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振热治疗仪的治疗原理和作用
- 格式:ppt
- 大小:1.45 MB
- 文档页数:10
十一、磁振热治疗操作规范磁振热治疗是以微机处理为基础,采用磁场、振动、温热三种因子相结合的治疗仪,具有改善血液循环、加速血液流动、提高血管的通透性,促进炎症产物排除,起到消炎、止痛、缓解肌肉痉挛的作用。
评估1.当前患者的主要症状、临床表现及既往史。
2.病人治疗部位皮肤。
3.对温度的耐受程度。
4.心理状况。
目标可缓解颈部、肩部、腰部、膝关节等脊柱四肢关节炎症、肌肉软组织损伤、骨关节退行性病变导致的疼痛症状。
适应症适应于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肩关节周围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慢性软组织损伤、挫伤、肌肉劳损等疾病辅助治疗。
禁忌症出血倾向,严重的心肺及肾病,高热,恶性肿瘤晚期及恶液质患者,各种外伤急性期、围手术期,各种感染和非特异性感染病灶,孕妇,金属内固定患者。
告知治疗期间不得接打手机;禁止佩戴金属饰品;温度以温热为宜。
物品准备磁振热治疗仪器,毛巾被,一次性中单。
操作流程1.开始连接电源,评估患者主要临床表现、既往史、治疗部位皮肤状况,体质及对疼痛的耐受程度、心理状况等。
2.患者准备,核对患者姓名、诊断、解释治疗程序及相关问题、取合适体位、去除身上所有金属物质、关闭手机,注意保暖。
3.定位根据医嘱正确定位;根据病人病情,选择相应治疗模式,调节时间,调节温度,按启动键。
4.观察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病人病情变化,有无不适,温度,以免烫伤。
5.治疗结束、取下治疗垫,放置在预定地方,关闭仪器。
6.整理协助患者衣着,整理床单位,整理用物。
7.记录根据医嘱详细记录磁振热治疗的客观情况,并签名。
注意事项做此项治疗病人关闭手机,禁止带金属饰品。
15天为一个疗程。
磁振热治疗仪产品介绍:磁振热治疗仪(软组织伤痛治疗仪)是翔宇公司自主研发的一款多功能物理治疗仪,将磁疗、震动、热疗三种治疗方式相结合,对软组织损伤、颈肩腰腿痛、关节痛、胃肠神经官能症、神经痛效果显著。
产品原理:通过将磁疗、振动、热疗三种治疗方式相结合,可起到扩张血管,加速炎性渗出物吸收,降低末梢神经兴奋性,解除肌肉僵硬、缓解肌肉和神经疼痛,激活肠胃功能,起到镇痛、消炎、消肿等作用。
产品优势:将磁疗、震动、热疗三种治疗方式相结合,实现三种治疗同步进行;导子排列为双向对称磁场,治疗范围和治疗深度加大;治疗温度:四种治疗温度,选择性较同类产品多;输出通道:单通道、双通道、四通道,可同时治疗多个部位或病人。
XY-K-CZR-I将磁疗、振动、热疗三种治疗方式相结合由一种导子同时输出,实现三种治疗同步进行;输出通道:单通道;治疗模式:六种治疗模式可选择;治疗定时时间为治疗时间0-99min,可任意设置;配备一个标准温热导子,可选配颈肩温热导子,关节温热导子,分离式温热导子。
XY-K-CZR-II将磁疗、振动、热疗三种治疗方式相结合由一种导子同时输出,实现三种治疗同步进行;输出通道:双通道(可同时连接两个导子)治疗模式:六种治疗模式可选择;治疗定时时间为治疗时间0-99min,可任意设置;标配一个温热导子和一个颈肩导子,可选配关节温热导子,分离式温热导子。
XY-K-CZR-III将磁疗、振动、热疗三种治疗方式相结合由一种导子同时输出,实现三种治疗同步进行;输出通道:四通道(可同时连接四个导子);治疗模式:六种治疗模式可选择;治疗定时时间为治疗时间0-99min,可任意设置;配备一个标准温热导子,可选配颈肩温热导子,关节温热导子,分离式温热导子。
磁振热原理治疗关节、肌肉疼痛的技术与应用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物理治疗仪已经逐步更新换代,对于退行性膝关节病等疾病的治疗也有了相应的治疗仪器,特别是近几年出现一些融合多种治疗因子与一体的治疗仪,其中磁振热治疗仪就是代表。
磁振热治疗仪是集磁场、温热与微振动按摩为一体的综合性治疗仪,它借助于脉冲式磁场、温热及微振动三种物理因子对疾病进行治疗。
一原理与运用磁振热治疗仪是以微机处理为基础,采用磁场、振动、热量三种物理因子相结合的治疗仪器。
导子线圈通电后,一方面产生交变磁场,因磁场的不断变化,产生特有的非机械振动;另一方面线圈中铁芯因涡流而产生热,这样就产生了治疗仪治疗所需的三种物理治疗因子。
1磁疗研究表明生物电、生物磁是人体内客观存在的一种特殊物质,正常人体内生物电、磁在各部位都保持一定的动态平衡。
但人致病后,这种平衡即会被打破而出现异常。
因此,当人体内生物电、生物磁出现异常时,如外加以适当强度的磁场,作用于人体适当部位,根据“电磁感应”及磁与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原理,也会使人体内处于异常状态的生物电、生物磁,产生一系列变化,这种变化就会使人体细胞内一些违反常规的电磁运动趋于正常,有利于肌肉组织的功能恢复。
2振动治疗特有的振动能起到局部轻微按摩的作用,可以解除因工作紧张或体位不正引起的疲劳和肌肉酸痛。
对人体施加振动,使骨骼受力增加,相当于替代肌肉对骨骼施加外力,增加骨应力,而振动方向与人体日常活动方向相同,可以有效的改善骨的生长情况,提高骨密度,增加骨强度。
振幅、频率、时间是振动治疗的重要因素。
3热疗温热场作用可以引起局部皮温升高,刺激皮肤内热感受器,通过丘脑反射,使血管平滑肌松弛,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快。
另一方面,由于热作用,引起血管活性物质的释放,血管张力降低,浅小动脉、浅毛细管和浅静脉扩张,血液循环加快,血液循环得以改善,从而改善了细胞营养环境,加强了细胞的新陈代谢。
将这三种物理治疗因子共同作用于皮肤表面,可以改善循环,加速血液流动,提高血管通透性,促进炎症产物排除,从而起到消肿、消炎、止痛的作用;同时振动伴有舒适按摩感,可以缓解肌肉酸痛,消除疲劳。
磁振热治疗仪的作用
磁振热治疗仪是一种利用高频交变磁场产生的磁振热效应来治疗疾病的医疗设备。
它通过产生的磁场作用于人体组织,引起组织内部分子的转动和摩擦,从而产生能量,形成磁振热效应。
这种能量的产生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增强免疫力,促进伤口愈合,缓解疼痛和炎症等症状。
磁振热治疗仪广泛应用于各个医疗领域。
在骨科中,它可以用于治疗骨关节炎、骨质疏松症、骨折等疾病,促进骨骼的修复和健康生长。
在康复医学中,它可以用于治疗肌肉劳损、关节炎、运动损伤等,缓解疼痛和促进康复。
在中医理疗中,它可以用于治疗气滞血瘀、湿痹等病症,改善气血循环,缓解疼痛。
同时,磁振热治疗仪还可以应用于神经科、妇科、皮肤科等各个专科的治疗中。
磁振热治疗仪具有简便易用、无创伤、无副作用等优点。
它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节磁场的频率和强度,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此外,磁振热治疗仪还具有无毒、无需药物的特点,避免了药物治疗中可能产生的副作用和药物相互作用。
总的来说,磁振热治疗仪作为一种安全高效的治疗设备,对于许多疾病的治疗有着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可以缓解疼痛、促进康复,还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一种值得推广和应用的医疗技术。
中医磁疗技术操作规范
磁振热治疗仪操作规范
一、概念磁振热治疗仪是以微机处理为基础,采用交变磁场、生物磁振、红外热敷三种物理因子相结合的同步治疗仪器。
具有祛肿、镇痛、消炎的作用,解除疲劳和肌肉酸痛。
二、适应症: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关节炎、肱骨外上髁炎、腱鞘炎、支气管炎、慢性盆腔炎、神经痛等等。
三、禁忌症
1 出血倾向患者。
2 严重的心肺以及肾脏病患者。
3 高热,肿瘤患者。
4 各种外伤急性期。
5 围手术期。
6 各种感染和非特异性感染病灶。
7 孕妇、金属内固定患者禁用。
四、用物准备磁振热治疗仪、屏风等。
五、操作步骤
1、治疗仪放在台车上。
2、连接电源线。
3、连接治疗垫。
4、检查插头,治疗垫是否连接良好。
5、接通电源开关,时间显示30,如果数码显示不正常,可关闭
电源,稍等片刻再重新启动操作。
6、治疗垫以痛点位为中心摆放,需要时用绑带绑住。
可以隔着薄衣服治疗,温度以舒适耐受为度,一般在40~52度之间,时间约30分钟。
7、治疗模式:M1为有热模式;M2为无热模式。
8、调节时间,一般为30分钟。
9、按下启动键,10秒后,输出下面的指示灯亮,开始工作。
10、治疗结束,治疗仪自动复位到初始状态。
11、从患者身上取下治疗垫关闭电源。
;六、注意事项
1、仪器开始工作后,无法调节治疗时间和模式。
2、患者第一次使用时应该选择低温治疗,等适应后再调高温度。
3、治疗过程中禁止拔下治疗垫上的插头。
一、实训背景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医疗设备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磁振热治疗仪作为一种新型物理治疗设备,具有无创、安全、高效等特点,在治疗多种疾病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为了提高我们对于磁振热治疗仪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我们进行了为期两周的实训。
二、实训目的1. 熟悉磁振热治疗仪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2. 掌握磁振热治疗仪在不同疾病治疗中的应用;3. 提高实际操作能力,为今后从事相关工作奠定基础。
三、实训内容1. 磁振热治疗仪的基本原理磁振热治疗仪是一种利用电磁场和热能作用于人体组织,达到治疗目的的物理治疗设备。
其主要原理是通过高频电磁场使人体组织中的水分子产生振动,产生热量,从而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加速代谢,促进炎症吸收,达到治疗目的。
2. 磁振热治疗仪的操作方法(1)开机:打开电源开关,待设备预热5分钟。
(2)选择治疗模式:根据患者病情,选择相应的治疗模式,如:温热疗法、磁振疗法等。
(3)设定治疗参数:根据患者病情和设备操作手册,设定治疗时间、频率、温度等参数。
(4)放置电极:将电极放置于患者治疗部位,确保电极与皮肤紧密接触。
(5)启动治疗:按下启动按钮,开始治疗。
(6)治疗结束后,关闭电源,取下电极。
3. 磁振热治疗仪在不同疾病治疗中的应用(1)关节炎:磁振热治疗仪可以改善关节部位的血液循环,缓解疼痛,促进关节功能恢复。
(2)软组织损伤:磁振热治疗仪可以促进损伤部位的血液循环,加速损伤修复,减轻疼痛。
(3)肌肉劳损:磁振热治疗仪可以缓解肌肉紧张,改善肌肉血液循环,减轻疼痛。
(4)颈椎病、腰椎病:磁振热治疗仪可以改善椎间盘血液循环,缓解疼痛,促进椎间盘修复。
四、实训心得1. 通过实训,我对磁振热治疗仪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今后从事相关工作奠定了基础。
2. 实训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模式和参数,提高了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
3. 在实训过程中,我发现磁振热治疗仪在临床治疗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可以为患者带来福音。
磁振热的治疗原理是磁振热治疗(Magnetic Hyperthermia Treatment)是一种通过将磁性纳米材料引入体内,利用磁场激发这些纳米材料产生热能,从而实现治疗效果的新型热疗方法。
它结合了磁性纳米材料的特殊磁性性质和热疗的疗效,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磁振热治疗的原理可以分为两个部分来解释:磁性纳米材料的选择和磁场激发热效应。
首先,选择适当的磁性纳米材料对磁振热治疗的成败至关重要。
常见的磁性纳米材料有氧化铁(Fe3O4)、镍(Ni)、铁(Fe)等。
这些材料具有高磁感应强度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能够实现在外部磁场下的迅速响应。
此外,磁性纳米材料还需要具有一定的热效应,即在外部磁场作用下能够吸收和产生足够的热量。
其次,磁场激发热效应是磁振热治疗的核心机制。
当外部磁场施加在患者体内的磁性纳米材料上时,纳米材料会因为自身的磁性而迅速翻转方向,这个过程被称为Brownian磁翻转。
这种翻转过程会导致纳米材料中的分子、原子和电子之间发生摩擦碰撞,从而转化为热能。
这种热能会以形式累积在磁性纳米材料周围的细胞和组织中,导致局部的升温,达到治疗的目的。
磁振热治疗的核心机制是热效应,即通过局部升温来达到治疗效果。
在升温的过程中,对治疗目标的选择和对温度的控制都非常重要。
对治疗目标的选择是指选择适当的磁性纳米材料,并将其导入到目标组织和细胞中。
由于不同的肿瘤类型和器官组织具有不同的特性,选择适当的磁性纳米材料能够实现更精确的热疗效果。
例如,对于肿瘤治疗,通常会选择具有良好磁性和生物相容性的磁性纳米材料,并将其注射到肿瘤附近的组织中,以实现对肿瘤的特异性热疗。
另外,对温度的控制也是磁振热治疗的关键。
因为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可能对人体产生不良的影响。
通常,在磁振热治疗中,会选择将温度控制在41-46摄氏度范围内,这个温度范围被称为热敏感区域。
处于热敏感区域内的细胞和组织对温度敏感,可以被热破坏,从而实现治疗效果。
总结一下,磁振热治疗利用磁性纳米材料的特殊磁性性质和热效应来实现治疗效果。
磁振热的治疗原理磁振热治疗(Magnetic hyperthermia)是一种基于磁性材料吸收交变磁场能量产生局部高温效应,并利用局部高温破坏肿瘤细胞的治疗方法。
它是一种与传统的放疗、化疗相比具有独特优点的低创伤热疗方法,已经在肿瘤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
磁振热治疗的原理涉及物理学、生物学和医学等多个学科。
磁振热治疗的首要任务是通过一种有效的方式,使磁性纳米粒子(Magnetic Nanoparticles,MNPs)输送到肿瘤局部。
MNPs是通过纳米材料制备空心球状或花状结构而成,它们具有高特异性的靶向性,可以通过改变表面功能化合物的种类和浓度来控制MNPs在肿瘤细胞内的富集程度。
一旦MNPs被主动或被动地吸附在肿瘤细胞表面,磁振热治疗便可通过外部交变磁场的刺激而发挥作用。
在MNPs被吸附的过程中,局部磁场的控制是十分重要的。
为了达到最佳热疗效果,通过对交变磁场强度、频率和时间的调节,可以使MNPs在肿瘤组织内产生合适的磁振热效应。
外部的交变磁场对MNPs产生磁热的机制主要有两种:弛豫机制和海森堡机制。
弛豫机制主要表现为磁矩翻转,其过程包括磁矩的各向异性翻转、磁矩的自我消散以及磁矩与晶粒结构的相互作用。
弛豫时间的长短与MNPs材料的特性密切相关,弛豫时间越长,MNPs在交变磁场中损耗的能量越少,产生的温升越低。
海森堡机制主要是通过涡流效应来产生磁热,当交变磁场施加在MNPs上时,在MNPs周围会产生涡流,涡流则引起了局部能量损耗,使得MNPs瞬时升温。
这两种机制的磁振热效应都会造成MNPs局部高温,进而对肿瘤组织产生热损伤。
高温会导致肿瘤细胞蛋白质凝固、细胞膜的破坏以及细胞器的退化,最终引起肿瘤细胞的坏死或凋亡。
与传统的放疗和化疗相比,磁振热治疗具有如下几个优点:一是高温作用仅限于局部区域,可以最大程度上减少对正常组织的伤害;二是MNPs可以根据磁场的作用产生特定的热效应,因此可以实现个性化的治疗计划;三是磁振热治疗不需要通过静脉注射药物,避免了化疗常见的毒副作用。
磁振热治疗仪的使用流程1. 概述磁振热治疗仪是一种常用于治疗肌肉疼痛、关节炎、软组织损伤等疾病的物理治疗设备。
它通过利用磁场作用于人体组织,产生热能来缓解疼痛和增进血液循环。
本文将介绍磁振热治疗仪的使用流程。
2. 准备工作在使用磁振热治疗仪之前,需要进行以下准备工作:•确保磁振热治疗仪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无损坏或故障。
•清洁磁振热治疗仪的治疗头,以确保其表面没有污垢或杂质。
•准备治疗所需的辅助设备,如安全带、支架等。
3. 使用步骤3.1 调整治疗参数•打开磁振热治疗仪的电源开关,并确保设备处于待机状态。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医疗建议,调整治疗仪的参数,包括治疗时间、磁场强度等。
3.2 安装治疗头•将治疗头插入磁振热治疗仪的治疗口,并确保插入牢固。
•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治疗头形状和大小,以确保治疗的准确性和舒适度。
3.3 定位治疗区域•根据病灶的位置和病情,将治疗头放置在患者需要治疗的区域上。
•使用辅助设备如安全带或支架,固定治疗头以确保其位置稳定。
3.4 开始治疗•确认治疗参数和治疗位置后,开始治疗。
•按下治疗仪上的启动按钮,治疗仪将开始工作。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需要保持相对静止,以确保治疗头不会移动。
3.5 结束治疗•治疗时间结束后,按下治疗仪上的停止按钮,治疗仪将停止工作。
•将治疗头从治疗区域上移开,并关闭磁振热治疗仪的电源开关。
4. 注意事项在使用磁振热治疗仪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在使用磁振热治疗仪之前,应先咨询医生的建议,并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操作。
•避免在具有磁敏感性或植入了电子设备(如心脏起搏器)的患者上使用磁振热治疗仪。
•治疗过程中,患者应保持相对静止,不要移动治疗头。
•监测患者的症状和反应,如出现不适或疼痛加剧等情况,应停止治疗并告知医生。
5. 总结磁振热治疗仪是一种常用的物理治疗设备,能够有效缓解肌肉疼痛、关节炎等疾病的症状。
正确的使用流程和注意事项对于提高治疗效果和保证患者安全非常重要。
磁振热疗、中频电疗配合功能训练治疗肩周炎疗效观察沈静霞1徐萍1肩周炎,多发于50岁左右的中年人,是以长期肩痛,肩关节活动障碍为特征的常见病。
因肩部的急、慢性劳损或风寒的侵袭引起肩部软组织退行性变及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所致[1]。
笔者应用磁振热疗、中频电疗配合功能训练治疗肩周炎.并与单纯应用磁振热疗、中频电疗治疗肩周炎进行疗效比较,疗效满意。
l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105例肩周炎患者,来自上海市普陀区人民医院门诊和病房。
随机分为观察组53例和对照组52例。
临床试验的试验对象均签署《知情同意书》,观察组男16例,女37例:年龄25—80岁,平均60岁;病程2周一6个月。
对照组男15例女37例;年龄27—78岁,平均58岁;病程2周一10个月。
主要症状均为疼痛,尤以夜间为甚,痛点以肩峰喙突、肩峰下结节间沟及肩胛内上角多见,部分患者因肩关节活动受限,不能上举、外展及旋转,常影响日常生活[2]。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史、病情方面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
1.2 方法1.2.1 观察组:①磁振热治疗:采用磁振热治疗仪治疗。
消耗功率340W.磁场强度0一380高斯,温度调至温热量50℃.将治疗导子上下对置于肩前肩后部位,每日1次,每次20 mi n,10次为1疗程.平均治疗2个疗程。
②中频电疗:采用J 4 8型电脑中频治疗仪治疗,选择机存“21或22号”处方,电极8cm×l0cm大小,肩关节前后对置,刺激量15—40MA,视患者耐受量而定,每日1次,每次20min,10次为1疗程,平均治疗2个疗程。
③功能训练:面对墙壁,用双手或单手沿墙壁缓慢向上爬动,使上肢尽量高举,然后缓慢向下回到原位,反复数次。
用肩梯分别作肩关节前屈上抬,外展上举和面向或侧向手握住适当高度的肋木,伸肘、屈膝、下蹲、后伸手摸背等训练,最后用滑轮作环转运动[3]。
每日1次,每次5-10min,10次为1疗程,平均治疗2个疗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