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健康心理测评量表汇总
- 格式:doc
- 大小:18.00 KB
- 文档页数:4
学前儿童健康心理测评量表1.经常打架斗殴。
2.偷窃或抢夺别人的东西。
3.撒谎或欺骗。
4.毁坏公物或他人财物。
5.打砸抢等破坏行为。
6.不守纪律,不遵守规章制度。
7.缺乏自控力,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
8.过度活跃,难以安静下来。
9.不能按时完成任务,经常拖延。
10.对他人没有同情心或怜悯之心。
E——研究障碍1.对研究缺乏兴趣。
2.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分心。
3.记忆力差,研究效果不佳。
4.语言表达能力差,听写、作文等难以完成。
5.阅读能力差,不爱读书或读书速度慢。
6.数学计算能力差,对数字敏感度低。
7.研究方法不当,效率低下。
8.研究态度消极,不愿意接受新知识。
9.对研究内容缺乏理解。
10.缺乏自信心,对研究产生抵触情绪。
F——身体障碍1.视力或听力有障碍。
2.运动协调能力差。
3.体能不佳,容易疲劳。
4.食欲不振或挑食。
5.睡眠质量差,经常失眠或噩梦。
6.容易生病或感冒。
7.对药物过敏。
8.皮肤过敏或出现皮疹。
9.存在过敏性疾病。
10.存在其他身体障碍或疾病。
G——家庭环境不良1.父母关系不和睦或离异。
2.家庭成员缺乏沟通和互动。
3.家庭经济困难或缺乏物质保障。
4.家庭暴力或虐待。
5.家庭成员有长期慢性病。
6.家庭成员有精神疾病或残疾。
7.家庭成员过于溺爱或过于苛刻。
8.缺乏家庭温暖和关爱。
9.缺乏安全感或稳定感。
10.家庭环境不稳定或频繁搬家。
本测评量表旨在了解学前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以帮助他们全面发展并适应未来社会。
在填写前,请确保将答卷纸正文前有关幼儿的各种概况的项目填好。
共包括7个方面,70个题目,请您认真阅读每一组的每一道题目,然后根据您对孩子的日常观察和了解情况,在答卷纸的相应题号右面,按照“很多”、“较多”、“中等”、“较少”、“没有”五个等级打“√”。
情绪障碍、性格缺陷、社会适应不良、行为障碍、研究障碍、身体障碍和家庭环境不良是本量表所涉及的7个方面。
请您按照实际情况填写,量表评定完成后,请在答卷纸右上角的相应栏目里填上测评时间和测评者姓名。
中国0~6岁小儿神全心剃头育检讨表姓名:性别:测查日期:年代日大活动:社交行动:
身高:厘米体重:公斤出诞辰期:年代日精致活动:全量表分:
头围:厘米实足年纪:年代日顺应才能:智龄:
语言:发育商:
项目/月龄123456
大活动1□拉腕坐开端竖直少
焉(2秒)
7□拉腕坐开端竖直
短时(5秒)
13□俯卧昂首45°
21□俯卧昂首
90°
29□轻拉腕部即坐起
35□仰卧翻身8□俯卧头抬离床面
14□抱直头稳(10
秒)
22□扶腋可站少
焉2-3秒
30□自力头身前顷5秒
精致活动2□触碰手控制握拳9□拨浪鼓留握少焉15□两手握一路
3-4秒
23□动摇并注目
拨浪鼓
31□
36□会撕纸 16开16□37□把弄到桌上一积木
顺应才能3□眼跟红球过中线
10□连忙留意大玩
具
17□眼跟红球
180°
24□有时留意小
丸1~2次32□拿住一积木注目另一
积木
38□两手同时拿住两块积木4□听声音有反响
25□找到声源
(一侧即可)
39□玩具掉落会找。
3-6岁幼儿园心理健康测评量表一、幼儿身体状况评估1. 身高体重指数评估幼儿的身高体重指数是评估其身体发育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测量幼儿的身高和体重,并利用相应的公式计算得出身高体重指数,可以初步了解幼儿的发育情况。
此项评估对于及时发现出现生长迟缓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2. 体态评估体态评估是通过观察幼儿的体态、姿势、步态等方面,综合评估其身体发育和运动协调能力。
通过观察幼儿的身体姿势是否自然、步态是否正常,可以初步判断幼儿的身体发育是否正常。
二、幼儿情感评估1. 情绪状态评估幼儿的情绪状态对其心理健康具有重要影响。
通过观察幼儿的情绪表现,包括愉快、悲伤、愤怒等情绪,可以初步了解其情绪调节能力和情感发展情况。
2. 适应能力评估幼儿的适应能力是评估其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观察幼儿在新环境、新人际关系中的适应情况,包括对陌生人的反应、与其他幼儿的交往等,可以初步判断幼儿的适应能力水平。
三、幼儿认知评估1. 智力水平评估幼儿的智力水平是评估其认知发展的核心指标之一。
通过观察幼儿在认知活动中的表现,包括对物体的观察、对问题的解决能力等,可以初步了解幼儿的智力水平。
2. 语言发展评估幼儿的语言发展是评估其认知能力和交流能力的重要方面。
通过观察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理解能力以及与他人的交流情况,可以初步判断幼儿的语言发展水平。
四、幼儿社交评估1. 社交技能评估幼儿的社交技能对其心理健康和人际关系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通过观察幼儿在与他人交往中的表现,包括与其他幼儿的互动、与成人的沟通等,可以初步了解幼儿的社交技能水平。
2. 合作意识评估幼儿的合作意识是评估其社交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观察幼儿在集体活动中的表现,包括是否能与其他幼儿合作、是否能分担责任等,可以初步判断幼儿的合作意识水平。
以上所述即为《3-6岁幼儿园心理健康测评量表》的基本内容,通过对幼儿身体状况、情感状态、认知能力和社交能力的评估,可以全面了解幼儿的心理健康状况,为幼儿园开展心理健康促进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附件1.5编号上海市0~6岁儿童心理行为发育档案初筛机构上海市区街道(镇)上海市0~6岁儿童心理行为发育评估记录表表1 基本信息表2 上海市0~6岁儿童心理行为发育初筛记录表婴儿期(0~1岁)表3 上海市0~6岁儿童心理行为发育初筛记录表幼儿期(1~3岁)表4 上海市0~6岁儿童心理行为发育初筛记录表学龄前期(4~6岁)表5 上海市0~6岁儿童心理行为发育复筛记录表表6 上海市0~6岁儿童心理行为发育异常诊断记录表表1 基本信息儿童姓名编号性别□1男□2女□9未说明的性别出生日期年月日身份证号□□□□□□□□□□□□□□□□□□家庭住址省市(州)县(市、区)乡(镇、街道)村(居委会)父亲姓名联系电话出生日期年月日文化程度□ 1研究生 2大学本科 3大学专科和专科学校 4中等专业学校5技工学校 6高中 7初中 8小学 9文盲或半文盲 10不详职业□ 0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业、事业单位负责人 1专业技术人员2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 3商业、服务业人员4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5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 6军人7不便分类的其他从业人员 8无职业母亲姓名联系电话出生日期年月日文化程度□ 1研究生 2大学本科 3大学专科和专科学校 4中等专业学校5技工学校 6高中 7初中 8小学 9文盲或半文盲 10不详职业□ 0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业、事业单位负责人 1专业技术人员2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 3商业、服务业人员4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5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 6军人7不便分类的其他从业人员 8无职业表2 上海市0~6岁儿童心理行为发育初筛记录表婴儿期(0~1岁)编号儿童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年月日注:“心理行为发育初筛”、“初筛结果”以及“转诊建议”部分,检查时发现相应情况在“□”内打“√”。
检查日期介于两个月龄段之间的按最近的小月龄内容进行测查和记录。
幼儿期(1~3岁)编号儿童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年月日注:“心理行为发育初筛”、“初筛结果”以及“转诊建议”部分,检查时发现相应情况在“□”内打“√”。
幼儿园心理健康测评表幼儿园心理健康测评表是一种用于评估幼儿心理健康水平的工具。
通过对幼儿在不同方面的表现进行观察和评估,可以了解其在认知、情感、社交、行为等方面的发展情况,帮助幼儿园教育工作者及家长了解幼儿心理健康的状况,促进其全面发展。
以下是一个幼儿园心理健康测评表的示例,包括了不同方面的指标和评估项目:幼儿个人信息姓名:年龄:性别:班级:测评日期:一、认知发展1. 认知能力- 理解和使用语言的能力- 记忆和联想能力- 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 感官认知- 视觉能力(颜色、形状、大小等)- 听觉能力(声音、音乐等)- 触觉能力(触摸物体、感受温度等)二、情感发展1. 自我认知- 对自己的认知和表达- 情绪识别和表达- 自尊和自信心2. 情感调节- 情绪管理能力- 应对压力和挫折的能力- 表达情感的方式和效果三、社交能力1. 与他人建立关系- 寻求关注和赞赏的能力- 与他人合作和分享的能力- 情绪理解和同理心2. 与环境互动- 适应新环境和变化的能力- 遵守规则和共享资源的意识- 独立性和自我管理能力四、行为表现1. 注意力和专注力- 在活动中保持注意力和专注力的能力- 能否遵循指导和完成任务2. 行为规范- 听话和守纪律- 尊重他人的权利和需求- 能否以适当的方式表达需求和意见以上测评项目仅作为参考,在进行实际评估时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和补充。
评估人员可以根据幼儿的实际表现,结合观察、访谈和记录等方法,对每个项目进行分级评估。
评级可以根据幼儿的表现情况,例如"未达成"、"正在发展"、"已达成"等等。
评估结果可以用于制定个别教育计划、提供适当的帮助和支持,促进幼儿的心理健康和全面发展。
测评表应由有经验的幼儿园教育工作者、心理专家或相关专业人士进行测评,并密切与幼儿的家长沟通,以便更好地了解幼儿的心理健康状况。
同时,在进行测评过程中,应确保幼儿的隐私权和个人信息安全,保护其权益。
中国小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及评分标准心理健康量表心理健康量表是一种用于评估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工具。
通过对小学生的心理状态进行量化评估,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心理问题,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以下是中国小学生常用的几种心理健康量表:1. 心理健康问题调查问卷(SDQ):SDQ是国际上广泛使用的一种心理健康量表,包含行为问题、亲社交问题和情绪问题等维度,通过简短的问题来评估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2. 心理健康自评量表:这种量表是由学生自行填写的,主要评估学生对自身心理健康的认知和感受,涵盖自尊、抑郁、焦虑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学生自评,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他们的心理状况。
3. 研究压力量表:研究压力是小学生普遍面临的问题,通过使用研究压力量表,可以了解学生在研究中所面临的压力程度,及时采取措施帮助他们缓解压力,保护心理健康。
评分标准为了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客观评价,需要制定相应的评分标准。
评分标准一般根据心理健康量表的得分范围来确定,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等级:1. 良好:得分在正常范围内,表示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良好,没有明显的问题。
2. 注意:得分略高于正常范围,表示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需要引起关注,可能存在一些潜在问题,需要进一步观察和干预。
3. 轻度问题:得分在一定程度上超出正常范围,表示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存在轻度问题,可能需要进行针对性的心理辅导和支持。
4. 中度问题:得分明显超出正常范围,表示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存在中度问题,需要专业人士的干预和治疗。
5. 严重问题:得分远超正常范围,表示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存在严重问题,需要及时采取紧急措施,并寻求专业的心理治疗和指导。
评分标准的制定要参考相关研究成果和专业意见,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希望本文档能够帮助了解中国小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及评分标准,为小学生的心理健康保护和干预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学前儿童健康心理测评量表
指导语
一、这是一份有关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测评量表。
了解您( 家长和老师) 的孩子和班上幼儿的心理健康状况, 对于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 促进他们身心全面发展, 适应未来社会, 是非常重要的。
因此, 希望您能同我们密切合作, 如实、认真地加以测评和填写;
二、在您正式测评之前, 请将答卷纸( 家长用和老师用) 正文前有关幼儿的各种概况的项目填好, 千万不要遗漏;
三、本量表共包括幼儿心理健康的7 个方面, 70个题目, 请您仔细阅读量表中每一组的每一道题目,然后根据您对孩子的日常观察和了解情况, 在答卷纸的相应题号右面,按照/ 很多、较多、中等、较少、没有五个等级打“√“
如量表中第70 题的题目内容是:贪食或挑食,您的孩子( 或班上所评定的幼儿) 经常出现这种情况,那么就请您在答卷纸第70 题右边“很多”一栏下面的空格里打√,依此类推;
四、您在做测评时, 请将每组题目对照答卷纸, 在答卷纸相应题号下划√ , 不要划在题目上;
五. 量表的评定工作完成以后, 请您在答卷纸右上角的相应栏目里填上测评时间和测评者姓名。
测评量表
A——情绪障碍
1. 孩子经常表现出心神不定、坐立不安。
2. 告诉他应当做的事时, 大多是心不在焉地去做。
3. 不管做什么事马上就厌烦。
4. 害怕上幼儿园, 想法找借口不去。
5. 不敢独自一人出门。
6. 一人独处时恐慌害怕。
7. 无缘无故地闷闷不乐。
8. 精力下降, 活动减少。
9. 受到大的刺激不激动, 不流泪, 反应不敏感。
10. 情绪变化快, 且很激烈。
B——性格缺陷
1. 喜欢缠着大人或过份依赖大人。
2. 胆怯、害羞。
3. 自卑、自责, 对同伴言听计从, 受人支配。
4. 只与合得来的人一起玩。
5. 固执、任性, 想干什么干什么。
6. 容易被激惹、爱发火。
7. 孤僻、不合群。
8. 对人有明显的好恶。
9. 远离他人。
10. 心胸狭隘, 对别人获得成功或表扬感到不安,喜欢寻衅争吵, 非要争出高低。
C——社会适应不良( 社会退缩行为)
1. 交新朋友困难。
2. 在集体场合适应困难。
3. 自我中心, 不遵守集体规划或约束。
4. 不能融洽地与同伴相处。
5. 好与教师或家长发生冲突。
6. 受到挫折后反应过分强烈或压抑。
7. 比其他同龄儿童更多地容易闯祸。
8. 面对新环境( 迁居、入园) 适应困难。
9. 不愿参加各种集体活动。
10. 不能主动交友, 交友中不作应答, 即使应答也多是非言语性的反应。
D——行为障碍
1. 不礼貌, 耍聪明, 冒失。
2. 集体活动时好占上风, 争先恐后, 不守纪律。
3. 注意力不集中, 做事有头无尾。
4. 否认错误或怪罪他人。
5. 不分场合, 特别好动。
6. 做作业时, 边做边玩。
7. 不爱惜东西, 经常弄坏自己或他人的学习用品。
8. 不知危险, 好伤人或自伤。
9. 上课时动作多, 随便讲话或叫喊。
10. 经常惹人或干扰他人活动。
E ——交往缺陷
1. 与兄弟姐妹或他人相处不好。
2. 在群体中别的孩子不喜欢他。
3. 喜爱比较、协同与合作活动, 较少有单独和观望的行为。
4. 在班级中缺乏朋友。
5、对老师或家长的批评过分敏感。
6. 不愿与各方面比自己好的人交往。
7. 喜欢用怀疑甚至敌视的目光对待别人, 对人缺乏信任。
8. 与人交往时, 不懂得尊重别人, 对别人的帮助不理不睬。
9. 不善于与人交往, 待人缺乏热情。
10. 交往中不能以诚恳、谦虚、宽厚、积极的态度去对待别人。
F——不良习惯
1. 习惯性眨眼。
2. 习惯性皱额或皱眉。
3. 习惯性点头或摇头。
4. 习惯性伸脖子。
5. 习惯性吸鼻子。
6. 经常吸吮手指、嘴嚼衣服或其它物品。
7. 喜欢咬指甲。
8. 经常扮怪相。
9. 有异食癖( 指吃不可食物品) 。
10. 经常有各种多余动作( 如手指动作、腿部动作等) 。
G——其他障碍
1. 尿床, 便秘。
2. 口吃、发音含混不清, 词汇量很少, 音质较差。
3. 好沉默不语, 甚至长时间一言不发。
4. 入睡困难。
5. 睡觉不安稳, 好讲梦话。
6. 睡觉时好磨牙。
7. 睡觉中突然哭喊、惊叫。
8. 厌食、限食或拒食。
9. 肥胖。
10. 贪食或挑食。
所测素质:
(1)情绪障碍:是发生在儿童少年时期以焦虑、恐怖、抑郁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
疾病。
操作定义:心境不良,情绪消沉,或焦虑、烦躁、坐立不安;对日常活动丧失兴趣,丧失愉快感,整日愁眉苦脸,忧心忡忡;精力减退,常常感到持续性疲乏;认为活着没有意思,严重者感到绝望无助,生不如死,度日如年,甚至有着结束自己生命的意念。
子因素:恐惧,焦虑,抑郁,沮丧,不安全感等
恐惧:6. 一人独处时恐慌害怕4. 害怕上幼儿园, 想法找借口不去。
焦虑:1. 孩子经常表现出心神不定、坐立不安。
10. 情绪变化快, 且很
激烈。
抑郁:7. 无缘无故地闷闷不乐。
8. 精力下降, 活动减少。
沮丧:4. 害怕上幼儿园, 想法找借口不去。
不安全感:5. 不敢独自一人出门。
(2)性格缺陷:指性格某一方面反应呈现出不合理或者不积极的反应,和正常人不
一样别人都那样做,就偏偏自己这样做。
操作定义:精力和体力不足,容易疲乏,情绪常处于不愉快状态,缺乏克服困难精神;性格固执,敏感多疑,容易产生嫉妒心理;性格内向,孤独怕羞,情感冷漠;平时性格粘滞,不灵活,遇到微小的刺激引起爆发性愤怒或激情;性格外向,好斗。
情绪高度不稳定,容易兴奋、冲动。
往往对人、对社会表现敌意和攻击行为。
子因素:自卑,狭隘,过度依赖,孤僻等
(3)社会适应不良( 社会退缩行为):生活、学习和工作环境发生了重大改变,个体
的心理、行为特征无法适应,出现异常。
操作定义:不善于与人交往,难以融入新环境;情绪不稳,冲动任性,会无故叫喊,无耐心,做事急匆匆、注意力不集中。
子因素:交友困难,易闯祸,以自我为中心等
(4)行为障碍:行为表现与一般学生应有的行为明显偏离
操作定义:学习能力不足,但不能用智力、感觉和身体的原因加以解释;不能与同龄人和教师建立或保持良好的关系;对正常环境缺乏适当的行为反应。
子因素:冲动性行为、活动过多、攻击或破坏性行为、偷窃、说谎、对小动物无辜残忍等
(5)不良习惯:有碍心理和生理健康的习惯。
操作定义:
子因素:吸吮拇指,咬指甲、托腮、习惯性阴部摩擦等
(6)其他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