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2017-9-27)
- 格式:ppt
- 大小:742.00 KB
- 文档页数:30
浅析中国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摘要:实行对外开放,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根据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和党的中心工作的要求制定的重大战略,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基本国策。
实践充分证明,实行对外开放,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有利于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有利于促进我国科技进步和创新,有利于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有利于为我国发展营造有利的国际环境,是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基本依据;基本政策一、中国实行对外开放的基本依据(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中国实行对外开放的重要依据市场经济是在商品经济的基础上产生的是社会化的和市场化了的商品经济, 是通过市场机制配置社会资源的一种经济方式。
十四大决定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这就是说我们要运用市场经济作为配置社会资源的主要方式和社会经济运行的基本形式。
资源配置和经济运行所要达到的重要目标,第一是配置和运行都要符合市场需求, 即导致社会经济结构优化;第二造成资源耗费的节约、占用的减少和周转的加快, 即导致社会经济效率的提高;第三, 提高社会经济效益。
实际上, 结构优化和效率增长这二者的综合, 就是社会经济效益的提高。
市场经济要达到上述主要目标, 单靠利用国内资源和国内市场是根本不行的而必须同时利用国内和国外两种资源, 利用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
正如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所指出的:“我们一定要充分利用国内和国外两种资源, 开拓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 学会组织国内建设和发展对外经济关系两套本领。
”①可见, 实行对外开放, 通过国际市场利用国外资源, 是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方式的内在的本质的要求。
总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开放性的经济。
开放的经济必然要求实行经济的开放。
因此, 对外开放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也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二)对外开放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要条件我国由于生产力落后面临着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历史任务。
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促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作者:暂无来源:《经济》 2017年第22期文/钟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积极促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努力实现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增添共同发展新动力。
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扎实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深化国际互利合作,为我国开放型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为促进开放型世界经济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贡献。
“一带一路”建设是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必然选择“一带一路”建设作为我国扩大对外开放的重大战略举措和经济外交的顶层设计,重点面向亚欧非大陆,同时向所有国家开放,打开了对外开放的新天地,充实了对外开放的新内涵,开创了对外开放的新境界。
“一带一路”建设以沿边地区为前沿,以内陆重点经济区为腹地,以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为引领,同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等国家战略对接,为东中西部协同开放、落实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提供了历史性机遇。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充分发挥“一带一路”在对外开放中的统领作用,对于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一带一路”建设是更好地促进内外联动发展的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连续8年保持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出口国和第二大进口国地位,利用外资连续25年居发展中国家首位,对外投资跃居全球第二位,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显著提升,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
当前,我国经济已深度融入世界经济,国内外经贸往来之密、要素流动之广、市场融合之深前所未有,我国发展越来越离不开世界,世界发展也越来越依靠中国。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需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利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促进内外资源优化配置,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