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必修1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单元测试题
- 格式:pdf
- 大小:132.27 KB
- 文档页数:10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纯净物一定由分子构成B.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C.混合物肯定是由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D.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就是氧化物2.下列物质的分类合理的是()A.氧化物:CO2、NO、SO2、H2OB.碱:NaOH、KOH、Ba(OH)2、Na2CO3C.铵盐:NH4Cl、NH4NO3、(NH4)2SO4、NH3·H2OD.碱性氧化物:Na2O、CaO、Mn2O7、Al2O33.氯化铁溶液与氢氧化铁胶体具有的共同性质是()A.分散质粒子大小都在1~100nm之间B.有丁达尔效应C.加热蒸干、灼烧后都有氧化铁生成D.呈红褐色4.下列各组离子因为生成难溶物而不能大量共存的是()A.Cl-、Fe3+、NO-3、OH-B.HCO-3、Cl-、Na+、H+C.Ba2+、Cl-、CO2-3、K+D.NH+4、K+、OH-、Cl-5.向含有下列离子的溶液中分别加入烧碱固体,能引起下列离子浓度减小的是() A.HCO-3B.Cl-C.OH-D.CO2-36.下列反应的现象描述与离子方程式都正确的是()A.金属镁与稀盐酸反应:有气泡逸出Mg+2H++2Cl-===MgCl2+H2↑B.氯化钡溶液与稀硫酸反应:有白色沉淀生成Ba2++SO2-4===BaSO4↓C.碳酸钠溶液与盐酸反应:有气泡逸出Na2CO3+2H+===2Na++CO2↑+H2OD.NaHCO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Ba(OH)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2HCO-3+Ba2++2OH-===BaCO3↓+2H2O+CO2-37.根据反应①2FeCl3+2KI===2FeCl2+2KCl+I2,②2FeCl2+Cl2=2FeCl3,判断下列物质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中,正确的是()A.Fe3+>Cl2>I2B.Cl2>I2>Fe3+C.I2>Cl2>Fe3+D.Cl2>Fe3+>I28.实验室制取少量N2常利用的反应是NaNO2+NH4Cl=====△NaCl+N2↑+2H2O,关于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NaNO2是氧化剂B.生成1molN2时转移的电子为6molC.NH4Cl中的N元素被还原D.N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6个小题,共40分)9.(6分)某溶液中可能含有大量下列阴离子:OH-、SO2-4、CO2-3、Cl-。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单元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反应中关于“H2O”的说法错误的是()A. 2F2+2H2O===4HF+O2反应中,水作还原剂,失电子B. 2Na+2H2O===2NaOH+H2↑反应中,水被氧化C. CH4+2O2CO2+2H2O反应中,H2O是还原产物D. Na2O+H2O===2Na++2OH﹣反应中,水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2.已知土壤胶粒带负电,因此在水稻田中,施用含氮量相同的下列化肥时,肥效最差的是( )A.硫铵 B.碳铵 C.硝铵 D.氯化铵3.在透明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A.酸溶液中:Na+、Ba2+、Cl﹣、K+Fe3+B.使酚酞变红色的溶液:Na+、Cu2+、、C.0.1 mol•L﹣1AgNO3溶液:H+、K+、、I﹣D.0.1 mol•L﹣1NaAlO2溶液:H+、Na+、Cl﹣、4.下列关于物质分类的正确组合是()A. A B. B C. C D. D5.下列变化中需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的是()A. Cl﹣→Cl2 B. Fe3+→Fe2+ C.CuO→Cu D. H2SO4→BaSO46.下列反应中,水作还原剂的是( )A. 2Na+2H2O===2NaOH+H2↑ B. CaO+H2O===Ca(OH)2C. 3NO2+H2O===2HNO3+NO D. 2F2+2H2O===4HF+O27.在①化合反应、②分解反应、③置换反应、④复分解反应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中,可以生成水的是( )A.只有②③ B.只有①④ C.只有①②④ D.①②③④8.硅酸胶体和氯化镁溶液共同具备的性质是( )A.两者均有丁达尔效应 B.两者均能透过半透膜C.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先沉淀,随后溶解 D.分散质粒子可通过滤纸9.下列各选项中的两个反应,可用同一个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 )A.答案A B.答案B C.答案C D.答案D10.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氯化铜溶液与铁粉反应:Cu2++Fe===Fe2++CuB.稀H2SO4与铁粉反应:2Fe+6H+===2Fe3++3H2↑C.氢氧化钡溶液与稀H2SO4反应:Ba2++===BaSO4↓D.碳酸钙与盐酸反应:+2H+===H2O+CO2↑11.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 Ca(HCO3)2溶液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Ca2+++2OH﹣===CaCO3↓++H2OB.等物质的量的Ba(OH)2与NH4HSO4在稀溶液中反应:Ba2++2OH﹣+2H++===BaSO4↓+2H2O C.向100 mL 1 mol·L-1FeBr2溶液中通入0.5 mol Cl2:2Fe2++2Br﹣+2Cl2===2Fe3++Br2+4Cl﹣D.氢氧化铁与足量的氢溴酸溶液反应:Fe(OH)3+3H+===Fe3++3H2O12.下列碱性透明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 K+、Na+、MnO、Cl- B. K+、Ag+、NO、Cl-C. Ba2+、Na+、Cl-、SO D. Na+、Cu2+、NO、Cl-13.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电泳现象可证明胶体带电荷B.直径在1~100 nm之间的粒子称为胶体C.是否具有丁达尔效应是溶液和胶体的本质区别D.胶体粒子很小,可以透过滤纸14.在含有大量K+、OH-、CO的溶液中还可能大量存在的离子是( )A. SO B. NH C. Al3+ D. Ca2+15.关于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它们研究的对象都是化合物 B.它们的水溶液都能导电C.电解质一定能导电 D.不导电的物质一定是非电解质二、填空题16.Ca(ClO)2与浓盐酸反应会生成Cl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lO)2+4HCl(浓)===CaCl2+2Cl2↑+2H2O(1)浓盐酸在反应中显示出来的性质是(填写字母)。
绝密★启用前人教版化学必修一《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单元测试卷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0分第Ⅰ卷一、单选题(共20小题,每小题3.0分,共60分)1.实验室中检验所用的试剂是()①盐酸②NaOH溶液③澄清的石灰水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2.下列变化过程中属于氧化反应的是 ()A. MnO2→Mn2+B. u → u l2C. Ag+→Ag2OD. Sn2+→Sn4+3.在无色透明的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 Na+、K+、、B.、A13+、、C. K+、Fe2+、、D.、Na+、、4.下列关于氧化还原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有一种元素被氧化,必有另一种元素被还原B.氧化反应的本质是得电子C.原子得到电子后,元素的化合价一定升高D.有单质参加或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5.在强酸性溶液中,下列离子组能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是() A. Na+K+OH-Cl-B. Na+Cu2+SC. Mg2+Na+S Cl-D. Ba2+K+6.下列各组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A. Na+、Mg2+、、I﹣B. H+、、Fe2+、Br﹣C.、K+、、Cl﹣D. Na+、S2﹣、Cu2+、7.如图表示的一些物质或概念间的从属关系中不正确的是()A. X为含氧酸、Y为酸、Z为化合物B. X为氧化物、Y为化合物、Z为纯净物C. X为强碱、Y为碱、Z为化合物D. X为非金属氧化物、Y为酸性氧化物、Z为氧化物8.在下列物质的分类中,前者包括后者的是()A.氧化物、酸性氧化物B.含氧酸、酸C.碱性氧化物、碱D.酸式盐、盐9.能正确表示下列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碳酸钙溶于稀盐酸中CaCO3+2H+===H2O+CO2↑+ a2+B.澄清的石灰水与稀盐酸反应 Ca(OH)2+2H+===Ca2++2H2OC. NaHCO3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OH﹣+===CO2↑+ 2OD.氢氧化镁与盐酸的反应OH﹣+H+===H2O10.要使溶液中存在K+、Na+、H+、、、Cl﹣六种离子,则蒸馏水中至少溶解几种物质()A.两种B.三种C.四种D.五种11.O2F2可以发生反应:H2S+4O2F2―→SF6+2HF+4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氧气是氧化产物B. O2F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C.若生成4.48 L HF,则转移0.8 mol电子D.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12.下列有关分散系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胶体分散质微粒直径较大,不能透过滤纸B.液态分散系根据分散质粒子大小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三类C.利用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分溶液和胶体D.纳米材料分散到液体分散剂中得到的分散系属于胶体13.在下列反应中,水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的是()A. 2Na+2H2O===2NaOH+H2↑B. Cl2+H2O===HCl+HClOC. 2F2+2H2O===4HF+O2D. 2H2O2H2↑+ 2↑14.某国外化学教材中有一张关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插图:由图可知,在该反应中是()A.还原剂B.氧化剂C.氧化产物D.还原产物15.下列化学反应中,既属于四大基本类型又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 NH4Cl+NaOH NH3↑+H2O+NaClB. 3CO+Fe2O32Fe+3CO2C. Cl2+2KBr===Br2+2KClD. NH3+CO2+H2O===NH4HCO316.日常生活中的许多现象与化学反应有关,下列现象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 () A.铜铸塑像上出现铜绿[Cu2(OH)2CO3]B.充有氢气的气球遇明火爆炸C.大理石雕像被酸雨腐蚀毁坏D.铁质菜刀生锈17.下列物质中不能电离出酸根离子的是()A. Ca(OH)2B. KMnO4C. KClO3D. NaHSO418.歌手那英在歌曲中唱的“雾里看花,水中望月”,其中“雾”属于下列分散系中的() A.溶液B.悬浊液C.乳浊液D.胶体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氨气的水溶液能导电,所以氨气是电解质B. 1 mol·L-1的硫酸钠溶液与1 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导电性不同C.氢氧化铁胶体能导电,故氢氧化铁胶体是电解质D.在相同条件下,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导电性强20.下列物质种类中,前者包含后者的是()A.混合物、溶液B.电解质、化合物C.浊液、胶体D.单质、化合物第Ⅱ卷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每小题10.0分,共40分)21.下列表中每组均有4个选项,请挑选出1个选项,它跟另3个选项属于不同的“分类”,请将挑选出的选项及挑选依据填入下表。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测试卷一、单选题(共15小题)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在氧化还原反应中,肯定有一种元素被氧化,另一种元素被还原B.没有单质参加的反应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C.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D.失电子难的原子,容易获得电子2.有相同条件下的三个反应:①2A﹣+B2===2B﹣+A2,②2C﹣+A2===2A﹣+C2,③2B﹣+D2===2D﹣+B2。
由此得出,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氧化性:A2>B2>C2>D2B.还原性:C﹣>A﹣>B﹣>D﹣C. 2A﹣+D2===2D﹣+A2该反应可以进行D. 2C﹣+B2===2B﹣+C2该反应也能进行3.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向盐酸中滴加氨水:H++OH﹣===H2OB.氯化钙与碳酸氢钾溶液混合:Ca2++===CaCO3↓C.氢氧化铝中和胃酸:Al(OH)3+3H+===Al3++3H2OD. Ca(HCO 3)2溶液中加入过量KOH溶液:Ca2+++OH﹣===CaCO3↓+H2O4.某金属元素由氧化物转变为单质,则该金属元素()A.一定被氧化B.一定被还原C.可能被氧化,也可能被还原D.既不被氧化,也不被还原5.漂尘是物质燃烧时产生的粒状漂浮物,颗粒很小,不易沉降,它与空气中的SO2和O2接触会使SO2部分转化为SO3,使空气的酸度增加。
漂尘所起的作用是()A.氧化剂B.还原剂C.催化剂D.干燥剂6.关于酸、碱、盐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酸在水溶液中电离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B.碱在水溶液中电离产生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C.盐在水溶液中电离一定有金属阳离子产生D.酸和盐在水溶液中电离都可能有含氧酸根离子产生7.下列各组离子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 K+、、、Br﹣B.、、OH﹣、K+C. K+、Ca2+、、D. H+、Cl﹣、Na+、8.实验室需配制一种仅含四种离子(不包括水电离出的离子)的无色溶液,且在溶液中四种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均为1 mol·L-1。
2.下列关于分散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用平行光照射FeCl3溶液和Fe(OH)3胶体,可以加以区分FeCl3饱和溶液滴加到蒸馏水中,以制取Fe(OH)3胶体.下图显示的是树林中的晨曦,该现象与丁达尔效应有关.用下图表示的一些物质或概念间的从属关系中不正确的是Y4.某学生利用如图装置对电解质溶液导电性进行实验探究。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当开关K 闭合后,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证明CH 3COOH 溶液是电解质B .闭合开关K ,往烧杯中加入NaCl 固体,由于CH 3COOH 与NaCl 不反应,故电流计Ⓖ指针不发生变化C .闭合开关K ,往溶液中加入CaCO 3固体,电流计Ⓖ示数逐渐增大D .选取合适浓度的盐酸替换0.1 mol·L -1的CH 3COOH 溶液,电流计Ⓖ的示数相同,说明二者电离程度相同5.同种物质中同一价态的元素部分被氧化,部分被还原的氧化还原反应是( )A .3Br 2+6KOH===5KBr +KBrO 3+3H 2OB .MnO 2+4HCl(浓)=====△MnCl 2+2H 2O +Cl 2↑C .2KNO 3=====△2KNO 2+O 2↑D .NH 4NO 3=====△N 2O ↑+2H 2O6.下列离子方程式中,只能表示一个化学反应的是( )①CO 2-3+2H +===CO 2↑+H 2O②Ba 2++2OH -+2H ++SO 2-4===BaSO 4↓+2H 2O③Ag ++Cl -===AgCl ↓ ④Fe +Cu 2+===Fe 2++CuA .①③B .②④C .②③D .没有7.某国外化学教材中有一张关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插图:由图可知,在该反应中是( ) A .氧化剂 B .还原剂 C .氧化产物 D .还原产物碳酸钠与盐酸反应Na2CO3+2H===CO2↑+H2O+2Na+硫酸铜溶液中加入过量的Cu2++2OH-C .硫酸和氯化钡溶液反应:Ba 2++SO 2-4===BaSO 4↓D .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2Fe +3Cu 2+===2Fe 3++3Cu12.氮化铝(AlN)广泛应用于电子、陶瓷等工业领域。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单元测试卷一、单选题(共15小题)1.NaNO2+NH4Cl===NaCl+N2+2H2O,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NH4Cl中的N元素被还原B.生成1 mol N2时转移的电子数为6 molC. NaNO2是氧化剂D. N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2.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反应,可以用同一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A. HCl+Na2CO3;HCl+NaHCO3B. NaOH+HCl;Ba(OH)2+H2SO4C. BaCl2+H2SO4;Ba(OH)2+Na2SO4D. CaCO3+HCl;Na2CO3+H2SO43.下列各组离子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 K+、、、Br﹣B.、、OH﹣、K+C. K+、Ca2+、、D. H+、Cl﹣、Na+、4.常温下,在溶液中可发生以下反应:①2Fe2++Br2===2Fe3++2Br﹣①2Br﹣+Cl2===Br2+2Cl﹣①2Fe3++2I﹣===2Fe2++I2,由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铁元素在反应①中被还原,在①中被氧化B.反应①中当有1 mol Cl2被氧化时,有2 mol Br﹣被还原C.氧化性强弱顺序为Cl2>I2>Br2>Fe3+D.还原性强弱顺序为I﹣>Fe2+>Br﹣>Cl﹣5.下列物质混合后,不会发生离子反应的是()A.氢氧化钠溶液和氯化铁溶液B.碳酸钠溶液和稀硫酸C.硫酸钠溶液和氯化镁溶液D.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钡溶液6.常温下,某反应M+酸―→N+盐,其中M、N的物质类别不可能的是()A.单质、单质B.盐、酸C.碱、氧化物D.氧化物、酸7.在下列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无色透明离子组是()A. K+、Na+、、B. K+、Na+、Cl﹣、C. K+、Na+、Br﹣、Cu2+D. Na+、Ba2+、OH﹣、8.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 Ag+Cl-Na+B. H+OH-K+C. K+NO3−Ca2+D. Al3+OH-Cl-9.下列变化一定需要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的是()A.→CO 2B. HCl→Cl2C. KClO3→KClD.→Mn2+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氨水能导电,所以氨水是电解质B.氯化氢溶于水后能导电,但液态氯化氢不能导电C.溶于水后能电离出H+的化合物都是酸D.导电性强的物质一定是强电解质11.采用不同的分类方法,可将非金属氧化物分为不同的类型。
高一化学必修1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单元测试题.txt你出生的时候,你哭着,周围的人笑着;你逝去的时候,你笑着,而周围的人在哭!喜欢某些人需要一小时,爱上某些人只需要一天,而忘记一个人得用一生高中化学必修I《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单元测试题时限:120分钟满分:120分 2010.9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共90分。
1.下列分散系属于胶体的是: A.豆浆 B.食盐水 C.油水混合物 D.冰水混合物2.按照物质的树状分类和交叉分类,HNO3应属于:①酸②氢化物③氧化物④含氧酸⑤一元酸⑥强酸⑦化合物⑧混合物⑨无机化合物A.①④⑤⑥⑦⑨B.①②③④⑤⑥⑦⑨C.①②④⑧D.①④⑤⑥3.Fe(OH)3胶体和MgCl2溶液共同具备的性质是A.两者均有丁达尔效应B.两者均能透过半透膜C.加入盐酸先沉淀,随后溶解D.分散质粒子可通过滤纸4.将10 mL淀粉胶体和5 mL氯化钠溶液混合后,放入用半透膜制成的袋内,将此袋浸入蒸馏水中(如图所示)2 min后,分别取袋内和烧杯内液体进行实验。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烧杯内液体加入硝酸银溶液后有白色沉淀产生B.烧杯内液体加入碘水后呈蓝色C.袋内液体加入硝酸银溶液后不会出现白色沉淀D.袋内液体加入碘水后不变蓝5.磁流体是电子材料的新秀,它既具有固体的磁性,又具有液体的流动性,制备时将含等物质的量的FeSO4和Fe2(SO4)3的溶液混合,再滴入稍过量的NaOH溶液,随后加入油酸钠溶液,即可生成黑色的、分散质粒子直径在55~36 nm的磁流体。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所得的分散系属于悬浊液B.该分散系能产生丁达尔效应C.所得的分散系中分散质为Fe2O3D.给分散系通直流电时,阳极周围黑色加深6.下列关于氧化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酸性氧化物都可以跟强碱溶液反应 B.与水反应可生成酸的氧化物都是酸性氧化物C.金属氧化物都是碱性氧化物 D.不能跟酸反应的氧化物一定能和碱反应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强电解质都是离子化合物,因此NaCl是离子化合物B.醋酸溶液的导电能力可能比稀硫酸强C.SO3溶于水,其水溶液能导电,SO3是电解质D.硫磺是单质,不导电,因此硫磺是非电解质8.将氯化铁饱和溶液逐滴加入沸水中,可制得氢氧化铁胶体。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单元测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下列各项说法中不正确的是()2.N2O既是医学上的一种麻醉剂,又是一种常见的温室气体。
制取N2O的方法有很多,例如:①NH4NO3===N2O↑+2H2O,②K2SO3+2NO===K2SO4+N2O,③2NH3+2O2===N2O+3H2O,④2NaNO3+(NH4)2SO4===2N2O↑+Na2SO4+4H2O等(反应条件均忽略)。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①中NH4NO3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H2O是氧化产物B.反应②中K2SO3是还原剂,N2O是氧化产物C.反应③中每生成1 mol N2O,转移8 mol电子D.反应④中NaNO3是还原剂,N2O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3.下列实验设计及其对应的离子方程式均正确的是()A.把铁片插入CuSO4溶液中,验证古代湿法冶铜:2Fe+3Cu2+===2Fe3++3CuB.某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先变浑浊后变澄清,验证该气体是CO2:Ca2++2OH-+CO2===CaCO3↓+H2OCaCO3+CO2+H2O===Ca2++2HCO-3C.在小苏打溶液中加入醋酸,验证醋酸比碳酸的酸性强:HCO-3+H+===CO2↑+H2OD.若要求用两种单质和一种溶液来测定Zn、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可用Zn、Cu和AgNO3:Zn+2Ag+===Zn2++2Ag4.在下列各溶液中,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强碱性溶液中:K+、Cu2+、Cl-、SO2-4B.含有0.1 mol·L-1 Fe3+的溶液中:K+、Ba2+、OH-、NO-3C.含有0.1 mol·L-1 Ca2+的溶液中:Na+、K+、CO2-3、Cl-D.室温下,强酸性溶液中:Na+、Fe3+、NO-3、SO2-45.水热法制备Fe3O4纳米颗粒的反应如下(反应条件忽略):3Fe2++2S2O2-3+O2+x OH-===Fe3O4+S4O2-6+2H2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每生成1 mol Fe 3O 4转移4 mol 电子B .该反应中Fe 2+和S 2O 2-3都是还原剂C .3 mol Fe 2+被氧化时有1 mol O 2被还原D .离子方程式中x =46.当溶液中X 2O 2-7和SO 2-3离子数之比为1:3时,正好完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X 在还原产物中的化合价为( )A .+1B .+2C .+3D .+47.分类是化学学习中经常用到的方法,下列对一些物质或化学反应的分类及依据正确的是( ) A .H 2SO 4是酸,因为H 2SO 4中含有氢元素B .豆浆是胶体,因为豆浆中的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100 nm 之间C .Na 和H 2O 的反应不是离子反应,因为反应中没有离子参加D .Na 在Cl 2中燃烧不是氧化还原反应,因为没有得氧或失氧 8.下列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HCO -3+H +===CO 2↑+H 2O B .往碳酸镁中滴加稀盐酸:CO 2-3+2H +===CO 2↑+H 2OC .往澄清石灰水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Ca 2++2OH -+CO 2===CaCO 3↓+H 2OD .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硫酸反应:Ba 2++SO 2-4+H ++OH -===BaSO 4↓+H 2O9.如图所示,纵轴表示导电能力,横轴表示所加物质的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曲线A 表示NaOH 溶液中滴加稀盐酸B .曲线B 表示CH 3COOH 溶液中加入KOH 粉末C .曲线C 表示Ba(OH)2溶液中滴加稀硫酸D .曲线D 表示Cu(OH)2悬浊液中滴加HNO 3溶液 10.在下列溶液中,各组离子一定能够大量共存的是( )A .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Na +、Cl -、SO 2-4、Fe 3+B .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Fe 2+、Mg 2+、MnO -4、Cl -C .常温pH<7的溶液:K +、Ba 2+、Cl -、Br -D .碳酸氢钠溶液:K +、SO 2-4、Cl -、H +11.发射“神舟七号”载人飞船的是我国自主研制的“长征二号F ”运载火箭。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一、单选题1.下列关于电离方程式的书写正确的是 ( )A. (NH 4)2SO4===+2B. NH 4NO3===+C. Na 2CO3===+D. Ba(OH)2===Ba2++2.日常生活中的许多现象与化学反应有关,下列现象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 () A.铜铸塑像上出现铜绿[Cu2(OH)2CO3]B.充有氢气的气球遇明火爆炸C.大理石雕像被酸雨腐蚀毁坏D.铁质菜刀生锈3.下列关于硫酸铜溶液和泥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都是混合物B.都是分散系C.分散剂相同D.分散质粒子相同4.在反应H2S+H2SO4===S↓+SO2↑+2H2O中,若有32 g硫生成则转移电子为() A. 6 molB. 2 molC. 3 molD. 4 mol5.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高锰酸钾完全分解后的残留物B.洁净的食盐水C.含氮30%的硝酸铵(NH4NO3)D.冰、水混合物6.对于反应H-+NH 3=== H2+的正确说法是 ( )A.属于置换反应B. H-是氧化剂C. NH3是还原剂D.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都是H27.下列离子方程式中,只能表示一个化学反应的是()①CO+2H+===CO2↑+H2O②Ba2++2OH-+2H++SO===BaSO4↓+2H2O③Ag++Cl-===AgCl↓④Fe+Cu2+===Fe2++Cu⑤Cl2+H2O鸠馠++Cl-+HClOA.①③B.②④C.②⑤D.只有⑤8.分类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简单易行的科学方法,人们在认识事物时可采取多种分类方法。
下列各组归类不合理的是()A.答案AB.答案BC.答案CD.答案D二、双选题9.(双选)根据下表,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表中第①组反应的氧化产物一定有FeCl3(实为Fe3+)B.氧化性比较:KMnO4>Cl2>Fe3+>Br2>Fe2+C.还原性比较:H2O2>Mn2+>Cl-D.④的离子方程式配平后,H+的化学计量数为1610.(双选)对溶液中的离子反应存在下列几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A.不可能是氧化还原反应B.只能是复分解反应C.可能是置换反应D.可能是化合反应11.(双选)下列反应中的氨与反应4NH3+5O2===4NO+6H2O中的氨作用相同的是()A. 2Na+2NH3===2NaNH2+H2↑B. 2NH3+3CuO===3Cu + N2+3H2OC. 4NH3+6NO===5N2+6H2OD. 3SiH4+4NH3===Si3N4+12H212.(双选)下列反应属于离子反应的是()A. Na2CO3+2HCl===NaCl+H2O+CO2↑B. Fe2O3+3CO2Fe+3CO2C. Fe+H2SO4===FeSO4+H2↑D. 2KMnO4K2MnO4+MnO2+O2↑三、填空题13.实验室可以用高锰酸钾和浓盐酸反应制取氯气,反应方程式如下: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反应中氧化剂是,氧化产物是;当有l mol电子发生转移时,生成氯气的体积(标准状况)。
【答案】 B【点拨】有些物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如金刚石由碳原子直接构成,A错。
由同种元素的不同单质构成的物质也是混合物,如O2和O3,C错。
氧化物的定义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有些含氧的物质,如H2SO4不是氧化物,D错。
【解析】有的离子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有的不是,故D项错误。
【答案】 D【答案】 A【点拨】B中的Na2CO3虽俗名纯碱,其水溶液呈碱性,但它属于盐。
C中的NH3·H2O 为碱。
D中的Mn2O7为酸性氧化物,而Al2O3为两性氧化物。
【答案】 A【点拨】B项:CaO+H2O===Ca(OH)2,属化学变化;C项:O3为单质;D项:CuSO4·5H2O 为结晶水合物,属于化合物。
【答案】 C【点拨】此题虽然属基础题,但涉及的知识较多,胶体粒子大小在1~100nm之间,而溶液中溶质粒子小于1nm;故只有胶体才有丁达尔效应,而溶液没有;氯化铁溶液为棕黄色,氢氧化铁胶体为红褐色;加热蒸干时,氯化铁水解为氢氧化铁,灼烧后,氢氧化铁分解为氧化铁。
【答案】 D【答案】 D【点拨】A中BaCO3难溶,不能改写为离子形式;B中无硫酸盐;C中Cu2+和OH-也参加离子反应,故选D。
【答案】AC【点拨】A中可以生成Fe(OH)3沉淀;C中可以生成BaCO3沉淀。
【答案】 B【点拨】A中产物应为Fe2+;C中电荷没有配平;D中反应生成BaSO4沉淀。
【答案】 D【点拨】Ca2+的检验应选用沉淀法。
【解析】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元素可能是同种元素,也可能是不同种元素,故A项错误;而某元素在化合态时,可能是低价也可能是高价,当其变成游离态的0价时,可能被还原也可能被氧化,故B项错误;C项正确;非金属单质既可做氧化剂如Cl2也可做还原剂如H2,故D项错误。
【答案】 C【答案】 A【点拨】HCO-3+OH-===CO2-3+H2O,所以加入烧碱会使HCO-3浓度减小;Cl-与OH-不反应,Cl-浓度不变;CO2-与OH-不反应,CO2-3浓度不变;C中OH-浓度增大。
高中化学必修I《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单元测试题时限:120分钟 满分:120分 2010.9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共90分。
1.下列分散系属于胶体的是: A.豆浆 B.食盐水 C.油水混合物D.冰水混合物2.按照物质的树状分类和交叉分类,HNO3应属于:①酸 ②氢化物 ③氧化物 ④含氧酸 ⑤一元酸 ⑥强酸 ⑦化合物 ⑧混合物 ⑨无机化合物A.①④⑤⑥⑦⑨B.①②③④⑤⑥⑦⑨C.①②④⑧D.①④⑤⑥3.Fe(OH)3胶体和MgCl2溶液共同具备的性质是A.两者均有丁达尔效应B.两者均能透过半透膜C.加入盐酸先沉淀,随后溶解D.分散质粒子可通过滤纸4.将10 mL淀粉胶体和5 mL氯化钠溶液混合后,放入用半透膜制成的袋内,将此袋浸入蒸馏水中(如图所示)2 min后,分别取袋内和烧杯内液体进行实验。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烧杯内液体加入硝酸银溶液后有白色沉淀产生 B.烧杯内液体加入碘水后呈蓝色C.袋内液体加入硝酸银溶液后不会出现白色沉淀D.袋内液体加入碘水后不变蓝5.磁流体是电子材料的新秀,它既具有固体的磁性,又具有液体的流动性,制备时将含等物质的量的FeSO4和Fe2(SO4)3的溶液混合,再滴入稍过量的NaOH溶液,随后加入油酸钠溶液,即可生成黑色的、分散质粒子直径在55~36 nm的磁流体。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所得的分散系属于悬浊液B.该分散系能产生丁达尔效应C.所得的分散系中分散质为Fe2O3D.给分散系通直流电时,阳极周围黑色加深6.下列关于氧化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酸性氧化物都可以跟强碱溶液反应 B.与水反应可生成酸的氧化物都是酸性氧化物 C.金属氧化物都是碱性氧化物 D.不能跟酸反应的氧化物一定能和碱反应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强电解质都是离子化合物,因此NaCl是离子化合物B.醋酸溶液的导电能力可能比稀硫酸强C.SO3溶于水,其水溶液能导电,SO3是电解质 D.硫磺是单质,不导电,因此硫磺是非电解质8.将氯化铁饱和溶液逐滴加入沸水中,可制得氢氧化铁胶体。
为了除去其中所含的盐酸,得到较纯净的胶体,应采取的措施是A.加入NaOH溶液进行中和 B.加入AgNO3溶液反应后过滤C.插入石墨电极,通入直流电进行电泳后再过滤D.装入半透膜扎紧袋口,将其全部浸入蒸馏水中,并每隔一段时间,更换一次蒸馏水9.某合作学习小组讨论辨析以下说法:①粗盐和酸雨都是混合物;②石油和水蒸气都是可再生能源;③冰和干冰既是纯净物又是化合物;④不锈钢和目前流通的硬币都是合金;⑤盐酸和食醋既是化合物又是酸;⑥纯碱和熟石灰都是碱;⑦豆浆和雾都是胶体。
上述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B.①②⑤⑥ C.③⑤⑥⑦ D. ①③④⑦10.分类方法在化学学科的发展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下列分类标准合理的是①根据酸分子中含有的氢原子个数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等;②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的转移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③根据分散系是否具有丁达尔现象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④根据反应中的热效应将化学反应分为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11.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一定量的Fe与含1mol HNO3的稀硝酸恰好反应,则被还原的氮原子数小于NA B.0.01molMg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MgO和Mg3N2,转移电子数目为0.02NA C.1mol FeCl3完全水解转化为氢氧化铁胶体后能生成NA个胶粒 D.125gCuSO4·5H2O晶体中含有0.5NA个S原子12.已知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密度为1.84g.cm-3),其物质的量浓度为18.4mol/l,取10ml该硫酸与a ml水混合,配成质量分数为49%的硫酸(密度为1.40 g.cm-3),其物质的量浓度为b mol/l,则a、b分别为A.a=10,b=9.2B.a<10,b>9.2C.a>10,b<9.2D.a>10,b=9.213.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铁和盐酸反应:2Fe+6H+=2Fe3++3H2↑B.溴化亚铁溶液中通入过量氯气:2Fe2++2Br-+3Cl2==2Fe3++Br2+6Cl- C.往澄清石灰水通入过量二氧化碳气体:CO2+OH-=HCO3-D.硫酸氢钠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钡溶液至中性:H++SO42-+Ba2++OH-=BaSO4↓+H2O14.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碳酸氢钙溶液中加入等物质的量的氢氧化钠溶液:Ca2+ + 2HCO3- + 2OH- = CaCO3↓ + 2H2O + CO32-B.Fe3O4与足量稀HNO3反应: Fe3O4+8H+=Fe2++2Fe3++4H2OC.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过量碳酸氢钙溶液: Ca2++HCO3-+OH-=CaCO3↓+H2OD.澄清石灰水与少量小苏打溶液混合:Ca2++2OH-+2HCO3-CaCO3↓+CO32-+2H2O15.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过量的SO2通入NaOH溶液中:SO2+2OH- = SO32 -+H2OB.过量二氧化碳通入偏铝酸钠溶液中:CO2+2H2O+AlO2-==Al(OH)3↓+HCO3-C.Fe(NO3)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HI溶液:2Fe3++2I- = 2Fe2++I2 D.NaHCO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Ba(OH)2溶液: 2HCO3- +Ba2++2OH-= BaCO3↓+2H2O+CO32 -16.在下列各溶液中,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强碱性溶液中:K+、Al3+、Cl-、SO42-B.含有0.1 mol·L-1 Fe3+的溶液中:K+、Mg2+、I-、NO3-C.含有0.1 mol·L-1Ca2+溶液在中:Na+、K+、CO32-、Cl-D.室温下,pH=1的溶液中: Na+、Fe3+、NO3-、SO42-17.下列的各组离子在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Na+、Fe2+、、NO3-、SCN-B.Ca2+、K+、Cl-、NO3-C.Al3+、K+、OH-、NO3-D.Na+、Ca2+、SiO32-、Cl-18.下列各组离于在溶液中既可以大量共存,且加入氨水后也不产生沉淀的是A.Na+,Ba2+ ,Cl-,SO2- 4 B.K+,AlO- 2,NO-3,OH- C.H+,NH+ 4,Al3+,SO2- 4 D.H+,Cl-,CH3COO-,NO- 319.在某无色透明的酸性溶液中,能共存的离子组是A.NH+ 4、NO- 3、Al3+、Cl- B.Na+、AlO- 2、K+、NO- 3C.MnO- 4、K+、SO2- 4、Na+ D.K+、SO2- 4、HCO- 3、Na+20.已知氯化铁溶液能与碘化钾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氯化钾和碘单质。
某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FeBr2、FeI2,若向该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氯气,再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结果溶液变成血红色,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①原溶液中的Br-一定被氧化;②通入氯气后原溶液中的Fe2+一定被氧化;③不能确定通入氯气之后的溶液中是否存在Fe2+;④若取少量所得溶液,再加入CCl4,静置,向上层溶液中加入足量的AgNO3溶液,只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的Fe2+、Br-、I-均被完全氧化 A.只有②③ B.只有②③④ C.只有①④ D.①②③④21.根据世界环保联盟的要求,ClO2将逐渐取代Cl2成为生产自来水的消毒剂。
工业上ClO2常用NaClO3和Na2SO3溶液混合并加H2SO4酸化后反应制得,在以上反应中,NaClO3和Na2S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1∶1B.2∶1C.1∶2D.2∶322.硝酸与CuS发生反应为CuS + HNO3 - Cu(NO3)2 + NO2↑+ S↓+2H2O,配平后可知8mol硝酸参加反应实际得到的电子数是 A.1.448×1025个 B.2.408×1024个 C.7.260×1024个 D.1.806×1025个23.一定条件下硝酸铵受热分解的未配平化学方程式为.NH4NO3 - HNO3 + N2 + H2O, 在反应中被氧化与被还原的氮原子数之比为 A.5:3 B.5:4 C.1:1D.3:524.实验室用Na2SO3还原MnO4-,如果还原含有2.4×10-3 mol MnO4-的溶液时,消耗30 mL0.2 mol?L-1的Na2SO3溶液,则Mn元素在还原产物中化合价为A.+1 B.+2 C.+4 D.+5 25.常温下,在下列溶液中发生如下反应①16H++10Z-+2XO4-=2x2++5Z2+8H2O ②2A2+ +B2=2A3++2B- ③2B-+Z2=B2+2Z- 由此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反应Z2+2A2+=2A3++2Z-可以进行。
B.Z元素在①③反应中均被还原 C.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XO4-、Z2、B2、A3+ D.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2+、B-、Z-、X2+26.某溶液中可能存在Br-、CO32-、SO32-、Al3+、I-、Mg2+、Na+等7种离子中的几种。
现取该溶液进行实验,得到如下现象:①向溶液中滴加足量氯水后,溶液变橙色,且有无色气泡冒出;②向所得橙色溶液中加入足量BaCl2溶液,无沉淀生成;③向所得溶液中继续滴加淀粉溶液,溶液不变蓝色。
据此可以推断:该溶液中肯定不存在的离子是A.Al3+、Mg2+、I-、SO32-B.Mg2+、Na+、CO32-、I-C.Al3+、Na+、SO32-、I-D.Al3+、CO32-、Br-、SO32-27.下列说法正确的一组是:①不溶于水的盐(CaCO3、BaSO4等)都是弱电解质 ②盐都是强电解质 ③0.5 mol·-1L所有一元酸中氢离子浓度都是0.5 mol·-1L ④强酸溶液中氢离子浓度一定大于弱酸溶液中氢离子浓度 ⑤电解质溶液导电的原因是溶液中有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 ⑥熔融的电解质都能导电 A.①③⑤⑥ B.②④⑤⑥ C.只有⑤ D.只有⑤⑥28.若在加入铝粉能放出H2的溶液中,分别加入下列各组离子,可能大量共存的是A.NH4+ 、NO3- 、SO42- 、Na+B.Na+ 、Ba2+ 、Mg2+ 、HCO3-C.Cu2+ 、CH3COO- 、 K+ 、Cl-D.NO3- 、K+ 、AlO2- 、OH-29下列有关硫化亚铁跟浓硫酸反应的方程式正确的是A.2 FeS+6H2SO4=Fe2(SO4)3+3SO2↑+2S+6H2OB.4FeS+18H2SO4=2Fe2(SO4)3+9SO2↑+7S+18H2OC.6FeS+16H2SO4=3Fe2(SO4)3+6SO2↑+7S+16H2OD.8FeS+18H2SO4=4Fe2(SO4)3+3SO2↑+11S+18H2O30.在反应5H2O + 3BrF3 = Br2 + O2↑+ HBrO3 + 9HF中,当有45克水被氧化时,被水还原的BrF3的物质的量是 A.5/3 mol B.5/2 mol C.3/2 mol D.4/3 mol12345678910111213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31.(8分)某反应的反应物和产物如下:KMnO4+ KI+ H2SO4- MnSO4+ I2+ KIO3+ K2SO4+H2O(1)该反应的氧化剂是 ;(2)如果该反应议程式中I2和KIO3的系数都是5,则:①KMnO4的系数是;②配平上面的化学方程式,将系数填在相关物质前方的空格处,并在方程式上用双线桥法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