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书法教案第4课 用笔方法
- 格式:doc
- 大小:406.50 KB
- 文档页数:2
三年级上册书法教案第4课用笔方法第一篇:三年级上册书法教案第4课用笔方法第4课用笔方法教学目的:1.学会用笔方法,激发学生对写字的兴趣。
2.继续培养良好的握笔姿势,坐姿。
教学重点:掌握四种用笔方法:藏锋、露锋、中锋、偏锋教学准备:有田字格的小黑板、写字用具、多媒体。
一、组织教学1.检查学具。
2.让学生欣赏字帖,范字。
讲解我国的传统书法艺术特点。
二、教授新课1.出示一幅书写不是很漂亮的毛笔字作品,说说不足在哪里。
2.师小结:结构安排教好,重点在于用笔方法不够正确。
那怎么办?3.出示本节课课题:第4课用笔方法师:用笔方法一共有4种方法:藏锋、露锋、中锋、偏锋。
现在老师逐一讲解并示范。
4.藏锋:藏锋是起笔和收笔的地方将笔锋裹藏起来。
具体做法是:起笔时欲往右先向左,欲往下先向上,反方向逆行入笔,收笔时也是反方向回收。
师示范,生练习,师巡视指导。
5.露锋:露锋是起笔和收笔的地方将笔锋显露出来。
具体做法是:起笔时将笔锋顺势而入,收笔时将笔锋顺势而出。
师示范,生练习,师巡视指导。
6.中锋:中锋也叫正锋,是指在行笔过程中,笔锋在笔画正中间运行,这样写出来的笔画饱满有力。
师示范,生练习,师巡视指导。
7.偏锋:偏锋是指在行笔过程中笔杆倾斜,笔锋偏向笔画的一侧,这样写出来的笔画单薄软弱,应当避免。
师示范,生练习,师巡视指导,生纠正。
三、学生练习将上述用笔的方法在练习纸上反复写一写、试一试,并与同学交流、互评,看看谁做得好一些。
第二篇:毛笔书法的用笔方法毛笔书法的用笔方法一、笔法笔法就是使用毛笔的方法和技巧,古人亦称用笔或运笔,即笔毫在纸上的运行方式。
毛笔在纸上究竟应该处于怎么样的状态来书写比较理想?这是毛笔字技法的关键,也是笔画写得好坏的最基本的法则规律。
笔法是我国书法理论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据传早在东汉时期,蔡邕就著有《笔诀》传世,并一直被书家视为至宝引用至今。
古代文人将笔法当作秘诀,他们都很保守,绝不轻意告诉人。
湖南美术出版社三年级上册书法教案:4.行笔的方式教学内容本课教学内容围绕书法的基本技能展开,着重教授学生行笔的方式。
通过讲解和示范,使学生理解并掌握行笔的基本方法,包括起笔、运笔、转笔和收笔的技巧。
此外,课程还将介绍不同书体中行笔的特点和运用。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并掌握书法行笔的基本方法,能够运用正确的行笔方式进行书法创作。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模仿和实践,培养学生对书法行笔技巧的感知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书法艺术的兴趣,培养他们细致观察和耐心练习的良好习惯。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在于学生能否正确理解和掌握行笔的力度、速度和节奏。
特别是对于转笔和收笔的技巧,需要通过大量的练习来逐步掌握。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书法教学视频、PPT演示文稿、书法作品示例。
2. 学具:毛笔、墨汁、宣纸、砚台、书法练习本。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经典的书法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并讨论书法中的行笔特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内容讲解:详细介绍行笔的四种基本方式,并通过示范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每种方式的具体操作。
3. 练习指导:学生跟随老师的示范进行练习,老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并给予个别辅导。
4. 创作实践:学生尝试运用所学的行笔方式进行书法创作,老师提供反馈和建议。
5.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老师和同学共同评价,总结学习收获。
板书设计板书将简洁明了地呈现本课的主要内容,包括行笔的四种方式、每种方式的特点和练习要点。
作业设计作业将包括两部分:一是临摹指定的书法作品,二是自由创作一幅小作品,运用所学行笔方式。
课后反思课后反思将围绕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学效果进行。
老师将根据学生的反馈和作品,评估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并对教学方法进行调整优化。
---本教案旨在通过系统的教学设计和实践操作,帮助学生掌握书法行笔的基本技巧,培养他们对书法艺术的欣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三年级上册书法教案- 4.用笔方法|湘美版一、教学目标1.理解书写的基本要素;2.学习使用毛笔技巧,掌握基本的用笔方法;3.结合句型、字形等因素,进行基本的书写。
二、教学重点1.用笔方法;2.结合句型、字形进行书写。
三、教学难点1.掌握用笔方法;2.较好地结合句型、字形进行书写。
四、教学过程1. 引入1.展示几幅风格各异、书法水平较高的篆刻作品,让学生感受书法艺术的美和神韵;2.用幻灯片或板书展示各种基本书写用笔方法的图片,让学生最初了解本课所讲“用笔方法”的含义。
2. 学习1.毛笔的握法–向前端倾斜,凸起的部分放于食指指节上,中指、无名指握紧;–毛笔要立于文字左下方约 45 度的角度。
2.推拉用笔法–推,是指笔头铺在纸面上,用力向下推笔,使墨汁从笔管到笔头;–拉,是指笔头略抬离纸面,轻轻地向后拉笔。
3.拨笔法–在笔头向上的空隙处用力一拨,这拨笔的力量应该大而短,这就会使笔锋顿开,从而产生鲜明的黑白对比。
4.抬笔法–当结束一笔的时候,要抬笔,以间隔光离的方式单独呈现这一笔。
3. 训练1.让学生用毛笔模仿老师展示的用笔方法,及时纠正;2.给学生展示三年级上册的部分练习内容,让学生按照上述方法进行练习。
4. 作业1.布置学生上述练习内容的练习题作为家庭作业,要求符合上文所讲要点而且书写工整;2.要求学生自行寻找一篇课文进行涂写,并在涂写时注意运用前面讲解的握笔方法,特别是毛笔描、挑、扫、提、顿等行笔技法。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教学中,我结合多媒体和板书等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了毛笔书法的美和神韵。
在教学实践中,我注意到有些学生在握笔和运用毛笔技巧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练习。
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学生练习环节的训练,让学生巩固和提高他们的毛笔书法水平。
三年级上册书法教案-《第4课行笔的方式》西泠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书法的行笔方式。
2.学会用正确的姿势站、坐、握笔。
3.学会如何掌握书法每一笔的宽度、浓淡、长短,以达到书法表现的要求。
二、教学重点1.如何站、坐和握笔的正确姿势。
2.掌握书法每一笔的宽度、浓淡、长短。
三、教学难点1.对宽度、浓淡、长短等细节的掌握。
四、教学过程(一)引入教师出示已经完成的书法作品,让学生分析这幅作品的书法特点、文化内涵。
并引导学生发现书法艺术中行笔的方式非常重要。
(二)讲解1. 坐、站的正确姿势•坐姿:直腰、平肩、双脚平放,保持身体平衡。
•站姿:两脚分开,与肩同宽,体重分散,脊梁挺直,保持身体平衡。
2. 握笔的方式•书法笔直握法:将笔柄用食指、中指和拇指紧握,大拇指指尖轻压在笔托上,保持稳定。
•书法笔斜握法:将笔斜向左边或右边握住,以便更好地看到字形和笔画的变化。
3. 行笔的方式•顿笔:在字形的起始位置,快速地顿下笔。
比如写“一”时,用力顿下笔头,然后往下勾出“一”的下半部分。
•挫笔:在笔画途中停滞一下,随后再接着往下写,以创造一种轻松、灵巧的效果。
比如写“江”时,先写下面的颈部,然后稍微停一下,再往上写头。
•连笔:最重要的书法技法之一,也就是用一根笔一气呵成地写下整个字形。
写“九”时,可以用一笔将“一”和“口”连起来,再略微转动笔尖写出“九”的圆圆一闭。
(三)示范教师在黑板上进行书法演示,让学生仔细观察老师的姿势和方法。
在演示完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在纸上模仿。
(四)学生练习让学生准备好练习用笔和纸,进行书法习字的练习。
在练习过程中,教师应该经常关注学生的进展,在学生写字时给予指导。
(五)总结在学完本节课的内容后,让学生给自己的字评分。
同时,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受。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授课,学生了解了书法的行笔方式,同时学生还掌握了书写时正确的姿势和握笔方式。
但是在教学时,我发现一些学生还没有完全掌握书法的每一笔的宽度、浓淡、长短等细节。
三上第4课用笔方法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中锋行笔的方法,并能尝试用中锋2、了解藏锋和露锋,并能分辨,尝试写藏锋。
课前诵读《弟子规》一、导入大家最了解的应该是毛笔书法,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其中楷书四大家的作品也成为了我们临摹的范本,如颜真卿的《多宝塔碑》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柳公权的《玄秘塔碑》,和元代赵孟頫的《汲黯传》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运用毛笔书写的方法——用笔方法。
(贴板书)二、复习旧知1、在学习新课前,我们先来复习执笔姿势和坐姿坐姿大家一起说:身正、肩平、臂开、足安执笔五字法,谁记得?2、请大家作出正确的的执笔姿势和坐姿这样端端正正的姿势一定要坚持用到我们每一次书写过程中哦!(生将笔放在笔架山上)三、学习新知(一)中锋书写书法中,用笔贵在用锋,用锋时我们有时正着用、有时侧着用,有时逆用有时顺用,还有时重用有时轻用,不同的用笔方法就产生了不同的笔画形状。
1、我们一起来学习什么是中锋与偏锋(播放微课)2、检测所学,看了视频你知道中锋书写的要领吗?3、概括要领(中锋行笔锋在正中)4、练习书写教师引导学生结合坐姿及练习效果点评。
(拍照坐姿、执笔,藏锋收笔笔画)(二)学习藏锋与露锋一个笔画不能没有圆转,就像开车一样不能永远走直路,为了笔画的美观我们还要掌握起笔和收笔的方法1、学习藏锋现在我们以横画为例来学习怎样藏锋。
1、出示动图,大家可以举起手跟着模仿模仿2、观察行笔顺序,师生共同总结:逆锋起笔中锋运笔回锋收笔,我们将藏锋的方法总结为六个字“逆、顿、行、提、顿、收”3、结合学生作业评价(四)两种竖画对比(垂露竖和悬针竖)1出示两种竖,观察这两种竖,他们的区别就在——收笔处,这两种竖分别用到了藏锋与露锋收笔,我们一起来看看怎么藏怎么露。
2、辨认藏锋露锋2、学生练习,3、师结合书写评价,这些笔画藏锋和露锋做到了吗?(正面的积极的评价)四、总结1、书法学习离不开坚持,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苦练书法,终得书圣的美誉,我们来听听他的故事(播放视频故事)2、读句子。
三年级上册书法教案-《第4课用笔方法》湘美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题材《第4课用笔方法》。
2.掌握书法用笔方法。
3.认识平行关系。
二、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书法用笔方法。
2.难点:蘸墨用笔的技巧。
三、教学安排1.导入:出示书法名句,询问学生对书法的理解。
2.学习:讲解题材《第4课用笔方法》。
3.示范:教师演示用笔方法和技巧。
4.跟读练习:让学生根据教师示范,跟着练习。
5.自主探究:学生自主发挥,进行书法创作并相互评价。
6.结束:小结本节课的内容。
四、课堂示范导入出示书法名句《行书·念奴娇·过洞庭》:“乱花渐欲迷人眼,深柳忽留初日影。
”然后询问学生对书法的理解。
学习讲解题材《第4课用笔方法》。
介绍蘸墨、斜切、顶笔、平行等用笔方法。
并讲解其特点和应用。
示范教师在黑板上演示用笔方法和技巧。
并配合作品展示,让学生更好地理解。
跟读练习让学生根据教师示范,在作业本上进行跟读练习。
并将重点用笔方法和技巧反复演示,确保学生正确掌握。
自主探究让学生自主发挥,进行书法创作。
教师提供素材和模板,鼓励学生在创作中积极尝试新的用笔方法和技巧,并相互评价。
结束小结本节课的内容,重点强调用笔方法在书法创作中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多加练习。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运用了多种教学手段,如讲解、演示、跟读、自主探究等,使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更好地掌握了用笔方法相关知识。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巩固学生的基本功,锻炼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培养他们的审美思维。
希望学生在今后的书法写作中,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和创作能力,创造出更加优秀的作品。
教案:《第4课点》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笔画“点”的写法。
2. 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和审美情趣。
3. 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模仿力和创造力。
教学内容:1. 基本笔画“点”的写法。
2. “点”在字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1. 基本笔画“点”的写法。
2. “点”在字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1. 基本笔画“点”的写法。
2. “点”在字中的应用。
教学准备:1. 书法教材。
2. 毛笔、墨汁、宣纸等书法用品。
教学过程:一、导入1. 老师出示一个字,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字中的“点”。
2. 学生回答后,老师总结:点是一个基本笔画,它在字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新课内容1. 老师讲解基本笔画“点”的写法。
a. 起笔:轻下笔,向右下方向顿笔。
b. 运笔:向右下方向行笔,力度逐渐加大。
c. 收笔:向右下方向顿笔,提起笔尖。
2. 老师示范“点”的写法,学生跟随老师一起写。
3. 学生自主练习“点”的写法,老师巡回指导。
4. 老师讲解“点”在字中的应用。
a. 点在字中的位置。
b. 点的形状和大小。
5. 老师示范“点”在字中的应用,学生跟随老师一起写。
6. 学生自主练习“点”在字中的应用,老师巡回指导。
三、课堂练习1. 学生自主书写含有“点”的字,老师巡回指导。
2. 学生互相评价彼此的字,选出写得好的字进行展示。
四、总结1. 老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学生谈收获。
教学延伸:1. 学生回家后,练习书写含有“点”的字。
2. 家长监督并签字。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示范、练习和评价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基本笔画“点”的写法,并能够运用到字中。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每一个学生,及时发现和纠正他们的错误,提高他们的书写水平。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造力,让他们在书写中感受到书法的魅力。
重点关注的细节:基本笔画“点”的写法及“点”在字中的应用。
详细补充和说明:一、基本笔画“点”的写法1. 起笔:轻下笔,向右下方向顿笔。
在书写“点”时,首先要轻下笔,使笔尖轻轻触碰到纸面。
三年级书法上册教学设计《第4课点》北师大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点的基本构成和变化规律
2.掌握黑、白点的书写方法
3.熟练掌握书写点在字中的应用
二、教学内容
1.点的构成和分类
2.黑点、白点的书写方法
3.点在字中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
1.导入环节
1.呈现十分醒目的西瓜图片,让学生看图片,让学生展开联想,引伸到点的构成和分类
2.预习环节
1.向学生展示课文中的点的构成及分类,并让学生针对黑点和白点进行对比分析和讨论
3.展示、示范环节
1.针对黑点和白点的书写方法进行展示和示范
4.练习、巩固环节
1.让学生上黑板练习黑点和白点的书写
2.让学生在练习黑点和白点的基础上,书写简单的字
5.总结、检测环节
1.让学生自己书写、体验黑点和白点
2.让学生简单读几句话,分析点在字中的使用,并举例
四、轻松愉快的课外作业
1.完成3页黑、白点的习字页
2.完成书写几个含有点的汉字
五、教学过程小结
此章节重点让学生掌握点的构成和分类,熟练掌握黑、白点的书写方法,并能够熟练掌握书写点在字中的应用。
在教学中,应该强调点的基本构成和变化规律,并结合实际情况,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点的使用,提高学习效率。
三年级上册书法教案-《第4课用笔方法》湘美版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以下目标:1. 理解书法用笔的基本方法,包括执笔、运笔和用力等。
2. 学会使用不同的笔法进行书写,如中锋、侧锋、逆锋等。
3. 培养学生对书法艺术的热爱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1. 用笔方法的掌握。
2. 不同笔法的运用。
教学难点1. 用笔方法的熟练运用。
2. 学生对书法艺术的热爱和审美能力的培养。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书法用笔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 示范法:示范不同笔法的书写方法。
3. 练习法:学生进行书写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引导学生回顾前几节课所学的书法知识,如基本笔画、字体结构等。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书法中有哪些用笔方法吗?二、新课内容1. 讲解书法用笔的基本方法,包括执笔、运笔和用力等。
a. 执笔:讲解正确的执笔方法,演示如何握笔,让学生模仿。
b. 运笔:讲解运笔的基本要领,如手腕放松、力度均匀等。
c. 用力:讲解用力的大小、方向和节奏,以及如何控制笔画的粗细。
2. 示范不同笔法的书写方法,如中锋、侧锋、逆锋等。
a. 中锋:讲解中锋的特点,如笔画圆润、饱满等,并示范书写。
b. 侧锋:讲解侧锋的特点,如笔画灵动、有变化等,并示范书写。
c. 逆锋:讲解逆锋的特点,如笔画刚劲、有力等,并示范书写。
3. 学生进行书写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三、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复述书法用笔的基本方法和不同笔法的运用。
2. 鼓励学生在课后多加练习,提高书写水平。
教学延伸1. 让学生欣赏一些优秀的书法作品,提高审美能力。
2. 鼓励学生参加书法比赛,展示自己的才华。
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作业布置1. 抄写一首古诗,要求运用本节课所学的用笔方法。
2. 观察身边的字体,尝试分析其用笔方法。
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书法比赛成绩等方面,综合评价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三年级上册书法导学案-《第4课用笔方法》湘美版一、学习目标1.了解书法中的“用笔方法”是什么,掌握用笔方法的正确姿势和技巧;2.学习并能正确使用毛笔、硬笔、钢笔等书写工具。
二、学习内容本次学习需要掌握的内容为:用笔方法及相关书写工具。
三、学习重点本课的重点在于学习用笔方法及相关书写工具的正确使用。
四、学习难点本课的难点在于正确掌握用笔方法的技巧和规范,要求练习多、反复,达到书法作品的规范化、美观化。
五、学习方法可以采用听讲、观摩、练习相结合的学习方法。
•听讲:仔细听讲老师讲解用笔方法和相关技巧;•观摩:通过欣赏优秀书法作品进行学习和模仿;•练习:多练习,反复练习,不断提高自己。
六、学习步骤1. 学习用笔方法1.1 什么是用笔方法?用笔方法是指在书法作品中所使用的笔法技巧和规范。
1.2 用笔方法正确姿势1.握笔:毛笔握法要求手指合拢,与掌心夹直角,轻松握缝中央。
硬笔和钢笔则是将手指并拢,握笔尾部,三指基本垂直,拇指略压;2.抬笔:上行用笔,下行抬笔,用笔不揎不抖、不滋不熟、不拉不撞、不硬不软、不快不慢;3.打圆:打圆是常用的用笔方法,其正确的方法为先勾出一个圆边框,再从外圆往内圆用笔。
1.3 用笔方法相关技巧1.用笔力度:书法作品中用笔力度需要轻重合适、大小合适、色泽晕染自然;2.用笔角度:毛笔写细如针、写粗如脚、写斜如雪、写厚如磐的技巧体现在用笔角度上;3.用笔速度:毛笔的速度以缓和为宜,硬笔和钢笔则以快描为主。
2. 学习相关书写工具在书写过程中,需要使用到相关书写工具,主要包括毛笔、硬笔和钢笔等。
2.1 毛笔毛笔是书法必备的工具,其由笔头和笔柄两部分组成。
毛笔笔头有大、小、细、粗之分,含毛量多的笔头可写出粗重、灵活的线条,含毛量少的笔头写出的线条则纤细而沉重。
2.2 硬笔硬笔是书法用具中紧贴于毛笔之后而便于使用的工具,由钢制笔尖及笔杆组成。
在使用硬笔过程中,需要注意笔尖锋利,且需定期清洗保养。
2024湘美版小学书法三年级上册《第4课用笔方法》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使学生了解毛笔书法中常见的用笔方法,如中锋、侧锋、提按等。
2. 通过练习,让学生初步掌握中锋、侧锋、提按等用笔技巧,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
3. 培养学生对毛笔书法的兴趣,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1. 理解中锋、侧锋、提按等用笔方法的特点和要领。
2. 能够在书写实践中正确运用这些用笔方法。
(二)教学难点1. 掌握中锋行笔的稳定性和力度控制。
2. 体会提按在笔画粗细变化中的运用。
三、教学准备1. 教学用具:毛笔、宣纸、墨汁、墨盒、毛毡、多媒体设备。
2. 教学课件:制作包含不同用笔方法的书法作品图片、书写示范视频等内容的课件。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 分钟)1. 展示几幅优秀的毛笔书法作品,引导学生观察作品中笔画的形态和质感。
2. 提问学生:“你们觉得这些笔画为什么能写得这么好看?其中有什么奥秘呢?”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二)知识讲解(10 分钟)1. 介绍毛笔的构造和特性,让学生了解毛笔笔头的柔软性和弹性。
2. 讲解中锋用笔:通过多媒体展示中锋用笔的示意图和示范视频,向学生讲解中锋用笔是指笔锋在笔画的中间运行,使笔画厚实、圆润。
让学生用中锋练习写直线,感受中锋行笔的力度和稳定性。
3. 讲解侧锋用笔:展示侧锋用笔的示意图和示范,解释侧锋是笔锋偏向一侧运行,笔画会呈现出一边光滑、一边毛糙的效果。
让学生尝试用侧锋写简单的笔画,体会侧锋的特点。
4. 讲解提按用笔:结合示意图和示范,说明提按是指在书写过程中,通过提起和按下笔锋来改变笔画的粗细。
让学生练习写一些有粗细变化的笔画,如“横”“竖”,感受提按的作用。
(三)练习巩固(20 分钟)1. 发放练习纸,让学生先进行中锋、侧锋的单独练习,每个笔画写 5 遍。
2. 教师巡视指导,纠正学生的握笔姿势和用笔方法,强调中锋行笔要保持笔锋在笔画中间,侧锋要注意控制角度和力度。
《用笔方法》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掌握正确的用笔方法,理解并熟悉中锋、侧锋、提按、转折等基本概念。
2. 提高对毛笔的控制能力,增强书写时的稳定性。
3. 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提高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通过实际操作掌握正确的用笔方式,理解并熟悉基本概念。
2. 教学难点:如何在实际书写中灵活运用各种用笔方法,达到笔锋稳定、字迹美观的效果。
三、教学准备:1. 准备充足的各种型号的毛笔,供学生实际操作使用。
2. 准备相关的教学视频和图片,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
3. 安排合适的书写纸和墨汁,确保教学环境适宜。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展示名家书法作品,请学生欣赏。
2. 引导学生发现书法作品中的美感,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3. 引出本节课内容:用笔方法。
(二)讲授新课1. 教师演示正确的用笔方法,并简要介绍毛笔的构造。
(1)毛笔的笔锋柔软而富有弹性;(2)笔杆为圆锥形;(3)笔端为圆形。
2. 介绍基本用笔方法:中锋、侧锋、顺锋和逆锋。
(1)中锋:运笔时笔锋始终保持在笔画的中线,中锋行笔力度均匀,线条质感厚实;(2)侧锋:笔锋偏离笔画中线,用笔力度不均匀,常常用来表现轮廓线条;(3)顺锋:起笔时轻入纸面,行笔时流畅,常用来书写较长的笔画;(4)逆锋:起笔时用力下按,然后反方向行笔,常用来表现枯笔飞白。
3. 结合字例,讲解不同用笔方法在书写过程中的运用。
4. 引导学生尝试运用不同的用笔方法书写简单的笔画和字形。
5. 展示学生作品,请学生互相点评,教师总结。
(三)课堂互动1. 组织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用笔方法进行临摹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2. 邀请学生上台演示不同的用笔方法,请其他同学点评。
3. 结合名家书法视频,引导学生讨论不同用笔方法在作品中的运用,激发学生对书法的兴趣。
(四)小结作业1. 小结本节课内容,强调基本用笔方法的重要性。
2. 布置课后作业:请学生选择一种或多种用笔方法,完成一篇短文的书法作品,下节课展示并点评。
硬笔书法基本笔画书写要点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巩固学生的坐姿和执笔方法。
2、了解基本笔画点的特点和运笔方法,掌握写法。
3、在观察、比较的基础上,学会书写基本笔画“点、横、竖、撇、捺”。
4、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逐步提高学生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重点:1、巩固学生的坐姿和执笔方法。
2、了解基本笔画点的特点和运笔方法,掌握写法。
课前准备:1、硬笔书法田字美工纸。
2、执笔:拇指与食指夹住笔杆,其它三个指头辅助运笔,指实掌虚。
3、坐姿:头正、身直、臂开、足安
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基本笔画在—个字中就如同人的眼睛一样重要,是一个字的精神体现。
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一下基本笔画“点、横、竖、撇、捺”,板书课题。
二、新授
(一)讲解“点”书写要领。
1、老师领读笔画名称。
2、教师具体分析讲解:书写每一个笔画都要有起笔、行笔、收笔,不能平拖或平划,要有轻重变化,要有运笔过程,不能写得像个火柴棒。
3、指名说一说“点、横、竖、撇、捺”书写要点。
4、老师示范书写“点、横、竖、撇、捺”。
5、学生练写,观察自己写的“点”和老师的有什么不同。
(二)学生再次练习书写,老师巡视辅导。
(三)展示优秀的学生作业(师生共评,边评边适当修改)。
三、课堂小结: 1、书写情况 2、握笔姿势。
三年级上册《用笔方法》教课方案【教材解析】本课是本套教材初学阶段的一堂书法知识课。
所以,教材设计,第一从对话导入,既吸引学生注意,同时又道出学生的疑问;既提出了问题,同时又做了简单的回答与解析;既提升学生的兴趣,同时也突显了本套教材的要旨:要讲究用笔技巧和字形雅观,才能写好字;自然也着要点出了本课的目标:书法学习第一要学惯用笔的技巧和方法。
其次,教材用简洁的语言描绘了用笔与笔锋的关系:用笔的要点在于使用笔锋,运用各样技巧和方法来丰富毛笔笔锋的表现力,使写出来的点画线条厚重有力,变化多姿。
同时归纳出基本的用笔方法有:藏锋、露锋、中锋、偏锋。
接着教材以图文并茂,解说与示范相联合的方式,体现了两组用笔方法:1.藏锋与露锋;2.中锋和偏锋。
最后设计一个学生活动:试一试,写一写。
【学情解析】本课是学生书法学习的初始阶段,学生对毛笔的笔性和表现力没有太多的感受,面对三年级的小朋友,刚才接触毛笔的孩子,怎样深入浅出地教授用笔方法,这个真的是很考验教师。
【教课目的】使学生认识、感觉书法中最常有的用笔方法,能分辨出藏锋、露锋、中锋和偏锋。
学生经过观摩试试,初步感觉用笔方法的丰富与多姿。
学生经过赏识,实践,感觉书法不一样用笔产生的丰富线条,进一步感觉书法线条表现的美感,培育学生热爱祖国文字,提升艺术涵养。
【教课重难点】要点:指引学生认识、感觉书法常有用笔:藏锋、露锋、中锋、偏锋,并重点感觉中锋用笔,掌握这些术语。
难点:经过学生的试试、体验,让学生感觉到用笔不一样会致使所写的线条体现出不一样的形态。
【教课准备】评论表课本课件投影仪纸墨笔砚清水等1【教课课时】1课时【教课过程】课前赏识《汉字的演变》【设计理念】:要领会书法之美和感觉书法艺术的文化内涵,只是经过书写训练是远远不够的,最理想的学习书法的方式是将书写训练与对书法知识和文化内涵的学习同步进行,逐渐加深学生对书法艺术的理解。
一、稳固旧知1、复习五指执笔法和站姿要领2、竞赛——画蚊香【设计理念】:关于初学者,复习有关站姿和握笔姿势是为了扎实学生基本功,促进优异书写习惯的养成,让学生多着手实践找手感,为学习新课提早预热。
第四课用笔方法教学目标:1、让学生正确掌握毛笔书法的用笔方法——中锋、偏锋、藏锋和中锋。
2、通过观察、对比中锋和偏锋,藏锋和露锋的形态特征,讲解用笔方法,示范指导,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模仿能力。
3、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写字兴趣及良好的书写习惯;培养学生对书法用笔的审美能力;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字的情感。
教学重点:教给学生在学习毛笔书法时怎样掌握最基本的用笔方法。
教学难点:中锋行笔和藏锋、露锋的起、收笔方法是本节课学习的一个难点,通过教师演示,方法指导等教会学生掌握好这个难点。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及写字用具。
教学流程:一、情境导入(欣赏作品,音乐背景,师边放边叙述)在世界文明史上,以文字作为表现对象的独特艺术只有中国的书法源远流长,绚丽多姿。
瞧,那些作品有的龙飞凤舞,有的严谨工整,有的潇洒飘逸,变化多姿,有的圆键浑厚、端庄雄伟,有的苍劲有力,笔笔如钢。
每一部书法作品风格不一,但都有相同的用笔方法,元代大书法家赵孟頫就说过这样一句过:用笔千古不易。
古人创造了很多用笔方法,形成不同的风格流派,但那些用笔方法是不会改变的。
今天就让我们继续走进书法艺术的殿堂,来学习毛笔楷书的用笔方法。
(1)板书齐读课题二、新授(方法指导、教师演示、学生练习和点评展示)(一)中锋与偏锋1、什么是锋。
书法用笔贵在用锋!那笔锋指的是毛笔的哪一部分呢?谁知道?2、展示书写老师来写两个笔画,同学们仔细观察,行笔时笔锋在笔画的什么位置?(1)(投影)示范中锋。
(2)示范偏锋。
3、出示概念出示示意图,这是笔根,这是笔锋,在行笔时笔锋一直在笔画的正中间。
这种笔法就叫中锋:也叫正锋,指在行笔过程中,笔锋在笔画正中间运行。
请看示意图,看见笔锋了吗?我们不管写横,竖,还是撇捺,都要做到笔笔中锋。
(出示意图)而偏锋,看示意图,因为笔杆倾斜,笔锋偏向了笔画一侧。
4、练一练比一比先唱《写字歌》头要正,腰须挺,两肩齐,二足平。
双臂打开笔居中。
教课内容:用笔技法的基础训练讲课时间:一课时教课目标:1.知识与技术:认识藏锋、回锋、中锋。
经过蘸墨的各样笔法的演示,让学生领会和掌握笔毫在点画中的各样变化,认识和运用各样笔法。
过程与方法:解说法、演示法、比较法2.感情态度与价值观:认识书法艺术是我们民族的一块珍宝。
教课要点1、掌握中锋用笔2、领会和控制笔毫在点画中的各样变化教课难点:藏锋、回锋的解说和掌握教课器具:纸墨笔砚教课过程一、复习上课双姿二、导入(一)用锋与用毫毫——长而尖利的毛。
笔毫即是毛笔中兽毛的部分。
锋——刀剑等器材的锋利或尖端部分。
笔锋即是笔毛中的尖端部分。
我们今日来认识和运用笔法。
笔法,就是正确地使用毛笔的方法,亦即笔毛在点画中运转的方法。
中国的书法,有篆、隶、楷、行、草五种字体,篆书有《大盂鼎》、《散氏盘》、《峄山刻石》;隶书有《礼器碑》、《张迁碑》、《史晨碑》;楷书有颜、柳、欧体;行书有《兰亭序》、《祭侄文稿》、《黄州寒食诗帖》;草书有《十七帖》、《书谱》、《自叙帖》,,等等。
这样各种各样,数量众多,犹如浩大星海中的颗颗明星,熠熠生辉。
这样众多的书法作品,相貌不一样,神彩各异,但它们都是优异的传世书法作品,它们一定有同样的东西和最实质的东西。
这同样的东西和最实质的东西,就是笔法、结体、章法、墨法。
此刻我们就讲笔法。
1、毛笔的“四周八方”我们学书法,手中的毛笔就像武打小说中武士手中的剑同样,各样招式、各样笔划全由它出来。
笔毫为圆锥体,分,就像是地理学中的方“四周八方”向同样(用米字格说明),也分四周——上边、下边、左面、右边,分红八方——上方、下方、左方、右方、左上方、右下方右上方、左下方。
习字本或毛边纸中的米字格正好能反应它的“四面八方”,中间的交点就是笔心,米字格也能反应出八种基本笔划的走向。
这“四周八方”也正是米芾的“八面出锋”的用笔方法,毛笔的八个面都用到了。
2、中锋、偏锋、侧锋中锋,即蔡邕《九势》中所说的“令笔心常在点画中行。
第4课用笔方法
教学目的:
1.学会用笔方法,激发学生对写字的兴趣。
2.继续培养良好的握笔姿势,坐姿。
教学重点:掌握四种用笔方法:藏锋、露锋、中锋、偏锋
教学准备:有田字格的小黑板、写字用具、多媒体。
一、组织教学
1.检查学具。
2.让学生欣赏字帖,范字。
讲解我国的传统书法艺术特点。
二、教授新课
1.出示一幅书写不是很漂亮的毛笔字作品,说说不足在哪里。
2.师小结:结构安排教好,重点在于用笔方法不够正确。
那怎么办?
3.出示本节课课题:第4课用笔方法
师:用笔方法一共有4种方法:藏锋、露锋、中锋、偏锋。
现在老师逐一讲解并示范。
4.藏锋:藏锋是起笔和收笔的地方将笔锋裹藏起来。
具体做法是:起笔时欲往右先向左,欲往下先向上,反方向逆行入笔,收笔时也是反方向回收。
师示范,生练习,师巡视指导。
5.露锋:露锋是起笔和收笔的地方将笔锋显露出来。
具体做法是:起笔时将笔锋顺势而入,收笔时将笔锋顺势而出。
师示范,生练习,师巡视指导。
6.中锋:中锋也叫正锋,是指在行笔过程中,笔锋在笔画正中间运行,这样写出来的笔画饱满有力。
师示范,生练习,师巡视指导。
7.偏锋:偏锋是指在行笔过程中笔杆倾斜,笔锋偏向笔画的一侧,这样写出来的笔画单薄软弱,应当避免。
师示范,生练习,师巡视指导,生纠正。
三、学生练习
将上述用笔的方法在练习纸上反复写一写、试一试,并与同学交流、互评,看看谁做得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