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台州市高考历史总复习 专题 以中国近代史为例
- 格式:ppt
- 大小:8.60 MB
- 文档页数:33
2024年浙江省台州市历史高考仿真试题与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以下哪位历史人物被认为是“战国四君子”之一?A、孔子B、孟子C、孟尝君D、老子答案:C解析:战国四君子指的是孟尝君、平原君、信陵君和春申君,他们都是战国时期著名的贵族,以其礼贤下士著称。
因此,正确答案是C、孟尝君。
2、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A、鸦片战争B、戊戌变法C、义和团运动D、辛亥革命答案:A解析:鸦片战争(1840-1842年)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这场战争导致中国被迫签订《南京条约》,标志着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因此,正确答案是A、鸦片战争。
3、以下哪位历史人物被誉为“战国四公子”之一?A. 孟尝君B. 廉颇C. 信陵君D. 赵武灵王答案:A 解析:孟尝君是战国时期齐国的贵族,以其广结交游、礼贤下士而著称,与平原君、信陵君、春申君并称为“战国四公子”。
廉颇是赵国的将领,以勇猛著称;信陵君是魏国的贵族,以智谋闻名;赵武灵王是赵国的君主,以推行胡服骑射改革而知名。
因此,正确答案是A. 孟尝君。
4、以下哪项不是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A. 推翻了清朝统治B. 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C. 标志着中国进入了民主共和时代D. 使中国完全摆脱了列强的侵略和干涉答案:D 解析: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大政治变革,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它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标志着中国进入了民主共和时代。
然而,辛亥革命后中国并没有完全摆脱列强的侵略和干涉,列强依然在中国拥有广泛的权益和影响。
因此,D选项“使中国完全摆脱了列强的侵略和干涉”不是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正确答案是D。
5、题干:以下哪项不属于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A、造纸术B、指南针C、火药D、印刷术答案:A解析: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是指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和印刷术,而造纸术是其中之一,所以选项A不属于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
高考历史中国近代史复习指南一、掌握时间脉络中国近代史的时间跨度较大,事件繁多。
首先,我们需要清晰地梳理出时间脉络。
可以将这一时期划分为几个重要阶段:1、 1840 1860 年: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1861 1895 年:洋务运动兴起,中国近代工业开始起步,同时,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3、 1895 1901 年:戊戌变法试图进行政治改革,但以失败告终,随后八国联军侵华,签订《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4、 1901 1911 年: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未能挽救清政府的统治,辛亥革命爆发,推翻了清王朝。
5、 1912 1919 年:中华民国成立,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新文化运动兴起,传播了民主与科学思想。
6、 1919 1927 年:五四运动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中国共产党成立,国共第一次合作,进行了北伐战争。
7、 1927 1937 年:国共十年对峙,中国共产党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8、 1937 1945 年:全民族抗日战争,国共第二次合作,最终取得了胜利。
9、 1945 1949 年:解放战争,国民党统治垮台,新中国成立。
通过这样的阶段划分,能够让我们更有条理地理解和记忆历史事件的先后顺序和相互关系。
二、理解重要历史事件1、鸦片战争这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向中国走私鸦片,林则徐虎门销烟成为英国发动战争的借口。
战争以中国的失败告终,签订了《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的领土、司法、关税等主权遭到破坏,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太平天国运动这是一场由洪秀全领导的农民运动,试图推翻清政府的统治,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虽然运动最终失败,但它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同时也显示了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3、洋务运动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内部的一些有识之士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以“自强”“求富”为口号,创办了一批近代工业,如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
浙江省台州市高考历史试题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9题;共38分)1. (2分) (2018高三上·大连期末) 东周以前,“言姓者本于五帝,见于春秋者得二十有二”。
而在《孟子》一书中百姓一词共出现了十九次,而其中只有一次是指贵族,其他十八次均指平民布衣。
这一变化从本质上反映了()A . 贵族逐渐平民化B . 姓氏逐渐普及化C . 宗法制逐渐瓦解D . 社会逐渐平等化【考点】2. (2分) (2015高二上·双流期中) “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
仁,人心也,人者,政之本也,身者,人之本也,心者,身之本也,不造其本而从事其末,末不可得而治矣。
”对此材料理解准确的是()A . 为政根本在于得民心B . 修身正心方能国治C . 事功为本,修身为末D . 内心反省可明天理【考点】3. (2分) (2019高二下·长春期末) 中国历史悠久,古都众多。
以下古诗词描绘的古都与图2标号对应一致的是()图2A . 五陵少年金市东,银鞍白马度春风。
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
B . 流求大食更天表,舶交海上俱朝宗。
势须至此少休息,乘风径集番禺东。
C .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D .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考点】4. (2分)“三五步走遍天下,七八人百万雄兵”“咫尺地五湖四海,几更时万古千秋”,这些诗句是对下列中国哪种传统艺术特点的描述()A . 魔术B . 绘画C . 戏剧D . 杂技【考点】5. (2分) (2019高一下·晋中月考) 明清时期,在江南、华南的一些地区,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扩大,传统的粮食生产比重降低。
这一现象表明,明清时期上述地区()A . 农业生产出现衰退B . 农产品商品化趋势明显C . 普通农户收益锐减D . 人口变动导致粮食需求减少【考点】6. (2分)(2019·天水模拟) 近代时,“外交一词来源于西方,在其传入中国后,因其主要是官方和精英所用术语,传播渠道不畅,故在很长时期内,使用而不流通,流通而不流行。
高考历史复习专题二中国近代史教案课件www.5y 专题二中国近代史【XX年考纲要求】1.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两次鸦片战争:鸦片战争与中英《南京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
(删除三元里人民抗英)太平天国运动:定都天京;《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
甲午中日战争与八国联军侵华: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黄海海战;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辛丑条约》;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的斗争。
辛亥革命:中国同盟会的成立;武昌起义;中华民国的成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及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原表述为五四运动、中共“一大”和“二大”;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对社会变革的影响)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国共政权对峙:南昌起义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土地革命;红军长征和遵义会议。
抗日战争:九--八事变与七七事变;南京大屠杀等侵华日军的罪行;(原表述为南京大屠杀;侵华日军发动的细菌战和毒气战的罪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正面战场的抗战与敌后抗日斗争;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原因和历史地位。
(增加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解放战争:战略反攻与三大战役;(原表述为挺进大别山)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及其历史意义。
2.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洋务派近代工业的创办及其影响;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民国初期和国民政府前十年民族工业的发展;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的民族工业;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3.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新思想的萌发:林则徐与魏源的主张与实践;(增加林则徐与魏源的实践)“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增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维新思想:严复、康有为和梁启超的维新思想(原表述为严复、康有为、梁启超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历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