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知识小结
- 格式:docx
- 大小:21.57 KB
- 文档页数:4
语言学学习总结我的语言学课程从开学到现在学习也有一段时间了,一方面老师都讲授了很多专业知识点,同时又结合实际让我们进行了课程练习,对我而言是受益非浅。
因为大学里的专业是汉语言文学,虽然本科阶段没有学过关于语言学的相关内容,但通过本次学习,使我对语言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同时对这门课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首先,对于《语言学概论》这门课程,我认为应该将重点放在掌握理论的基础上,进行大量的练习题目来巩固对语言的认识和感知,不能只局限于理论上的介绍,否则就会陷入到理论的海洋中而无法自拔,要做到运用自如才算是真正地掌握。
我还记得本科期间所做的一些关于语言研究的问卷调查,其中涉及到很多语言相关的知识,作为大二学生,了解语言学领域的发展史也是十分必要的。
由此可见,想要真正掌握一门语言,不仅要做到理论上的完善,同时还要多进行练习,并且结合理论进行相应的思考,这样才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次,学习语言学除了要对这门课程有清晰的认识之外,还需要掌握这门学科的历史和发展。
因为语言学也是一门年轻的学科,它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语言学家的研究工作,而古希腊语言学家的研究工作,在西方近代语言学诞生之前,对语言的研究是十分丰富且有成果的,比如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等。
随着近代科学理论和思维方式的出现,各种语言学派逐渐诞生,从而引起了语言学理论体系的全面革新,使得这门学科从此变得绚丽多彩。
如果能够了解语言学的历史和发展,将会对我们的专业学习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当然,不同语言学者的研究方向各有不同,所以他们的研究对象往往是不同的。
我记得在课堂上就经常会听到关于“研究音位的角度”的讨论,虽然已经毕业很久了,但每次回想起来依旧觉得新鲜,甚至有一种恍如昨日的感觉。
语言学家对语言的观察都有不同的角度,但归根结底他们都在试图通过对语言的分析来揭示语言的规律性,所以在具体的语言研究中,我们也需要多个角度、不同方向地去探索语言的奥秘。
最后,不得不提的就是语言学的实践意义。
《语言学基础概念总结》语言学是一门研究语言的科学,它涵盖了语言的各个方面,包括语言的结构、功能、历史演变以及语言在社会中的作用等。
本文将对语言学的一些基础概念进行总结。
一、语言的定义和特征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它是一种符号系统,由语音、词汇和语法构成。
语言具有以下特征:1. 任意性:语言符号的形式和意义之间的关系是任意的,即语言符号的音和义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2. 线条性:语言符号在时间上是依次出现的,具有线条性特征。
3. 系统性:语言是一个系统,各个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
4. 社会性:语言是社会的产物,它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同时也反映了社会的特点。
二、语音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是语言符号的声音形式。
语音具有以下特点:1. 物理属性:语音具有音高、音强、音长和音色等物理属性。
2. 生理属性:语音是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的,发音器官的活动决定了语音的生理属性。
3. 社会属性:语音的社会属性表现在不同的语言或方言中,语音的发音和意义可能不同。
三、词汇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是语言中所有词的总汇。
词汇具有以下特点:1. 数量庞大:语言中的词汇数量非常庞大,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认知不断增加。
2. 系统性:词汇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形成一个词汇系统。
3. 多义性:许多词汇具有多个意义,这是词汇多义性的表现。
4. 变化性:词汇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认知不断变化,新的词汇不断产生,旧的词汇逐渐淘汰。
四、语法语法是语言的结构规则,它规定了词如何组合成句子。
语法具有以下特点:1. 抽象性:语法是对语言结构的抽象概括,它不涉及具体的语言内容。
2. 递归性:语法结构可以层层嵌套,具有递归性特征。
3. 稳定性:语法相对稳定,变化比较缓慢。
4. 民族性:不同的语言有不同的语法结构,这反映了不同民族的思维方式和文化特点。
五、语义语义是语言的意义内容,它是语言符号所表达的意义。
语义具有以下特点:1. 客观性:语义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具有客观性。
经典语言知识点总结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流工具之一,它不仅传达了信息,还反映了人类思维方式和文化背景。
在语言学习和理解过程中,我们需要掌握一些经典的语言知识点,这些知识点包括语音、语法、词汇和语用等方面的内容。
下面将从这些方面分别进行知识点总结。
语音知识点语音学是语言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语音的产生、特点和运用。
在学习语音知识时,我们需要了解音素、音素组合、音节、重音、语调等基本概念。
音素是语言中的基本音位,是语音学研究的基本单位。
不同语言中的音素数量和种类都有所不同。
音素组合是指不同音素之间的组合方式,能够产生不同的意义。
音节是语言中最小的音韵单位,由一个或多个音素组成。
重音是指在一个词中,声音的强度和音高突出的音节。
语调是指语音的升降起伏、变化轻重的音调。
语音知识的掌握对于正确发音、流利交流和外语学习都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学好英语语音知识有助于我们准确地理解和表达英语,增强交流的效果。
语法知识点语法是研究语言结构、句子构成和语法规则的学科。
在语法知识中,我们需要了解句子成分、句型结构、语法规则等内容。
句子成分是指构成句子的基本部分,包括主语、谓语、宾语、定语和状语等。
在了解句子成分的基础上,我们可以进一步学习句型结构,例如简单句、并列句、复合句等。
了解句型结构对于我们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句子具有重要意义。
语法规则是指语言中的结构规律和搭配要求。
例如,英语中的时态、语态、语气、语态等语法规则需我们掌握和运用。
熟练掌握语法规则有助于我们正确表达思想和信息,增强语言的表达力和说服力。
词汇知识点词汇是语言的基本组成部分,它是语言中表达意义的基本单位。
在学习词汇知识时,我们需要了解词类、词义辨析、词汇量扩充等内容。
词类是指词汇按照语法功能和意义分类的方式。
常见的词类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代词、冠词、连词和介词等。
了解词类对于我们正确理解和运用词汇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名词表示人、事、物、地点等概念,能够帮助我们正确理解和表达实际意义。
语言学知识点总结语言学是研究语言的科学,旨在探讨语言的结构、使用和发展规律。
本文将对语言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进行总结,帮助读者对语言学有更全面的了解。
一、语音学语音学是研究语言声音的科学。
其主要内容包括音位、音节、音系、音变等。
音位是指在某种语言中有区别意义的声音单位。
不同语言的音位系统各有特点,例如英语中的/t/和/d/在不同位置上发音时可能存在音变现象。
音节是指语言中具有独立发音的最小单位。
一个音节通常由一个或者多个音位组成,其中必须有一个元音。
音系是指一个语言中的全部音位的系统。
例如英语的音系包含了辅音和元音,它们可以按不同特征进行分类和描述。
音变是指语音在特定语音环境下发生的变化。
一个音位在不同的语音环境中可能会有不同的发音,这种现象就叫做音变。
二、词法学词法学研究的是词语的形态和构词规律。
词法学主要包括词的分类、词义、派生等方面的研究。
词的分类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词可以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等。
不同类别的词在语法和词义上有各自的特点。
词义是指词的意义。
一个词可以有多个意义,根据上下文来理解具体的意思。
语境对于词义的理解非常重要。
派生是指通过添加前缀、后缀或者改变词形来创造新词。
派生是词语演化和发展的重要手段。
三、句法学句法学是研究句子结构和语法规则的学科。
它关注的是句子中词语的组织和句子之间的关系。
短语结构是指词语在句子中的组织形式。
一个句子可以被分解为若干个短语,它们按照一定的顺序组成句子的结构。
句法关系是指不同短语在句子中的语法关系。
例如主谓关系、动宾关系等。
句法关系对句子的理解和翻译都非常重要。
四、语义学语义学研究的是词语和句子的意义。
它试图解释语言中的概念和关系,了解句子的真实含义。
词义是词语的基本意思,通过词的定义、例句和上下文来解释词的意思。
句义是指句子的意义。
句意可以通过句子的结构和上下文来理解。
语用学研究的是语言使用的具体情境和交际功能。
它关注语言如何在特定环境中进行交流。
语言学知识点总结语言学是一门研究语言的科学,它涵盖了众多的分支和领域,对于我们理解语言的本质、结构、功能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对一些重要语言学知识点的总结。
一、语言的定义和本质语言是人类用于交流和思维的符号系统。
它具有任意性、二层性、创造性和移位性等特征。
任意性指语言符号的形式与其所代表的意义之间没有必然的、内在的联系,是约定俗成的。
比如“书”这个词为什么代表书籍这一概念,并没有天然的逻辑联系,只是大家都这样认同和使用。
二层性是指语言具有语音和语法两个层面。
语音层是语言的外在表现形式,而语法层则是组织和规则,使得语音能够组合成有意义的语言单位。
创造性使得我们能够用有限的语言单位创造出无限的表达方式,来传达各种新的思想和概念。
移位性则让我们可以谈论过去、未来和不在眼前的事物。
二、语言的结构语言结构包括语音、词汇、语法和语义等方面。
语音学研究语言的声音系统,包括元音、辅音的发音特点,以及语音的组合和变化规律。
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包括词的构成、词义的演变和词汇的分类等。
语法规则决定了词如何组合成句子,包括词法和句法。
词法涉及词的形态变化,如名词的复数、动词的时态等;句法则关注句子的结构和成分。
语义学探讨语言符号与它们所指称的对象之间的关系,研究词义和句义的理解和表达。
三、语言的功能语言具有多种功能,如交际功能、思维功能、记录功能、文化传承功能等。
交际功能是语言最基本的功能,使人们能够相互交流信息、表达情感和想法。
思维功能帮助我们组织和表达思维,语言和思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记录功能让我们能够将知识、经验和历史等信息保存下来。
文化传承功能则通过语言传递文化传统、价值观念和社会规范。
四、语言的发展语言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语言的发展受到社会、历史、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新词汇不断产生,旧词汇可能逐渐消亡或改变意义。
例如,随着科技的发展,出现了“互联网”“智能手机”等新词汇。
语音和语法也会发生变化,语音的演变可能导致读音的改变,语法规则可能会简化或变得更加复杂。
语言学概论—重点知识总结第一章:语言和语言学第一节认识人类的语言1.只有人类才有语言;与动物鸣叫的区别:内容更多、用处更大、能够创造;语言与民族、国家的关系?——三者关系复杂语言是最直接、最易识别的民族标志;同一民族可以有多种语言;2.语言的类型历时-谱系分类:亲属关系——英语、德语都属于日耳曼语系;汉语、藏语都属于汉藏语系;共时-形态分类:孤立语(汉语:突出语序和虚词的作用);形态语(英德俄-屈折语;日韩维-黏着语)3.语言的表现形式:语言和言语、本体和外围、口语和书面语1)语言和言语语言:说话的工具,是约定成俗的;比如:普通话、英语;言语:说话,包含言语作品和言语动作,比如:说:“翠花,上酸菜”;2)选择/名词:本体和外围本体:语言内部包含的要素,比如:语音、语法、语义;外围:语言和其他事物的关系,比如:语言和思维、语言和历史、语言和民族文化;3)口语和口语口语:说的话;第一性的,是书面语产生的基础书面语:写的字;第二性,在口语的基础上,加工提炼而成;第二节语言符号和语言结构1.语言符号必须同时具有表示具体意义的物质实体(红绿灯)和物质实体所表示的特定意义(红灯停绿灯行);2.语言的符号特性:能指和所指、约定和任意、不变和可变;1)能指和所指(口诀:能声所意)能指:把语言符号中能够指称某种意义的声音称为“能指”;所指:把语言符号中有特定声音表示的意义称为“所指”;2)约定和任意约定:人为的规定任意:符号表示意义没有必然联系,只需人人都认定或气就行3)不变和可变可变性的根本原因在于任意性3.语言的结构特性:线性和离散、组合和聚合、层次和层级1)线性和离散:构成语言结构的基础条件;线性:语言符号只能一个一个按工夫顺序成一条线排列;离散性:语言符合可以分解还原成一个一个的符号(词);2)组合和聚合组合:哪一个成分在前、哪一个成分在后的结构特征;(又叫句法功用)聚合:同一类成分可以相互替换的结构特性;3)层次和层级层次:一个小单位内部的成分组合叫做“层次”;(语素组合成词、词组合成词组、词组组合成句子)层级:各个小单位之间的联系叫做“层级”;(词和词一级的内在分别)第三节研究语言的科学1.学科研究的方向分类:本体研究、语言与心理、语言和使用;1)本体研究:对语音、语汇、语法、语义的研究;2)语言与心理研究:语言和心理之间的关系和相互影响;3)语言与应用研究:语言学和信息处理,把理论在实践中的运用;2.语言与哲学1)“名无固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出自XXX的《正名篇》;2)“小学”包括:《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3.语言研究1)XXX的《通俗语言学教程》提出了“结构主义语言学”“能指和所指”,是结构语言学的奠基人;2)XXX:北美结构主义学家,间接成分分析法;3)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包括普遍语法、句法自治等观点;第二章语言的物质载体——语音第一节语音概说1.语音:“人说话的声音”,更严格地说,语音是人的发音器官发出的、用于人与人之间交际并表达一定意义的声音。
语言学应用基础知识点总结语言学是研究语言的学科,它涵盖了语音学、语法学、语义学、语用学等多个方面。
语言学应用基础知识点是学习语言学的重要内容,掌握这些知识点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语言,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对语言教育、翻译、交际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下面就对语言学应用基础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语音学语音学是研究语音的学科,它主要包括语音的音位、音系、音变规律、语音的分类和描述等内容。
在语言学应用中,语音学主要涉及语音的教学和听力训练。
学生在学习语音学的时候,需要掌握以下几个重要的知识点:1. 国际音标:国际音标是描述语音的国际标准符号,它包括元音和辅音的符号以及相应的发音方法。
学生在学习语音学的时候,需要掌握国际音标的使用方法,能够准确地使用国际音标来表示各种语音。
2. 语音的分类:语音可以分为元音和辅音两种类型,元音是语音的主体部分,而辅音是语音的衬托部分。
学生需要了解元音和辅音的分类方法和区别,能够准确地识别不同的语音。
3. 语音的发音:学生需要了解语音的发音方法,掌握各种语音的发音技巧,能够准确地发出各种语音,同时也能够对口型进行调整,使语音的发音更加标准。
4. 语音的变异规律:语音在不同的语音环境下会发生变异,学生需要了解语音的变异规律,能够正确地理解和使用语音。
语音学的基础知识对语言学应用有着重要的影响,它对提高学生的语音表达能力和听力训练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语法学语法学是研究句子结构和词汇搭配规律的学科,它主要包括句法、语法和语态等内容。
在语言学应用中,语法学主要涉及语法教学和写作训练。
学生在学习语法学的时候,需要掌握以下几个重要的知识点:1. 句子结构:句子是语言的基本单位,学生需要了解句子的组成结构,包括主谓宾结构、主谓宾补结构等,能够正确地分析和理解句子。
2. 词类和句法功能:在语法学的学习中,学生需要掌握各种词类的分类和句法功能,能够准确地识别和使用不同的词类,并了解它们在句子中的作用和地位。
语言学知识点总结一、语言的定义和特点语言是人类交流思想、表达情感、传递信息的一种符号系统。
它具有以下特点:1. 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语言使用具有特定意义的符号来表示事物和概念。
2. 语言具有交流功能:语言是人类交流的工具,通过语言可以传达思想、交流情感、传递信息。
3. 语言具有社会性:语言是社会行为的产物,其形成和发展与人类社会密切相关。
4. 语言具有文化特性:不同语言反映了不同的文化观念和价值体系。
二、语音学语音学是研究语音的科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音位与音素:语音学将语音分为不同的音位,而音位又由音素组成。
2. 发音器官:语音的产生与发音器官的构造和功能密切相关,如喉、口腔、舌等。
3. 音节与音变:语音学研究了音节的构成和变化规律。
4. 语调和语音语调:语调是语音的音高变化,而语音语调则是语言的音高、音长和音强等变化。
三、语法学语法学是研究语言结构和语言规则的学科,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词类与句法关系:语法学将词语分为不同的词类,并研究它们在句子中的作用和关系。
2. 句子结构与语序:语法学研究句子的构成和语序的规律,如主谓宾结构、主谓一致等。
3. 句法关系和语法功能:语法学研究句子中词语之间的关系,如主谓关系、动宾关系等。
4. 语法规则和语法变化:语法学研究了语法规则的形成和变化,如词形变化、语法变异等。
四、语义学语义学是研究语言意义的学科,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词义和词汇关系:语义学研究词语的意义和词语之间的关系,如同义词、反义词等。
2. 句义和句子意义:语义学研究句子的意义和句子中词语之间的关系,如逻辑关系、语义角色等。
3. 语用学:语义学研究语言使用中的意义和交际功能,如语境效应、指称和暗示等。
五、语言变化与语言接触语言是动态的,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
语言变化研究语言变迁的原因和规律,语言接触研究不同语言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借用现象。
六、语言习得与语言教学语言习得研究儿童和成人习得语言的过程和规律,语言教学研究如何有效地教授和学习语言。
语言文字学知识点归纳总结语言文字学是研究语言的科学,它涉及语言的起源、结构、规则以及语言与思维、社会文化关系等方面的问题。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语言文字学的一些核心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一、语言的定义与特征语言是人类进行交流的主要工具,它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 符号系统:语言使用符号来表示特定的意义,这些符号可以是声音、文字或手势等。
2. 有限性:每种语言都有一定的词汇和语法规则,但是数量是有限的。
3. 社会性:语言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它与社会和文化密切相关。
4. 双向性:语言既可以被用于表达,也可以被用于理解。
二、语音学语音学是语言学的一个分支,研究语音及其规律。
主要内容包括音位、音节、音变等。
1. 音位:语言中的基本音素单元。
不同语言中的音位数量和音位特点有所不同。
2. 音节:由一个或多个音位组成的有意义的最小单位。
语言中的音节可以分为元音和辅音。
3. 音变:由于语音习惯、音位环境等原因,同一个音位在不同的发音位置上会发生音变。
音变是语音学中一种重要现象。
三、语法学语法学是研究语言的结构和规则的学科。
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词类:语言中的词汇按照词的功能和意义可以划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不同的词类。
2. 句法:句法研究句子的结构和组织方式,包括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等成分的关系和排列。
3. 句子类型:句子可以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等不同的类型。
四、语义学语义学是研究词义和句义的学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词义:词的词义是指该词所表示的概念、意义。
词义可以分为直指义、引申义、词组义等不同的类型。
2. 上下文语境:词义的理解往往需要考虑上下文语境的因素,同一个词在不同的语境中可能具有不同的词义。
3. 句义:句义是指句子所传达的语义信息,包括陈述、问句、命令等不同的句义类型。
五、语用学语用学研究语言使用的情境和交际功能。
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语境:语境指语言使用的具体情景和背景,包括时间、地点、参与者等因素。
语言学知识复习总结-------重要概念梳理第一节语言的本质一、语言的普遍特征(Design Features)1. 任意性Arbitrariness: shu 和tree 都能表示“树”这一概念;同样的声音,各国不同的表达方式2.双层结构Duality:语言是由声音结构和意义结构组成(the structure of sounds and meaning)3.多产性Productive:语言可以理解并创造无限数量的新句子,是由双层结构造成的结果(Understand and create unlimited number with sentences)4.移位性Displacement: 可以表达许多不在场的东西,如过去的经历、将来可能发生的事情,或者表达根本不存在的东西等5.文化传播性Cultural Transmission: 语言需要后天在特定的文化环境中掌握二、语言的功能(Functions of Language)1.传达信息功能Informative: 最主要功能The main function2.人际功能Interpersonal: 人类在社会中建立并维持各自地位的功能establish and maintain their identity3.行事功能Per formative: 现实应用--判刑、咒语、为船命名等Judge, naming, and curses4.表情功能Emotive: 表达强烈情感的语言,如感叹词(句)exclamatory expressions5.寒暄功能Phatic: 应酬话phatic language,比如“吃了没?”“天气真好啊!”等等6.元语言功能Metalingual: 用语言来谈论、改变语言本身,如book可以指现实中的书,也可以用“book”这个词来表达作为语言单位的“书”三、语言学的分支1.核心语言学Core linguistic●语音学Phonetics: 关注语音的产生、传播和接收过程,着重考察人类语言中的单音。
语言学知识小结零、综论。
这几种语都是对于不同形态(morpheme)的归类。
所谓形态,就是指语言的屈折、派生、词根、词缀等等的变化。
比如英语中的第三人称单数变化、时态变化之类的。
屈折语、孤立语、黏着语、综合语可以分为两类:1、分析语(analytic languages)包括孤立语(isolating languages)。
2、综合语(synthetic languages)其中包括黏着语(agglutinating languages)、屈折语(fusional languages)和多式综合语(polysynthetic languages)一、分析语。
Analytic languages build up the meanings of sentences through the use of isolated morphemes. They do not use affixes(prefixes or suffixes)分析语的特征在于每个词仅有单一形态,没有词缀(前后缀)的变化。
例如:a、我打他。
b、他打我。
这两个句子并不是像英语一样加-s表示第三人称单数的变化。
再比如:a、我弹钢琴。
b、我们正在弹钢琴。
两个句子中缺乏时态的变化。
二、综合语。
1、黏着语。
Agglutinating languages are languages in which the affixes can easily be separated from the stems to which they are attached and in which each affix generally conveys only one meaning.黏着语的特征在于每一个词仅表示一个意思。
也就是说,一句话的所有语素都通过一个词来表达。
例如斯瓦西里语(Swahili)ni-na-soma的意思是I am reading.其中,ni表示I,na表示现在时,soma表示read。
整个意思用一个词来表示。
又比如u-li-soma,意思是You were reading. u表示you;li表示过去时,soma表示read。
2、屈折语。
Fusional languages are languages in which the affixes and the base to which they are attached are fused together in pronunciation as a result of phonological processes or change, and therefore they are not easily separated from one another. In addition there is generally a fusion of meanings that is represented by the affixes in such languages.所谓屈折语就是通过屈折变化来表达意义。
所谓屈折变化就是通过改变词语的形态,英语是典型的屈折语,比如加个-s来表示复数或者第三人称变化、或者加个-ed表示时态变化等等(这绝对是坑中学生的神器啊)。
在西班牙语里“habl”是speak的词根。
hablo则表示第一人称单数现在时、habla则表示第三人称单数现在时。
这些例子很多,不一而举了。
3、多式综合语。
Polysynthetic languages are languages in which several stem forms may be combined (along which affixes) into a single word. Such a word is usually a verb with its associated nouns "built-in" or incorporated, so that verb alone expresses what seems to us to be about the equivalent of a whole sentence.多式综合语绝对是一个奇葩啊,一个词里面高度杂糅了多种主题和词缀。
跟黏着语不同,黏着语只是单一意思,而且边界分明。
比如说Sora语(不知道中文怎么翻译)表示He isfish-catching(He is catching fish).而[n~amkidtenai]表示I will tiger-catch(I will catch a tiger]这两个句子中n~am表示catch;anin表示He;te表示non-past(非过去时);n表示do;ai表示第一人称代词;而yo和kid则表示对象为fish和tiger。
整个句子(或者说是单词)的顺序是非常杂乱的。
这就是奇葩的多式综合语。
分析语、黏着语、综合语、屈折语、多综语首先,语言没有确定的形态,即没有纯正的分析语、综合语……等等。
但语言的大体形态仍然一目了然,如汉语是分析语,日语是黏着语等等……分析语和综合语是两个大类,以词素比区分。
词素比是指一词对应的词素与词数量之比,分析语基本上一个词就是一个词素,接近一比一;综合语的词对应的词素更多,以此界别。
词素是最小的意义单位。
如“我”表达的是第一人称,也只有一个词,因此词素比是1:1. 英语“ate”就没有那麼单纯了,ate 表示吃、过去时,所以词素比可能是2:1. 屈折语,如西班牙语(虽然不太典型但Shom 不知道拉丁语——不过也只知道一点西班牙语)的“como”表达了第一人称,单数,直陈式,一般现在时,吃等信息。
还有一个概念需要知道,那就是词素分为自由词素和非自由词素。
自由词素,如“我”,就能飘来飘去,能形成词也能单独用。
非自由词素比较可怜,只能被别的词奴役【误】,但本身也表示意义,多是词缀等。
两者同样不是泾渭分明,就像语言的大部分组成一样【虽然很想写误但的确是这样的】。
我们能指出那裏是山脚,哪裏是山头,但划分不出准确的界限。
举例,“灯”作为典型的自由词素,可以在“麻烦开一下灯”裏单独成词,也可以在“灯光”裏充当一个词素。
“们”是典型的非自由词素,只能作为复数词缀。
在此插几句题外话,们不是汉语原生的,汉语最早不分单复(此处可以商榷),们是为了精准汉语表达而增进的,可以说是西方语言影响下的产物。
“子”就是那种半独立当家,半奴役的那种【哈?】,而且快被奴役了。
在“你有几个子儿就敢买房”是一个词(严格而言是引申用法),但“剪子”、“刀子”似乎没什麼意义。
事实上,“剪子”、“刀子”裏的“子”全然是词缀,广泛使用了。
一部分词是变成非自由词素的。
“月”是个典型的例子。
古汉语裏的“月”能单独使用,如“月明星稀”,原来是个句子,后来逐渐凝固起来。
但现在没人说*“十五的月好大啊”,而是说“十五的月亮好大啊”,经历了双音化的过程。
屈折语、黏着语、多综语就和上面的有关。
屈折语的屈折是不可拆分的。
“como”的“o”拆出来不是第一人称单数一般现在时(而是相当於or)。
词缀包含的意义丰富。
另一部分是内部屈折,如英语的“foot-feet”——简直是老生常谈!内部屈折改变元音或辅音构成,更加紧密。
这裏我们打开窗户,眺望远方【神马!】,就可以发现这裏的内部屈折并不典型,所谓的umlaut 就是了。
【发现不了的!】原来的形式是“fōt-fōti”,而ō受到后面的i 影响就变了,i 消失。
黏着语的屈折可以拆分(Swahili 语,来自维基百科)。
多综语相当於加强版的黏着语,只是一个词就是一个句子。
那麼主要内容就结束了,下面我们的神侃要升一级咯!某些人在阅读一些帖子或者读了一些旧书而不加取舍后,认为“屈折语最高!屈折是有机地表述想法,多麼精巧!黏着都是一些部件,至於分析语——就是机械的组合!”由於西方语言学的起源,早期研究者(早到亚里士多德,哈哈)只能接触到屈折语,他们的母语也大多是屈折语,自然母语情结就让他们先入为主。
实际上语言高级与否取决於语言是否能表达精确的思想,而不是取决於语言的表现形式(来自王力大大)。
现在的研究者早就不这样认为了——没看见一些综合到爆的语言都是土著人在使用吗?每种语言都有其魅力,魅力不分高下。
很多人入手综合语感觉很高大上,实际非也。
屈折语需要考虑屈折取舍,因为屈折虽然简短,但不够能产,每种意思都要有不同的变化,若太多就太繁琐。
即使数量很少,为了自然,也要合并一部分词缀,由於音变和使用频率。
黏着语可以尽情加范畴,但是别太过了。
黏着语需要考虑每个词缀的配合,修饰语的先后(其实语言就是各种修饰成分配合主语、谓语,甚至宾语也只是修饰成分),先后如何影响词义。
多综语基本就是黏着语加强版,但从令一种角度构造句子并准备需要的范畴也是脑力游戏。
很多人以为,分析语就解放了,但也不是这样。
本人有对汉语的母语情结,请大家见谅。
个人觉得,分析语将意义抽象为介词,或者是助词,比直截了当地设计非常细致的范畴更难。
同时,简略还不能出现严重歧义,同样是思考的艺术呢~屈折语、粘着语、孤立语叶蜚声的《语言学纲要》中的定义和关于这门课这方面的笔记,大体如下:1.孤立语,代表:汉语主要特点:缺乏词形变化词序严格虚词十分重要复合词多,派生词少2.屈折语,代表:印欧语系诸语言这里的“屈折”是指词内部的语音形式的变化,也叫做内部曲折。
主要特点:有比较丰富的词形变化,通过词形变化来表示词与词之前的关系一种词性变化的语素可以表示几种不同的语法意义词尾和词干或词根结合十分紧密,脱离开词尾,句子中词根不能独立存在3.黏着语,代表:土耳其语、日语、维吾尔语主要特点:词的前面和中间不发生变化,只是词的尾部发生变化来表示语法意义变词语素的每一种变化只表示一种语法意义,多种语法意义需要用多个变词语素表示词根与变词语素不紧密,两者有很大独立性4.复综语(编插语、多式综合语),代表:美洲印第安语主要特点:分不出词和句子,词和句子合二为一,一个词的构成部分同时也是另一个词的组成部分,许多成分互相编插组合在一起,没有一个能独立使用的词,只能连缀成句子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