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NOVO Test lan 主板EMC联合测试规范
- 格式:pdf
- 大小:1.09 MB
- 文档页数:21
电磁兼容性(EMC)测试方法与整改指南电磁兼容性(EMC)是电子设备存在于电磁环境中而不会对该环境中的其他电子设备造成干扰或干扰的能力。
EMC通常分为两类:1.辐射- 电子设备发出的电磁干扰可能会对同一环境中的其他电子设备造成干扰/故障。
也称为电磁干扰(EMI)。
2.免疫/易感性- 免疫是指电子设备在电磁环境中正常运行而不会因其他电子设备发出的辐射而发生干扰/故障的能力,易感性基本上与免疫力相反,因为设备对电磁干扰的免疫力越小,它就越容易受到影响,通常抗扰度测试是不是必需的用于在澳大利亚,新西兰,北美和加拿大销售/分销消费/商用型产品。
电磁兼容性排放EMC排放进一步细分为两类:1.辐射排放2.进行排放电磁场由以下部分组成:1.电场(电场) - 通常以伏/米(V / M)为单位测量2.磁场(H场) - 通常以每米安培(A / m)为单位测量电磁场的这两个分量本身是两个独立的场,但不是完全独立的现象。
电场和H场彼此成直角移动。
辐射发射(E-Field):辐射发射是源自电子或电气设备内部产生的频率的电磁干扰(EMI)或干扰。
辐射发射可能会带来严苛的合规性问题,对于一些一般性指导,请查看我们的文章 EMC辐射发射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案。
辐射发射直接从设备的机箱或通过互连电缆(如信号端口,有线端口,如电信端口或电源导线)通过空气传播。
一个很好的例子是HDMI端口和可以从这些电缆辐射的相关EMI,我们用它作为案例研究,文章可以在这里找到; 符合EMC辐射发射测试(EMI)。
在EMC测试期间,使用频谱分析仪和/或EMI接收器以及合适的测量天线进行辐射发射测量。
EMC辐射发射测试方法辐射发射(H场):电磁波的磁性成分使用频谱分析仪和/或EMI 接收器以及合适的测量天线。
典型的磁场天线包括环形天线,并且还包括根据CISPR 15的特定天线,例如Van Veen Loop。
Van Veen环形天线基本上是三个环形天线,它们一起构成三个轴(X,Y和Z)的产品磁场发射。
EMC测试标准及方案总结资料第一篇:EMC测试标准及方案总结资料EMCEMS(电磁抗扰度测试)抗扰度测试项目1.静电放电引用 IEC61000-4-2(GB/T17626.2);EMC对策v 箝位二极管保护电路v 稳压管保护电路v TVS(瞬态电压抑制器)二极管v 分流电容滤波器v 在易感CMOS、MOS器件中加入保护二极管;v 在易感传输线上串几十欧姆的电阻或铁氧体磁珠;v 使用静电保护表面涂敷技术;v 尽量使用屏蔽电缆;v 在易感接口处安装滤波器;无法安装滤波器的敏感接口加以隔离;v 选择低脉冲频率的逻辑电路;v 外壳屏蔽加良好的接地。
2.辐射射频电磁场引用IEC61000-4-3(GB/T17626.3);YY0505的规定v 80MHz ~ 2.5GHz v 10V/m(生命支持EUT)v 3V/m(非生命支持EUT)v 场地校准时的频率步长:≤1% v 调制频率:2Hz,1kHz v 最小驻留时间:足够长,能被激励并响应λ≥ 3秒,用2Hz调制时λ≥ 1秒,其它λ平均周期的1.2 倍,对数据取时间平均值的EUT λ对有多参数和子系统的EUT,驻留时间选最大者。
v 在屏蔽室内使用的设备λ试验电平:Llimit-⊿Lv 为工作目的而接收RF能量的设备λ在其独占频带内应保持安全,可免予基本性能要求λ接收部分调谐至优选的接收频率,或可选接收频段的中心 v 患者耦合电缆的规定λ应采用制造商允许的最大长度λ患者耦合点对地应无有意的导体或电容连接v 对永久性安装的大型设备和系统λ在安装现场或开阔场测试λ用手机/无绳电话、对讲机和其它合法的发射机等的信号对EUT 进行测试λ另外,在80MHz~2.5GHz,在ITU为ISM指定的频率上进行测试,但调制信号可与手机/无绳电话、对讲机等的调制信号相同v EUT的供电可以是任一标称输入电压和频率3.电快速瞬变脉冲群(EFT)引用IEC61000-4-4(GB/T17626.4);v ±2kV, 电源线;±1kV, I/O线、信号电缆、互连电缆v 长度短于3米的信号和互连电缆不测v 所有患者用电缆免测,但必须连上v 在患者耦合点处,将规定的模拟手接到参考地v 手持式设备和部件应使用模拟手进行试验v 对有多额定电压的EUT,在最小、最大额定输入电压下分别测试v 可在任何额定电源频率下测试v 对于有内部备用电池的EUT,应在试验后验证EUT脱离网电源继续工作的能力EMC对策v 压敏电阻保护电路v 稳压管保护电路v 滤波(电源线和信号线的滤波)v 共模滤波电容v 差模电容(X电容)和电感滤波器v 用铁氧体磁芯来吸收v 电缆屏蔽v 共模扼流圈4.浪涌(冲击)引用IEC61000-4-5(GB/T17626.5);YY0505的规定 v 交流电源端口:λ±0.5kV, ± 1kV,差模注入(AC L-N)λ±0.5kV, ± 1kV, ±2kV,共模注入(AC L-PE、N-PE)λ交流电压波形相角0o或180o、90o和270oλ如果EUT在初级电源电路中无浪涌保护装置,可免掉低等级的试验。
E S D静电放电1、参考文件标准GB/T19951-20052、ESD模拟器a)电压范围:-25Kv~+25Kvb)电容:330pF±10%,150pF±10%(两个放电端)c)电阻:2000Ω±10%d)上升沿时间:1)直接接触,0.7ns~1ns(2Ω负载时);(通用为≤1ns)2)空气放电,≤5ns(2Ω负载时);(通用为≤20ns)测试期间,使周围环境温度保持在(23±3)℃,相对湿度为30%-60%(首选20℃和30%的相对湿度)。
3、ESD,设备工作时的测试(通电状态)接触放电法(接触放电端)和330Pf的电容空气放电法(空气放电端)和330Pf的电容DUT可以按照表1的规定发生功能偏移。
需要在测试之前和测试完成后对DUT I/O的参数值(例如:阻抗,电容,泄漏电流等)进行确认。
如果测试完成以后,参数值超过其规定范围,则该DUT为非兼容性。
各放电试验点在每种电压等级下承受至少3次正电压放电和3次负电压放电,放电间隔最少5s.在每种电压等级下,设备的放电试验点先承受一种极性的放电试验,再承受反极性的放电试验。
在每连续3次放电试验期间和之后,检验被试设备是否符合所有使用功能的要求。
CI电源线瞬态现象参考文件标准ISO-7637-2、ISO-7637-3一、电瞬态传导试验ISO-7637-21、试验条件车载信息娱乐系统主机在沿电源线的电瞬态传导试验中应能正常工作,符合ISO-7637-2标准,Ⅲ级。
1)试验温度和试验电压试验周围环境温度应为23℃±5℃。
试验电压为表1所示2)抗扰性测试的试验脉冲发生器试验脉冲发生器应能在∣U S∣为最大值时产生2.1)至2.5)条描述的开路试验脉冲。
此外,U S应能在表2至表8所给的限值内可调。
2、试验过程2.1试验脉冲1本试验室模拟电源与感性负载断开连接时所产生的瞬态现象。
它适用于各种DUT在车辆上使用时,与感性负载保持直接并联的情况。
EMC检验的送检要求及说明EMC检验的送检要求及资料说明⼀、送检清单1、送检样品及附件;2、覆盖型号申请、覆盖样机及产品差异表(申请产品型号覆盖时提供):3、医疗器械注册产品标准或技术要求;4、承诺书;5、使⽤说明书和技术说明书(出具中⽂报告提供中⽂版本,出具英⽂报告提供英⽂版本);6、*电路图;7、*样品连接图;8、*EMC检测报告(进⼝产品适⽤);9、*风险分析报告;10、*EMC关键元器件相关证书;11、产品相关资料表格(申请国内注册提供中⽂版本,申请出⼝认证提供英⽂版本):表1. 样品的适⽤范围;表2. 样品的⼯作频率、⽣理模拟频率和响应时间;表3. 样品的信息;表4. 样品的构成表5. 样品运⾏模式;表6. 产品电缆信息;表7. 样品骚扰源;表8. EMC关键元器件清单。
注1:以上资料需提供纸质版,并盖章。
注2:带*资料为可选项,根据具体产品情况提供。
⼆、关于提供EMC送检所需资料的说明1、送检样品主机⼀台,附件包括产品配套使⽤的患者电缆、互连电缆、脚踏开关、适配器、显⽰器、电脑、测试软件等。
当送检产品为医疗器械附件时(如有创⾎压传感器、⾎氧探头等),企业应提供符合电磁兼容标准要求的主机和辅助设备。
2、当送检产品有覆盖型号时应提供覆盖申请,说明主检型号与覆盖型号的差异,并提供所有覆盖型号的样机。
覆盖型号差异表样式见“三、承诺书、覆盖型号差异表及产品相关资料表格”。
以下情况不允许覆盖:a.按产品种类划分,种类不同的产品不能互相覆盖;b.按产品⼯作原理划分,⼯作原理不同的产品不能互相覆盖;c.按影响产品电磁兼容性的关键件划分,关键件、印刷电路图、电⽓结构不同的产品不能互相覆盖;d.同⼀商标、同⼀规格型号的产品,由不同产地⽣产的不能互相覆盖;e.台式设备与落地式设备之间不能互相覆盖。
3、申请中⽂报告检验时,医疗器械注册产品标准中应包含电磁兼容性的条款信息,英⽂报告不需要提供。
根据国家规定不再要求企业提供注册产品标准时,企业只需提供技术要求,技术要求中应包含电磁兼容性的信息。
EMC测试验证规范EMC测试验证规范由于新环境的冲击以及高科技时代技术发展的趋势,需加强全面性可靠度工程技术的整合与应用,才能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因此应引用系统工程理念建立整体产品开发程序,已达成满足客户的需求及有效降低产品开发周期与成本的终极目标。
由可靠度发展的时间角度可区分如下:一.概念阶段由于开发时程的紧缩及可靠度需求的日益重视,所以在概念设计时,就需导入整体可靠度工程,已达到避免重复试误及即早将可靠度design in产品的目的。
二.设计阶段由于开发时程的紧缩及可靠度需求的日益重视,所以在设计阶段时,研发工程师需依各相关单位的设计标准作设计上的考虑,以达到产品功能、质量及制造性皆能兼顾的目标。
三.鉴定阶段开发阶段已完成欲进入生产阶段时,为了确保设计与制程已稳定,此衔接工作需紧密结合,以确保design In的质量。
四.生产阶段当开发阶段完成已进入生产阶段时,为确保生产时程、生产质量获得控制,客诉问题能快速处理、追踪,甚至于整体项目成本和利润的分析,相关的可靠度工程亦需配合导入。
貳.测试设备及仪器一.冷热冲击机●Model:ES-203L●Temperature range:-65℃ to 100℃●Humidity range:+60%RH to +200%RH●Temperature / Humidity Distribution:±0.4℃/ ±3% R.H.●Temp. restoration time: Within 12 min●Withstand load:Max. 50 kg恒温恒湿机●Model:EC-23MHHP●Temperature range:-40℃ ~ 150℃●Humidity range:20% ~ 98% R.H.●Temperature/Humidity Distribution: ±0.4℃/ ±3% R.H.●Temp. rise time:Within 60 min for -40 to 150℃●Temp. drop time:Within 60 min for +20 to -40℃二.线材摇摆试验机●Model:JIA-615●Flexing Angles:45°, 60°, 90°, 180° (Adjustable)●Flexing Speed:10 ~ 60 CPM (Adjustable)●Auto-Counter:6 set & all independent●Grips:6 set●Load:100g, 200g, 300g, 500g三.落下试验机●Model:HT-4180●Drop Height:400 mm ~ 1500 mm●Withstand Load:60Kg max.●Drop Control:electro-megnetic Control四.ESD静态放电测试仪●Model:NSG-435●ACCORDING TO:IEC 801-2IEC 1000-4-2五.雷击测试仪●Model:LSS-6030●Output surge waveform1)Combination wave 1.2/50 μs,8/20μs2)10/700μs Telecom waveform3)0.5μs/100kHz Ring waveform●Maximum output voltage (current)1)500V~6kV±10%(1.2/50μs voltage surge)250A~3000A±10%(8/20μs voltage surge)2)500V~6kV±10%(10/700μs voltage surge)3)500V~6kV±10%(Ring wave)●According to:IEC61000-4-5六.振动测试仪●Model:G-0170L●Sinusoidal force output:700kgf●Random force output:490kgf●Frequency range:5-3000 Hz●Max. Acceleration:87G●Max. Velocity:110cm/sec●Max. Displacement:51mm p-p七.安规综合分析测试仪八.拉力机九.温度纪录器參.产品验证一.产品验证流程●测试目的:实验中心之测试目的可分为”新产品验证测试”及”量产证测试”,其样本数依客户、产品类别、测试目的等进行抽样。
EMC 测试项目及判定标准目录1. Harmonic 谐波2. Flicker 电压波动和闪烁3. CE 传导骚扰4. Power Disturbance 功率骚扰5. Immunity的判定标准6. ESD 静电放电7. EFT/Burst 快速脉冲群8. Surge 雷击浪涌9. CS 传导射频干扰(Injected Currents Immunity)10. Dips 电压跌落1. Harmonic 谐波EN61000--3-2标准:EN61000范围1)向公共电网发射的谐波电流的限值;2)在特定环境下被测设备产生的输入电流的谐波成分的限值;3)适用于输入电流<=16A的接入公共电网的电子电气设备。
引起的问题1)损失更多的电能(谐波分无功功率和有功功率,有功功率会令导线发热);2)电子部件使用寿命变短;3)电压失真导致电机效率降低。
家用电器(A类)限值2. Flicker 电压波动和闪烁波动闪烁EN61000--3-3标准:EN61000范围1)对公共电网的影响的限值;2)在特定条件下被测样机产生的电压变化的限值;3)<=16A的接入公共电网的电子电气设备。
)适用于输入电流的接入公共电网的电子电气设备 目的为了保证产品不对与其连接在起的照明设备造成过度的闪为了保证产品不对与其连接在一起的照明设备造成过度的闪烁影响(灯光闪烁)。
3. CE 传导骚扰标准:EN55014EN55014--1原理当电子设备干扰噪声的频率<30MHz 时,主要是干扰音频的频段,电子设备的电线长度不足一个波的波长(30MHz 的波长为10m),向空中辐射的效率很低,这样在电线上感应的噪声即为这一频率的电磁噪声的干扰程度,此为传导噪声。
限值4. Power Disturbance 功率骚扰标准:EN55014EN55014--1频率范围30~300MHz限值5. Immunity的判定标准抗扰度测试结果的性能评估标准如下1)性能判定A测试过程中,在规格书范围内的正常性能。
EMC测试EMC即电磁兼容性,是指“一种器件、设备或系统的性能,它可以使其在自身环境下正常工作并且同时不会对此环境中任何其它设备产生电磁干扰。
”意指电子机器有两面性,一个为干扰源对其他电子仪器造成的影响,一个为受到周围电子仪器发生的干扰影响,才有EMC的论题出现。
EMC的产品认证,目前主要依据的法规有FCC,CISPR,ANSI,VCCI及EN┅等国际规范,而这些EMC标准对于产品的测试要求,可分为两大测试题,一为电磁干扰(EMI)测试,另一为电磁耐受性(EMS)测试。
EMC测试主要分类1.EMI(Electro-Magnetic Inte rf erence)---电磁骚扰测试此测试之目的为:检测电器产品所产生的电磁辐射对人体、公共电网以及其他正常工作之电器产品的影响。
EMI测试主要包含什么内容?Radiated Emission -辐射骚扰测试Conducted Emission-传导骚扰测试Harmonic-谐波电流骚扰测试Flicker-电压变化与闪烁测试2. EMS(Electro-Magnetic Susceptibility)---电磁抗扰度测试此测试之目的为:检测电器产品能否在电磁环境中稳定工作,不受影响。
EMS测试主要包含什么内容?ESD-静电抗扰度测试RS-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测试CS-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测试DIP-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抗扰度测试SURGE-浪涌(冲击)抗扰度测试EFT-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测试PFMF-工频磁场抗扰度测试杂散定义:指用标准测试信号调制时在除载频和由于正常调制和切换瞬态引起的边带及邻道以外离散频率上的辐射(既远端辐射)。
杂散辐射按其来源可分为传导型和辐射型两种。
传导杂散:指在天线的接头处50欧姆负载上测得的任意离散信号的电平功率。
辐射杂散:测试设备的机壳、结构及互连电缆引起的杂散骚扰。
测试条件首选在电波暗室内进行,或是在户外进行。
EMC测试要求根据产品用途分为3大类:即军用类、工商环境使用类、民用及居住区环境使用类。
后两者的测试项目、要求、方法等均较一致,差异在于对指标要求上。
军用类,因其使用特殊性与后2类有较大差异。
此外,航空、船舶设备也因其使用特殊性,除了同军用设备一样有较高要求外,还有国际通用的标准规范。
基于市场上销售的交流稳压电源的使用条件,本文重点说明后2类。
鉴于社会上对EMC问题日益关注,涉及的专业与产品很多,IEC已将EMC要求作为IEC的基础标准来对待。
这就是著名的IEC61000系列标准。
该标准在国际上已视为与安全标准同等重要的通用标准。
其中之一的IEC61000-4《测试技术》是指导有关EMC测试的基础标准。
由于EMC技术是一门复杂的、涉及多门学科的、不断发展的新技术,有关EMC测试项目、要求、方法也在不断修订、完善。
因此,IEC61000-4中许多项目仍未正式发布,还处于草案之中。
为了便于读者了解这方面知识,我们对涉及交流稳压电源的项目作一介绍,对于有关国家标准采用的IEC项目则重点介绍。
IEC61000-4,全名为《Electro magnetic Compatibility for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Part4:Testing and Measurement Techniques》,即《电气和电子设备的电磁兼容性第4部分:测试技术》。
其中列举11个测试项目。
与交流稳压电源标准SJ/T10541-94有关的项目与要求介绍如下:IEC61000-4-4:Electrical Fast Transients(Burst) Immunity Test(电快速瞬变脉冲群),SJ/T10541-94与SJ/T10542-94采用了该标准。
该项目的目的在于验证设备在承受切换瞬变(感性负载中断、继电器触点跳开等)产生的各种瞬时干扰时的抗干扰性能。
其试验严酷度等级(在电源输入端上的干扰发生器(50Ω内阻)开路输出试验电压)分别为1级,0.5kV;2级,1kV;3级,2kV;4级4kV。
电子设备的EMC测试与认证流程解析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电子设备的广泛应用,如今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都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电子设备。
然而,这些设备的同时也带来了电磁兼容(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简称EMC)问题。
为了确保这些设备在使用过程中不会造成干扰或被干扰,进行EMC测试与认证是必不可少的。
EMC测试与认证流程涉及多种标准和方法。
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将对电子设备的EMC测试与认证流程进行详细解析,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应对相关问题。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EMC测试的基本概念。
EMC测试是指通过对电子设备的电磁辐射和抗扰度进行测试,以评估其在电磁环境下的正常工作和抗扰度能力。
电磁辐射指的是电子设备本身产生的电磁波,而抗扰度则是指电子设备在电磁环境中的正常工作能力。
EMC测试的流程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制定测试计划:在进行EMC测试之前,需要制定详细的测试计划。
测试计划应包括测试目标、测试方法、测试环境和测试设备等信息。
2. 准备测试设备和测试环境:根据测试计划,准备相应的测试设备和测试环境。
测试设备通常包括电磁辐射测试设备、抗扰度测试设备和辐射标准天线等。
3. 进行辐射测试:辐射测试是EMC测试中的重要环节。
通过使用辐射测试设备和标准天线,对电子设备产生的电磁辐射进行测量和评估。
测试结果将与相关标准进行对比,以判断设备是否符合要求。
4. 进行抗扰度测试:抗扰度测试是评估电子设备在电磁环境下的正常工作能力。
通过使用抗扰度测试设备模拟真实的电磁干扰源,对设备进行测试和评估,以确定其能够正常工作的最低场强。
5. 分析测试结果并制定改进方案:对测试结果进行详细的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制定改进方案。
改进方案可以包括设计优化、滤波器的添加和屏蔽技术的应用等。
6. 进行再测试和确认:根据改进方案进行设备改进后,进行再测试和确认。
确认后的设备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在进行EMC测试之后,如果设备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可以进行EMC认证。
声明
一、未经本公司书面同意,使用方不得传播给第三方使用及网络传
播。
二、本报告仅对试验样品负责。
三、此测试报告应该公司专用章,否则该报告无效。
四、对报告若有异议,应及时向本公司提出。
五、报告无校对、审核、批准、确认签字无效。
一、试验名称
EMC测试流程规范
二、试验依据
按照XXXX测试经验和测试需求完成测试规范
三、试验目的
主要梳理测试过程中的一些细节问题,并对测试过程的测试质量进行把控,保证测试结果的精确和可靠。
对测试现场和测试硬件进行还原,为数据分析提供参考,帮助研发人员进行具体分析。
对产品改进提供切实可靠的测试依据。
四、试验线束
五、硬件确认
注意:确认功能,前提是确认选焊,焊接是否存在错误
六、软件确认
七、试验条件确认
八、试验测试过程中的操作规范
测试顺序安排:
群脉冲静电浪涌
说明:静电对在工作的芯片有较大的破坏性,浪涌对整个供电电路造成不可你装的伤害,群脉冲只会对正常工作有一定的干扰,但基本上属于可恢复状态
注:每次测试的一些注意点请随时添加
九、试验完成后现场整理规范
1、物品摆放
电池、螺丝刀、电压表、线束
2、仪器维护
测试台不得摆放任何除了测试仪器以外的物品,使用干抹布进行卫生清理。
3、线路板整理
做好标示编号,可以下次进行查询,测试结果以纸质的形式放入测试文件夹,以保证多次查询及反复验证。
4、测试报告整理
十、附件(视频或图片)
产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翻印报告中的全部和部分内容。
产品办理EMC电磁兼容测试的标准EMC电磁兼容测试指的是对电子产品在电磁场方面干扰大小(EMI)和抗干扰能力(EMS)的综合评定,是产品质量重要的指标之一,电磁兼容的测量由测试场地和测试仪器组成。
EMC电磁兼容测试产品的标准:CISPR 14-1:2000 电磁兼容家用电器、电动工具和类似器具的要求第1部分:发射CISPR 14-2:2006 电磁兼容家用电器、电动工具和类似器具的要求第2部分:抗扰度产品类标准EN 61000-1-1:1992 电磁兼容(EMC)第1部分:总则第1节:基本定义和术语的应用与解释EN 61000-2-2:2002 电磁兼容(EMC)第2部分:环境公用低压供电系统低频传导骚扰及信号传输的兼容水平EN 61000-2-4:2002 电磁兼容(EMC)第2-4部分:环境低频传导骚扰的兼容水平EN 61000-2-9:1996 电磁兼容(EMC)第2部分:环境第9节:HEMP环境叙述干扰辐射EMC基本标准EN 61000-2-10:1999 电磁兼容性(EMC)第2部分:环境第10节:HEMP环境描述传导骚扰EN 61000-2-12:2003电磁兼容性(EMC)第2部分:环境第12节:公共中压电源供给系统中低频传导骚扰和信号传输的兼容性水平EN61000-3-2:2000电磁兼容(EMC)第3-2部分:额定值辐射谐波电流的额定值(设备输入电流为16A/相位)EN61000-3-3:1995电磁兼容(EMC)第3-3部分:限值每相额定电流≤6A并不需有条件连接的设备用公共低压供电系统中电压变化、电压波动和闪烁的限制EN61000-3-11:2000电磁兼容性(EMC)第3-11部分:限值公共低压供电系统中电压变化,电压波动和闪烁的限制额定电流不低于75A并限于条件连接的设备EN 610004-1::2000电磁兼容(EMC)第4-1部分:试验和测量技术61000-4系列综述EN61000-4-2:2001电磁兼容(EMC)第4-2部分:试验和测量技术静电放电抗干扰试验EN61000-4-3:2002 电磁兼容(EMC)第4-3部分:试验和测量技术辐射、射频和电磁场的抗干扰度试验EN61000-4-4:2004 电磁兼容(EMC)第4-4部分: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EN61000-4-5:2001 电磁兼容(EMC)第4-5部分:试验和测量技术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EN61000-4-6:2001 电磁兼容(EMC)第4-6部分: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EN61000-4-7:2002 电磁兼容(EMC)第4-7部分:试验和测量技术供电系统及所连设备诸波、谐间波的测量和测量仪器导则EN61000-4-8:2001 电磁兼容(EMC)第4-8部分:试验和测量技术工频磁场抗干扰试验EN61000-4-9:2001 电磁兼容(EMC)第4-9部分:试验和测量技术脉冲磁场抗扰度试验EN61000-4-10:2001 电磁兼容(EMC)第4-10部分:试验和测量技术阻尼振荡磁场抗扰度试验EN61000-4-11:2004 电磁兼容(EMC)第4-11部分: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的抗扰度试验EN61000-4-12:2001 电磁兼容(EMC)第4-12部分:试验和测量技术振荡波抗干扰度试验EN61000-4-13:2002 电磁兼容(EMC)第4-13部分:试验和测量技术在交流电源端的谐波和谐间波(包括主要信号)的低频抗扰度试验EN61000-4-14:2004 电磁兼容(EMC)第4-14部分: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压波动抗扰度试验EN61000-4-15/A1:2003 电磁兼容性第4部分:试验和测量技术第15节:闪烁仪功能和设计规范EN61000-4-16:1998 电磁兼容性(EMC)第4-16部分:试验和测量技术对频率在0-150kHz范围内的传导共模骚扰的抗扰试验EN61000-4-17:2004 电磁兼容(EMC)第4-17部分:试验和测量技术直流电源输入端口纹波抗扰度试验EN61000-4-20:2003 电磁兼容性(EMC)第4-20部分:试验和测量技术横电磁波(TEM)波导管中的发射和抗干扰试验EN61000-4-21:2003 电磁兼容性(EMC)第4-21部分:试验和测量技术混响实验室法EN61000-4-23:2000 电磁兼容性(EMC)第4-23部分:试验和测量技术HEMP和其他辐射干扰保护装置的试验方法EN61000-4-24:1997 电磁兼容(EMC)第4部分:试验和测量技术第24节:HEMP保护装置的试验方法基础EMC出版物EN61000-4-25:2002 电磁兼容性(EMC)第4-25部分:试验和测量技术设备和系统的HEMP抗扰性试验方法EN61000-4-27:2000 电磁兼容性(EMC)第4-27部分:试验和测量技术不平衡,抗扰性试验EN61000-4-28:2000 电磁兼容性(EMC)第4-28部分:试验和测量技术电源频率变化,抗扰性试验EN61000-4-29:2000 电磁兼容性(EMC)第4-29部分:试验和测量技术直流输入电源口电压暂降,短暂中断和电压变化的抗扰性试验EN61000-4-30:2003 电磁兼容性(EMC)第4-30部分: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力质量测量方法EN61000-5-5:1996 电磁兼容性(EMC)第5部分:安装和调节指南,第5节:HEMP射导骚扰保护装置规范基础(EMC)出版物EN61000-5-7:2001 电磁兼容性(EMC)第5-7部分:安装和调试指南外壳抗电磁电磁干扰(EM码)的保护程度EN61000-6-1:2001 电磁兼容(EMC)第6-1部分:通用标准居住、商业和轻工业环境的抗扰度EN61000-6-2:2001 电磁兼容(EMC)第6-1部分:通用标准工业环境的抗扰度EN61000-6-3:2001 电磁兼容性(EMC)第6部分:通用标准第3节:住宅商业和轻工业环境用辐射标准EN61000-6-4:2001 电磁兼容(EMC)第6部分:通用标准第4节:工业环境用发射标准EN61326-1:1997 测量、控制和实验室用的电设备电磁兼容性第1部分通用要求prEN55021:1999 CISPR 21:脉冲噪声对移动无线电通信的骚扰评定其性能暂降的方法和提高性能的措施prEN55101-2:199信息技术设备的电磁兼容性要求第2部分:静电放电要求EN55014-1:2002 电磁兼容性家用电器、电动工具和类似电器的要求第1部分:发射EN55014-2:2001 电磁兼容性家用电器、电动工具和类似电器的要求第2部分:抗扰性产品系列标准EN50366:2003 家用和类似用途的电器电磁场评定和测量方法EN55022:2002 信息技术设备无线电骚扰特性测量方法与极限EN55024:2002 信息技术设备抗扰度特性测量方法和限制EN55015:2002 电照明和类似设备无线电骚扰特性的测量方法和限值。
电磁兼容性及EMC指令标准规定、要求与测试方法一、EMC电磁兼容定义:1、电磁兼容性(EMC)是指设备或系统在其电磁环境中符合要求运行并不对其环境中的任何设备产生无法忍受的电磁干扰的能力。
2、EMC包括两个方面的要求:①、一方面是指设备在正常运行过程中对所在环境产生的电磁干扰不能超过一定的限值;②、另一方面是指器具对所在环境中存在的电磁干扰具有一定程度的抗扰度,即电磁敏感性。
3、MC包括EMI(电磁干扰)及EMS(电磁耐受性)两部分,所谓EMI电磁干扰,乃为机器本身在执行应有功能的过程中所产生不利于其它系统的电磁噪声;而EMS乃指机器在执行应有功能的过程中不受周围电磁环境影响的能力。
4、电磁兼容(Electro Magnetic Compatibility)各种电气或电子设备在电磁环境复杂的共同空间中,以规定的安全系数满足设计要求的正常工作能力。
也称电磁兼容性。
它的含义包括电子系统或设备之间在电磁环境中的相互兼顾。
电子系统或设备在自然界电磁环境中能按照设计要求正常工作。
若再扩展到电磁场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则又可把电磁兼容学科内容称作环境电磁学。
二、电磁兼容EMC指令概述:1、EMC指令是欧洲联盟制定的一项法规,全称为电磁兼容性(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指令,编号为2014/30/EU。
该指令的目的是确保在欧洲市场上销售的电气和电子设备能够满足特定的电磁兼容性要求,从而减少设备之间的电磁干扰。
2、EMC指令适用于在欧洲市场上销售的电气和电子设备,当产品带电存在电磁干扰或抗干扰要求时,需要进行EMC认证并遵守EMC指令。
三、常见的EMC电磁兼容标准:1、电磁辐射测量及测试标准:①、EN 55032:对于工业、科学和医疗设备的辐射要求。
②、EN 55011:对于家用电器、信息技术设备和电信设备的辐射要求。
2、电磁感应测量及测试标准:①、EN 55024:对于工业、科学和医疗设备的电磁感应抗扰度要求。
前言各式各样之3C整合系统设备,带给人类生活无限方便利益, 却也造成复杂电磁杂讯环境。
四十年前欧体IEC/CISPR等委员会之电磁相容性(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EMC)研究小组有鉴于此电磁杂讯环境趋势,发出 89/336/EEC EMC 指令(及后续修订版92/31/EEC,93/68/EEC),说明电子电机设备相关产品必须符合辐射干扰与传导干扰发射规格外,同时陆续增订辐射耐受性与传导耐受性规格,要求1996年元旦起强制实施,国内各类电子电机产品厂商为强化所生产产品符合内外销相关EMC指令,促使EMC测试场地快速成长,较大规模之资讯厂都趋向自行筹建EMI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除错场地,加速产品EMC设计达到外销各国相关EMC需求。
然而为了验证电子电机设备电磁相容性设计是否良好,就必须在研发之整个过程中,对各种电磁干扰源之发射杂讯、传输特性及受干扰设备能否负荷耐受性测试,验证设备是否符合相关电磁相容性标准和规范;找出设备设计及生产过程中,在电磁相容性方面之盲点。
在客户安装和使用设备时,提供了既真实又有效之数据,因此,电磁相容性测试是电磁相容性设计所不可或缺之重要环节。
本文将针对EMC测试最新之军规、商规、车辆规范等作一比较分析测试方法差异及相关经验。
表一 .常见美军军规, 欧美商规及车辆用电磁干扰(EMI)测试项目摘要比较电磁干扰测试EMI传导放射CEMIL-STD-461D EN/IEC-欧联FCC-美国车辆-全车或零组件CE-101, 30HZ~10KHZ电源线传导干扰与辐射干扰EN550-11工业, 科学与医疗仪器EN550-13 广播接收机EN550-14家电及手工具产品EN550-15灯具类产品EN 550-22资讯类产品EN61000-3-2电流谐波EN61000-3-3电压变动与闪烁传导干扰与辐射干扰PART 15JPART 18传导干扰与辐射干扰CISPR 12SAE J551C72/245/EEC95/54/ECSAE J1113-23(扁条式天线)SAE J1113-25(平行板天线) CE-103, 10KHZ~10MHZ电源线, 电压量测CE-06(VBW)天线端10KHZ~40GHZ辐射放射RERE-101, 30HZ~100KHZ磁场量测RE-102, 10KHZ~18GHZ电场量测RE-103, 10KHZ~40GHZ假波与谐波表二.常见美军军规, 欧美商规及车辆用磁用耐受性(EMS)测试项目摘要比较电磁相容性测试范围与所采用之标准和规范依据相应之电磁相容性标准和规范,电磁干扰(EMI)及电磁耐受性测试(EMS)在不同频率范围内,采用不同之方式进行。
EMC测试要求及法规标准EMC测试要求及法规标准1. EMC法规及其管理机构澳⼤利亚联邦的通讯与媒体管理局(ACMA)以及新西兰经济发展部的⽆线电频谱管理局(RSM)是澳新两国负责频谱管理、法规与标准的制定、以及电磁兼容认证的主管机构。
澳新两国的EMC法规有:EMC法规适⽤于澳新两国的电⼦电⽓产品的供应商(澳新两国的制造商、进⼝商或授权代理)。
我国的出⼝企业虽然不属于EMC法规下的供应商,⽆需对产品的EMC法规符合性负责,但实际上往往需要协助供应商提供相关资料并保证产品的EMC符合性。
为了保障产品符合EMC法规管理要求,供应商应建⽴产品的技术依据,拟制并保留合格声明,准备并保留合格记录,并且按照要求在产品上加贴标签。
产品⾸次投⼊澳新市场时,供应商应向ACMA和RSM递交使⽤“C-Tick”标志的申请。
2. EMC标准⽬前,澳新对EMC的要求只是针对EMI的传导骚扰和辐射骚扰。
谐波电流、电压闪烁和电压波动、抗扰度(EMS)、静电放电(ESD)不是强制要求。
家⽤电器须符合EMI的CISPR14-1、EN 55014-1或AS/NZS CISPR 14.1标准,微波炉和电磁炉应符合CISPR 11、EN 55011或AS/NZS CISPR 11。
EMC标准修订的过渡期是指该期间,ACMA和RSM认可同⼀标准的新旧版本为供应到市场上产品的符合性标准。
当过渡期期满时,ACMA和RSM只认可新标准为EMC体系下的符合性标准。
⼀般EMC标准的过渡期为:IEC、CISPR、AS/NZS标准公布后2年;EN标准在欧盟官⽅公报公布的过渡期。
3. 产品的等级划分以及符合性⽂件产品在符合EMC法规前,⾸先要确定产品的EMC等级。
根据产品预期产⽣电磁⼲扰的危险程度,电⼦电⽓产品可分为三个等级:1级低风险,2级中度风险,3级⾼风险。
三类等级产品的确定标准和要求如下:⼤部分家⽤电器属于2级产品,只有纯发热电器产品,微波炉和电磁炉则属于3级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