⅡA 族元素的金属性强B .ⅥA 族元素的氢化物中,稳定性最好的其沸点也最高C .同周期非金属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从左到右依次增强D .短周期中次外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2倍的元素一定是非金属元素4.已知元素的原子序数,可以推知原子的①中子数 ②核电荷数 ③核外电子数 ④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其中正确的是( )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②③ D .②③④5.下列物质中,从化学键的角度看,有一种与其他三种明显不同,这种物质是( ) A .NaOH B .CH 4 C .SO 2D .H 2O6.下列有关元素周期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能生成碱的金属元素都在ⅠA 族B .原子序数为14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3周ⅥA 族C .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或8D .元素周期表有18个纵行,分列16个族,即7个主族、8个副族和1个0族7.已知a A +、b B 2+、c C -、d D 2-四种离子均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关于A 、B 、C 、D 四种元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原子半径:A >B >C >D B. 原子序数:b >a >c >dC. 离子半径:D >C >B >AD. 失电子能力:B >A ,得电子能力:D >C 8.运用元素周期律分析下面的推断正确的是( )A .铍(Be)是一种轻金属,它的氧化物的水化物可能具有两性B .砹单质是一种有色固体,砹化氢很不稳定,砹化银是难溶于水的白色沉淀C .硫酸锶难溶于水,但易溶于盐酸D .硒化氢是无色、有毒、比硫化氢稳定的气体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有H 、D 、T 与16O 、17O 、18O 构成的过氧化氢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有36个B. H 2、D 2、T 2互为同素异形体C. H 2、D 2、T 2在相同条件下的密度比为1:2:3D. 氕、氘发生聚变成其他元素,属于化学变化二、填空题1.(12分)下表是元素周期表一部分,列出了九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请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1)在上述元素中,金属性最强的是,在③~⑦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2)①~⑨中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是(填物质化学式)。
河南高一高中化学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纯碱、烧碱均属碱B.SiO2、SO2均属酸性氧化物C.凡能电离出H+的化合物均属酸D.盐类物质一定含有金属离子2.在烧杯中加入水和煤油(密度:0.88 g/cm3)各50 mL,将一小粒金属钠(密度:0.97 g/cm3)投入烧杯中,观察到的现象可能是A.钠在水层中反应并四处游动B.钠停留在煤油层中不发生反应C.钠在煤油的液面上反应并四处游动D.钠在煤油与水的界面处反应并可能作上、下跳动3.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一种常用的科学方法。
下列分类合理的是①根据酸分子中含有的H原子个数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等②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的转移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③根据电解质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否完全电离将电解质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④根据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多少将元素分为金属和非金属⑤根据反应的热效应将化学反应分为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A.②③⑤B.①②⑤C.①②③D.②③④⑤4.能用H++OH-=H2O来表示的化学反应是A.氢氧化镁和稀盐酸反应B.Ba(OH)2溶液滴入稀硫酸中C.澄清石灰水和稀硝酸反应D.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5.下列反应中必须加入还原剂才能进行的是A.Fe3+→Fe2+B.Zn→ Zn2+C.H2→H2O D.CuO→CuCl26.对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下列说法:①不可能是氧化还原反应②只能是复分解反应③可能是置换反应④不能有分子参加。
其中正确的是A.①③B.③C.①②D.③④7.常温下,某无色透明溶液中加入铝粉,即有大量氢气发出,此溶液中可能存在的离子组是A.K+、Na+、Cl-、I-B.CO2- 3、NO- 3、HCO- 3、Na+C.NH+ 4、NO- 3、K+、SO2- 4D.MnO- 4、K+、Na+、SO2- 38.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氯化铜溶液与铁粉反应:Cu2++Fe=Fe2++CuB.稀H2SO4与铁粉反应:2Fe+6H+=2Fe3++3H2↑C.氢氧化钡溶液与稀 H2SO4 反应:Ba2++SO42-=BaSO4↓D.碳酸钙与盐酸反应:CO32-+2H+=H2O+CO2↑9.从海水中提取溴有如下反应:5NaBr+NaBrO3+3H2SO4=3Br2+3Na2SO4+3H2O,与该反应在氧化还原反应原理上最相似的是A.2NaBr+Cl2="2NaCl+Br2"B.AlCl3+3NaAlO2+6H2O=4Al(OH)3↓+3NaClC.2H2S+SO2="2H2O+3S↓"D.C+H2O(g) CO+H210.用20 mL 0.1mol/L 的含氧酸HxRO4溶液与15 mL 0.2mol/L 的某碱M(OH)a 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全部生成正盐,则R 元素的化合价是 A .+(8-) B .+(8-2a ) C .+(8-) D .+(8-3a )11.在下列溶液中通入CO 2至过量,原溶液一直保持澄清的是 A .硅酸钠溶液 B .氯化钡溶液 C .石灰水D .漂白粉溶液12.等体积硫酸铝、硫酸锌、硫酸钠溶液分别与足量的氯化钡溶液反应。
高一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检测化学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1.以高硫铝土矿(主要成分为Al2O3、Fe2O3、SiO2,少量FeS2和金属硫酸盐)为原料,生产氧化铝并获得Fe3O4的部分工艺流程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焙烧时产生的SO2气体可以用NaOH溶液吸收B.滤液中的铝元素主要以AlO2-存在,可以往滤液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经过滤、灼烧生产氧化铝C.可以将少量Fe3O4产品溶于稀硫酸中,再滴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若溶液褪色则证明产品中含有FeOD. Fe2O3与FeS2混合后在缺氧条件下焙烧生成Fe3O4和SO2,理论上完全反应消耗的n(FeS2):n(Fe2O3)=1:16【答案】C【分析】高硫铝土矿(主要成分为Al2O3、Fe2O3、SiO2,少量FeS2和金属硫酸盐)粉碎后通入空气、加入氧化钙焙烧,其中氧化钙和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亚硫酸钙,和二氧化硅反应生成硅酸钙,得到产物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碱浸其中氧化铝溶解生成偏铝酸钠溶液,经操作Ⅰ得到的固体中含大量的Fe2O3,Fe2O3与FeS2混合后在缺氧条件下焙烧生成Fe3O4和SO2,以此解答该题。
【详解】A.二氧化硫可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而被吸收,避免污染环境,A正确;B.向“过滤”得到的滤液中通入过量CO2,可以将AlO2-转化为Al(OH)3,灼烧可生成氧化铝,B正确;C.Fe3O4产品溶于稀硫酸中,可生成硫酸亚铁,可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不能证明产品中含有FeO,C错误;D.“过滤”得到的滤渣中含大量的Fe2O3,Fe2O3与FeS2混合后在缺氧条件下焙烧生成Fe3O4和SO2,设有x mol Fe2O3和y mol FeS2完全参加反应,根据电子得失守恒:2x×(3-8 3)=2y×5+y×(83-2),解得xy=16,所以理论上完全反应消耗的n(FeS2):n(Fe2O3)=1:16,D正确;故合理选项是C。
滑县实验学校高一十月月考试卷 化学试题(A) 2015年10月27日—2015年10月28日 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本试题用到的元素相对原子质量:Na—23, O—16, C—12, H—1 N—14, S—32,Cl—35.5 第I部分(选择题 50分) 选择题:(本小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答案要涂在机读卡上) 1.下列有关物理量相应的单位表达中,错误的是( )。
A.摩尔质量g/mol B.气体摩尔体积L/mol C.物质的量浓度L/mol D.密度g/cm3 2. 实验室需要配制2 mol/L的NaCl溶液950 mL,配制时应选用的容量瓶的规格和称取的 NaCl的质量分别是( ) A.950 mL 111.2 g B.500 mL 117 g C.1 000 mL 117 g D.任意规格 111.2 g 3.水的摩尔质量是( )。
A.18 B.18 g C.18 g/mol D.18 mol 4.下列物质的分类合理的是( ) A.氧化物:CO2、NO、SO2、H2O B.碱:NaOH、KOH、Ba(OH)2、Na2CO3 C.铵盐:NH4Cl、NH4NO3、(NH4)2SO4、NH3·H2O D.碱性氧化物:Na2O、CaO、Mn2O7、Al2O3 5.溶液、胶体和浊液这三种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 )。
A.是否有丁达尔现象 B.是否能通过滤纸 C.分散质粒子的大小 D.是否均一、透明、稳定 6.在标准状况下,将某X气体VL溶于水中,得到12mol·L-1的溶液500mL,则气体的体 积V是( ) A.134.4L B.67.2L C.44.8L D.537.6L 7.下列实验操作均要用玻璃棒,其中玻璃棒作用相同的是( )。
①过滤 ②蒸发 ③向容量瓶转移液体 A.①和③ B.①和②C.②和③ D.①②③ 8.下列化学方程式中,能用离子方程式SO+Ba2+===BaSO4↓来表示的是( ) A.BaCO3+H2SO4===BaSO4↓+H2O+CO2↑ B.BaCl2+Na2CO3===BaCO3↓+2NaCl C.Ba(OH)2+CuSO4===Cu(OH)2↓+BaSO4↓ D.BaCl2+Na2SO4===BaSO4↓+2NaCl 9.将40 g NaOH溶于水中,配制成1 L溶液,则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河南高一高中化学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国际无机化学命名委员会在1989年作出决定,把长式周期表原先的主、副族及族号取消,从左到右改为第1~18列,碱金属族为第1列,稀有气体为第18列。
按这个规定,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第15列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为R2O5B.第2列元素中肯定没有非金属元素C.第17列元素的第一种元素无含氧酸D.第16、17列元素都是非金属元素2.下列为元素周期表中的一部分,表中数字为原子序数, M的原子序数为37的是()。
3.下列关于元素周期律的叙述正确的是A.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最外层电子总是从1到8重复出现B.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最高正价从+1到+7、负价从-7到-1重复出现C.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半径从小到大(稀有气体除外)发生周期性变化D.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是指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及元素主要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化4.居里夫人发现了放射性元素镭(Ra),因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已知镭原子核内有88个质子,与Ca处于同一主族。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镭位于周期表中第七周期IIA族B.镭的硫酸盐难溶于水C.镭的碳酸盐可溶于水D.镭的氢氧化物为强碱5.Y元素最高正价与负价的绝对值之差是4;Y元素与M元素形成离子化合物,并在水中电离出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该化合物()。
A.KCl B.Na2S C.Na2O D.K2S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共价化合物中可能含有离子键,离子化合物中也可能存在共价键B.稀有气体分子是由稀有气体的原子组成的,故其中必含有共价键C.阳离子一定是金属离子, 阴离子一定只含有非金属元素D.在过渡元素中可以寻找制备催化剂及耐高温和耐腐蚀合金材料的元素7.根据表1信息,判断以下叙述正确的是()表1 部分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22B.单质与稀盐酸反应的速率为L<QC.M与T形成的化合物具有两性D .L 2+与R 2-的核外电子数相等8.甲、乙两种非金属:①甲比乙容易与H 2化合;②甲原子能与乙阴离子发生置换反应;③甲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比乙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强;④与某金属反应时,甲原子得电子数目比乙的多;⑤甲的单质熔、沸点比乙的低。
河南省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化学反应的叙述正确酌是 A .常温下铜在浓硝酸中发生钝化 B .氯气和烧碱反应可制取漂白粉 C .碳酸氢钠固体受热分解可得到纯碱 D .铁和高温水蒸气反应生成铁红【答案】C 【详解】A. 常温下铁和铝在浓硝酸中发生钝化,铜不发生钝化,故A 错误;B. 氯气和石灰乳反应可制取漂白粉,故B 错误;C. 碳酸氢钠固体受热分解323222NaHCO Na CO +CO +H O =∆↑可得到纯碱,故C 正确; D. 铁和高温水蒸气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故D 错误; 故答案选:C 。
2.下列有关物质检验方法不合理的是( )A .向某溶液中滴加KSCN 溶液,溶液不变色,滴加氯水后溶液显血红色,该溶液中一定含有Fe 2+B .用酸性KMnO 4溶液检验FeCl 3溶液中是否含有FeCl 2C .检验亚硫酸盐是否已氧化变质,可滴入硝酸酸化的BaCl 2溶液,再观察溶液是否有沉淀生成。
D .向某溶液中加入NaOH 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说明溶液中含有Fe 3+ 【答案】C 【详解】A .滴加KSCN 溶液,溶液不变色,则不含铁离子,滴加氯水后溶液显血红色,可知亚铁离子被氧化为铁离子,则原溶液中一定含Fe 2+,故A 正确;B .KMnO 4溶液与FeCl 3溶液不发生反应,但与亚铁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则用酸性KMnO 4溶液检验FeCl 3溶液中是否含有FeCl 2,故B 正确;C .酸性条件下亚硫酸根离子被硝酸根离子氧化生成硫酸根离子,不能检验,应该滴入盐酸酸化的BaCl 2溶液,再观察溶液是否有沉淀生成,故C 错误;D .加NaOH 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氢氧化铁,则说明溶液中含有Fe 3+,故D 正确; 故选C 。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新制氯水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说明Cl 2具有漂白性B .富含硫单质的矿物在工业上可用于制造硫酸C .硫粉在过量的纯氧中燃烧可以生成大量的SO 3D .常温时将Fe 片放入浓硫酸,无明显现象是因为Fe 和浓硫酸不反应 【答案】B 【详解】A. 新制氯水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只能说明氯水中某种成分具有漂白性,不能肯定Cl2表现出漂白性,A错误;B. 富含硫单质的矿物,比如硫磺粉,在工业上可用于制造硫酸,B正确;C. 硫粉在过量的纯氧中燃烧可以生成大量的SO2,但不能直接生成SO3,C错误;D. 常温时将Fe片放入浓硫酸,无明显现象是因为Fe和浓硫酸反应,生成的钝化膜阻止了反应的进行,D错误。
河南省滑县2014-2015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扫描版)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测试试题高一化学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二、填空题(本题共2个小题,共14分)25. ⑴ ③(1分) ⑵ ⑥(1分) ⑶ ③ (1分) (4)①(1分)26.(1)O2+4H++4eˉ=2H2O(2分);正极(2分);(2)CH4+10OH--8e-=CO32-+7H2O(2分); 1(2分); 10(2分);三、实验题(本题共1个小题,共10分)27.(1)b (2分)(2)使I—充分溶解(2分)(3)将 I—氧化成 I2(2分) MnO2 + 2I-+ 4H+ =Mn2++I2+ 2H2O(2分)(4)淀粉(2分)四、推断题(本题共 2个小题,共28分)28.(1)氯(1分);第三周期第ⅦA族(2分);(2)(2分);(3)NH3>PH3(2分)氨分子间存在氢键(2分);大于(2分);(4)PCl5 + 4H2O = 5HCl + H3PO4 (2分);29.(1)碳碳双键加成(各1分)(2)2CH3CH2OH + O22CH3CHO + 2H2O (2分)CH3COOH + C2H5OH CH3COOC2H5 + H2O (2分)(3)CH3CH2CH2COOH、(CH3)2CHCOOH(各1分);(4)① 防止溶液倒吸(2分)② b (2分)③ 乙酸的沸点低,加热时,少量乙酸进入试管甲,振荡时,乙酸与碳酸钠接触,发生反应2CH3COOH + Na2CO3 = 2CH3COONa + H2O + CO2↑,产生气泡。
(3分)。
滑县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8页,90分钟100分。
考生注意: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填写在答题卡和答题卷指定位置。
2.第Ⅰ卷每题选出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再涂其他答案标号。
第Ⅱ卷在答题卷上作答,若在其他地方作答,答案无效。
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Fe-56 O:16 Na:23 H:1 Mg:24 C:12 Cl:35.5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4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用品的有效成分及用途对应错误的是()2.化学与科学、技术、社会、环境密切相关。
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海水是一个巨大的宝藏,如氯、溴、碘、硫、钠、钾等元素主要来自于海水B.每期的《寻宝》栏目都会出现各种青铜器,青铜是我国使用最早的合金材料C.以NO和NO2为主的氮氧化物是形成光化学烟雾和酸雨的一个重要原因D.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应用化学原理对环境污染进行治理3.下列各组混合物中,能用分液漏斗进行分离的一组混合物是()A.酒精和水 B.碘和四氯化碳C.水和四氯化碳 D.氯化钠和水4.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方便的小包装食品受到青睐。
为了延长食品的保质期,防止食品受潮及氧化变质,在包装袋中应放入的化学物质是() A.无水硫酸铜、蔗糖 B.硅胶、硫酸亚铁C.食盐、铁粉 D.生石灰、食盐5.对下列物质进行的分类正确的是()A.纯碱、烧碱均属于碱 B.CuSO4·5H2O属于纯净物C.凡能电离出H+的化合物均属于酸 D.盐类物质一定含有金属阳离子6.在体积相同的两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满O2、O3气体,当两个容器内温度和气体密度相等时,说法正确的是 ( )A.两种气体的压强相等 B.O2比O3质量小C.两种气体的分子数目相等D.两种气体的氧原子数目相等7.归纳与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