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河中心小学备课记载_7
- 格式:doc
- 大小:145.00 KB
- 文档页数:11
2024年大班语言教案小河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材《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指导手册》第四章《大自然的故事》,详细内容为“小河”一节。
通过描述小河的特点、作用以及与人类的关系,引导幼儿感受自然的美好,培养对自然的热爱。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小河的基本特点,知道小河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2. 通过观察、描述、讨论,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3. 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小河在自然界中的作用,能够用语言表达对小河的喜爱。
教学重点:掌握小河的基本特点,学会观察、描述小河。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小河的图片、视频、小河的声音录音。
2. 学具:画纸、彩笔、画板。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播放小河的视频,引导幼儿观察小河的特点,激发幼儿的兴趣。
(1)让幼儿说说小河给他们留下的印象。
2. 讲解:通过图片和录音,让幼儿深入了解小河。
(1)展示小河的图片,让幼儿观察、描述。
(2)播放小河的声音录音,让幼儿感受小河的流动。
(3)教师讲解小河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如:滋润大地、养育生物等。
3. 实践:分组讨论,让幼儿用自己的话描述小河。
(1)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幼儿思考。
(2)分组讨论,鼓励幼儿发表自己的观点。
(3)每组选代表进行汇报,其他幼儿补充。
4. 例题讲解:以小河为主题,进行语言表达训练。
(1)出示例题:“我喜欢的小河”。
(2)教师示范描述,引导幼儿注意语言表达的完整性、连贯性。
(3)让幼儿尝试自己描述,给予鼓励和指导。
5. 随堂练习:让幼儿用画笔描绘小河。
(1)教师发放画纸、彩笔。
(2)让幼儿根据自己的观察和理解,用画笔描绘小河。
(3)鼓励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六、板书设计1. 小河的特点:流水潺潺、清澈透明、蜿蜒曲折等。
2. 小河的作用:滋润大地、养育生物、美化环境等。
3. 描述小河的例题:“我喜欢的小河”。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描述你最喜欢的小河。
语言活动小河教案教案标题:语言活动小河教案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能正确运用与小河相关的词汇和句型。
2. 学生能够通过语言活动的方式,积极参与并展示对小河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3. 学生能够培养团队合作意识,提高沟通和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1. 小河相关的词汇和句型。
2. 语言活动的参与和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1. PPT或黑板/白板。
2. 小河的图片或实物。
3. 学生课前准备的小组活动材料。
教学过程:引入(5分钟):1. 准备一张小河的图片或实物,展示给学生,引起学生的兴趣。
2. 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如:“你们见过小河吗?小河有什么特点?小河对我们有什么作用?”等。
讲解(10分钟):1. 使用PPT或黑板/白板,呈现与小河相关的词汇和句型,如“river(河流)”、“flow(流动)”、“water(水)”、“bridge(桥)”、“beautiful(美丽的)”等。
2. 同时,通过图片和实物,帮助学生理解这些词汇和句型的意义和用法。
活动一:小组合作(15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角色(例如:河流保护者、水生物研究员、桥梁设计师等)。
2. 每个小组根据自己的角色,准备一份小组活动材料,包括角色的介绍、相关问题和解决方案等。
3. 学生在小组内展示和讨论自己的材料,分享自己对小河的理解和想法。
活动二:口语表达(15分钟):1. 随机选择几个学生,让他们用英语描述小河的特点和重要性。
2. 鼓励学生使用刚学到的词汇和句型,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
总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学到的词汇和句型。
2. 引导学生总结自己对小河的理解和表达能力的提高。
3.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和保护小河,提高环保意识。
拓展活动:1. 鼓励学生在家中或校园周围寻找小河,并记录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2. 学生可以自由发挥,创作小河相关的诗歌、故事或绘画作品。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通过语言活动的方式积极参与,展示了对小河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2024年大班中班小班教案语言小河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材《幼儿语言乐园》第三册,具体章节为“小河”,详细内容包括:小河的情景描绘、小河中各种生物的认识、小河的作用及保护意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描绘小河的情景,提升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2. 使学生了解小河中各种生物的生活习性,增强对大自然的好奇心。
3. 培养学生保护小河环境的意识,树立环保观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小河中生物的生活习性和环保意识的培养。
教学重点:观察力和表达能力的提升,对小河情景的描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小河情景图、小河生物模型、环保宣传册。
2. 学具:彩笔、画纸、水彩。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小河情景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小河的景象。
2. 例题讲解:(1)教师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引导学生回答。
3. 随堂练习:分发画纸和彩笔,让学生画一幅小河景象。
4. 环保意识培养:讲解小河保护的重要性,展示环保宣传册,引导学生讨论如何保护小河。
六、板书设计1. 小河情景描绘河水清澈鱼儿嬉戏水草摇曳2. 小河生物特点及作用鱼类:生活在水中,是小河的精灵。
水草:净化水质,是小河的守护者。
3. 保护小河,从我做起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心中的小河”为主题,画一幅画,描述你心中的小河景象。
2. 答案:学生作品,要求画面丰富,表达出对小河的喜爱和保护意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的参与度较高,但在环保意识培养方面,部分学生仍需加强。
2. 拓展延伸:组织一次户外活动,带领学生实地观察小河,亲身体验大自然的美好,增强环保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小河中生物的生活习性和环保意识的培养。
2. 实践情景引入:确保情景描绘的真实性和吸引力,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4. 作业设计:作业需要具备启发性和创造性,同时能反映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
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对教学效果的评估和后续活动的规划。
小河中心小学数学教研组年度工作计划小河中心小学数学教研组年度工作计划为了提高学校的教学水平,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小河中心小学特别设立了一个数学教研组。
教研组成员由数学教师组成,他们将密切合作,共同制定学校的数学教学计划和研究方法。
为了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今年数学教研组制定了一份实施计划。
以下是本年度小河中心小学数学教研组的工作计划:一、教研课程设计教研组将针对小学数学课程,制定一整套教学计划和课程。
他们将研究教学材料,制定目标,为每个学年的每个阶段制定相关任务和教学策略。
同时,教研组还将定期组织交流会议,讨论教学内容和方法,确保数学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二、教师培训小河中心小学数学教研组将为教师提供相关的培训和支持。
他们计划邀请专家进行培训,并分享对数学教育的新发展和创新思维。
同时,教研组还将开设一系列课程,让教师们增加自己的教学技能和知识。
三、推进课堂教学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就是推进课堂教学。
小河中心小学数学教研组将着重关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研组会通过实地观察,教学记录和学生评估,及时掌握教学进展情况,并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
四、数学活动和竞赛教研组会组织各种数学活动和竞赛,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提高他们的数学水平。
这些活动和竞赛的形式包括团队竞赛、单项竞赛、创意比赛、研究项目和学术会议等。
通过这些活动和竞赛,教研组希望激励学生主动学习数学,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五、教材资源整合教研组希望整合教材资源,提供最新的资源和教学方案。
他们会收集、整理和升级教材资源,制定针对性的教学计划,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六、家长合作教研组希望与家长形成紧密的合作关系。
他们会通过定期的家长会议,向家长介绍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校的教学计划。
同时,他们还会为家长提供有关数学教育的指导和建议。
总之,小河中心小学数学教研组希望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数学教育。
他们会从每个方面入手,通过制定教育计划、教学培训、课堂教学方法、数学活动和竞赛、教材资源整合和家长合作等手段,努力提高学校的教学水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大班语言教案小河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语言教材第四章《大自然的声音》,详细内容为“小河”一节。
通过学习,让幼儿感知小河的语言,了解小河的形态、声音和作用,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小河的基本特征,知道小河对大自然和人类的重要性。
2. 学会倾听小河的声音,用语言表达对小河的观察和感受。
3. 培养幼儿合作、探究、创新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引导幼儿用语言表达对小河的观察和感受。
2. 教学重点:了解小河的基本特征,学会倾听小河的声音。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小河的图片、录音机、小河的录音、水彩笔、画纸等。
2. 学具:画笔、画纸、水彩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组织幼儿参观学校附近的小河,引导幼儿观察小河的形态、水流、声音等。
(2)邀请幼儿分享对小河的观察和感受。
2. 例题讲解(5分钟)(1)出示小河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讲述小河的特点。
(2)播放小河的录音,让幼儿倾听小河的声音,感受小河的语言。
3. 随堂练习(10分钟)(1)让幼儿用画笔和画纸描绘出自己心中的小河。
(2)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作品,并讲述作品中小河的特点和故事。
4. 小组讨论(10分钟)(1)将幼儿分成小组,讨论小河对大自然和人类的重要性。
(2)每个小组派代表进行汇报,分享小组的讨论成果。
(2)引导幼儿反思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鼓励幼儿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六、板书设计1. 小河2. 内容:(1)小河的形态:弯弯曲曲、流水潺潺(2)小河的声音:哗啦哗啦、潺潺流水(3)小河的作用:滋润大地、滋养生命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我心中的小河2. 答案:(1)描述自己心中的小河的形态、声音和作用。
(2)用画笔描绘出自己心中的小河。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应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2. 拓展延伸:组织幼儿进行户外活动,实地观察小河,引导幼儿关注大自然,培养环保意识。
大班中班小班教案语言小河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材《语言小河》的第二章节,详细内容包括:认识小河、小河的特点、小河的作用以及如何保护小河。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小河的基本知识,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环保意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小河的基本特点,能够用语言描述小河的景象。
2. 培养学生爱护环境、保护小河的意识。
3. 提高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用生动的语言描述小河的特点。
教学重点:认识小河、了解小河的作用以及学会保护小河。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小河图片、小河模型、录音机、磁带。
学具:彩笔、画纸、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小河图片和模型,引导学生观察小河的特点,让学生自由发表对小河的看法。
2. 例题讲解(15分钟)(1)通过观察小河图片,引导学生用语言描述小河的特点。
(2)讲解小河的作用,让学生认识到小河对大自然和人类的重要性。
(3)讨论如何保护小河,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3. 随堂练习(10分钟)(1)让学生分组,每组用彩笔、画纸等学具创作一幅关于小河的画作。
(2)每组派代表展示画作,并描述画作中的小河特点。
4. 小组讨论(5分钟)(1)我们身边有哪些小河?它们的特点是什么?(2)我们应该如何保护小河?六、板书设计1. 教学语言小河2. 主要内容:(1)小河的特点(2)小河的作用(3)保护小河的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描述你最喜欢的小河要求:用生动的语言描述你喜欢的小河,包括小河的特点、作用以及保护小河的方法。
答案示例:我喜欢家乡的小河,它清澈见底,两岸绿树成荫。
小河为我们提供了饮用水、灌溉水,还是许多小动物的家园。
为了保护小河,我们应该不乱扔垃圾,不排放污水,让小河永远清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环节,让学生掌握了小河的基本知识,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环保意识。
小河中心小学数学教研组开展数学教学研究小河中心小学数学教研组开展数学教学研究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教育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
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小河中心小学数学教研组开展了一系列数学教学研究活动以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
教研组成员从总体规划、课程内容、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使数学教育更加温馨、富有创新和针对性。
以下是教研组开展数学教学研究的情况:一、总体规划教研组成员以“多角度、整合性、终身学习”的理念为指导,参考教育部最新课程标准和教育技术标准,整合资源,制定科学的教学计划。
教研组注重学生的主体性、个性化、发现性学习,在教学中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同时,教研组也加强了与家长的沟通,鼓励家长提前与教师交流,及时发现孩子在学习中的问题,以便更好地解决。
二、课程内容教研组成员对数学的相关知识进行了深入研究,融合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提高了数学的生动性。
同时,采用了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借助数字化技术、VR技术等创新手段,为学生开拓了数学学习的道路。
例如,在教学中,有些学生会感到无聊,甚至会出现疲倦的情况,这时教研组就会采用一些富有创意性的数学教学模式,如拼图、游戏等,寓教于乐,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教学模式传统的数学课程往往存在重视理论、忽略实践的问题,这种不合理的教学模式早已被教育界普遍否定。
小河中心小学数学教研组在教学中尝试了许多创新教学模式,如情境教学模式、探究式教学模式、教师评价和同伴评价相结合的教学评价模式等。
这样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思考、解决问题中,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在教育过程中获得了全面的锻炼。
四、教育成果随着小河中心小学数学教研工作的不断推进,学校的数学教学工作逐渐成熟,教师的教学水平有了提高。
小河中心小学数学教研组成员也相继在各类教育论坛和学术研讨会上分享心得,发表了多篇教育论文,取得了广泛的教育成果,为学校和地方教育事业的进步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小河中心小学4—6年级语文教研组活动计划2010——2011(第一学期)一、本组成员简介1、教研组成员情况一览表。
部门名称高年级语文组负责人金玉成员姓名性别年龄教龄学历职称所获荣誉备注金玉女3616本科中高市学科带头人教研组长束静女3919本科中高副组长黄燕女252本科一级组内骨干陈建群女4019本科小高组内骨干马群男4122本科小高仇小亭女4020本科小高组内骨干朱成华男4021本科小高孙志庆男3718大专小高姜金福男4622大专小高王红霞女3818本科小高教导主任王海霞女3514本科小高备课组长郑丽华女3915本科小高镇优秀辅导员组内骨干周纪新男4929本科中高市学科带头人教导主任祁建军男3816大专中二宗浩远男3616大专中二马丽花女4021本科小高组内骨干潘冬芳女4626大专小高唐勤女3515大专小高教导主任杨玉宏男3817本科小高组内骨干徐飞燕女3213本科小高区优秀班主任备课组长束建国男4121本科小高组内骨干蒋建琴女4222大专代课陈宇良男4522本科小高镇优秀教育工作者组内骨干潘杏丽女3717本科中高区骨干教师组内骨干王志洪男4627大专小一教导主任陈 川男3514大专小高组内骨干张巧华女3716本科小高组内骨干孙道坤男4019大专小高徐红喜女3919本科小高组内骨干2、本组成员总体情况分析项目统计总数男女20-29岁30-39岁40-59岁大专本科中高人数2913161151310194百分比44.8%55.2% 3.4%51.7%44.8%34.5%65.5%13.8%3、本组教师梯队发展现状分析和发展的目标途径。
梯队教师起点发展目标基本路径优势不足第一梯队:教研组长副组长备课组长课堂教学能力强,初步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
理论基础薄弱,只能用经验的方式总结经验,教研能力有待提高。
深入研究某一专题,学习用理论的方式总结经验,形成研究特长及与此相应的专业领导能力。
1、随时开放自己的课堂。
我心中理想的语文课堂——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认识与实践常州市新北区小河中心小学周纪新语文是什么?我曾经这样千百次的问过自己。
曾经以为,语文就是教学生读好课本中的一篇篇文章;曾经以为,语文就是围绕课文读读、议议、写写、练练;曾经以为,语文就是训练学生会听、会说、会读、会写;曾经以为,语文就是培养学生爱语文的感情、用语文的习惯;曾经以为,语文就是让学生学习语言、掌握语言、积淀语感。
……课堂是什么?我曾经这样千百次的问过自己。
曾经以为,是进行教学活动的场所;曾经以为,是教师展示自己的舞台;曾经以为,是传递知识的场所;曾经以为,是发展智力的场所;曾经以为,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场所;……教师每天都在课堂上生活,学生的时光也大都在课堂上度过。
新课改呼唤“新课堂”。
我们要通过构建语文“新课堂”,不断提升语文课堂教学的品味。
一、理想的语文课堂是充满活力的“生命课堂”。
“旧课堂”是以知识传授作为主要教学目标的“知识课堂”。
传授知识本身无错,但由此而使课堂成为知识的“海洋”,引导学生全身心投入知识之中,而忽视了更为重要的人发展所需的活力,使人成了知识的奴隶,违背了教学的真谛。
新课堂要求从“知识课堂”走向“生命课堂”。
其基本的内涵是:学生个体和群体是充满生命力的,教师个体及教学技能是充满生命力的,教学内容是充满生命力的,流程也是充满生命力的。
二、理想的语文课堂是学生发展的“游乐场”。
“旧课堂”致力于知识的机械训练,刻意追求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使课堂充满了浓厚的学究气息。
“新课堂”是形象生动的、具体可感的。
学生可听、可说、可乐、可想、可做、可议、可争……三、理想的语文课堂是师生之间对话的“聊天室”。
“旧课堂”或以教师为中心,一切围绕教师转;或以学生为中心,一切从学生兴趣出发,从而导致课堂教学师生双双被动。
“新课堂”要求从“教师中心论”、“学生中心论”走向“师生对话论”。
师生之间的对话是平等的,师生之间的对话是互动的,师生之间的对话是有意义提升的,师生之间的对话是多类型的,师生之间的对话是全方位的,师生之间的对话是充满情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