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人句教学》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1.44 MB
- 文档页数:15
有趣的拟人句教学目标1.学生了解拟人句的概念和用法2.培养学生运用拟人句进行表达的能力3.借助有趣的拟人句,激发学生的语言兴趣和创造力教学重点说明拟人句的概念和用法,并通过例子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教学难点通过创新有趣的拟人句,培养学生的语言创造力和想象力。
教学准备•PowerPoint课件•小黑板或白板、粉笔或白板笔教学过程导入环节教师利用图片、视频或小故事等形式激发学生对拟人句的兴趣,并出现“什么是拟人句?”的问题,询问学生,并引导学生讨论。
学习环节1. 引导学生了解拟人句的概念教师简要地给学生讲解拟人句的基本概念及其作用,例如“将非人类物体和现象赋予人的特征,突出其特性或产生某种情境效果。
”。
2. 典型例子演示教师呈现如下的典型例子,带领学生感受拟人句的魅力和神奇。
•云朵像一群白绵羊在天空中漫步。
•太阳已经追赶上那个贪玩的云朵了。
•雨点儿跳舞,鞋儿挨一泡儿,就哇啦哇啦哇啦滑。
3. 学生尝试创作教师出示有趣的图片,或播放相关短片,要求学生写出至少3个有趣的拟人句。
(示例图片1:一只膘肥体壮的大熊猫躺在树上,样子慵懒。
)样例:•熊猫舒适地躺在树上,像一位的士司机在等待客人。
•这位大胖熊猫整天腰酸背疼,像一个会计在加班加点。
•贪玩的熊猫在树上仰卧着,小小的眼睛闲逛,像一个者在上班时拿着手机游戏。
(示例图片2:一只小兔子躲在草丛中,眯着眼睛,样子机灵可爱。
)样例:•小兔子电视剧看多了,喜欢装模作样,像一个诡秘的侦探一样。
•兔子想必在家里有一堆淘气的伙伴,每天疯狂游戏,像一个初学者的手工制作者,总想着把自己的工艺变得更好。
•小兔子的机灵头,像一个会计师,在公司里整天算账。
教师让学生互相分享自己创作的拟人句,并挑选一些有趣的拟人句展示。
总结让学生自己总结拟人句的基本概念和用途,再让学生回头想一想,当你想表达和强调一种特定的意图时,可以采用拟人句。
教学评价教师能否引发学生的兴趣并激发他们的语言创造力和想象力,在学生的拟人句交流中,教师及时给予互动和修正。
二年级比喻句拟人句课件二年级比喻句与拟人句课件一、比喻句比喻句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通过将两个不同的事物进行类比,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
在二年级的语文教学中,比喻句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1.定义与特点比喻句是通过将两个不同的事物进行类比,从而达到强调、夸张、渲染等修辞效果的一种句子。
比喻句通常由三个部分组成:本体、喻词和喻体。
本体是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喻体是用来比喻的事物。
比喻句的特点是生动形象、富有创意,能够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使陌生的物体熟悉化,使平淡的事物趣味化。
2.常见类型(1)明喻:直接说明本体和喻体的关系,如“他的脸色像春天的花朵一样灿烂”。
(2)暗喻:不直接说明本体和喻体的关系,需要读者自己去理解,如“他是我们班的学霸”。
(3)借喻:借用喻体来代替本体,如“他是一只勤劳的小蜜蜂”。
3.写作方法(1)确定本体和喻体:要明确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然后找到一个具有相似特点的事物作为喻体。
(2)选择合适的喻词:喻词的选择要恰当,能够准确表达本体和喻体之间的关系。
(3)保持简洁:比喻句要简洁明了,避免使用复杂的句子结构。
二、拟人句拟人句是一种将非人类事物赋予人类特征的修辞手法,通过拟人化的手法,使语言更加生动有趣,增强表达效果。
1.定义与特点拟人句是一种将非人类事物赋予人类特征的修辞手法。
拟人句通常由两个部分组成:被拟人化的对象和赋予的人类特征。
被拟人化的对象可以是动物、植物、自然现象等,赋予的人类特征可以是外貌、性格、行为等。
拟人句的特点是形象生动、富有情感,能够使非人类事物具有人的情感和意识,增强表达的感染力。
2.常见类型(1)外貌拟人:将被拟人化的对象赋予人的外貌特征,如“树叶在风中跳舞”。
(2)性格拟人:将被拟人化的对象赋予人的性格特征,如“小猫瞪大了眼睛,好奇地看着我”。
(3)行为拟人:将被拟人化的对象赋予人的行为特征,如“河流欢快地唱着歌,流向远方”。
教案: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七《拟人句》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拟人句的概念,学会仿写拟人句。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培养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拟人句的魅力,激发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拟人句的概念及特点2. 拟人句的构成及运用3. 拟人句的仿写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拟人句的概念,学会仿写拟人句。
2. 教学难点:拟人句的构成及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导入a. 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你们知道小动物们也会说话、笑、哭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种有趣的句子,让小动物们活起来。
b. 出示课题:拟人句2. 新课内容a. 讲解拟人句的概念及特点b. 讲解拟人句的构成及运用c. 示例分析:分析课文中的拟人句,引导学生理解拟人句的运用。
3. 练习环节a. 师生互动:教师出示一些句子,让学生判断是否为拟人句,并说明理由。
b.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仿写拟人句。
4. 课堂小结a.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拟人句的构成及运用。
b. 强调拟人句在写作中的重要性。
六、板书设计1. 拟人句的概念及特点2. 拟人句的构成及运用3. 拟人句的仿写七、作业设计1. 课下练习:仿写5个拟人句。
2. 预习下一课内容。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讨论、练习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拟人句的概念、构成及运用。
在课堂实践中,发现部分学生对拟人句的理解仍有所欠缺,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练习和指导。
同时,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拟人句,提高写作水平。
总之,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但在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足,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改进和完善。
重点关注的细节:拟人句的构成及运用一、拟人句的构成拟人句是一种将非人类事物赋予人的情感、行为或特征的修辞手法。
小学语文拟人句教学一、含义拟人修辞方法,就是把事物人格化,将本来不具备人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具有动作和感情的样子(就像童话里的动物、植物能说话,能大笑)。
二、意义拟人化的写法可以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具体,既能生动形象地写出某事物的某个特点,又有了拟人化之后特有的具象效果。
三、分类【甲】把非生物拟人化。
例如:①波浪一边歌唱,一边冲向高空去迎接那雷声。
(高尔基《海燕》)②每条岭都是那么的温柔,虽然下自山脚,上至岭顶,长满了珍贵的林木,可是谁也不孤峰突起,盛气凌人。
(老舍《小花朵集》)③录音机接受了女主人的指令,"叭"地一声,不唱了。
(王蒙《春之声》)④街上非常热闹。
电车不慌不忙地跑着,客客气气地响着铃铛一点也不性急,好像在说:"借光。
呃,借光。
"(张云翼《给孩子们·去看电影》)上面这些例句中,把"波浪"、"岭"、"录音机"、"电车"等非生物当作人来描写,赋予它们一些人的动作和思想感情。
【乙】把有生物拟人化。
例如:①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油蛉在这儿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②鸟儿将巢安放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
(朱自清《春》)③青蛙唱着恋歌,嫩蒲的香味散在晚春的暖气里。
(老舍《月牙儿》)上面这些例句中,把"油蛉"、"蟋蟀"、"鸟儿"、"青蛙"等有生物当作人来描写,赋予它们一些人的动作和思想感情。
【丙】把抽象概念拟人化。
例如:①资本就是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渗透着血污来到世间的。
(马克思《资本论》)②这里叫教条主义休息,有些同志却叫它起来。
(毛泽东《反对党八股》)③你新的中国,人民的中国呵,你终于在旧中国的母体里,生长,壮大,成熟,你这个东方的巨人终于诞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