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有限差分法的瞬态温度场计算误差研究_张涛
- 格式:pdf
- 大小:105.58 KB
- 文档页数:3
瞬态温度场是指物质系统内各个点上随时间变化的温度分布。
它涉及到在空间和时间的特定点的温度值的集合。
在数学上,这种变化通常被描述为时间与空间位置的函数。
对于瞬态温度场的计算,首要步骤是进行有限元离散化。
有限元的离散化程度会直接影响计算精度和计算效率。
当网格加密到一定程度后,计算精度的提高就不再明显,对于应力应变变化平缓的区域,没有必要细分网格。
瞬态温度场的计算通常涉及三维非稳态(瞬态)导热的情况,其中导热过程随时间变化。
这种计算需要使用能够处理时间依赖性的热传导方程。
在瞬态温度场分析中,常用的数值方法包括有限差分法、有限元法和有限体积法等。
这些方法能够将复杂的物理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从而方便求解。
具体计算的步骤和方法取决于所研究问题的具体条件和要求,例如边界条件、初始条件、材料的热物理性质等。
在实际计算中,通常需要使用数值计算软件如ANSYS、SolidWorks、COMSOL Multiphysics等来进行瞬态温度场的模拟和计算。
这些软件基于有限元分析方法,能够处理复杂的几何形状和边界条件,并能够模拟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需更多信息,建议查阅相关文献或咨询专业工程师。
温度场分布仿真计算方法温度场分布仿真计算方法温度场分布仿真计算方法是一种通过数值模拟和计算机仿真来预测和分析温度分布的方法。
它在工程设计、热力学研究和环境保护等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将介绍温度场分布仿真计算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常用技术。
温度场分布仿真计算方法的基本原理是建立一套数学模型来描述温度场的变化规律,并通过计算机程序对模型进行求解和模拟。
根据具体问题的需求和实际情况,可以选择不同的数学模型和计算方法。
常见的数学模型包括传热方程、能量守恒方程和流体动力学方程等。
计算方法主要包括有限差分法、有限元法和边界元法等。
有限差分法是最常用的一种计算方法。
它将温度场划分为若干个网格点,并通过计算相邻网格点之间的温度差来近似描述温度场的变化。
有限差分法的优点是计算简单,适用于各种尺度和几何形状的问题。
但是,它需要较密集的网格划分,以获得较精确的结果。
有限元法是一种更精确的计算方法。
它将温度场划分为若干个有限元素,通过求解每个元素上的温度分布来近似描述整个温度场。
有限元法的优点是可以灵活地处理复杂的几何形状和边界条件。
但是,它需要对模型进行离散化处理,计算量较大。
边界元法是一种特殊的计算方法。
它通过求解温度场的边界值来推导出整个温度场的分布。
边界元法的优点是计算量较小,适用于二维和三维问题。
但是,它对边界条件的要求较高,需要较精确的输入数据。
除了上述常用的计算方法外,还有一些其他的技术和方法可以用于温度场分布仿真计算,如Monte Carlo方法、遗传算法和人工神经网络等。
这些方法可以根据具体问题的需求进行选择和组合,以获得更准确和可靠的结果。
综上所述,温度场分布仿真计算方法是一种重要的工程分析工具。
它通过数值模拟和计算机仿真来预测和分析温度场的分布规律,为工程设计和科学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温度场分布仿真计算方法将更加精确和高效,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更好的解决方案。
有限差分法及热传导数值计算有限差分法(finite difference method)是一种常用的数值计算方法,可以用于求解热传导问题。
它基于热传导方程,通过将连续的热传导问题离散化成离散网格上的代数方程组,然后利用数值迭代方法求解方程组,得到热传导问题的数值解。
热传导方程描述了热量在物体内部传导的过程,它可以写成以下形式:∂T/∂t=α∇²T其中,T是温度场的分布,α是热扩散系数,∇²是拉普拉斯算子。
为了使用有限差分法求解热传导问题,我们需要将时间和空间进行离散化。
时间上,我们将连续的时间区间[0,T]分成N个子区间,每个子区间的长度为Δt,表示为t_i=iΔt,其中i=0,1,2,...,N。
空间上,我们将研究区域Ω划分为M个离散节点,每个节点的坐标为x_j,表示为x_j=jΔx,其中j=0,1,2,...,M。
在离散化后,我们可以用差分近似的方式来近似热传导方程。
对于时间上的导数,我们可以使用前向差分,即∂T(x_j,t_i)/∂t≈(T(x_j,t_{i+1})-T(x_j,t_i))/Δt对于空间上的二阶导数,我们可以使用中心差分,即∇²T(x_j,t_i)≈(T(x_{j-1},t_i)-2T(x_j,t_i)+T(x_{j+1},t_i))/Δx²将上述差分近似带入热传导方程中,我们可以得到如下的差分方程:(T(x_j,t_{i+1})-T(x_j,t_i))/Δt=α*(T(x_{j-1},t_i)-2T(x_j,t_i)+T(x_{j+1},t_i))/Δx²重新整理得到:T(x_j,t_{i+1})=T(x_j,t_i)+α*Δt*(T(x_{j-1},t_i)-2T(x_j,t_i)+T(x_{j+1},t_i))/Δx²这个差分方程可以用于迭代求解热传导问题。
我们可以根据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从t=0的初始时刻开始,按照时间步长Δt进行迭代计算。
瞬态电磁场分析计算方法研究一、瞬态电磁场基础概念瞬态电磁场是指随着时间变化的电磁场,由于其具有复杂性和强烈的非线性特性,分析瞬态电磁场需要非常精细的计算方法。
电磁场由电荷和电流产生,当电荷和电流变化快速时,将产生强烈的瞬态电磁场。
一些重要的应用领域,例如雷达,无线电通信,电力系统和电子设备等,都需要研究瞬态电磁场,因为它们具有许多微弱同时又非常重要的效应。
二、瞬态电磁场计算方法计算瞬态电磁场的方法可以分为两种,即数值法和解析法。
数值法基于数值模拟,可以模拟各种物理现象,包括电荷和电流的变化以及其对电磁场的影响。
解析法则基于解析模型,通过解析电磁场的方程来计算电磁场的分布。
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需要根据应用需求选择合适的方法。
1. 数值法(1) 有限差分法在有限差分法中,将计算区域离散成网格,然后将瞬态电磁场方程数值化。
有限差分法是瞬态电磁场计算最常见也是最简单的方法,其精度可以通过增加网格的数目来提高。
有限差分法适用于简单的几何形状和小型模型。
(2) 有限元法有限元法可以处理不规则的几何形状和大型模型,其基本思想是将瞬态电磁场方程映射到连续的三角形或四边形元素上,然后用数学方法求解。
有限元法需要先进行预处理,即建立有限元模型、分解矩阵系数、处理边界条件等,因此计算复杂度较高。
(3) 时域积分法时域积分法可以直接处理瞬态电磁场方程,在时域内求解电流密度和电场分布,然后将其转换为频域的形式,在频域外推求得瞬态电磁场。
时域积分法适用于处理任意几何形状和复杂的电荷和电流形式,但计算复杂度很高。
2. 解析法(1) 分析解法分析解法是通过解析求解瞬态电磁场方程来计算电场的分布。
分析解法适用于特定的几何形状和边界条件,并且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解析解,因此适用于瞬态电磁场短时间内的快速计算,但不能用于计算较复杂的几何形状。
(2) 半解析解法半解析解法是结合有限元法和分析解法的优势而发展出来的一种方法。
它可以处理较复杂的几何形状,并且通过使用分析解法来处理区域内的一些部分,再用数值方法来处理其他部分。
基于有限差分方法的传热模型一、引言传热过程是物质内部或不同物质之间能量的传递。
了解和研究传热过程对于工程、地球、环境和生命科学等领域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传热过程的研究方法有很多,其中有限差分方法是一种常用的数值计算方法,广泛应用于传热模型的求解中。
本文将介绍有限差分方法在传热模型中的应用。
二、有限差分方法有限差分方法是一种数值计算方法,适用于解决偏微分方程。
其核心思想是将连续的微分方程转化为离散的代数方程,从而通过迭代计算得到近似解。
有限差分方法的优点是简单、直观、易于编程实现,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工程、科学和经济领域。
在传热领域中,有限差分方法被用来求解热传导方程、对流传热方程和辐射传热方程等。
有限差分方法的基本思想是将求解区域进行网格剖分,将连续的空间坐标离散化为有限个点。
然后通过近似替代微分方程中的导数项,转化为代数方程。
最常用的离散化方法是中心差分法,通过定义中心点的温度,并利用周围点的温度进行递推迭代,得到整个求解区域的温度分布。
三、传热模型传热模型是描述传热过程的数学模型。
传热过程通常由热传导方程、对流传热方程和辐射传热方程等组成。
有限差分方法被广泛应用于这些传热方程的求解中。
下面以热传导方程为例介绍有限差分方法在传热模型中的应用。
热传导方程描述了物质内部的热传导过程,其数学表达式为:∂u/∂t = k(∂^2u/∂x^2 + ∂^2u/∂y^2 + ∂^2u/∂z^2),其中u为温度场,t为时间,k为热导率。
通过有限差分方法,可以将热传导方程离散化为代数方程。
设求解区域为矩形,将空间坐标离散化为网格点(xi, yj),时间坐标离散化为时间步长Δt,应用中心差分方法可得到递推方程:u(i,j, n+1) = u(i,j,n) + k*Δt*(u(i+1,j,n) -2*u(i,j,n) + u(i-1,j,n) + u(i,j+1,n) -2*u(i,j,n) + u(i,j-1,n)), 其中n为时间步长下标。
基于有限差分法的磨削温度场模拟
王学智;于天彪;孙雪;张校通;王宛山
【期刊名称】《中国工程机械学报》
【年(卷),期】2015(013)002
【摘要】针对磨削区温度难测量的现实情况,采用有限差分法,以测定实际磨削力为前提,对干磨削条件下的磨削区温度场进行了研究.该方法能够快捷清晰地显示温度场的分布规律以及磨削区的最高温度.结果表明:磨削深度方向的磨削温度变化比较剧烈,1 mm内的平均温度梯度为381.3℃·mm-1,最高温度梯度达到833.9℃·mm-1.这为提前预知磨削温度以及进一步探讨和抑制磨削热损伤打下了良好基础.【总页数】7页(P124-129,167)
【作者】王学智;于天彪;孙雪;张校通;王宛山
【作者单位】东北大学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辽宁沈阳110819;东北大学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辽宁沈阳110819;东北大学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辽宁沈阳110819;东北大学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辽宁沈阳110819;95905部队机务大队,辽宁锦州121018;东北大学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辽宁沈阳11081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G580.1
【相关文献】
1.一频率域弹性波场模拟中高阶有限差分法的精度对比与改进策略 [J], 马超;沈金松;李曦宁
2.基于有限元及有限差分法的超声空化场模拟 [J], 唐海波
3.起伏层状介质中曲线网格有限差分法与射线法波场模拟对比研究 [J], 杨尚倍;白超英;何雷宇
4.起伏地表下基于改进BISQ模型双相介质中曲线网格有限差分法波场模拟 [J], 杨尚倍;白超英;周兵
5.准规则网格高阶有限差分法非均质弹性波波场模拟 [J], 李青阳;吴国忱;段沛然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不稳态导热采用有限差分法求解温度场不稳态导热问题是指系统的温度分布随时间变化的问题。
有限差分法是一种常用的数值求解方法。
设系统的温度分布为T(x, y, t),其中x和y分别表示空间坐标,t表示时间。
我们可以将空间离散为若干个网格点,将时间离散为若干个时间步长。
在有限差分法中,需要对系统的偏导数进行逼近。
常见的近似方法包括中心差分、向前差分和向后差分。
例如,对x方向的偏导数可以使用中心差分:\[ \frac{{\partial T}}{{\partial x}} \approx \frac{{T_{i+1, j} - T_{i-1, j}}}{{2 \Delta x}} \]其中,\(T_{i+1, j}\)表示网格点(i+1, j)处的温度,\(T_{i-1, j}\)表示网格点(i-1, j)处的温度,\(\Delta x\)表示网格间距。
同样地,对y方向的偏导数可以使用中心差分:\[ \frac{{\partial T}}{{\partial y}} \approx \frac{{T_{i, j+1} - T_{i, j-1}}}{{2 \Delta y}} \]对时间的偏导数可以使用向前差分:\[ \frac{{\partial T}}{{\partial t}} \approx \frac{{T_{i, j}^{(n+1)} - T_{i, j}^{(n)}}}{{\Delta t}} \]其中,\(T_{i, j}^{(n+1)}\)表示第n+1个时间步长时网格点(i, j)处的温度,\(T_{i, j}^{(n)}\)表示第n个时间步长时网格点(i, j)处的温度,\(\Delta t\)表示时间步长。
将上述近似代入到热传导方程中,可以得到用有限差分法计算的温度场的更新公式:\[ T_{i, j}^{(n+1)} = T_{i, j}^{(n)} + \frac{{\alpha \Delta t}}{{\Delta x^2}} \cdot (T_{i+1, j}^{(n)} - 2 T_{i, j}^{(n)} + T_{i-1, j}^{(n)}) + \frac{{\alpha \Delta t}}{{\Delta y^2}} \cdot (T_{i, j+1}^{(n)} - 2 T_{i, j}^{(n)} + T_{i, j-1}^{(n)}) \]其中,\(\alpha\)表示热扩散系数。
基于有限差分的高温防护服温度分布研究作者:姜东昊来源:《信息技术时代·中旬刊》2019年第01期摘要:本文针对高温作业专用服装设计的问题,运用一维非稳态导热方程以及有限差分法,将温度分布设置为因变量,时间和环境温度为自变量,基于傅里叶热传导方程构建了温度随时间和空间分布三维模型。
首先由皮肤表面测量温度数据确定第Ⅳ层内表面温度分布,进而经四次迭代得到一层织物热传导的温度分布,得出织物交界面处的温度分布,最后拟合出温度全局随时间和空间分布模型。
关键词:热传导;有限差分;温度分布引言在高温环境下工作时,人们需要穿着专用服装以避免灼伤。
在设计工作服时,首先要考虑穿戴方便和重量问题,因而厚度要控制在合理范围内,而综合考虑降低研发成本、缩短研发周期,这些因素将成为主要约束条件。
本文研究的高温作业专用服装由三层织物材料构成,记为I、II、III 层,经调查对比得知其中Ⅰ层和Ⅱ层是特殊织物层,III 层是热管液体层。
而Ⅲ层与皮肤之间还存在空隙,将此空隙记为 IV 层。
1模型准备假设每一层织物的物理模型均为一个表面积为2m²的平面,并且在同一平面上各点温度处处相同,首先考虑皮肤表面温度和第Ⅳ层温度之间的关系,由于涉及到人体散热的恒温控温过于复杂,因而要尽可能简化模型;得出第Ⅳ层温度分布之后,问题化简成为相同结构、不同参数、迭代四次的简易模型。
分别得出四个织物层的温度分布之后,整体温度分布由四组数据拼接即可得出。
暂时不考虑外界温度和厚度的改变对温度分布的影响。
2温度分布三维模型2.1有限差分法有限差分法是在给定导热系数、热容和密度的情况下,建立一个偏微分方程公式,得出一个温度分布随距离递推的函数关系,进而对原始数据进行生成处理来寻找系统变动的规律,参数更换可以反应对象特征并得到一系列的数量值,而用上一层的边缘分布作为下一层的初始分布,层层推算,直到完成仿真目标为止。
设Ⅳ层与皮肤交界处温度与皮肤温度存在唯一正相关关系,则由人体透过衣服的热流公式:其中Q为透过服装的热流,即体表散失的热流;λ为服装的导热系数;δ为服装厚度。
基于有限差分的高温防护服温度分布研究【摘要】本文基于有限差分方法研究了高温防护服的温度分布情况。
在介绍了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接着在首先介绍了有限差分方法及其在热传导问题中的应用,然后分析了高温防护服的研究现状,建立了基于有限差分的温度分布模型,并进行了数值模拟和结果分析,最后提出了高温防护服的优化设计方案。
结论部分总结了研究成果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高温环境下的工作人员提供更有效的防护措施,保障其安全和健康。
【关键词】关键词:有限差分方法、高温防护服、温度分布、数值模拟、优化设计、热传导问题、研究成果、未来研究方向。
1. 引言1.1 背景介绍高温环境下工作者长时间工作容易受到高温伤害,因此高温防护服的研发及优化设计成为研究的焦点。
目前,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对工作环境安全的重视,高温防护服在各个行业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高温防护服的设计不仅要考虑到舒适性和透气性,还需要保证工作者在高温环境下的安全性能。
有限差分方法是一种常用的数值模拟方法,它在热传导问题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通过建立高温防护服的温度分布模型,可以更好地了解高温防护服在不同工作环境下的热传导规律,为高温防护服的优化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基于有限差分的高温防护服温度分布研究,探究高温环境下防护服的热传导特性,分析热量在服装内部的传播规律,为设计和优化高温防护服提供理论依据。
具体目的包括:一是建立高温环境下防护服的温度分布模型,揭示服装内部各部位温度分布的规律,为优化设计提供参考;二是通过数值模拟和结果分析,验证模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并进一步探讨影响温度分布的因素;三是通过研究成果,为高温工作环境下的工作者提供更加舒适和安全的防护服设计方案,提高工作效率和保障工作者的健康。
通过本研究,可以有效改善现有高温防护服的设计缺陷,减轻工作者在高温环境下的劳动强度,提高整体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1.3 研究意义高温防护服在各个行业中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高温环境下工作的人员。
瞬态热传导方程含义
摘要:
1.瞬态热传导方程的定义
2.瞬态热传导方程在工程领域中的应用
3.求解瞬态热传导方程的方法
4.瞬态热传导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案例分析
5.瞬态热传导方程对我国工程技术发展的影响
正文:
瞬态热传导方程是描述固体材料内部热量传递过程的偏微分方程。
在工程领域中,瞬态热传导方程广泛应用于材料的热处理、电子散热、建筑节能等方面。
通过求解瞬态热传导方程,可以预测和优化材料在不同温度下的性能,为实际工程问题提供理论指导。
求解瞬态热传导方程的方法主要有有限差分法、有限元法、矩方法等。
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适用于不同的问题和场景。
例如,有限差分法适用于边界条件简单的问题,而有限元法则适用于复杂几何结构的问题。
在实际问题中,瞬态热传导方程的求解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在电子散热问题中,瞬态热传导方程可以帮助工程师优化散热器的结构,提高电子产品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在建筑节能领域,瞬态热传导方程可以指导建筑师设计保温性能更好的建筑结构,降低能源消耗。
瞬态热传导方程在我国工程技术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随着我国工程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瞬态热传导方程的研究和应用也将更加深入。
基于有限差分的高温防护服温度分布研究【摘要】本文基于有限差分方法,研究高温环境下防护服的温度分布,旨在提高防护服的热舒适性和安全性。
通过介绍有限差分方法和高温防护服的设计原理,建立了模拟温度分布的数学模型,对仿真结果进行了分析。
结合优化设计探讨,提出了改进高温防护服的设计方案。
研究成果表明,通过调整防护服材料和结构,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优化防护服的热传导性能,提高其热阻抗。
未来的研究方向包括优化防护服的透气性和舒适性,提高防护服在高温环境下的适用性,为工作人员提供更好的保护。
【关键词】有限差分、高温防护服、温度分布、研究、模拟、仿真、结果分析、优化设计、成果总结、未来研究方向。
1. 引言1.1 研究背景高温是许多工作环境中常见的一种环境因素,比如高温车间、高温地下矿山等。
在这些环境下,工作者需要穿着高温防护服来保护自己免受高温的伤害。
高温防护服的设计和性能直接影响到工作者的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传统的高温防护服设计主要是依靠经验和试错方法,这种方法存在着设计周期长、效率低、成本高等问题。
有限差分方法是一种数值计算方法,可以有效地模拟复杂的热传导问题,并对高温防护服的温度分布进行研究和优化设计。
通过有限差分方法,可以对高温防护服的材料、结构和特性进行模拟和分析,从而更好地了解高温防护服在不同工作环境下的温度分布情况。
这样可以帮助设计师设计出更加高效、安全的高温防护服,提高工作者的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基于有限差分的高温防护服温度分布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
通过深入研究高温防护服的温度分布规律,可以为高温环境下的工作者提供更好的保护和支持。
1.2 研究意义研究意义:高温环境下工作是一项常见但危险的工作。
在高温环境下,人体会出现中暑、晕厥等严重后果,因此高温防护服的设计和研究至关重要。
通过有限差分方法研究高温防护服的温度分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高温环境下人体的受热情况,为高温下工作环境的安全提供重要参考。
通过模拟温度分布的建模和仿真结果分析,我们可以评估不同设计方案下高温防护服的效果,为优化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热电偶传感器瞬态温度外推测试研究摘要:在传热学基本原理和航空热力学基本定理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利用有限差分外推法测量航空发动机内壁瞬态温度的方法。
通过不同深度的三枚同类型传感器,建立距离内壁一定距离的温度层的瞬态温度并建立了一个传热学一维传热模型。
利用有限差分逼近外推法,通过高等数学偏微分方程求解的方式外推出发动机内壁的瞬态温度的偏差分方程,利用傅里叶-冯•诺伊曼稳定性分析条件和拉克斯等价定理对其稳定性和收敛性进行分析。
通过MATLAB进行多组仿真证实该方法误差在可允许范围内,方法可行。
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该种方法误差率在4%到0.08%左右,误差量小。
与传统直接测量分析法相比,该方法安全可靠,形式简单,成本较低,测量精度较高,便于工程应用。
关键词:热电偶,航空发动机,有限差分外推,瞬态温度,MATLA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xtrapolation of the transient temperature thermocouple sensorAbstract: This paper presents a method of extrapolation in the finite-difference measurement of transient temperature of the inner wall of the aircraft engine on the basis of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heat transfer and aviation thermodynamic theorem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a heat transfer of one-dimensional heat transfer model. The use of extrapolation finite difference approximation, with the help of different depths of three of the same type of sensor, we can establish distance from the inner wall of a certain distance of the temperature stratification of transient temperature and Fourier - von Neumann stability analysis of conditions and the Lakes Equivalence Theoremits stability and convergence analysis. And we can launch of the inner wall of the transient temperature of the engine by way of Partial Differential Equations of Higher Mathematics. The MATLAB simulation confirmed that the method error in the allowable range, so the method of proof is correct.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error rate of the ways a small amount of error around 4% to 0.08%.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direct measurement analysis,this method is safe, reliable,Simple in form, lower costing and high measurement accuracy. This method is suitable for use in engineering.Keyword:Thermocouple, Aero-engine,Finite-difference extrapolation,Transient temperature, MATLA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目录1 绪论 (1)2 测试环境及问题 (1)2.1 现代航空发动机燃烧室内部环境 (1)2.2 国际通用测试用热电偶 (2)3 高温测试的外推法研究 (4)4 航空发动机燃烧室内壁数学模型 (5)4.1 数学模型的建立 (5)4.2 模型的传热学方程 (6)4.3 模型导热微分方程的单值性条件 (7)5 模型传热学微分方程的有限差分逼近法解析 (8)5.1 有限差分逼近 (8)5.2 计算结果的不稳定 (12)5.3 傅里叶-冯•诺伊曼稳定性分析 (15)5.4 收敛性 (17)5.5 截断误差 (18)6 有限差分逼近法的MATLAB实现 (19)7 总结 (27)参考文献: (28)致谢 (3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绪论航空发动机技术被誉为现代工业“皇冠上的明珠”,是一个国家科技、工业、经济和国防实力的重要标志,如何使航空发动机能够在高温、高压和高速条件下稳定工作是现代航空涡轮发动机对涡轮性能提出的最基本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