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如何预防手足口病2017
- 格式:docx
- 大小:16.18 KB
- 文档页数:6
手足口健康教育
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主要影响婴幼儿。
它通常由柯萨奇病毒引起,可导致口腔、手部和脚部出现疱疹、溃疡和疹子等症状。
为了预防和控制手足口病的传播,以下是一些建议和措施:
1. 注重个人卫生: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是预防手足口病的重要步骤。
定期洗手,尤其在接触患有手足口病的人后要特别小心。
使用肥皂和清水进行彻底的洗手,并确保手部干燥。
2. 保持清洁环境:定期清洁和消毒常用物品和表面,如玩具、桌子、门把手等,可以减少病毒的传播。
特别是当家中有人被手足口病感染时,要加强清洁工作。
3. 注意饮食卫生:饮食卫生是预防手足口病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确保食物烹饪充分,避免生食,尤其是对于婴幼儿来说。
此外,定期清洗水果和蔬菜,确保其安全。
4. 注意婴幼儿的护理:手足口病在婴幼儿中传播较为常见,因此要特别注意婴幼儿的护理。
更换婴儿尿布时要注意手部卫生,定期为婴儿清洗患部,并保持干燥。
避免让婴儿接触患有手足口病的人并在症状出现时就医。
5. 提高免疫力:加强孩子的免疫力对于预防手足口病非常重要。
良好的营养、充足的睡眠、适量的运动和规律的接种疫苗都有助于提高免疫力。
尽管手足口病往往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大多数患者会自动康复,但合理的预防和控制措施仍然至关重要。
以上措施可以帮助减少手足口病的传播风险,保持儿童的健康。
如果孩子出现相关症状,应尽快就医并接受医生的指导和治疗。
如何预防手足口病和流行性感冒随着气温的升高,手足口病和流感也越来越容易发生。
手足口病和流行性感冒都是病毒性传染病,其病原体极具传染性,极易在社交和日常生活中传播。
为了预防这两种疾病的发生和传播,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
1.加强个人防护手足口病和流感都是通过呼吸道和食道传染的,预防的最基本方法就是加强个人防护。
例如,时刻做好手卫生。
这个方法大家都知道,但常常容易忽略。
应该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特别是在餐前、餐后、厕所使用后、接触污染物品后等时刻。
洗手的时间应该控制在20秒钟左右,可以用流动水和肥皂清洗,也可以用酒精消毒液清洗。
另外,还要保持良好的饮食卫生,避免食用未煮熟的食物和脏食物,防止摄入病原体。
在外就餐时要注意选择规范的餐饮场所,规范场所有更好的卫生条件和更好的食品安全措施。
不随手乱扔垃圾,尽量保持家庭清洁卫生。
2.注意人群聚集地人流密度越大,病原体的传播越容易。
在公共场所,如公园、游乐场、超市、影院、商场等人群聚集地,必须增强防范措施。
例如,一些市区公园内,随处可见儿童玩耍的设施。
它们的钢材或塑胶和其他物体表面,都可以成为病菌的温床。
因此,要加强公共场所的卫生清洁,不接触和摸这些设施。
同时,也应避免参加人群密集的群体活动,如游行、狂欢节、演唱会等等。
对于家庭中的老人、孩子,尽量避免外出,尽可能减少感染的机会。
3.有症状要及时就医流感和手足口病症状较为明显,如果出现腹痛、腹泻、发热、流涕、咳嗽等症状,尽量避免接触其他人,同时及时到医院就诊,这样可以有效控制疾病的传播。
在前往(医院)就医的途中,可以佩戴口罩,减少病原体在交通工具上的传播。
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通过在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佩戴口罩来预防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在外出、办公等公共场所工作者,务必保持仔细观察自己的身体状况,只要发热、咳嗽、喉咙痛等症状出现,不可轻视,应该立即停止工作并下班,就医,以免造成人员扩散和感染。
总之,对于手足口病和流感的预防,依赖公众宣传和自我防护是最关键的。
浅谈小儿手足口病的治疗方案及预防措施小儿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儿童传染病,主要由柯萨奇病毒引起。
该病病毒的传播方式多种多样,如飞沫传播、接触传播等,尤其是在夏秋季节流行,对于0-5岁幼儿来说,容易感染。
对于小儿手足口病的治疗方案及预防措施,我在本文中进行详细阐述。
一、治疗方案1. 病情轻微时的治疗: 病情轻微时,主要是进行辅助治疗,如保持患者室内空气流通,杜绝对空气中的病毒的传播,适当使用温水、温凉开水或糖水来口服,防止患者发生脱水。
同时要避免患者感冒,减轻症状。
大部分的患者都能在一周内自愈。
2. 病情严重时的治疗: 当病情较为严重时,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抗病毒药物和中成药。
抗病毒药物一般为瑞德西韦、阿昔洛韦、洛匹那韦等。
中成药多以清热解毒、润燥止痛为主,如银翘解毒片,连花清瘟、麻黄扁豆汤等。
3. 对于皮疹严重的患者,可进行局部护理,如擦上消炎药点霜和使用去痒药水,减轻患者的不适感。
同时要做好休息,增强体内免疫力,加强营养。
二、预防措施1. 锻炼身体,增强免疫力,多喝白开水或蜜水,避免输入过多的垃圾食品,增加日常适当的锻炼,如散步、慢跑等,改善孩子体质,增强免疫能力。
2. 食品烹饪卫生,家长应严格遵守食品烹饪卫生规范,并严格检查购买食品的卫生标准和检疫证明,避免家庭内食品交叉污染。
3. 保持室内环境清新,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避免交叉感染。
要注意定期清洁家具、织物和家庭用品。
4. 洗手频繁,避免与其他感染小儿接触,增强个人卫生意识。
儿童应常洗手,重点是在饭前、便后、接触地面物品后,应及时清洗手部,避免病毒通过手部传播。
5. 定期检查儿童身体状况,及时就医。
一旦发现孩子有不适的感觉,如发烧、咳嗽、呕吐、口疮等症状,应及时带孩子到正规医院就医,进行专科治疗。
综上所述,对于小儿手足口病的治疗方案及预防措施,家长应及时进行预防,并注重儿童个人卫生,并应根据宝宝具体情况进行科学的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多次宣传和推广相关的疾病预防措施,督促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预防并减少小儿手足口病的发生。
手足口病预防知识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主要通过病毒引起,主要感染儿童。
为了有效预防手足口病的传播,以下是一些预防手足口病的知识和措施:1. 了解手足口病的病因和传播途径:手足口病主要由肠道病毒引起,传播途径包括直接接触感染者的分泌物、食物或水源的污染以及空气飞沫传播。
2. 提高个人卫生意识:频繁洗手是预防手足口病最基本的措施之一。
使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尤其在接触儿童、餐前餐后、上厕所后等时刻。
此外,保持家居环境的清洁和卫生也是预防手足口病的重要措施。
3. 避免接触感染源:避免接触已经感染手足口病的人或物品,尤其是病人的唾液、尿液、粪便等分泌物。
避免与病人共用餐具、毛巾、玩具等个人物品。
4. 加强个人防护:在手足口病高发季节,尽量避免去人群密集的地方。
如果必须外出,应戴口罩,尤其是在公共交通工具上。
避免与病人近距离接触,尽量保持一定的距离。
5. 合理膳食:提高免疫力对抗病毒感染是预防手足口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合理膳食,摄入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水果、蔬菜、鱼类等,有助于增强免疫力。
6. 增强身体免疫力:定期锻炼身体,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充足的睡眠和适量的运动有助于增强身体免疫力,从而减少感染手足口病的风险。
7. 及时就医:如果出现手足口病的症状,如发热、口腔溃疡、皮疹等,应及时就医,接受专业医生的诊断和治疗。
同时,遵循医生的嘱咐,进行相应的治疗和护理。
总结起来,预防手足口病的关键是加强个人卫生意识,避免接触感染源,加强个人防护,合理膳食,增强身体免疫力,并及时就医。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有效预防手足口病的传播,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
请大家牢记这些预防手足口病的知识,做好个人防护,共同营造一个健康的生活环境。
手足口病预防及防治知识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婴儿和儿童疾病,其特征是发热、口腔溃疡和疱疹。
初期症状包括低热、食欲减退、不适和咽痛。
通常在发热1-2天后,口腔溃疡会出现,最初是红色小疱疹,然后变成溃疡。
口腔疱疹通常出现在舌头、牙龈和口腔颊粘膜上。
在1-2天后,皮肤上会出现斑丘疹和疱疹,常见于手掌、足底和臀部。
有些病人只有皮疹或口腔溃疡。
手足口病通常不是很严重,几乎所有患者无需治疗即可康复。
手足口病通常在7-10天内痊愈,极少数患者可能会并发无菌性或病毒性脑膜炎,需要住院治疗一段时间。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病毒引起的,其中最常见的是XXX病毒A16型。
肠道病毒包括脊髓灰质炎病毒、柯萨奇病毒和埃可病毒。
手足口病是一种具有中度传染性的疾病,人与人之间的传染是通过直接接触感染者的鼻和咽分泌物或粪便。
手足口病不会在人和动物或宠物之间传播。
从感染到出现症状的潜伏期通常为3-6天,发热是手足口病常见的首发症状。
手足口病主要发生在5岁以下的儿童,但成人也有可能得病。
感染后只获得该型别病毒的免疫力,对其它型别病毒再感染无交叉免疫,即患手足口病后还可能因感染其它型别病毒而再次患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在世界各地都有散发和爆发,以夏季和早秋较为常见。
手足口病的诊断需要医生根据病人的年龄、病人或家长的诉说的症状,及检查皮疹和溃疡来鉴别手足口病和其他原因所致的口腔溃疡。
可将咽拭子或粪便标本送至实验室检测病毒,但病毒检测需要2-4周才能出结果,因此医生通常不提出做此项检查。
对手足口病没有特效的治疗方法,只能对症治疗以减轻发热、头痛和口腔溃疡引起的疼痛。
预防措施包括常洗手,尤其是换尿布后;消毒有可能被污染的物体表面;清洗脏的衣物。
儿童发病头几天不要上幼儿园。
幼儿园、托儿所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来预防手足口病呢?首先,要对孩子进行晨间体检,一旦发现有发热、皮疹的情况,就要立即通知家长带孩子去医院就诊,并向相关部门报告。
同时,患病的孩子应该在家中休息,不宜继续上学。
手足口病预防知识宣传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儿童传染病,其传染性较强且易发生暴发。
为了加强对手足口病的预防宣传,提高公众对该病的认知和防控能力,以下是一些预防手足口病的知识和建议:1.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惯- 经常洗手:用肥皂和流动水充分洗手,尤其在接触到儿童、食物或污物之后。
- 妥善处理垃圾:将垃圾正确分类并及时处理,避免污染环境。
- 不随地吐痰: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或肘部遮挡口鼻,避免将病毒传播给他人。
2. 保持清洁的生活环境- 定期清洁家居环境:勤刷洗家具、玩具和床上用品等,保持室内环境的清洁卫生。
- 通风透气: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减少病毒滋生的机会。
- 定期消毒:对常接触的物品和家居表面进行定期消毒,特别是儿童使用的玩具和器具。
3. 注意个人饮食卫生- 食用安全的食品:选购新鲜、卫生的食材,做到分开储存生熟食品,并注意饭前便后洗手。
- 煮熟食物:确保食品彻底煮熟,尤其是肉类和蛋类,避免生食。
4. 做好个人防护措施- 注意保持手指短剪并保持指甲清洁:减少手指进口的机会,避免将病毒带入口腔。
- 注意避免密切接触:避免与患有手足口病的人密切接触,特别是接触其体液、唾液或分泌物。
- 带口罩:在人员密集、易感染的场所佩戴口罩,减少病毒传播。
5. 加强儿童日常防护- 室内活动:尽量减少儿童在公共场所活动,特别是疫情高发时期。
- 避免共用物品:减少儿童共用器具、玩具等,避免病毒交叉传播。
- 保持监测:及时发现儿童出现发热、口腔溃疡、皮疹等症状,及时就医检查并隔离。
通过以上预防手足口病的知识和建议,我们可以有效减少手足口病的传播风险,保护儿童的健康和安全。
预防手足口病需要广大群众共同参与,将宣传知识传播到家庭、学校和社区,共同营造健康的生活环境。
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预防手足口病,守护孩子的健康!。
幼儿园儿童手足口病疫情防控案例幼儿园儿童手足口病疫情防控案例自2017年春季以来,全国多地发生了手足口病疫情的爆发,其中以幼儿园儿童为主要感染者。
如何科学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幼儿园手足口病的疫情?以下是一则幼儿园儿童手足口病疫情防控案例,供大家参考:案例:某幼儿园手足口病疫情的防治措施该幼儿园位于某市中心,共有6个班级,240名幼儿及教职工。
2017年5月,该幼儿园出现手足口病疫情,已有30余名幼儿感染,其中有10余名幼儿被送往医院治疗。
幼儿园立刻采取了以下措施:1. 严格落实预防控制措施(1)严格落实实施隔离措施,把发热、咳嗽、呼吸急促、腹泻、口腔溃疡等症状的幼儿隔离并及时送医治疗。
(2)要求对接触过病人的人员和物品进行消毒处理。
(3)定期(每隔两小时)清洗幼儿园环境,如玩具、门把手等共同接触的物品进行消毒处理。
(4)每日测量幼儿体温,如有异常,立即通知家长带回家隔离。
2. 社会宣传幼儿园及时向社会公布手足口病疫情信息,并发布对幼儿园幼儿和教职工的应对措施。
3. 组织幼儿家长参与防控(1)幼儿园通知家长注意孩子的身体状况,如发现不适症状应及时隔离治疗。
(2)幼儿园通过电话、微信等各种方式通知家长关注幼儿的身体状况,并提醒家长必须按规定统一携带幼儿体温计,并在家庭中随时测试幼儿体温。
(3)要求家长在幼儿手足口病疫情流行高峰期减少幼儿到人流密集的公共场所活动。
4. 做好幼儿园开学前的疫情检查该幼儿园在开学前一周对所有新老幼儿进行身体检查,如发现幼儿出现不适症状,立即将其隔离处理,直到症状消失后再接纳。
5. 向卫生部门报告,接受疫情监测幼儿园主动向当地卫生部门报告,并接受其统一部署的疫情监测和处置措施。
通过上述幼儿园手足口病疫情防治措施的实施,幼儿园最终成功控制了该疾病的传播,而没有再出现新的感染者。
这些措施也为其他幼儿园在面对手足口病疫情时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手足口病的预防与控制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多发于婴幼儿和儿童。
它主要由肠道病毒引起,具有传染性强、易于扩散等特点。
为了有效地预防和控制手足口病的传播,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一、加强个人卫生习惯个人卫生是预防手足口病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方法之一。
以下是一些有效的个人卫生习惯:1.勤洗手:经常使用肥皂和流动水彻底清洁双手,尤其是在接触病儿、接触污物或者外出回家后。
2.保持清洁:保持室内外环境整洁,经常清理、消毒家居和公共场所的门把手、桌椅等常接触的物体。
3.避免接触患者的体液:避免接触患者的唾液、口水、鼻涕、眼泪等体液,尽量减少传染的机会。
4.不共用个人物品:不共用患者或其他人的餐具、杯子、玩具、毛巾等个人物品,以免交叉感染。
二、注意饮食卫生饮食卫生对于手足口病的预防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一些建议:1.生熟分开:食物的加工、储存和烹饪要分开进行,确保生食与熟食不混叠,避免交叉污染。
2.充分熟食:确保肉类、蔬菜等食物彻底煮熟,避免生食或半生食物的摄入。
3.饭前洗手:进食前务必彻底洗手,确保双手清洁,以防将细菌带入口腔。
4.安全饮水:饮用的水要保证安全饮用水,最好进行煮沸或消毒处理。
三、增强免疫力免疫力是预防手足口病的重要保障。
以下是一些提高免疫力的方法:1.接种疫苗:手足口病疫苗是有效预防手足口病的手段之一,建议按照预防接种程序接种相应疫苗。
2.均衡膳食:保证营养均衡的膳食,摄入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和蛋白质,增强免疫功能。
3.适度锻炼:进行适量的锻炼可以提高身体素质和免疫力,减少疾病的发生。
四、积极控制传染源控制传染源是防止手足口病传播的关键。
以下是一些控制传染源的方法:1.早期隔离:对于已经感染手足口病的患者,要及时将其隔离,避免与他人接触,以减少传播的机会。
2.妥善处理体液:处理患者的体液时要采取正确的方法,使用专用容器收集、封存,并进行适当的消毒处理。
3.加强环境清洁:对于病房、活动区域、玩具等要加强清洁,定期消毒,以降低病毒的存活和传播。
预防夏季传染病手抄报内容手抄报一:夏季常见传染病及预防措施(一)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是一种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以临床症状命名的传染病,常见的肠道病毒为EV71型和CoxA16型,5—7月份为高发季节。
手足口病传播途径较多,人群普遍易感,以婴幼儿和儿童等5岁以下人群多发。
手足口病感染初期一般表现为发热伴手、足、口、臀部皮疹,极少数重症病例早期可能没有皮疹,而表现为嗜睡、呕吐等症状,并进而出现嘴唇青紫、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的可导致死亡。
防治措施:专家提醒,绝大多数手足口病患儿可以居家隔离治疗,经过一周左右的时间会自愈,但要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当患儿出现高热不退,或出现头疼、精神差、表情淡漠、肌阵挛、呕吐等重症病例的临床表现时,要立即到医院救治。
预防手足口病要注意培养儿童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注意开窗通风;避免和有发热的病人接触,避免到人多拥挤的场所;注意儿童营养提高抵抗力。
(二)细菌或病毒性腹泻病:常见的细菌性腹泻病有霍乱、菌痢、伤寒和副伤寒等,病毒主要有肠道病毒、轮状病毒等。
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夏秋季节高发。
防治措施:预防腹泻病的主要措施是“把好一张口”,防止病从口入,做到五要五不要。
五要:饭前便后要洗手,买回海产要煮熟,隔餐食物要热透,生熟食品要分开,出现症状要就诊。
五不要:生水未煮不要喝,无牌餐饮不光顾,腐烂食品不要吃,暴饮暴食不可取,未消毒(患者污染)物品不要碰。
患者排泄物污染的厕所、餐具、地面、地拖、门拉手、衣物,要使用漂白粉、漂白精、过氧乙酸、戊二醛等进行消毒。
专家提醒公众注意,出现腹泻症状,只要及时就诊,一般会很快治愈,切忌随意使用抗生素。
夏秋季在霍乱疫区内或去过霍乱疫区,若出现腹泻症状,尤其是剧烈的无痛性水样腹泻,应马上就诊,与霍乱感染者一起就餐或密切接触的人也应做相应检查,以确定是否感染。
(三)猩红热:猩红热是由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小儿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传染源为病人和带菌者,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偶可经接触传播。
幼儿园手足口病预防一、什么是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是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感染幼儿,病原体为肠道病毒,临床表现为手、足、口腔等处出现水泡、疱疹或溃疡等症状,伴随发热、咳嗽、流涕、喉咙痛等感冒症状,常见于夏秋季节。
二、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手足口病主要通过口腔、鼻腔,以及皮肤破损处等途径传播。
主要途径包括:1. 直接接触传染源:感染者的口腔分泌物、鼻涕、粪便等。
2. 飞沫传播:呼吸道分泌物喷出飞沫,被他人吸入。
3. 间接接触传播:感染者接触过的物品,如玩具、餐具等。
三、手足口病的预防措施1. 做好个人卫生。
勤洗手、勤换衣、勤洗澡,保持身体清洁。
2. 注意饮食卫生。
煮食食物要彻底,充分烧煮,不吃生食、半生食等易污染食物。
3. 避免与感染者接触。
4. 保持室内通风、卫生、干燥。
5. 发现疑似手足口病患者应及时就医,并采取隔离措施。
6. 在幼儿园进行集体预防。
开展卫生、健康教育,并对幼儿园、教室和物品进行消毒。
四、手足口病的处理方法1. 用盐水漱口:将盐加入温水中搅拌至盐完全溶解后漱口。
2. 外敷丙酮酸乳膏:洗净皮肤后,涂上丙酮酸乳膏,每日两次。
3. 保持皮肤干燥:对于皮疹较重的患者,保持皮肤干燥,必要时可以用无水酒精或清水擦拭。
4. 合理饮食、休息:患者应注意饮食清淡易消化,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充足的休息。
五、手足口病的注意事项1.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尽量避免不洁饮食。
2. 勤洗手,特别是在接触幼儿、感染者、或患染者的餐具、口罩等物品之后一定要彻底洗净双手,以减少手足口病的传染。
3. 保持居室清洁卫生,并注意通风。
4. 在夏季高发季节,避免到人员密集、通风不良的场所,减少感染机会。
5. 发现感染症状,应当及时就医治疗。
六、结语手足口病是一种较为常见的传染病,主要感染幼儿,对健康和成长会产生不利影响。
预防手足口病,需要从个人卫生、饮食卫生等方面入手,同时也需要开展幼儿园等地的卫生、健康教育,减少感染机会。
夏季如何预防手足口病2017
手足口病是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出疹性疾病,和感冒一样它也是自限性疾病,是由肠道病毒侵入人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大部分情况下,出现典型的皮疹,发烧,口腔溃疡等症状,就可以诊断为手足口,通常不需要额外的病原学检查。
下面是yjbys 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如何预防手足口病的知识,欢迎阅读。
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出疹性疾病,和感冒一样它也是自限性疾病,是由肠道病毒侵入人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大部分情况下,出现典型的皮疹,发烧,口腔溃疡等症状,就可以诊断为手足口,通常不需要额外的病原学检查。
但为什么有时医生会要求给宝宝验口水做病原学检查呢?因为可引起手足口病的病毒有几十种,如果医生担心孩子病情变化,有可能会验口水对宝宝做病原学的检查,如若是肠道病毒71(EV71),医生就会格外重视。
为什么会得病
一、病原/病毒
引起手足口病的病毒多达几十种,最常见的是EV71 和
CAV16,而重症手足口基本都是由EV71 引起的。
有麻麻问:得过手足口病的宝宝还会得手足口病吗?
答案是:有可能哦!
因为引起手足口的病毒非常多,得过一次手足口,对其中某一种病毒有免疫能力,但对其他病毒没有免疫能力,下次感染其他病毒时仍有可能再次感染患病。
二、传播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