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水运发展3船舶技术发展史[1]
- 格式:pdf
- 大小:9.29 MB
- 文档页数:50
航海技术的演进历程航海技术是人类历史上一项重要的技术,它的发展和演进经历了漫长的历程。
从最初的简单工具到现代的先进技术,航海技术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本文将介绍航海技术的演进历程,包括早期的航海工具、航海技术的发展、现代航海技术的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早期的航海工具早期的航海工具非常简单,主要是以人力和简单的船只为主。
人们使用木船和竹筏进行海上航行,但是由于缺乏导航设备和气象知识,航行非常危险。
早期的航海家们只能依靠太阳、星星和海流等自然因素进行航行,这种航行方式被称为“看天吃饭”。
此外,他们还使用简单的罗盘、望远镜等工具进行航行,但是这些工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都很低。
二、航海技术的发展随着科技的发展,航海技术也得到了不断的改进。
船只的设计和制造得到了很大的改进,船只的承载力和航行速度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同时,导航设备和气象知识的进步也使得航海更加安全和可靠。
现代的航海技术已经不再是简单的看天吃饭,而是利用卫星定位、气象卫星、海洋监测等多种手段进行航行。
此外,现代航海技术还包括了船舶自动化、电子海图、船舶通信等多种先进技术。
这些技术的应用使得现代航海更加安全、高效和可靠。
三、现代航海技术的现状现代航海技术已经成为了全球贸易和航运的重要组成部分。
船舶自动化、电子海图、船舶通信等技术的应用使得船舶的运营更加高效和安全。
同时,现代航海技术还在环保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现代船舶采用了更多的环保技术和设备,如废气处理设备、燃油效率更高的发动机等,这不仅有利于保护环境,还有助于提高船舶的运营效率和竞争力。
此外,现代航海技术还在救援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随着海洋面积的不断扩大,海上救援工作变得越来越重要。
现代船舶配备了先进的救援设备和人员,可以在紧急情况下迅速采取救援行动,保障人员的生命安全。
四、未来的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未来的航海技术也将不断进步。
首先,随着卫星导航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未来的航海技术将更加依赖卫星导航系统。
中国船舶发展史简介
一、古代船舶
在古代,中国的船舶发展已经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早在几千年前,中国就已经开始制造木船,并且发展出了多种类型的船只,如战船、货船、渔船等。
在唐宋时期,中国的船舶制造技术已经达到了高峰,造船业也成为了当时的重要产业。
二、近代船舶
到了近代,中国的船舶发展逐渐受到西方工业革命的影响。
19世纪中叶,中国开始引进西方的造船技术和管理方法,中国的船舶制造逐渐走向现代化。
在20世纪初,中国船舶制造进入了黄金时期,各种类型的船只都在建造中。
三、现代船舶
随着全球化和海洋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的船舶制造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
在21世纪初,中国的船舶制造业已经成为了全球最大的船舶建造国家之一。
同时,中国的船舶也在不断地更新换代,向大型化、专业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四、未来船舶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未来的船舶将会更加注重环保和节能。
同时,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的船舶也将会更加智能化和自动化。
此外,未来的船舶也将会更加注重安全性和可靠性,提高船舶的安全性能。
总之,中国船舶发展史是一部悠久而辉煌的历史。
从古代的木船到现代的钢铁巨轮,再到未来的智能化船舶,中国的船舶制造业一直在不断创新和发展。
未来,中国的船舶制造业将会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为全球的海洋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船舶发展史船舶从史前刳木为舟起,经历了独木舟时代。
独木舟就是把原木凿空,人坐在上面的最简单的船,是由筏演变而来的。
虽然这种进化过程极其缓慢,但在船舶技术发展史上,却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毕竟独木舟已经具备了船的雏形。
接着,我们迈大了向海洋进军的脚部,迎来了木板船时代。
在中国,商代已造出有舱的木板船,汉代的造船技术更为进步,船上除桨外,还有锚、舵。
钢船时代的来临,为船舶的发展史刻写了新篇章。
1879年世界上第一艘钢船问世后,船舶的推进也由19世纪的依靠人力、畜力和风力(即撑篙、划桨、摇橹、拉纤和风帆)发展到使用机器驱动。
从此在船舶的世界里发出一个又一个的惊叹号: 1807年,美国的富尔顿建成第一艘采用明轮推进的蒸汽机船“克莱蒙脱”号,时速约为 8公里/小时;1839年,第一艘装有螺旋桨推进器的蒸汽机船“阿基米德”号问世,主机功率为58.8千瓦。
这种推进器充分显示出它的优越性,因而被迅速推广。
1868年,中国第一艘载重600吨、功率为288千瓦的蒸汽机兵船“惠吉”号建造成功。
1894年,英国的帕森斯用他发明的反动式汽轮机作为主机,安装在快艇“透平尼亚”号上,在泰晤士河上试航成功,航速超过了60公里。
———————————————————————————————————————————————约在1910年,出现了齿轮减速、电力传动减速和液力传动减速装置。
在这以后,船舶汽轮机都开始采用了减速传动方式。
1902,1903年在法国建造了第一艘柴油机海峡小船。
20世纪中叶,柴油机动力装置遂成为运输船舶的主要动力装置。
英国在1947年,首先将航空用的燃气轮机改型安装在海岸快艇“加特利克”号上,以代替原来的汽油机,其主机功率为1837千瓦,转速为3600转/分,经齿轮减速箱和轴系驱动螺旋桨。
这种装置的单位重量仅为2.08千克/千瓦,远比其他装置轻巧。
60年代先后,又出现了用燃气轮机和蒸汽轮机联合动力装置的大、中型水面军舰。
船的发展史。
船是人类最早使用的交通工具之一,其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
在人类历史的不同阶段,船的形态和功能不断演变,逐渐成为连接世界各地的重要工具。
下面将从船的起源、船的材料和设计、航海技术的进步以及现代船只的发展等方面,介绍船的发展史。
船最早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的船筏。
古代人类发现能够使用木材和植物材料制作简易船筏,以满足水上交通的需求。
船筏通常由多根木材或竹子捆绑在一起构成,由于没有船体,船筏的稳定性较差,只能用于短距离的沿岸航行。
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船的材料和设计也发生了重大变革。
古埃及人首次使用船体来增加稳定性,船体由木材制成,并使用植物纤维加固。
这种船只在红海和尼罗河上航行,为当时的贸易和旅行提供了重要的交通手段。
此后,古希腊和古罗马人改进了船的设计,引进了船帆和舵等装置,使船只的航行更加灵活和高效。
船舶的发展在中世纪得到了进一步的推动。
随着航海技术的进步,人们开始使用罗盘和航海图表等工具,以及制作更为耐用的船体材料,如铁和钢。
这些技术的应用使得航海距离更远,航行速度更快,从而推动了贸易和文化的交流。
此时期的著名船只包括北欧的维京战船和中国的宝船。
在近代,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船舶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蒸汽机和内燃机的应用使船只不再依赖于风力,大大提高了航行速度和效率。
同时,船体结构、推进系统和航行控制设备也得到了改进,使得船只更加安全和舒适。
这一时期的重要发明包括螺旋桨和钢铁船体等。
进入现代时代,船舶的发展越来越多地受到科技和工程的影响。
随着航空和铁路等交通方式的兴起,船舶在运输和旅行领域的地位逐渐下降。
然而,船舶工业仍在不断创新和发展。
现代船只采用先进的材料和设计,拥有更高的速度、更大的载重量和更好的环保性能。
例如,巨型油轮、豪华游轮和深海探测船等新型船只不断问世,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便利。
总结起来,船的发展史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的船筏,经历了船体、船帆、舵和航海工具的引进,以及蒸汽机和内燃机的应用等重要阶段。
航海的发展历程自古以来,海洋就是连接各个文明之间的纽带。
航海技术的发展和创新,是人类探索海洋、开发海洋、保障海洋安全的伟大事业。
本篇文章将从几个主要阶段阐述航海的发展历程,以飨读者。
一、航海技术的萌芽时期早期的航海活动可追溯到古代的腓尼基人和希腊人。
他们通过航行在地中海、爱琴海等地,从事商业贸易和殖民活动,初步了解了海洋的特点和规律。
在技术方面,早期的航海主要依赖于天然的工具,如罗盘、简易的帆船等。
这个时期的航海技术尚未形成系统,但却为后续的航海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远洋航行的兴起随着欧洲的崛起,远洋航行逐渐兴起。
葡萄牙和西班牙是最早进行远洋航行的国家之一。
他们通过长期的探索和实践,掌握了新的航海技术,如磁罗经、六分仪等,这些技术为远洋航行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此外,他们还进行了大规模的殖民扩张,将欧洲的影响力扩展到了美洲和亚洲等地。
这一时期的航海活动不仅推动了欧洲的崛起,也为世界各地的交流和融合提供了重要的平台。
三、现代航海技术的形成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航海技术也迎来了新的变革。
蒸汽船的出现,使得远洋航行更加便捷和高效。
随后,无线电通讯、导航卫星等高科技手段的应用,使得航海更加精准和安全。
此外,国际海事组织(IMO)的成立,也为航海安全和环境保护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这一时期的航海技术不仅推动了全球贸易的发展,也为人类探索海洋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四、现代航海技术的创新进入21世纪以来,航海技术不断创新和发展。
无人驾驶船只、自动化导航系统等新型技术不断涌现。
这些技术不仅提高了航行的效率,也降低了人工成本和风险。
同时,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节能减排、绿色航行等环保技术也在不断推广和应用。
这些创新为现代航海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未来的航海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五、结论航海的发展历程是人类探索海洋、开发海洋的重要历程。
从早期的天然工具到现代的高科技手段,航海技术的发展和创新经历了漫长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航海家们不断探索、创新和进取,为人类的发展和繁荣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世界船舶发展史(信息时间:2009-6-4 阅读次数:1828)船舶是指能航行或停泊于水域进行运输或作业工具,按不同的使用要求而具有不同的技术性能、装备和结构型式。
船舶在国防、国民经济和海洋开发等方面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船舶从史前刳木为舟起,经历了独木舟和木板船时代,1879年世界上第一艘钢船问世后,又开始了以钢船为主的时代。
船舶的推进也由19世纪的依靠人力、畜力和风力(即撑篙、划桨、摇橹、拉纤和风帆)发展到使用机器驱动。
1807年,美国的富尔顿建成第一艘采用明轮推进的蒸汽机船“克莱蒙脱”号,时速约为8公里/小时;1839年,第一艘装有螺旋桨推进器的蒸汽机船“阿基米德”号问世,主机功率为58.8千瓦。
这种推进器充分显示出它的优越性,因而被迅速推广。
1868年,中国第一艘载重600吨、功率为288千瓦的蒸汽机兵船“惠吉”号建造成功。
1894年,英国的帕森斯用他发明的反动式汽轮机作为主机,安装在快艇“透平尼亚”号上,在泰晤士河上试航成功,航速超过了60公里。
早期汽轮机船的汽轮机与螺旋桨是同转速的。
后约在1910年,出现了齿轮减速、电力传动减速和液力传动减速装置。
在这以后,船舶汽轮机都开始采用了减速传动方式。
1902~1903年在法国建造了一艘柴油机海峡小船;1903年,俄国建造的柴油机船“万达尔”号下水。
20世纪中叶,柴油机动力装置遂成为运输船舶的主要动力装置。
英国在1947年,首先将航空用的燃气轮机改型,然后安装在海岸快艇“加特利克”号上,以代替原来的汽油机,其主机功率为1837千瓦,转速为3600转/分,经齿轮减速箱和轴系驱动螺旋桨。
这种装置的单位重量仅为2.08千克/千瓦,远比其他装置轻巧。
60年代先后,又出现了用燃气轮机和蒸汽轮机联合动力装置的大、中型水面军舰。
当代海军力量较强的国家,在大、中型船舰中,除功率很大的采用汽轮机动力装置外,几乎都采用燃气轮机动力装置。
在民用船舶中,燃气轮机因效率比柴油机低,用得很少。
你了解船舶的发展史吗?
✎你了解船舶的发展史吗?
船是我们的祖先从荷叶和空心木漂浮在水上得到灵感而发明的,又从鱼鳍活动上得到启发,创造了橹。
早在5000年前,我们的祖先就知道用火烧的方法,把独木剜制成小舟。
从商代的图形文字我们可以看出,那时的舟就已经不是独木舟了,而是由木板制成的有船舱模样的舟,在图形文字上还可以看到像人立在船上撑篙的形状;在当时这已经是一种很大的进步了。
从西周时代开始,制造舟已经注意到了木材的选择;那时,舟还可以连起来搭成浮桥。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造船业就已经非常发达了。
在吴越地区有了专门造船的厂,叫作“船官”,造船的工人称
为“木客”;船也开始用于作战。
汉代时,造船的技术更为先进了,船只有了更多的用途,可分为:货艇、客船、渔舟、战舰等。
那时舟的构造已经相当完备,船上有舱房、梁槽、望楼、厕所,还有桨、锚、舵;还有16支桨的船,这大大加快了航行的速度。
那时的战船有戈船、楼船、桥舡。
以后,晋朝王滢大造战船;南齐祖冲之研究制造“千里船”;杨素制造了“五牙船”;唐代李皋还发明了用车轮代替槽桨的车船。
到了宋代,船舶的发展进入了鼎盛时期。
趣味链接:宋代的船舶技术
宋代的船舶已开始应用罗盘针;创造了能防止触礁后沉没的隔水舱;并创造出了十桅十帆的大型船舶。
当时我国的航海和造船技术在世界上也是最先进的,外国的船舶与我国的船舶相比,在技术上还是有很大的差距的。
因此,当时海上的航运几乎被我国的船舶所独占。
来源:中国文化。
船的发展史的演变过程船的发展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古代文明时期。
从最初的木筏到现代的巨型船只,船的演变过程经历了许多重要的里程碑和技术突破。
以下是船的发展史的演变过程的章节划分:一、古代船舶古代文明时期,人们开始使用简单的木筏和独木舟进行航行。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开始使用更复杂的船只,如双桨船和帆船。
这些船只主要用于渔业和贸易。
二、中世纪船舶中世纪时期,欧洲的商业和贸易活动开始繁荣。
为了满足商业需求,人们开始建造更大、更稳定的船只。
这些船只通常采用木质结构和帆布帆,被称为“大帆船”。
三、大航海时代大航海时代是船的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
在15世纪和16世纪,欧洲国家开始进行大规模的探险和殖民活动。
这些活动需要更大、更快、更强大的船只。
葡萄牙的卡拉维尔船和西班牙的加利昂船是这个时期最著名的船只。
四、工业革命时期工业革命时期,船的设计和建造经历了重大的变革。
蒸汽机的发明使得船只可以不再依赖风力,而是使用蒸汽动力进行航行。
这个时期的蒸汽船和铁船成为了主流。
五、现代船舶现代船舶是指20世纪以后的船只。
这个时期,船只的设计和建造变得更加科学和精细。
船只采用了更多的先进技术,如船体设计、推进系统、电子设备等。
现代船舶的种类和规模也变得更加多样化,从小型快艇到大型油轮和集装箱船。
总结:船的发展史经历了几千年的演变过程,从最初的木筏到现代的巨型船只。
每个时期都有其特点和重要的技术突破。
现代船舶的设计和建造已经变得更加科学和精细,船只的种类和规模也变得更加多样化。
船舶从史前刳木为舟起,经历了独木舟和木板船时代,1879年世界上第一艘钢船问世后,又开始了以钢船为主的时代。
船舶的推进也由19世纪的依靠人力、畜力和风力(即撑篙、划桨、摇橹、拉纤和风帆)发展到使用机器驱动。
1807年,美国的富尔顿建成第一艘采用明轮推进的蒸汽机船“克莱蒙脱”号,时速约为8公里/小时;1839年,第一艘装有螺旋桨推进器的蒸汽机船“阿基米德”号问世,主机功率为58.8千瓦。
这种推进器充分显示出它的优越性,因而被迅速推广。
1868年,中国第一艘载重600吨、功率为288千瓦的蒸汽机兵船“惠吉”号建造成功。
1894年,英国的帕森斯用他发明的反动式汽轮机作为主机,安装在快艇“透平尼亚”号上,在泰晤士河上试航成功,航速超过了60公里。
早期汽轮机船的汽轮机与螺旋桨是同转速的。
后约在1910年,出现了齿轮减速、电力传动减速和液力传动减速装置。
在这以后,船舶汽轮机都开始采用了减速传动方式。
1902~1903年在法国建造了一艘柴油机海峡小船;1903年,俄国建造的柴油机船“万达尔”号下水。
20世纪中叶,柴油机动力装置遂成为运输船舶的主要动力装置。
英国在1947年,首先将航空用的燃气轮机改型,然后安装在海岸快艇“加特利克”号上,以代替原来的汽油机,其主机功率为1837千瓦,转速为3600转/分,经齿轮减速箱和轴系驱动螺旋桨。
这种装置的单位重量仅为2.08千克/千瓦,远比其他装置轻巧。
60年代先后,又出现了用燃气轮机和蒸汽轮机联合动力装置的大、中型水面军舰。
当代海军力量较强的国家,在大、中型船舰中,除功率很大的采用汽轮机动力装置外,几乎都采用燃气轮机动力装置。
在民用船舶中,燃气轮机因效率比柴油机低,用得很少。
原子能的发现和利用又为船舶动力开辟了一个新的途径。
1954年,美国建造的核潜艇“鹦鹉螺”号下水,功率为11025千瓦,航速33公里;1959年,前苏联建成了核动力破冰船“列宁”号,功率为32340千瓦;同年,美国核动力商船“萨瓦纳”号下水,功率为14700千瓦。
船的历史发展一、早期船只早在远古时代,人类就已经开始探索如何在水上航行。
最早的船只是用木头简单地捆绑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浮动的平台。
随着人们对浮力原理的认知加深,他们开始在船只上安装有舷外浮材,以增加浮力,使其能够在水面上更稳定地航行。
二、古代船只古代的船只是由木材、皮革或稻草等自然材料制成。
随着贸易和战争的需要,船只开始变得越来越大,越来越复杂。
希腊和罗马人在地中海地区发展出了用于战争和贸易的强大船队。
他们开始使用帆来增加航行的距离和速度,从而开启了古代航海时代。
三、中世纪船只在中世纪,船只的发展受到了十字军东征和贸易的推动。
这个时期的船只,如威尼斯的"galley"和汉萨同盟的"cog",都十分具有特色。
同时,随着造船技术的进步,人们开始在船上安装火炮,使得战争成为船只的一个重要用途。
四、工业革命时期的船只工业革命时期,钢铁和蒸汽机的出现极大地推动了船只的发展。
这个时期出现了蒸汽船,它以煤炭为燃料,通过蒸汽机产生动力。
随着工业化的进程,船只开始变得越来越大,也越来越先进。
例如,1858年建造的“大东方号”被认为是第一艘现代化的大型轮船。
五、20世纪及以后进入20世纪后,船只的发展更为迅速。
随着石油工业的发展,人们开始使用石油作为燃料,进一步提高了船只的动力。
同时,航空母舰、潜艇等新型船只的出现也标志着海军力量的重大变革。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船只还使用了许多先进的设备和技术,如卫星导航、自动控制系统等。
六、船舶动力发展船舶的动力源从人力、风力发展到蒸汽机和内燃机。
如今,大多数船只使用柴油机作为动力源,但一些大型船舶和豪华游艇仍使用蒸汽机或燃气轮机。
此外,随着技术的发展,一些新型的动力源也逐渐出现,如电力推进系统、燃料电池等。
这些新型动力源更加环保、高效,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七、船舶材料演变从最早的木材、皮革到钢铁、铝合金等现代材料,船舶的材料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
世界船舶驾驶技术和航海术的发展脉络一、世界船舶驾驶技术的发展脉络船舶要进入江河湖海,必须利用船舶属具进行操纵以控制船舶航行的方向。
一开始,操船工具比较原始,常用篙撑着河底推船前进,或在岸上拉纤。
拉纤方式是目今某些急流中逆向行船的常用方法。
后来船的推进属具经历了短桨-长桨-橹-帆-明轮-螺旋桨;船的操纵属具经历了尾桨-梢-舵;船的停泊属具经历了矴-碇-椗-锚的发展历程。
当船舶进入茫茫大海之后,单是利用船舶属具无法使船舶定位,于是古代的人类就利用北极星辨别船位,从而专门确定船位的航海术得以发展。
直到公元12世纪才由中国人发明了航海指南针,于是使航海术由观测航海进入计量航海的阶段。
16-18世纪,由于六分仪和天文钟的发明,最终解决了测定海上航船的纬度和经度,人类又进入了数量航海的新阶段。
到了现代,虽导航仪器已十分先进,但是中国人于纪元初就已发明的舵却仍沿用至今。
二、世界航海术的发展梗概在内陆江湖中行驶的船舶由于周围陆标的引导,只要借助于船舶的驾驶属具,不难到达目的地。
可是船舶在一望无际的海洋上行驶,如何确定本船在海上的位置,就变得非常重要了,如果不能确定船位,必然要迷失方向。
在公元前数千年,世界上已出现了不少航海民族,他们在航海时只能按照太阳以及星星的位置确定船位,这就是最原始的天文导航。
但一到阴雨连绵的天气,整天不见太阳和星光,常使船员束手无策。
到了公元12世纪前后,中国人发明了航海指南针,从而使人们好天可借助太阳和星光,阴雨天借助于指南针可以辨别航行的方向。
使观察航海进入了计量航海的新世代。
后来出现了不同类型的测天仪,如阿拉伯人发明的星盘、牵星板、十字测天仪,中国人使用的牵星板,欧洲人使用的象限仪。
随着数字表的发明,人们开始利用它通过数学计算确定船位,从而使计量航海进入数字航海。
不过这适用于极少数掌握了诸多数字表的数学家,只有他们使用这一方法才游刃有余,对于一般海员无法掌握此类方法。
到了18-19世纪,随着测纬度的六分仪和测经度的天文钟发明之后,利用这两件航海仪器,海员精确确定船位的航海术才成了可能。
世界船舶发展史(信息时间:2009-6-4 阅读次数:1828)船舶是指能航行或停泊于水域进行运输或作业工具,按不同的使用要求而具有不同的技术性能、装备和结构型式。
船舶在国防、国民经济和海洋开发等方面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船舶从史前刳木为舟起,经历了独木舟和木板船时代,1879年世界上第一艘钢船问世后,又开始了以钢船为主的时代。
船舶的推进也由19世纪的依靠人力、畜力和风力(即撑篙、划桨、摇橹、拉纤和风帆)发展到使用机器驱动。
1807年,美国的富尔顿建成第一艘采用明轮推进的蒸汽机船“克莱蒙脱”号,时速约为8公里/小时;1839年,第一艘装有螺旋桨推进器的蒸汽机船“阿基米德”号问世,主机功率为58.8千瓦。
这种推进器充分显示出它的优越性,因而被迅速推广。
1868年,中国第一艘载重600吨、功率为288千瓦的蒸汽机兵船“惠吉”号建造成功。
1894年,英国的帕森斯用他发明的反动式汽轮机作为主机,安装在快艇“透平尼亚”号上,在泰晤士河上试航成功,航速超过了60公里。
早期汽轮机船的汽轮机与螺旋桨是同转速的。
后约在1910年,出现了齿轮减速、电力传动减速和液力传动减速装置。
在这以后,船舶汽轮机都开始采用了减速传动方式。
1902~1903年在法国建造了一艘柴油机海峡小船;1903年,俄国建造的柴油机船“万达尔”号下水。
20世纪中叶,柴油机动力装置遂成为运输船舶的主要动力装置。
英国在1947年,首先将航空用的燃气轮机改型,然后安装在海岸快艇“加特利克”号上,以代替原来的汽油机,其主机功率为1837千瓦,转速为3600转/分,经齿轮减速箱和轴系驱动螺旋桨。
这种装置的单位重量仅为2.08千克/千瓦,远比其他装置轻巧。
60年代先后,又出现了用燃气轮机和蒸汽轮机联合动力装置的大、中型水面军舰。
当代海军力量较强的国家,在大、中型船舰中,除功率很大的采用汽轮机动力装置外,几乎都采用燃气轮机动力装置。
在民用船舶中,燃气轮机因效率比柴油机低,用得很少。
你能想象古人们面对浩瀚的大海和奔腾的河流时,那种想要跨越这水浪的阻隔到达彼岸的欲望吗?这一强烈探究未知的渴望就是他制造出第一条船的基本动力。
远古时代,人们发现木头和捆扎起来的芦苇能浮在水上随水流移动。
在英国约克郡一个沼泽里,发掘出了一支公元前7500年的木桨。
这支桨一定是用来划一种中间掏空的独木舟的。
在荷兰发现了一只这样的独木舟,其年代约为公元前6300年。
这种独木舟用燧石制的工具挖成,可以做得相当大。
在英国发现的一只独木舟,长达16米,宽1.5米。
早期的埃及人和美索不达米亚人用芦苇造船,他们在芦苇上涂一层沥青,便在河流中用木桨划动航行。
不需要活动桨和固定舵的另外两种船出现得也很早,一种是爱尔兰人的柳条舟,船用柳条编成,蒙上兽皮,然后再涂上柏油。
另一种是充分的动物皮,打仗时兵士就乘这种船过河。
如今近东和中国黄河上游还有人乘这种用动物皮制作的船过河。
但是我们不知道最早的海上航行的船是什么时候建造的。
公元前3000年出现了带帆的芦苇船,公元前2000年,出现了有龙骨的木船。
这两种船是地中海东部的各族人当时进行沿海贸易的运输工具。
希腊时代曾出现了两种海船:一种是又大又结实但却有些笨的商船;一种是轻便得多的战船,这种战船从公元前6世纪起,船头上就有一个很大的金属撞角。
那时这种战船用来运海军,当两只敌对的战船一旦相接,双方的战士们就在船上展开战斗。
地中海地区各国的海上战术在长达2000年的时间里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化。
在1571年的勒颁多战役中,西班牙、威尼斯和罗马天主教各国的联军打败了奥斯曼土耳其,这是最后一次利用桨船进行的重要战役。
但很快,一种新研制成功的,多桅,多层甲板和厚装甲板的快速大帆船,取代了靠人力划动的桨船,使制海权从地中海转移到了西北欧、西班牙和葡萄牙人的手里。
桨船的统治时代结束了。
乘坐一人的牛皮划子在3000年前就有了,但直到20世纪仍在一些部落使用多桨划艇继承了过去的传统划船方法,并成为当今体育比赛中的一个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