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泥脱水性能指标的比较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378.30 KB
- 文档页数:4
水污染控制工程实验污泥过滤脱水—污泥比阻的测定实验实验报告1 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掌握污泥比阻的测定方法。
(2)掌握用布氏漏斗实验选择混凝剂。
(3)掌握确定污泥的最佳泥凝剂投加量。
2 实验原理污泥比阻是表示污泥过滤特性的综合性指标,它的物理意义是:单位质量的污泥在一定压力下过滤时在单位过滤面积上的阻力。
求此值的作用是比较不同的污泥(或同一污泥加入不同量的混合剂后)的过滤性能。
污泥比阻愈大,过滤性能愈差。
过滤时滤液体积V (mL )与推动力p (过滤时的压强降,g/cm 2),过滤面积F (cm 2),过滤时间t (s )成正比;而与过滤阻力R (cm*s 2/mL ),滤液黏度μ[g/(cm*s)]成正比。
)(mL R pFtV μ=过滤阻力包括滤渣阻力R z 和过滤隔层阻力R g 构成。
而阻力只随滤渣层的厚度增加而增大,过滤速度则减少。
因此将式(6-1)改写成微分形式。
)(g z R R pF dt dV +=μ由于只R g 比R z 相对说较小,为简化计算,姑且忽略不计。
F V C pFpFdt dV ''μαδμα==式中:α’—— 单位体积污泥的比阻; δ—— 滤渣厚度;C ’—— 获得单位体积滤液所得的滤渣体积。
如以滤渣干重代替滤渣体积,单位质量污泥的比阻代替单位体积污泥的比阻,则(6-3)式可改写为CV pF dt dV μα2=式中,α为污泥比阻,在CGS 制中,其量纲为s 2/g ,在工程单位制中其旦纲为cm/g 。
在定压下,在积分界线由0到t 及0到V 内对式(6- 4)积分,可得V pF C V t •=22μα式(6-5)说明在定压下过滤,t /V 与V 成直线关系,其斜率为22/pF CV V t b μα==C bK C b pF =•=μα22需要在实验条件下求出b 及C 。
b 的求法。
可在定压下(真空度保持不变)通过测定一系列的t ~V 数据,用图解法求斜率(见图6-1)。
污水厂污泥脱水工艺比较分析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污泥脱水工艺比较分析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污泥经浓缩处理后,一般含水率在(95~97)%左右。
脱离出污泥中的空隙水,这部分水约占污泥中总含量的(15~25)%。
但体积仍很大,外运或处置仍很困难。
浓缩污泥、消化污泥经脱水后,含水率可达(75~80)%,将污泥中的吸附水和毛细水分离出来,体积降至浓缩前的1/10,脱水前的1/5左右。
可见,经脱水后污泥体积大为缩小,不但减轻了对环境的二次污染,也为污泥的运输、处置和综合利用创造了较为有利的条件。
污泥机械脱水主要有带式压滤脱水机、板框式压滤机、离心脱水机、叠螺式脱水机和螺压脱水机等。
常用在对初沉污泥、剩余污泥和消化污泥的脱水处理。
一、带式脱水机带式压滤脱水机的工作原理及构造:该机是由上下两条张紧的滤带夹带着污泥层,从一连串按规律排列的辊压筒中呈S形经过,靠滤带本身的张力形成对污泥层的压榨力和剪切力,把污泥层中的毛细水挤压出来,获得含固量较高的泥饼,从而实现污泥脱水。
带式压滤脱水机是连续运转的固液分离设备,它由机架、动力传系统、进泥系统、加药系统、水冲洗系统和启动纠偏系统组成。
污泥经絮凝、重力(低真空)脱水、低压脱水和高压脱水后,形成含水率小于80 %的泥饼,泥饼随滤布运行到卸料辊时落下。
图带式压滤脱水机示意图1 特点及适用范围1)靠滤布的张力和压力使污泥脱水,无需真空或加压设备,动力消耗小,可连续生产;2)化学调质预处理,使污泥和絮凝剂充分混合絮凝,决定脱水效果的好坏;经过带式浓缩脱水,含固率可以增至20%。
3)维修较方便且费用低,噪音较低。
絮凝剂药剂消耗小、品质要求相对低;4)具备很强的可调性,其进泥量、滤布速度、滤布张力、加药量均可进行有效调节。
2 基本技术参数1)滤带宽度:(500~3500)mm;2)处理能力:(100~800)kg干泥/ m2·h ;3)滤带速度:(0.5~5)m/mim;4)滤带的使用寿命应大于3000h;3 正常运行的标准1)絮凝剂投加量(3~5)‰(纯药量/干泥量);2)控制脱水后污泥含水率(70~80)%;3)污泥固体回收率应大于80%;4)脱水机实际处理能力应达到设计处理能力的75%以上;5)滤带偏离中心线两边在(10~15)mm,最大偏移不能超过40mm;6)泥饼厚度大于5mm,不粘滤布。
污水厂污泥脱水工艺比较分析
浓缩工艺是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将污泥中的水分含量降低到一定程度。
常见的浓缩方法包括重力浓缩、离心浓缩、加热浓缩和化学浓缩等。
浓缩
工艺简单、易于操作,适用于处理大量的污泥。
但由于浓缩后的污泥含水
率较高,处理和处置难度较大,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处理。
压滤工艺是通过机械设备(如压滤机)对污泥进行压榨,将污泥中的
水分通过滤布排出,实现脱水的目的。
压滤工艺能够将污泥中的水分含量
降低到较低水平,且压滤后的污泥含水率低、稳定性好。
但压滤设备价格
昂贵,维护成本较高,操作较复杂。
此外,压滤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滤液,需要额外处理。
离心脱水工艺利用离心力将污泥中的水分分离出来,常见的离心设备
有固液分离离心机和螺旋脱水机。
离心脱水过程简单、操作方便,并且能
够将污泥中的水分含量快速降低到较低水平。
此外,离心脱水工艺可以适
应不同污泥的处理需求,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和灵活性。
但离心脱水设备价
格相对较高,需要较多的能源投入,对设备的要求较高。
综上所述,浓缩工艺适用于处理大量的污泥,但处理后的污泥水分含
量较高;压滤工艺能够将污泥的水分含量降至较低水平,但设备维护成本高;离心脱水工艺具有操作方便、处理效果好的优点,但设备价格和能源
消耗较高。
根据实际情况,可以根据处理能力、处理成本和处理效果等因
素进行综合考虑,选择合适的污泥脱水工艺。
污水处理技术各项指标引言概述:污水处理技术是解决当今社会面临的环境问题之一。
各项指标是评估污水处理技术性能和效果的重要依据。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出发,详细阐述污水处理技术各项指标的内容。
正文内容:1. 污水处理效率1.1 污水去除率:衡量处理技术对污水中污染物去除的能力。
1.2 悬浮物去除率:评估处理技术对悬浮物的去除效果。
1.3 生化需氧量(BOD)去除率:衡量处理技术对有机物质降解的能力。
1.4 化学需氧量(COD)去除率:评估处理技术对有机物质降解的综合效果。
1.5 氮、磷去除率:衡量处理技术对氮、磷等营养物质的去除效果。
2. 污泥处理效果2.1 污泥产量:评估处理技术对污泥生成的控制能力。
2.2 污泥含水率:衡量处理技术对污泥脱水效果的影响。
2.3 污泥稳定性:评估处理技术对污泥中有机物的降解效果。
2.4 污泥中重金属含量:衡量处理技术对重金属的去除效果。
2.5 污泥处理后的资源化利用:评估处理技术对污泥资源化利用的可行性。
3. 能耗和经济性3.1 能耗:衡量处理技术运行过程中所消耗的能量。
3.2 经济性:评估处理技术在建设和运行过程中的经济成本和效益。
3.3 运行稳定性:衡量处理技术在长期运行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4. 水质排放标准4.1 污水处理后的水质符合国家和地方排放标准。
4.2 水质对环境的影响小,不会引起二次污染。
4.3 处理后的水质可用于特定用途,如农业灌溉或工业用水。
5. 技术可行性和可持续性5.1 技术可行性:评估处理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可行性和适用性。
5.2 技术可持续性:衡量处理技术在长期运行中的可持续性和适应性。
5.3 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前景:评估处理技术在未来的推广和应用前景。
总结:综上所述,污水处理技术的各项指标对于评估其性能和效果至关重要。
污水处理效率、污泥处理效果、能耗和经济性、水质排放标准以及技术可行性和可持续性是评估污水处理技术的关键要素。
只有在这些指标得到充分满足的情况下,污水处理技术才能真正发挥其作用,保护环境,提升生活质量。
餐厨垃圾和厨余垃圾厌氧消化产生沼渣的脱水性能分析摘要:随着我国餐饮行业的快速发展,餐饮企业的数量大幅增加,每天的餐厨垃圾产生量巨大。
因此,要及时对餐厨垃圾进行处理,以餐厨垃圾和厨余垃圾为原料进行中温厌氧消化反应,对不同时间产生的沼渣的脱水性能进行研究,沼渣的脱水性能主要受厌氧消化时间的影响。
本文主要对餐厨垃圾和厨余垃圾厌氧消化产生沼渣的脱水性能进行分析。
关键词:餐厨垃圾;厌氧消化;脱水性能餐厨垃圾的特点餐厨垃圾又称泔脚,是居民生活消费中产生的生活废物,容易腐烂、传播病菌。
其主要成分是面粉、米类食物残渣、肉骨与动植物油等,化学组成中有脂类、淀粉、纤维素与无机盐等。
餐厨垃圾营养元素非常丰富,含有大量的微生物菌种,具有较高的产甲烷能力,兼具资源与废物二重性;另外,餐厨垃圾处理难度大。
餐厨垃圾的固体含量通常在20%左右,含水率高65%~95%,油脂含量通常在1%~5%,脱水性能差;热值为2100~3100kJ/kg,与生活垃圾一同焚烧,不能达到垃圾焚烧发电所要求的5000kJ/kg热值。
在高温条件下,餐厨垃圾变质速度快,其降低了回收利用价值。
二、厌氧消化原理厌氧消化是有机物在无氧条件下,依靠兼性厌氧菌和专性厌氧菌的作用转化成二氧化碳与甲烷等,同时合成自身细胞物质的生物学过程,是实现有机固体废物资源化、无害化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其机理如图1所示。
图1 厌氧消化有机废弃物反应机理图厌氧消化由于它较高的经济性和产能效益己经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在处理垃圾放方面主要有以下几个优点:(1)厌氧消化不需要氧气,可以减少动力消耗、节约能源、减少成本;对有机负荷承受力强,反应器效能高,容积小,占地面积小,可降低基建成本,又能达到很好的处理效果;(3)、厌氧过程中没有与氧相随的微生物合成,因此剩余污泥量少,减少了处置费用且生成的污泥较稳定;(4)、可以回收沼气能源、降低污染负荷,同时也减少了温室效应气体的排放量;(5)、发酵残留物可经过灭菌等操作转化为土壤添加剂或肥料,增加其经济效益;总之,厌氧消化实现了“无害化、减量化与资源化”,在生物质有效利用方面有着巨大的贡献。
污泥脱水效果的指标
衡量污泥脱水效果好坏的指标有泥饼含固率、滤液含固率、固体回收率和絮凝剂投加量。
1.泥饼含固率:泥饼是一个广义词,实际上只有压滤脱水后的污泥才呈饼状,离心脱水后的污泥不是饼状。
实际中所有方式脱水后的污泥均称之为“泥饼”。
泥饼含固率的高低是评价脱水效果好坏的最重要指标,泥饼含固率越高,污泥体积越小,运输和处置越方
2. 滤液含固率:滤液含固率是机械浓缩或脱水设备排出的滤液中所含的干固体量的百分数,通常与固体回收率配合使用。
滤液含固率高,说明随滤液流失的干固体就多,脱水效果较差。
3固体回收率:固体回收率是泥饼中的干固体量占进脱水机污泥的总干固体量的百分比。
固体回收率越高,说明污泥脱水后转移到泥饼中的干固体越多,随滤液流失的干固体越少,脱水率越高,其与滤液含固率相反。
4絮凝剂投加量: 污泥脱水中的絮凝剂投加量是指污泥中单位重量的干固体所需投加的絮凝剂干重量。
加药量与污泥本身的性质、环境因素以及脱水设备的种类有关系。
实验名称:污泥过滤脱水比阻抗的测定环工071班学号:0704100518姓名:李英一、实验目的1 通过实验掌握污泥比阻抗的测定方法。
2 掌握用布氏漏斗实验选择混凝剂的发法。
3 掌握确定污泥的最佳混凝剂投加量的试验方法。
二、实验原理衡量污泥脱水性能的研究常着眼于污泥过滤的难易,即滤速的快慢。
常用比阻抗值作为衡量污泥脱水性能的指标,比阻抗的意义是,单位质量的污泥在一定压力下过滤时在单位过滤面积上的阻力。
求污泥比阻抗的作用是比较不同的污泥的过滤性能。
比阻抗值大的污泥,越难过滤,脱水性能也越差。
测定比阻抗值,可以去诶的那个屋你的最佳混凝剂和其投量,最合理的过滤压力,从而导出过滤方程及计算过滤产率。
r=2PA^2*b/(µC) .b的求法,可在一定压力下通过测定一系列的t-V数据,用图解法求斜率。
C的求法,采用测定含水率的方法计算:C=1/[(100-Cn)/Cn-(100-Cb)/Cb] 。
Cb——100g滤饼中的干污泥量,g;Cn——100g污泥中的干污泥量,g。
投加混凝剂可以改善污泥的脱水性能,使污泥的比阻抗值减小。
无机混凝剂投加量一般认为污泥干质量的5%-10% 。
三、实验设备和试剂1 实验装置,包括:水射器、稳压瓶、泄压口、真空表,布氏漏斗,量筒,滤纸。
2 布氏漏斗3 量筒一个4 快速滤纸5 烘箱6 秒表7 称量瓶8 混凝剂四、实验步骤1 用配置好的混凝剂FeCl3调节污泥,剂量分别为0, 3,6,9,12,15ml,测定污泥的含水率,求出干固体浓度C。
2 在布氏漏斗中放置滤纸,用蒸馏水喷湿,再开动水射器,把量筒抽成负压,使滤纸紧贴漏斗,然后关闭水射器。
3 把100ml 调配好的泥样倒入漏斗,再次开动水射器,至额定真空度,作为零时间,进行污泥脱水实验。
4 开始启动秒表,并记录此时量筒内的滤液V0 。
5 每隔一定时间,记下量筒内相应的滤液量。
6 一直过滤至真空破坏,如真空长时间不破坏,则过滤20min后即可停止。
污泥脱水工艺比较剖析城市污水办理厂的污泥经浓缩办理后,一般含水率在(95~ 97)%左右。
离开出污泥中的缝隙水,这部分水约占污泥中总含量的(15~ 25)% 。
但体积仍很大,外运或处理仍很困难。
浓缩污泥、消化污泥经脱水后,含水率可达(75~ 80) %,将污泥中的吸附水和毛细水分别出来,体积降至浓缩前的1/10,脱水前的 1/5 左右。
可见,经脱水后污泥体积大为减小,不只减少了对环境的二次污染,也为污泥的运输、处理和综合利用创建了较为有益的条件。
污泥机械脱水主要有带式压滤脱水机、板框式压滤机、离心脱水机、叠螺式脱水机和螺压脱水机等。
常用在对初沉污泥、节余污泥和消化污泥的脱水办理。
一、带式脱水机带式压滤脱水机的工作原理及结构:该机是由上下两条张紧的滤带夹带着污泥层,从一连串按规律摆列的辊压筒中呈S 形经过,靠滤带自己的张力形成对污泥层的压迫力和剪切力,把污泥层中的毛细水挤压出来,获取含固量较高的泥饼,进而实现污泥脱水。
带式压滤脱水机是连续运行的固液分别设备,它由机架、动力传系统、进泥系统、加药系统、水冲洗系统和启动纠偏系统构成。
污泥经絮凝、重力(低真空)脱水、低压脱水和高压脱水后,形成含水率小于 80 %的泥饼,泥饼随滤布运行到卸料辊时落下。
图 4.3.5.1 带式压滤脱水机表示图1特色及合用范围1)靠滤布的张力和压力使污泥脱水,无需真空或加压设备,动力耗费小,可连续生产;2)化学调质预办理,使污泥和絮凝剂充足混淆絮凝,决定脱水成效的利害;经过带式浓缩脱水,含固率能够增至20%。
3)维修较方便且花费低,噪音较低。
絮凝剂药剂耗费小、质量要求相对低;4)具备很强的可调性,其进泥量、滤布速度、滤布张力、加药量均可进行有效调理。
2基本技术参数1)滤带宽度:(500~ 3500) mm;2)办理能力:(100~ 800) kg 干泥 / m2· h ;3)滤带速度:(~ 5) m/mim ;4)滤带的使用寿命应大于3000h;3正常运行的标准1)絮凝剂投加量(3~ 5)‰(纯药量/干泥量);2)控制脱水后污泥含水率(70~ 80)% ;3)污泥固体回收率应大于80%;4)脱水机实质办理能力应达到设计办理能力的75% 以上;5)滤带偏离中心线两边在(10~15) mm,最大偏移不可以超出40mm;6)泥饼厚度大于5mm ,不粘滤布。
实验十二 污泥比阻测定实验一 实验目的污泥按来源可分为初沉污泥、剩余污泥、腐殖污泥、消化污泥和化学污泥。
按性质又可以分为有机污泥和无机污泥两大类。
每种污泥的组成和性质不同,使得污泥的脱水性能也各不相同。
为了评价和比较各种污泥的脱水性能的优劣,也为了确定污泥机械脱水前加药调理的投药量,常常通要通过实验来测定污泥脱水性能的指标――污泥比阻(也称比阻抗)。
本实验的目的:①掌握用布氏漏斗测定污泥比阻的方法;②了解和掌握加药调理时混凝剂的选择和投加量确定的实验方法;二 实验原理污泥比阻是表示污泥过滤性能的综合性指标,定义:单位重量的污泥在一定压力下单位面积上的阻力。
在数值上等于粘度为1时,滤液通过单位重量的泥饼产生单位滤液流率所需要的压力。
求此值的作用是比较不同的污泥(或同一种污泥加入不同量的混凝剂后)的过滤性能、污泥比阻越大,过滤性能越差。
反之,污泥脱水性能就越好。
过滤时V (mL )与压力降P (过滤时的压强降g/cm 2)、过滤面积F (cm 2)、过滤时间 t (s )成正比,而与过滤阻力 R (cm ·s 2/mL )、滤液粘度µ[g ·/(cm ·s )]成反比,即过滤时:()PFtV ml R μ=(12-1) 式中:V ――滤液体积,mL ; P ――过滤压力,g/cm 2;F ――过滤面积,cm 2; t ――过滤时间,s ;µ――滤液粘度, g/cm ·s ;R ――单位过滤面积上,通过单位体积的滤液所产生的过滤阻力,取决于滤饼性质,cm ·s 2/mL ;过滤阻力R 由滤饼阻力Rz 和过滤隔层阻力Rg 构成。
而阻力R 随滤渣层的厚度增加而增大。
过滤速度则减少,因此将(12-1)式改成微分形式:()z g dV pFdt R R μ=+ (12-2) 由于R g 比R z 相对较小,为简化计算,姑且忽略不计,则将上式进一步改写成微分形式:2dV p F P F P F C V dt r r C Vr F μδμμ⋅⋅⋅===''⋅⋅⋅⋅⋅'⋅⋅(12-3) 式中: 以滤渣干重代替滤渣体积,单位质量的污泥比阻代替单位体积的污泥比阻,r '—单位体积污泥比阻;r —单位质量污泥比阻,s 2/g ;C ′—获得单位体积滤液的干固体(滤渣)体积(g/cm 3)。
石油化工污泥脱水性能试验分析【摘要】在石油化工中,含水污泥的无害化处理一直是工艺流程的必要环节。
这些污泥不仅含有很多的油污和盐分,甚至还含有各种有毒的重金属,如果没有经过处理就直接排放出来,就可能导致各种生态事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危害。
随着技术的日趋成熟,石油化工行业中的污泥处理技术臻于成熟。
在此,我们将就脱水性能的试验结果进行分析。
【关键词】石油化工污泥脱水性能1 石油化工的污泥标准污泥是污水处理中形成的一种含固液体,在石油化工中行业中处于生产工艺的重要环节。
这些污泥和传统的污水处理不一样,含水率很高,同时溶积也较高,是所含固体溶剂的数倍,一旦处置不当就会产生二次污染,导致整个工艺流程无法正常进行,甚至造成人畜死亡和土地污染,造成惨重的经济损失。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环保要求的规范化,污泥处理技术本身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在这个行业中制定了严格的处理标准,达到了排放标准才能排放。
在下面的表格中,我们将取样的污泥技术指标和标准排放指标做个比较(如表1所示):从上述表格中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论:(1)石油化工中的污泥通常有很高的含水率,需要进行压缩处理。
(2)石油化工中的污泥含油量和含盐量都很高,所以需要处理到安全标准才能排放。
(3)石油化工的各种重金属含量都很高,需要经过特殊的处理工艺才能达到排放标准,这个深加工的过程需要提纯和去害化。
2 石油化工的污泥处理方式和流程石油化工中的污泥主要采用隔绝油污染,浮选或者生物降解的方式进行处理,总的说来分为油泥、浮渣泥和活性泥三个部分。
上述三种泥的处置方式都有比较大的差异,油泥的含水率超过百分之九十九,浮渣泥含有很多的重金属,经过处理后可以产生进一步的经济价值;活性泥含水量最大,内中有很多细菌和微生物,用来进行分解和转化。
常见的污泥处理主要有四个流程,第一个流程是污泥浓缩,目的是将污泥初步压缩,这样一来的话,污泥的体积就会小很多,这方便我们对污泥进行深加工;第二个流程是对污泥进行分析,将污泥中的有机物分解出来做进一步的处理;第三部是将污泥进行脱水处理,这样一来污泥中的水分含量就为大为降低;最后一步是污泥焚烧,将这些污泥进行处理甚至可以作为肥料。
污泥脱水污泥经浓缩之后,其含水率仍在94%以上,呈流动状,体积很大。
浓缩污泥经消化之后,如果排放上清液,其含水率与消化前基本相当或略有降低;如不排放上清液,则含水率会升高。
总之,污泥经浓缩或消化之后,仍为液态,体积很大,难以处置消纳,因此还需进行污泥脱水。
浓缩主要是分离污泥中的空隙水,而脱水则主要是将污泥中的吸附水和毛细水分离出来,这部分水分约占污泥中总含水量的15~ 25%。
假设某处理厂有1000m3由初沉污泥和活性污泥组成的混合污泥,其含水率为97.5%,含固量为2.5%,经浓缩之后,含水率一般可降为95%,含固量增至5%,污泥体积则降至500m3。
此时体积仍很大,外运处置仍很困难。
如经过脱水,则可进一步减量,使含水率降至75%,含固量增至25%,体积则减至100m3以后,其体积减至浓缩前的1/10,减至脱水前的1/5,大大降低了后续污泥处置的难度。
污泥脱水分为自然干化脱水和机械脱水两大类。
自然干化系将污泥摊置到由级配砂石铺垫的干化场上,通过蒸发、渗透和清液溢流等方式,实现脱水。
这种脱水方式适于村镇小型污水处理厂的污泥处理,维护管理工作量很大,且产生大范围的恶臭。
机械脱水系利用机械设备进行污泥脱水,因而占地少,与自然干化相比,恶臭影响也较小,但运行维护费用较高。
机械脱水的种类很多,按脱水原理可分为真空过滤脱水、压滤脱水和离心脱水三大类,国外目前正在开发螺旋压榨脱水,但尚未大量推广。
真空过滤脱水系将污泥置于多孔性过滤介质上,在介质另一侧造成真空,将污泥中的水分强行“吸入”,使之与污泥分离,从而实现脱水。
常用的设备有各种形式的真空转鼓过滤脱水机。
压滤脱水系将污泥置于过滤介质上,在污泥一侧对污泥施加压力,强行使水分通过介质,使之与污泥分离,从而实现脱水,常用的设备有各种形式的带式压滤脱水机和板框压滤机。
离心脱水系通过水分与污泥颗粒的离心力之差使之相互分离从而实现脱水,常用的设备有各种形式的离心脱水机。
污泥浓缩实验一、实验目的污泥比阻(或称比阻抗)是表示污泥脱水性能的综合性指标。
污泥比阻越大,脱水性能越差,反之脱水性能越好。
污泥比阻是单位过滤面积上,单位干重滤饼所具有的阻力,在数值上等于粘滞度为1时,滤液通过单位的泥饼产生单位滤液流率所需要的压差。
在污泥中加入混凝剂、助滤剂等化学药剂,可使比阻降低,脱水性能改善。
希望通过实验达到下述目的:1、通过实验进一步理解比阻的概念,并掌握测定污泥比阻的实验方法;2、掌握用布氏漏斗实验选择混凝剂;3、掌握确定投加混凝剂数量的方法。
4、通过比阻测定评价污泥脱水性能二、实验装置的工作原理实验装置的组成:1、真空泵1台2、计量筒3个3、抽气接管3套4、布氏漏斗3个5、吸滤筒1个6、真空表1只7、实验台架1套8、连接管道、电源开关等1套整体外形尺寸:1000mm×400mm×1300mm每次测定污泥用量50—100ml,真空压力35.5——70.9 kpa,测定时间20—40min。
吸滤筒尺寸:直径×高度=Φ150mm×250mm污泥比阻测定装置示意图测定污泥比阻的实验装置见所附示意图。
污泥脱水是依靠过滤介质(多孔性物质)两面的压力差作为推动力,使水分强制通过过滤介质,固体颗粒被截留在介质上,达到脱水的目的。
本实验是用抽真空的方法造成压力差,并用调节阀调节压力,使整个实验过程压力差恒定。
过滤开始时滤液只需克服过滤介质的阻力,当滤饼逐步形成后,滤液还需克服滤饼本身的阻力。
滤饼的性质可分为两类,一类为不可压缩性滤饼,如沉砂,初沉池污泥和其它无机污泥;另一类为可压缩性滤饼,如活性污泥,在压力的作用下,污泥会变形。
三、实验步骤1、测定污泥的含水率,求出其固体浓度C 02、配制FeCl 3(10g/L )混凝剂或聚丙烯酰胺(0.3%)絮凝剂。
3、调节污泥(每组加一种混凝剂),采用FeCl 3混凝剂时加量分别为干污泥质量的0(不加混凝剂)、2%、4%、6%、8%、10%;采用聚丙烯酰胺时,投加量分别为干污泥质量的0、0.1%、0.2%、0.5%4、 再布氏漏斗上(直径65~80mm )放置滤纸,用水润湿,贴紧周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