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口腔颌面外科复习资料
- 格式:docx
- 大小:66.03 KB
- 文档页数:19
口腔颌面外科学复习题含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男,30岁。
双侧颞下颌关节外伤性强直致开口受限。
全麻时应采取的方法是A、清醒状态下经鼻盲探插管B、麻醉深度达Ⅲ期Ⅱ级后,给予盲探插管C、乙醚开放滴入麻醉D、经气管切开施全麻E、选用正确答案:A2.多形性低度恶性腺癌的病理学特点是A、细胞和结构多形,而恶性度低B、细胞一致、结构多形和转移率低C、细胞多形、结构一致和转移率低D、低度恶性的多形性腺瘤E、细胞多形性正确答案:B3.自儿童期发病,可迁延到成人的是A、慢性复发性腮腺炎B、慢性阻塞性腮腺炎C、唾液腺良性肥大D、涎瘘E、急性化脓性腮腺炎正确答案:A4.男,60岁。
行上颌结节注射麻醉后,突然感到心悸、头晕、头痛、脉搏快而有力,血压升至150/100 mmHg,口唇苍白,应考虑A、癔症B、中毒C、肾上腺素反应D、晕厥E、过敏正确答案:C5.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口内法的进针点应在A、颊脂垫尖B、下颌韧带中央稍内侧C、颊黏膜下颌牙咬合面上方1.0cmD、磨牙后窝最深处E、磨牙后垫上方1.0cm处正确答案:A6.与口鼻腔相通或在口腔内手术的创口属于A、无菌创口B、延期愈合创口C、一期愈合创口D、感染创口E、污染创口正确答案:E7.患者,男性,因口腔颌面部创伤致舌体裂伤,出血明显,口底肿胀,来院就诊,最有效合理的止血方法是A、注射止血针B、作颈外动脉结扎术C、指压患侧的颈总动脉D、用纱布块填塞止血E、创口缝合止血正确答案:E8.某患者x线片显示46残根根尖下方有一直径约0.3cm圆形低密度影像,周围无明显骨白线包绕。
该病最可能的诊断是A、颌骨血管瘤B、成釉细胞瘤C、根尖周囊肿D、根尖肉芽肿E、含牙囊肿正确答案:D9.为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是A、急性化脓性腮腺炎B、流行性腮腺炎C、慢性阻塞性腮腺炎D、慢性复发性腮腺炎E、舍格伦综合征正确答案:E10.中线致死性肉芽肿的治疗应首选A、根治性手术B、放疗C、冷冻D、化疗E、免疫治疗正确答案:B11.碘酊用于口腔内消毒剂的浓度是A、1.50%B、2.00%C、1%D、2.50%E、0.50%正确答案:C12.患者男,60岁。
口腔颌面外科复习资料*局部麻醉:简称局麻,指用局部麻醉药暂时阻断机体一定区域内神经末梢和纤维的感觉传导,从而使该区疼痛消失。
除痛觉消失外其他感觉依然存在。
*阻滞麻醉:将局部麻药注射到神经干或其主要分支附近,以阻断神经末梢传入的刺激,是被阻滞的神经分布区域产生麻醉效果。
*全身麻醉:简称全麻,指麻醉药物进入体后,产生可逆性全身痛觉和意识消失同时存在反射抑制和一定程度肌松弛的一种状态。
*种植外科:口腔种植学涉及多个学科,包括口腔颌面外科、口腔修复科、牙周病科、口腔影像学科等,涉及外科的内容则被称为种植外科*骨结合式种植体:负载咬合力的种植体的表面与有活力的骨组织之间存在结构上和功能上直接的联系,种植体与骨组织之间不间隔任何组织。
*牙种植体:指为了支持义齿修复的上部结构,用外科手段在上颌或下颌颌骨内植入人工材料设计的装置。
*袖口(cuff):上皮细胞黏附在种植体表面而形成的生物学封闭,又称袖口。
*引导再生骨膜技术GBR:采用生物材料制成的生物膜在牙龈软组织与骨缺损之间人为的竖起一道生物屏障,阻止软阻止中成纤维细胞及上皮细胞长入骨缺损区,确保成骨过程在无成纤维细胞干扰的前提下逐渐完成,最终完成缺损区完整的骨修复。
*肿瘤:是人体组织细胞由于内在和外在致病因素长时间的作用,使细胞的遗传物质脱氧核糖核酸产生突变,导致细胞的生产和分裂失去控制而发生异常增生和功能失调所造成的一种疾病*临界瘤: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的区别是相对的,有的肿瘤病程病程虽较长,但有局部浸润性,其生物学行为介于良性于恶性之间,称为~*恶病质:由于肿瘤迅速生长破坏而产生的毒性物质,可引起代谢紊乱,加以出血、感染、疼痛、饥饿等使机体不断消耗,因此,恶性肿瘤发展到晚期,病人多出现消瘦、贫血、机体衰竭等恶病质症状,称为~ *肿瘤标志物:随着生物化学、免疫学以及分子生物学及遗传工程学等相应检测技术的发展,恶性肿瘤的血液、尿或其他液体中可发现一些特殊的化学物质,这类物质通常以抗原、激素、受体、酶、蛋白以及各种癌基因等的形式出现,由于这些产物多由肿瘤细胞产生、分泌和释放,故被称为~*上皮性癌前病损:指有可能演变成鳞状细胞癌的上皮病变,口腔颌面部最常见的癌前病损有白斑、红斑和红白斑。
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 口腔颌面外科学二、问答题:1 口腔颌面外科包括的内容?2 学习口腔颌面外科应处理好哪几方面的关系?第二章口腔颌面外科临床检查一、问答题:1 口腔颌面外科的一般检查包括哪些?2 口腔颌面外科的辅助检查包括哪些?第三章口腔颌面外科麻醉与镇痛名词解释: 麻醉局部麻醉冷冻麻醉表面麻醉浸润麻醉阻滞麻醉晕厥hornor征全身麻醉吸入麻醉静脉麻醉复合麻醉控制性降压低温二、问答题:1 局麻药物的分类及常用药物2 试对利多卡因和普鲁卡因作比较3 试述骨膜上浸润麻醉方法4 试述牙周膜注射法浸润麻醉方法5 试述上颌神经阻滞麻醉方法6 试述上牙槽后神经阻滞麻醉方法7 试述眶下神经阻滞麻醉方法8 试述腭前神经阻滞麻醉方法9 试述鼻腭神经阻滞麻醉方法10 试述下颌神经阻滞麻醉方法11 试述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方法12 试述舌神经阻滞麻醉方法13 试述颊神经阻滞麻醉方法14 试述咬肌神经阻滞麻醉方法15 试述下牙槽、舌、颊神经一次阻滞麻醉方法16 试述颏神经、切牙神经阻滞麻醉方法17 试述颈丛神经阻滞麻醉方法18 局麻的并发症有哪些?19 晕厥、过敏和中毒反应与肾上腺素反应、癔病的临床表现有何不同?20 晕厥、过敏和中毒反应的防治原则分别是什么?21 口腔颌面外科手术麻醉的特点22 口腔颌面外科常用的全麻方法有哪些?23 口腔颌面外科手术的全麻后应注意哪些问题?24 疼痛治疗的方法有哪些?第四章牙及牙槽外科一、名词解释: 阻生牙二、问答题:1拔牙的适应症2拔牙的禁忌症3拔牙的术前准备有哪些?4拔牙器械有哪些?牙挺的工作原理和注意事项是什么?5简述牙拔除术的一般方法和步骤6简述各类牙拔除法7简述牙根的拔除法8阻生牙拔除的适应征与禁忌征9阻生牙的临床分类10简述阻生牙的拔除方法11简述各类不同阻生牙的拔除方法12简述阻生尖牙的分类及拔除方法13拔牙创的愈合分为哪几个阶段14牙拔除术中的并发症有哪些15牙拔除术后的并发症有哪些16简述干槽症的病因、组织病理学表现、临床表现、治疗及预防17牙槽外科手术包括哪几种第五章种植外科一、名词解释: 口腔种植学口腔种植体龈界面袖口纤维-骨性结合骨结合二、问答题:1目前口腔种植学还存在哪些问题没有解决2口腔种植体的分类3种植材料有哪几类4种植外科手术器械有哪些5简述缺牙后牙槽突的改变6牙槽嵴萎缩的分类7简述口腔种植手术的适应征和禁忌征8简述口腔种植手术的治疗程序、术前准备、麻醉及体位9口腔种植手术有哪些注意事项10种植手术的并发症有哪些11种植义齿成功的标准第六章口腔颌面部感染一、名词解释: 感染智齿冠周炎颌骨骨髓炎新生儿颌骨骨髓炎疖痈二、问答题:1口腔颌面部感染的途径及病原菌2简述口腔颌面部感染的临床表现3简述口腔颌面部感染的治疗4临床应用抗菌药物的基本原则5简述智齿冠周炎的临床表现及治疗6简述眶下间隙感染的感染来源、临床特点及治疗7简述颊间隙感染的感染来源、临床特点及治疗8简述颞间隙感染的感染来源、临床特点及治疗9简述颞下间隙感染的感染来源、临床特点及治疗10简述咬肌间隙感染的感染来源、临床特点及治疗11简述翼下颌间隙感染的感染来源、临床特点及治疗12简述舌下间隙感染的感染来源、临床特点及治疗13简述咽旁间隙感染的感染来源、临床特点及治疗14简述下颌下间隙感染的感染来源、临床特点及治疗15简述颏下间隙感染的感染来源、临床特点及治疗16简述口底多间隙感染的感染来源、临床特点及治疗17列表说明中央型颌骨骨髓炎和边缘型颌骨骨髓炎的鉴别诊断18简述颌骨骨髓炎的治疗19简述新生儿颌骨骨髓炎的感染来源、临床特点及治疗20简述放射性颌骨骨髓炎的临床特点、治疗和预防21简述面颈部淋巴结炎的感染来源、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22简述面部疖痈的病因、临床表现、并发症和治疗口腔颌面部特异性感染有哪些?简述其感染途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第七章口腔颌面部损伤一、问答题:1简述口腔颌面部损伤的特点2简述口腔颌面部损伤伤员的急救3简述口腔颌面部软组织损伤的类型及其特点4简述口腔颌面部损伤清创术的步骤5简述口腔颌面部各类软组织损伤的处理特点6简述牙和牙槽骨损伤的临床治疗7简述上、下颌骨骨折的临床表现8简述颌骨骨折的治疗原则9简述颌骨骨折的复位与固定方法10简述颧骨及颧弓骨折的分类、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11简述鼻骨骨折的临床表现和治疗12简述眶骨骨折的临床表现和治疗13骨折的愈合可分为哪几个阶段?14简述口腔颌面部战伤的临床特点、治疗、并发症及防治第八章口腔颌面部肿瘤一、名词解释: 肿瘤临界瘤二、问答题:1简述口腔良、恶性肿瘤的组织来源和好发部位2简述口腔颌面部肿瘤的病因与发病条件3简述口腔颌面部肿瘤的临床表现4列表说明口腔良、恶性肿瘤的鉴别5简述口腔颌面部肿瘤的诊断方法6简述口腔颌面部肿瘤的治疗原则7简述口腔颌面部肿瘤的治疗方法8对口腔颌面部肿瘤的预防包括哪几方面的内容9口腔颌面部软组织囊肿有哪些?简述其临床表现和治疗10口腔颌面部颌骨囊肿有哪些?简述其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11口腔颌面部良性肿瘤和瘤样病变有哪些?简述其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12口腔颌面部的癌有哪些?简述其治疗方法13口腔颌面部软组织肉瘤分为哪几种类型?简述其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和治疗14口腔颌面部骨源性肉瘤分为哪几种类型?简述其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和治疗15简述恶性淋巴瘤的分类、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和治疗16简述浆细胞肉瘤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17简述中线致死性肉芽肿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18简述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19简述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的TNM分类分期第九章唾液腺疾病一、名词解释: 涎石病涎瘘舍格伦综合征二、问答题:1简述急性化脓性腮腺炎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预防和治疗2简述慢性化脓性腮腺炎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和治疗3简述慢性阻塞性腮腺炎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和治疗4简述慢性化脓性腮腺炎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和治疗5简述涎石病和下颌下腺炎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和治疗6较长见的唾液腺特异性感染有哪些?简述其临床表现和治疗7简述唾液腺损伤和涎瘘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8简述舍格伦综合征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9简述唾液腺粘液囊肿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和治疗10简述腮腺囊肿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和治疗11简述唾液腺良性肥大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和治疗12简述唾液腺肿瘤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和预后13简述多形性腺瘤的临床特点和治疗14简述沃辛瘤的临床特点和治疗15简述粘液表皮样癌的临床特点和治疗16简述腺样囊性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和需作的相应处理第十章颞下颌关节疾病一、名词解释: 颞下颌关节脱位颞下颌关节强直二、问答题:1简述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防治原则和、临床分类、分型及治疗要点2简述颞下颌关节急性前脱位的病因、临床表现和治疗3简述颞下颌关节复发性脱位的病因、临床表现和治疗4简述颞下颌关节陈旧性脱位的病因和治疗5简述颞下颌关节强直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和诊断、治疗和预后6简述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和治疗第十一章颌面部神经疾患一、名词解释: 三叉神经痛面神经麻痹舌咽神经痛贝尔麻痹永久性面神经麻痹面肌痉挛二、问答题:1简述三叉神经痛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2简述舌咽神经痛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3简述贝尔麻痹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预后、预防和治疗4简述永久性面神经麻痹的病因、临床表现和治疗5简述面肌痉挛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和治疗第十二章先天性唇、面裂和腭裂一、名词解释:二、问答题:1简述先天性唇、面、腭裂的发病因素2简述唇裂的分类和手术治疗3简述唇裂鼻翼畸形的处理4简述唇裂的术后护理5简述唇裂的二期整复术6简述面横裂和正中裂的整复方法7简述腭裂的临床分类和临床特点8简述腭裂的治疗原则9简述腭裂的手术治疗10简述腭裂的术后处理和术后并发症11简述腭裂的正畸治疗、语音治疗和赝复治疗12简述牙槽突裂的临床分类、手术治疗和术后辅助治疗第十三章牙牙合面畸形一、名词解释: 牙牙合面畸形正颌外科二、问答题:1 简述牙牙合面畸形的病因和临床分类2 简述牙牙合面畸形的检查与诊断方法3 简述牙牙合面畸形的治疗设计4 简述牙牙合面畸形临床常用的几种手术方法第十四章口腔颌面部后天畸形和缺损一、名词解释: 口腔颌面部后天畸形和缺损二、问答题:1简述口腔颌面部后天畸形和缺损的病因、诊断与治疗和整复手术的技术特点2简述游离皮片移植的分类与特点, 适应征, 取皮方法, 供、受皮区处理及皮片移植后的生理变化3简述皮瓣移植的分类与特点, 适应征及注意事项4简述骨移植的骨骼来源, 种类与特点、注意事项及异体骨的保存和处理5简述软骨移植的软骨来源, 移植方法和软骨的保存6简述唇、面、颊部畸形或缺损整复的手术原则7简述各类畸形及缺损的整复方法。
口腔颌面外科学复习题含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正颌外科手术后并发症中,不包括A、骨愈合不良及错位愈合B、呼吸道梗阻C、颈椎损伤D、牙骨段坏死E、下牙槽神经损伤正确答案:C2.临床上最可靠而常用的止血是A、压迫止血B、药物止血C、钳夹结扎止血D、低温止血E、阻断止血正确答案:C3.患者右侧下颌骨体部被钝器打击后,出现左侧后牙早接触,前牙开HE,左侧颞下颌关节区肿胀疼痛,可能是A、左侧翼外肌痉挛B、左侧髁状突颈部骨折C、左侧关节盘穿孔破裂D、双侧髁状突颈部骨折E、左侧颞颌关节急性前脱位正确答案:B4.患儿女,6个月。
出生后即发生双侧上唇裂开。
诊断为“先天性双侧唇裂,混合型”。
其临床表现应该是双侧唇裂A、合并双侧腭裂B、合并单侧腭裂C、合并其他面裂D、合并双侧牙槽突裂E、一侧完全、一侧不完全唇裂正确答案:E5.拔牙创血块开始机化的时间A、1-7天B、15-30分钟C、3-6个月D、3天-1个月E、38天-3个月正确答案:A6.以下哪种囊肿属于非牙源性囊肿A、含牙囊肿B、始基囊肿C、根尖周囊肿D、鼻腭囊肿E、角化囊肿正确答案:D7.颌骨放射性骨坏死常见的发病时间是放射线照射后A、1〜2个月B、4〜6年C、3〜5个月D、5〜10天E、6个月〜3年正确答案:E8.患者男,62岁。
有多年糖尿病史.左眶下间隙感染1周,肿胀,疼痛明显,分析疼痛的原因是A、面部神经末梢丰富B、肿胀压迫眶下神经C、表情肌活动频繁D、面部血运丰富E、毒素刺激骨膜正确答案:B9.双侧唇裂修复的时间为A、2~3岁B、1~2岁C、3~6个月D、6~12个月E、1~3个月正确答案:D10.女13岁左面部肿大畸形,随年龄而增长查:左鼻及唇颊增大、下坠,软,面部及躯干皮肤有多处棕色斑。
最可能的临床诊断是A、放线菌病B、囊性淋巴管瘤C、嗜酸性粒细胞增生性淋巴肉芽肿D、神经纤维瘤病E、海绵状血管瘤正确答案:D11.新生儿颌骨骨髓炎主要发生在A、下颌骨B、鼻C、上颌骨D、下唇E、上唇正确答案:C12.颜面部疖痈的治疗主张A、全身支持疗法B、局部热敷C、局部烧灼D、早期切开引流E、保守治疗正确答案:E13.患者女,30岁。
口腔颌面外科第二章:基本操作1.检查顺序:由外到内,由前到后,由浅到深,健患侧对比2.开口度:上下中切牙近中切角的垂直距离,正常=3.7,受限<3.7,过大>3.7,双脚规测量 3.关节动度:耳屏前们诊法,外耳道指诊法 4.怀疑颈动脉体瘤或动脉瘤禁忌穿刺;怀疑结核性病变避免穿刺形成不愈窦道血管性肿瘤或血管畸形、恶性黑色素瘤不作活检第三章:麻醉酰胺利多卡因表面麻醉,阻滞麻醉,应用最多,抗室性心律失常类布比卡因麻醉时间长阿替卡因起效快脂类普鲁卡因丁卡因表面麻醉表面麻醉:利多卡因,丁卡因侵润麻醉方法:骨膜上侵润法,牙周膜注射法,计算机控制局部麻醉第四章:牙及牙槽外科拔牙适应症:牙体病损错位牙牙外伤根尖病额外牙病灶牙牙周病埋伏牙、阻生牙骨折牙滞留乳牙治疗需要拔牙禁忌症:1.心血管疾病:心功能Ⅲ~Ⅳ级或有心力衰竭症状禁止拔牙2.风湿性心脏病:心功能异常或风湿活动期禁止拔牙3.心肌梗死:急性心肌梗死禁止拔牙4.心绞痛:近期出现心绞痛或不稳定的心绞痛禁止拔牙5.心律不齐:药物治疗未控制的心律不齐禁止拔牙6.高血压:血压高于180/100mmHg或有高血压危象禁止拔牙7.造血系统疾病:血红蛋白在80g/L以上,血细胞比容在30%以上才可拔牙8.急性白血病禁止拔牙9.糖尿病:空腹血糖控制在8.88mmol/L才可拔牙 10.甲状腺功能亢进:静息脉搏在100次/min以下,基础代谢率在+20%以下才可拔牙11.感染急性期:严重感染,拔牙困难,引流不畅,免疫力低,麻醉不佳不拔牙干槽症(dry socket):为拔牙后常见的疼痛严重的并发症,最常发生于下颌阻生智牙拨除后。
病理学上主要表现为牙槽骨壁的骨炎或轻微的局限性骨髓炎。
病因:感染学说,创伤学说,解剖因素学说,纤维蛋白溶解学说。
病因是综合的诊断标准:拔牙2~3小时后有剧烈疼痛,并可向耳颞部,下颌区或头顶部放射,一般镇痛药物不能止痛;拔牙窝内可空虚,或有腐败变性的血凝块,腐臭味强烈干槽症治疗原则:通过彻底的清创和隔离外界对牙槽窝的刺激,已达到迅速止痛,缓解患者痛苦,促进愈合的目的。
口腔颌面外科学复习题(含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患者男,34岁。
下颌前份唇侧牙龈出现黑色斑块状肿物半年余。
其黑色斑块渐扩大,继而H;现双侧下颌下淋巴结肿大。
最不宜采用的检查是A、切取活检B、冷冻后活检C、CT检查D、MRI检查E、PET检查正确答案:A2.舌系带矫形术创口分类属于A、化脓创口B、可疑创口C、感染创口D、污染创口E、无菌创口正确答案:D3.好发于颈部锁骨上区,穿刺可抽出透明、淡黄色水样液体的脉管畸形A、淋巴管畸形大囊型、囊性水瘤B、动静脉畸形、蔓状血管瘤C、淋巴管畸形微囊型、海绵型淋巴管瘤D、血管瘤、毛细血管瘤E、静脉畸形、海绵状血管瘤正确答案:A4.患者,男,28岁。
经去骨、劈开挺出右下近中阻生智齿。
3天后出现持续性剧痛,并向耳颞部放射。
检查见拔牙窝空虚,牙槽骨壁表面有灰白色假膜覆盖。
最可能的诊断是A、邻牙急性根尖炎B、拔牙后肿胀反应C、邻牙在拔牙时受到损伤D、牙槽突骨折E、干槽症正确答案:E5.关于牙源性角化囊肿的病理学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A、基底细胞层界限清楚,呈栅栏状排列B、囊液黄褐色,清亮C、表层的角化主要是不全角化D、衬里上皮为较薄的复层鳞状上皮E、纤维性囊壁内可见微小的子囊和(或)牙源性上皮岛正确答案:B6.中医指的“粉瘤”和“发瘤”分别是A、表皮样囊肿和皮样囊肿结构B、皮脂腺囊肿和皮样囊肿C、皮脂腺囊肿和甲状舌管囊肿D、皮样囊肿和甲状舌管囊肿E、皮脂腺囊肿和表皮样囊肿正确答案:B7.如果在下颌角区出现广泛凹陷性水肿,怀疑局部脓肿形成,此时最有效的检查方法A、化验检查B、观察体温变化C、粗针头穿刺D、触诊检查E、X线检查正确答案:C8.面部损伤后,组织水肿迅速发生,易影响呼吸道通畅,甚至引起窒息的部位中不包括A、颈部B、下颌下区C、颧上颌部D、口底E、舌根正确答案:C9.由损伤引起的血外渗性囊肿位于A、皮下结缔组织中B、颌骨骨髓腔内C、唾液腺内D、颌面部肌肉组织中E、黏膜下结缔组织中正确答案:B10.对颞下区深部包块的早期诊断,最佳的手段是:A、切取活检B、穿刺活检C、CTD、B 超E、放射性核素检查正确答案:C11.根尖片投照的分角技术是指A、X线与被检查牙齿的长轴垂直B、X线与咬合平面平行C、X线与被检查牙齿的长轴及胶片之间的分角线垂直D、X线与被检查牙齿的长轴和胶片之间的分角线平行E、X线与胶片垂直’正确答案:C12.患者男,40岁。
口腔颌面外科学习题库(含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影响下颌骨骨折骨折段移位的最主要因素是A、骨折部位B、外力大小与方向C、颌骨的重力D、咀嚼肌的牵拉作用E、骨折线走行方向正确答案:D2.第二鳃裂瘘的外口常见于A、胸锁乳突肌前缘下1/3处B、下颌角处C、耳垂周围D、颈中上1/3.胸锁乳突肌前缘处E、颈中下1/3.胸锁乳突肌前缘处正确答案:E3.不属于心脏病拔牙绝对禁忌证的是A、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B、充血性心力衰竭C、频发的室性早搏,未治疗D、前壁心肌梗死一个月E、不稳定性心绞痛正确答案:A4.通常不会发生恶变的是A、牙源性角化囊性瘤B、甲状舌管瘘C、皮脂腺囊肿D、鳃裂囊肿E、囊性水瘤正确答案:E5.异物阻塞咽喉部导致的窒息应当A、使伤员处于头低侧卧位或俯卧位B、迅速用手指或器材掏出或用吸引器吸出阻塞物C、尽快行气管切开术D、尽快行环甲膜切开术E、用大针粗线牵出舌正确答案:B6.某患者拔牙,注射局麻药后立即发生头晕、胸闷、面色苍白、全身冷汗、四肢厥冷无力、脉快而弱、恶心,其发生的局麻并发症应为A、颈交感神经综合征B、神经损伤C、晕厥D、过敏反应E、中毒正确答案:C7.患者,女,24岁。
因车祸造成面部外伤。
x线片显示右侧上颌骨骨折,骨折线横过鼻背、眶部,经颧骨上方到达翼突。
正确的诊断是A、鼻骨骨折B、LeFortⅢ型骨折C、LeFortⅡ型骨折D、颧弓骨折E、LeFortI型骨折正确答案:B8.比较理想的冷冻麻醉药是A、丁卡因B、利多卡因C、氯乙烷D、普鲁卡因E、可卡因正确答案:C9.牙挺使用的原则中不包括A、不可以邻牙作支点,除非邻牙一并拔除B、颌水平的颊舌侧均不能作支点,除非拔除智齿或颊舌侧需去骨者C、必须以手指作保护,以防牙挺滑脱D、用力必须有控制,用力方向必须正确E、可兼作骨凿,用于正确答案:E10.患者男性,因交通事故造成面部外伤而来诊。
x线片显示上颌骨骨折,骨折线横过鼻背、眶部,经颧骨上方达翼板。
颌面部损伤颌面部骨折的临床表现三大特征:面部畸形、咬合紊乱、张口受限一般体征:疼痛、肿胀、出血、瘀斑、骨台阶感、骨摩擦音、骨异常动度特殊体征:牙龈黏膜撕裂、牙齿损伤、感觉异常、骨折段移位多处伤:指某部位的多个损伤。
多发伤:指除口腔颌面部损伤外,尚有其他部位的损伤。
复合伤:两个以上的原因致伤。
一、口腔颌面部损伤的特点★1.口腔颌面部血循环丰富在损伤时的利与弊①伤后出血较多,易形成血肿②组织水肿反应快而重舌根、口底、下颌下处水肿、血肿,压迫影响呼吸道通畅,导致窒息③抗感染与再生修复能力较强2.牙在损伤时的利与弊①二次弹片伤②增加感染的几率③诊断的重要依据—牙列移位,咬合关系紊乱④治疗的主要标准—恢复咬合关系⑤作为基牙颌间牵引固定3.易发生窒息4.易发生感染—口腔颌面部的窦腔5.影响进食和口腔卫生6.易并发颅脑损伤—伤后有昏迷史7.有时伴有颈部损伤—颈部血肿、脊椎损伤、高位截瘫8.可伴有其它解剖结构的损伤①腮腺受损—涎瘘②面神经受损—面瘫③三叉神经受损—相应区域的麻木感9.面部畸形二、导致窒息的原因★1.阻塞性窒息—阻塞咽喉部、上呼吸道①异物阻塞喉部②组织移位③肿胀与血肿2.吸入性窒息—吸入气管、支气管、肺泡内三、窒息的临床表现★前驱症状:烦躁不安、出汗、口唇发绀、鼻翼扇动、呼吸困难严重者:三凹征(锁骨上窝、胸骨上窝、肋间隙)危象:脉搏细速、血压下降、瞳孔散大四、窒息的急救★阻塞性窒息1.及时清除口鼻腔及咽喉部异物2.将后坠的舌牵出●舌尖后约2cm处,大圆针和7号线穿过舌的全厚组织,将舌拉出口外3.悬吊下坠的上颌骨骨块●筷子、压舌板等物品横放于上颌双侧前磨牙4.插入通气导管保持呼吸通畅●咽部、舌根肿胀压迫呼吸道—经口插入通气导管●情况紧急而无适当导管—环甲膜穿刺,随后改行气管切开术●呼吸已停止—环甲膜切开术,随后改行气管切开术吸入性窒息快速行气管切开术,通过气管导管,充分吸出进入下呼吸道的异物注意防止肺部并发症五、止血与止血的方法S1判断出血的部位、性质、程度●动脉血呈喷射状,血色鲜红●静脉血呈漫出状,血色较暗S2选择止血的方法1.压迫止血①指压止血法—手指压迫出血部位知名供应动脉的近心端面动脉—咬肌止端前缘的下颌骨面颞浅动脉—耳屏前颈总动脉—胸锁乳突肌前缘、环状软骨水平②包扎止血法—毛细血管、小静脉、小动脉出血或创面渗血③填塞止血法—开放性和洞穿性创口,窦腔出血2.结扎止血—常用而可靠的止血方法3.药物止血—小静脉、小动脉或创面渗血六、颈内动脉和颈外动脉的鉴别1.颈外动脉位于浅部前方,颈内动脉位于深部后方2.颈动脉窦上方,颈外动脉位于内侧,颈内动脉位于外侧3.颈外动脉有多个分支,颈内动脉无分支4.结扎线提起,同时触摸颞浅动脉,若搏动消失则为颈外动脉七、抗休克治疗●收缩压下降—血容量丢失达到20%以上,机体失代偿●抗休克治疗的目的:恢复组织灌流量●创伤性休克—安静、镇痛、止血、补液●失血性休克—补充有效血容量、彻底消除失血原因八、伴颅脑外伤的急救●鼻瘘、耳瘘—颅前窝底或颅中窝底有骨折处理原则:严禁外耳道或鼻腔填塞与冲洗,以免引起颅内感染●患者若出现烦躁不安的症状,可给与适当的镇静剂,禁用吗啡九、包扎的作用1.压迫止血2.暂时固定骨折,减少活动,防止进一步移位3.保护并缩小创口,减小污染和唾液外流十、后送的要点●一般伤员—侧卧位/头偏一侧(防窒息、休克)●昏迷伤员—俯卧位,额头垫高,口鼻悬空(唾液引流)●疑有颈椎损伤—多人搬运,平直整体移动,头部两侧固定十一、颌面部创伤的诊治原则首先抢救患者生命,其次处理颌面部损伤十二、口腔颌面部软组织损伤★种类特点治疗原则擦伤(abrasionwound)①皮肤表层破损②创面常附有泥沙和其他异物③点片状创面或少量点状出血④痛觉明显(感觉神经末梢暴露)清创,去除异物预防感染挫伤(contusedwound)①皮下及深层组织挤压伤,无开放性损伤②瘀斑、血肿止血、止痛、预防感染促进血肿吸收和功能恢复刺、割伤①有裂口②创口小、伤道深,多为盲管伤③创缘整齐及早行清创术撕裂和撕脱伤(leceratedwound)①较大的机械力超过组织的耐受力,将组织撕裂甚至撕脱②创缘不整齐③伤情重,出血多,疼痛剧烈,易休克④常伴有组织缺损与正常组织相连者—及时清创缝合完全撕脱但有血管吻合者—血管吻合再植术无血管可吻合者,6h内—清创后,切削成全厚或中厚皮片再植已超过6h 者,组织不能利用者—消灭创面,游离皮片移植咬伤(bite wound)彻底清创、暂不缝合(暴露,防止厌氧环境)十三、清创术(debridement)●预防感染和促进组织愈合的基本方法时机:伤后越早进行越好,6~8h内进行(口腔颌面部血运丰富,可不拘泥于此时间)步骤:(一)冲洗伤口(二)清理伤口原则:尽可能保留受伤组织(三)缝合时机:●伤后24~48h(超过48小时,伤口无明显感染或组织坏死,仍可缝合)●已发生感染的伤口不宜进行初期缝合方法:1.先关闭与口、鼻腔、上颌窦等腔窦相连的伤口2.骨面裸露—软组织覆盖3.伤口较深—分层缝合,消除死腔4.皮肤伤口—细针细线,创缘平整,对位准确5.较大组织缺损或伴有水肿、感染—先定向拉拢缝合,考虑二期手术整复十四、舌损伤的治疗原则★1.保持长度,纵向缝合—防止舌体缩短2.分别缝合,以舌为主—防止黏连3.粗针粗线(4号以上),深缝加褥式(进针距>5mm)—舌体较脆,防止肿胀撕裂十五、颊部贯通伤的治疗原则★关闭创口;消灭创面1.无组织缺损或缺损较少者●口腔黏膜→肌→皮肤分层缝合2.口腔黏膜无缺损或缺损少,皮肤缺损大者●严密封闭口腔创口,隔绝与口腔相通●颊面部缺损立即行皮瓣转移或游离皮瓣修复;定向拉拢缝合,遗留缺损后期修复3.较大的面颊部洞穿性缺损●定向拉拢缝合,遗留缺损后期修复●伤情允许,立即行皮瓣转移或游离皮瓣修复十六、下颌骨骨折的临床表现1.骨折段移位★①正中联合部骨折单发—无明显移位两侧双发—中间骨折段因降颌肌群后缩粉碎性骨折—两侧骨折段受下颌舌骨肌牵拉向中线移位②颏孔区骨折单侧—前骨折段后下偏外,后骨折段前上偏内双侧—前骨折段后下,后骨折段前上(同时导致颏后缩、舌后坠)③下颌角骨折骨折线两端均有咬肌、翼内肌附着—无明显移位骨折线位于肌肉附着之前—前段后下内,后段前上④髁突骨折翼外肌附着上方(囊内骨折/脱帽骨折)—不发生移位髁突内髁纵劈型骨折翼外肌附着下方髁突颈部(多见)—翼外肌牵拉,前内移动,仍留在关节囊内2.咬合错乱3.骨折段异常动度4.下唇麻痹(损伤下牙槽神经)5.张口受限6.牙龈撕裂十七、影响骨折段移位的因素①骨折的部位②外力的大小和方向③骨折线的方向和倾斜度④骨折段是否有牙⑤附着肌肉的牵拉升颌肌群—前上降颌肌群—后下十八、上颌骨骨折的临床表现1.骨折线(Le Fort分类)★Le FortⅠ型骨折上颌骨低位骨折或水平骨折梨状孔水平、上牙槽突的上方、上颌翼突缝Le FortⅡ型骨折上颌骨中位骨折或锥形骨折鼻额缝、眶内侧壁、眶底、颧上颌缝、上颌骨侧壁、翼突Le FortⅢ型骨折上颌骨高位骨折或颅面分离骨折鼻额缝、鼻梁、眶部、颧额缝、翼突2.骨折段移位—受肌牵拉移位影响小,多受外力的方向或重力发生移位3.咬合关系错乱4.眶及眶周改变眼镜症状—①眶周瘀斑②上下眼睑及球结膜出血③眼球移位,出现复视5.颅脑损伤—脑脊液瘘十九、骨折治疗首选技术手术开放复位坚强内固定二十、骨折的治疗原则★①解剖复位—兼顾形态与功能②功能稳定性固定③无创外科④早期功能性运动二十一、颌骨骨折复位标准恢复伤员原有的咬合关系颌间牵引(intermaxillary elastic traction):指在上下颌牙列间分别安之有挂钩的牙弓夹板,然后根据骨折需要复位的方向,在上下颌牙弓夹板的挂钩上套上橡皮圈作牵引,使其恢复到正常的咬合关系。
口腔颌面外科学复习题(附答案)1、由于舌后坠导致的窒息,应当用以下哪种线将舌牵出A、7 号线B、000 号线C、1号线D、4 号线E、0 号线答案:A2、男性,18岁,与他人相撞致上前牙外伤。
检查发现1┘位置低于咬合面,牙冠缩短,松动,龈有少许撕裂,牙外伤的诊断是A、牙脱位B、冠折C、根折D、冠根折E、牙挫伤答案:A3、一患者因车祸致口腔颌面部多处裂伤伴下颌骨多发性骨折,出现神志不清,口唇紫绀及三凹征时的紧急处理应是A、口对口人工呼吸B、吸氧C、骨折复位D、清创缝合E、气管切开答案:E4、局麻药中加入肾上腺素的浓度宜为A、1: 2000000~400000.B、1:20000~40000C、1:200000~400000D、1: 2000~4000E、1: 2000000~4000000答案:C5、翼内肌下部触诊位置在A、上颌结节后上方B、下颌升支前缘向上C、下颌磨牙舌侧后下方和下颌支内侧面D、乙状切迹中点与颧弓中点之间E、下颌升支外侧答案:C6、穿刺可抽出乳白色豆渣样分泌物的囊肿A、皮脂腺囊肿B、甲状舌管囊肿C、皮样或表皮样囊肿D、腮裂逛肿E、舌下囊肿答案:C7、下列关于坏死性肉芽肿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A、发病部位位于中线B、以炎症溃疡、坏死为主C、血清华康氏反应+D、常有恶臭E、可造成口鼻穿孔答案:C8、舍格伦综合征的影像学表现是A、扩张呈腊肠状B、腺体形态正常,体积明显增大C、导管系统表现为排列扭曲、紊乱和粗细不均D、导管系统完整,造影剂自腺体部外漏E、主导管边缘不整齐,呈羽毛状,大量末梢导管点状扩张答案:E9、下列哪项不是拔牙的禁忌证A、心功能Ⅲ~Ⅳ级B、心脏病合并高血压者血压≥180/100mmHgC、一度房室传导阻滞D、有近期心肌梗死病史者E、近期心绞痛频繁发作答案:C10、主导管扩张,边缘不整齐呈羽毛状,末梢导管弥漫,散在的点状扩张A、慢性阻塞性腮腺炎B、涎石病C、舍格伦综合征D、慢性复发性腮腺炎E、急性化脓性腮腺炎答案:D11、女,15岁。
颌面部损伤颌面部骨折的临床表现三大特征:面部畸形、咬合紊乱、张口受限一般体征:疼痛、肿胀、出血、瘀斑、骨台阶感、骨摩擦音、骨异常动度特殊体征:牙龈黏膜撕裂、牙齿损伤、感觉异常、骨折段移位多处伤:指某部位的多个损伤。
多发伤:指除口腔颌面部损伤外,尚有其他部位的损伤。
复合伤:两个以上的原因致伤。
一、口腔颌面部损伤的特点★1.口腔颌面部血循环丰富在损伤时的利与弊①伤后出血较多,易形成血肿②组织水肿反应快而重舌根、口底、下颌下处水肿、血肿,压迫影响呼吸道通畅,导致窒息③抗感染与再生修复能力较强2.牙在损伤时的利与弊①二次弹片伤②增加感染的几率③诊断的重要依据—牙列移位,咬合关系紊乱④治疗的主要标准—恢复咬合关系⑤作为基牙颌间牵引固定3.易发生窒息4.易发生感染—口腔颌面部的窦腔5.影响进食和口腔卫生6.易并发颅脑损伤—伤后有昏迷史7.有时伴有颈部损伤—颈部血肿、脊椎损伤、高位截瘫8.可伴有其它解剖结构的损伤①腮腺受损—涎瘘②面神经受损—面瘫③三叉神经受损—相应区域的麻木感9.面部畸形二、导致窒息的原因★1.阻塞性窒息—阻塞咽喉部、上呼吸道①异物阻塞喉部②组织移位③肿胀与血肿2.吸入性窒息—吸入气管、支气管、肺泡内三、窒息的临床表现★前驱症状:烦躁不安、出汗、口唇发绀、鼻翼扇动、呼吸困难严重者:三凹征(锁骨上窝、胸骨上窝、肋间隙)危象:脉搏细速、血压下降、瞳孔散大四、窒息的急救★阻塞性窒息1.及时清除口鼻腔及咽喉部异物2.将后坠的舌牵出●舌尖后约2cm处,大圆针和7号线穿过舌的全厚组织,将舌拉出口外3.悬吊下坠的上颌骨骨块●筷子、压舌板等物品横放于上颌双侧前磨牙4.插入通气导管保持呼吸通畅●咽部、舌根肿胀压迫呼吸道—经口插入通气导管●情况紧急而无适当导管—环甲膜穿刺,随后改行气管切开术●呼吸已停止—环甲膜切开术,随后改行气管切开术吸入性窒息快速行气管切开术,通过气管导管,充分吸出进入下呼吸道的异物注意防止肺部并发症五、止血与止血的方法S1判断出血的部位、性质、程度●动脉血呈喷射状,血色鲜红●静脉血呈漫出状,血色较暗S2选择止血的方法1.压迫止血①指压止血法—手指压迫出血部位知名供应动脉的近心端面动脉—咬肌止端前缘的下颌骨面颞浅动脉—耳屏前颈总动脉—胸锁乳突肌前缘、环状软骨水平②包扎止血法—毛细血管、小静脉、小动脉出血或创面渗血③填塞止血法—开放性和洞穿性创口,窦腔出血2.结扎止血—常用而可靠的止血方法3.药物止血—小静脉、小动脉或创面渗血六、颈内动脉和颈外动脉的鉴别1.颈外动脉位于浅部前方,颈内动脉位于深部后方2.颈动脉窦上方,颈外动脉位于内侧,颈内动脉位于外侧3.颈外动脉有多个分支,颈内动脉无分支4.结扎线提起,同时触摸颞浅动脉,若搏动消失则为颈外动脉七、抗休克治疗●收缩压下降—血容量丢失达到20%以上,机体失代偿●抗休克治疗的目的:恢复组织灌流量●创伤性休克—安静、镇痛、止血、补液●失血性休克—补充有效血容量、彻底消除失血原因八、伴颅脑外伤的急救●鼻瘘、耳瘘—颅前窝底或颅中窝底有骨折处理原则:严禁外耳道或鼻腔填塞与冲洗,以免引起颅内感染●患者若出现烦躁不安的症状,可给与适当的镇静剂,禁用吗啡九、包扎的作用1.压迫止血2.暂时固定骨折,减少活动,防止进一步移位3.保护并缩小创口,减小污染和唾液外流十、后送的要点●一般伤员—侧卧位/头偏一侧(防窒息、休克)●昏迷伤员—俯卧位,额头垫高,口鼻悬空(唾液引流)●疑有颈椎损伤—多人搬运,平直整体移动,头部两侧固定十一、颌面部创伤的诊治原则首先抢救患者生命,其次处理颌面部损伤十二、口腔颌面部软组织损伤★种类特点治疗原则擦伤(abrasionwound)①皮肤表层破损②创面常附有泥沙和其他异物③点片状创面或少量点状出血④痛觉明显(感觉神经末梢暴露)清创,去除异物预防感染挫伤(contusedwound)①皮下及深层组织挤压伤,无开放性损伤②瘀斑、血肿止血、止痛、预防感染促进血肿吸收和功能恢复刺、割伤①有裂口②创口小、伤道深,多为盲管伤③创缘整齐及早行清创术撕裂和撕脱伤(leceratedwound)①较大的机械力超过组织的耐受力,将组织撕裂甚至撕脱②创缘不整齐③伤情重,出血多,疼痛剧烈,易休克④常伴有组织缺损与正常组织相连者—及时清创缝合完全撕脱但有血管吻合者—血管吻合再植术无血管可吻合者,6h内—清创后,切削成全厚或中厚皮片再植已超过6h 者,组织不能利用者—消灭创面,游离皮片移植咬伤(bite wound)彻底清创、暂不缝合(暴露,防止厌氧环境)十三、清创术(debridement)●预防感染和促进组织愈合的基本方法时机:伤后越早进行越好,6~8h内进行(口腔颌面部血运丰富,可不拘泥于此时间)步骤:(一)冲洗伤口(二)清理伤口原则:尽可能保留受伤组织(三)缝合时机:●伤后24~48h(超过48小时,伤口无明显感染或组织坏死,仍可缝合)●已发生感染的伤口不宜进行初期缝合方法:1.先关闭与口、鼻腔、上颌窦等腔窦相连的伤口2.骨面裸露—软组织覆盖3.伤口较深—分层缝合,消除死腔4.皮肤伤口—细针细线,创缘平整,对位准确5.较大组织缺损或伴有水肿、感染—先定向拉拢缝合,考虑二期手术整复十四、舌损伤的治疗原则★1.保持长度,纵向缝合—防止舌体缩短2.分别缝合,以舌为主—防止黏连3.粗针粗线(4号以上),深缝加褥式(进针距>5mm)—舌体较脆,防止肿胀撕裂十五、颊部贯通伤的治疗原则★关闭创口;消灭创面1.无组织缺损或缺损较少者●口腔黏膜→肌→皮肤分层缝合2.口腔黏膜无缺损或缺损少,皮肤缺损大者●严密封闭口腔创口,隔绝与口腔相通●颊面部缺损立即行皮瓣转移或游离皮瓣修复;定向拉拢缝合,遗留缺损后期修复3.较大的面颊部洞穿性缺损●定向拉拢缝合,遗留缺损后期修复●伤情允许,立即行皮瓣转移或游离皮瓣修复十六、下颌骨骨折的临床表现1.骨折段移位★①正中联合部骨折单发—无明显移位两侧双发—中间骨折段因降颌肌群后缩粉碎性骨折—两侧骨折段受下颌舌骨肌牵拉向中线移位②颏孔区骨折单侧—前骨折段后下偏外,后骨折段前上偏内双侧—前骨折段后下,后骨折段前上(同时导致颏后缩、舌后坠)③下颌角骨折骨折线两端均有咬肌、翼内肌附着—无明显移位骨折线位于肌肉附着之前—前段后下内,后段前上④髁突骨折翼外肌附着上方(囊内骨折/脱帽骨折)—不发生移位髁突内髁纵劈型骨折翼外肌附着下方髁突颈部(多见)—翼外肌牵拉,前内移动,仍留在关节囊内2.咬合错乱3.骨折段异常动度4.下唇麻痹(损伤下牙槽神经)5.张口受限6.牙龈撕裂十七、影响骨折段移位的因素①骨折的部位②外力的大小和方向③骨折线的方向和倾斜度④骨折段是否有牙⑤附着肌肉的牵拉升颌肌群—前上降颌肌群—后下十八、上颌骨骨折的临床表现1.骨折线(Le Fort分类)★Le FortⅠ型骨折上颌骨低位骨折或水平骨折梨状孔水平、上牙槽突的上方、上颌翼突缝Le FortⅡ型骨折上颌骨中位骨折或锥形骨折鼻额缝、眶内侧壁、眶底、颧上颌缝、上颌骨侧壁、翼突Le FortⅢ型骨折上颌骨高位骨折或颅面分离骨折鼻额缝、鼻梁、眶部、颧额缝、翼突2.骨折段移位—受肌牵拉移位影响小,多受外力的方向或重力发生移位3.咬合关系错乱4.眶及眶周改变眼镜症状—①眶周瘀斑②上下眼睑及球结膜出血③眼球移位,出现复视5.颅脑损伤—脑脊液瘘十九、骨折治疗首选技术手术开放复位坚强内固定二十、骨折的治疗原则★①解剖复位—兼顾形态与功能②功能稳定性固定③无创外科④早期功能性运动二十一、颌骨骨折复位标准恢复伤员原有的咬合关系颌间牵引(intermaxillary elastic traction):指在上下颌牙列间分别安之有挂钩的牙弓夹板,然后根据骨折需要复位的方向,在上下颌牙弓夹板的挂钩上套上橡皮圈作牵引,使其恢复到正常的咬合关系。
二十二、颌骨骨折的复位方法(一)手法复位—①新鲜②移位不大③线性骨折(二)牵引复位—①手法复位效果不佳②伤后2~3周已发生纤维性愈合1)颌间牵引—上下颌骨骨折●兼有牵引和固定作用●单纯使用下颌固定4~6周,上颌固定3~4周●不能使用于颅脑损伤、癫痫、精神病患者●影响病人的进食、语言交流、口腔卫生●现多作为坚强内固定的辅助手段2)颅颌牵引—上颌骨骨折3)手术切开复位—①开放性②闭合性颌骨复杂骨折③错位愈合的陈旧性骨折单颌固定:指在发生骨折的颌骨上进行固定,而不将上、下颌骨同时固定在一起的方法。
颌间固定:指通过牙弓夹板将上、下颌固定在一起的方法。
坚强内固定(RIF):固定物能抵消影响愈合的各种不良应力,并能维持骨折在正确的位置上直到愈合,其没有颌间牵引固定带来的诸多弊病,大大减少了颌间固定的时间,甚至可不用颌间固定,是颌骨骨折治疗的首选方法。
二十三、开放复位坚强内固定的适应证★①多发性或粉碎性上、下颌骨骨折②全面部骨折③有骨缺损的骨折④大的开放性的骨折⑤明显移位的上下颌骨骨折⑥无牙合及萎缩的下颌颌骨骨折⑦感染的下颌骨骨折二十四、坚强内固定的位置上颌骨恢复垂直空间上的三个支柱—鼻上颌支柱、颧上颌支柱、翼上颌支柱(①维持面中部的高度、突度、弧度②承担来自颌骨前、侧、后面的垂直咬合力)下颌骨沿下颌骨骨折固定的理想线走行下颌体体部—下牙槽血管神经束的上下方下颌角—外斜线,6孔小接骨板正中联合—两块接骨板,间隔至少5mm,上单下双二十五、髁突骨折保守治疗适应证★①儿童髁突骨折②关节囊内骨折③移位不大的髁突骨折二十六、髁突骨折保守治疗操作●手法复位恢复咬合关系+颌间固定●应重视早期开口训练翼外肌附着上方的高位骨折—弹性吊颌帽,不作颌间固定轻度开合着—患侧磨牙后区垫2~3mm厚的橡皮垫,颌间弹性牵引复位固定二十七、髁突骨折的手术指征★①髁突明显向内下移位②成角畸形大于45°③下颌支高度明显变短5mm④闭合复位不能获得良好的咬合关系⑤髁突骨折片向颅中窝移位⑥髁突向外移位并突破关节囊⑦髁突粉碎性骨折●无牙合骨折要求恢复颌位即可,骨折痊愈后镶复义齿●儿童颌骨骨折多采用保守治疗,防止损伤牙胚和下牙槽神经二十八、颧骨骨折的临床表现★1.颧面部塌陷畸形2.张口受限压迫颞肌、咬肌,阻碍冠突运动3.眶及眶周改变①眶周瘀斑②上下眼睑及球结膜出血③眼球移位,出现复视4.神经症状—眶下神经、面神经颧支二十九、颧骨骨折手术适应证①面部塌陷畸形②张口受限③复视三十、鼻骨骨折的临床表现1.移位和畸形2.鼻出血3.鼻通气障碍4.眼睑部瘀斑5.脑脊液瘘爆裂性骨折(blowout fracture):正前方的打击力可造成眶内压力急剧增加,致使眶腔下壁向下塌陷到上颌窦,发生特征性的单纯眶底骨折,可通过下直肌牵拉试验证实。
三十一、眼眶的构成颧骨—眶外缘、部分外壁蝶骨—眶腔外壁上颌骨—眶下缘和眶底额骨—眶上缘和眶顶筛骨—眶内壁泪骨、腭骨三十二、眼眶的骨性特征眶缘—骨质粗大,强度高眶腔—骨质薄而易碎眶腔后部—加厚,保护视神经三十三、眼眶骨折的临床表现1.骨折移位—鼻根区塌陷、内眦距变宽、内眦角下垂2.眼球内陷—眶底骨折和鼻眶筛骨折3.复视4.眶周淤血、肿胀5.眶下区麻木—眶下神经全面部骨折(panfancial fracture):指面中1/3和面下1/3骨骼同时发生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