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局域网测试与维护技术
- 格式:doc
- 大小:47.00 KB
- 文档页数:4
中国移动通信企业标准QB-╳╳-╳╳╳-╳╳╳╳中国移动无线局域网(W L A N)终端测试规范(报批稿)C h i n a M o b i l e W L A N T e r m i n a lT e s t S p e c i f i c a t i o n版本号:1.0.0╳╳╳╳-╳╳-╳╳发布╳╳╳╳-╳╳-╳╳实施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发布目录前言 (III)1.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3)4.测试环境 (3)5.测试前提 (4)6.测试项目优先级说明 (4)7.测试用例 (4)7.1.基本要求 (4)7.1.1.WLAN功能基本要求 (4)7.1.2.发射功率 (7)7.1.3.发射频谱模板 (7)7.1.4.中心频率容限 (12)7.1.5.码片时钟频率容限 (13)7.1.6.Power-On and power-down 斜坡 (15)7.1.7.射频载波抑制 (17)7.1.8.接收机最大输入电平 (17)7.1.9.接收机邻道抑制 (19)7.2.功能要求 (22)7.2.1.WLAN通信开关 (22)7.2.2.飞行模式 (23)7.2.3.WLAN接入点信息管理需求 (24)7.2.4.搜索WLAN接入点 (27)7.2.5.连接WLAN (28)7.2.6.断开WLAN (31)7.2.7.代理功能 (32)7.2.8.TD-SCDMA或GSM的CS域与WLAN 并发 (34)7.2.9.TD-SCDMA或GSM的PS域与WLAN 并发 (36)7.3.WLAN优选要求 (37)7.4.WLAN认证要求 (43)7.4.1.WLAN认证、加密基本要求 (43)7.4.2.WAPI要求 (45)7.4.3.WEB自动认证(基于WEB认证) (47)7.4.4.使用浏览器完成WEB认证 (50)7.4.5.Cookie认证 (52)7.5.终端WLAN性能要求 (56)7.5.1.接收灵敏度 (56)7.5.2.连续下载时间 (57)7.5.3.WLAN和蓝牙的互干扰 (58)7.5.4.极限吞吐率 (59)7.6.终端UI要求 (64)7.6.1.WLAN状态标识要求 (64)7.6.2.WLAN连接界面 (65)7.6.3.快捷图标 (66)8.编制历史 (67)前言本标准对《中国移动无线局域网(WLAN)终端技术规范》需要测试的内容提出了测试要求、测试用例及详细的实施方法。
《无线局域网技术》课程标准《无线局域网技术》课程标准一、课程背景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无线局域网(WLAN)技术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在许多场所,有线网络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对网络的需求,而无线局域网技术则能够提供灵活、便捷的网络连接,因此,掌握无线局域网技术对于现代人才来说非常重要。
二、课程目标本课程的目标是让学生了解无线局域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实现方法,掌握无线局域网的设计、部署和管理,培养学生解决无线局域网技术问题的能力,为从事无线局域网相关领域的工作打下基础。
三、课程内容1、无线局域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无线网络技术、无线通信协议、无线网络安全等。
2、无线局域网的设计和部署,包括无线网络规划、设备选型、安装调试等。
3、无线局域网的管理和维护,包括无线网络优化、故障排除、安全管理等。
4、无线局域网的应用和发展趋势,包括移动办公、物联网、云计算等。
四、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通过案例分析、实验操作等多种手段,使学生深入了解和掌握无线局域网技术。
五、评估方式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书面测试、实验操作、课程设计等多种形式,全面考查学生对无线局域网技术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六、教师要求本课程要求教师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够引导学生掌握无线局域网技术,并能够及时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七、实验设施要求本课程需要提供相应的实验设施,包括无线局域网设备、网络分析工具等,以便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加深对无线局域网技术的理解和掌握。
八、课程实施建议1、注重实践操作,通过实验和案例分析强化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2、引入最新技术和应用案例,让学生了解无线局域网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场景。
3、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自主研究和探索无线局域网技术。
九、课程评价本课程评价包括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实践操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多个方面。
评价结果将作为修订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参考依据,不断提高课程质量和教学效果。
无线局域网的实验报告无线局域网的实验报告引言: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简称WLAN)是一种无线通信技术,通过无线信号传输数据,实现终端设备之间的互联和互通。
本实验旨在研究无线局域网的性能和应用,并通过实际操作和数据收集来评估其效果和可行性。
一、实验设备和环境本实验使用的设备包括一台无线路由器和多台无线终端设备。
实验环境为一个室内空间,包括有障碍物和无障碍物的区域,以模拟真实的使用场景。
二、实验步骤1. 设备设置将无线路由器连接到电源,并通过网线将其与宽带接入设备(如光纤猫)连接。
根据实验需要,设置无线网络名称(SSID)和密码,并选择适当的加密方式(如WPA2)。
2. 终端连接打开多台无线终端设备,搜索并选择目标无线网络。
输入正确的密码后,终端设备将成功连接到无线局域网。
3. 信号强度测试在不同位置放置终端设备,使用信号强度测试工具(如无线网络分析仪)测量信号强度。
记录不同位置的信号强度值,并分析其变化规律。
4. 速度测试使用速度测试工具(如Speedtest)测量无线局域网的上传和下载速度。
在不同位置和时间进行多次测试,并记录测试结果。
根据数据分析,评估无线局域网的传输速度和稳定性。
5. 干扰测试在实验环境中引入干扰源(如其他无线设备或电磁干扰源),观察无线局域网的表现。
记录干扰对信号强度和传输速度的影响,并提出改进方案。
6. 安全性测试使用网络安全工具(如Wireshark)监控无线局域网中的数据传输,分析是否存在未授权的访问或数据泄露风险。
根据测试结果,提出加强网络安全的建议。
三、实验结果与讨论1. 信号强度测试结果显示,在无障碍物的开放区域,信号强度较高且稳定。
而在有障碍物的区域,如墙壁或家具的遮挡下,信号强度明显下降。
因此,在设计无线局域网时,应合理规划设备的放置位置,避免信号受阻。
2. 速度测试结果显示,无线局域网的传输速度与终端设备的距离和网络负载有关。
WLAN测试方法方法一传统的协议分析观点早期无线网测试基本上都以协议分析作为主要方法,这是因为,无线的传输基于微波,通过空间传输,网络传输的介质已经不是主要问题了,因此完成对传输数据包分析测试,从网络应用角度上完成网络传输的性能问题测试,就足可以完成无线网络的测试工作。
常见的这类协议分析多数是基于软件对无线网络传输的数据包进行捕包和解码及分析等功能来实现的。
自上而下的网络分析方法是相当多的网络管理人员熟悉的手段,因此就产生了这样的观点:认为传统的协议分析技术能完全解决无线网络的测试需求。
事实并非如此,无线网络的物理层其实更需要测试。
无线网络虽然摆脱了传统有线网络介质上的物理特性约束,但它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物理层方面的问题。
我们可以说三维空间是无线网络传输的媒介,微波是数据传输的载体。
以802.11b为例,2.4G的传输频率是公共的无线频率,与蓝牙、微波炉以及各种微波设施相同,无线网络的信号是否会埋没在各种干扰噪声之中呢?此时无线传输的各种信道的信号强度、噪声强度,信噪比成为检测无线局域网物理层传输性能的最基本的参数。
这与局域网中对五类和六类布线系统的传输性能参数测定一样,衰减、近端串扰、回波损耗等性能参数决定了铜线的布线系统通信质量。
方法二无线射频分析观点由于无线局域网是基于微波射频传输的,因此有人就认为对它的测试主要集中在对射频分析上,它能够完成无线局域网物理层的全部测试,也就完成了无线局域网的安装测试问题。
这种测试类似于布线测试,如五类链路测试和光缆链路测试。
但是,这并不能完全反映无线局域网链路层以上的传输性能情况,就如我们不能说马路宽敞平直,就认为这是一条畅通的道路一样。
没有实时的网络流量分析、网络吞吐量测试以及协议和应用统计,就无法真正满足无线网络性能以及安全性的测试需求。
在双绞线为基础的网络中,布线阶段和网络建设阶段是非常明确的两个阶段。
由于综合布线建立的是一个与应用无关的布线系统,所以在布线过程中只对布线系统的性能进行评估,并不考虑网络的传输问题。
无线局域网测试与维护一、单选题(共50题,250分)1、下面关于因特网的路由选择协议叙述错误的是()。
(5.0)A、因特网采用静态的、分层次的路由选择协议。
B、 RIP是基于距离向量的路由选择协议,RIP选择一个到目的网络具有最少路由器的路由(最短路由)。
C、 OSPF最主要特征是使用分布式链路状态协议,所有的路由器最终都能建立一个链路状态数据库(全网的拓扑结构图)D、 BGP-4采用路径向量路由选择协议。
BGP所交换的网络可达性信息是要到达某个网络所要经过的自治系统序列。
正确答案: A解析:2、频分多路复用属于()。
(5.0)A、未调制信号B、基带信号C、宽带信号D、以上都不对正确答案: C解析:3、在Internet的基本服务功能中,远程登录所使用的命令是()。
(5.0)A、ftpB、smtpC、mailD、telnet正确答案: D解析:4、一般来说,用户上网要通过因特网服务提供商,其英文缩写为()。
(5.0)B、 ICQC、 ISPD、 ISQ正确答案: C解析:5、在下列选项中,()是非法的IP地址。
(5.0)A、 122.164.0.198B、 150.313.25.45C、 143.194.210.13D、 15.0.45.61正确答案: B解析:6、显示当前TCP/IP配置的命令是()。
(5.0)A、 ipconfigB、 pingC、 netD、 tracert正确答案: A解析:7、介质访问控制子层的简写是()。
(5.0)A、 LLCB、 MXCC、 LLXD、 MAC正确答案: D解析:8、数据终端设备简写是()。
(5.0)B、DCEC、 DETD、DEC正确答案: A解析:9、在OSI参考模型中,()提供路由选择。
(5.0)A、网络层B、表示层C、物理层D、数据链路层正确答案: A解析:10、数据终端设备简写是()。
(5.0)A、DTEB、DCEC、 DETD、DEC正确答案: A解析:11、以下属于广域网技术的是()。
移动无线局域网(WLAN)测试规范(V 2.0)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网络优化中心目录移动无线局域网(WLAN)测试规范 (1)一、总则 (4)二、适用范围 (4)三、测试范围 (4)四、相关术语、缩略语解释 (5)五、测试时间和测试区域 (5)5.1测试时间 (5)5.1.1WLAN热点质量验收测试 (5)5.1.2周期优化测试 (5)5.1.3用户投诉测试 (6)5.2测试区域 (6)六、测试设备 (8)七、WLAN测试用例 (9)7.1WLAN热点验收测试项目 (9)7.1.1WLAN热点网络功能验收测试 (9)7.1.1.1AP配置检查 (9)7.1.1.2用户隔离控制 (10)7.1.1.3AP间切换 (10)7.1.1.4热点压力测试 (10)7.1.1.5热点吞吐量测试 (11)7.1.1.6混合接入认证 (11)7.1.2WLAN热点无线质量验收 (12)7.1.2.1信号覆盖强度测试 (12)7.1.2.2载干比测试 (13)7.1.2.3同邻频干扰检测 (14)7.1.2.4AP关联平均时间 (14)7.1.2.5AP关联成功率 (15)7.1.2.6Portal 页面弹出时延 (15)7.1.2.7Portal页面弹出成功率 (16)7.1.2.8Web认证时长 (16)7.1.2.9Web 认证成功率 (17)7.1.2.10Web认证下线成功率 (18)7.1.2.11Http页面响应时延 (18)7.1.2.12Http完整显示时延 (19)7.1.2.13Http页面访问成功率 (20)7.1.2.14Ping测试平均时延 (20)7.1.2.15Ping测试成功率 (21)7.1.2.16FTP下载平均速率 (21)7.1.2.17FTP下载成功率 (22)7.1.2.18FTP上传平均速率 (22)7.1.2.19FTP上传成功率 (23)7.1.2.20与电信、联通对比测试 (24)7.2.1.1信号覆盖强度测试 (25)7.2.1.2载干比测试 (26)7.2.1.3同邻频干扰检测 (26)7.2.1.4AP关联平均时间 (27)7.2.1.5AP关联成功率 (27)7.2.1.6Portal 页面弹出时延 (28)7.2.1.7Portal页面弹出成功率 (28)7.2.1.8Web认证时长 (29)7.2.1.9Web 认证成功率 (30)7.2.1.10Web认证下线成功率 (30)7.2.1.11Http页面响应时延 (31)7.2.1.12Http完整显示时延 (32)7.2.1.13Http页面访问成功率 (32)7.2.1.14Ping测试平均时延 (33)7.2.1.15Ping测试成功率 (33)7.2.1.16FTP下载平均速率 (34)7.2.1.17FTP下载成功率 (34)7.2.1.18FTP上传平均速率 (35)7.2.1.19FTP上传成功率 (36)八、WLAN测试结果反馈和测试求报告 (38)一、总则1.为了解WLAN网络覆盖情况及服务质量,保证工程质量,规范移动WLAN网络质量测试内容,提高WLAN网络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特制定《移动无线局域网(WLAN)测试规范》,指导今后WLAN网络验收测试、周期优化测试、客户申告测试中的工作。
中国移动WLAN测试检查标准版本号:1.0.02008年1月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发布前言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以下简称WLAN)作为一种能够在一定区域范围内支持移动特性的无线宽带接入手段,是对有线计算机网络的补充和延伸,其灵活的组网方式、开放的体系结构以及节点建设的低成本使其成为下一代网络的热点技术,有较大的技术发展前景和行业应用潜力,将成为科技奥运的特色应用。
为了使WLAN 网络质量达到电信级应用标准,依据《中国移动WLAN网络质量指标体系》,中国移动有限公司网络部组织编写了《中国移动WLAN质量测试检查标准》。
本文制定了中国移动开展WLAN业务的测试检查规范,包括WLAN无线环境测试、WEB/SIM认证接入测试、WLAN网络性能测试等方面的内容,并提出了各项指标的预期质量标准,可以为WLAN的评估和维护提供重要依据和指导。
本规范主要是满足现阶段中国移动开展WLAN网络质量管理和优化的需求,今后将根据国际的标准化情况、质量指标体系的更新以及WLAN业务需求发展等方面进一步完善。
本标准由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网络部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本标准解释单位目录1范围 (5)2引用标准 (5)3缩略语 (6)4WLAN网络结构体系 (6)5WLAN测试工具及测试选点方法 (8)5.1测试设备 (8)5.2测试选点方法 (9)6WLAN测试用例 (9)6.1 WLAN无线网络检测 (10)6.1.1 场强信噪比检测 (10)6.1.2 系统外干扰检测 (10)6.1.3 同邻频干扰检测 (11)6.1.4 网络ping包成功率测试 (11)6.1.5网络ping包时延测试 (12)6.1.6AP间切换成功率测试 (12)6.2 WLAN宽带上网测试 (13)6.2.1FTP上下行速率测试 (13)6.2.2网站访问成功率 (14)6.2.3网站访问首页刷新时延 (14)6.3 基于WEB认证方式的接入测试 (15)6.3.1WEB认证接入成功率 (15)6.3.2WEB认证接入时延 (15)6.3.3WEB认证下线成功率 (16)6.4 基于SIM卡认证方式的接入测试 (17)6.4.1SIM卡认证接入成功率 (17)6.4.2SIM卡认证下线成功率 (17)6.5 即拍即传业务测试 (18)6.5.1MAC地址认证接入成功率 (18)6.5.2多SSID系统接入成功率 (18)6.5.3即拍即传上行速率 (19)6.6 无线Info业务测试 (20)6.6.1强制Info页面推送成功率 (20)6.6.2Info系统认证成功率 (20)6.6.3官方网站首页显示时长 (21)6.6.4通过Info访问公网成功率 (21)6.7 与其他运营商对比测试 (22)6.7.1 FTP下载速率对比测试 (22)6.7.2 网站访问时延对比测试 (22)7附录 (23)7.1 汇总测试表格 (23)7.2 覆盖类测试表格 (24)7.3 速率类测试表格 (24)7.4 成功率类测试表格 (25)7.5 时延测试表格 (25)7.6 对比测试表格 (26)1 范围1、已开通中国移动WLAN业务的区域,WLAN网络运行质量现场检查主要是通过对热点小区进行接入测试,从用户感受的角度评估城市的网络质量。
图1 开放认证过程
图2 WEP共享密钥认证过程
1.2 伪装身份攻击
伪装身份攻击说的是攻击者会伪装身份,以此达到蒙
蔽网络设备的目的,从而成功侵入网络。
一般而言,比较苛
刻的身份认证手段确保访问控制列表ACL(Access Control
List)能够提供一个稳定可靠的安全水平。
然而因为MAC (1986-),男,湖北孝感人,硕士,工程师。
研究方向:信息安全测试。
图3 测试方案
本测试环境是一个企业内部的无线局域网络,具体情况
,本环境中对基本服务集进行设置,并未
在不同的位置,其MAC地址是Z-COM:67:52:74、Compaq:6F:12:6F,Mac
192.168.2.234、192.168.2.2。
站点:测试环境中客户端均是笔记本电脑,数据介于台,加密机制暂且未知。
针对于企业内部无线局域网遭受恶意攻击的情况,一般有非法设备的入侵和无线干扰攻击。
因为
网络中是以明文的形式进行传输,因此,黑客能够窃听到用户MAC地址,并且伪装成该地址进行攻击。
另外,攻击者还能在网络中设置一个Rogue AP并且展开攻击。
因为无线传输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无线讯号的干扰一方面会对无线系统的覆盖范围及容量造成一定的影响,另一方面会限制目前的系统与新兴系统的效能,并造成无线网络的彻底瘫痪。
3.4 测试方案
(1)测试人员按照MAC地址创建
过滤非法MAC地址,对ACL表进行持续监测,避免未经授权的AP入侵网络。
测试过程第一步是探测无线网络中的所有设备结构,在网络建成最初,因为还没有设备加入。
一、实训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无线网络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教育行业。
为了满足校园师生对无线网络的需求,提高教学、科研和日常生活的便利性,我校开展了校园无线局域网实训项目。
本次实训旨在让学生掌握无线局域网的规划、设计、安装和配置等技能,为我国无线网络技术的发展贡献力量。
二、实训目的1. 熟悉无线局域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关键技术;2. 掌握无线局域网的规划、设计、安装和配置方法;3. 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4. 增强学生对无线网络技术的认识和了解,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三、实训内容1. 无线局域网基本概念与原理(1)无线局域网的定义及特点;(2)无线局域网的工作模式;(3)无线局域网的关键技术:OFDM、MIMO、WLAN等。
2. 无线局域网规划与设计(1)校园无线网络的需求分析;(2)无线局域网拓扑结构设计;(3)无线AP、交换机等设备的选型与配置;(4)无线信号覆盖范围与优化。
3. 无线局域网安装与配置(1)无线AP的安装与调试;(2)无线交换机的配置与调试;(3)无线安全策略的设置;(4)无线网络性能优化。
4. 无线局域网测试与维护(1)无线网络性能测试;(2)无线网络故障排查;(3)无线网络维护与管理。
四、实训过程1. 理论学习实训开始前,我们首先进行了无线局域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关键技术的理论学习,为后续实践操作打下基础。
2. 实践操作在理论指导下,我们进行了以下实践操作:(1)搭建无线局域网实验环境,包括无线AP、交换机、路由器等设备;(2)根据设计要求,对无线AP、交换机等设备进行配置;(3)测试无线网络信号覆盖范围,并进行优化;(4)设置无线安全策略,确保无线网络安全;(5)进行无线网络性能测试,并对网络进行维护与管理。
3. 团队合作在实训过程中,我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践操作,相互学习、交流、探讨,共同完成实训任务。
五、实训成果通过本次实训,我们取得了以下成果:1. 掌握了无线局域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关键技术;2. 熟悉了无线局域网的规划、设计、安装和配置方法;3. 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4. 对无线网络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WiFi及测量关键词: WiFI、信号强度RSSI、链路质量、频谱分析随着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三网融合的迅速推进,人们对信息化的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有兴趣。
无论是有线电视网,宽带网,电信网,和无线移动网,都有一个网络终端与用户端切入的问题。
当然它有很多方式,但目前最受人亲徕的是WiFi,因为人们通过WiFi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只要用户手中持有一个用户端(如电脑、手机等) 即可非常方便地进入上述网络,获得人们所需的,宽带上网,看电视,收发微信等等。
要保证这些业务正常开展,WiFi网络的质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为此本文将介绍WiFi 网络质量要求的技术指标及测量,为了更好地安装,维护,查找故障,必须监测WiFi网路环境,最好应知道你所在地信号频谱详细分布情况,以便于避开强干挠设置WiFi频道(频率);测量所用WiFi信号,周围WiFi信号及干挠信号,噪声,并测量信噪比。
1. 关于WiFiWiFi的全文是wireless fidelity,其意即无线保真。
是由国际无线局域网联盟提出,属无线接入技术。
中国电信称之无线宽带。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美国电子和电气工程师协会(IEEE),认可并成为标准IEEE802.11。
我国也承认该标准,并有相应标准GB15629.11。
WiFi已不仅是无线网络(包括无线局域网wlan)的接入网,也成为各种有线网络终端的无线接入方式,如有线电视网络,有线宽带网,有线电信网,ADS,双绞线网络的用户端接入。
1.1 WiFi的频道和频率WiFi 802.11g,工作频段在2.4GHz,支持最高速度50Mbps;802.11n工作频段为2.4GHz或者5.8GHz,最高速度600Mbps。
其空间协议802.11a和802.11b均为共用。
1) ,WiFi 2.4GHz频段是2400~2483.5MHz,共分13个频道,带宽5MHz,详见表1。
WLAN测试方法简述无人再对无线局域网(WLAN)是目前网络界最热门的技术持怀疑态度了,但是,WLAN的监测和测试仍然是一个常被忽略的问题。
人们甚至还在用笔记本+无线网卡在现场登录的方法来测试和验收无线工程。
这不由得让笔者想起了早期以太网时代的测试情景。
事实上,WLAN是有线以太网的延伸。
从发展渊源来看,WLAN与以太同出一源;从MAC层协议特点上看,WLAN与有线以太网有着共享同一传输通道的共同特点;从应用来看,目前WLAN的企业应用大部分是用于有线网的补充。
因此,WLAN的测试与有线以太网也有很多相似之处。
尽管WLAN的MAC层协议与以太网不同,以太网的传输协议是(CSMA/CD),WLAN 标准采用CSMA/CA(带有回避冲突的载波侦听多路存取)的MAC方式,但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多个接入设备共享一个通信通道的机制。
WLAN其实也是有“线”的,对于802.11b WLAN而言,这根线就是2.4G频段上的一段83.5M的频段。
事实上,WLAN在设计、管理和维护等方面都比有线局域网复杂许多,影响网络性能的变数也更多。
CSMA/CA协议确实比CSMA/CD协议的信道利用率低,但是由于无线传输的特性,在WLAN不能采用有线局域网的CSMA/CD协议。
信道利用率受传输距离和空旷程度的影响,当距离远或有障碍物影响时,会存在隐藏终端问题,降低信道利用率,具体来说,最高的信道利用率与传输速率有关。
在802.11b WLAN中,在1Mbit/s速率时,最高信道利用率可到90%;而在11Mbit/s 时,最高信道利用率只有65%左右。
但这些缺点并不能掩盖WLAN的优势:首先,它摆脱了线缆的束缚,对于网络发展是一个转折点;其次,由于MAC层协议使用CSMA/CA协议,与标准以太网协议可以无缝连接。
尽管WLAN与LAN有些不同,需要一个接入连接点(AP)连接,但其兼容性使得WLAN在与LAN结合运作时,易于连成一个网;第三,对于不适合布线的地区,WLAN 解决了网络应用的问题。
《无线局域网测试与维护技术》(模块)
一、模块概况
1.1 模块名称
无线局域网测试与维护技术
1.2 模块定义
无线局域网测试与维护技术是指对无线局域网进行构建、管理、测试及安全防护的技术1.3 模块等级
本模块设一个等级,相当于国家职业标准四级。
1.4 模块环境条件
室内外;常温。
1.5 模块能力特征
1.6 基本文化程度
高中毕业(高中及以上学历)
1.7 鉴定要求
1.7.1 适用对象
从事或准备从事无线局域网组建、维护与测试的职业人员或相关的网络技术人员
1.7.2 申报条件
试运行期间参照试运行鉴定申报条件
1.7.3 鉴定方式
采用一体化鉴定方式:将理论知识融合在操作技能的考核中,考核实行百分制,成绩达60分以上者为合格。
1.7.4 鉴定场所设备
在具有照明良好、性能良好的无线局域网计算机房中进行。
二.工作要求
模块介绍:
“无线局域网测试与维护技术”模块包括以下四部分:
1、无线通信基础
2、无线网络(介绍无线网络类型,及无线局域网的规划、组建等)
3、无线局域网维护
4、无线局域网安全防护
2.1“模块功能”、“工作要求”一览表
2.2 各等级工作要求
2.2.1无线局域网测试与维护技术(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