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体静力学
- 格式:doc
- 大小:436.00 KB
- 文档页数:6
流体静力学方程式流体静力学是研究流体在静止状态下的力学性质的学科。
它是流体力学的一个分支,研究流体静止时的压力、密度、重力等因素对流体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流体静力学的方程式及其应用。
正文流体静力学方程式是描述流体静止时的力学行为的数学表达式。
主要包括两个方程式:流体静力平衡方程和流体连续性方程。
一、流体静力平衡方程流体静力平衡方程是基于力的平衡原理得出的。
它可以用来描述流体内外压力的均衡状态。
在一个封闭的容器中,流体的压力在各个方向上必须保持平衡。
这个平衡关系可以用以下方程式表示:P = ρg其中,P是压力场的梯度,ρ是流体的密度,g是重力加速度。
这个方程式表明流体中各个点的压力梯度与密度和重力加速度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二、流体连续性方程流体连续性方程是基于流体质量守恒原理得出的。
它描述了流体在任意两个点之间质量的守恒关系。
对于一个不可压缩的流体(密度恒定),流体连续性方程可以用以下方程式表示:·v = 0其中,·v表示流体速度场的散度。
这个方程式表明流体在任意两个点之间的流量守恒,流出的质量等于流入的质量。
这两个方程式是流体静力学中的基本方程,通过它们可以计算流体静止时的压力分布和速度分布。
在实际的工程应用中,它们被广泛用于分析和设计涉及流体静力学的系统,如水坝、水管等。
总结起来,流体静力学方程式是描述流体静止时力学行为的基本数学表达式。
通过流体静力平衡方程和流体连续性方程,我们可以了解流体静态时的压力分布和速度分布,进而应用于实际工程中的设计和分析。
这些方程式为我们提供了深入理解流体静力学的基础,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应对与流体静力学相关的问题。
流体力学中的流体静力学方程流体力学是研究流体运动和流体行为的物理学科。
它涉及到各种复杂的力学现象,其中之一就是流体静力学方程。
流体静力学方程描述了静止流体中各个点的力学平衡条件,它是流体力学的基础。
在介绍流体静力学方程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流体静力学的基本概念。
流体是一种无固定形状的物质,包括液体和气体。
流体的特性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压力的影响。
流体静力学研究的是流体在静止状态下的力学行为,即不考虑流体的运动情况。
流体静力学方程可以通过两个基本方程来描述,分别是压力方程和流体压强分布方程。
1. 压力方程:在流体静力学中,压力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
它可以通过以下方程来描述:∇P = -ρg其中P是压力,∇P表示压力梯度,ρ是流体的密度,g是重力加速度。
上述方程意味着压力梯度的方向是压力降低的方向。
当流体静止时,压力在任意两点之间的变化只受到重力的影响。
这是因为重力会使流体向下运动,从而导致压力的变化。
2. 流体压强分布方程:流体压强分布方程是描述流体静止状态下压强分布的方程。
它可以通过以下方程来表示:P = P0 + ρgz其中P是流体某一点的压强,P0是参考点的压强,ρ是流体的密度,g是重力加速度,z是从参考点到目标点的垂直距离。
上述方程表明了流体压强随着高度的增加而递减。
这是因为在静止流体中,压强的变化只取决于液体的密度和重力的作用。
除了上述两个基本方程外,流体静力学还涉及到一些附加的方程,如流体的静力平衡方程和流体的表面张力方程。
这些方程在一些特殊情况下起到重要的作用,能够进一步描述流体静止时的行为。
总结起来,流体静力学方程是描述流体静止状态下的力学平衡条件的方程。
它们包括压力方程和流体压强分布方程,能够很好地描述流体静态行为。
在流体力学的研究中,深入理解和应用这些方程对于解决各种与流体静力学相关的问题非常重要。
流体静力学的基本概念流体静力学是研究流体静止状态下力学问题的一个分支学科,它研究的是流体在没有任何外力作用下的平衡状态。
本文将介绍流体静力学的基本概念,涵盖了流体的特性、静压力、浮力和大气压等内容。
一、流体的特性流体是指能够流动的物质,包括液体和气体。
流体的特性包括密度、压强、粘性和流动性。
密度是指单位体积内所含质量的量度,它影响着流体的静力学性质。
压强是指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力的大小,它是流体静力学研究的重要参数。
粘性是流体流动的内在性质,它主要影响流体的黏滞阻力。
流动性是指流体具有流动性质的特性,它使得流体可以流动而不断变形。
二、静压力静压力是指流体由于自身重力而产生的压力。
根据帕斯卡定律,静压力只与流体的高度和密度有关,与容器的形状和大小无关。
静压力的计算公式为P = ρgh,其中P表示静压力,ρ表示流体的密度,g表示重力加速度,h表示流体的高度。
静压力在生活中广泛应用,例如水压问题、水塔和大气压计等。
三、浮力浮力是指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向上的力。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的大小等于被物体所取代的液体的重量。
浮力对于确定物体在液体中的浮沉状态非常重要。
当物体的密度大于液体时,物体将沉没;当物体的密度小于液体时,物体将浮起。
浮力广泛应用于海洋工程、船舶浮力和潜水等领域。
四、大气压大气压是指大气层对单位面积造成的压力。
大气压随着高度的上升而递减,这是由于大气层的厚度不均匀性造成的。
常用的大气压单位是帕斯卡(Pa),标准大气压为101.325kPa。
大气压力对于气象学、高空飞行和气压计测量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结语本文介绍了流体静力学的基本概念,包括流体的特性、静压力、浮力和大气压。
了解流体静力学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流体在静止状态下的行为特点和力学问题。
学习流体静力学不仅是物理学和工程学等学科的基础,也是探索自然界中流体行为的重要一步。
流体力学中的流体静力学流体静力学是流体力学的一个分支,研究静止流体的行为。
它涉及到压力、力的作用和流体的静压力等方面。
本文将介绍流体静力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
一、流体静力学概述流体静力学主要研究静止流体的性质,不考虑流体的运动。
在流体静力学中,我们关注的是流体的压力以及压力的传递和计算。
1.1 压力的定义压力是指单位面积上所受的力,可以用公式P=F/A来表示,其中P 为压力,F为作用力,A为受力面积。
通常情况下,压力是沿法线方向均匀分布的,即P=F/A。
1.2 流体静力学的基本原理根据帕斯卡定律,当外力作用于静止的不可压缩流体时,流体中各点的压强相等。
这意味着在静止流体中,压力在整个流体中传递是均匀且无损失的。
1.3 流体静压力流体静压力是指流体由于受到重力或外力的作用而在垂直平面上的压力。
在静止的流体中,静压力在不同的深度处有不同的大小,按照帕斯卡定律,静压力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加。
二、流体静压力的计算在流体静力学中,计算流体静压力的方法是基于重力和液体的密度。
下面将介绍两个常见的计算流体静压力的公式。
2.1 绝对压力公式对于水平面上的静止液体,绝对压力公式可以通过公式P=ρgh计算,其中ρ为液体的密度,g为重力加速度,h为液体的高度。
2.2 相对压力公式相对压力是指相对于外部环境的压力变化。
对于不考虑大气压力的情况下,相对压力公式可以通过公式P=ρg(h2-h1)计算,其中h2和h1分别表示液体的两个高度。
三、流体静力学的应用流体静力学在实际工程和科学研究中有广泛的应用。
下面将介绍几个常见的应用场景。
3.1 液体压力传感器流体静压力的均匀性和无损失传递的特性使得它可以用于液体压力传感器的设计。
通过测量液体静压力,可以获得液体容器内液位的信息,进而对液体的流量和压力进行控制。
3.2 水坝工程在水坝工程中,流体静力学可以帮助我们计算水压对水坝的压力。
通过对水坝的结构进行理论分析,可以确保水坝在水压作用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工程流体力学公式1.流体静力学公式:(1) 压强公式:P = ρgh,其中P为压强,ρ为流体密度,g为重力加速度,h为液面高度。
(2)压力公式:P=F/A,其中P为压力,F为作用力,A为受力面积。
2.流体力学基本方程:(1)质量守恒方程:∂(ρ)/∂t+∇·(ρv)=0,其中ρ为密度,t为时间,v为速度矢量。
(2) 动量守恒方程:∂(ρv)/∂t + ∇·(ρvv) = -∇P + ∇·τ +ρg,其中P为压力,τ为应力张量,g为重力加速度。
(3) 能量守恒方程:∂(ρe)/∂t + ∇·(ρev) = -P∇·v +∇·(k∇T) + ρg·v,其中e为单位质量的总能量,T为温度,k为热传导系数。
3.流体动力学方程:(1)欧拉方程:∂v/∂t+(v·∇)v=-∇(P/ρ)+g,其中v为速度矢量,P为压力,ρ为密度,g为重力加速度。
(2)再循环方程:∂v/∂t+(v·∇)v=-∇(P/ρ)+g+F/M,其中F为体积力,M为质量。
4.流体阻力公式:(1) 粘性流体的阻力公式:F = 6πμrv,其中F为阻力,μ为粘度,r为流体直径,v为速度。
(2)粘性流体在管道中的流量公式:Q=(π/8)ΔP(R^4)/(Lμ),其中Q为流量,ΔP为压差,R为半径,L为管道长度,μ为粘度。
5.流体力学定律:(1) Pascal定律:在封闭的液体容器中,施加在液体上的外力将均匀传递到液体的每一个点。
(2) Bernoulli定律:沿着流体流动方向,速度增大则压力减小,速度减小则压力增大。
除了上述公式之外,还有许多与特定问题相关的公式,如雷诺数、流体阻力系数、泵和液力传动公式等。
这些公式是工程流体力学研究和设计的基础,可以帮助工程师分析和解决与流体运动和相互作用有关的问题。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工程流体力学实验报告
实验日期:2015/10/成绩:
班级:学号:姓名:李教师:
同组者:
实验一、流体静力学实验
一、实验目的:填空
1.掌握用液式测压计测量流体静压强的技能;
2.验证不可压缩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加深对位置水头、压力水头和测压管水头的理解;
3. 观察真空度(负压)的产生过程,进一步加深对真空度的理解;
4.测定油的相对密度;
5.通过对诸多流体静力学现象的实验分析,进一步提高解决静力学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装置
1、在图1-1-1下方的横线上正确填写实验装置各部分的名称
本实验的装置如图所示。
1. 测压管;
2. 带标尺的测压管;
3. 连通管;
4. 通气阀;
5. 加压打气球;
6. 真空测压管;
7. 截止阀;8. U形测压管;9. 油柱;
10. 水柱;11. 减压放水阀
图1-1-1 流体静力学实验装置图
2、说明
1.所有测管液面标高均以 标尺(测压管2)零读数为基准;
2.仪器铭牌所注B ∇、C ∇、D ∇系测点B 、C 、D 标高;若同时取标尺零点作为 静
力学基本方程 的基准,则B ∇、C ∇、D ∇亦为B z 、C z 、D z ;
3.本仪器中所有阀门旋柄 顺 管轴线为开。
三、实验原理 在横线上正确写出以下公式
1.在重力作用下不可压缩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 形式之一:
z + p/r = const
(1-1-1a )
形式之二:
h p p γ+=0 (1-1b )
式中 z ——被测点在基准面以上的位置高度;
p ——被测点的静水压强,用相对压强表示,以下同;
0p ——水箱中液面的表面压强; γ——液体重度;
h ——被测点的液体深度。
2. 油密度测量原理
当U 型管中水面与油水界面齐平(图1-1-2),取其顶面为等压面,有
01w 1o p h H γγ== (1-1-2) 另当U 型管中水面和油面齐平(图1-1-3),取其油水界面为等压面,则有
02w o p H H γγ+= 即
02w 2o w p h H H γγγ=-=- (1-1-3)
h 1
w
h 2
图1-1-2 图1-1-3
由(1-1-2)、(1-1-3)两式联解可得: 21h h H +=
代入式(1-1-2)得油的相对密度o d
d0=r0/rw=h1/(h1+h2) (1-1-4)
根据式(1-1-4),可以用仪器(不用额外尺子)直接测得o d 。
四、实验要求 填空
1.记录有关常数 实验装置编号No. 6
各测点的标尺读数为:
B ∇= 2.1 cm ;
C ∇= -2.9 cm ;
D ∇= -5.9 cm ; 基准面选在 标尺0刻度所在水平面; C z = -2.9 cm ; D z = -5.9 cm ; 2.分别求出各次测量时,A 、B 、C 、D 点的压强,并选择一基准验证同一静止液体内的任意二点C 、D 的(p
z γ
+
)是否为常数?
答:各次测量时A 、B 、C 、D 点的压强如表1所示(见下页)
选择标尺0刻度所在水平面为基准,由表1-1-1最后两列所示,可知
Zc+Pc /r c = Z D +P D /r D, 即任意二点C 、D 的(
p
z γ+
)为常数。
3.求出油的重度。
o = 8232
4.测出6#测压管插入小水杯水中深度。
6h ∆= 3.40 cm 5.完成表1-1-1及表1-1-2。
五、实验步骤 填空
1.搞清仪器组成及其用法。
包括:
1)各阀门的开关; 2)加压方法
关闭所有阀门(包括截止阀),然后用 打气阀 充气; 3)减压方法
开启箱底 减压放水阀11放水; 4)检查仪器是否密封
加压后检查 测压管1,2,8的 液面高程是否恒定。
若下降,表明漏气,应查明原因并加以处理。
2.记录仪器编号、各常数。
3.实验操作,记录并处理实验数据,见表1-1-1和表1-1-2。
4.量测点静压强。
1)打开通气阀4(此时00=p ),记录 水箱液面标高 0∇和 测压管2的液面标高
H ∇(此时0H ∇=∇);
2)关闭 通气阀4 及截止阀7,加压使之形成00p > ,测记0∇及H ∇;
3)打开 减压放水阀 ,使之形成00<p (要求其中一次B
0p γ
< ,
即H B ∇<∇),测记0∇及H ∇。
5.测出测压管6插入小水杯中的深度。
6.测定油的相对密度o d 。
1)开启通气阀4,测记0∇;
2)关闭 通气阀4 ,打气加压(00>p ),微调放气螺母使U 形管中水面与油水交界面齐平(图1-1-2),测记0∇及H ∇(此过程反复进行3次)。
3)打开通气阀4,待液面稳定后,关闭所有阀门;然后开启 减压放水阀 降压
(00<p ),使U 形管中的水面与油面齐平(图1-1-3),测记0∇及H ∇ (此过程亦反复进行3次)。
六、注意事项(填空)
1.用打气球加压、减压需缓慢,以防 液体溢出 及 油珠吸附在管壁上 ; 打气后务必关闭打气球下端阀门,以防漏气。
2.在实验过程中,装置的 气密性 要求保持良好。
表1 各次测量时A 、B 、C 、D 点压强
(注:第四大题第2小题)
5
七、问题分析
1.同一静止液体内的测压管水头线是根什么线?
同一静止液体内的测压管水头线是根水平线。
2.当
B 0
p 时,静压仪中的真空区域有哪些?
(1)过测压管2液面作一水平面,该水平面以上密封的空间为真空区域;
(2)过箱顶小水杯的液面作一水平面,在该液面以上,真空测压管中的水体所占区域为真空区域;
(3)U形测压管中,自左侧水面向下一段液柱区域(截止到压强等于大气压处)为真空区域。
3.若再备一根直尺,试采用另外最简便的方法测定
o
d。
关闭通气阀和截止阀,用打气球加压,使测压管页面高于水箱液面,用直尺量出高度差h1;同时使U形管右侧油水液面高于左侧水的液面,用直尺量出油水液面和水液面高度差h2;再用直尺量出油柱高度h3。
则有r w h1=r0h3+r w h2,所以有d0=r0/r w=(h1-h2)/h3。
4.如测压管太细,对测量结果将有何影响?
测压管太细,由于毛细管力的作用,会使液面读数偏高(水溶液)或;
但是,对于最后测量结果却没有什么影响,这是因为对于两个测压管1,2或U 形测压管的两管而言,由于毛细管力作用而产生的读数误差相互抵消,所以最后测量的结果不变。
5.过C点作一水平面,相对管1、2、8及水箱中液体而言,这个水平面是不是等压面?哪一部分液体是同一等压面?
这个水平面不全是等压面,仅对于管1、2及水箱中的液体而言,该水平面是等压面。
八、心得体会
(1)通过该实验,我明白了液式测压计测量流体静压强的原理,熟悉了操作方法,验证了不可压缩流体的静力学基本方程,加深了对位置水头、压力水头、测压管水头和真空度等概念的理解;
(2)通过对流体静力学现象的实验分析,使我初步有了解决静力学实际问题的经验。
(3)通过做实验,加强了我的动手能力和与别人合作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