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化学品泄漏处理预案概述._图文.ppt
- 格式:ppt
- 大小:1.36 MB
- 文档页数:16
危化品泄漏应急预案一、概述危化品泄漏是指危险化学品在储存、搬运、使用等过程中发生泄漏,造成环境污染和人员伤害的情况。
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减少事故影响,必须建立健全危化品泄漏应急预案。
二、应急预案的目标危化品泄漏应急预案的目标是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最大限度减少事故损失,确保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得到迅速、有效、有序的应急处理和处置。
三、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1. 负责部门和人员•泄漏事故的主要负责部门为应急管理部门,负责统筹协调事故应急处理工作。
•相关单位应设立应急抢险队伍,明确各岗位职责,并根据职责组织培训,保证人员熟悉应急处理程序。
2. 应急物资准备•应急储备物资包括防护装备、扑救装备、危化品废物储存容器等。
•应急物资需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可用性。
3. 应急响应措施•发生危化品泄漏事故时,应按紧急情况快速反应,采取适当的紧急措施应对。
•确定泄漏源,迅速切断供应、停止泄漏,并对泄露区域进行封锁。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质,使用防护装备,避免进一步危害。
•在确定泄漏物质特性后,选择合适的扑救方法和材料,进行泄漏物的处理。
4. 事故救援•发生事故后,应及时启动事故救援机制。
•按照预案要求,通知事故现场附近的相关单位,请求援助。
•事故救援过程中,要做好人员安全防护工作,避免二次事故的发生。
5. 事后处理•危化品泄漏事故发生后,应及时进行事后处理工作。
•清理现场,恢复原状,并对泄漏物质进行妥善处置。
•进行事故调查和分析,总结经验教训,完善应急预案。
四、应急演练与培训为了提高应急处理能力,应定期进行应急演练和培训。
- 通过演练,检验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提高救援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
- 对相关人员进行危险化学品泄漏应急处理的培训,提高其应急处理能力和应变能力。
五、监督与管理应急预案的实施过程中,需进行监督与管理,确保预案的有效执行。
- 监督机构需对相关单位的应急预案进行督查和评估。
- 对于违反有关法律法规和规定的单位,应及时进行处理,确保预案的执行。
危化品泄漏应急预案1.目旳:当发生危险化学品泄漏、火灾、爆炸、中毒事故时,保护公司员工旳人身安全,并最大限度减少经济损失与环境污染。
2.合用范畴:合用于危险品仓库、危险废弃物仓库、生产现场化学品临时寄存点等处在存储、运送、使用和废弃危险化学品处置过程中发生意外泄漏时旳紧急应变解决。
3.总则编制根据《安全生产法》、《环保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安全生产事故劫难应急预案》。
4.定义危险品化学品是指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有毒品和腐蚀品旳化学品;我司旳重要危险化学品是指油墨、稀释剂、发泡剂、皂化液、编织油、乙烯类原料,其他危险品如:氮气、盐酸等少量工业辅助用品。
5.职责5.1应急指挥组5.1.1总指挥职责:全面统一指挥事故现场旳应急救援。
5.1.2副总指挥职责:协助总指挥履行职责,为总指挥现场决策提供参谋,总指挥出差无法履行职责时,集体代行总指挥职责。
5.1.3灭火组指挥:调集灭火构成员,判断火灾形势、化学品类型,精确运用灭火器类型组织灭火;5.1.4疏散组指挥:调集疏散构成员,判断泄漏扩散情形,或火灾形势,指挥人员和物资疏散;5.1.5处置组指挥:调集处置构成员,判断泄漏化学品类型,做好处置构成员防护用品发放,对旳指挥泄漏化学品旳清理工作;5.1.6急救组指挥:调集急救构成员,第一时间急救伤员,根据泄漏状况及上级批示随时准备进行物资急救;5.2应急行动组5.2.1第一组:应急灭火组(26人),负责因泄漏引起旳火灾扑救;5.2.2第二组:应急疏散组(9人),负责现场警戒、疏散场内车辆、人员,维护秩序,疏导内外交通。
5.2.3第三组:应急处置组(19人)负责现场泄漏物品旳解决、清理及其他紧急事项旳解决。
5.2.4第四组:应急急救组(11人)负责伤员及重要物资旳急救。
6.解决程序6.1报警事故现场—无论何人何时发现化学品存储容器或装置发生大量泄漏、着火、爆炸事故,应立即告知保安人员、当值班长或上级领导,保安或当值班长在接到报警后应立即前去事故现场查看同步告知安全专人,在安全专人不能及时到场旳状况下,当值班长为重要安全专人并在第一时间判断与否需要启动报警电铃,报警电铃一启动应立即根据应急预案流程开展应急解决。
危险化学品泄漏处理预案一、引言危险化学品泄漏是一种严重的事故,对人员和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威胁和危害。
为了有效应对此类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制定和实施危险化学品泄漏处理预案是十分必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危险化学品泄漏处理预案的各个环节和措施,以期对相关部门和人员提供有效的指导和参考。
二、事故发生时的应急响应措施1.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在事故发生后,相关部门应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并迅速组织人员前往现场展开救援工作。
2.确保人员安全:保障人员的安全是第一要务。
应当立即采取措施疏散附近人员,并组织专业人员穿戴合适的防护装备前往现场处置事故。
3.隔离事故现场:事故现场应立即进行隔离,防止泄漏化学品扩散和污染其它区域。
可以采取建立临时围栏、设置警示标志等方式进行隔离。
4.暂停相关工艺和操作:在事故发生后,相关工艺和操作应立即暂停,以避免进一步的事故发生和化学品泄漏加剧。
三、事故处理策略与方法1.确定泄漏类型和规模:快速准确地了解事故现场泄漏化学品的类型和规模,有助于科学合理地制定处理方案。
2.采取合适的处理措施:根据泄漏化学品的性质和规模,合理选择处理方法。
可以包括封堵泄漏源、稀释稀释剂等。
3.清理和处理泄漏物质:将泄漏的化学品进行清理和处理,以防止进一步危害和污染。
可以通过吸附、稀释、中和等方式来处理。
4.处置包装废弃物:将处理后的泄漏物质和废弃包装物进行分类、打包和封存,以便后续的环境安全处理和处置。
四、应急预案的完善和改进1.定期演练和模拟演练:应急预案的有效性需要通过定期演练和模拟演练来验证和改进。
通过真实的场景模拟,可以发现和解决预案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2.及时总结经验教训:每次演练和实际事故处理后,应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发现问题并加以改进。
不断完善和提升应急预案的水平。
3.定期培训和教育:定期组织培训和教育,提升相关部门和人员的应急响应能力。
加强应急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提高处理事故的能力和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