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护理伦理学的基本理论
- 格式:ppt
- 大小:2.89 MB
- 文档页数:62
《护理伦理学》理论课教学大纲【供护理学专业使用】一、前言护理伦理学是一门涉及范围广和整体性强的学科,主要研究护理伦理学的历史发展、理论基础,护理道德的基本原则和规范、范畴,护士护理工作、科研道德临床医学伦理难题,护理道德教育、修养和评价的内容。
通过护理伦理学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护理道德新课题,掌握护理道德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规范,学会运用基本原理,对护患关系、护际关系及社会之间的关系能正确处理,形成良好的护理道德品质和较强的分析、解决临床护理伦理问题的能力。
教学活动主要采用讲授、自修、电教、案例讨论、等方式进行。
采用理论考试、二、理论教学内容和要求第一章绪论[教学时数]2学时[目的和要求]掌握基本概念、熟悉护理伦理学的研究对象、内容和意义,了解护理伦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以及学习护理伦理学的方法。
[教学内容要点]1、背诵道德的涵义、构成要素及类型2、陈述职业道德的涵义、基本要素及特点3、复述伦理学的涵义、类型4、背诵护理伦理学的概念5、描述护理伦理学的研究内容6、区分道德现象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7、理解道德概念的几个方面8、总结道德的特征9、解释护理道德的本质及特殊性10、简述职业道德的形成和发展过程11、区分伦理学各类型之间的关系12、理解护理伦理学的研究内容13、区分护理伦理学与相关人文学科的关系14、举例说明学习护理伦理学的方法15联系个人护理实践、谈谈学习护理伦理学的意义第二章护理伦理学的历史发展[教学时数]2学时[目的和要求]掌握基本概念、熟悉古代护理道德的产生和概况、近现代护理道德的发展和护理伦理学的诞生、了解当代护理伦理学的现状与展望。
[教学内容要点]1、列出古代中国、印度、希腊、阿拉伯对护理道德形成贡献较大的代表人物。
2、陈述秋瑾、毛泽东对护理道德的论述。
3、背诵生命伦理学涵义。
4、复述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性质和作用。
5、总结中国古代的优秀医护道德传统。
6、列举南丁格尔对现代护理道德发展的贡献。
护理伦理学(本)期末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 道德规范现象: 指在一定社会条件下评价和指导人们行为的准则。
2. 生命伦理学: 根据道德价值和原则对生命科学和社会保健领域内人类行为进行系统研究的一门学科 3. 不伤害原则:指在诊治过程中不使病人的身心受到损伤。
这是医务工作者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4. 护理管理道德: 包括护理管理及护理道德两个方面;护理管理是指为了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系统地应用护士的潜能在能力和其他有关人员、设环境等因素的过程;护理道德要求是指调整护理管理中各个方面、领域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
护理道德是护理管理的基础。
5. 护理道德监督: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检查、评价护士的行为是否符合护理道德原则和规范,帮助树立良好的护理道德风尚的活动。
6. 道德的他律性:指通过外部的道德教育和道德影响、客观的道德评价标准等形式来提高人们的道德素质的过程。
7. 护理道德品质:指护士对护理道德原则和规范的认识,以及基于这种认识所产生的具有稳定性特征的行为习惯,即主管上的道德认识与客观上的护理道德行为的统一 8. 护理道德意志: 护士选择护理道德行为的决断能力和履行护理道德义务中自觉克服困难、障碍的毅力 9. 内心信念: 指道德信念。
护士的内心信念指护士发自内心地对护理道德义务的真诚信仰和强烈的责任感,是对自己行为进行善恶价值评价的精神力量。
10. 主动安乐死:指医护工作人员采取引起死亡的主动措施的情况,如注射致死的药物。
11. 伦理学:伦理学是以道德现象作为研究客体的科学,即研究道德的起源、本质、作用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12. 功利论:功利论是主张以人们行为的功利效果作为道德价值的基础或基本的评价标准,强调行为实际效果价值的普遍性和最大现实性的伦理学说,即强调效用原则和为最大多数人做最大的善事。
13. 知情同意:指病人有权知道自己的病情,并可以对医务人员所采取的医疗措施决定取舍,它实际上包含了知情、理解、同意或否决三个方面。
第三章护理伦理学的哲学前提与理论基础学习目标1、理解护理伦理学的哲学前提2、掌握护理伦理学的理论基础重点难点护理伦理学的理论基础学习内容第一节护理伦理学的哲学前提一、护理学——以关怀照顾为主旋律的道德专业(一)护理永恒的主题是照顾(二)护理学是“仁”术二、护理人员——终身实践笑怀照顾的行动者(一)护理人员的核心角色是照顾者关怀照顾具有两个属性:①关怀照顾是人类的自然情感,是人类彼此联系以及人与世界联系的方式。
这种自然情感起源于母亲对孩子的关怀照顾,但事实上正常的人都具有这种关怀照顾的自然情感。
然而仅限于这种自然情感是不够的,尚需要通过后天教育和自身努力,将这种自然的情感培养成为一种自觉的道德情感。
护理人员对病人的关怀照顾则应是这种自觉的道德情感。
②关怀照顾与道德和社会理想相联系,如人薷要受到保护或需要得到爱。
在此意义上,可以将关怀照顾解释为个人之间存在的一种特殊的爱以及在特定情境下的伦理义务。
关怀照顾包含四个要素,即关怀照顾的提供者、得到者、内容及方式。
在护理服务中,护理人员以信息、许询、药品、技术和服务方式关怀照顺病人的健康、尊严和权利。
总之,关怀照顺是保护和增强病人健康和尊严的护理伦理学的毫要道德基础,是对卫生保健服务体系至关重要的道德艺术,也是护理实践的道德美德。
对护理身份的哲学探究有利于揭示护理的内在道德意义,有利于护理伦理学的研究与发展。
(二)整体护理深化关怀照顾的内涵整体护理对护理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护理人员除了在职业道德、伦理规范、身心健康等方面应达到更高要求外,还要求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做到;①树立以“整体人”为中心的观念,突出强渊护理是以“整体人”为中心的服务过程,要求照顾者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从病人的身心、社会文化需要出发去考虑病人的健康问题,制定既对“病”又对“人”的争方位护理计划,真正做到“因人施护”。
②坚持学习以完善知识体系。
整体护理是随生物一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形成而发展起来,日前仍处于发展阶段,尚缺乏完善的理论和实践知识体系。
试述护理伦理学的基本理论及其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摘要:护理伦理学:是一般伦理学原理在护理实践和护理科学发展中的具体运用,即运用一般伦理学的原则来解决护理实践和护理科学发展中人们相互之间、护理团体与社会之间关系的一门科学。
它实际上也就是研究护理职业道德的一门学问。
处在医疗卫生事业前沿的医务人员,每天接触各种疾病与死亡,长时间高度集中注意力,身心常不能得到有效放松。
随着社会的发展,患者对医疗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而作为高技术、高风险、高付出的从业者,医护人员的付出和回报不成正比。
这可能会使他们体会不到自己的劳动价值,从而引发医护人员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伦理学冲突,甚至产生心理健康问题。
由此引发的一系列精神躯体症状不但会影响他们正常的生活,还可能会影响到对患者的治疗护理。
正文:护理工作是整个医疗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受整个医疗工作普遍规律的支配,因此,护理工作也应遵循整个医学道德的原则,但是,由于护理工作具有自己的特点,所以也有一些特殊的道德要求:1、树立高尚医德情操;2、严守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卫生法规;3、一专多能,团队协作;4、增强对病人负责的道德责任感。
护理伦理学的基本理论包括:美德论、义务论与功利论。
义务论就是确定医护人员的行为准则和规范,把医护人员的行为限定在合理范围内的理论。
护理美德与护理道德行为紧密相连。
它是护理人员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不断修养,锻炼而逐渐形成病人和社会大多数人的利益为标准的伦理观。
它的运用充分发挥医学的整体效应,更好地指导医学实践具有积极意义。
因此,本文以护理岗位的特殊性及其护理伦理道德要求进行探讨,从目前我国医护人员的护理伦理工作基本理论,规范,特点,以及出现的问题出发,进行分析,护理工作者提高护士职业水平和护理伦理道德素质相结合的能力,并贯彻到护理实践中,以期达到促使护理水平进一步提高。
1、医护人员心理健康的总体情况卫生部门公布的一项对广州医务人员心理健康调查报告显示,37.02%的医护人员有挫败感,近六成医生和护士认为社会地位低。
第三章护理伦理学的理论基础引言:随着生命科技的进步,医学科学研究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难题,实践证明,现代医学护理服务越来越不能离开伦理的参与;更重要的是,医护人员的职业生涯也越来越赖依于伦理理论的指引。
护理伦理学的理论基础是由生命论、人道论、美德论、道义论和功利论这些基本理论构建而成。
(2分钟)第一节生命论分析教材:生命论分为生命神圣论、生命质量论及生命价值论。
一、生命神圣论(10分钟)※(一)含义生命神圣论是指强调人的生命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的伦理观念及其理论。
(二)产生和发展生命神圣论萌发于人类最初的生活观察和感受,在长期的医护实践中,人类对生命神圣的认识开始成为一种成熟的,以珍惜生命、救助生命为核心内容的系统理论。
(三)敬畏生命伦理学由阿尔贝特施韦泽提出。
其基本思想是:“善是保存生命,促进生命,使可发展的生命实现其最高价值。
恶则是毁灭生命,伤害生命,压制生命的发展。
”其有两个基本原则:一是肯定世界和人生;二是恪守底线伦理。
它要求行为主体承担起对一切生命的责任,为实现人的最高价值而努力,并且要求行为主体敬畏自我和自我以外的生命意志,坚守不害人和不随意杀人的道德黄金律。
(四)意义:生命神圣论在人类思想发展史中具有重要价值,它唤起了人们对生命的珍视,推动了医学和医护道德发展,为医学人道主义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
二、生命质量论※(10分钟)(一)含义生命质量论是以人的自然素质(体能、智能、社会适应能力等)的高低为依据,衡量生命对自身、他人和社会存在的价值的一切伦理观念。
(二)基本内容人的个体生命是由数量和质量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构成。
生命数量是人口多少和个体的人具体生存的年限。
生命质量是指对个体整个生命包括生理、心理特征及其受限程度的综合估量,其中主要是指人的生命的自然质量,即对某一生命以生物学生命的意义为依据来判断是否具备作为人的基本要素。
生命质量论主要观点是:生命质量不在于生命存在本身,而在................于其存在的质量,人们不应该只单纯地追求生命的数量,更应该关注生命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