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习题(附答案)(DOC)
- 格式:doc
- 大小:78.00 KB
- 文档页数:8
第一章化学热力学基础1.4 练习题1.4.1 判断题1.可逆的化学反应就是可逆过程。
2.Q和W不是体系的性质,与过程有关,所以Q + W也由过程决定。
3.焓的定义式H = U + pV是在定压条件下推导出来的,所以只有定压过程才有焓变。
4.焓的增加量DH等于该过程中体系从环境吸收的热量。
5.一个绝热过程Q = 0,但体系的DT不一定为零。
6.对于一定量的理想气体,温度一定,热力学能和焓也随之确定。
7.某理想气体从始态经定温和定容两过程达终态,这两过程的Q、W、DU及DH是相等的。
8.任何物质的熵值是不可能为负值和零的。
9.功可以全部转化为热,但热不能全部转化为功。
10.不可逆过程的熵变是不可求的。
11.某一过程的热效应与温度相除,可以得到该过程的熵变。
12.在孤立体系中,一自发过程由A→B,但体系永远回不到原来状态。
13.绝热过程Q = 0,即,所以d S = 0。
14.可以用一过程的熵变与热温熵的大小关系判断其自发性。
15.绝热过程Q = 0,而由于DH = Q,因而DH等于零。
16.按Clausius不等式,热是不可能从低温热源传给高温热源的。
17.在一绝热体系中,水向真空蒸发为水蒸气 (以水和水蒸气为体系),该过程W>0,DU>0。
18.体系经过一不可逆循环过程,其DS体>0。
19.对于气态物质,C p-C V = n R。
20.在一绝热体系中有一隔板,两边分别是空气和真空,抽去隔板,空气向真空膨胀,此时Q= 0,所以DS=0。
1.4.2 选择题1.273K, p q时,冰融化为水的过程中,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有 .A.W<0 B. DH = Q P C. DH<0 D. DU<02.体系接受环境作功为160J,热力学能增加了200J,则体系 .A.吸收热量40J B.吸收热量360JC.放出热量40J D.放出热量360J3.在一绝热箱内,一电阻丝浸入水中,通以电流。
若以水和电阻丝为体系,其余为环境,则 .A.Q> 0,W = 0,DU > 0 B.Q =0,W = 0,DU > 0C.Q = 0,W> 0,DU > 0 D.Q< 0,W = 0,DU < 04.任一体系经一循环过程回到始态,则不一定为零的是 .A.DG B.DS C.DU D.Q5.对一理想气体,下列哪个关系式不正确 .A. B.C. D.6.当热力学第一定律写成d U = δQ–p d V时,它适用于 .A.理想气体的可逆过程 B.封闭体系的任一过程C.封闭体系只做体积功过程 D.封闭体系的定压过程7.在一绝热钢壁体系内,发生一化学反应,温度从T1→T2,压力由p1→p2,则 .A.Q>0,W>0,DU > 0 B.Q = 0,W<0,DU <0C.Q = 0,W>0,DU >0 D.Q = 0,W = 0,DU = 08.理想气体混合过程中,下列体系的性质,不正确的是 .A.DS>0 B.DH =0 C.DG = 0 D. DU = 09.任意的可逆循环过程,体系的熵变 .A.一定为零 B.一定大于零 C.一定为负 D.是温度的函数10.一封闭体系,从A→B变化时,经历可逆(R)和不可逆(IR)途径,则 .A.Q R = Q IR B. C.W R = W IR D.11.理想气体自由膨胀过程中 .A.W = 0,Q>0,DU>0,DH=0 B.W>0,Q=0,DU>0,DH>0C.W<0,Q>0,DU=0,DH=0 D.W = 0,Q=0,DU=0,DH=012.H2和O2在绝热定容的体系中生成水,则 .A.Q=0,DH>0,DS孤 = 0 B.Q>0,W = 0,DU>0C.Q>0,DU>0,DS孤>0 D. Q=0,W = 0,DS孤>013.理想气体可逆定温压缩过程中,错误的有 .A. DS体= 0 B. DU=0 C.Q<0 D. DH=014.当理想气体反抗一定的外压做绝热膨胀时,则 .A. 焓总是不变的 B.热力学能总是不变的C.焓总是增加的 D.热力学能总是减小的15.环境的熵变等于 .A. B. C. D.1.4.3 填空题1.理想气体的定温可逆膨胀体系做的功最,定温可逆压缩过程环境做的功最。
OS 1-3章习题3.操作系统是一种(A),它负责为用户和用户程序完成所有(B)的工作,(C)不是操作系统关心的主要问题。
A:(1)应用软件;(2)系统软件;(3)通用软件;(4)软件包。
B:(1)与硬件无关并与应用无关;(2)与硬件相关而与应用无关;(3)与硬件无关而与应用相关;(4)与硬件相关并与应用相关。
C:(1)管理计算机裸机;(2)设计、提供用户程序与计算机硬件系统的接口;(3)管理计算机中的信息资源;(4)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的编译。
4.在OS总采用多道程序设计技术,能有效地提高CPU、内存和I/O设备的(A)。
为实现多道程序设计需要有(B)。
A:(1)灵活性;(2)可靠性;(3)兼容性;(4)利用率。
B:(1)更大的内存;(2)更快的CPU;(3)更快的外部设备;(4)更先进的终端。
5.推动批处理系统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动力是(A),推动分时系统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动力是(B),推动微机OS发展的主要动力是(C)。
A,B:(1)提高计算机系统的功能;(2)提高系统资源利用率-A;(3)方便用户-B;(4)提高系统的运行速度。
C:(1)方便用户;(2)计算机硬件的不断更新换代;(3)便于微机联网;(4)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6.在设计分时操作系统时,首先要考虑的是(A);在设计批处理操作系统时,首先要考虑的是(B);在设计实时操作系统时,首先要考虑的是(C)。
A,B,C:(1)灵活性和可适应性;(2)交互性和响应时间-A;(3)周转时间和系统吞吐量-B;(4)实时性和可靠性-C。
7.在多道批处理系统中,为了充分利用各种资源,系统总是优先选择(A)多个作业投入运行;为了提高吞吐量,系统总是想方设法缩短用户作业的(B)。
A:(1)适应于内存容量的;(2)计算量大的;(3)I/O量大的;(4)计算型和I/O型均衡的。
B:(1)周转时间;(2)运行时间;(3)提交时间;(4)阻塞时间。
8.从下面关于操作系统的论述中,选出一条正确的论述。
第一章蛋白质结构与功能一、单项选择题1.蛋白质分子组成中不含有下列哪种氨基酸?()A.半胱氨酸B.蛋氨酸C.胱氨酸D.丝氨酸E.组氨酸2.下列哪个性质是氨基酸和蛋白质所共有的? ()A.胶体性质B.两性性质C.沉淀反应D.变性性质E.双缩脲反应3.下列有关蛋白质的叙述哪项是正确的? ()A.蛋白质分子的净电荷为零时的pH值是它的等电点B.大多数蛋白质在含有中性盐的溶液中会沉淀析出C.由于蛋白质在等电点时溶解度最大,所以沉淀蛋白质时应远离等电点D.蛋白质不具有两性解离性质E.以上各项均不正确4.在下列检测蛋白质的方法中,哪一种取决于完整的肽链? ()A.凯氏定氮法B.双缩尿反应C.紫外吸收法D.茚三酮法E.以上都不是5.尿素不可用于破坏()A.肽键B. 二硫键C、盐键 D.离子键 E.氢键6.蛋白质变性会出现下列哪种现象()A.分子量改变B.溶解度降低C.粘度下降D.不对称程度降低E.无双缩脲反应7.关于肽键与肽,正确的是()A.肽键具有部分双键性质B.是核酸分子中的基本结构键C.含三个肽键的肽称为三肽D.多肽经水解下来的氨基酸称氨基酸残基E.蛋白质的肽键也称为寡肽链8.蛋白质分子中维持一级结构的主要化学键是()A.肽键B.二硫键C.酯键D.氢键E.疏水键9.下列不含极性链的氨基酸是()A.酪氨酸B.苏氨酸C.亮氨酸D.半胱氨酸E.丝氨酸10.能够参与合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构型为()A.除甘氨酸外均为L系B.除丝氨酸外均为L系C.均只含a—氨基D.旋光性均为左旋E.以上说法均不对11.关于蛋白质分子三级结构的描述,其中错误的是:()A.天然蛋白质分子均有的这种结构B.具有三级结构的多肽链都具有生物学活性C.三级结构的稳定性主要是次级键维系D.亲水基团聚集在三级结构的表面E.决定盘曲折叠的因素是氨基酸残基12.蛋白质的电泳行为是因为:()A.碱性B.酸性C.中性D.电荷E.亲水性13.蛋白质分子结构的特征元素是:()A.CB.HC.OD.NE.P14.蛋白质二级结构单元中例外的是()A.亚基B.α-螺旋C.β-折叠D.β-转角E.无规则卷曲15.下列氨基酸与茚三酮反应显色为蓝紫色例外的是()A.丙氨酸B. 脯氨酸C.亮氨酸D.半胱氨酸E.甘氨酸16.下列哪种情况不会影响α-螺旋结构的稳定()A.侧链过大B.侧链过小C.异种电荷D.同种电荷E.脯氨酸17.蛋白质含有下列哪种氨基酸使其具有紫外吸收的性质()A.色氨酸B. 脯氨酸C.亮氨酸D.半胱氨酸E.甘氨酸18.蛋白质在等电点时不具有的特点是()A.不带正电荷.B.不带负电荷C.溶解度大D.电泳时在原点不移动E.易变性19.肽键的正确表示方法是()A.―CO―NH―B.―NO―CH―C.―NH2―CO―D.―NN―CO―E.―CH―NO―20.具有四级结构的蛋白质是()A.胰岛素B.核糖核酸酶C.谷胱甘肽D.血红蛋白E.以上都是21.蛋白质变性不包括()A.氢链断裂B.肽键断裂C.疏水作用破坏D.范德华力破坏E.盐键破坏22.核糖核酸酶具有生物学活性时必须具有哪一级结构()A.一级结构B.二级结构C.三级结构D.四级结构E.五级结构23.每克某蛋白质溶液中含氮量为0.02克,则100克该溶液中所含有的蛋白质有多少克()A.12.50克B.1200克C.6.25克D. 625克E.16克24.下列哪种氨基酸为中性氨基酸()A.谷氨酸B.精氨酸C.组氨酸D.天冬氨酸E.脯氨酸25.下列哪种氨基酸中含有亚氨基()A.丝氨酸B.亮氨酸C.脯氨酸D.组氨酸E.蛋氨酸26.下列氨基酸不含硫的是()A.蛋氨酸B.胱氨酸C.甲硫氨酸D.半胱氨酸E. 色氨酸27.重金属中毒时,可用蛋白质溶液使其沉淀来缓解中毒,若蛋白质的PI=8,则溶液的PH应为多少()A.8 B.〈8 C.〉8 D. ≥8 E. ≤828.有关亚基,下列说法不恰当的是()A.每种亚基都有各自的三维结构B.亚基内除肽链外还可能会有其他的共价键存在C.一个亚基只含有一条多肽链D.亚基单位独立存在时具备原有生物学活性E.亚基与亚基间互相联系29.血红蛋白的氧合动力学曲线呈S形,这是由于()A.氧可氧化Fe2+使之变成Fe3+B. 第一个亚基氧合后构象变化,引起其余亚基氧合能力加强C.这是变构效应的显著特点,有利于血红蛋白执行输氧功能的发挥D.亚基空间构象靠次级键维持,而亚基之间靠次级键缔合,构象易变E. 亚基与亚基间互相制约。
第4章练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判断题(正确Y,错误N)1~10: YNYYY YNNYY1.现代通信指的是使用电波或光波传递信息的技术。
通信的任务就是传递信息。
12.现代通信就是传递信息,因此书、报、磁带、唱片等都是现代通信的媒介。
23.通信系统中的发送与接收设备称之为“终端”。
14.在通信系统中,计算机既可以用作信源也可以用作信宿,接收和发送的都是数字信号。
15.通信系统中信源和信宿之间必须存在信道,才能实现信息的传输。
16.光纤是绝缘体,不受外部电磁波的干扰。
17.微波可以按任意曲线传播。
28.~9.微波可以经电离层反射传播。
210.与同轴电缆相比,双绞线容易受到干扰,误码率较高,通常只在建筑物内部使用。
111.光纤通信、微波通信、卫星通信、移动通信,它们的任务都是传递信息,只是其传输介质和技术各有不同。
112.微波中继站之间的距离大致与塔高平方成正比。
一般为50公里左右。
113.中低轨道通信卫星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
214.同步轨道上的卫星数目是有限的。
115.卫星通信是微波接力通信向太空的延伸。
1 016.传输信息量与传输速率是相同的概念。
217.模拟信号是随时间而连续变化的物理量,包含无穷多个值。
118.信道的带宽总是指信道上所能通过的信号的频带宽度。
219.;20.FDM和TDM是指将任意多路信号复合在同一个信道中传输。
221.无线电广播中的中波段和短波段都采用调幅方式用声音信号调制载波信号,而且都利用电离层反射传输信号。
222.调频广播比调幅广播的声音质量好,原因是调频广播的传输频带较宽,且外界信号不会对声音的频率形成干扰。
123.在有线电视系统中,通过同轴电缆传输多路电视信号所采用的信道复用技术是频分多路复用。
124.采用频分复用技术传输的多路信号一定是模拟信号。
125.在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中,所有基站与移动交换中心之间均通过光纤传输信息。
226.如果一个基站覆盖的区域内因手机密集而导致频率资源缺乏,应该扩大基站覆盖的区域范围。
高中物理必修一各章节课后练习题(附答案解析)1.在研究下述运动时,可以把物体看作质点的是()A.研究地球的自转问题B.研究体操运动员参赛时的姿势C.研究乒乓球的旋转效应D.研究火车从北京到上海所用时间【解析】在研究火车从北京到上海的运动时,火车的长度、形状与北京到上海的距离相比可以忽略,可以把火车视为质点,而对地球的自转、运动员的姿势、乒乓球旋转等现象中的物体,其大小或形状不能忽略,不能视为质点.【答案】D2.关于参考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参考系必须是静止不动的物体B.参考系必须是静止不动或正在做直线运动的物体C.研究物体的运动,可选择不同的参考系,但选择不同的参考系观察结果是一样的D.研究物体的运动,可选择不同的参考系,但选择不同的参考系对于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而言,一般会出现不同的结果【解析】参考系的选取是任意的,A、B错误;选择不同的参考系,对同一物体运动的描述一般是不同的,C错误、D正确.【答案】D3.下列关于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的位置没有变化就是不运动B.两物体间的距离没有变化,两物体一定都是静止的C.自然界中没有不运动的物体,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D.为了研究物体的运动,必须先选参考系,平常说的运动或静止是相对于地球而言【解析】物体的位置对某一参考系不变,但对另一参考系位置可能变化,物体在运动,故A错误;两物体间距离没有变化,两者可能静止,也可能以相同的速度运动,故B错误;对于不同的参考系,同一物体可能静止,也可能运动,由于参考系的选择是任意的,故C、D正确.【答案】CD4.(2012·杭州二中高一检测)明代诗人曾写下这样一首诗:“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在桥上走,桥流水不流.”其中“桥流水不流”中的“桥流”应理解成其选择的参考系是()A.水B.桥C.人D.河岸【解析】“水不流”是以水为参考系,而桥相对于水是运动的,故A正确.【答案】A图1-1-105.在我国东南部的某大城市,有一天下午,在该城市的中心广场行人拥挤,有人突然高喊“楼要倒了!”其他人猛然抬头观看,也发现楼在慢慢倾倒,便纷纷狂奔逃生,引起交通混乱,但过了好久,高楼并没有倒塌.人们再仔细观望时,楼依然稳稳地矗立在那里,如图1-1-10所示.下面有关探究分析这一现象原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是一种错觉,不可能发生B.感觉楼要倾倒的原因是人在运动C.是因为选择了高空运动的云作为参考系D.是因为选择了旁边更高的楼作为参考系【解析】若人以旁边的楼作为参考系,两个楼之间是相对静止的,人会感觉楼是静止的,D错.若人以高空运动的云作为参考系,认为云是静止的,那么楼相对云是运动的,人就感觉楼在动,即感觉楼在慢慢倾倒,C对,A、B错.【答案】C6.(2012·郑州一中高一检测)公路上一辆卡车紧急刹车,由于惯性,卡车上的货物相对车厢向前滑行了x=5 cm,为了测出这个距离x,我们选取的最合理的参考系应该是()A.树木B.行人C.卡车D.公路【解析】参考系的选取是任意的,但当研究具体问题时,要以简单为准,本题中以卡车为参考系最方便,故选项C正确.【答案】C7.图1-1-11某空军红鹰飞行表演队驾驶我国自主研制的k-8高级教练机首次亮相,飞出特高难动作,如图1-1-11为六机低空拉烟通场表演,以非常一致的飞行姿态通过观礼台.飞机编队保持队形不变.下列关于飞机运动情况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面上的人看到飞机飞过,是以地面为参考系B.飞行员看到观礼台向后掠过,是以飞机为参考系C.以编队中某一飞机为参考系,其他飞机是静止的D.以编队中某一飞机为参考系,其他飞机是运动的【解析】飞机相对地面及地面上的建筑物向前飞行,而地面上的建筑物相对飞机向后运动.可见,地面上的人看到飞机飞过是以地面为参考系.飞行员看到观礼台向后掠过是以飞机为参考系,A、B正确,由于飞机编队保持队形不变,所以以某一飞机为参考系,其他飞机是静止的,C对、D错.【答案】ABC图1-1-128.(2012·石家庄一中高一期中)如图1-1-12是体育摄影中“追拍法”的成功之作,摄影师眼中清晰的滑板运动员是静止的,而模糊的背景是运动的,摄影师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了运动的美.请问摄影师选择的参考系是()A.大地B.太阳C.滑板运动员D.步行的人【解析】由于摄影师眼中运动员是静止的,所以摄影师选择的参考系是滑板运动员,此时背景相对运动员是运动的,从而模糊不清,故C正确.【答案】C9.为了提高枪械射击时的准确率,制造时会在枪膛上刻上螺旋形的槽.这样,当子弹在枪管中运动时,会按照旋转的方式前进.离开枪管后,子弹的高速旋转会降低空气密度、侧风等外部环境对子弹的影响,从而提高子弹飞行的稳定性.下列关于子弹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当研究子弹的旋转对子弹飞行的影响时可以把子弹看做质点B.当研究子弹射击百米外的靶子所用的时间时可以把子弹看做质点C.无论研究什么问题都可以把子弹看做质点D.能否将子弹看做质点,取决于我们所研究的问题【解析】在研究子弹的旋转对子弹飞行的影响时不能忽略子弹的大小和形状,因而不可以把子弹看做质点;但研究子弹射击百米外的靶子所用的时间时,其大小和形状可以忽略,可以看做质点,故选项B、D正确.【答案】BD10.如图1-1-13所示,某人从学校门口A处开始散步,先向南走了50 m 到达B处,再向东走100 m到达C处,最后又向北走了150 m到达D处,则A、B、C、D各点位置如何表示?图1-1-13【解析】可以以A点为坐标原点,向东为x轴的正方向,向北为y轴的正方向,如图所示,则各点坐标为A(0,0)、B(0,-50 m)、C(100 m,-50 m)、D(100 m,100 m).【答案】见解析11.以某十字路口的交通岗亭为坐标原点,向东为x轴正方向,向南为y轴正方向,画出用坐标系描述坐标为(-60 m,80 m)的建筑物相对交通岗亭的位置,并求该建筑物距岗亭的距离.【解析】二维坐标系的坐标值顺序为x坐标、y坐标,故该建筑物的坐标x=-60 m、y=80 m,该建筑物位于交通岗亭西60 m、南80 m处,由勾股定理可知该建筑物距交通岗亭100 m.【答案】见下图100 m图1-1-1412.如图1-1-14所示,一根长0.8 m的杆,竖直放置,今有一内径略大于杆直径的环,从杆的顶点A向下滑动,向下为正方向,(1)取杆的下端O为坐标原点,图中A、B两点的坐标各是多少?环从A到B的过程中,位置变化了多少(OB间距离为0.2 m)?(2)取A端为坐标原点,A、B点的坐标又是多少?环从A到B的过程中位置变化了多少?(3)由以上两问可以看出,坐标原点的不同是对位置坐标有影响还是对位置变化有影响?【解析】(1)由于杆长0.8 m,OB为0.2 m,题目给出坐标系向下为正方向,故以O点为坐标原点,A、B的坐标分别为x A=-0.8 m,x B=-0.2 m.由A到B位置变化为x B-x A=-0.2 m-(-0.8) m=0.6 m.(2)由题意知,AB长为0.6 m,以A为原点,A、B两点的坐标分别为x A=0,x B=0.6 m.A到B位置变化为x B-x A=0.6 m-0=0.6 m.(3)坐标原点选的不同,同一位置的坐标不同,但位置变化相同.【答案】(1)x A=-0.8 m x B=-0.2 mx B-x A=0.6 m(2)x A=0x B=0.6 mx B-x A=0.6 m(3)坐标不同位置变化相同1.关于矢量和标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矢量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B.标量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C.位移-10 m比5 m小D.-10 ℃比5 ℃的温度低【解析】由矢量的定义可知,A正确,B错误;位移的正、负号只表示方向,不表示大小,其大小由数值和单位决定,所以-10 m的位移比5 m的位移大,故C错误;温度的正、负是相对温度为0 ℃时高出和低于的温度,所以-10 ℃比5 ℃的温度低,故D正确.【答案】AD2.关于路程和位移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沿直线向某一方向运动时,通过的路程就是位移B.物体沿直线向某一方向运动时,通过的路程等于位移的大小C.物体通过的路程不为零,位移也一定不为零D.物体的位移为零,路程也一定为零【解析】位移是有向线段,是矢量,而路程是标量,二者是不同概念,A 错.当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大小与路程相等,B正确.位移大小和路程无直接关系,路程不为零,但可能是运动物体又回到出发点,位移为零,即C、D均错.【答案】B3.(2012·西安一中检测)根据材料,结合已学的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甲)(乙)(丙)图1-2-5A.图(甲)为我国派出的军舰护航线路图,总航程4 500海里,总航程4 500海里指的是位移B.图(甲)为我国派出的军舰护航线路图,总航程4 500海里,总航程4 500海里指的是路程C.如图(乙)所示是奥运火炬手攀登珠峰的线路图,由起点到终点火炬手所走线路的总长度是火炬手的位移D.如图(丙)所示是高速公路指示牌,牌中“25 km”是指从此处到下一个出口的位移是25 km【解析】 4 500海里的总航程指路程,B正确,A错误;火炬手所走路线总长度指路程,C错误;25 km指从此处到下一出口的路程,D错误.【答案】B图1-2-64.如图1-2-6所示,“神舟八号”飞船于2011年11月1日5时58分10秒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583秒后精准进入轨道.从“神舟八号”飞船发射到与“天宫一号”对接,大约耗时2天.此后飞船绕地球稳定运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5时58分10秒表示时间间隔B.“神舟八号”绕地球运行过程中位移大小始终小于路程C.2天表示时刻D.研究“神舟八号”绕地球运行的轨迹时,可以将飞船看成质点【解析】5时58分10秒表示时刻,2天表示时间间隔,A、C错误;“神舟八号”绕地球运行过程中,轨迹为曲线,位移大小始终小于路程,B正确;研究“神舟八号”绕地球运行的轨迹时,飞船大小对轨迹影响不大,可以将飞船看成质点,D正确.【答案】BD图1-2-75.由天津去上海,可以乘火车,也可以乘轮船,如图1-2-7所示,曲线ACB和虚线ADB分别表示天津到上海的铁路线和海上航线,线段AB表示天津到上海的直线距离,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乘火车通过的路程等于其位移的大小B.乘轮船通过的路程等于其位移的大小C.乘火车与轮船通过的位移大小相等D.乘火车与轮船通过的位移大小不相等【解析】只有在单向直线运动中位移大小才等于路程,A、B错误;位移只与初末位置有关,与路径无关,C正确,D错误.【答案】C6.一个物体从A点运动到B点,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物体的位移一定等于路程B.物体的位移与路程的方向相同,都从A指向BC.物体位移的大小总是小于或等于它的路程D.物体的位移是直线,而路程是曲线【解析】位移是矢量,路程是标量,A、B错误;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做其他类型运动时,位移的大小小于路程,C正确;位移和路程都是描述物体运动的物理量,位移与初、末位置有关,路程与运动轨迹有关,不一定是曲线,D错误.【答案】C7.在2012年国际田联室内世锦赛男子800 m决赛中,埃塞俄比亚选手阿曼以1分48秒36夺冠.对于材料中800 m比赛的说法正确的是() A.位移相同比较运动的时刻B.位移相同比较运动的时间间隔C.路程相同比较运动的时刻D.路程相同比较运动的时间间隔【解析】800米比赛时,选手的起点位置是不同的,但跑过的路程相同.比赛比较的是完成全程所用的时间,指的是时间间隔.故D项正确.【答案】D8.北京时间2012年10月25日23时33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将第16颗北斗导航卫星发射升空并送入太空预定轨道.这标志着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建设又迈出重要一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将免费提供定位、测速和授时服务,定位精度10 m,测速精度0.2 m/s.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北斗导航卫星定位提供的是被测物体的位移B.北斗导航卫星定位提供的是被测物体的位置C.北斗导航卫星授时服务提供的是时间间隔D.北斗导航卫星授时服务提供的是时刻【解析】由位置、位移、时间间隔、时刻的定义可知,北斗导航卫星定位提供的是一个点,是位置,不是位置的变化,A错、B对.北斗导航卫星授时服务提供的是时刻,C错,D对.【答案】BD图1-2-89.(2012·保定一中高一检测)如图1-2-8所示,自行车的车轮半径为R,车轮沿直线无滑动地滚动,当气门芯由轮子的正上方第一次运动到轮子的正下方时,气门芯位移的大小为()A.πR B.2RC.2πR D.R4+π2【解析】如图所示,气门芯由轮子的正上方第一次运动到轮子的正下方的过程中,初末位置之间的距离,也就是位移大小为x=(2R)2+(πR)2=R4+π2,因此选项D正确,其他选项均错误.【答案】D10.在图1-2-9中,汽车初位置的坐标是-2 km,末位置的坐标是1 km.求汽车的位移的大小和方向.图1-2-9【解析】由题意知,汽车在初、末位置的坐标分别为x1=-2 km,x2=1 km.所以汽车的位移为Δx=x2-x1=1 km-(-2) km=3 km,位移的方向与x轴正方向相同.【答案】 3 km与x轴正方向相同11.某测绘规划技术人员在一次对某学校进行测量时,他从操场上某点A处开始,先向南走了30 m到达B处,再向东走了40 m到达C处,最后又向北走了60 m到达D处,则:(1)这人步行的总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各是多少?(2)要比较确切地表示此人的位置变化,应该用位移还是路程?【解析】(1)如图,三角形AED为直角三角形,AE=40 m,DE=30 m,所以AD=AE2+DE2=50 m,A、D分别为起点和终点,所以位移的大小是50 m.他走过的路程为:30 m+40 m+60 m=130 m.(2)为了确切描述此人的位置变化,应该用位移,这样既能表示他相对出发点的距离,又能表示他相对出发点的方位.【答案】(1)130 m50 m(2)位移图1-2-1012.(2012·杭州一中高一检测)图1-2-10为400 m的标准跑道,直道部分AB、CD的长度均为100 m,弯道部分BC、DA是半圆弧,其长度也为100 m.A 点为200 m赛跑的起点,经B点到终点C.求:(1)200 m赛跑的路程和位移;(2)跑至弯道BC的中点P时的路程和位移.(结果保留一位小数)【解析】(1)在200 m赛跑中,200 m指路径的长度,即路程是200 m;位移是从起点A指向终点C的有向线段,因BC是半圆弧,则直径d=2×100πm≈63.7 m,故位移的大小AC=AB2+d2≈118.6 m,方向由A指向C.(2)跑至弯道BC的中点P时,路程是s=AB+BP=100 m+50 m=150 m;位移的大小AP=(AB+d2)2+(d2)2≈135.6 m方向由A指向P.【答案】(1)200 m118.6 m,方向由A指向C(2)150 m135.6 m,方向由A指向P.1.关于矢量和标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矢量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B.标量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C.位移-10 m比5 m小D.-10 ℃比5 ℃的温度低【解析】由矢量的定义可知,A正确,B错误;位移的正、负号只表示方向,不表示大小,其大小由数值和单位决定,所以-10 m的位移比5 m的位移大,故C错误;温度的正、负是相对温度为0 ℃时高出和低于的温度,所以-10 ℃比5 ℃的温度低,故D正确.【答案】AD2.关于路程和位移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沿直线向某一方向运动时,通过的路程就是位移B.物体沿直线向某一方向运动时,通过的路程等于位移的大小C.物体通过的路程不为零,位移也一定不为零D.物体的位移为零,路程也一定为零【解析】位移是有向线段,是矢量,而路程是标量,二者是不同概念,A 错.当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大小与路程相等,B正确.位移大小和路程无直接关系,路程不为零,但可能是运动物体又回到出发点,位移为零,即C、D均错.【答案】B3.(2012·西安一中检测)根据材料,结合已学的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甲)(乙)(丙)图1-2-5A.图(甲)为我国派出的军舰护航线路图,总航程4 500海里,总航程4 500海里指的是位移B.图(甲)为我国派出的军舰护航线路图,总航程4 500海里,总航程4 500海里指的是路程C.如图(乙)所示是奥运火炬手攀登珠峰的线路图,由起点到终点火炬手所走线路的总长度是火炬手的位移D.如图(丙)所示是高速公路指示牌,牌中“25 km”是指从此处到下一个出口的位移是25 km【解析】 4 500海里的总航程指路程,B正确,A错误;火炬手所走路线总长度指路程,C错误;25 km指从此处到下一出口的路程,D错误.【答案】B图1-2-64.如图1-2-6所示,“神舟八号”飞船于2011年11月1日5时58分10秒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583秒后精准进入轨道.从“神舟八号”飞船发射到与“天宫一号”对接,大约耗时2天.此后飞船绕地球稳定运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5时58分10秒表示时间间隔B.“神舟八号”绕地球运行过程中位移大小始终小于路程C.2天表示时刻D.研究“神舟八号”绕地球运行的轨迹时,可以将飞船看成质点【解析】5时58分10秒表示时刻,2天表示时间间隔,A、C错误;“神舟八号”绕地球运行过程中,轨迹为曲线,位移大小始终小于路程,B正确;研究“神舟八号”绕地球运行的轨迹时,飞船大小对轨迹影响不大,可以将飞船看成质点,D正确.【答案】BD图1-2-75.由天津去上海,可以乘火车,也可以乘轮船,如图1-2-7所示,曲线ACB和虚线ADB分别表示天津到上海的铁路线和海上航线,线段AB表示天津到上海的直线距离,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乘火车通过的路程等于其位移的大小B.乘轮船通过的路程等于其位移的大小C.乘火车与轮船通过的位移大小相等D.乘火车与轮船通过的位移大小不相等【解析】只有在单向直线运动中位移大小才等于路程,A、B错误;位移只与初末位置有关,与路径无关,C正确,D错误.【答案】C6.一个物体从A点运动到B点,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物体的位移一定等于路程B.物体的位移与路程的方向相同,都从A指向BC.物体位移的大小总是小于或等于它的路程D.物体的位移是直线,而路程是曲线【解析】位移是矢量,路程是标量,A、B错误;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做其他类型运动时,位移的大小小于路程,C正确;位移和路程都是描述物体运动的物理量,位移与初、末位置有关,路程与运动轨迹有关,不一定是曲线,D错误.【答案】C7.在2012年国际田联室内世锦赛男子800 m决赛中,埃塞俄比亚选手阿曼以1分48秒36夺冠.对于材料中800 m比赛的说法正确的是() A.位移相同比较运动的时刻B.位移相同比较运动的时间间隔C.路程相同比较运动的时刻D.路程相同比较运动的时间间隔【解析】800米比赛时,选手的起点位置是不同的,但跑过的路程相同.比赛比较的是完成全程所用的时间,指的是时间间隔.故D项正确.【答案】D8.北京时间2012年10月25日23时33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将第16颗北斗导航卫星发射升空并送入太空预定轨道.这标志着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建设又迈出重要一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将免费提供定位、测速和授时服务,定位精度10 m,测速精度0.2 m/s.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北斗导航卫星定位提供的是被测物体的位移B.北斗导航卫星定位提供的是被测物体的位置C.北斗导航卫星授时服务提供的是时间间隔D.北斗导航卫星授时服务提供的是时刻【解析】由位置、位移、时间间隔、时刻的定义可知,北斗导航卫星定位提供的是一个点,是位置,不是位置的变化,A错、B对.北斗导航卫星授时服务提供的是时刻,C错,D对.【答案】BD图1-2-89.(2012·保定一中高一检测)如图1-2-8所示,自行车的车轮半径为R,车轮沿直线无滑动地滚动,当气门芯由轮子的正上方第一次运动到轮子的正下方时,气门芯位移的大小为()A.πR B.2RC.2πR D.R4+π2【解析】如图所示,气门芯由轮子的正上方第一次运动到轮子的正下方的过程中,初末位置之间的距离,也就是位移大小为x=(2R)2+(πR)2=R4+π2,因此选项D正确,其他选项均错误.【答案】D10.在图1-2-9中,汽车初位置的坐标是-2 km,末位置的坐标是1 km.求汽车的位移的大小和方向.图1-2-9【解析】由题意知,汽车在初、末位置的坐标分别为x1=-2 km,x2=1 km.所以汽车的位移为Δx=x2-x1=1 km-(-2) km=3 km,位移的方向与x轴正方向相同.【答案】 3 km与x轴正方向相同11.某测绘规划技术人员在一次对某学校进行测量时,他从操场上某点A处开始,先向南走了30 m到达B处,再向东走了40 m到达C处,最后又向北走了60 m到达D处,则:(1)这人步行的总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各是多少?(2)要比较确切地表示此人的位置变化,应该用位移还是路程?【解析】(1)如图,三角形AED为直角三角形,AE=40 m,DE=30 m,所以AD=AE2+DE2=50 m,A、D分别为起点和终点,所以位移的大小是50 m.他走过的路程为:30 m+40 m+60 m=130 m.(2)为了确切描述此人的位置变化,应该用位移,这样既能表示他相对出发点的距离,又能表示他相对出发点的方位.【答案】(1)130 m50 m(2)位移图1-2-1012.(2012·杭州一中高一检测)图1-2-10为400 m的标准跑道,直道部分AB、CD的长度均为100 m,弯道部分BC、DA是半圆弧,其长度也为100 m.A 点为200 m赛跑的起点,经B点到终点C.求:(1)200 m赛跑的路程和位移;(2)跑至弯道BC的中点P时的路程和位移.(结果保留一位小数)【解析】(1)在200 m赛跑中,200 m指路径的长度,即路程是200 m;位移是从起点A指向终点C的有向线段,因BC是半圆弧,则直径d=2×100πm≈63.7 m,故位移的大小AC=AB2+d2≈118.6 m,方向由A指向C.(2)跑至弯道BC的中点P时,路程是s=AB+BP=100 m+50 m=150 m;位移的大小AP=(AB+d2)2+(d2)2≈135.6 m方向由A指向P.【答案】(1)200 m118.6 m,方向由A指向C(2)150 m135.6 m,方向由A指向P.1.下列所说的速度中,哪些是瞬时速度()A.百米赛跑的运动员以9.5 m/s的速度冲过终点线B. 2011年8月28日铁路调整列车运行后,部分高铁和客专的动车组速度悄然降低,如济南西—杭州的G51次列车,在沪杭高铁段时速由350 km降至300 kmC. 返回地面的太空舱以8 m/s的速度落入太平洋D. 由于堵车,在隧道内的车速仅为1.2 m/s【解析】9.5 m/s是运动员冲线瞬间的速度,8 m/s是太空舱落入太平洋瞬间的速度,对应的都是一个时刻,都是瞬时速度;350 km/h、300 km/h、1.2 m/s 说的都是行程中的平均速度,故应选A、C两项.【答案】AC2.(2012·海口一中高一检测)对于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瞬时速度为0,平均速度一定为0B.瞬时速度为0,平均速度可以不为0C.瞬时速度不为0,平均速度一定不为0D.瞬时速度不为0,平均速度可以为0【解析】车辆中途刹车停止后,再启动运行的一段时间内平均速度不为0,但停止时的瞬时速度为0,A错误;B正确;物体沿一圆周运动一圈的过程中,瞬时速度不为0,但位移为0,所以平均速度为0,C错误,D正确.【答案】BD图1-3-53.(2012·玉溪高一检测)2012伦敦奥运会中,牙买加选手博尔特是公认的世界飞人,他在男子100 m 决赛和男子200 m 决赛中分别以9.63 s 和19.32 s 的成绩破两项世界纪录,获得两枚金牌,如图1-3-5所示.关于他在这两次决赛中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200 m 决赛中的位移是100 m 决赛的两倍B .200 m 决赛中的平均速度约为10.35 m/sC .100 m 决赛中的平均速度约为10.38 m/sD .100 m 决赛中的最大速度约为20.64 m/s【解析】 200 m 决赛是曲线,指路程,其位移小于200 m ,因此选项A 错误.由于200 m 决赛的位移x 1<200 m ,则平均速度v 1=x 1t 1<20019.32 m/s ≈10.35 m/s ,故选项B 错.100 m 决赛的平均速度v 2=x 2t 2=1009.63 m/s ≈10.38 m/s ,故C 选项正确.100 m 决赛中的最大速度无法求得,故选项D 错误.【答案】 C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在相等的时间内发生的位移相等则物体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B .做匀速运动的物体,在任何一个时刻的速度都相等C .如果物体运动的路程跟所需时间的比值是一恒量,则该物体的运动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D .以上说法都不对【解析】 匀速直线运动中,在任何相等的时间内发生的位移相等,且瞬时速度不变,B 正确.【答案】 B5.用同一张底片对着小球运动的路径每隔110 s 拍一次照,得到的照片如图1-3-6所示,则小球在图示过程的平均速度是( )。
第一章自我检测题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PN结具有单向导电性,正向偏置时导通,反向偏置时截止。
2. 2.U T为温度的电压当量,当温度为室温时,U T≈m v。
26mV。
3. 3.半导体二极管2AP7是半导体材料制成的,2CZ56是半导体材料制成的。
N型锗,N型硅。
二、判断题1.二极管的反向击穿电压大小与温度有关,温度升高反向击穿电压增大。
(×).2. .稳压二极管正常工作时必须反偏,且反偏电流必须大于稳定电流I Z。
(√)三、选择题1. 2CZ型二极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B)A、点接触型,适用于小信号检波;B、面接触型,适用于整流;C、面接触型,适用于小信号检波2. 稳压二极管电路如图Z1.1所示,稳压二极管的稳压值U Z=6.3V,正向导通压降0.7V,则为U O(C)。
A.6.3VB.0.7VC.7VD.14V3.在图Z1.2所示各电路中,已知直流电压U I=3V,电阻,二极管的正向压降为0.7V,求U O=?解:(a)U O=0.7V (b)U O=1.5V (c)U O=4.3V第一章习题参考答案1.1判断题1.当二极管两端正向偏置电压大于死区电压,二极管才能导通。
()2.半导体二极管反向击穿后立即烧毁。
()1.√2.×1.2选择题1.硅二极管正偏时,正偏电压0.7V和正偏电压0.5V时,二极管呈现的电阻值()A、相同;B、不相同;C、无法判断。
2.二极管反偏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在达到反向击穿电压之前通过电流很小,称为反向饱和电流;B、在达到死区电压之前,反向电流很小;C、二极管反偏一定截止,电流很小,与外加反偏电压大小无关。
3.图P1.1所示电路,二极管导通时压降为0.7V,反偏时电阻为∞,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C )。
A、VD导通,U AO=5.3V;B、VD导通,U AO=—5.3V;C、VD导通,U AO=—6V;D、VD导通,U AO=6V;E、VD截止,U AO=—9V。
习题集(含答案)第一章:运输系统的概述一、选择题1.下列哪种运输方式速度最快?A. 铁路运输B. 公路运输C. 水路运输D. 空运运输答案:D2.下列运输方式中,哪些属于多式联运?A. 铁路运输B. 公路运输C. 水路运输D. 空运运输答案:ABCD二、填空题1. 运输方式是产品营销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环,目的在于_________。
答案:传递商品。
2. 中国的民用航空业主要由_________两大部门组成。
答案:空管和航空公司。
第二章:水路运输环境一、选择题1.下列哪个港口是我国沿海的重要港口?A. 上海港B. 普吉港C. 建银港D. 雅加达港答案:A2.南北航线是指沿我国的南北两岸通航的航线。
它主要负责_________方向的运输。
A. 东西B. 南北C. 东南D. 西南答案:B二、填空题1.随着近年来航运业的高速发展,我国已经成为_______的海运强国。
答案:世界。
2. 在自然条件限制下,海上进出口贸易作为我国对外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占到了_______的进出口贸易总额。
答案:90%以上。
第三章:铁路、航空和公路运输环境一、选择题1.普通公路的分布和发达程度与_______有很大关系。
A. 地理条件B. 政治条件C. 经济条件D. 社会条件答案:A2.下列哪个机场是我国的国际性重大枢纽机场?A. 首都机场B. 虹桥机场C. 哈尔滨太平机场D. 广州白云机场答案:A二、填空题1.铁路、公路和航空运输之所以发展迅猛,与国家工业化、城市化和_______有直接关系。
答案:经济快速发展。
2.发达国家的_______等各种交通设施已趋于完备。
答案:高速公路、轨道交通、航空运输。
以上是本习题集的内容,希望对大家的运输环境学的学习有所帮助。
成本会计第四章练习题答案习题一、练习约当产量法分配完工产品和在产品成本某企业生产A产品,木月完工产品数量为500件,期限末在产品数量为400件,原材料是随加工进度陆续投入,原材料的投入程度与加工进度完全一致。
期末在产品的完工率为50%。
有关费用资料如表所示。
要求:采用约当产量比例法将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并将分配结果填入表中。
在产品约当量=400 X 50%=200直接材料费用分配率=539004- (500+200) =77直接燃料及动力费用分配率=12044- (500+200) =1.72直接人工分配率=1964- (500+20()) =0.28制造费用分配率=35004- (500+200) =5借:库存商品---A 42000贷:基本生产成本一A 42000习题二、练习定额比例法分配完工产品和在产品成本企业生产A产品,月初在产品成木原材料定额费用为12500元,工时定额为50000小时,月初在产品的实际费用为:原材料13100元,燃料及动力为4100元,工资及福利费为3890 元,制造费用为11290元。
本月原材料定额费用为:25200元,定额工时为70000小时。
本月实际费用为:原材料23469元,燃料及动力为61900元,工资及福利费为4891。
元,制造费用6671()元。
本月完工产品原材料定额费用为13000元,定额工时为800()0小时。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采用定额比例法计算完工产品成木和在产品成木,并将计算结果填入表中。
材料费用分配率=(13100+23469) / (12500+25200) =0.97直接燃料动力费用分配率=(4100+61900) / (50000+70000) =0.55直接人工费用分配率=(3890+48910) / (50000+70000) =0.44制造费用分配率=(11290+66710) / (50000+70000) =0.65注:(1)完工产品实际成本二某项费用分配率X完工产品定额费用或工时(2)月末在产品定额成本或工时=月初在产品定额费用或工时+本月定额费用或工时一完工产品定额费用或工时(3)月末在产品实际成本=某项费用分配率X月末在产品定额费用或工时或=月初在产品实际成本+本月实际费用一完工产品实际成本借:库存商品・・・A 143810贷:基本生产成本----A 143810习题三、练习约当产量法分配完工产品和在产品成本某企业生产A产品,月初在产品数量为18件,本月投产12件,本月完工20件。
商品编码第八讲第十七章糖及糖食(一)本章的排列顺序:本章基本上是按17.01蔗糖、甜菜糖其他固体糖、糖浆、人造蜜、焦糖1703糖蜜1704的糖食(不含可可)的顺序排列。
(二)本章的归类要点:(1)本章的化学纯糖主要包括蔗糖,乳糖,麦芽糖,葡萄糖和果糖,其他的玄学纯糖归2940.0000,如:山梨糖。
(2)注意1701.1100的甘蔗糖和1701.1200的甜菜糖都是原糖,不可供人食用的,而1701.9910的砂糖和1701.9920的绵白糖都是可供人食用的,我们称之为成品糖。
(3)1702的产品中注意乳糖和乳清的转化关系,参见第四章的章注四(一),只要乳清中乳糖含量大于95%,则归到1702中,但是化学纯半乳糖归到2940.0000。
(4)注意葡萄糖和果糖的转化关系,两者的混合物,若含量一样多,均为50%,则为1702.9000的转化糖。
(5)注意:未加香料或着色剂的糖浆归到1702.9000,而已加香料或着色剂的糖浆归2106.9090。
(6)人造蜜归1702.9000,天然蜂蜜归0409.0000,但是天然蜂蜜与人造蜜的混合物归人造蜜1702.9000。
(7)1703中讲到是糖蜜,是制糖过程中的副产品,是一种粘稠、黑褐色、呈半流动的物体,但是糖渣归到2303.2000,糖精归2925.1100,甜蜜素归2929.9010。
(8)1704中包括各种不含可可的糖食,包括在超市买到的糖食,还有糖衣杏仁,制成糖食的果冻和果膏(参见20章章注二),白巧克力,因为白巧克力是由糖、可可脂、奶粉和香料组成。
白巧克力不含可可。
而含有可可的糖食和巧克力归1806中,1704中的产品一定是以糖制成的,不含糖的糖食不归1704,归2106.9090,如含山梨糖作甜味剂的橡皮糖(不含糖)归2106.9090。
液体口香糖归3306.9000,还有要注意,甘草浸膏,甘草浸膏中若蔗糖含量大于10%,则归到1704.9000(参见13章章注一),糖渍的蔬菜、水果、坚果、果皮及植物的其他部分归入20.06中。
第1章自测练习题一、判断题(正确A,错误B)1.信息就是数据。
2.信息来源于知识。
3.信息是可以交换的。
4.信息处理的本质是数据处理。
5.经加工后的信息一定比原始的信息更能反映现实的最新状态。
6.信息技术是指用来取代人们信息器官功能,代替人类进行信息处理的一类信息技术。
7.计算机中的整数分为不带符号的整数和带符号的整数两类,前者表示的一定是正整数。
8.所有用十进制表示的数都可精确地用二进制表示。
9.补码是带符号整数的一种编码方法。
10.尺寸相同的集成电路芯片中,集成度越高的芯片其工作速度就越快。
11.制作相同电路的集成电路芯片中,集成度越高的芯片其体积就越大。
12.集成电路按用途可分为通用和专用两类,PC机中的存储器芯片属于专用集成电路。
参考答案:1~5:BBBAB 6~10: BABAA 11~12: BB二、单选题1.信息的处理过程包括_______。
A.信息的获得、收集、加工、传递、施用B.信息的收集、加工、存储、传递、施用C.信息的收集、加工、存储、接收、施用D.信息的收集、获得、存储、加工、发送2.计算与存储技术主要用于扩展人的_____的功能。
A.感觉器官B.神经系统C.大脑D.效应器官3. 扩展人类感觉器官功能的信息技术不包括_______。
A.感知技术B.识别技术C.获取技术D.计算技术4、现代信息技术的主要特征是:以数字技术为基础,以计算机为核心,采用______进行信息的收集、传递、加工、存储、显示与控制。
A.通信技术B.计算机技术C.电子技术D.人工智能5.一般而言,信息处理不包含____。
A.查明信息的来源与制造者B.信息的收集和加工C.信息的存储与传递D.信息的控制与传递6. 信息是一种____。
A. 物质B.能量 C. 资源D.能源7. 客观世界三大要素不包括。
A. 物质B.能量 C. 信息D.人8. 以下不属于信息产业。
A. 网卡制造厂B.软件公司 C. 电信局D.汽车制造厂9.二进制数逻辑运算“(10010110B OR 00110011B)AND 11111111B”的结果是。
第 1 页 共15 页 选修2-3 第一章章节习题集1.1 分类加法计数原理与分步乘法计数原理 一、课时过关·能力提升1.某校举办了一次教师演讲比赛,参赛的语文老师有20人,数学老师有8人,英语老师有4人,从中评选出一个冠军,则可能的结果种数为( ) A.12B.28C.32D.640解析:由分类加法计数原理得,冠军可能的结果种数为4+8+20=32. 答案:C2.如果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平行,那么称此直线与平面构成一个“平行线面组”.在一个长方体中,由两个顶点确定的直线与含有四个顶点的平面构成的“平行线面组”的个数是( ) A .60B .48C .36D .24解析:长方体的6个表面构成的“平行线面组”有6×6=36个,另含4个顶点的6个面(非表面)构成的“平行线面组”有6×2=12个,共36+12=48个,故选B . 答案:B3.某人有3个不同的电子邮箱,他要发5封电子邮件,不同发送方法的种数为( )A.8B.15C.35D.53 解析:每封电子邮件都有3种不同的发送方法,共有35种不同的发送方法. 答案:C4.已知直线方程Ax+By=0,若从0,1,2,3,5,7这6个数字中每次取两个不同的数作为A ,B 的值,则可表示出的不同直线的条数为( ) A.19B.20C.21D.22解析:当A 或B 中有一个为零时,则可表示出2条不同的直线;当AB ≠0时,A 有5种选法,B 有4种选法,则可表示出5×4=20条不同的直线.由分类加法计数原理知,共可表示出20+2=22条不同的直线. 答案:D5.五名护士上班前将外衣放在护士站,下班后回护士站取外衣,由于灯光暗淡,只有两人拿到了自己的外衣,另外三人拿到别人外衣的情况有( ) A.60种B.40种C.20种D.10种解析:设五名护士分别为A,B,C,D,E.其中两人拿到自己的外衣,可能是AB,AC,AD,AE,BC,BD,BE,CD,CE,DE 共10 种情况,假设A,B 两人拿到自己的外衣,则C,D,E 三人不能拿到自己的外衣,则只有C 取D,D 取E,E 取C,或C 取E,D 取C,E 取D 两种情况.故根据分步乘法计数原理,应有10×10×2=202=20种情况. 答案:C6.将4位老师分配到3个学校去任教,共有分配方案( ) A .81种B .12种C .7种D .256种解析:每位老师都有3种分配方案,分四步完成,故共有3×3×3×3=81种. 答案:A7.从6名志愿者中选4人分别从事翻译、人分别从事翻译、导游、导游、导游、导购、导购、导购、保洁四项不同的工作保洁四项不同的工作,若其中甲、乙两名志愿者不能从事翻译工作,则选派方案共有( ) A .280种 B .240种 C .180种D .96种解析:由于甲、乙不能从事翻译工作,因此翻译工作从余下的4名志愿者中选1人,有4种选法.后面三项工作的选法有5×4×3种,因此共有4×5×4×3=240种,故选B 答案:B8.用0,1,2,3,4,5六个数字组成无重复数字的四位数,比3 542大的四位数的个数是( ) A .360B .240C .120D .60解析:因为3 542是能排出的四位数中千位为3的最大的数,所以比3 542大的四位数的千位只能是4或5,所以共有2×5×4×3=120个比3 542大的四位数. 答案:C9.圆周上有2n 个等分点(n 大于2),任取3点可得一个三角形,恰为直角三角形的个数为 .解析:先在圆周上找一点,因为有2n 个等分点,所以应有n 条直径,不经过该点的直径应有(n-1)条,这(n-1)条直径都可以与该点形成直角三角形,一个点可以形成(n-1)个直角三角形,而这样的点有2n 个,所以一共有2n (n-1)个符合题意的直角三角形. 答案:2n (n-1)10.如图所示,小圆圈表示网络的结点,结点之间的连线表示它们有网络联系,连线上标注的数字表示该段网线单位时间内可以通过的最大信息量,现从结点A 向结点B 传递信息,信息可以分开沿不同路线同时传递,则单位时间内传递的最大信息量为 .解析:由题图可知,从A 到B 有4种不同的传递路线,各路线上单位时间内通过的最大信息量自上而下分别为3,4,6,6,由分类加法计数原理得,单位时间内传递的最大信息量为3+4+6+6=19. 答案:1911.三人踢毽子,互相传递,每人每次只能踢一下,由甲开始踢,经过4次传递后,毽子又被传给甲,则共有种不同的传递方法.解析:分两类:第一类,若甲先传给乙,则有:甲→乙→甲→乙→甲,甲→乙→甲→丙→甲,甲→乙→丙→乙→甲3种不同的传法;同理,第二类,甲先传给丙,也有3种不同的传法.共有6种不同的传递方法. 答案:612.如图,一只蚂蚁沿着长方体的棱,从顶点A 爬到相对顶点C 1,求其中经过3条棱的路线共有多少条?解:从总体上看有三类方法:分别经过AB,AD,AA1从局部上看每一类又需分两步完成,故第一类:经过AB,有m1=1×2=2条;第二类:经过AD,有m2=1×2=2条;第三类:经过AA1,有m3=1×2=2条.根据分类加法计数原理,从顶点A到顶点C1经过3条棱的路线共有N=2+2+2=6条.13.用n种不同颜色的彩色粉笔写黑板报,板报设计如图所示,要求相邻区域不能用同一种颜色的彩色粉笔.当n=6时,该板报有多少种书写方案?解:第一步选英语角用的彩色粉笔,有6种不同的选法;第二步选语文学苑用的彩色粉笔,不能与英语角用的颜色相同,有5种不同的选法;第三步选理综视界用的彩色粉笔,与英语角和语文学苑用的颜色都不能相同,有4种不同的选法;第四步选数学天地用的彩色粉笔,只需与理综视界的颜色不同即可,有5种不同的选法.共有6×5×4×5=600种不同的书写方案.14.用0,1,0,1,……,9这十个数字,可以组成多少个满足下列条件的数?(1)三位整数;(2)无重复数字的三位整数;(3)小于500的无重复数字的三位整数;(4)小于100的无重复数字的自然数.解:由于0不能放到首位,可以单独考虑.(1)百位上有9种选择,十位和个位各有10种选法由分步乘法计数原理知,适合题意的三位数的个数是9×10×10=900.(2)由于数字不可重复,可知百位数字有9种选择,十位数字也有9种选择,但个位数字仅有8种选择,由分步乘法计数原理知,适合题意的三位数的个数是9×9×8=648.(3)百位数字只有4种选择,十位数字有9种选择,个位数字有8种选择,由分步乘法计数原理知,适合题意的三位数的个数是4×9×8=288.(4)小于100的自然数可以分为一位和两位自然数两类.一位自然数:10个.两位自然数:十位数字有9种选择,个位数字也有9种选择,由分步乘法计数原理知,适合题意的两位数的个数是9×9=81.由分类加法计数原理知,适合题意的自然数的个数是10+81=91.1.2 排列与组合1.2.1 排列一、课时过关·能力提升1.从集合{3,5,7,9,11}中任取两个元素,①相加可得多少个不同的和?②相除可得多少个不同的商?③作为椭圆=1中的a,b,可以得到多少个焦点在x轴上的椭圆方程?④作为双曲线=1中的a,b,可以得到多少个焦点在x轴上的双曲线方程?上面四个问题属于排列问题的是( )A.①②③④B.②④C.②③D.①④解析:∵加法满足交换律,∴①不是排列问题;∵除法不满足交换律,如,∴②是排列问题;若方程=1表示焦点在x轴上的椭圆,则必有a>b,a,b的大小一定;在双曲线=1中不管a>b还是a<b,方程均表示焦点在x轴上的双曲线,且是不同的双曲线.故③不是排列问题,④是排列问题.答案:B2.某年级一天有6节课,需要安排6门课程,则该年级一天的课程表的排法有( )A.66种B.36种C.种D.12种解析:本题相当于对6个元素进行全排列,故有种排法.答案:C3.设m∈N*,则乘积m(m+1)(m+2)2)……(m+20)可表示为 ( )A. B. C. D.解析:由排列数公式,=(m+20)(m+19)(m+18)…(m+1)m.答案:D4.某会议室共有8个座位,现有3人就座,若要求每人左右均有空位,则不同的坐法有( )A.12种B.16种C.24种D.32种解析:将三个人插入五个空位中间的四个空当中,有=24种坐法.答案:C5.用数字1,2,3,4,5组成的无重复数字的四位偶数的个数为( )A.8B.24C.48D.120解析:个位数字有种排法,十位、百位、千位有种排法,从而共=48个不同的四位偶数答案:C6.要排一个有5个独唱节目和3个舞蹈节目的节目单,如果舞蹈节目不排在开头,并且任意两个舞蹈节目不排在一起,则不同的排法种数是( )A. B. C. D.解析:第一步先排5个独唱节目共种;第二步排舞蹈,不相邻则用插空法,且保证不放到开头,从剩下5个空中选3个插空共有种,故一共有种.答案:C7.5名男生与2名女生排成一排照相,若男生甲必须站在中间,2名女生必须相邻,则符合条件的排法共有( )A.48种B.192种C.240种D.288种解析:(用排除法)将2名女生看作1人,与4名男生一起排队,有种排法,而女生可互换位置,所以共有种排法,男生甲插入中间位置,只有一种插法;而4男2女排列中2名女生恰在中间的排法共有种,这时男生甲若插入中间位置不符合题意,故符合题意的排列总数为=192.答案:B8.若一个三位数的十位数字比个位数字和百位数字都大,则称这个数为“伞数”.现从2,3,4,5,6,9这六个数字中任取3个数,组成无重复数字的三位数,其中“伞数”有 ( )A.120个B.80个C.40个D.20个解析:由题意知可按十位数字的取值进行分类:第一类,十位数字取9,有个;第二类,十位数字取6,有个;第三类,十位数字取5,有个;第四类,十位数字取4,有个.所以一共有=40个.答案:C9.张先生和王先生两对夫妇各带1名小孩一起到动物园游玩,购票后排队依次入园为安全起见,首尾一定要排两位爸爸,另外,两名小孩一定要排在一起,则这6人的入园排法共有 .解析:分三步完成:第1步,将两位爸爸排在两端,有种排法;第2步,将两名小孩看作一人与两位妈妈任意排在中间的三个位置,有种排法;第3步,两个小孩之间还有种排法.因此,这6人的入园排法共有=24种.答案:24种10.某校在高二年级开设选修课,其中数学选修班开了4个,选课结束后,有四名选修英语的同学甲、乙、丙、丁要求改修数学,为照顾各班平衡,数学选修班每班只接收1名改修数学的同学.那么甲不在(1)班,乙不在(2)班的分配方法有 .解析:先分甲,第一类,当甲在(2)班时,分配乙、丙、丁有种方法.第二类,当甲不在(2)班时,则甲有种分法,再分乙有种分法,分配丙、丁有种分法.因此,总共有=14种分法.答案:14种11.用1,2,3,4,5,6,7排成无重复数字的七位数,按下述要求各有多少个?(1)偶数不相邻;(2)偶数一定在奇数位上;(3)1和2之间恰好夹有一个奇数,没有偶数.解:(1)用插空法,共有=1 440个.(2)先把偶数排在奇数位上有种排法,再排奇数有种排法共有=576个.(3)1和2排列有种方法,在1和2之间放一个奇数有种方法,把1,2和相应奇数看成整体再和其余4个数进行排列有种排法,故共有=720个.12.一条铁路线上原有n个车站,为适应客运需要,新增加了m个车站(m>1),客运车票增加了62种,则原有多少个车站?现在有多少个车站?解:∵原有n个车站,∴原有客运车票种.又现有(n+m)个车站,∴现有客运车票种.由题设知:=62,∴(n+m)(n+m-1)-n(n-1)=62,∴2mn+m2-m=62,∴n=(m-1)>0,∴(m-1),∴62>m(m-1),即m2-m-62<0.又∵m>1,∴1<m<,∴1<m≤8.当m=2时,n=15.当m=3,4,5,6,7,8时,n均不为整数.∴n=15,m=2.∴原有车站15个,现有车站17个.1.2.2 组合一、课时过关·能力提升1.某高校外语系有8名志愿者,其中有5名男生,3名女生,现从中选3人参加某项测试赛的翻译工作,若要求这3人中既有男生,又有女生,则不同的选法共有( )A.45种B.56种C.90种D.120种解析:用排除法,不同的选法种数为=45.答案:A2.氨基酸的排列顺序是决定蛋白质多样性的原因之一,某肽链由7种不同的氨基酸构成,若只改变其中3种氨基酸的位置,其他4种不变,则不同的改变方法的种数为 ( )A.210B.126C.70D.35解析:从7种中取出3种有=35种取法,比如选出a,b,c种,再都改变位置有b,c,a和c,a,b两种,故不同的改变方法有2×35=70种.答案:C3.有15盏灯,要求关掉6盏,且相邻的灯不能全关掉,两端的灯不能关掉,则不同的关灯方法有( )A.28种B.84种C.180种D.360种解析:将9盏灯排成一排,关掉的6盏灯插入9盏亮灯的中间8个空隙中的6个空隙中,有=28种方法.答案:A4.某科技小组有6名学生,现从中选出3人去参加展览,至少有1名女生入选的不同选法有16种,则该小组中的女生人数为( )A.2B.3C.4D.5解析:设男生有x人,则女生有(6-x)人.依题意得=16,即x(x-1)(x-2)+16×6=6×5×4.解得x=4,故女生有2人.答案:A5.中小学校车安全引起社会的关注,为了彻底消除校车安全隐患,某市购进了50台完全相同的校车,准备发放给10所学校,每所学校至少2台,则不同的发放方案种数为( )A. B.C. D.解析:首先每个学校配送一台,这个没有顺序和情况之分,剩下40台;将剩下的40台像排队一样排列好,则这40台校车之间有39个空,对这39个空进行插空,比如说用9面小旗隔开,就可以隔成10部分.所以是在39个空中选9个空进行插空.故不同的方案种数为.答案:D6.已知一组曲线y=ax3+bx+1,其中a为2,4,6,8中的任意一个,b为1,3,5,7中的任意一个.现从这些曲线中任取两条,它们在x=1处的切线相互平行的组数为 ( )A.9B.10C.12D.14解析:y'=ax2+b,曲线在x=1处切线的斜率k=a+b.切线相互平行,则需它们的斜率相等,因此按照在x=1处切线的斜率的可能取值可分为五类完成.第一类:a+b=5,则a=2,b=3;a=4,b=1.故可构成2条曲线,有组.第二类:a+b=7,则a=2,b=5;a=4,b=3;a=6,b=1.可构成三条曲线,有组.第三类:a+b=9,则a=2,b=7;a=4,b=5;a=6,b=3;a=8,b=1.可构成四条曲线,有组.第四类:a+b=11,则a=4,b=7;a=6,b=5;a=8,b=3.可构成3条曲线,有组.第五类:a+b=13,则a=6,b=7;a=8,b=5.可构成2条曲线,有组.故共有=14组相互平行的切线.答案:D7.5个不同的球放入4个不同的盒子中,每个盒子中至少有一个球,若甲球必须放入A盒,则不同的放法种数是 ( )A.120B.72C.60D.36解析:将甲球放入A盒后分两类,一类是除甲球外,A盒还放其他球,共=24种放法,另一类是A盒中只有甲球,则其他4个球放入另外三个盒中,有=36种放法.故总的放法有24+36=60种.答案:C8.从7名志愿者中安排6人在周六、周日两天参加社区公益活动.若每天安排3人,则不同的安排方案共有 .(用数字作答)解析:第一步安排周六有种方法,第二步安排周日有种方法,故不同的安排方案共有=140种.答案:140种9.用数字0,1,2,3,4,5,6组成没有重复数字的四位数,其中个位、十位和百位上的数字之和为偶数的四位数共有 .(用数字作答)解析:分两种情况:第一类:个位、十位和百位上各有一个偶数,有=90个.第二类:个位、十位和百位上共有两个奇数一个偶数,有=234个,共有90+234=324个.答案:324个10.某餐厅供应盒饭,每位顾客可以在餐厅提供的菜肴中任选2荤2素共4种不同品种的菜.现在餐厅准备了5种不同的荤菜,若要保证每位顾客有200种以上的不同选择,则餐厅至少还需准备 种不同的素菜(结果用数值表示)解析:在5种不同的荤菜中选出2种的选择方式的种数是=10.若选择方式至少为200种,设素菜为x种, 则有≥200,即≥20,化简得x(x-1)≥40,解得x≥7.所以,至少应准备7种素菜.答案:711.在如图所示的四棱锥中,顶点为P,从其他的顶点和各棱中点中取3个,使它们和点P在同一平面内,不同的取法种数为 .解析:满足要求的点的取法可分为三类:第一类,在四棱锥的每个侧面上除点P外任取3点,有4种取法;第二类,在两个对角面上除点P外任取3点,有2种取法;第三类,过点P的侧棱中,每一条上的三点和与这条棱异面的两条棱的中点也共面,有4种取法.因此,满足题意的不同取法共有4+2+4=56种.答案:5612.在某种信息传输过程中,用4个数字的一个排列(数字允许重复)表示一个信息,不同排列表示不同信息.若所用数字只有0和1,求与信息0110至多有两个对应位置上的数字相同的信息个数.解:与信息0110至多有两个对应位置上的数字相同的信息包括三类:第一类,与信息0110恰有两个对应位置上的数字相同,即从4个位置中选2个位置相同,其他2个不同有=6个信息.第二类,与信息0110恰有一个对应位置上的数字相同,即从4个位置中选1个位置相同,其他3个不同有=4个信息.第三类,与信息0110没有一个对应位置上的数字相同,即4个位置中对应数字都不同,有=1个信息 由分类加法计数原理知,与信息0110至多有两个对应位置上的数字相同的信息个数为6+4+1=11.13.在6名内科医生和4名外科医生中,内科主任和外科主任各1名,现要组成5人医疗小组送医下乡,依下列条件各有多少种选派方法(1)有3名内科医生和2名外科医生;(2)既有内科医生,又有外科医生;(3)至少有1名主任参加;(4)既有主任,又有外科医生.解:(1)先选内科医生有种选法,再选外科医生有种选法,故选派方法的种数为=120.(2)既有内科医生,又有外科医生,正面思考应包括四种情况,内科医生去1人,2人,3人,4人,易得出选派方法的种数为=246.若从反面考虑,则选派方法的种数为=246.(3)分两类:一是选1名主任有种方法;二是选2名主任有种方法,故至少有1名主任参加的选派方法的种数为=196.若从反面考虑:至少有1名主任参加的选派方法的种数为=196.(4)若选外科主任,则其余可任选,有种选法.若不选外科主任,则必选内科主任,且剩余的四人不能全选内科医生,有种选法.故有选派方法的种数为=1911.3 二项式定理1.3.1 二项式定理一、课时过关·能力提升1.的展开式中倒数第3项的系数是( )A.·2B.·26C.·25D.·22解析:的展开式中倒数第3项为二项展开式中的第6项,而T6=·(2x)2··22·x-8.该项的系数为·22.答案:D2.的展开式中的常数项为-220,则a的值为 ( )A.1B.-1C.2D.-2解析:T k+1=·a k.∵T k+1为常数项,∴-k=0,∴k=3.∴·a3=-220,∴a=-1.答案:B3.对任意实数x,有x3=a0+a1(x-2)+a2(x-2)2+a3(x-2)3,则a2的值是( )A.3B.6C.9D.21解析:由已知x3=[2+(x-2)]3=·23+·22·(x-2)+·2·2·((x-2)2+(x-2)3.所以a2=·2=6.答案:B4.的展开式中含x3项的二项式系数为( )A.-10B.10C.-5D.5解析:T k+1=·x 5-k=(-1)k·x5-2k,令5-2k=3,则k=1故x3项的二项式系数为=5答案:D5.若(1+)5=a+b(a,b为有理数),则a+b等于 ( )A.45B.55C.70D.80解析:由二项式定理,得(1+)5=1+·()2+·()3+·()4+·()5=1+5+20+20+20+4=41+29,即a=41,b=29,故a+b=70.答案:C6.(1-)6(1+)4的展开式中x的系数是( )A.-4B.-3C.3D.4解析:方法一:(1-)6的展开式的通项为(-)m,(1+)4的展开式的通项为)n,其中m=0,1,2,…,6;n=0,1,2,3,4.令=1,得m+n=2,于是(1-)6(1+)4的展开式中x的系数等于·(-1)0··(-1)1··(-1)2·=-3.方法二:(1-)6(1+)4=[(1-)(1+)]4(1-)2=(1-x)4(1-2+x).于是(1-)6(1+)4的展开式中x的系数为·1+·(-1)1·1=-3.答案:B7.若x>0,设的展开式中的第3项为M,第4项为N,则M+N的最小值为 .解析:由T3=x,T4=,则M+N=≥2.当且仅当,即x=时,等号成立答案:8.二项式的展开式中,常数项的值为 .答案:0,1,2,……,n)的部分图象如图,则a= .9.已知(ax+1)n=a n x n+a n-1x n-1+…+a2x2+a1x+a0(x∈N*),点A i(i,a i)(i=0,1,2,解析:由展开式得T k+1=(ax)n-k=a n-k·x n-k,由题图可知a1=3,a2=4,即a=3,且a2=4,化简得na=3,且=4,解得a=.答案:10.求证:32n+3-24n+37能被64整除.证明:32n+3-24n+37=3×9n+1-24n+37=3(8+1)n+1-24n+37=3(·8n+1+·8n+…+·8+1)-24n+37=3×64(·8n-1 +·8n-2+…+)+24-24n+40=64×3(·8n-1+·8n-2+…+)+64.显然上式是64的倍数,故原式可被64整除11.(1)求(1+x)2(1-x)5的展开式中x3的系数;(2)已知展开式的前三项系数的和为129,这个展开式中是否含有常数项?一次项?如果没有,请说明理由;如果有,请求出来.解:(1)(1+x)2的通项为T r+1=·x r,(1-x)5的通项为T k+1=(-1)k·x k,其中r∈{0,1,2},k∈{0,1,2,3,4,5},令k+r=3,则有k=1,r=2;k=2,r=1;k=3,r=0.故x3的系数为-=5.(2)展开式的通项为T k+1=(x)n-k·=·2k·(k=0,1,2,…,n),由题意,得20+2+22=129所以1+2n+2n(n-1)=129,则n2=64,即n=8.故T k+1=·2k·(k=0,1,2,…,8),若展开式存在常数项,则=0,解之,得k=∉Z,所以展开式中没有常数项若展开式中存在一次项,则=1,即72-11k=6,所以k=6.所以展开式中存在一次项,它是第7项,T7=26x=1 792x.1.3.2 “杨辉三角”与二项式系数的性质一、课时过关·能力提升1.如果的展开式中各项系数之和为128,则展开式中含的项是( )A. B.C. D.解析:由的展开式中各项系数之和为128可得2n =128,n=7.其通项T k+1=(3x )7-k =(-1)k ·37-k,令7-=-3,解得k=6,此时T 7=.答案:C 2.的展开式中第8项是常数项,则展开式中系数最大的项是( )A.第8项B.第9项C.第8项、第9项D.第11项、第12项 解析:展开式中的第8项为)n-7为常数,即=0,解得n=21.故展开式中系数最大的项为第11项、第12项.答案:D 3.若(x+3y )n展开式的系数和等于(7a+b )10展开式中的二项式系数之和,则n 的值为( ) A.5B.8C.10D.15解析:(7a+b )10展开式的二项式系数之和为210,令x=1,y=1,则由题意知,4n =210,解得n=5.答案:A4.已知+2+22+…+2n =729,则的值等于( )A.64B.32C.63D.31解析:由已知(1+2)n =3n=729,解得n=6.则=32.答案:B5.(1+x )n(3-x )的展开式中各项系数的和为1 024,则n 的值为( ) A .8B .9C .10D .11解析:由题意知(1+1)n (3-1)=1 024,即2n+1=1 024,故n=9. 答案:B6.若(1-2x )2 015=a 0+a 1x+…+a 2 015x2 015(x ∈R ),则+…+的值为( ) A.2 B.0C.-1D.-2 解析:令x=0,则a 0=1,令x=,则a 0++…+=0,故+…+=-1.答案:C7.(x+1)9按x 的升幂排列二项式系数最大的项是( ) A .第4项和第5项 B .第5项 C .第5项和第6项 D .第6项解析:展开式中共有10项,由二项式系数的性质可知,展开式的中间两项的二项式系数最大,即第5项和第6项的二项式系数最大. 答案:C8.在(a-b )10的二项展开式中,系数最小的项是 .解析:在(a-b )10的二项展开式中,奇数项的系数为正,偶数项的系数为负,且偶数项系数的绝对值为对应的二项式系数,因为展开式中第6项的二项式系数最大,所以系数最小的项为T 6=a 5(-b )5=-252a 5b 5.答案:-252a 5b 59.设(x-1)21=a 0+a 1x+a 2x 2+…+a 21x 21,则a 10+a 11= . 解析:∵(x-1)21的展开式的通项为T k+1=x 21-k (-1)k ,∴a 10+a 11=(-1)11+(-1)10=-=-=0.答案:0 10.若(2x+)4=a 0+a 1x+…+a 4x 4,则(a 0+a 2+a 4)2-(a 1+a 3)2的值为 .解析:令x=1,得a 0+a 1+a 2+a 3+a 4=(2+)4,令x=-1,得a 0-a 1+a 2-a 3+a 4=(-2+)4,(a 0+a 2+a 4)2-(a 1+a 3)2=(a 0+a 1+a 2+a 3+a 4)·)·((a 0-a 1+a 2-a 3+a 4)=(2+)4(-2+)4=1. 答案:111.若(2x-3y )10=a 0x 10+a 1x 9y+a 2x 8y 2+…+a 10y 10,求:(1)各项系数之和;(2)奇数项系数的和与偶数项系数的和.解:(1)各项系数之和即为a 0+a 1+a 2+…+a 10,可用“赋值法”求解.令x=y=1,得a 0+a 1+a 2+…+a 10=(2-3)10=(-1)10=1.(2)奇数项系数的和为a 0+a 2+a 4+…+a 10,偶数项系数的和为a 1+a 3+a 5+…+a 9. 由(1)知a 0+a 1+a 2+…+a 10=1,①令x=1,y=-1,得a 0-a 1+a 2-a 3+…+a 10=510,②①+②得,2(a 0+a 2+…+a 10)=1+510,则奇数项系数的和为;①-②得,2(a 1+a 3+…+a 9))=11-5510,则偶数项系数的和为12.已知(+3x 2)n 展开式中各项系数和比它的二项式系数和大992.(1)求展开式中二项式系数最大的项; (2)求展开式中系数最大的项.解:令x=1得展开式各项系数和为(1+3)n =4n展开式二项式系数和为+…+=2n ,由题意有4n -2n=992.即(2n )2-2n -992=0,(2n -32)(2n+31)=0,解得n=5.(1)因为n=5,所以展开式共6项,其中二项式系数最大的项为第3项、第4项,它们是T 3=)3·(3x 2)2=90x 6, T 4=)2(3x 2)3=270.(2)设展开式中第k+1项的系数最大.由T k+1=)5-k ·(3x 2)k =3k,得⇒⇒≤k≤.因为k∈Z,所以k=4,所以展开式中第5项系数最大.T5=34=405.13.杨辉是中国南宋末年的一位杰出的数学家、教育家.杨辉三角是杨辉的一项重要研究成果,它的许多性质与组合数的性质有关,杨辉三角中蕴藏了许多优美的规律.如图是一个11阶杨辉三角:(1)求第20行中从左到右的第4个数;(2)在第2斜列中,前5个数依次为1,3,6,10,15;第3斜列中,第5个数为35.显然,1+3+6+10+15=35.事实上,一般的有这样的结论:第m斜列中(从右上到左下)前k个数之和,一定等于第m+1斜列中第k个数.试用含有m,k(m,k∈N*)的数字公式表示上述结论,并给予证明.解:(1)=1 140(2)+…+,证明如下:左边=+…++…+=…==右边.。
第1章自测练习题参考答案一、判断题(正确Y,错误N)1.信息是认识主体所感知或所表述的事物运动及其变化方式的形式、内容和效用。
2.信息就是数据。
3.知识来源于信息。
4.信息是可以交换的。
5.信息处理的本质是数据处理。
6.经加工后的信息一定比原始的信息更能反映现实的最新状态。
7.信息技术是指用来取代人们信息器官功能,代替人类进行信息处理的一类信息技术。
8.集成电路芯片的集成度越高,其工作速度就越快。
9.集成电路按用途可分为通用和专用两类,PC机中的存储器芯片属于专用集成电路。
10.现代微处理器都是大规模集成电路。
11.现代通信指的是使用电波或光波传递信息的技术。
通信的任务就是传递信息。
12.通信就是传递信息,因此书、报、磁带、唱片等都是现代通信的媒介。
13.通信系统中的发送与接收设备称之为“终端”。
14.在通信系统中,计算机既可以用作信源也可以用作信宿,接收和发送的都是数字信号。
15.通信系统中信源和信宿之间必须存在信道,才能实现信息的传输。
16.光纤是绝缘体,不受外部电磁波的干扰。
17.微波可以按任意曲线传播。
18.微波可以经电离层反射传播。
19.与同轴电缆相比,双绞线容易受到干扰,误码率较高,通常只在建筑物内部使用。
20.光纤通信、微波通信、卫星通信、移动通信,它们的任务都是传递信息,只是其传输介质和技术各有不同。
21.微波中继站之间的距离大致与塔高平方成正比。
一般为50公里左右。
22.中低轨道通信卫星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
23.同步轨道上的卫星数目是有限的。
24.卫星通信是微波接力通信向太空的延伸。
25.传输信息量与传输速率是相同的概念。
26.模拟信号是随时间而连续变化的物理量,包含无穷多个值。
27.信道的带宽总是指信道上所能通过的信号的频带宽度。
28.FDM和TDM是指将任意多路信号复合在同一个信道中传输。
29.无线电广播中的中波段和短波段都采用调幅方式调制声音信号,而且都利用电离层反射传输信号。
整理时间:2020.06.20 国开学习系统各章节本章自测之习题答案第一章习题01.建筑力学在研究变形固体时,对变形固体做了什么假设?A. 连续性假设02.杆件的基本变形包括()B. 轴向拉压、剪切、扭转、弯曲03.杆件轴向伸长或缩短的变形称为()C. 轴向拉压04. 杆件轴线变为曲线的变形()B. 弯曲05.建筑力学的研究对象是()C. 杆件结构06.工程结构必需满足以下哪种条件?()D. 强度条件、刚度条件、稳定性条件07.一般认为以下哪种材料是不符合各向同性假设的?( D )A. 金属B. 玻璃C. 陶瓷D. 木材08.基于( D )假设,可假设构成变形固体的物质没有空隙地充满整个固体空间。
选择一项:A. 小变形假设B. 各向同性假设C. 均匀性假设D. 连续性假设09.基于( B )假设,可假设变形固体中各处的力学性能是相同的。
选择一项:A. 各向同性假设B. 均匀性假设C. 连续性假设D. 小变形假设10.基于( D )假设,可假设材料沿任意方向具有相同的力学性能。
选择一项:A. 小变形假设B. 均匀性假设C. 连续性假设D. 各向同性假设1.根据荷载的作用范围不同,荷载可分为( D )。
选择一项:A. 永久荷载和可变荷载B. 恒荷载和活荷载C. 静荷载和动荷载D. 集中荷载和分布荷载2.关于柔索约束,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
选择一项:A. 只能承受拉力,不能承受压力和弯曲B. 只能承受压力,不能承受拉力和弯曲C. 既能承受拉力,又能承受压力和弯曲D. 只能承受压力,不能承受拉力3.关于光滑圆柱铰链约束,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选择一项:A. 不能限制物体绕销钉轴线的相对转动B. 不能限制物体沿销钉轴线方向的相对滑动C. 能限制物体绕销钉轴线的相对转动D. 只限制两物体在垂直于销钉轴线的平面内任意方向的相对移动4.只限制物体向任何方向移动,不限制物体转动的支座为( D )。
选择一项:A. 可动铰支座B. 固定支座C. 定向支座D. 固定铰支座5.既限制物体沿任何方向运动,又限制物体转动的支座称为( B )。
章节测试题【答题】这个实验属于()。
A.对比实验B.代替实验C.模拟实验【答案】A【分析】本题考查实验的类型。
【解答】因为有种子在不同环境不同因素下的观察下,产生的结果不一样,所以是对比实验。
【答题】种子发芽需要的最基本条件有()。
A.光照、水分、温度和土壤B.光照、水分和土壤C.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空气【答案】C【分析】本题考查种子发芽的条件。
【解答】种子发芽需要的最基本条件有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空气。
1.【答题】我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是()。
A.黄石国家公园B.广东鼎湖山自然保护区C.卧龙自然保护区【答案】B【分析】本题考查自然保护区的知识点。
【解答】广东鼎湖山自然保护区是我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
2.【答题】冬天到了,并不是所有鸟类都飞到南方,有一些鸟类,比如麻雀、喜鹊会留在本地,这是因为()。
A.它们已经适应了本地环境B.它们无法飞那么远的距离C.它们会通过冬眠度过寒冬【答案】A【分析】本题考查环境的相关知识点。
【解答】不同生物有不同的适应环境的本领。
所以,麻雀、喜鹊在寒冷的冬天会留在本地。
3.【答题】在研究光照对种子发芽的影响时,需要保证()条件不变。
A.光照、水B.光照、温度C.水、温度【答案】C【分析】本题考查种子发芽的实验。
【解答】对照试验只能有一个因素改变。
其他的因素不变。
所以在光照因素改变的情况下。
水和温度不可以改变。
4.【答题】蚯蚓又叫“地龙”,它喜欢生活在()的土壤里。
A.干燥、明亮B.黑暗、潮湿C.干燥、明亮【答案】B【分析】本题考查蚯蚓的生活环境。
【解答】蚯蚓喜欢生活在黑暗、潮湿的环境中。
5.【答题】采用拟态的方式保护自己的动物是()。
A.枯叶蝶B.变色龙C.负鼠【答案】A【分析】本题考查拟态的相关知识点。
【解答】拟态是指一种生物模拟另一种生物或模拟环境中的其他物体从而获得好处的现象。
6.【答题】人类的栖息地是()。
A.家B.地球C.农村【答案】B【分析】本题考查地球的相关知识点。
大学《计算机网络》章节练习题及答案-第四章网络层第4章网络层一、选择题1.以下关于静态路由说法不正确的是()。
A.静态路由通常由管理员手工建立B.静态路由可以在子网编址的互联网中使用C.静态路由不能随互联网结构的变化而自动变化D.静态路由已经过时,目前很少有人使用2.关于数据报通信子网,下述说法()是正确的。
A. 第一个分组需要路由选择,其他分组沿着选定的路由传输B. 第一个分组的传输延迟较大,其他分组的传输延迟很小C. 每个分组都包含源端和目的端的完整地址D. 分组可以按顺序、正确地传输给目的站点3.下列关于虚电路子网和数据报子网的说法中,()是错误的。
A. 虚电路子网必须在通信前先建立连接B. 虚电路子网最大的优点是所传输的数据是按序的,且没有额外的延时C. 数据报子网采用的是存储转发机制,所以延时较大,且不可估计D. 数据报子网最大的缺点是途中每个节点都可能出故障,所以健壮性较差4.在分组交换网络和虚电路交换网络中,目的主机地址对于网络层的每个数据包来说,下列说法中,()是正确的。
A. 在分组交换网络中每个数据包必须携带完整的目的主机地址,而虚电路交换网络则不必B. 在虚电路交换网络中每个数据包必须携带完整的目的主机地址,而分组交换网络则不必C. 在分组交换网络和虚电路交换网络中,每个数据包都不必携带完整的目的主机地址D. 在分组交换网络和虚电路交换网络中,每个数据包都必须携带完整的目的主机地址5.为了数据传输,在网络的源节点和目的节点之间建立一条虚电路,它是( )。
A.逻辑通路,专用的B.物理通路,专用的C.逻辑通路,非专用的D.物理通路,非专用的6.完成路径选择功能是在OSI模型的()。
A.物理层B.数据链路层C.网络层D.运输层7.在互联网中,以下哪些设备需要具备路由选择功能?()A.具有单网卡的主机B.具有多网卡的宿主主机C.路由器D.以上设备都需要8.IP层的功能不包括()。
A.无连接的数据报传输B.数据报路由选择C.差错处理D.提供可靠连接9.如果多个互连局域网的高层协议不同,例如一种是TCP/IP协议,另一种是SPX/IPX协议,那么互连这些局域网必须选择()。
临床药物治疗学》附习题与答案第一章绪论(一)本章学习目标1.理解临床药物治疗学和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2.熟练掌握临床药物治疗学的基本概念与相关概念3.掌握临床药物治疗学的基本容与主要任务4.了解临床药物治疗学的发展概况(二)本章重点、要点临床药物治疗学的基本概念与相关概念(三)本章练习题或思考题:1. 名词解释1)药物治疗学2)药物3)临床药学2. 简答题:1)药物治疗学的容2)药物治疗学的任务第二章药物治疗的一般原则(一)本章学习目标1.掌握:药物治疗的逻辑过程,药物治疗方案的选择原则。
治疗药物的选择及给药方案调整。
2 .熟悉:影响病人治疗依从性的因素与用药指导原则。
3 .了解:药物处方的类型与书写要求。
(二)本章重点、要点治疗药物的选择及给药方案调整(三)本章练习题或思考题:1. 名词解释1)病人的依从性2)治疗窗2. 简答题:1)治疗药物选择的原则是什么?2)处方的类型有哪些?3. 论述题1)如何根据治疗窗和药时曲线的变化来调整给药方案?第八章特殊人群的药物治疗(一)本章学习目标1.掌握:孕妇、小儿和老年病人的生理特点及其对药物作用的影响2.熟悉:小儿药物治疗中的常见问题3. 了解:哺乳期用药应注意的问题,小儿剂量计算(二)本章重点、要点孕妇、小儿和老年病人的生理特点及其对药物作用的影响(三)本章练习题或思考题:1. 简答题:1)药物在乳汁中的排泄特点。
2)老年人生理特点及用药特殊性。
2. 论述题1)列举小儿特殊的药效学反应有哪些?第九章药物经济学原理与方法(一)本章学习目标1.掌握:药物经济学的基本概念与主要分析方法2 .熟悉:药物经济学评价的基本步骤3 .了解:药物经济学评价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二)本章重点、要点药物经济学的基本概念与主要分析方法(三)本章练习题或思考题:1. 名词解释1)药物经济学2)成本2. 简答题1)什么是最小成本分析?其前提是什么?第十一章神经系统常见病的药物治疗(一)本章学习目标1.掌握:目前临床主要治疗药物及疗效。
第一章练习题及答案(总26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第一章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1.一维势箱解的量子化由来()a. 人为假定b. 求解微分方程的结果c. 由势能函数决定的d. 由微分方程的边界条件决定的。
答案:d.2.下列算符哪个是线性算符()a. expb. ▽2c. sind.答案:b.3.指出下列哪个是合格的波函数(粒子的运动空间为0→+∞)()a. sinxb. e-xc. 1/(x-1)d. f(x) = e x ( 0≤ x ≤ 1); f(x) = 1 ( x > 1)23答案:b.4.基态氢原子径向分布函数D(r) ~ r 图表示( ) a. 几率随r 的变化b. 几率密度随r 的变化c. 单位厚度球壳内电子出现的几率随r 的变化d. 表示在给定方向角度上,波函数随r 的变化 答案:c.5.首先提出微观粒子的运动满足测不准原理的科学家是( )a.薛定谔b. 狄拉克c. 海森堡 c.波恩答案:c.6.立方势箱中22810ma h E 时有多少种状态( ) a. 11 b. 3 c. 7 d. 2答案:c.47.立方势箱在22812ma h E ≤的能量范围内,能级数和状态数为() ,20 b. 6,6c. 5,11d. 6,17 答案:c. 8.下列函数哪个是22dxd 的本征函数( ) a. mxe b. sin 2xc. x 2+y 2d. (a-x)e -x答案:a. 9.立方势箱中2287ma h E <时有多少种状态( ) a. 11 b. 3 c. 4 d. 2答案:c.10.立方势箱中2289ma h E <时有多少种状态( ) a. 11 b. 3 c. 4 d. 25答案:c.11.已知x e 2是算符x Pˆ的本征函数,相应的本征值为( ) a. i h 2 b. i h 4 c. 4ih d. πi h 答案:d.12.已知2e 2x 是算符xi ∂∂-的本征函数,相应的本征值为( )a. -2b. -4ic. -4ihd. -ih/π答案:d.13.下列条件不是品优函数必备条件的是( ) a. 连续 b. 单值 c. 归一 d. 有限或平方可积 答案:c.16.氢原子基态电子几率密度最大的位置在r=()处a. 0b. a0c. ∞d. 2 a0答案:a.的简并态有几个()17.类氢体系43ma. 16b. 9c. 7d. 3答案:a.18.对氢原子和类氢离子的量子数l,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它的取值规定了m的取值范围b. 它的取值与体系能量大小有关c. 它的最大取值由解R方程决定6d. 它的取值决定了轨道角动量M的大小答案:b.ψ的径向节面数为()21.He+体系321a. 4b. 1c. 2d. 0答案:d.ψ的径向节面数为()22.Li2+体系3pa. 4b. 1c. 2d. 0答案:b.23.类氢离子体系Ψ310的径向节面数为()a. 4 b. 1 c. 2 d. 0答案:b.24.若l = 3 ,则物理量M z有多少个取值()a. 2b. 3c. 5d. 7答案:d.725.氢原子的第三激发态是几重简并的()a. 6b. 9c. 12d. 16答案:d.26.由类氢离子薛定谔方程到R,○H,Ф方程,未采用以下那种手段()a. 球极坐标变换b. 变量分离c. 核固定近似d. 线性变分法答案:d.27.电子自旋是()28.具有一种顺时针或逆时针的自转b. 具有一种类似地球自转的运动c. 具有一种非空间轨道运动的固有角动量d. 因实验无法测定,以上说法都不对。
本章习题(附答案)一.选择题1.一定浓度的CH3COOH在下列溶剂中电离程度最大的是( )A. H2O B. 液氨 C. 液态HF D. 纯H2SO42.313K时,水的K w是3.8×10-14。
此时,c(H3O+)=1.0×10-7的水溶液是( )A. 酸性B. 中性C. 碱性D. 无法确定3.一般成年人胃液的pH值是1.4,正常婴儿胃液的pH值为5.0,问成人胃液中[H+]与婴儿胃液中[H+]之比是( )A. 0.284.在氨水中加入少量固体醋酸铵后,溶液的pH值将( )A.增大B.减小C.不变D.无法判断5.将pH=9.0与pH=5.0两种强电解质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pH值是( )A.7.00B.5.00C.8.00D.6.006.强电解质的特点是( )A.导电能力较强B.在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C.在溶液中不存在分子,完全电离为离子D.一般浓度时电离度较小7.下列几种物质在水溶液中不能电离的是( )A. KOHB. HNO3C. CCl4D. KClO38.欲使100毫升纯水的pH值由7变为4,所需0.1mol·L-1的HCl溶液的毫升数约为( )A.10.0B.1.0C.0.1D.0.05229. 使10ml H2SO4溶液的PH值由1变为2的方法可以是( )A.加100mlH2O稀释B.加10mlH2O稀释C.加10ml0.01mol/L NaOH溶液D.加45ml 0.01mol/L NaOH溶液10.将PH=2的某酸溶液与PH=12的KOH溶液等体积混和,所得溶液的PH值是( )A. 7B.≥7C.≤7D.>711.0.01mol/L NaOH溶液中H+浓度是0.0005mol/L Ba(OH)2溶液中H+浓度的( )A. 10倍B.20倍C.0.1倍D.0.05倍12.镁粉与一定量盐酸反应时,速率太快,为了减缓反应速率有不影响产生氢气的总量,可以加入的物质是( )A.H2OB.Na2CO3C.NaOHD.CH3COONa13.将pH值相同,溶液体积也相同的两种酸溶液(甲:盐酸;乙:醋酸)分别与锌反应,若最后有一溶液中有锌剩余,且放出的气体一样多,对此有如下判断:(1)反应所需时间乙<甲(2)开始时反应速率甲>乙(3)参加反应的锌的质量甲=乙(4)整个反应阶段的平均速率乙>甲(5)盛盐酸的容器中有锌剩余(6)盛醋酸的容器中有锌剩余以上判断正确的是( )A.(1)(2)(3)(5)B.(1)(3)(5)C.(2)(3)(6)D.(1)(3)(4)(5)14. 将体积都为10mL、pH都等于3的盐酸和醋酸,分别加水稀释至amL和bmL,测得稀释后两溶液的pH值都等于5,则a与b的关系是( )A.a=b=10mLB.a=b=1000mLC.a<bD.a>b15.欲使CH3COONa稀溶液中[CH3COO-]/[Na+]比值增大,可在溶液中(恒温)加少量的( )A.固体NaOH B.固体KOH C.固体CH3COONa D.固体NaHSO416.在常温下用水稀释0.1mol·L—1的CH3COONa溶液时,溶液中增大的是()A. [CH3COO—]B. [H+][OH—]C. [H+]/[CH3COOH]D. [OH—]17.在下列叙述中,能说明盐酸是强酸,醋酸是弱酸的是( )A.将pH=4的盐酸和醋酸分别稀释到pH=5时,醋酸所加的水多B.盐酸和醋酸都有可以用相应的钠盐与浓硫酸反应制取C.相同pH值的盐酸和醋酸溶液中分别加入相应的钠盐固体,醋酸的pH值变化大D.相同pH值的盐酸和醋酸分别跟锌反应时,产生氢气的越始速度相等18.已知一种[H+]=1×10-3 mol/L的酸和一种[OH-]=1×10-3mol/L的碱等体积混合后溶液呈酸性。
其原因可以是( )A.浓的强酸和稀的强碱反应B. 浓的弱酸和稀的强碱反应C.等浓度的强酸和弱碱反应D. 稀的强酸和浓的弱碱反应19.有一元酸和一元碱两种溶液,其pH分别为2和12 ,两溶液等体积混合后的pH为( )A.一定大于7 B.一定小于7 C.一定等于7 D.大于、小于或等于7都有可能20.中和相等体积、相同pH值的Ba(OH)2、NaOH、NH3·H2O三种溶液,所用相同浓度盐酸的体积分别为V1、V2和V3,则三者的关系为()A.V3 >V2 >V1B.V3 =V2 > V1C.V3 >V2 = V1D.V1 =V2 >V321. 在HAc溶液中,加入适量NH4Ac来抑制HAc的解离,这种作用为()。
(A)缓冲作用;(B)同离子效应;(C)盐效应;(D)稀释作用。
22. 欲抑制SnCl2的水解,可加入HCl,这种作用为()。
(A)缓冲作用;(B)同离子效应;(C)盐效应;(D)稀释作用。
23. 对0.1mol·L-1HAc溶液来说,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加入浓HAc,由于反应物浓度增加,平衡向右移动,HAc的解离度增大;(B)用水稀释,HAc的解离度减小;(C)加入少量NaOH,HAc的解离平衡向左移动;(D)加入少量HCl,HAc的解离度减小。
24. 欲配制pH=9.00的缓冲溶液,应选用()。
(A)NH2OH及其盐(K=9.1×10-9);(B)氨水及其盐(K=1.8×10-5);(C)HAc及其盐(K=1.75×10-5);(D)HCOOH及其盐(K=1.77×10-4)。
25. 下列各物质加到1L水中,能配制成缓冲溶液的是()。
(A)1molH2SO4和1molHCl;(B)1molNaOH和1molKOH;(C)1molNaOH和1molHCl;(D)1molHAc和0.5molNaOH。
二、判断题1. 当溶液的pH值大于4.4时,加入甲基橙指示剂,呈现黄色。
()2. 水的标准离子积常数不变。
()3. 弱酸的标准解离常数愈大,其解离度一定也愈大。
()4. 将HAc溶液稀释时,虽然其解离度 增大,但由于溶液稀释,c(H+)变小。
()5. 升高温度,可使一元弱酸弱碱盐的水解度增大。
()6. 一般说来,弱酸盐或弱碱盐的浓度越小,水解度越大。
()7. 酸式盐的pH值不一定大于7。
()8. 在缓冲溶液中加入少量强酸或强碱时,其pH值基本不变。
()9. 将缓冲溶液无限稀释时,其pH值基本不变。
()10. 某溶液被稀释之后,其pH值保持基本不变,则其必为缓冲溶液。
()三、填空题1. 在磷酸溶液中除____________分子外,还含有____________离子。
2. 配制Cu(NO3)2水溶液时应先________________,然后___________________。
3. pH值大于7的溶液_________(选填“一定”“不一定”“一定不”)是碱性溶液,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多元弱酸的电离平衡中,第一步电离度最大,最后一步电离度最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甲,乙两瓶氨水的浓度分别为1mol/L和0.1mol/L,则甲、乙两瓶氨水中[OH-]之比(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0,请说明理由:6. 将pH=8的NaOH溶液与pH=10的Ba(OH)2溶液等体积混合,则混合后溶液的pH=。
7. 某温度下,纯水中的[H+]=2.0×10-7mol/L,则此时[OH-]=mol/L。
8.将PH=3的某酸溶液稀释100倍,该溶液的PH值范围为,原因是。
9. 在0.10mol·L-1HAc溶液中,浓度最大的物种是________,浓度最小的物种是________;加入少量的NH4Ac(s)后,HAc的解离度将________;溶液的pH值将________。
10. 将0.40mol·L-1HAc与0.40mol·L-1NaAc溶液等体积混合,稀释至原体积的2倍,其溶液的c(H+)将________,pH值将________。
四、简答题1. 相同浓度的HCl和HAc溶液的pH值是否相同?为什么?请简要说明。
2. 分别在0.1mol·L-1氨水溶液中:(1)加入NH4Cl固体;(2)加入NaOH固体;(3)加入少量0.01mol·L-1HCl;(4)加水稀释。
其解离平衡是否受到影响:如何影响?其pH值如何变化?五、计算题1. 求0.1 mo1/L盐酸溶液的pH?2. 25mLPH=10的氢氧化钾溶液跟50mLPH=10的氢氧化钡溶液混合,混合液的PH是多少。
3. 体积pH=2.5的盐酸与10体积某一元强碱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则该碱溶液的pH是多少?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B2.C3.D4.B5.A6.C7.C8.C9.D 10.A11.C 12.A 13.D 14.C 15.B 16.C 17.C 18.B 19.C 20.C21.B 22.C 23.D 24.B 25.D二、判断题1.√2.√3.ⅹ4.√5.ⅹ6.ⅹ7.ⅹ8.√9.ⅹ 10.ⅹ三、填空题1. 水分子和磷酸分子;磷酸二氢根、磷酸氢根、磷酸根、氢离子、氢氧根离子。
2. 加入硝酸溶液;再溶解硝酸铜。
3. 不一定;若非在室温条件下,此时[H+]与[HO-]不一定相等。
4. 越到次级,弱酸酸性越弱,电离程度越低。
5. 小于;浓度越大,弱电解质电离度越小。
6. 8.77. 2.0×10-78. 3-5,强酸稀释100倍pH值增大2个单位,而稀释对弱酸pH值得影响会弱一些。
9. H2O;HO-;减小;增大10. 几乎不变;几乎不变√√ⅹ√ⅹⅹⅹ√ⅹⅹ四、简答题1、相同浓度的HCl和HAc溶液的pH值不相同,一般HCl溶液的pH值小于或等于HAc 溶液;因为盐酸是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发生完全电离,而HAc是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只发生部分电离,产生的H+,只有在无限稀释的HCl和HAc溶液相比较的情况下,二者pH值才可能相等,其他情况均不相同。
2. 分别在0.1mol·L-1氨水溶液中:(1)加入NH4Cl固体,由于同离子效应,氨水的电离度减小、电离平衡向左移动,pH值变小(2)加入NaOH固体,由于同离子效应,氨水的电离度减小、电离平衡向左移动,但pH值会由于强碱NaOH的加入而变大(3)加入少量0.01mol·L-1HCl,由于盐效应,氨水的电离度增大、电离平衡向右移动,pH值变大;(4)加水稀释,氨水的电离度增大、电离平衡向右移动,但由于稀释作用更明显pH值变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