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一轮总复习生物练习:9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含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346.50 KB
- 文档页数:9
2019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9讲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讲练结合学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9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9讲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讲练结合学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9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9讲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讲练结合学案的全部内容。
第9讲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考纲明细] 1.细胞呼吸(Ⅱ) 2.实验: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板块一知识·自主梳理一、细胞呼吸的概念及类型1.概念:细胞呼吸是指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释放出能量并生成ATP的过程。
2.类型: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二、有氧呼吸1.概念:细胞在氧的参与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释放能量,生成大量ATP的过程。
2.过程与场所3.能量的释放与去向(1)有氧呼吸三个阶段都释放能量,产生ATP。
(2)细胞呼吸释放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少部分转移到ATP中。
4.有氧呼吸总反应式及各元素的来源和去路分析。
三、无氧呼吸1.概念:细胞在无氧条件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不彻底地氧化分解,产生C2H5OH(乙醇)和CO2或C3H6O3(乳酸),释放出少量能量,生成少量ATP的过程。
2.场所:细胞质基质。
3.过程4.反应式(1)产物为酒精:C6H12O6错误!2C2H5OH+2CO2+少量能量。
(2)产物为乳酸:C6H12O6错误!2C3H6O3+少量能量。
5.能量(1)只在第一阶段释放少量能量,其中少量储存在ATP中,大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
2019年高考生物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专题10 细胞的能量“通货”—ATP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题型专练)1.研究人员选取体长、体重一致的斑马鱼随机均分成对照组和训练组,其中训练组每天进行运动训练(持续不断驱赶斑马鱼游动),对照组不进行。
训练一段时间后,分别测量两组斑马鱼在静止时及相同强度运动后的肌肉乳酸含量,结果如下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乳酸是由丙酮酸在线粒体基质中转化形成的B.静止时斑马鱼所需ATP主要在细胞质基质生成C.运动训练可降低无氧呼吸在运动中的供能比例D.运动训练可降低斑马鱼静止时的无氧呼吸强度【答案】C2.细胞呼吸包含复杂的物质与能量变化,图示为酵母菌细胞呼吸中部分代谢过程,①②表示不同反应步骤。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过程①发生在细胞质基质,过程②发生在线粒体中B.有氧呼吸中发生过程①②,无氧呼吸只发生过程①C.过程②中合成ATP的能量来自过程①中ATP的分解D.完成②后,ATP和C3H4O3只含有C6H12O6中的部分能量【答案】D【解析】①过程是消耗ATP形成六碳糖再产生ATP形成三碳糖,都是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的,故A错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都发生①和②两个过程,故B错误;过程②中合成ATP的能量来自有机物的分解,故C错误;完成②后,ATP和丙酮酸中只含有葡萄糖中的部分能量,有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掉了,故D正确。
3.有一瓶混有酵母菌的葡萄糖培养液,当通入不同浓度O2时,其产生的酒精和CO2的量如下图所示。
据图中的信息推断错误的是( )A.氧浓度为a时酵母菌没有有氧呼吸,只进行无氧呼吸B.当氧浓度为c时,2/5的葡萄糖用于酵母菌酒精发酵C.当氧浓度为b和d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过程会不同D.a、b、c、d不同氧浓度下,细胞都产生[H]和ATP【答案】B4.下图表示某高等植物的非绿色器官细胞呼吸与氧浓度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当氧气浓度为b 时,该器官只进行有氧呼吸B .当氧气浓度为a 时,该器官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相等C .曲线Ⅲ中该器官细胞呼吸发生的场所是线粒体D .曲线Ⅰ也可以表示酵母菌的细胞呼吸与氧浓度的关系【答案】A【解析】图中曲线Ⅰ表示该器官进行无氧呼吸产生的CO 2量,曲线Ⅲ表示进行有氧呼吸产生的CO 2量,曲线Ⅱ表示该器官进行细胞呼吸产生的CO 2总量。
高一生物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试题答案及解析1.以下四幅图是几种生物膜结构,相应结构中含有分解丙酮酸酶的是【答案】C【解析】A是类囊体膜,是光合作用光反应的产生,不能分解丙酮酸;B是内质网,是有机物的合成车间,不能分解丙酮酸;C是线粒体膜,在线粒体内膜上可以进行有氧呼吸第二阶段的反应,将丙酮酸分解为二氧化碳;D是核膜,将细胞核和细胞质分割开,不能分解丙酮酸。
故选C【考点】本题考查生物膜结构和功能。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识图能力,属于容易题。
2.下图是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过程示意图,I、II等代表物质标号,①②表示反应步骤。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在叶绿体中,ADP的转移情况是从_________ 到____ (填结构名称)。
(2)在叶绿体中,吸收光能的色素分布在 (填名称),在提取色素时需加入少量的CaCO3,其作用是。
(3)图中Ⅱ与表示同一物质,Ⅲ与表示同一物质(填标号)。
有人认为,ATP是细胞内的能量通货,同一细胞中叶绿体光合作用形成的ATP可以运输到其他细胞器发挥作用,你认为这种说法正确吗?(正确,不正确)。
(4)根吸收矿质元素所需要能量主要来源是图中过程(填数字)。
(5)与乳酸菌的发酵相比,图中呼吸过程中特有的步骤是_ ___(填数字),这些过程发生在________________ 。
【答案】(1)叶绿体基质类囊体薄膜(2)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防止色素被破坏(3)ⅥⅦ不正确(4)③(5)②③线粒体的内膜和线粒体基质中(或线粒体)【解析】I、II是光反应的产物,依次是O2、[H] ,Ⅲ是CO2;①、②和③依次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一、第二和第三阶段,Ⅴ是[H]、Ⅵ是O2、Ⅶ是CO2。
在叶绿体中,吸收光能的色素分布在类囊体膜上,类囊体膜是光反应的场所,其上除了进行水的光解外,还有合成ATP,用于叶绿体基质中的暗反应,所以在叶绿体中,ADP从叶绿体基质转移到类囊体薄膜上。
在提取色素时需加入少量的CaCO3,目的是防止研磨过程中色素被破坏。
一、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阅读 必修1课本 P91~92 完成以下填空(不能独立完成的空用红笔标出)1.酵母菌的代谢类型和细胞呼吸方式2.细胞呼吸产物检测的试剂和现象思考 实验中A 、B 瓶分别应该怎样处理?提示:A :先将培养液煮沸再冷却;B :放置一段时间再连接石灰水瓶。
二、有氧呼吸阅读 必修1课本 P93~94 完成以下填空(不能独立完成的空用红笔标出)1.总反应方程式C 6H 12O 6+6H 2O +6O 2――→酶6CO 2+12H 2O +能量。
2.过程与场所三、无氧呼吸1.场所:细胞质基质。
2.过程(1)第一阶段:与有氧呼吸第一个阶段完全相同。
(2)第二阶段:丙酮酸在不同酶的催化作用下,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或转化成乳酸。
3.反应式(1)产物为酒精:C 6H 12O 6――→酶2C 2H 5OH +2CO 2+少量能量。
(2)产物为乳酸:C 6H 12O 6――→酶2C 3H 6O 3+少量能量。
4.能量(1)只在第一阶段释放少量能量,生成少量ATP 。
(2)葡萄糖分子的大部分能量存留在酒精或乳酸中。
思考 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区别体现在哪些方面?提示:场所、条件、能量多少、底物分解程度。
四、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阅读 必修1课本 P95~96 完成以下填空(不能独立完成的空用红笔标出)1.伤口包扎。
2.作物松土,有利于根的有氧呼吸。
3.稻田排水,防止根进行无氧呼吸。
4.传统发酵产品的生产。
思考 细胞呼吸原理应用的原则是什么?提示:需氧的提供氧,厌氧的控制氧。
考点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1.实验原理2.实验步骤(1)配制酵母菌培养液。
(2)检测CO2的产生,装置如图所示(3)检测酒精的产生:自A、B中各取2 mL酵母菌培养液的滤液分别注入编号为1、2的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加0.5 mL溶有0.1 g重铬酸钾的浓硫酸溶液→振荡并观察溶液的颜色变化。
3.实验现象条件澄清石灰水的变化1、2两试管的变化甲组变混浊快无变化乙组变混浊慢出现灰绿色(1)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能进行细胞呼吸。
第3节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课文习题答案)P91问题探讨1、都是物质的氧化分解过程;都能产生CO2等产物,都释放能量。
2、不能。
否则,组成细胞的化合物会迅速而彻底地氧化分解,能量会迅速全部释放,细胞的基本结构就会遭到彻底的破坏。
3、能,但是无氧呼吸释放的能量比有氧呼吸要少许多。
P92甲图:第一个锥形瓶中NaOH溶液目的是:洗除空气中的CO2,保证第三个锥形瓶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是由于酵母菌有氧呼吸产生CO2所致。
乙图:B瓶应封口放置一段时间后,待酵母菌将B瓶中的氧消耗完,再连通盛有澄清石灰水的锥形瓶,确保是无氧呼吸产生的CO2通入澄清的石灰水。
(比较浑浊程度)P92 2、可检测司机是否喝了酒。
做法:让司机呼出的气体直接接触到载有用硫酸处理过的重铬酸钾或三氧化铬的硅胶(两者均为橙色),如果呼出的气体中含有酒精,重铬酸钾或三氧化铬就会变成灰绿色的硫酸铬。
P95 ?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或酒精过多,会对细胞产生毒害。
酵母菌在无氧以及其他条件适合的情况下,随着发酵产物(如酒精)的增多,营养物质的减少以及pH发生变化等的影响,它的繁殖率逐渐下降,死亡率逐渐上升,酒精发酵最终就会停止。
其他例子如用乳酸菌使牛奶发酵形成酸牛奶,最终情况也是这样。
P96资料分析2、胖人通过适量的运动,细胞呼吸的速率会加快,细胞内有机物的分解会加速,体重就会下降。
应当将蔬菜和瓜果放入冰箱或地窖等冷凉的地方储藏,这样能够降低细胞呼吸的速率,减少细胞内有机物的消耗。
P96练习1、C 2、B 3、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第一个阶段完全相同:都不需要氧;都与线粒体无关。
联想到地球的早期以及原核细胞的结构,推测:在生物进化史上先出现无氧呼吸而后才出现有氧呼吸,先出现原核细胞而后出现真核细胞。
4、不能。
因为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中也能形成ATP。
二、葡萄糖等分子中稳定的化学能释放出来:除一部分储存在ATP中外,其余的则转化成热能,可以直接用于提升体温;ATP水解释放出的能量,除了维持各项生命活动外,有一部分也能转化成热能,用于提升体温。
【学案导航】---明方向!【课程学习目标】1.说出细胞呼吸的概念,了解细胞呼吸与细胞供能的关系。
2.探究酵母菌细胞的呼吸方式。
3.阐明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过程。
4.说明细胞呼吸的原理和意义。
5.探讨细胞呼吸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第一层级:预学区.不看不讲【知识体系梳理】一、细胞呼吸有机物在①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释放出能量并生成ATP的过程,叫②细胞呼吸。
ATP分子的③高能磷酸键中能量的主要来源是细胞呼吸。
二、细胞呼吸的方式1.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都能进行细胞呼吸。
在有氧条件下,细胞呼吸产生大量的④CO2和H2O ;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通过细胞呼吸产生⑤酒精,还能产生少量的⑥CO2。
2.科学家通过大量的实验证实,细胞呼吸可分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两种类型。
三、有氧呼吸1.概念:有氧呼吸是细胞呼吸的主要形式,是指细胞在氧的参与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⑦CO2和H2O ,释放能量,生成许多⑧ATP 的过程。
2.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⑨线粒体,线粒体的基本结构包括外膜、内膜、嵴、基质,内膜上和基质中含有许多种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
3.过程:有氧呼吸的过程可概括地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葡萄糖分解形成丙酮酸,产生少量的,并且释放少量的能量;第二阶段是⑩丙酮酸和水彻底分解形成CO2和,并且释放少量的能量;第三阶段是第一、二阶段产生的与氧结合生成H2O,并且释放大量的能量。
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第二阶段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
第三阶段在线粒体内膜上进行。
每个阶段的反应都有相应的酶催化。
四、无氧呼吸1.概念:是指细胞在无氧条件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把糖类等有机物分解成为不彻底的氧化产物,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2.过程及场所:无氧呼吸过程可概括地分为两个阶段,这两个阶段需要不同的酶催化,都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
第一个阶段与有氧呼吸的第一个阶段完全相同;第二个阶段是丙酮酸在不同酶的作用下,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或者转化成乳酸。
点击考点--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考点填空】1. (k16,p91)细胞呼吸主要是指________________等有机物在生活细胞内氧化分解为____________或分解为________________,且伴随着_______________能量的过程。
2. (k16,p93)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发生在_________________中,1mol葡萄糖分解形成2mol________________, 同时产生少量的______________和少量的_____________;第二阶段在________________中,丙酮酸进一步分解成________________,同时产生少量的ATP,部分________________也参与了反应;第三阶段在________________中,第一、二阶段产生的[H]和________________结合,在产生________________的同时,释放大量的能量并储存在________________中。
总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
3. (k16,p94)无氧呼吸是指生活细胞在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条件下,通过________________的催化作用,把________________等有机物________________氧化分解成为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等,同时释放出__________________能量的过程。
细胞的无氧呼吸过程发生在________________中。
【易错点评】1.丙酮与丙酮酸不是一种物质,丙酮往往在实验中作为有机溶剂来溶解有机物(如在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丙酮酸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第一阶段形成的共同的产物。
2.有氧呼吸不一定在线粒体中进行,如某些原核生物无线粒体,但可以完成有氧呼吸。
第3节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基础巩固1.下列关于真核生物细胞呼吸的说法,正确的是( )A.无氧呼吸是不需氧的呼吸,因而其底物分解过程不属于氧化反应B.水果贮藏在完全无氧的环境中,可将损失减小到最低程度C.无氧呼吸的酶存在于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中D.有氧呼吸的酶存在于细胞质基质中、线粒体内膜上、线粒体基质中;在完全无氧的环境中细胞无氧呼吸的强度比低氧时强,消耗的葡萄糖较多,不能将损失减小到最低程度;无氧呼吸的酶只存在于细胞质基质中;有氧呼吸的酶存在于细胞质基质中、线粒体内膜上和线粒体基质中。
2.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相同点是( )①都在线粒体中进行 ②都需要酶 ③都需要O2 ④都产生ATP ⑤都经过生成丙酮酸的反应A.②③⑤B.②④⑤C.②③④D.①②⑤3.不同种类的生物在不同的条件下,呼吸作用方式不同。
若分解底物是葡萄糖,则下列对呼吸作用方式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A.若只释放CO2,不消耗O2,则细胞只进行无氧呼吸B.若CO2的释放量多于O2的吸收量,则细胞既进行有氧呼吸也进行无氧呼吸C.若CO2的释放量等于O2的吸收量,则细胞只进行有氧呼吸D.若既不吸收O2也不释放CO2,则说明该细胞已经死亡,可生成酒精和CO2,A项正确;只进行有氧呼吸,CO2释放量等于O2消耗量,同时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加上无氧呼吸释放的CO2,CO2释放总量大于O2消耗量,B、C项正确;动物的无氧呼吸生成乳酸,不消耗O2,不生成CO2,D项错误。
4.检测酵母菌细胞呼吸的产物,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如果产生的气体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混浊,则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B.如果产生的气体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变黄色,则酵母菌只进行无氧呼吸C.无论进行有氧呼吸还是无氧呼吸,酵母菌都能产生CO2D.酵母菌发酵时不产生气体,但其发酵液能使重铬酸钾溶液变灰绿色CO2和H2O,无氧呼吸的产物是酒精和CO2,因此无论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还是无氧呼吸,都产生CO2。
过关训练(十)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呼吸就是指糖类物质被彻底分解并释放大量能量的过程B.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区别是葡萄糖是否进入线粒体C.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是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都必须经过的阶段D.剧烈运动时,肌肉细胞主要通过无氧呼吸提供能量答案:C 解析:细胞呼吸就是指有机物被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释放出能量并生成ATP的过程;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区别是氧化分解是否彻底;剧烈运动时,肌肉细胞主要通过有氧呼吸提供能量。
2.(2015·武汉模拟)细胞内可能发生如图所示的生理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③过程的三个阶段产生的[H]最终与氧气反应生成水B.马铃薯块茎既能进行③过程,也能进行①过程C.产生相同能量时,③过程消耗的葡糖糖的量高于①或②过程D.③过程的第二阶段在线粒体内膜上完成答案:B 解析:图中③表示有氧呼吸过程,该过程中第一和第二阶段产生的[H]在第三阶段与氧结合生成水,A错误;图中①为产乳酸的无氧呼吸过程,马铃薯块茎既能进行有氧呼吸也能进行产乳酸的无氧呼吸,B正确;②过程为产酒精的无氧呼过程,因无氧呼吸过程中释放的能量少,故产生相同能量时③过程消耗的葡萄糖的量低于①或②过程,C错误;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D错误。
3.(2016·大连六校联考)人的肌肉组织分为快肌纤维和慢肌纤维两种,快肌纤维几乎不含有线粒体,与短跑等剧烈运动有关;慢肌纤维与慢跑等有氧运动有关。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消耗等物质的量的葡萄糖,快肌纤维比慢肌纤维产生的[H]少B.两种肌纤维均可在细胞质基质中产生丙酮酸和ATPC.短跑时快肌纤维无氧呼吸产生大量乳酸,故产生酸痛感觉D.慢跑时慢肌纤维产生的ATP主要来自线粒体基质答案:D 解析:快肌纤维几乎不含线粒体,说明快肌纤维主要进行无氧呼吸,消耗等物质的量的葡萄糖,快肌纤维比慢肌纤维(进行有氧呼吸)产生的[H]少;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相同,都是葡萄糖在细胞质基质中产生丙酮酸、少量ATP和[H];短跑时快肌纤维进行无氧呼吸,从而产生大量乳酸,使人体产生酸痛感觉;有氧呼吸在第三阶段产生大量ATP,这一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
第3节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1在人和植物体内都会发生的物质转化过程是( )①葡萄糖彻底氧化②葡萄糖转化为乙醇③葡萄糖脱水缩合④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解析:人和植物细胞都能进行有氧呼吸,使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中间产物都有丙酮酸;人和植物细胞都能进行无氧呼吸,但是产物不同,人体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大多数植物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是酒精和二氧化碳;人和植物细胞都能进行葡萄糖的脱水缩合,但是产物不同,人体内葡萄糖脱水缩合的产物是糖原,植物体内葡萄糖脱水缩合的产物是麦芽糖、淀粉和纤维素等。
答案:C2下图表示呼吸作用过程中葡萄糖分解的两个途径。
酶1、酶2和酶3依次分别存在于( )A.线粒体、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B.线粒体、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C.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D.细胞质基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解析:酶1催化的反应是细胞呼吸的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酶2催化的反应是有氧呼吸的第二、三阶段,在线粒体中进行;酶3催化的反应是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
答案:C3在有氧呼吸过程中,进入肌细胞的氧将( )①与氢结合生成水②与碳结合生成二氧化碳③在线粒体中被消耗④在线粒体与细胞质基质中被消耗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解析:在有氧呼吸过程中,进入细胞的氧将在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用于氧化有氧呼吸第一、二阶段生成的[H],这一步是在线粒体中进行的。
答案:A4下列关于人体肌肉细胞内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比较,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只是有氧呼吸的产物B.无氧呼吸过程中不会生成ATPC.[H]只在有氧呼吸过程中产生D.葡萄糖只能作为有氧呼吸的底物解析:人体肌肉细胞内有氧呼吸的产物是水和二氧化碳,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因此二氧化碳只是有氧呼吸的产物;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会释放少量能量,会生成少量ATP;有氧呼吸的第一、二阶段和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均产生[H];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底物均为葡萄糖。
课时跟踪训练(九)
一、选择题
1.(2018·上海卷)葡萄糖的无氧分解过程中,选项中各产物出现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①酒精②CO2③H2O④ATP⑤乳酸⑥H+⑦丙酮酸
A.⑥⑦⑤①B.③②①⑤
C.④⑦②①D.③④②⑤
[解析]本题考查葡萄糖无氧分解的过程,意在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
葡萄糖无氧分解的第一阶段形成丙酮酸、少量H+、少量ATP,第二阶段形成酒精和CO2或乳酸,没有H2O产生。
[答案] C
2.(2018·上海卷)以下4支试管置于适合的温度下,经过一定时间后,能产生ATP的是()
[解析]本题考查呼吸作用中ATP的产生,意在考查考生的信息提取与分析能力。
线粒体不能直接利用葡萄糖产生ATP,A错误;内质网不能利用二碳化合物产生ATP,B错误;丙酮酸可在线粒体中分解产生ATP,不能在内质网中分解,C错误;仅细胞膜破裂的真核细胞中大都含有线粒体,能将丙酮酸分解产生ATP。
[答案] D
3.(2018·上海卷)下列细胞中,其无氧呼吸过程会以乳酸为主要产物的是()
A.密闭塑料袋中苹果的细胞
B.用于制作酒精的酵母菌
C.剧烈奔跑时的马骨骼肌细胞
D.浇水过多的青菜根部细胞
[解析]本题考查不同生物无氧呼吸的产物,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应用能力。
苹果、酵母菌无氧呼吸的产物是酒精和二氧化碳;剧烈奔跑时马骨骼肌细胞进行无氧呼吸可产生乳酸;浇水过多的青菜根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
[答案] C
4.(2018·临沂调研)在人体细胞呼吸过程中,下列变化一定不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的是() A.丙酮酸的生成B.丙酮酸的转化
C.乳酸的生成D.CO2的生成
[解析]人体细胞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相同,都是在细胞质基质中生成丙酮酸;丙酮酸可在细胞质基质中被转化为乳酸或在线粒体内继续氧化分解生成CO2和水,因此CO2的生成一定不发生在人体的细胞质基质中。
[答案] D
5.(2018·郑州二检)下列有关细胞呼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可通过观察澄清石灰水是否变浑浊来判断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B.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既能进行有氧呼吸,又能进行无氧呼吸
C.在进行无氧呼吸时,动物细胞只能将葡萄糖分解成乳酸,植物细胞只能将葡萄糖分解成酒精和CO2
D.无论有氧呼吸还是无氧呼吸,释放的能量大部分都以热能的形式散失
[解析]本题考查细胞的呼吸方式,意在考查考生的分析判断能力,难度中等。
酵母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都产生二氧化碳,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无线粒体,不能进行有氧呼吸,只进行无氧呼吸;甜菜的块茎、马铃薯的块根进行无氧呼吸可以产生乳酸;呼吸作用产生的能量绝大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少部分储存在ATP中。
[答案] D
6.(2018·南昌一模)在一定时间内,动物体内的CO2产生量与O2消耗量的比值称为呼吸商(RQ),不同底物在完全氧化时的RQ不同,糖类、蛋白质和脂肪完全氧化的RQ分别是1、约0.8和约0.7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长时间饥饿的动物的RQ会先降低后增加
B.平静状态时动物的RQ一定等于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