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化州市实验中学高中生物学案 必修二2.1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288.50 KB
- 文档页数:7
生物学必修二课本习题答案生物学是一门研究生命现象和生物体结构、功能、发展规律以及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
在生物学必修二的课本中,习题是帮助学生巩固和深化理论知识的重要工具。
以下是一些习题的答案示例,具体答案可能因版本和出版社不同而有所差异。
习题一: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答案: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细胞的结构主要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细胞膜负责控制物质的进出,细胞质含有多种细胞器,如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它们各自承担不同的功能,如能量转换、蛋白质合成和加工等。
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DNA,控制细胞的遗传信息。
习题二:遗传的基本规律答案:遗传的基本规律包括孟德尔的三大定律:分离定律、独立定律和显性与隐性定律。
分离定律指出,在有性生殖过程中,每个个体的每个性状由两个等位基因控制,这些基因在生殖细胞形成时分离。
独立定律说明不同性状的基因在形成生殖细胞时独立分离。
显性与隐性定律描述了等位基因中一个基因(显性基因)能够掩盖另一个基因(隐性基因)的表现。
习题三:生物进化的过程答案:生物进化是一个长期的、逐渐的过程,其核心是物种通过自然选择、遗传漂变、基因流和突变等方式逐渐适应环境变化。
自然选择是进化的主要驱动力,有利的遗传变异会在种群中积累,不利的变异则被淘汰。
进化的证据包括化石记录、比较解剖学和分子生物学等。
习题四: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答案:生态系统由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组成。
生物群落包括生产者(如植物)、消费者(如动物)和分解者(如细菌和真菌)。
非生物环境包括气候、土壤和水等。
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
能量从生产者通过食物链传递给消费者,最终以热能形式散失。
物质在生态系统中循环,如水循环和碳循环。
习题五:生物技术的应用答案:生物技术是应用生物学原理,通过高度技术手段对生物体或生物原料进行改造和利用的科学。
它在医药、农业、环保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例如,基因工程可以用于生产重组药物,转基因技术可以培育抗虫害和抗旱的作物,生物修复技术可用于净化污染环境。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课后练习参考答案简版[教材] 生物必修二课后练习参考答案第一章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第一章第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四)练习基础题:1.(1)×;(2)×。
2.C。
拓展题(1)YyRr;yyRr。
(2)黄色皱粒,绿色皱粒;1?1;1/4。
(3)YyRR或YyRr;4;如果是YyRR与yyrr杂交,比值为黄色圆粒?绿色圆粒=1?1;如果是YyRr与yyrr杂交,比值为黄色圆粒?绿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皱粒=1?1?1?1。
自我检测的答案和提示一、概念检测判断题:1.×。
2.×。
3.×。
选择题:1.D。
2.C。
3.D。
4.B。
第二章第1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六)技能训练精原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表时期间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染色体数目(条) 8 8 8 16 8精原细胞形成精子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表细胞类型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细胞染色体数目(条) 8 8 4 4精原细胞形成精子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图(七)第一小节练习基础题:1.(1)?;(2)×;(3)×;(4)×。
2.B。
3.D。
4.(1)? 这个细胞正在进行减数分裂。
因为该细胞中出现了四分体。
? 该细胞有4条染色体,8条染色单体。
? 该细胞有2对同源染色体。
其中染色体A与C,A与D,B与C,B与D是非同源染色体。
? 细胞中a与a′,b与b′,c与c′,d与d′是姐妹染色单体。
? 该细胞分裂完成后,子细胞中有2条染色体。
?参见教科书图2 2。
(2)? 4条。
? B,D;B,C。
(八)第二小节练习基础题:1.(1)?;(2)?;(3)?。
第二章第2节基因在染色体上(三)练习基础题:1.D。
2.B。
第二章第3节伴性遗传(三)练习基础题:1.C。
2.B。
3.C。
BbB4.(1)AaXX(妇),AaXY(夫)。
生物必修二实验与习题答案生物必修二实验与习题答案在学习生物必修二这门课程时,实验和习题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亲身体验生物学的奥妙,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通过习题,我们可以检验自己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些生物必修二实验与习题的答案,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地学习和掌握这门课程。
一、实验答案1. 实验一:观察细胞膜的渗透性实验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对洋葱细胞的渗透作用。
实验步骤:1)将洋葱切片放入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观察片上的变化。
2)观察洋葱片在低浓度蔗糖溶液中膨胀,而在高浓度蔗糖溶液中收缩的现象。
2. 实验二:观察细胞分裂过程实验目的:观察异步分裂和同步分裂的细胞。
实验步骤:1)取一片洋葱根尖,加入醋酸染色液中,静置片刻。
2)用镊子将根尖组织剪碎,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分裂的过程。
3)观察到异步分裂的根尖细胞可见到不同阶段的细胞分裂现象,而同步分裂的细胞则呈现同一阶段的分裂现象。
二、习题答案1. 单选题1)植物细胞的细胞壁主要由什么物质构成?答案:纤维素解析:植物细胞的细胞壁主要由纤维素构成,它能给细胞提供支持和保护。
2)下列哪个不属于生物的特征?A. 能自我复制B. 具有新陈代谢C. 具有细胞结构D. 能进行光合作用答案:D解析:生物具有自我复制、新陈代谢和细胞结构的特征,但并不是所有生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2. 判断题1)有丝分裂是一种有性生殖方式。
答案:错误解析:有丝分裂是一种无性生殖方式,通过细胞的复制和分裂产生新的细胞。
2)细胞膜是细胞的外界界面。
答案:正确解析:细胞膜是细胞的外界界面,它能控制物质的进出,维持细胞内外环境的稳定。
通过以上的实验和习题答案,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生物必修二这门课程。
实验可以帮助我们直观地感受生物学的奥妙,习题则可以检验我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希望大家能够积极参与实验和解题过程,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生物必修2参考答案生物必修2参考答案生物必修2是高中生物课程中的一门重要课程,主要涵盖了细胞的结构与功能、遗传与变异、进化与适应以及生物技术等内容。
下面将对生物必修2中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进行解答,并给出相关的参考答案。
1. 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它具有许多结构与功能。
其中,细胞膜是细胞的外界界面,起到选择性通透的作用,细胞质是细胞内的液体,包含各种细胞器。
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其中包含了遗传物质DNA。
细胞质内的细胞器有各自的功能,如线粒体是细胞的能量中心,负责产生ATP;内质网参与蛋白质的合成和运输;高尔基体负责合成和分泌细胞产物等。
2. 遗传与变异遗传是指生物个体将自身的特征传递给后代的过程。
遗传的基本单位是基因,它位于染色体上。
基因决定了生物的性状,其中有些基因是显性的,有些基因是隐性的。
当两个基因组合在一起时,会产生不同的表现形式,这就是基因的表现型。
基因突变是遗传变异的一种形式,它可以通过基因突变的方式来产生新的基因型和表现型。
3. 进化与适应进化是生物种群在环境变化中逐渐适应并改变的过程。
进化的驱动力主要有自然选择和遗传突变。
自然选择是指适应环境的个体更容易生存和繁殖,从而将有利的基因传递给后代。
遗传突变是指基因发生随机的突变,这些突变可能对生物的适应性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
4. 生物技术生物技术是指利用生物体的特性和生物体内部的生物分子来进行实验和应用的技术。
生物技术的应用非常广泛,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培养、生物传感器等。
其中,基因工程是利用重组DNA技术将外源基因导入到目标生物体中,从而改变其遗传特性。
细胞培养是将细胞放入适当的培养基中,提供适当的环境条件,使细胞可以快速繁殖和生长。
以上是对生物必修2中一些重要知识点的简要解答,希望能够对读者有所帮助。
生物学作为一门基础科学,不仅仅是高中课程的一部分,更是我们了解和探索生命奥秘的重要工具。
通过学习生物,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自然界的生物现象,为人类的生活和健康做出贡献。
高中生物教案必修二答案
第一课时: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1. 巩固练习题
1) 解答问题:细胞的基本单位是什么?细胞的结构有哪些部分?各部分的功能是什么?
答案:细胞的基本单位是细胞。
细胞的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部分。
细胞膜起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细胞质内含有细胞器,完成细胞的各项功能,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DNA,控制细胞的生长和发育。
2) 判断对错:变形虫是一种单细胞生物。
答案:对。
变形虫是一种单细胞生物。
3) 综合填空:细胞的大小在___十微米到___百微米之间,是一种___.
答案:1~100,细胞。
2. 实验操作
1) 利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的结构。
2) 实验步骤:将鲜红色洋葱鳞片置于盐水中,取出洋葱鳞片放置于草片上,再加入一滴甘油,用封片封盖,调整显微镜镜头,观察洋葱鳞片下的细胞结构。
3. 思考问题
1) 为什么细胞是生物的基本单位?
答案:细胞是所有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只有细胞才能完成生物的各种生命活动,包括新陈代谢、生长、繁殖等。
2) 细胞的结构与功能之间有何联系?
答案:细胞的结构与功能密切相关,不同的细胞结构决定了不同的细胞功能,如叶绿体用于光合作用,线粒体用于细胞呼吸等。
以上是第一课时的教案答案范本,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生物必修二学案答案【篇一: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导学案全册】学目的:(1)孟德尔研究性状遗传的材料和方法。
(2)相对性状、显性性状、隐性性状、纯合子、杂合子的概念。
(3)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及解释。
(4)测交法证明假设解释的正确性。
(5)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实质及应用。
教学重点、难点及疑点 1.教学重点x k b1. co m①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及解释。
②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实质及应用。
2.教学难点理解孟德尔研究性状遗传方法和过程。
3.教学疑点重点概念的理解教学方法四步导学法教学安排共3课时第一课时导学过程自主学习(一)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 1.豌豆作遗传实验材料的优点⑴豌豆是植物,而且是,所以它能避免外来花粉粒的干扰。
⑵豌豆品种间具有一些的、易的性状。
2.相对性状的概念:相对性状是指生物的性状的表现类型。
如。
(二)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1.过程;纯种高茎豌豆和矮茎豌豆作亲本进行杂交,再让f1f2。
2.特点:f1表现为;f2发生了,高茎∶矮茎=。
(三)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1.生物体的性状都是由(后来改称为的基因,产生的配子所含的基因是;在纯种矮茎豌豆的体细胞中含有成对的基因,产生的配子所含的基因是。
2.f1的基因型为,表现型为。
f1产生配子时,d和d随的分开而分离,产生两种配子d、d,比例为。
3.雌雄配子随机结合产生子二代,子二代有、和和两种表现型,比例接近于2. 自交、杂交、测交、正反交的意义及应用是什么?质疑讲析1.孟德尔的生平作如下简介。
①孟德尔自幼家贫是一位修道士但其酷爱自然科学,通过对自然科学和数学的学习,孟德尔具有了杂交可使生物产生变异的进化思想,以及应用数学方法分析遗传学问题的意识。
②在实践中孟德尔选用豌豆、玉米、山柳菊等植物,连续进行了多年的杂交实验研究,其中最成功的是豌豆实验。
③当时科学界开展对多种动植物的杂交实验,孟德尔总结了前人的经验,创新研究方法,如从单一性状入手观察分析遗传结果;用前人从未在生物学研究领域用过的数学统计方法进行分析研究;敢于挑战传统的观点,提出了颗粒遗传的思想等。
第二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一、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进化重点:1、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2、基因频率的概念,基因频率的计算公式3、自然选择在生物进化过程中的作用难点:1、基因频率的概念和计算2、自然选择对种群基因频率的影响教学过程:一、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1、种群(1)概念:。
(2)特点:不是机械地集合在一起。
个体之间彼此可以交配,并通过繁殖将各自的基因传递给后代。
所以种群也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
2、基因库:。
3、基因频率:。
例1、江思纯同学计算这样一个例子:从某种生物的种群中随机抽出100个个体,测知其基因型分别为AA、Aa、aa的个体分别为20、60和20个,问(1)其中A基因频率为多少?(2)a 基因频率为多少?A基因频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基因频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孟德尔的分离规律计算:22化?。
二、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1、回忆变异类型生物的变异2、在自然情况下,突变的频率很低,且多数有害,对生物进化有重要意义吗?例如:每个果蝇约有104对基因,假定每个基因的突变率都是10-5。
若有一个中等数量的果蝇种群(约有108个个体),请同学们计算出每一代出现的基因突变数是多少? 基因突变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说明种群中每代产生的基因突变的数量是很大的,并通过繁殖得到积累,成为基因频率改变的基础。
而且突变的有利或有害并不是绝对的,它取决于生物的____ ____。
3、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的变异有方向吗?由于突变和基因重组都是________、___ ____,因此它们只是提供了____ ____,不能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三、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定向改变,导致生物朝着一定的方向不断进化。
典型例题1:中心血防站调查了1788个MN血型的人,其中397人是M型(LMLM),861人是MN型(LMLN),530人是N型(LNLN),请分别计算LM和LN的基因频率。
必修第2册生物书参考答案必修第2册生物书参考答案生物是一门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规律的科学,它深入探究了生物体的结构、功能、发育、进化以及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对于学生来说,学习生物是培养科学素养和提高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而必修第2册生物书作为高中生物教材的一部分,是学生们在学习生物知识时的重要参考资料。
下面是对必修第2册生物书的一些参考答案,希望能够对学生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第一章细胞的结构和功能1. 什么是细胞?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是生物体的最小功能结构和最小遗传单位。
2. 细胞的基本结构有哪些?细胞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组成。
3. 细胞膜的功能是什么?细胞膜具有选择性通透性,能够控制物质的进出,维持细胞内外环境的稳定。
4. 细胞核的主要功能是什么?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负责维持细胞的生命活动,并参与遗传物质的传递。
5. 线粒体的功能是什么?线粒体是细胞的能量中心,参与细胞的呼吸作用,产生细胞所需的能量。
6. 液泡的功能是什么?液泡储存细胞内的物质,调节细胞内外环境的平衡。
7. 叶绿体的功能是什么?叶绿体是植物细胞中的特殊细胞器,参与光合作用,产生有机物质。
第二章细胞的多样性和功能1. 细胞的多样性是指什么?细胞的多样性指细胞在结构和功能上的差异。
2.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是什么?原核细胞没有细胞核和细胞器,真核细胞具有细胞核和细胞器。
3. 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区别是什么?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和叶绿体,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和叶绿体。
4. 细胞的功能多样性体现在哪些方面?细胞的功能多样性体现在生物体的组织分化、细胞的代谢活动和细胞的运动等方面。
5. 细胞的分化是指什么?细胞的分化是指细胞在结构和功能上的差异化,形成不同类型的细胞。
6. 细胞的代谢活动包括哪些方面?细胞的代谢活动包括物质的吸收、运输、合成和分解等过程。
7. 细胞的运动有哪些形式?细胞的运动包括细胞的原位运动和细胞的迁移运动等形式。
生物必修二课后习题集与答案解析生物必修二课后习题及答案一.判断题1.表现型相同的生物,基因型一定相同。
(×)2.D和D,D和d,d和d都是等位基因。
(×)3.兔的白毛与黑毛,狗的长毛与卷毛都是相对性状。
(×)4.隐性性状是指生物体不能表现出来的性状。
(×)5.纯合子的自交后代中不会发生性状分离,杂合子的自交后代中不会出现纯合子。
(×)6.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
(√)7.玉米体细胞中有10对染色体,经过减数分裂后,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5对。
(×)8.每个原始生殖细胞经过减数分裂都形成4个成熟生殖细胞。
(×)9.人的精子中有23条染色体,那么人的神经细胞、初级精母细胞、卵细胞中分别有染色体46、46、23条,染色单体0、46、23条。
(×)10.同一个生物体在不同时刻产生的精子或卵细胞,染色体数一般是相同的。
(√)11.同一个生物体在不同时刻产生的精子或卵细胞,染色体组成一般是不同的。
(√)12.一个卵细胞一般只能同一个精子结合,形成受精卵。
(√)13.果蝇体细胞中有8条染色体,那么,控制果蝇性状的所有基因应该平均分布在这8条染色体上。
(×)14.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相同位置的基因控制同一性状。
(√)15.非等位基因都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16.位于X或Y染色体上的所有基因,在遗传过程中总是连在一起传递,其相应的性状表现总会与一定的性别相关联。
(√)17.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在遗传中不遵循孟德尔定律,但表现伴性遗传的特点。
(×)18.染色体是生物体的遗传物质,DNA也是生物体的遗传物质。
(×)19.真核生物细胞中的遗传物质都是DNA,病毒中的遗传物质都是RNA。
(×)20.遗传信息是指DNA中碱基的排列顺序。
(√)21.DNA和基因是同一概念。
3.3 DNA分子的复制班别姓名学号(上课时间:第周第课时)【学习目标】①概述DNA分子的复制过程、条件、特点②探讨DNA复制的生物学意义【学习过程】知识点一、对DNA分子复制的推测沃森和克里克关于DNA复制的假说:1.__________复制方式.2.内容(1)解旋:DNA分子复制时,DNA分子的________将解开,互补的碱基之间的________断裂.(2)复制:以__________________作为复制的模板,游离的脱氧核苷酸依据_____________原那么,通过形成____________ ,结合到作为模板的单链上.(3)特点:新合成的每个DNA分子中,都保存了原来DNA分子中的______________ . 知识点二、DNA半保存复制的实验证据(选学)1.要分析DNA是全保存还是半保存的,就要区分亲代与子代的DNA .1958年,科学家以为实验材料,运用,设计了实验.①同位素:、,标记NH4Cl培养液培养大肠杆菌②方法:【分析】①离心处理后,为什么子一代DNA只有杂合链带?②子二代DNA出现了轻链带和杂合链带,说明了什么?3.结论:上述实验证明,在新合成的每个DNA分子中,都保存了这种复制方式是:知识点三、DNA复制的具体过程:概念以亲代DNA分子为模板合成子代DNA的过程时间细胞分裂场所主要在, 也存在方式, 复制条件模板亲代的两条脱氧核苷酸链原料4种能量酶DNA解旋酶、等培养基类型在试管中位置(分析DNA的组成)结果亲代子一代子二代特点①②遵循原那么结果一个DNA分子形成个完全相同的DNA分子意义保持了遗传信息的连续性【思考】DNA为什么能够准确进行复制?【课后作业】1、以下关于DNA复制过程的正确顺序是( )①互补碱基对之间氢键断裂②互补碱基对之间形成氢键③DNA分子在解旋酶的作用下解旋④以解旋后的母链为模板进行碱基互补配对⑤子链与母链盘旋成双螺旋状结构.A.①③④②⑤B.①④②⑤③C.①③⑤④②D.③①④②⑤2、以下关于DNA复制的表达中,正确的选项是( )A、不需要酶参与B、形成两个不同的DNA分子C、为半保存复制D、复制时DNA分子不解旋3、具有100个碱基对的一个DNA分子片段,内含60个A ,如果连续复制两次,那么需要游离的鸟嘌呤脱氧核苷酸多少个? ( )A、60B、80C、120D、1804、(多项选择)以下有关DNA分子复制的表达中,不正确的选项是( )A.DNA分子在解旋酶的作用下水解成脱氧核苷酸B.在复制过程中,解旋和复制是同时进行的5、在生命科学研究中, "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是经常使用的研究手段.请答复有关问题:将大肠杆菌放在含有同位素15N培养基中培育假设干代后,细菌DNA所有氮均为15N ,它比14N分子密度大.然后将DNA被15N标记的大肠杆菌再移到14N培养基中培养,每隔4小时(相当于分裂繁殖一代的时间)取样一次,测定其不同世代细菌DNA的密度 .实验结果DNA 复制的密度梯度离心试验如以下图所示.①中带含有的氮元素是.②如果测定第四代DNA分子密度,15N标记的比例表示为.③如果将第|一代(全中)DNA链的氢键断裂后再测定密度,它的两条DNA单链在试管中的分布位置应为.④上述实验说明,DNA复制的方式是 .【课后稳固】A组题:<三维设计>P50 1 -6题B组题:<三维设计>P48 -49 例1及其拓展题C组题:<三维设计>P49 "实验探究〞;P101第3 -7题3.4 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班别姓名学号(上课时间:第周第课时)【学习目标】1.举例说明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2.运用数学方法说明DNA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3.说明基因和遗传信息的关系. 【学习过程】(阅读资料1和3 )(1)每个DNA分子上有__________个基因 .(2)所有基因的碱基总数____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DNA分子的碱基总数,(阅读资料2和4 ):基因是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DNA片段.1、DNA中蕴含了大量的遗传信息.2、P57教材情境1 ,17个碱基对可以排列出多少种基因?__________________n个碱基对又可以排列出多少种基因?________1. ①稳定性:指DNA分子空间结构的相对稳定性.②多样性:的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构成了DNA分子的________性.③特异性:每个特定的DNA分子中具有特定的顺序 .2.与生物体多样性和特异性的关系DNA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是生物体多样性和特异性的______________ .【课后作业】1、DNA具有多样性的原因是( )A、组成基因的碱基数目庞大B、空间结构千变万化C、碱基种类有许多种D、碱基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2、以下表达中正确的选项是( )A、细胞中的DNA都在染色体上B、细胞中每条染色体都只有一个DNA 分子C、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与基因的行为一致D、以上表达均对3、遗传信息是指()A、有遗传效应的脱氧核苷酸序列B、脱氧核苷酸C、氨基酸序列D、核苷酸4、"DNA指纹技术〞在刑事侦破、亲子鉴定等方面作用巨大,这主要是根据DNA具有()A、稳定性B、特异性C、多样性D、可变性5、由120个碱基组成的DNA分子片段,可因其碱基对组成和序列的不同而携带不同的遗传信息,其种类数量最|多可达( )A、4120B、1204C、460D、604【课后稳固】A组题:<三维设计>P49 例2及其拓展题;B组题:P101第2 ,4题第三章<基因的本质> 精练A1.以下生物中只含有一种核酸的是( )A.噬菌体B.细菌C.酵母菌D.白菜A2.在菠菜的叶肉细胞中有基因分布的结构是( )A.染色体、线粒体、内质网B.染色体、线粒体、叶绿体C.染色体、核糖体D.染色体、核仁、核糖体A3.病毒甲具有RNA甲和蛋白质外壳甲,病毒乙具有RNA乙和蛋白质外壳乙,假设将RNA 甲和蛋白质外壳乙组装成一种病毒丙,再以病毒丙感染寄主细胞,那么细胞中产生的病毒具有( )A.RNA甲和蛋白质外壳甲B.RNA甲和蛋白质外壳乙C.RNA乙和蛋白质外壳乙D.RNA乙和蛋白质外壳甲A4. 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细菌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 B.病毒的遗传物质主要是RNAC.有细胞结构的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 D.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主要是RNAA5.以下关于DNA复制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在细胞有丝分裂间期,发生DNA复制C.DNA双螺旋结构全部解链后,开始DNA的复制苷酸在DNA酶的作用下连接合成新的子链B6.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用35S和32P分别标记T2噬菌体时,做法是( ) A.分别用35S和32P的人工培养基培养T2噬菌体B.分别将35S和32P注入鸡胚,再用T2噬菌体感染鸡胚C.分别用35S和32P的培养基培养细菌,再分别用上述细菌培养T2噬菌体D.分别用35S和32P的动物血清培养T2噬菌体B7. 如果用15N、32P、35S标记噬菌体,让其侵染细菌,产生的子代噬菌体与亲代噬菌体形态完全相同,而子代噬菌体的组成成分中,能够找到的放射性元素为( )A.可在外壳中找到15N和35S B.可在DNA中找到15N、32PC.可在外壳中找到15N D.可在DNA中找到15N、32P、35SB8.用15N标记某噬菌体DNA ,然后再侵染细菌,假设细菌破裂后共释放出16个噬菌体,那么这些噬菌体中有几个不含15N ( )A.2 B.8 C.14 D.16B9. 含有2000个碱基的DNA ,每条链上的碱基排列方式有( )A.42000个B.41000个C.22000个D.21000个10.右图是DNA分子局部结构示意图,请据图答复:(1 )图中有种碱基,有个完整的脱氧核苷酸单位,有个游离磷酸基,有个氢键 .(2 )从主链看,两条单链方向;从碱基关系看,两条单链 .(3 )图中的4、5叫,假设该DNA片段中的这些结构可任意替换,那么可形成种不同的DNA片段。
2.1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第1课时)
班别姓名学号【学习目标】:1、减数分裂的过程 2、比较精子和卵子的形成过程
3、减数分裂过程总染色体和DNA的变化规律
1
1.形成场所:_精巢___ (或睾丸)
2.形成过程
(1)减数第一次分裂
①间期:染色体__复制___,每条染色体都包含__2_条姐妹染色单体。
②前期:____同源染色体___联会形成____
四分体_,
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
常发生__交叉互换_____
【注:一对同源染色体= 一个四分体= 2 条染色体= 4 条染色单体= 4 个DNA分子】
③中期:每对同源染色体___排列在赤道板上。
④后期:____同源染色体____分离,并移向细胞两极。
结果: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分裂成为两个次级精母细胞。
染色体数目减半。
(2)减数第二次分裂
①间期:通常没有或时间很短,染色体不再复制。
②分裂期: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基本过程与有丝分裂相似:染色体的__着丝点__分裂,__染色单体_
分开,在纺锤丝的牵引下,移向两极。
两个次级精母细胞分裂成 4 个精细胞,减数分裂完成。
两个次级精母细胞分裂成 4 个精细胞,减数分裂完成。
【同步训练】下列几组染色体中,属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是:( D )
【相关概念P18】
①同源染色体: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形状和大小一般都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②联会: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
③四分体:每条染色体都含有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因此,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含有四条染色单体。
④交叉互换: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常发生缠绕,并交换一部分片段的现象。
【课后作业】1、完成《三维设计》P22 P95 2、书本P22
1.场所: 卵巢
2.过程:
结合书本P25-26)
(设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为2N)
NA
的
2.1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第2课时)
班别姓名学号【学习目标】:1、受精作用的过程和意义 2、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比较
①同源染色体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②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间发生交叉互换。
【思考】假设某雌性或雄性动物体内有n对同源染色体:一个精原细胞产生 2 种配子,而该雄性动物体内产生2n种配子;
一个卵原细胞产生 1 种配子。
而该雌性动物体内产生2n种配子
2.受精作用
(1)概念:__卵细胞___和精子相互识别、融合成为___受精卵__的过程。
(2)实质:精子的细胞核与卵细胞的__细胞核_相融合,使彼此的__染色体__会合在一起。
(3)结果:受精卵中的_染色体___数目又恢复到体细胞中的数目,其中一半染色体来自_精子(父方)__,
另一半来自__卵细胞(母方)__。
(4)意义:①有利于生物在_自然选择__中进化。
②就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而言,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
于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
中__染色体_数目的恒定,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都
是十分重要的。
(5)图形表示受精作用的过程
结合《三维设计》P24“考向
【同步训练】
1.在减数分裂整个过程中,细胞分裂次数、染色体复制次数、着丝点分裂次数、染色体减半次数、DNA减
半次数依次是()
A.1、2、2、1、2 B.1、1、1、2、1 C.2、
1、1、
2、1 D.2、1、1、1、2
2.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之比为1∶1时期()
A.第一次分裂四分体时期 B.第一次分裂后期
C.第二次分裂中期 D.第二次分裂后期
3.如果某精原细胞有三对同源染色体,以A和a,B和b,C和c表示,下列哪四个精子来自同一个
精原细胞()
A.aBc AbC aBc AbC B.AbC aBc abC abc
C.AbC Abc abc ABC D.abC abc aBc ABC
4.卵细胞形成特点不同于精子形成特点的是()
①卵细胞的形成过程无变形期②一个初级卵母细
胞只形成一个卵细胞
③卵细胞形成过程中无联会现象④卵细胞形成过程
中不出现四分体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
④
5.基因型为AaBbCc 的一个初级卵母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的
卵细胞类型有()
A.1种B.2种C.8种
D.16种
6.某一生物体细胞内有四对同源染色体,假设一个初级卵母
细胞在产生卵细胞的过程中,其中一个次级卵
母细胞在分裂后期一对姐妹染色单体移向了同一极,则这
个初级卵母细胞产生正常卵细胞和异常卵细
胞的比例为()
A.1︰1 B.1︰2 C.1︰3
D.0︰1
7.下图是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一个细胞中染
色体数目变化规律的曲线和分裂过程中各分裂
相之间的对应关系图,其中错误有
()
A.0处 B.1处 C.2处 D.4
处
8.(上海高考题)右图为一种二倍体高等生物细胞分裂
过程
中某时期的示意图。
请回答:
(1)该细胞所处分裂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它的
名称为次级精母细胞
和第二极体。
(2)该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最多时为 10 条,染色单体最多时为 20 ,
DNA分子最多时为 20 个。
【课后作业】《三维设计》P26 P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