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来业务核算科目
- 格式:docx
- 大小:11.23 KB
- 文档页数:1
第七章⾦融机构往来业务的核算第七章⾦融机构往来业务的核算第⼀节⾦融机构往来业务概述⼀、⾦融机构往来的概念和内容(⼀)⾦融机构往来的概念⾦融机构往来是指商业银⾏与商业银⾏之间、商业银⾏与⼈民银⾏之间、商业银⾏与⾮银⾏⾦融机构之间,由于办理资⾦划拨、结算等业务⽽引起的资⾦账务往来。
(⼆)⾦融机构往来的内容同城票据交换及清算1、商业银⾏之间的往来异地跨系统汇划款项相互转汇(也称同业往来)同业拆借及转贴现等商业银⾏向中央银⾏存取现⾦2、商业银⾏与中央银⾏的往来缴存(⽀取)存款准备⾦向中央银⾏借款、办理再贴现及通过央⾏汇款项等保险公司、信托投资公司、3、商业银⾏与⾮银⾏⾦融租赁公司、财务公司等⾮银⾏⾦融机构⾦融机构的往来之间由于资⾦划转、票据交换引起的资⾦账务往来⼆、⾦融机构往来的核算要求1、坚持“资⾦分开,独⽴核算”的原则2、商业银⾏在中央银⾏的存款账户要严格管理在央⾏的存款账户不得透⽀;计划内借款不得超过⼈⾏核定的贷款额度;同业拆借通过在⼈⾏的存款账户办理转账,不得提取现⾦,不能直接拆借3、商业银⾏之间临时资⾦占⽤要及时清算4、商业银⾏跨系统汇划款项和商业银⾏系统内50万元(含)以上的汇划款项,⼀律通过⼈民银⾏办理转汇并清算资⾦。
第⼆节商业银⾏与⼈民银⾏往来的核算指商业银⾏向中央银⾏由于办理缴存(⽀取)现⾦和存款、再贷款、再贴现,以及必须通过中央银⾏开⽴的存款户进⾏清算资⾦往来等业务往来。
⼀、商业银⾏与⼈民银⾏的往来关系商业银⾏上下级⾏、处之间的业务资⾦调拨,可通过⼈民银⾏汇拨。
商业银⾏与其他商业银⾏的资⾦清算,要通过⼈民银⾏办理商业银⾏的业务现⾦,要向⼈民银⾏发⾏库或发⾏保管库办理存取商业银⾏要按规定向⼈民银⾏缴存法定的存款准备⾦商业银⾏可以接受⼈民银⾏的委托,办理⼈民银⾏的委托贷款业务⼆、商业银⾏与⼈民银⾏往来会计科⽬设置1、“存放中央银⾏款项”资产类科⽬,⽤于核算商业银⾏存放于中央银⾏的各种款项,包括业务资⾦的调拨、办理同城票据交换和异地跨系统资⾦汇划、提取或缴存现⾦等。
金融企业会计期末考试复习资料习题三第五&六章往来业务核算一、单选题1.商业银行间因业务需要而相互融通资金,对拆出方,这种业务通常以( )科目进行核算。
A.“存放同业” B.“拆入资金” C.“同业存放”D.“拆出资金”2.人民银行向商业银行发放的再贷款和再贴现,是( )。
A.商业银行的负债 B.人民银行的负债 C.商业银行的资产 D.人民银行的所有者权益3.“同业存放”科目按其资金性质和余额方向应属于( )科目。
A.资产类B.负债类 C.资产负债共同类 D.所有者权益类4.同一银行系统各行处之间,因发生国内外支付结算业务,或内部资金调拨而引起的资金账务往来称为( )。
A.同业往来 B.代理行往来C.联行往来 D.资金往来5.银行将已贴现的未到期的汇票向其他商业银行进行票据在转让的信用活动是( )。
A.再贴现B.转贴现 C.贴现 D.再贷款6.处于双设机构地区的商业银行跨系统之间的资金往来,汇出行使用( )科目核算。
A.“联行往账”B.“存放中央银行款项” C.“同业存放款项” D.“存放同业款项”7.在全国联行往来中,属于来账业务的银行是( )。
A.汇出行 B.汇入行C.收报行 D.发报行8.商业银行支付人民银行的借款利息通过( )科目核算。
A.“利息收入”B.“利息支出” C.“金融企业往来支出” D.“金融企业往来收入”二、多选题1.构成商业银行与中央银行往来内容的业务有( )。
A.向中央银行缴存准备金B.向中央银行借款和再贴现C.同城票据交换D.缴存(支取)现金E.大额资金汇划2.同业往来专用的会计科目有( )。
A.“同业存放”B.“存放同业”C.“拆出资金” D.“清算资金往来”E.“拆入资金”3.电子联行资金汇划清算的基本做法有( )。
A.统一管理B.实存资金C.同步清算D.头寸控制E.集中监督4.商业银行向人民银行缴存一般性存款的范围包括( )。
A.企业存款B.储蓄存款C.机关团体存款 D.财政性存款5.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借款的种类包括( )。
2024年往来核算会计职责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全球化的趋势,会计职责在企业内部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
2023年,往来核算作为会计的一个重要方面,将继续承担着核算企业的经济业务往来的职责。
本文将从往来核算的定义、职责和作用等方面阐述2023年往来核算会计的职责。
往来核算是会计工作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负责核算企业与各级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个人以及合作伙伴之间的经济往来。
其中,往来核算职责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业务合同签订与执行跟踪:往来核算会计需要与各合作伙伴就业务合同进行签订,并负责跟踪、核对与合作伙伴的合同执行情况,确保合同执行符合法律和执行标准。
2. 费用与货款核算:往来核算会计需要核算企业与合作伙伴之间的费用和货款,并及时进行记录和核对,确保准确无误。
3. 收款与付款管理:往来核算会计需要管理企业的收款和付款,包括对收款和付款的核实、记录和执行。
4. 往来账务的整理与统计:往来核算会计需要对企业与合作伙伴之间的经济往来进行整理和统计,及时向企业管理层提供有关往来账务的信息和报告。
5. 往来账户的管理和调整:往来核算会计需要管理企业与合作伙伴的往来账户,并及时调整账户余额等信息,确保账户的准确和一致。
往来核算会计在2023年承担着重要的职责,其作用也不可忽视。
以下是往来核算在会计工作中的作用:1. 维护企业声誉:往来核算会计的准确核算和管理,能够确保与合作伙伴之间的经济往来准确无误,不仅维护了企业的声誉,也增强了合作伙伴对企业的信任。
2. 提升财务决策能力:往来核算会计的整理和统计工作,提供了有关往来账户的信息和报告,为企业管理层提供了重要的财务数据,有助于企业的财务决策。
3. 辅助内部控制:往来核算会计的收款和付款管理以及账户的管理和调整等工作,有助于加强企业的内部控制,确保企业的资金安全和财务规范。
4. 便于财务审计:往来核算会计的准确核算和记录,为财务审计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减少了财务审计的难度和风险。
往来科目又称来往科目。
包括:其他应收款、其他应付款. 应收账款、应付账款、预收账款、预付账款应收票据应付票据往来账是成对的,不是单个的。
有供应往来账:两个账户是“应付账款”和“预付账款”,如“应付账款”贷方余额是负债,如果借方余额是属于预付账款了,则是债权。
预付账款借方余额是资产,如果是贷方余额,性质变了,成了应付账款,是负债,所以往来账是双重性质的账户。
销售往来账,两个账户是“应收账款”和“预收账款”“应收账款”的借方余额是资产,如果是贷方余额,性质变了,成了预收账款,是负债。
预收账款也是有相同的道理。
其他方面的是“其他应收款”和“其他应付款预收账款(Deposit received)预收账款科目核算企业按照合同规定或交易双方之约定,而向购买单位或接受劳务的单位在未发出商品或提供劳务时预收的款项。
目录预收账款的概念与应收账款的关系会计处理与明细账设置账户核算内容1、借方发生额(表示预收账款减少)2、贷方发生额(表示预收账款增加)3、期末余额异常账项提示预收账款的概念交易是有风险的,特别是在首次对不熟悉的客户进行交易或认为客户的信用状况不佳,存在拒付风险的交易事项时,企业往往采取先款后货的交易方式,先款后货通常有几种方式:一是全额先款后货,即通常的收多少钱,发多少货;二是先预收一定比例的款项,收到头款后发货,待客户收到货后再收尾款或依其他约定方式收款。
是先收款还是先发货,往往取决于交易双方的信任以及标的物的紧俏程度,即要看这个交易是处于买方市场还是卖方市场。
预收的款项可能还具有定金或保证的性质,这要看双方在合约中怎么约定。
采取预收方式销售物品或提供劳务是最安全的交易方式,因为这不会产生坏账,但企业也可能会因此而失去一些业务拓展的机会。
与应收账款的关系在预收款项业务不多的企业可以将预收的款项直接记入“应收账款”的贷方,不单独设置本科目,在使用本科目时,要注意与“应收账款”科目的关系,预收账款与应收账款的共同点是:两者都是企业因销售商品、产品、提供劳务等,应向购物单位或接受劳务单位收取的款项,不同点预收账款是收款在先,出货或提供劳务在后,而应收账款是出货或提供劳务在先,收款在后,预收账款是负债性质,应收账款是债权类资产性质。
往来会计科目会计分录
一、定义
往来账戶是指企業與其交易對象之間產生的借貸關係。
往來會計科目即是用於記錄企業與其債權人和債務人之間借貸關係的會計科目。
二、主要科目
(1)應收賬款:記錄企業提供商品或勞務收到的款項,但實際未收到款項的金額。
(2)預收款項:記錄企業提前收取客戶款項,但實際未提供商品或勞務的金額。
(3)應付賬款:記錄企業購買商品或勞務但實際未付款的金額。
(4)預付款項:記錄企業提前支付供應商款項,但實際未收取商品或勞務的金額。
三、分錄原則
1. 應收賬款分錄:銷售商品(或提供勞務)記增應收賬款、記增銷售收入。
收取款項記减應收賬款。
2. 預收款項分錄:收取預收款記增預收款項、記增銷售收入。
提供商品或勞務記减預收款項。
3. 應付賬款分錄:購買商品(或受益勞務)記增應付賬款、記减庫存。
支付款項記减應付賬款。
4. 預付款項分錄:提前支付供應商記增預付款項、記减庫存或費用。
收取商品或勞務記减預付款項。
企业往来业务的日常核算第01讲往来业务的含义目录一、往来业务的含义及相关会计科目二、应收及预付款项的日常核算三、应付及预收款项的日常核算四、往来业务核算常见问题及优化建议一往来业务的含义及相关会计科目(一)往来业务的含义往来业务是指资金的往来业务,包括个人往来业务和单位往来业务。
个人往来业务是指企业与单位内部职工发生的往来业务,以及与股东发生的往来业务。
比如员工预支差旅费、单位替内部职工垫付应由其个人负担的医疗费、内部职工应赔付的资产保管不当的损失等、宣告发放给股东现金股利等。
单位往来业务是指企业与外单位发生的各种债权债务业务,分为与客户往来业务、与供应商往来业务以及与其他主体之间的业务。
比如向客户赊销商品、客户预付货款;向供应商赊购存货、预付供应商货物定金;应付银行的贷款利息等。
第02讲往来业务的相关会计科目(一)(二)往来业务的相关会计科目往来业务涉及两大会计要素:资产类和负债类资产类:往来业务中企业是债权方。
负债类:往来业务中企业是债务方。
会计科目是对会计要素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是进行会计核算和提供会计信息的基础。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往来业务与涉及的会计科目有: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合同资产、预付账款、应收股利、应收利息、其他应收款、应收款项减值;应付票据、应付账款、合同负债、预收账款、应付利息、应付股利、其他应付款等。
知识链接:应收票据的性质支票、银行本票和银行汇票,均属于见票即付,因此无须作为应收票据。
而企业持有的未到期或未兑现的商业汇票,是应收票据。
①是一种无条件承诺付款的书面凭证,付款人在票据到期时必须偿付,否则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②是一种流通证券,在票据到期前,企业若需要资金,可经过背书后向银行贴现或转让给第三者。
③商业汇票分为商业承兑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
商业承兑汇票是指由付款人签发并承兑,或由收款人签发交由付款人承兑的汇票。
银行承兑汇票是指由在承兑银行开立存款账户的存款人(即出票人)签发,由承兑银行承兑的票据。
内部往来账务核算及举例说明在实际工作中,经常遇到公司及其分公司之间的内部往来款项,不按业务内容记账,比如有些与正常经营业务无关的款项计入应收或应付款项;无法查清的应收、应付款项余额对冲;没有实质意义的重复记账等等,既虚增了资产,又增加了会计核算难度。
通过建立内部往来款项的账务处理模式,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一、核算目的。
1.公司及其分公司或者分公司之间经济联系比较密切,业务发生比较频繁,内容容易混乱,科目容易不清,若是单独核算,定期核对,就会反映清楚,利于对账,创造一个良好的公司内部经营管理环境。
2.在汇总编制会计报表时,从会计主体出发,将一个以公司为会计主体的,连同各个分公司的内部往来业务全部予以对冲,便于公司根据不同往来款项的性质进行有针对性的管理,更真实、准确、完整地反映财务状况。
二、核算内容。
1.设置“内部往来”一级科目,借方反映公司与分公司或者分公司之间应收、预付、其他应收及转销的款项;贷方反映应付、预收、其他应付及转销的款项;借方余额反映应收内部单位款项,贷方余额反映应付内部单位款项。
对“内部往来”科目的设置,一方面要考虑内部汇总会计报表的方便,另一方面还应考虑各公司对外的会计报表的编制要求。
一般情况下,可在“内部往来”一级科目下,按款项性质分别设置“应收账款”、“应付账款”、“其他往来款”三个二级明细科目。
销售货物、提供劳务的款项记入“应收账款”;购买货物、接受劳务的款项记入“应付账款”;其他款项记入“其他往来款”。
在二级明细科目下再按公司和分公司分别设置三级明细科目。
由于设置三级明细科目,期末各公司内部往来款余额需从“应收账款”、“应付账款”、“其他往来款”三个二级明细科目中的相关数字进行加总才能取得,因此,其核对工作量仍较大。
公司一般都具有掌握与控制分公司资金的管理职能,公司可以规定各分公司之间的内部往来都要通过公司进行转账核算。
这样,既有利于公司掌握与控制各分公可内部往来款情况,防止各分公司之间非正常的资金往来,又省却了和分公司之间往来款余额的核对工作,只要公司核对其与各分公司的往来款余额即可。
会计实务的与业务往来核算会计实务中,业务往来核算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它涉及到企业与外部单位之间的交易,包括货物或服务的购买、销售、借贷等。
正确的业务往来核算可以确保企业财务账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为企业提供正确的财务数据来做决策,有利于企业的经营管理。
本文将从凭证的填制、往来账户的管理以及业务往来核算的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凭证的填制凭证是业务往来核算的重要依据,准确、规范的填制凭证对保证业务往来核算的准确性非常重要。
1. 凭证的基本要素凭证包括凭证字号、日期、摘要、借方金额、贷方金额、核算科目和制证人等要素。
其中,凭证字号是用来唯一标识凭证的编号,日期是指交易发生的日期,摘要是对交易的简要说明,借贷方金额是指交易的借方和贷方发生额,核算科目是指交易涉及的账户科目,制证人是指填制凭证的人员。
2. 凭证的填制方法凭证的填制需要根据实际交易情况进行。
一般而言,凭证的填制按照借贷平衡原则,即借贷两边金额相等,同时要注意填写凭证的摘要,确保能够准确反映交易的内容。
二、往来账户的管理往来账户是指与企业有业务往来的外部单位(如供应商、客户等)的账户。
正确管理往来账户可以确保业务往来的准确核算,并及时掌握与外部单位的往来情况。
1. 往来账户的建立企业需要根据实际业务情况,建立与外部单位的往来账户。
往来账户通常包括供应商账户、客户账户等。
建立往来账户时,需要记录相应的信息,如单位名称、联系方式等,以便进行日常往来的管理和核算。
2. 往来款项的核对往来款项的核对是确保业务往来核算准确性的重要环节。
企业需要及时核对往来款项的数额与往来账户内的余额是否一致,并清理长期未结清的往来款项,以保证账务记录的准确性。
三、业务往来核算的注意事项在进行业务往来核算时,有一些注意事项需要特别关注。
1. 合同的准确记录企业在与外部单位进行业务往来时,通常需要签订合同。
合同是双方法律关系的约定,需要准确记录在企业的档案中,以备将来的核查和证明。
关联公司往来科目关联公司往来科目是指企业与其关联公司之间的交易往来所涉及的会计科目。
关联公司是指企业与其控制、被控制或共同受控制的公司之间存在特殊关系的公司。
关联公司往来科目通常包括资金往来、商品销售、服务交付等方面。
在企业日常经营中,与关联公司之间的交易往来是不可避免的。
这些交易往来需要在会计核算中得到准确的记录和处理,以确保财务报表的真实、准确和完整。
关联公司往来科目中的资金往来是最常见的。
这包括资金借贷、股权投资、资金调拨等。
资金借贷是指企业与关联公司之间进行的资金融通,通常以借款合同等形式进行记录。
股权投资是指企业通过购买关联公司的股权来获取投资回报。
资金调拨是指企业与关联公司之间进行的资金划拨,用于满足日常经营或扩大业务的需要。
关联公司往来科目中的商品销售也是常见的。
企业与关联公司之间进行的商品销售通常需要按照市场价格进行定价,并以购销合同等形式进行记录。
商品销售的相关费用,如运输费用、销售提成等也需要进行记录和核算。
关联公司往来科目中还包括服务交付。
企业与关联公司之间进行的服务交付通常涉及技术支持、人力资源共享等方面。
这些服务交付需要按照合同约定进行记录和核算,以确保相关费用和收入的准确反映。
关联公司往来科目在企业的财务报表中占据重要位置。
通过准确记录和处理关联公司往来科目,可以确保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同时,也能够帮助企业及时了解自身与关联公司之间的交易情况,为经营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关联公司往来科目是企业会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涉及到企业与关联公司之间的资金往来、商品销售、服务交付等方面。
合理记录和处理这些科目,对于保证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企业应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对关联公司往来科目的管理和监督,以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和风险控制能力。
六大往来核算逻辑
种往来款项,在账务上作为其他应收应付款处理、出借方、借:其他应收款、贷:存款、:相关科目、贷:银行存款。
企业所得xx第四十一条企业与其关联方之间的业务往来,不符合独立交易原则而减少企业或者其关联方应纳税收入或者所得额的,税务机关有权按照合理方法调整。
企业与其关联方共同开发、受让无形资产,或者共同提供、接受劳务发生的成本,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应当按照独立交易原则进行分摊。
1.首先单位往来核算是一个经济学术语。
单位往来核算是指企业和其他企业间发生的经济业务,包括客户往来和供应商往来。
单位往来辅助账是为了核算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与外部企业发生的往来
经济业务,进行客户和供应商往来款项的发生与清欠管理工作。
而应收xx、预收账款和应付账款等则是处理单位往来业务的科目。
采用单位往来核算可以查询与各客户和供应商往来款项的总账、明细账,还可生成催款单、对账单以及账龄分析报告等。
往来业务核算科目:应收帐款、预收账款、应付账款、预付帐款、其他应收款、其他应付款建议:可增加会计科目,但不要删除系统预设的科目否则会影响报表公式、数据!
数量金额核算:
现金科目:选中此选项,则将科目指定为现金类科目。
现金日记账和现金流量使用
银行科目:选中此选项,则将科目指定为银行科目。
银行日记账和现金流量使用。
出日记账:选中此选项,则在明细分类账中按日统计金额
现金等价物:该选项供现金流量表取数使用
增加二级会计科目:应收、应付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