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内镜下鼻甲骨折外移压榨术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的临床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240.68 KB
- 文档页数:1
鼻内镜下功能性下鼻甲成型术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的效果慢性肥厚性鼻炎是一种常见的鼻部疾病,患者常常会出现鼻塞、流清鼻涕或者黏液分泌增多等症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鼻内镜下功能性下鼻甲成型术是目前常用的一种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的手术方式之一,该手术可以通过调整鼻腔呼吸道的结构,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文将对鼻内镜下功能性下鼻甲成型术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的效果进行详细介绍。
一、慢性肥厚性鼻炎的病因与表现慢性肥厚性鼻炎的发病原因并不完全清楚,但一般认为是由于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包括过敏、感染、鼻腔解剖结构异常等。
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常常表现为鼻塞、流清鼻涕或者黏液分泌增多、鼻部不适、嗅觉减退等症状,严重者还会出现头痛、头晕等情况,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二、鼻内镜下功能性下鼻甲成型术的原理及手术过程鼻内镜下功能性下鼻甲成型术是通过鼻内镜技术,通过收缩下鼻甲的某些部位,减少鼻腔的阻力,增大鼻腔的通气面积,改善鼻腔通气功能,从而达到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的目的。
手术过程通常分为以下几个步骤:麻醉、分离鼻腔粘膜、骨质削除、下鼻甲成型、术后处理等。
1. 较小的创伤:鼻内镜下功能性下鼻甲成型术是一种微创手术,手术过程中只需通过鼻腔进行操作,因此手术创伤相对较小,术后患者疼痛感明显减轻,恢复期较短。
2. 显著的改善患者症状:通过收缩下鼻甲的某些部位,减少鼻腔的阻力,增大鼻腔的通气面积,改善鼻腔通气功能,从而显著改善患者的鼻塞、流清鼻涕或者黏液分泌增多等症状。
3. 高度的安全性:鼻内镜下功能性下鼻甲成型术是一种微创手术,减少了术后的并发症风险,手术操作的精确性也得到了较好的保障,术后有着较高的安全性。
4. 术后效果稳定:鼻内镜下功能性下鼻甲成型术术后效果稳定,随着时间的推移,患者的症状得到有效的缓解,不易复发。
鼻内窥镜下鼻甲成形联合外移术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观察经鼻内窥镜下鼻甲成形联合外移术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的临床效果。
方法:对慢性肥厚性鼻炎经鼻内镜下鼻甲成形联合外移术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经2~30个月随访观察,全部病例鼻塞、耳鸣、耳闷感消失,合并鼻窦炎、鼻中隔偏曲者术后均痊愈。
结论:经鼻内窥镜下鼻甲成形联合外移术符合功能性手术原则,具有不损伤黏膜、出血少、恢复快及并发症少等优点。
【关键词】鼻窦内窥镜;电动切割器;慢性肥厚性鼻炎;下鼻甲成形联合外移术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71例,其中男37例,女34例,年龄16~54岁,平均31.2岁,所有病例均有持续性鼻塞症状,21例伴有头昏、头痛、耳鸣、耳闷塞感,58例合并慢性鼻窦炎;17例合并鼻中隔偏曲,经鼻内镜检查,均以下鼻甲肥厚为主,表现为黏膜表面不平,呈结节状或桑椹样及息肉样改变。
以下鼻甲前端游离缘及后端明显,应用减充剂后收缩不明显。
CT检查均提示下鼻甲肥大。
71例患者中,64例曾使用微波治疗,12例微波治疗后又行射频治疗,就诊时均自诉症状改善不明显。
1.2手术方式:本组均在局麻下施术,术前1天剪净鼻毛,术前半小时常规肌注阿托品及口服鲁米那,1%丁卡因20 ml加0.4 ml 1/1000肾上腺素(高血压患者慎用)棉片填塞鼻腔表面麻醉,1%利多卡因10 ml加4滴1/1 000肾上腺素混合液约1 ml(高血压患者不用),在内窥镜直视下行蝶腭神经浸润麻醉,然后用同样混合液约3 ml行下鼻甲黏膜下局部浸润麻醉。
13号小圆刀片在下鼻甲前端自外侧壁附着处至前端内侧游离缘,做“L”形切口。
直达鼻甲骨,用鼻中隔软骨膜剥离子在鼻甲骨上部充分分离鼻甲黏膜,然后分离下部鼻甲骨与鼻甲黏膜,游离缘不作分离。
下鼻甲剪在“黏膜袋”内邻近游离缘约2 mm处剪断鼻甲骨,再由外侧附着处剪断鼻甲骨,长度约为下鼻甲前1/3,然后折断此段鼻甲骨并取除,用鼻中隔剥离子将下鼻甲后2/3向外侧压迫使之骨折、外移,电动切割器适量切除黏膜下肥厚组织,使成形后的下鼻甲距鼻中隔及鼻底均为3~5 mm。
下鼻甲黏膜下部分切除联合骨折外移治疗慢性鼻炎的临床分析摘要】目的:研究下鼻甲黏膜下部分切除联合骨折外移治疗慢性鼻炎的效果。
方法:回顾分析120例下鼻甲黏膜下部分切除联合骨折外移治疗慢性鼻炎患者的资料。
结果:恢复快,无粘连、无鼻甲萎缩及空鼻症的情况发生。
结论:下鼻甲黏膜下部分切除联合骨折外移治疗慢性鼻炎,具有术中出血很少,术后恢复时间短,并发症少的优点。
【关键词】肥厚性鼻炎;下鼻甲黏膜下部分切除术;下鼻甲骨折外移【中图分类号】R765.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28-0036-01肥厚性鼻炎的特点是鼻塞呈持续性,伴流脓涕。
用药后有短期疗效,但是停药或感冒后又发作。
下鼻甲在此病的演变过程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为了改善患者的鼻部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下鼻甲成为我们主要的手术对象。
下鼻甲黏膜下部分切除联合骨折外移术一方面能减少鼻腔黏膜的损伤,起到保护鼻腔黏膜的功能,另一方面又能使下鼻甲体积缩小,改善通气。
同时这种手术方法具有出血少,恢复快的优点,是目前最佳的治疗肥厚性鼻炎的手术方法[1]。
本文总结我科2012年3月~2014年3月2年间进行的120例接受下鼻甲黏膜下部分切除联合骨折外移治疗慢性鼻炎患者的资料,术后随诊一年,效果很好,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在我科接受手术的慢性鼻炎患者120例,男76例,女44例;年龄16~55岁,平均年龄28.3岁。
病程1~30年。
其中20例同时有变应性鼻炎,35例有鼻中隔弯曲。
所有病例都有持续性鼻塞病史,同时药物保守治疗疗效不佳,其症状符合肥厚性鼻炎的诊疗标准。
鼻腔检查:鼻腔黏膜呈暗红色,有慢性充血的特点,变应性鼻炎为苍白色。
下鼻甲表现为增生,表面不平,桑葚样,对收敛剂无反应,下鼻道检及脓性分泌物。
1.2 治疗方法1.2.1术前准备:术前予鼻腔准备,剃鼻毛,冲洗鼻腔。
取半卧位,消毒铺巾。
予地卡因15ml+肾上腺素3ml棉片表面麻醉。
鼻内镜下鼻窦手术加下鼻甲骨折外移术治疗慢性鼻窦炎合并肥厚性鼻炎80例临床分析发表时间:2018-11-21T09:45:46.387Z 来源:《中国蒙医药》2018年第9期作者:李茜[导读] 探讨鼻内镜下鼻窦手术加下鼻甲骨折外移术治疗慢性鼻窦炎合并肥厚性鼻炎的临床效果。
张家界市人民医院耳鼻喉科湖南张家界 427000 【摘要】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窦手术加下鼻甲骨折外移术治疗慢性鼻窦炎合并肥厚性鼻炎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自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录的80例慢性鼻窦炎合并肥厚性鼻炎的患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组,对照组患者采取下鼻甲黏膜硬化法手术治疗法,实验组患者采用鼻内镜下鼻窦手术加下鼻甲骨折外移术,观察并对比两组临床效果。
结果: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相关生理指标改善效果明显,不良反应率低,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
结论:采用鼻内镜下鼻窦手术加下鼻甲骨折外移术方法治疗慢性鼻窦炎合并肥厚性鼻炎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病症,促进治愈,且不良反应少,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关键词】慢性鼻窦炎;肥厚性鼻炎;鼻内镜下鼻窦手术;下鼻甲骨折外移术;早期疗效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耳鼻喉疾病的发病概率日益增高。
慢性鼻炎的发病率日趋升高,已渐渐成为影响人们学习生活的一类常见疾病[1]。
其中常常伴有肥厚性鼻炎的并发症状,给患者带来各种生理及生活上的影响。
传统的治疗方法如下鼻甲黏膜硬化法,治疗过程中有一定风险,且术后易产生并发症,先已渐渐被鼻内镜下鼻窦手术加下鼻甲骨折外移术治疗所取代[2]。
该手术可以有效治疗病灶,降低感染,同时减少并发症的产生,高效安全,因此,鼻内镜下鼻窦手术加下鼻甲骨折外移术的方法作为一种较为成熟的医疗方法,现已被广大医护人员接受及推广,常常用来治疗相关耳鼻喉疾病,疗效显著。
本研究选取我院自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录的80例患有慢性鼻窦炎合并肥厚性鼻炎的患者,对其进行分组,并分别采取下鼻甲黏膜硬化法与鼻内镜下鼻窦手术加下鼻甲骨折外移术进行治疗,分析并观察其临床疗效,报道如下。
下鼻甲骨折外移术联合功能性鼻内窥镜治疗慢性鼻炎的效果研究董亚京(河南省偃师市人民医院 偃师 471900)摘要:目的:研究下鼻甲骨折外移术联合功能性鼻内窥镜治疗慢性鼻炎的效果。
方法:对我院2015年3月-2015年9月接待诊治的40例慢性鼻炎患者采用下鼻甲骨折外移术联合功能性鼻内窥镜进行治疗,术后随机访问3-6个月。
结果:所有慢性鼻炎患者的病况均有明显的改善,实现治愈33例(82.5%),有效但未治愈7例(17.5%),经研究发现,这7名未愈患者的慢性鼻炎较严重。
结论:下鼻甲骨折外移术联合功能性鼻内窥镜对慢性鼻炎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但对较重鼻炎患者的疗效有限,患者对近期的治疗效果较为满意,远期效果还有待研究。
关键词:下鼻甲骨折外移术 功能性鼻内窥镜 慢性鼻炎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6.05.156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6)05-0124-01 引起慢性鼻炎的因素很多,并且一旦患上慢性鼻炎,常规治疗难以治愈,常伴随感冒等疾病复发,下鼻甲骨折外移术是一种微创手术,它不损伤下鼻甲粘膜和鼻腔的正常生理功能,并且能够有效增宽鼻道,手术过程中和手术后出血也较少[1,2]。
如果联合功能性鼻内窥镜将手术部位放大,使手术操作更加精确、微创,增加了手术的安全性。
本文针对下鼻甲骨折外移术联合功能性鼻内窥镜治疗慢性鼻炎的效果进行研究。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5年3月-2015年9月间诊治的40例慢性鼻炎患者进行研究。
这40人中,男22人,女18人,年龄在18-45岁之间,有7名患者的慢性鼻炎病情较重。
1.2 方法。
让这40名患者接受下鼻甲骨折外移术联合功能性鼻内窥镜的治疗,并在治疗后3-6个月的时间内对这些患者进行跟踪调查,记录他们治疗后的情况和对该项治疗的满意度,并进行分析。
1.3 调查患者病情情况,主要统计痊愈人数,考察病情是否好转,联合治疗前的情况进行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