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持电动工具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正式)
- 格式:docx
- 大小:34.59 KB
- 文档页数:6
手持式电动工具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手持式电动工具是工业生产、建筑施工、家庭装修等领域常用的工具之一,但如果不正确使用,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为了保障使用人员的安全,制定并严格执行手持式电动工具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份针对手持式电动工具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供您参考。
一、使用前的准备1.购买品牌合格的手持式电动工具,并确保工具的外包装完整无损。
2.在使用手持式电动工具前,了解并熟悉其使用说明书,掌握工具的技术参数、安全注意事项等信息。
3.检查手持式电动工具的外观是否完好,切勿使用有明显破损或锈蚀的工具。
4.使用前检查电源电压是否与手持式电动工具的额定电压相符,杜绝使用低于额定电压的电源。
5.确认工作场所的环境是否适合使用手持式电动工具,并清理工作区域内的障碍物。
二、使用时的安全操作1.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安全帽、护目镜、耳塞、防护手套等。
2.在操作手持式电动工具前,应确保手部干燥,并远离可导电物体。
3.在使用手持式电动工具前,应确认工具的正常运转,并进行负荷试验。
4.使用手持式电动工具时,应确保插头与插座接触良好,不得使用带裸露电线的插头。
5.正确安装和调整刀具、磨石等附件,并确保其紧固可靠,以防止意外脱落。
6.使用手持式电动工具时,不得将电线靠近刀具及转动部件,以免造成触电和卡顿等意外。
7.使用手持式电动工具时,应保持专注,杜绝操作时分神或倦怠状态。
8.使用手持式电动工具时,应根据工具的特性和任务需求选择适当的工作方式和转速。
9.当任何故障出现时,应立即停止使用手持式电动工具,并进行维修或更换受损部件。
10.在手持式电动工具停止工作后,应及时拔掉电源插头,避免误触开关导致意外伤害。
三、维护保养与存放1.定期对手持式电动工具进行检查和维护,并按照说明书要求更换磨损严重的零部件。
2.在清洁手持式电动工具时,一定要将电源插头拔掉,并采用清洁棉布擦拭,不可用水洗涤。
3.使用新的手持式电动工具时,应先充满电池,然后完全放电再充电,以保证电池的寿命。
行业资料:________ 手持式电动工具安全操作规程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第1 页共8 页手持式电动工具安全操作规程1.手持式电动工具(以下简称工具)应有专人保管、定期检查,严格借用手持和登记建卡等管理制度。
2.工具使用前必须对外壳、手柄、电源线、插头、开关、接地或接零及保护装置进行认真检查,是否完整无缺、灵敏可靠,否则禁止使用。
3.使用工具同时必须配用相应的触电保安器和劳动保护用品。
4.在一般场所,应选用II类工具。
5.在潮湿的场所或金属构架上等导电性能良好的作业场所,必须使用II类或III类工具。
如果使用I类工具,必须装设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不大于30毫安,动作时间不大于0.1秒的漏电保安器。
6.在狭窄场所如锅炉、金属容器、管道内等,应使用III类工具,如果使用II类工具,必须装设额定漏电动作不大于15毫安,动作时间不大于0.1秒的漏电保安器。
工具的控制箱和电流联接必须放在外面,并设专人监护。
7.在湿热、雪雨以及存在爆炸性或腐蚀气体的场所,使用工具必须符合相应的防护等级的安全技术要求。
8.对工具及所属附件,非电气人员不得擅自拆修。
9.使用工具时用力均匀合理。
10.使用工具时,立足要平稳牢固。
严禁在梯子上或悬空作业。
11.拆接电源线由电气人员负责。
12.使用工具必须配有合格的漏电保安器设施,否则不准使用。
第 2 页共 8 页手持式电动工具安全管理规定1.0目的指导施工现场手持式电动工具的使用与管理,防止因操作不当而引起机具伤害事故。
2.0适用范围建筑施工过程中使用的各类手持式电动工具3.0可能的危险因素触电、机具伤害4.0职责4.1项目部或合约部负责购买的手持式电动工具必须外壳绝缘以及各类保护装置良好,皮线无破损,试运转正常,保险装置灵敏可靠。
4.2项目安全员负责工具使用过程中的监督、检查。
手持电动工具安全操作规程(完整版)文件编号:QY-JD-06版本:A-1编写:XXX审核批准实施日期:2010-4-1手持电动工具安全操作规程目的:本规程旨在确保手持电动工具设备及人员安全。
职责:各手持电动工具持有者负责工具的维修保养工作。
主要电气设备:电锤、手电钻、角向磨光机。
安全注意事项:1.一般场所选用II类工具。
如果使用I类工具,必须采用漏电保护器和安全隔离变压器。
否则使用者必须戴绝缘手套、穿绝缘靴或站在绝缘台(垫)上。
2.在潮湿场所或在金属构架上进行作业,应选用II类或III类工具。
如果使用I类工具,必须装设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不大于30毫安、动作时间不超过0.1秒的漏电保护器。
3.在狭窄场所(如锅炉、金属、金属管道内等)应选用III 类工具。
如果使用II类工具,必须装设额定漏电电流不大于15毫安、动作时间不超过0.1秒的漏电保护器。
4.使用前应检查工具外壳、手柄有无断裂和破损,接零(地)是否正确,导线和插头是否完好,开关工作是否正常灵活,电气保护装置和机械防护装置是否完好,工具转动部分是否灵活。
电锤安全操作规范:1.使用电锤时的个人防护:1.1 操作者要戴好防护眼镜,以保护眼睛。
当面部朝上作业时,要戴上防护面罩。
1.2 长期作业时要塞好耳塞,以减轻噪声的影响。
1.3 作业时应使用侧柄,双手操作,以防堵转时反作用力扭伤胳膊。
1.4 站在梯子上工作或高处作业应做好高处坠落措施,梯子应有人地面人员扶持。
2.作业前应注意事项:2.1 确认现场所接电源与电锤铭牌是否相符,是否接有漏电保护器。
2.2 钻头与夹持器应适配,并妥善安装。
2.3 钻凿墙壁、天花板、地板时,应先确认有无埋设电缆或管道等。
2.4 在高处作业时,要充分注意下面的物体和行人安全,必要时设警戒标示。
2.5 确认电锤上开关是否切断。
若电源开关接通,则插头插入电源插座时电锤将出其不意地立刻转动,从而可能招致人员伤害危险。
2.6 若作业场所在远离电源的地点,需延伸线缆时,应使用容量足够、安装合格的延伸线缆。
手持电动工具安全操作规程1、一般场所应选用Ⅱ类手持式电动工具并应装设额定触电动作电流不大于15mA,额定动作时间小于0.1s的漏电保护器,若采用Ⅰ类手持式电动工具,还必须作接零保护。
操作人员必须戴绝缘手套、穿绝缘鞋或站在绝缘垫上。
2、手持式电动工具的负荷线必须采用耐气候型的橡皮护套铜芯软电缆,并不得有接头。
禁止使用塑料花线。
3、使用砂轮的机具,应检查砂轮与接盘间的软垫并安装稳固,螺帽不得过紧,凡受潮、变形、裂纹、破碎、磕边缺口或接触过油、碱类的砂轮均不得使用,并不得将受潮的砂轮片自行烘干使用。
4、在潮湿地区或在金属构架、压力容器、管道等导电良好的场所作业时,必须使用双重绝缘或加强绝缘的电动工具。
5、使用刃具的机具,应保持刃磨锋利,完好无损,安装正确,牢固可靠。
6、在潮湿场所或金属构架上操作时,必须选用Ⅱ类手持式电动工具,并装设防溅的漏电保护器。
严禁使用Ⅰ类手持电动工具。
7、狭窄场所(锅炉、金属容器、地沟、管道内等)宜选用带隔离变压器的Ⅲ类手持式电动工具;若选用Ⅱ类手持式电动工具,必须装设防溅的漏电保护器。
把隔离变压器或漏电保护器装设在狭窄场所外面,工作时并有人监护。
8、非金属壳体的电动机、电器,在存放和使用时不应受压、受潮,并不得接触汽油等溶剂。
9、严禁超载使用。
作业中应注意音响及温升,发现异常应立即停机检查。
在作业时间过长,机具温升超过60℃时,应停机,自然冷动后再进行作业。
10、作业前的检查应符合下列要求:(1)外壳、手柄不出现裂缝、破损;(2)电缆软线及插头等完好无损,开关动作正常,保护接零连接正确牢固可靠;(3)各部防护罩齐全牢固,电气保护装置可靠。
11、机具起动后,应空载运转,应检查并确认机具联动灵活无阻。
作业时,加力应平稳,不得用力过猛。
12、作业中,不得用手触摸刃具、模具和砂轮,发现其有磨钝、破损情况时,应立即停机修整或更换,然后再继续进行作业。
13、机具转动时,不得撒手不管。
使用冲击电钻或电锤时,应符合下列要求:(1)作业时应掌握电钻或电锤手柄,打孔时先将钻头抵在工作表面,然后开动,用力适度,避免晃动;转速若急剧下降,应减少用力,防止电机过载,严禁用木杠加压;(2)钻孔时,应注意避开混凝土中的钢筋;(3)电钻和电锤为40%断续工作制,不得长时间连续使用;(4)作业孔径在25㎜以上时,应有稳固的作业平台,周围应设护栏。
手持电动工具安全操作规程1范围1.1本规程规定了手持电动工具操作的技术安全要求..1.2本规程适用于手持电动工具操作..2存在的危险源2.1工作服穿着不规范;衣服卷入高速运行的部件;导致人员受伤..2.2作业过程中未按要求佩戴防护眼镜;高速运行的部件卷起异物迸入眼睛;导致眼睛受伤..2.3作业过程中未按要求佩戴耳塞或耳罩;导致听力受损..2.4手持电动工具使用前或未定期进行绝缘检测;绝缘不良;导致触电.. 2.5手持电动工具的防护罩、盖、手柄缺失、破损或变形松动;导致人员受伤、触电..2.6手持电动工具无接地接零或接地接零失效;导致触电..2.7手持电动工具未进行空载试验即使用;工具存在故障;导致人员受伤..2.8在潮湿环境中使用手持电动工具;绝缘措施失效;导致触电..2.9手持电动工具电源线绝缘层破损;导致触电..2.10手持电动工具部件安装不牢固;运转过程中脱出;导致人员受伤.. 2.11手持电动工具电源线过长;在地面拖行未采取防护措施;绊倒人员;导致摔伤..2.12手持电动工具运行时间过长;部件过热;未暂停作业;导致工具发生故障..2.13未使用专门工具或未带手套;直接接触发烫部件;导致烫伤..2.14未带手套清理铁屑、木屑等物品;导致人员受伤..2.15工件固定不牢固;操作过程中发生位移;导致人员受伤、工具受损..2.16手持电动工具通电状态下;意外触碰工具启动键;工具突然运转;导致人员受伤..2.17非专业人员擅自拆卸和修理手持电动工具;工具状态失常;发生故障;导致人员受伤..2.18提拉手持电动工具电源线移动工具;或拔插头时猛拽电源线;致电源线受损;绝缘层破裂;导致触电、工具故障..2.19未按照作业性质、环境选用手持电动工具;工具受损;人员受伤、触电..2.20使用手持电动工具过程中;操作人员身体失去平衡;导致工具掉落、人员受伤..3操作人员要求3.1作业人员必须经过专门技术安全培训;熟悉手持电动工具原理、知识、操作方法..3.2熟悉作业现场特殊的安全要求..3.3熟悉本岗位的危险源及操作规程..4作业前4.1按照要求穿着工作服;做到领口紧、袖口紧、下摆紧..4.2根据作业性质;佩戴相应的防护眼镜、耳塞或耳罩;若面部朝上作业;需戴防护面罩..4.3确认手持电动工具外壳、手柄开关等完好;无裂缝;电源导线完整无破损..4.4确认防护罩、盖等装置完好;安装位置正确、牢固;无缺失、变形、松动、破损等现象..4.5确认手持电动工具绝缘检测在有效期内;应至少每半年或使用前进行一次绝缘检测..4.6确认手持电钻、电锤的钻头无变形、弯曲;角磨机的砂轮片无缺口、破损..4.7确认Ⅰ类和Ⅱ类手持电动工具已安装漏电保护器;灵敏可靠;Ⅰ类手持电动工具应有可靠的保护接地措施加强绝缘型除外..4.8清除作业区域内杂物;确保地面平坦;无障碍物..5作业中5.1确认现场电源电压、频率与手持电动工具铭牌标识相符..5.2手持电动工具启动后;先空载运行;检查并确认工具联动灵活无阻时再作业..5.3操作人员站在平稳处;保持身体平衡..5.4在锅炉内、金属容器、地沟、管道内等狭窄场所作业时;宜选用带隔离变压器的Ⅲ类手持电动工具;若选用Ⅱ类手持电动工具;必须装设防溅型漏电保护器;并将漏电保护器安装在狭窄场所外面;工作时有专人监护;使用的照明电压不得超过12V..5.5在一般场所作业时;应选用Ⅱ类手持电动工具并装设额定动作电流小于15mA;额定动作时间小于0.1s的漏电保护器;若选用Ⅰ类手持电动工具;还必须做接零保护;操作人员必须戴绝缘手套、穿绝缘鞋或站在绝缘板上..5.6手持电动工具电源线在地面拖行时;应采取防护措施;防止被碾压、绊倒人员..5.7作业时;加力应平稳;避免用力过猛;工件应固定牢固;防止作业过程中发生位移..5.8严禁提拉手持电动工具的电源线移动工具;或拔插头时猛拽电源线;防止电源线受损;绝缘层破裂..5.9作业过程中密切观察声响和工具温度变化;发现异常应立即停机进行检查;工具温度过高时;应暂停作业;待工具自然冷却后再继续作业..5.10作业过程中严禁用手触碰钻头、砂轮等部件;发现其有磨钝、变形、破损等情况时;应立即修整或更换;正常后再继续作业..5.11手持电动工具运行过程中;不得同时做其他工作;更不得撒手不管..5.12电钻和电锤为40%断续工作制;不得长时间连续使用..5.13出现意外停机时;应立即关闭手持电动工具上的开关;防止工具突然运转造成伤害..5.14作业过程中暂时不使用手持电动工具时;应关闭工具开关;断开电源;防止意外触碰工具启动键;工具突然运转;导致人员受伤..5.15清理铁屑、木屑及其他杂物时;应使用专门工具或戴手套;防止割伤..5.16接触发烫工件时;应使用专门工具或戴手套;防止烫伤..5.17严禁擅自拆卸工具的机械安全防护装置;严禁无安全防护装置作业.. 6作业后6.1清理手持电动工具;擦拭工具表面污物、尘土;保持整洁..6.2检查手持电动工具;确认手柄、机壳、电源线、插头、开关完好;机械防护装置、电气保护装置完好;工具转动部件灵活无障碍..6.3发生故障待维修或不能继续使用的手持电动工具;应明确标识..6.4清理作业现场;保持现场整洁..6.5将手持电动工具存放在干燥、无有害气体和腐蚀性化学品的场所..。
手持式电动工具安全操作规程一、引言本规程旨在保障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正确操作手持式电动工具,预防事故的发生。
请操作人员严格遵守以下规程:二、通用安全操作规程1.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并获得相应的上岗证书,了解并熟悉相关工具的操作原理、结构和性能。
2. 在使用前,检查工具的外观、线缆、插头等部分是否完好,如有损坏或松动应及时修复或更换,严禁使用有安全隐患的工具。
3. 在使用手持式电动工具前,必须穿戴符合安全要求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防护眼镜、耳塞、手套、防护面罩等。
4. 在操作手持式电动工具时,工作区域应保持清洁整齐,防止其他杂物干扰操作。
5. 操作过程中,应保持身体平衡,采取稳定的姿势,并确保周围没有人员或其他物品。
6. 操作过程中不得戴手套,以确保手持式电动工具的稳定操作和控制。
7. 在使用手持式电动工具时,严禁使用损坏的电线或电源插座,以免导致漏电或其他电击危险。
8. 工作完毕后,应将手持式电动工具关闭,并拔掉电源插头。
切勿将手持式电动工具随意丢弃或放置在易碰撞的地方。
三、特定工具操作规程1. 电钻/电锤操作规程:a. 在使用前,确保电钻/电锤是关闭状态,并掌握电钻/电锤的正常使用方法和各个配件的安装和拆卸方法。
b. 检查电钻/电锤是否选用了合适的钻头/凿头,并正确安装,严禁改动钻头/凿头的直径和安装方式。
c. 在使用电钻/电锤时,应保持手持稳定,掌握适当的加压力度,避免手部滑动导致意外事故的发生。
d. 在进行钻孔或凿击前,应先确认工作区域是否存在隐藏物,如管道、电线等,以免造成损坏或意外触电。
e. 电钻/电锤使用完毕后,应将其关闭,并放置在安全的地方,避免儿童接触。
2. 电动锯操作规程:a. 在使用电动锯前,检查锯片是否锋利、固定是否牢固,确保安全使用。
b. 使用电动锯时,不得戴手套,以免手套被锯片牵引进入锯口,导致手部受伤。
c. 操作时,应保持平稳的姿势,使用正确的锯切技巧,并避免锯片在锯齿堵塞时用力拉扯,以免引起危险。
手持电动工具操作规程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确保手持电动工具的安全使用,防止事故发生,保护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制定本操作规程。
第二条本操作规程适用于使用手持电动工具的各类工作场所和工作人员。
第三条手持电动工具的使用人员必须熟悉本操作规程,并严格按照规程操作。
第四条本操作规程的实施机构由相关责任人负责指导和监督。
第二章管理第五条手持电动工具的购买、保管、领用、借用、报废等管理工作,由专门负责的管理人员负责。
第六条手持电动工具的购买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并有相关合格证明文件。
第七条手持电动工具的保管现场必须符合防火、防爆、防潮、防尘、防震等要求。
第八条手持电动工具的领用、借用必须填写相应的登记表,并由使用人员签字,管理人员审核。
第九条手持电动工具的定期检测、保养、维修等工作由专门的技术人员负责,并有相应的维护记录。
第十条凡是不符合使用要求的手持电动工具必须立即停止使用,并进行维护处理。
第三章操作第十一条手持电动工具的操作人员必须经过相应的岗前培训,并持有相关的操作证明文件。
第十二条手持电动工具操作前必须进行安全检查,确保工具和安全装置完好。
第十三条手持电动工具必须在严格遵守生产作业规程的前提下使用。
第十四条手持电动工具的操作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工作服和防护手套等个人防护用品。
第十五条手持电动工具的使用现场必须干燥、通风良好,并符合相关的安全要求。
第十六条手持电动工具的使用人员需按照规定使用特定的电源和插头。
第十七条手持电动工具的使用人员必须熟悉工具的使用说明书和安全警示标志。
第十八条手持电动工具的使用人员必须认真检查电源电压是否符合工具要求。
第十九条手持电动工具的使用必须保持稳定姿势,严禁行走、跑动或与其他人员交谈。
第二十条手持电动工具的使用不得携带金属物品、钥匙、手机等与工作无关的物品。
第四章维护第二十一条手持电动工具操作后,必须经过清洁、擦拭等维护工作,并放回专用的存放位置。
第二十二条手持电动工具的保养工作必须按照工具生产厂家要求进行,包括润滑、紧固、以及部分更换工作。
手持电动工具安全操作规程手持电动工具是现代建筑、维修和制造行业中广泛使用的重要工具,但它们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为了保障工作人员的安全,以下是手持电动工具的安全操作规程:1. 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在使用手持电动工具之前,必须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手套、耳塞、防尘口罩等。
这些装备可以减少工伤事故的发生。
2. 确保工具完好无损:使用手持电动工具之前,需要仔细检查工具的外壳、电线、开关、插头等是否完好无损,如果发现任何破损或问题,应立即停止使用,并通知维修人员进行检修。
3. 确保工具接地良好:手持电动工具需要接通电源才能工作,因此需要确保电源插座接地良好。
同时,也要确保工具的金属外壳能够接地,避免因漏电引起触电事故。
4. 正确选择和使用工具:不同的工作需要选择不同的手持电动工具,在选择工具时,需要根据实际工作需求和工具的特点进行选择。
在使用工具时,需要按照操作说明书的要求正确使用,不得随意更改工具的设计或参数。
5. 接受相关培训:使用手持电动工具需要相关的培训和资质,只有具备相关知识和技能,才能安全地操作工具。
工作人员需要接受培训并持有相关证书,避免因操作不当导致事故发生。
6. 安全使用电源线和插座:插上电源时,应确保插头完全插入插座,以避免电火花和短路。
使用电源线时,要保持线路的整洁,避免踩踏或绊倒导致意外发生。
同时,也要确保电源线远离水源、油污和高温等危险环境。
7. 避免过度劳累:长时间连续使用手持电动工具会导致劳累和疲劳,影响工作人员的操作质量和安全。
因此,在使用手持电动工具时,要注意适度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8. 安全存放和维护:使用完手持电动工具后,需要进行安全存放和维护。
将工具放置在指定的储存位置,远离儿童和其他人员。
定期清洁工具的外部和内部,检查电线和插头是否有损坏,及时维修或更换。
9. 注意工作环境:使用手持电动工具的工作环境需要干燥、清洁,并且远离易燃材料和有限空间。
2024年手持式电动工具安全使用规范一、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手持式电动工具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使用越来越普遍。
为了确保电动工具的安全使用和减少事故的发生,制定了本安全使用规范。
二、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所有手持式电动工具的使用和维护,包括但不限于电钻、电锤、电动角磨机、电锯等。
三、安全操作规程1. 使用前的准备1.1. 使用工具前,必须仔细阅读和理解电动工具的使用说明书,并按照说明书上的要求正确安装和调整工具。
1.2. 选用符合规范和标准的电动工具和配件,并确保其质量和性能符合使用要求。
1.3. 使用电动工具前,要检查电源线是否破损或老化,并确保电源插头和插座的正常工作。
1.4. 确保工作场所通风良好,没有易燃物品,以便防止火灾和中毒事故。
2. 安全操作2.1. 在使用电动工具时,必须配备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安全帽、护目镜、耳塞、防护手套和防护鞋等。
2.2. 在工作前,要确保电动工具的底座和工作台稳固可靠,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如使用夹具或限位装置等。
2.3. 使用电动工具时,要保持双手干燥、清洁,并保持稳定的姿势和平衡,以防止滑倒或失去控制。
2.4. 在使用电动工具时,必须使用正确的刀具或附件,并确保其安装正确、牢固,避免发生意外脱落或伤害。
2.5. 在工作期间,不得携带手机或其他分散注意力的物品,以免分散注意力引发事故。
3. 使用注意事项3.1. 不得超负荷使用电动工具,要根据工具的额定功率和额定电压进行合理使用。
3.2. 在使用电动工具时,应注意周围的人和物品,确保安全距离,避免发生撞击或伤害他人事故。
3.3. 在暂时停止使用电动工具时,应将其关闭并断开电源,以免意外启动或其他人误操作。
3.4. 当发现电动工具有异常声响、异味或其他异常情况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检查和修理或更换电动工具。
3.5. 对于长时间未使用的电动工具,应妥善保存,并定期检查其性能和安全状况。
四、事故处置1. 发生事故时,首先要确保人员安全,立即停止使用电动工具,并将其关闭和断电。
手持电动工具安全操作规程1、为了保证安全,必须采用安全保护措施,加装漏电保护器、安全隔离变压器;条件未具备时,应有牢固可靠的保护接地装置,同时使用者必须戴绝缘手套,穿绝缘鞋站在绝缘垫上。
2、使用前先检查电源电压是否和电动工具铭牌上所规定的额定电压相符。
3、长期搁置未用的电动工具,使用前还必须用500V兆欧表测定绕组与机壳之间的绝缘电阻值,应不得小于7MΩ,否则必须进行干燥处理。
4、操作人员应了解所有电动工具的性能和主要结构,操作时要思想集中、站稳,使身体保持平衡,并不得穿宽大的衣服,不戴纱手套,以免卷入工具的旋转部分。
5、使用电动工具时,操作者所使用的压力不能超过电动工具所允许的限度,切忌单纯求快而用力过大,致使电机因超负荷运转而损坏。
6、电动工具连续使用的时间不宜过长,否则微型电机容易过热损坏,甚至烧毁;一般电动工具在使用2h左右即需停止操作,待其自然冷却后再行使用。
7、电动工具在使用中不得任意调换插头,更不能不用插头,而将导线直接插入插座内。
8、当电动工具不用或需换工作头时,应及时拔下插头,但不能拉着电源线拨下插头;插插头时,开关应在断开位置,以防突然起动。
9、使用过程中要经常检查,发现绝缘损坏、电源线或电缆护套破裂、接地线脱落、插头插座开裂接触不良以及断续运转等故障时,应及时修理,否则不得使用。
10、移动电动工具时,必须握持工具的手柄,不能用拖拉橡皮软线来搬动工具,并随时注意防止橡皮软线擦破、割断和轧坏现象,以免造成人身事故。
11、电动工具不适宜在含有易燃、易爆或腐蚀性气体及潮湿等特殊环境中使用,并应存放于干燥、清洁和没有腐蚀性气体的环境中。
12、对于非金属壳体的电机、电器,在存放和使用时应避免与汽油等溶剂接触。
圆盘锯安全操作规程1、锯片上方必须安装保险档板和滴水装置,在锯片后面,离齿10~15mm处,必须安装弧形楔刀。
锯片的安装,应保持与轴同心。
2、锯片必须锯齿尖锐,不得连续缺齿两个,裂纹长度不得超过20mm,裂缝末端应禁止裂孔。
手持式电动工具安全使用规程手持式电动工具是现代工作中常用的一种工具,它们的使用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还能减少工人的劳动强度。
然而,由于电动工具的高速旋转部件和较大的功率,其使用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为了保障工人的人身安全和工作的顺利进行,我们应该遵循以下手持式电动工具安全使用规程:一、购买合格的电动工具1. 购买前应仔细查看电动工具的生产商、厂址、厂商联系方式等信息,确保是正规厂家生产的产品。
2. 检查电动工具的合格证书、标识、说明书等必要文件,确保产品符合国家的安全标准。
二、正确佩戴个人防护装备1. 使用电动工具前要佩戴符合国家标准的防护眼镜、手套、耳塞等个人防护装备,以避免眼部、手部和听觉受到伤害。
2. 如果工作环境嘈杂,还应佩戴耳罩或耳塞以保护听力。
三、熟悉电动工具的使用说明书1. 在使用电动工具之前,要认真阅读并理解工具的使用说明书,掌握工具的性能、使用方法和安全注意事项。
2.确保明白电动工具的各个开关的功能和使用方法,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迅速停止工具。
四、正确接地1. 电动工具必须正确接地,以确保电气安全。
2. 在使用电动工具之前,应验证电源是否正常,并使用符合要求的适配器和延长线。
五、保持工作区域整洁1. 使用电动工具时,应将工作区域保持干净整洁,以减少工具绊倒或滑动的风险。
2. 废弃物和杂乱物品应及时清理,确保工作区域的安全。
六、严禁操纵故障工具1. 不得操纵故障的电动工具,如果发现电动工具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使用,并联系专业人员进行检修。
2. 电动工具出现异常情况时,不得私自拆卸维修,应交由专业人员进行处理。
七、正确使用工具开关1. 使用电动工具时,应保持手持工具的握把干燥和清洁,确保工具的控制性能。
2. 开关电动工具时,要稳定握住工具的握把,避免意外启动。
八、正确切割和磨削1. 切割和磨削时,一定要注意工具的切割方向,避免误伤自己或他人。
2. 与他人协作时,要确保协作无误,互相协调,避免发生意外伤害。
手持电动工具安全使用规程1、使用非双重绝缘或加强绝缘的电动机、电器时,应安装漏电保护断电器、安全隔离变压器等保护装置。
不具备上述条件时,应有牢固可靠的接地(接零)保护装置,操作人员必须载绝缘手套、穿绝缘胶鞋或站在绝缘垫上。
2、在潮湿地区或在金属构架、压力电器、管道等导电良好的场所作业,必须使用有双重绝缘或加强绝缘的电动工具,否则必须装设漏电保护设置。
3、非金属壳体的电动机、电器、在存放和使用时应避免受压受潮并不得和汽油等溶剂接触。
4、刃具应刃磨锋利,完好无损、安装正确、牢固。
5、受潮、变形、裂纹、破碎、磕边缺口或接触过油类、碱类的砂轮不得使用。
受潮的砂轮片,不得自行烘干使用。
砂轮与接盘间软垫应安装稳妥,螺帽不得过紧。
6、作业前必须检查:(1)、外壳、手柄应无裂缝、破损;(2)、保护接地(接零)连接正确、牢固可靠,电缆软线及插头等应完好无损,开关动作应正常,并注意开关的操作方法;(3)、电器保护装置良好、可靠,机械防护装置齐全。
7、启动后,空载运转并检查工具联动应灵活无阻。
8、手持砂轮机、角向磨光机,必须装防护罩、操作时,加力要平稳,不得用力过猛。
9、严禁朝载荷使用,随时注意音响、温升、发现异响应立即停机检查。
作业时间过长,温度升高时,应停机待自然冷却后再行作业。
10、作业中,不得用手出没刃具、模具、砂轮、发现有磨钝、破损情况时应立即停机修整或更换后再作业。
11、机具运转时不得撒手。
12、使用冲击电钻注意事项:(1)、钻头应顶在工件上在打钻,不得在钻孔中晃动;(2)、钻孔时应避开混凝土中的钢筋;(3)、必须垂直地顶在工件上,不得空打或顶死;(4)、使用直么在25mm以上的冲击电钻时,作业场地周围应设防护栏。
在地面以上操作应有稳固的平台。
13、使用角向磨光机应注意砂轮的安全线速度为80m/min作磨削时应使砂轮与工作面保持15°-30°的倾斜位置。
做切割时砂轮不得倾斜。
手持电动工具安全使用规程(2)手持电动工具是我们日常工作中经常使用的工具之一,它的便利性和效率提高了我们的工作效率。
手持电动工具安全操作规程
1.手持式电动工具(以下简称工具)应有专人保管、定期检查,
严格借用手持设备和登记卡管理制度。
2.工具使用前必须对外壳、手柄、电源线、插头、开关、仔细检
查接地或中性连接和保护装置,是否完整无缺、灵敏可靠,否则禁止
使用。
3.工具必须同时配备相应的触电保护器和劳动保护用品。
4.在一般地方,应选用II类工具。
5.导电性好的工作场所,如潮湿场所或金属框架,必须使用II类
或III类工具。
如果使用I类工具,必须装设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不大
于30毫安,动作时间不大于0.1秒的漏电保安器。
6.在狭窄场所如锅炉、金属容器、管道内等,应使用III类工具,如果使用II类工具,必须装设额定漏电动作不大于15毫安,动作时
间不大于0.1秒的漏电保安器。
工具的控制盒和电流连接必须置于外部,并设专人监护。
7.在湿热、雪雨以及存在爆炸性或腐蚀气体的场所,使用的工具
必须满足相应防护等级的安全技术要求。
8.对工具及所属附件,非电气人员不得擅自拆卸和维修。
9.使用力均匀合理的工具。
10.使用工具时,立足要平稳牢固。
禁止在梯子上或空中作业。
11.电气人员应负责拆除和连接电源线。
12.使用的工具必须配备合格的漏电保护器设施,否则不准使用。
手持电动工具安全操作规程
1.为了保证安全,必须采用安全保护措施,加装漏电保护器、安全隔离变压器;条件未具备时,应有牢固可靠的保护接地装置,同时使用者必须戴绝缘手套,穿绝缘鞋站在绝缘垫上。
2.使用前先检查电源电压是否和电动工具铭牌上所规定的额定电压相符。
3.长期搁置未用的电动工具,使用前还必须用500V兆欧表测定绕组与机壳之间的绝缘电阻值,应不得小于7MΩ,否则必须进行干燥处理。
4.操作人员应了解所有电动工具的性能和主要结构,操作时要思想集中、站稳,使身体保持平衡,并不得穿宽大的衣服,不戴纱手套,以免卷入工具的旋转部分。
5.使用电动工具时,操作者所使用的压力不能超过电动工具所允许的限度,切忌单纯求快而用力过大,致使电机因超负荷运转而损坏。
6.电动工具连续使用的时间不宜过长,否则微型电机容易过热损坏,甚至烧毁;一般电动工具在使用2h左右即需停止操作,待其自然冷却后再行使用。
7.电动工具在使用中不得任意调换插头,更不能不用插头,而将导线直接插入插座内。
8.当电动工具不用或需换工作头时,应及时拔下插头,但不能拉着电源线拨下插头;插插头时,开关应在断开位置,以防突然起动。
9.使用过程中要经常检查,发现绝缘损坏、电源线或电缆护套破裂、接地线脱落、插头插座开裂接触不良以及断续运转等故障时,应及时修理,否则不得使用。
10.移动电动工具时,必须握持工具的手柄,不能用拖拉橡皮软线来搬动工具,并随时注意防止橡皮软线擦破、割断和轧坏现象,以免造成人身事故。
11.电动工具不适宜在含有易燃、易爆或腐蚀性气体及潮湿等特殊环境中使用,并应存放于干燥、清洁和没有腐蚀性气体的环境中。
12.对于非金属壳体的电机、电器,在存放和使用时应避免与汽油等溶剂接触。
手持式电动工具安全操作规程(一) 手持式电动工具一般安全守则第一条凡需携带可移动、由操作者直接接触持握使用的电动工具(如手电钻、手砂轮、电锤等),均称为手持式电动工具(以下简称工具)。
第二条在工具的明显部位标有“Ⅱ"或“回”符号的为Ⅱ类工具,采用安全低电压的工具是Ⅲ类工具,除此之外的工具是I类工具。
第三条工具使用标准:1.在一般场所,为保证使用的安全,应选用Ⅱ类工具。
如果使用I类工具,必须采用其它安全保护措施,如漏电保护器、安全隔离变压器、戴绝缘手套、穿绝缘鞋或站在绝缘垫上等。
2.在潮湿的场所或金属构架上等导电性良好的场所作业,必须使用Ⅱ类或Ⅲ类工具,并且采取一定的安全措施,如使用漏电保护器、戴绝缘手套、穿绝缘鞋及站在绝缘物上。
3.在狭窄场所如锅炉,金属容器、管道内,潮湿场所作业,应使用Ⅲ类工具。
或装设漏电保护器的Ⅱ类工具。
Ⅲ类工具的安全隔离变压器、Ⅱ类工具的漏电保护器及Ⅱ、Ⅲ类的控制箱和电源联接器等必须放在外面,同时应有人在外监护。
第四条工具的存放要求:工具由专人保管,建立使用、检查和维修技术档案,每年至少送检一次,工具借出和返还必须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使工具保持完好状态,否则不得使用。
第五条操作者在使用前必须对工具进行如下检查:1.外壳、手柄裂缝和破损。
2.保护接地或接零线连接正确,牢固可靠。
3.软电缆或软线绝缘外皮完好无损,插头完整可靠。
4.开关动作正常、灵活,无缺陷、破裂。
5.机械、电器防护装置完好。
6.工具转动部分灵活,无卡阻现象。
7.工具的额定电压与电源电压相符。
第六条工具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操作程序。
1.按工具使用说明书的要求进行操作。
2.湿手不准插、拔电源插头和拉合开关。
3.严禁用裸线头代替插头,操作时应侧对开关或插头,以免产生弧光灼伤。
4.操作者的操作姿态应稳固,两脚不得站在不稳定的物体上工作,用力应在控制范围以内,不得过猛,不得两人同时操作一台工具,持握工具要牢固。
手持电动工具安全操作规程1、使用手持电动工具必须装设漏电保护器及接零保护,操作人员戴绝缘手套、穿绝缘鞋或站在绝缘垫上。
2、在潮湿、狭窄场所及金属构架上操作时,必须使用双重绝缘或加强绝缘的电动工具,须装设防溅的漏电保护器;把隔离变压器或漏电保护器装设在狭窄场所外面,工作时并应有人监护。
3、手持式电动工具的负荷线必须采用耐气候型的橡皮护套铜芯软电缆,并不得有接头。
禁止使用塑料花线。
4、使用刃具的机具,应保持刃磨锋利,完好无损,安装正确,牢固可靠。
5、使用砂轮的机具,应检查砂轮与接盘间的软垫并安装稳固,螺帽不得过紧,凡受潮、变形、裂纹、破碎、磕边缺口或接触过油、碱类的砂轮均不得使用,并不得将受潮的砂轮片自行烘干使用。
9、作业前检查:外壳、手柄不出现裂缝、破损;电缆软线及插头等完好无损,开关动作正常,保护接零连接正确牢固可靠;各部防护罩齐全牢固,电气保护装置可靠。
10、机具起动后,应空载运转,应检查并确认机具联动灵活无阻。
作业时,加力应平稳,不得用力过猛。
机具转动时,不得撒手不管。
11、作业中应注意声音及温升,发现异常应立即停机检查。
在作业时间过长,机具温升超过60℃时,应停机,自然冷却后再行作业。
12、作业中,不得用手触摸刃具、模具和砂轮,发现其有磨钝、破损情况时,应立即停机修整或更换,然后再继续进行作业。
13、使用冲击电钻或电锤作业时,应掌握电钻或电锤手柄,打孔时先将钻头抵在工作表面,然后开动,用力适度,避免晃动;转速若急剧下降,应减少用力,防止电机过载,严禁用木杠加压;钻孔时,应注意避开混凝土中的钢筋;电钻和电锤为40%断续工作制,不得长时间连续使用;作业孔径在25mm以上时,应有稳固的作业平台,周围应设护栏。
14、使用切割机时;应防止杂物、泥尘混入电动机内,当机壳温度过高时,应立即停机检查处理;切割过程中用力应均匀适当,推进刀片时不得用力过猛。
当发生刀片卡死时,应立即停机,慢慢退出刀片,应在重新对正后方可再切割。
手持电动工具安全操作规程1范围1.1本规程规定了手持电动工具操作的技术安全要求。
1。
2本规程适用于手持电动工具操作。
2存在的危险源2.1工作服穿着不规范,衣服卷入高速运行的部件,导致人员受伤.2.2作业过程中未按要求佩戴防护眼镜,高速运行的部件卷起异物迸入眼睛,导致眼睛受伤。
2.3作业过程中未按要求佩戴耳塞或耳罩,导致听力受损。
2.4手持电动工具使用前或未定期进行绝缘检测,绝缘不良,导致触电.2。
5手持电动工具的防护罩、盖、手柄缺失、破损或变形松动,导致人员受伤、触电。
2。
6手持电动工具无接地接零或接地接零失效,导致触电。
2。
7手持电动工具未进行空载试验即使用,工具存在故障,导致人员受伤。
2.8在潮湿环境中使用手持电动工具,绝缘措施失效,导致触电。
2。
9手持电动工具电源线绝缘层破损,导致触电。
2.10手持电动工具部件安装不牢固,运转过程中脱出,导致人员受伤。
2.11手持电动工具电源线过长,在地面拖行未采取防护措施,绊倒人员,导致摔伤。
2.12手持电动工具运行时间过长,部件过热,未暂停作业,导致工具发生故障。
2。
13未使用专门工具或未带手套,直接接触发烫部件,导致烫伤。
2.14未带手套清理铁屑、木屑等物品,导致人员受伤。
2.15工件固定不牢固,操作过程中发生位移,导致人员受伤、工具受损。
2.16手持电动工具通电状态下,意外触碰工具启动键,工具突然运转,导致人员受伤.2。
17非专业人员擅自拆卸和修理手持电动工具,工具状态失常,发生故障,导致人员受伤。
2.18提拉手持电动工具电源线移动工具,或拔插头时猛拽电源线,致电源线受损,绝缘层破裂,导致触电、工具故障.2.19未按照作业性质、环境选用手持电动工具,工具受损,人员受伤、触电.2。
20使用手持电动工具过程中,操作人员身体失去平衡,导致工具掉落、人员受伤。
3操作人员要求3。
1作业人员必须经过专门技术安全培训,熟悉手持电动工具原理、知识、操作方法。
3。
2熟悉作业现场特殊的安全要求。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手持电动工具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正式)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5892-44 手持电动工具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正
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管理机制、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进行设置固定的规范,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
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一、使用刃具的机具,应保持刃磨锋利,完好无损,安装正确,牢固可靠。
二、使用砂轮的机具,应检查砂轮与接盘问的软垫并安装稳固,螺帽不得过紧,凡受潮、变形、裂纹、破碎、磕边缺口或接触过油、碱类的砂轮均不得使用,并不得将受潮的砂轮片自行烘干使用。
三、在潮湿地区或在金属构架、压力容器、管道等导电良好的场所作业时,必须使用双重绝缘或加强绝缘的电动工具。
四、非金属壳体的电动机、电器,在存放和使用时不应受压受潮,并不得接触汽油等溶剂。
五、作业前的检查应符合下列要求:
1、外壳、手柄不出现裂缝、破损;
2、电缆软线及插头等完好无损,开关动作正常,保护接零连接正确牢固可靠;
3、各部防护罩齐全牢固,电气保护装置可靠。
六、机具起动后,应空载运转,应检查并确认机具联动灵活无阻,,作业时,加力应平稳,不得用力过猛。
七、严禁超载使用。
作业中应注意音响及温升,发现异常应立即停机检查。
在作业时间过长,机具温升超过60℃时,应停机,自然冷却后再行作业。
八、作业中,不得用手触摸刃具、模具和砂轮,发现其有磨钝、破损情况时,应立即停机修整或更换,然后再继续进行作业。
九、机具转动时,不得撒手不管。
十、使用冲击电钻或电锤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1、作业时应掌握电钻或电锤手柄,打孔时先将钻头抵在工作表面,然后开动,用力适度,避免晃动;转速若急剧下降,应减少用力,防止电机过载,严禁用木杠加压;
2、钻孔时,应注意避开混凝土中的钢筋;
3、电钻和电锤为40%断续工作制,不得长时间连续使用;
4、作业孔径在25mm以上时,应有稳固的作业平台,周围应设护栏。
十一、使用瓷片切割机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1作业时应防止杂物、泥尘混入电动机内,并应随时观察机壳温度,当机壳温度过高及产生炭刷火花时,应立即停机检查处理;
2切割过程中用力应均匀适当,推进刀片时不得用力过猛。
当发生刀片卡死时,应立即停机,慢慢退出刀片,应在重新对正后方可再切割。
十二、使用角向磨光机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1砂轮应选用增强纤维树脂型,其安全线速度不得小于80m/S。
配用的电缆与插头应具有加强绝缘性能,并不得任意更换;
2磨削作业时,应使砂轮与工件面保持15—30的倾斜位置;切削作业时,砂轮不得倾斜,并不得横向
摆动。
十三、使用电剪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1作业前应先根据钢板厚度调节刀头间隙量;
2作业时不得用力过猛,当遇刀轴往复次数急剧下降时,应立即减少推力。
十四、使用射钉枪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1、严禁用手掌推压钉管和将枪口对准人;
2、击发时,应将射钉枪垂直压紧在工作面上,当两次扣动扳机,子弹均不击发时,应保持原射击位置数秒钟后,再退出射钉弹;
3、在更换零件或断开射钉枪之前,射枪内均不得装有射钉弹。
十五、使用拉铆枪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1、被铆接物体上的铆钉孔应与铆钉滑配合,并不得过盈量太大;
2、铆接时,当铆钉轴未拉断时,可重复扣动扳机,直到拉断为止,不得强行扭断或撬断;
3、作业中,接铆头子或并帽若有松动,应立即拧
紧。
请在这里输入公司或组织的名字
Enter The Name Of The Company Or Organization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