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海六大特色产业介绍
- 格式:doc
- 大小:29.00 KB
- 文档页数:3
宁海宁海简称“缑”,相传古时有将军乘船南下,一路惊涛骇浪,到宁海地界突然风平浪静,故名“宁海”。
宁海自西晋太康元年(公元280年)开始置县,至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
宁海地处浙江省东部沿海象山港与三门湾之间,计划单列市宁波市属县,县城距宁波机扬64公里,沈海(同三)高速、甬台温铁路纵贯县境,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
宁海是《徐霞客游记》的开篇之城。
宁海山清水秀、风景卓佳。
游圣徐霞客曾两次游历宁海,其煌煌60万言奇书《徐霞客游记》即以宁海开篇:“癸丑之三月晦(公历5月19日),自宁海出西门,云散日朗,人意山光,俱有喜态。
”宁海以此在每年的5月19日举行中国徐霞客开游节,并提出把5月19日确立为中国旅游日的倡议,至今已历经七届;中国徐霞客开游节也成为“中国节庆活动百强”和“中国十大人物节庆”。
宁海是一座人文荟萃的江南古城。
1700多年来,宁海这块土地上诞生过无数的历史文化名人,创造了灿烂的文化之果。
如“以孤忠抗大奸,支持危局”的南宋丞相叶梦鼎,如有“天下读书种子”之喻的“骨鲠之士”明大臣方孝孺,如为《资治通鉴》作注的宋元之际历史学家胡三省,如国画大师潘天寿,如被鲁迅先生誉为有“台州式的硬气”的左联五烈士之一、革命作家柔石等;平调耍牙、十里红妆被列入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宁海古戏台成为全国重点文保单位……宁海是风光秀美的山水之城。
宁海是宁波市唯一的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省级生态县。
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62%,拥有176万亩森林,人均占有绿地面积2020平方米,有“天然氧吧”之喻。
全县海、岛、泉资源一应俱全,旅游独具特色。
青山秀水、古村荒岛、碧海渔帆,集佛宗、道源、儒乡于一体,是一块以生态养生旅游为主,结合丘陵海岸观光和历史文化探源等旅游的黄金海隅。
县东北的强蛟岛群,如颗颗翡翠镶嵌在东海之滨,有“海上千岛湖”之美誉;全国三大著名温泉之一的宁海森林温泉藏于国家级森林公园的深山幽谷之中,终年流水淙淙,含有多种具有养生保健作用的微量元素;浙东大峡谷谷深水美,生态宜人。
宁海重点产业介绍宁波生物产业园宁波生物产业园是宁海县重点产业之一,位于浙江宁波宁海县,占地约1000亩。
该产业园以发展生物医药、高端化妆品、绿色食品等生物产业为主。
下面将对宁海重点产业进行介绍。
宁海生物医药宁海生物医药产业作为宁海县传统重点产业之一,是全县最具实力、竞争力的产业之一。
医药产业链较健全,药械一条龙服务完美呈现。
目前,宁海已形成了以药品开发、代加工、研发中心、检测机构、物流配送和国际贸易等环节为主的生物医药工业体系。
其中,江山药业和牛栏山药业二家公司已是全国知名的医药企业。
宁海化妆品宁海化妆品产业以“健康、无毒、高效、环保”为方向,以使用天然植物提取物和高科技原料、追求高质量和高效能为导向,并逐步实现产业经济化、产业规模化的发展。
宁海化妆品产业已融入了高新科技和环保环境的发展理念,从单品儿童护肤、母婴用品,发展到系统保养、高档美白、痘疤去除、对抗皱纹等不同领域,目前已形成了成熟的产品线,结合电商等新型营销模式,确保企业生产经营稳定OK,并实现可持续性发展。
宁海绿色食品宁海绿色食品产业是以农业、畜牧业、水产养殖等相关产业为主体,结合生物科技、食品加工技术、运输和贸易等多种优势资源,形成的具有品种多、质量优、产地特色和食品安全保障的极具竞争力的绿色食品产业体系。
以有机蔬菜、稀有蛤蚌、海产加工等产品及其生态景区公园小镇、健康养老等产业和项目为载体,成为宁波市及杭州湾区获得省品牌示范农业区的区域之一。
宁海生物产业园宁波生物产业园体现了生物技术、先进制造、新型建筑材料、能源、环保等多个领域的高新技术和新材料。
该园区现有863计划和国家食品安全重点实验室等多个在国内外知名的科研机构,重点引进了亚太生物医药、中海养殖、李斯特等10多家知名企业及科技创新机构。
:宁海重点产业涵盖了生物医药、化妆品和绿色食品三个方面,这些产业已经成为宁波市和杭州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活力,使宁波更加成为现代化国际都市。
宁海县六大新兴产业迅速发展壮大新能源、新材料、数控机械、临港工业(家居和建材业)、生物医药、旅游休闲用品等是宁海县的六大新兴产业。
近年来,我县从培育“6+6”产业出发,编制产业发展规划,并落实到“二区八园”产业基地建设上,促进产业集群集聚发展。
(“二区”即宁海经济开发区和宁海湾循环经济开发区,“八园”即文具、模具、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新型建材与家居、数控机械、电子电器、生物医药等八大产业园)。
目前,宁海六大新兴产业已迅速发展壮大,特别是新能源的发展势头很好,今年1-8月份新能源产业实现产值20亿元,增长80. 4%。
一、新能源行业以太阳能单晶硅电池切片项目为样板,引导资本向光伏生产企业转移,促使产业适度转型投向“绿色能源”,加速培育成龙头企业,加快建立和完善“单晶硅→硅片→太阳能电池及组件→太阳能照明灯具”的完整的产业链,成为国内重要的太阳能产业基地。
宁海光伏产业起步并不早,但发展很快。
目前已规划在宁海经济开发区建设光伏产业园,扶持该产业快速发展。
龙头企业宁波东方日升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今年9月2日已在深交所创业板成功上市。
该公司现已形成太阳能灯具、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组件等系列800多个品种的生产规模,其太阳能光伏产品生产已经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企业正逐渐成为浙江省太阳能行业的领跑者。
二、新材料行业依托已有的特色产业,抓住电动汽车,新型可充电固态、液态电池等发展机遇,扩大产业规模,不断改善经济效益,迅速提高出口能力和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国际竞争能力。
把金属复合材料、光电新材料、新型高性能金属材料、节能环保材料、碳纤维材料等项目作为战略重点,推进新材料产业集群化发展,形成新材料产业的集聚效应。
近年来,随着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重点企业在做大做强的同时逐步向产业链上游延伸,光伏电池材料等新材料行业正在逐渐兴起。
三、数控机械行业依托长街数控城,不断提高数控机械产品档次,促进产业配套,注重产业交叉,与模具、木器加工、石材加工、金属制品加工和广告制作等领域进行产业融合。
宁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发展宁海作为中国浙江省的一个县级市,有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发展对于宁海的文化繁荣和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宁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着浓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宁海有着悠久的历史,古代文化和传统技艺源远流长。
比如宁海的扇子制作技艺已有几百年的历史,扇骨的制作和扇面的装饰制作有着独特的技艺精髓,扇面的图案描绘了宁海的山水风光和传统文化,体现了宁海的文化传统和艺术气质。
另外,宁海还有许多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宝带制作、剪纸、剪猪方等。
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宁海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是宁海文化的精髓和瑰宝。
其次,宁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发展不仅保护了传统文化,也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机遇。
宁海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基础,发展了旅游业、手工艺品制作业等相关产业。
宁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吸引游客和外地客商的重要资源,为当地经济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同时,宁海还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开发,推出了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产品,比如扇子礼盒、剪纸画等。
这些创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不仅满足了市场的需求,也提升了宁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第三,宁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发展对于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宁海政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非常重视,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加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宁海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培训班,培养了一批专业的传统技艺传承人,他们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技艺传承给后代,并传播给更多的人。
同时,宁海政府还投入资金和资源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研究和保护,修缮了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建筑和场所,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总的来说,宁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发展在保护传统文化、促进经济发展和推动社会进步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宁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创新发展不仅对于宁海本身的文化繁荣和经济繁荣有着积极的影响,也对于整个社会的文化传承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示范和推动作用。
宁海、象山、三门经济发展比较分析宁海、象山、三门是环三门湾最重要的三个县域,虽然三县在行政上分属于不同的市,却紧密相临,因此三个县在地理位臵、气候物产、经济资源等方面均有很大的共通性。
然而在改革开放后的经济发展过程中,相对宁海县和象山县,三门县的发展速度明显缓慢,与这两个兄弟县的差距越拉越大。
本文通过对宁海、象山、三门的经济发展进行比较分析,以期正视差距,发挥特色,为实现三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借鉴。
一、宁海、象山和三门的基本概况(一)地理概况宁海有着山区、半山区和浅海滩涂的丰富地形,总面积1931平方公里,其中山地面积945平方公里,耕地3.5万公顷,滩涂2.6万公顷,素有“七山二地一分田”之称。
象山是一个丘多、山低、坡缓的半岛,它由象山半岛和沿海608个岛礁组成,陆域总面积1382平方公里,海域5350平方公里,具有“二面环海,一线穿陆”的地理特征。
三门依山滨海,以低山丘陵和沿海平原为主,海岸曲折,河道纵横,岛屿众多,总面积1072平方公里,沿海岛屿122个,素有“陆有林矿之饶,水有渔盐之利”美称。
(二)自然资源宁海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其中以矿藏资源、水资源和古树名木著称。
目前境内已发现的矿藏以非金属为主,水资源丰富,水质优良,古树名木数量众多,物种丰富。
象山则以海洋资源丰富闻名,是华东地区集“渔、港、岛、滩”等各种海洋资源于一体的最佳地区之一。
三门素有“三门湾、金银滩”之美誉,具有丰富的水产资源,电力资源和港口岸线资源也备受瞩目。
(三)人口概况截至2008年末,宁海县的总人口数为60.07万人,非农人口数占总人口数比重为15.2%,人口密度为311人/平方公里;象山县的总人口数为53.51万人,非农人口数占总人口数比重为20.6%,人口密度为387人/平方公里;三门县的总人口数为42.27万人,非农人口数占总人口数比重为10.3%,人口密度为394人/平方公里。
二、三县经济发展基本态势表1:改革开放初期(1978年)三县有关经济指标地区GDP总量(亿元)人均GDP(元/人)三产比重宁海县 1.13 226 52.8:30.6:16.6 象山县 1.20 267 50.0:30.8:19.2 三门县0.75 210 55.2:22.5:22.3 表2:改革开放三十年中三县的有关经济指标指标名称1984年1990年1998年2008年宁海象山三门宁海象山三门宁海象山三门宁海象山三门GDP 3.30 3.62 1.59 8.23 9.03 4.69 51.37 62.35 17.30 217.93 220.62 81.89 人均GDP 621 745 443 1566 1739 1209 8913 11727 4358 36446 41537 19466三产比重50.2:33.5:16.346.4:32.9:20.745.8:29.4:24.838.0:46.5:15.536.0:43.0:21.043.5:33.6:22.918.4:58.8:22.826.7:45.5:27.836.1:33.5:30.410.5:56.9:32.615.1:49.7:35.216.9:43.1:40.0财政总收入0.26 0.30 0.12 0.69 0.77 0.28 2.95 2.83 0.85 32.20 27.34 10.72 地方财政收入—————— 1.33 1.56 0.45 15.66 14.84 6.11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0.25 1.28 2.19 0.67 11.46 15.51 3.49 78.05 76.01 78.32社会消费品零1.19 1.54 0.81 3.15 3.322.03 22.31 28.66 5.74 66.06 78.90 28.17 售总额外贸自营——————0.96 0.63 0.05 14.18 13.99 3.43 出口额城镇居民人——————7840 8457 —23481 24066 18233 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426 412 —909 889 636 4011 4470 2521 10332 10202 7179 纯收入城乡居民储蓄0.44 0.30 0.13 1.41 1.42 0.76 15.97 16.92 6.04 71.09 67.59 34.65 存款从表1、表2可以看出,改革开放初期宁海、象山、三门的经济结构和综合实力较为接近,但经过三十年的发展,三门县仍属于欠发达县,宁海县和象山县却已经是全国百强县,差距逐渐拉大。
浙江141个中心镇特色产业盘点1 浙江141个中心镇特色产业盘点141个中心镇特色产业盘点 2007年06月18日12:40 观察与思考宋朝“浙江六大米市”之一:临浦镇萧山第二大中心镇,以纺织、羽绒、服装产业为支柱产业。
任伯年故里:瓜沥镇目前已形成轻纺印染、信息技术、环保材料、轻工机械、建筑建材、家用电器等六大行业结构。
瓜沥镇航民村被誉为浙江省“首富村”。
萧山萝卜干主产地:义蓬镇工业企业基本形成了化纤纺织、化工橡塑、机械电子、建筑建材、蔬菜食品等五大支柱产业群。
枇杷之乡:塘栖镇明清时为“江南十大名镇”之首。
以金属制品、蜜饯食品、农药化工、针织服饰为四大优势产业。
大禹治水之地:余杭镇西倚天目山脉,全镇已形成电器电子、塑业、木业等为主的块状经济格局。
良渚文化腹地:瓶窑镇杭州市工业十强乡镇之一,工业体系以纺织服装、文教印刷、机械五金和农产品加工为主导。
中国制笔之乡:分水镇制笔经济发展迅猛,产业积聚效应显著。
2006年,制笔数量实现“世界人均一支分水笔”目标。
浙江机械工业专业区:富春江镇机械制造、水泥建材、服装布艺为富春江镇三大支柱产业,其中以机械制造为重,被誉为“浙江省的机械工业专业区”。
中国针织名镇:横村镇浙江省最早的乡镇工业发源地之一,针织行业在全省外贸出口占据重要地位。
“一城山色半城湖”:千岛湖镇浙江省第一个全国卫生县城,2004年荣获中国首个国际花园城市(B类城市)金奖。
杭州西部的大门:汾口镇位于淳安县西部,其工业区块特色轻纺项目集聚效应明显。
“梅花雉堞严州城”:梅城镇建德经济重镇,主导行业有低压电器、五金工具、精细化工等六大系列,其中以低压电器和精细化工为主。
诸葛后裔栖息地:寿昌镇现已形成以建材、冶炼、机械、化工、服装为主的工业布局。
中国家纺寝具名镇:乾潭镇工业包括五金工具、家纺、胶合板、机械制造、石煤综合利用等五大系列,其中五金工具螺丝刀为全球最大生产地。
罗隐故里:新登镇茶叶、蚕丝等农林特产久负盛名,已形成制鞋、服装、睛雨伞、印染、造纸、建筑玩具等为主体的工业产业结构。
海宁市特色产业简介(项目征集以六大新兴产业为主)一、三大传统产业皮革、经编、家纺二、六大新兴产业太阳能利用、印刷包装、汽车零部件、机械装备、电子信息、食品加工三、“十二五”时期重点支持的六大高新技术产业(一)新能源新能源领域重点发展太阳能光伏和太阳能利用技术,研究发展生物质能和风能。
太阳能光伏方面重点发展光伏晶硅片材料生产、电池及其组件、发电及其配套产品和应用产品,研究开发高效低成本晶体硅太阳能光伏电池技术,新型高效低成本薄膜太阳能电池技术,包括非晶硅薄膜电池和化合物薄膜电池技术等,研究逆变器、控制器、蓄电池等光伏发电配套技术,开展光伏应用工程的推广及示范。
太阳能利用方面重点发展太阳能中高温利用产品,提升太阳热利用转化效率,研究开发新型高效低成本的太阳能热水器技术,太阳能建筑一体化技术及热水器建筑模块技术,太阳能制冷技术与产品,包括太阳能空调和太阳能冰箱等,实施建筑太阳能制冷示范工程。
(二)新材料新材料领域重点发展纺织新材料、磁性材料、半导体材料、包装材料和纳米材料,研究发展陶瓷材料和特殊金属材料。
纺织新材料方面重点发展高性能产业用纺织新材料,研究开发高性能涤纶、丙纶、锦纶、芳纶、芳砜纶和高模、高强聚乙烯纤维等产业用纤维及纺织品、增强复合材料,发展具有新功能的服装和家用纤维,包括高性能纳米纤维和生物质纤维等。
磁性材料方面重点发展高档铁氧体软磁技术、磁性材料节能环保生产技术,研究开发LCD、3G、LED、电动汽车等产品使用的高档铁氧体,以及铁硅铝和钼坡莫合金等磁性材料。
半导体材料方面重点发展高效功率型 LED 芯片材料及其关键配套技术,LED应用产品,研究开发功率型、白光 LED芯片材料及封装,蓝宝石衬底晶体及GaN同质衬底材料,LED 灯具系统设计及应用产品,太阳能与 LED 结合的照明产品。
包装材料方面重点发展用于生活和工业的防晒耐蚀功能膜及高耐热性塑料包装材料及容器,研究开发用于食品包装、工业包装、医药包装、建材包装、化妆品包装等包装领域的纳米包装材料。
宁海六大特色产业介绍宁海县六大传统特色行业走上快速发展轨道模具、文具、汽配、灯具、五金机械、电子电器等是浙江省宁海县的六大传统特色行业,先后获得了中国模具产业基地、中国文具产业基地、中国汽车橡胶部件产业基地和中国压铸产业基地等4个“国”字号产业基地称号。
今年1―9月份,六大特色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完成工业产值191.7亿元,同比增长39.6%。
各个行业的产值增幅都在两位数以上,其中汽配、灯具、五金机械三个行业高于全县特色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平均增幅,产值增幅分别为48.1%、62.9%和43%。
一、模具全县共有模具从业人员达5万余人,模具专业制造厂家500余家,模具加工企业和模具车间1500多家,年产模具近4万套,生产的主要模具类别为注塑模具、冲压模具、压铸模具、橡胶模具等,模具行业总产值达51亿元,占全县工业经济总量的10.5%,是宁海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先后被授予“中国模具生产基地”、“中国模具产业基地”称号,6家企业获得了中国重点骨干模具企业称号。
模具产品主要出口欧美、日本、韩国和香港等国家和地区,为一汽、大众、海尔、长虹、松下等大型企业提供模具和产品配件。
近几年,通过模具城的建设,使大批小企业向城区集聚,模具产业集聚度显著提高。
目前,已有330余家企业入驻模具城,现在,模具城不断强化服务功能,成立了检测、培训、展示、热处理、信息、国际模具开发等六大公共服务平台,进一步推动了区内企业的快速发展。
我县是全国模具工业的发达地区之一,制模技术越来越成熟,设备越来越先进,全行业有数控设备4000余台,比上年增加了700余台,其中加工中心1000余台,高精度高转速五轴联动机床3台,三坐标测量仪50余台,线切割机床逐步以慢走丝线切割机床为主,电脉冲加工多采用符合基准统一原则,达到高效率装夹的高精度加工,模具设计与制造已广泛采用CAD/CAE/CAM等先进制造技术,高速加工、精密加工、依托精密测量的逆向数字化技术、快速原形技术以及热流道技术、气辅技术等在县内都有应用。
宁海小吃---舌尖上的宁海宁海地处东海之滨,山海资源十分丰富,是生态美食的天堂,素有“贝类之乡”和“鱼米之乡”的美誉,是国家级和省级粮食、茶叶、柑桔、蛋鸭、水产等农副产品生产基地,国家级有机、绿色、无公害产品达50余种,其中长街蛏子、宁海青蟹、凫溪香鱼等美味小海鲜驰名海内外,宁海紫番薯、前童三宝、望海茶、中华名果白枇杷等土特果品也声名远扬。
而蛏子、青蟹、香鱼、青蛤、牡蛎、跳鱼、泥螺、对虾为代表的“宁海八鲜”。
特色1、宁海“三臭”:臭冬瓜、臭苋菅、臭菜心。
宁海人饮食偏咸,品种多样的佐餐“咸下饭”是宁海餐饮文化的一道靓丽风景线、闻着臭、吃着香的宁海三臭是当地历史悠久的腌制土菜。
宁海西乡民间有“无臭不下饭”的说法,可见其在民众中的受欢迎程度。
在宁海,连一些高档饭店都少不了“三臭”。
不过,初来宁海的人也许吃不惯这三样东西2、海鲜。
来宁海不吃海鲜等于白来。
好吧,这话我编的。
但是这可以说明宁海海产品的优质以及海鲜在宁海人心中的地位。
著名的有长街蛏子、西店牡蛎、一市青蟹等。
到杭州读书后就很难吃到新鲜的海鲜了,去饭店也总是不新鲜的虾蟹。
尤其那个虾,身体都黑了。
在宁海绝对是不可能拿得出手。
宁海饭店都有海鲜,夜排档也有小海鲜。
要吃最最新鲜的可以去宁海的强蛟码头或胡陈港,那里是海产品养殖地。
既然是海鲜,价格肯定比一般菜肴要贵点,吃前先问清楚价格,免得说自己被宰啊!3、前童三宝。
在介绍前童古镇时,就介绍过。
4、宁海土鸡。
纯绿色产品,该鸡在纯天然环境下放养,肉色鲜艳,香味浓郁,食味鲜美,无药残,且营养价值较高。
可以去宁海振宁大酒店(兴海中路99号)品尝。
主要特色菜有:振宁红焖鸡、秘制水蒸鸡、振宁土鸡蛋,岔路黑猪肉,金牌羊腿,明港小海鲜等。
5、白荔枝枇杷。
主产宁海县一市镇。
白荔枝枇杷是枇杷专业户叶建国在1993年发现的,它是白砂枇杷的一个变异品种,因果大味甜,果肉状如鲜荔枝肉,因此被命名为“白荔枝”。
这个真的比一般的黄色枇杷更甜更爽口。
宁海草莓种植规模
宁海县位于浙江省宁波市的东南部,是一个以农业为主导的县级市。
在宁海县的农业中,草莓种植业是其中一项重要的产业。
在过去几年中,宁海县的草莓种植规模逐年扩大,产量也逐年增加。
现在,宁海县草莓种植规模已经扩大到了4000多亩,其中有2000多亩是现代化的温室种植区域,而其他的则主要分布在山区、田园和村
庄周围。
由于宁海县的气候条件适合草莓的生长,加之得天独厚的地
理位置,宁海县的草莓种植业发展迅速。
宁海县草莓种植业的成功主要归功于政府的大力支持和种植户的努力。
政府为草莓种植户提供了很多的支持,如技术咨询、设施投资等等。
这些政策支持让草莓种植户得以集中精力做好种植工作,提高草莓的
品质和产量。
同时,草莓种植户也通过不断地学习新的种植技术和管
理方法,不断优化草莓的生产过程,提高草莓的品质和产量。
另外,宁海县草莓种植业的成功还与宁海县的气候条件密切相关。
宁
海县气候温和,降雨充足,这样的气候条件非常适合草莓的生长。
草
莓爱好者们可以在秋末冬初进行种植,仅需几个月,即可收获大量的
优质草莓。
总体来说,宁海县草莓种植规模的扩大和产量的提高,源于政府、农民和自然环境的共同努力。
未来,宁海县草莓种植业将继续保持高速发展态势,成为地方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
第1篇您好!在此,我向您强烈推荐宁海特产,并诚挚希望贵公司能与我们携手合作,共同推广这些优质的宁海特色产品。
宁海县位于浙江省宁波市,地处东海之滨,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丰富的自然资源。
宁海特产种类繁多,品质优良,深受消费者喜爱。
以下是我为您精选的几款宁海特产,希望贵公司能够考虑。
一、宁海白枇杷宁海白枇杷是宁海县的著名特产,果形圆润、果色清黄、果肉乳白、果味鲜嫩、皮薄多汁、果味芳香。
宁海白枇杷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具有润肺、止咳、生津、止渴等功效。
作为一款优质的宁海特产,其独特的口感和营养价值使其成为馈赠亲朋好友的佳品。
二、望海茶望海茶产于宁海县望海岗茶场,品质优良,具有翠绿显毫、清香持久、滋味鲜爽回甘等特点。
望海茶茶园多分布于海拔900多米的高山上,四季云雾缭绕,空气温和湿润,土壤肥沃,生态环境特别适合茶树生长。
望海茶具有鲜明的高山云雾茶之独特风格,是茶界的一匹黑马。
三、长街蛏子长街蛏子是宁海县的特色海产品,养殖历史悠久。
长街蛏子主产于宁海长街,这里常年有大量淡水注入,适合蛏子生长。
长街蛏子子体大壳薄、肉质肥壮,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被誉为“海中珍珠”。
四、宁海青蟹宁海青蟹是我国珍贵海产品之一,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有滋补强身的效果。
青蟹的特点是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尤其是雌蟹,有“海上人参”的美誉。
宁海青蟹以其鲜美口感和优良品质,深受消费者喜爱。
五、宁海土鸡宁海土鸡是宁海县的特色农产品,肉质鲜美、口感细腻。
宁海土鸡采用传统饲养方式,喂食五谷杂粮,保证了鸡肉的品质。
作为一款优质的宁海特产,宁海土鸡是您餐桌上的佳品。
针对以上宁海特产,我们提供以下包装建议:1. 设计一款独具特色的包装,充分展示宁海特产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
2. 采用环保、安全、易携带的包装材料,确保产品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的安全。
3. 包装上标注产品名称、产地、营养成分、食用方法等信息,方便消费者了解和选择。
4. 设计精美的礼盒包装,适合作为礼品赠送亲朋好友。
宁海县六大传统特色行业走上快速发展轨道
模具、文具、汽配、灯具、五金机械、电子电器等是浙江省宁海县的六大传统特色行业,先后获得了中国模具产业基地、中国文具产业基地、中国汽车橡胶部件产业基地和中国压铸产业基地等4个“国”字号产业基地称号。
今年1—9月份,六大特色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完成工业产值191.7亿元,同比增长39.6%。
各个行业的产值增幅都在两位数以上,其中汽配、灯具、五金机械三个行业高于全县特色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平均增幅,产值增幅分别为48.1%、62.9%和43%。
一、模具
全县共有模具从业人员达5万余人,模具专业制造厂家500余家,模具加工企业和模具车间1500多家,年产模具近4万套,生产的主要模具类别为注塑模具、冲压模具、压铸模具、橡胶模具等,模具行业总产值达51亿元,占全县工业经济总量的10.5%,是宁海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先后被授予“中国模具生产基地”、“中国模具产业基地”称号,6家企业获得了中国重点骨干模具企业称号。
模具产品主要出口欧美、日本、韩国和香港等国家和地区,为一汽、大众、海尔、长虹、松下等大型企业提供模具和产品配件。
近几年,通过模具城的建设,使大批小企业向城区集聚,模具产业集聚度显著提高。
目前,已有330
余家企业入驻模具城,现在,模具城不断强化服务功能,成立了检测、培训、展示、热处理、信息、国际模具开发等六大公共服务平台,进一步推动了区内企业的快速发展。
我县是全国模具工业的发达地区之一,制模技术越来越成熟,设备越来越先进,全行业有数控设备4000余台,比上年增加了700余台,其中加工中心1000余台,高精度高转速五轴联动机床3台,三坐标测量仪50余台,线切割机床逐步以慢走丝线切割机床为主,电脉冲加工多采用符合基准统一原则,达到高效率装夹的高精度加工,模具设计与制造已广泛采用CAD/CAE/CAM等先进制造技术,高速加工、精密加工、依托精密测量的逆向数字化技术、快速原形技术以及热流道技术、气辅技术等在县内都有应用。
模具企业主要分布在跃龙街道、桃源街道、西店镇等地。
今年1-9月份,模具行业规模以上企业产值10.1亿元,同比增长30.2%。
二、文具
文具产业是宁海工业经济的优势产业,拥有生产企业400多家,全行业从业人员达2
万人,全行业实现产值55亿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11.3%,相继荣获“中国文具生产基地”、“浙江省文具商标品牌基地”、“宁波市精品文具产业基地”等荣誉称号,拥有中国驰名商标4件,省知名商号2家,省市级品牌12件,主持起草国家标准1个、行业标准3个,参与起草国家标准1个、行业标准4个。
行业门类齐全,主要有书写工具、纸品本册、五金文具、文件保管用品、化工类文具、教学用具、美术用品、学生用品、办公箱柜等近万种品种,产品远销欧美、东南亚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形成“三分内销、七分外销”的销售格局。
加快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国家文教用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中国文具网、产品展示中心和产品设计中心等辅助性服务机构也相继落户宁海。
文具企业主要分布在跃龙街道、黄坛镇、西店镇、长街镇。
今年1-9月份,文具行业规模以上企业产值37.4亿元,同比增长24.2%。
三、汽配
汽配产业是宁海县的朝阳产业,企业300余家,从业人员3万多人,全行业实现产值4 0亿元,已形成产业发展的龙头产业集群以及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和配套协作体系。
行业把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以及人才培养放在首位,转变观念,改良结构,改善组织模式和工作方式,加速应用先进的汽配设计和制造技术,以适应新形势的发展。
汽配产业着重发展CAD/CAM/C AE、快速成形、精密成形、虚拟制造和网络制造以及IT管理等先进制造技术。
主要配套产品有汽车同步带、密封件、汽车空调热力膨胀阀、汽车灯具等。
积极发挥三项传统优势:汽配产业链长,形成了较好的协作加工体系;模具产业发达,提供稳定支撑,企业分布集聚,形成区域特色;生产设备改善,制造优势显著。
汽配企业主要分布在梅林街道等。
今年1-9月份,汽配行业规模以上企业产值29.3亿元,同比增长48.1%。
四、灯具
宁海县灯具产业发展历史悠久,已逐步成为国内颇具影响的品牌。
目前,企业发展以L ED手电筒、压铸类灯具、太阳能灯具为主的多元化灯具产业,在整个生产流程中紧跟生态设计标准,在产品设计开发上注重能效设计要求,提高产品的功能和美观等。
积极调整产品结构,改进生产工艺,实现自身产品性能功效和技术含量的整体提升,以技术创新为动力,
加快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节能灯具,以优质、环保、稳定的产品积极参与国际技术竞争。
灯具企业主要分布在大佳何镇、岔路镇、前童镇等。
今年1-9月份,灯具行业规模以上企业产值35.6亿元,同比增长62.9%。
五、五金机械
五金机械产业历经50多年的变更,获得了跨越式的发展。
主要产品如搬运车类、阀门类、挡圈钳、家用工具箱、工业刷金属制品类、通用机械类等逐步成为国内外优势产品。
行业大力推进“四项关键技术、五个重点方向和六大实施工程”。
四项关键技术即CAD/CAE/C AM技术、ERP技术、电子商务技术和机电一体化技术;五个重点方向即搬运车类着重于“科技、品牌、发展”,阀门类着重于“高档、专业、品质”,工具类着重于“差异、美观、和谐”,金属制品类着重于“拓展、时尚、休闲”,通用机械类着重于“数字、精密、服务”;六大实施工程即创新平台构筑、龙头企业培育、区域品牌创建、产业生态、技术人才建设和产业信息化等。
积极开展行业产业链延伸,巩固发展装备制造产业:机械手、防爆车、变压器、风力发电、煤矿设备、注塑机械、通用五金和钢丝绳。
五金机械企业主要分布在长街镇、跃龙街道、黄坛镇。
今年1-9月份,五金机械行业规模以上企业产值55.7亿元,同比增长43%。
六、电子电器
宁海县电子电器行业主要产品有冰箱、电饭煲、吸尘器、饮水器、电热壶等家电产品以及电路板、电子元器件等电子产品,家电行业以节能实用为宗旨,不断开发新品种,逐步发展智能型家电,壮大行业规模,电子行业以绿色环保为宗旨,引进国内外著名的电子企业,扩大行业总量。
电子电器企业主要分布在西店镇、跃龙街道。
今年1-9月份,电子电器行业规模以上企业产值23.7亿元,同比增长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