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657学前教育研究方法(2015版)[优质ppt]
- 格式:ppt
- 大小:1.01 MB
- 文档页数:8
03657学前教育研究方法第一章幼儿园教师应做什么样的研究第二章幼儿园教师的研究课题从哪里选择第三章如何进行文献信息收集第四章如何设计研究方案第五章如何进行观察研究第六章如何进行访谈研究第七章如何进行问卷调查第八章如何运用教育测量第九章如何进行实验研究第十章如何做教育行动研究第十一章量化资料的整理与分析第十二章质性研究资料的整理与分析第十三章幼儿园教师研究成果的表达第一章幼儿园教师应做什么样的研究一、方法类型下的广义与狭义研究看到“研究”一词人们头脑中通常浮现的是科学家在实验的情景或在写字台前握笔思索的情景,这是狭义的“研究”,把研究理解为专业人员(科学家、教授、研究员等)从事的学术性活动,这种活动通常有高的准入要求,有严格的规范、程序、标准以及专业训练的成长途径。
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常能听到或看到这样的话语,“这个问题需要我们研究研究”“这个小朋友值得楚再下结论”,等等。
在这些话语中,研究者与合作者、同事间对某些具体事务的商讨、思考、议论、审思、决议、专研、探求,是人们一般的理性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探究活动,这就是广义的“研究”。
二、学前教育研究的特点,同一般的教育研究相比,学前教育研究有如下的特点:从研究对象看,学前教育研究的对象是学前教育现象,特别是学前儿童。
儿童并非小大人,而是有着自身的身心发展规律与特点,如身心未完成成熟,正处于迅速发展之中,心理由不随意性向有意性发展,思维具有直觉行动性和具体形象性特征,晚期开始出现抽象逻辑思维的萌芽;幼儿阶段,儿童有好动、情绪冲动性大、易受外界影响、自制力差等特点,还有语言表达和理解力低等特点,学前教育研究要适合幼儿这一研究对象的特点,采用的适宜方法,才能获得真实客观的结论。
从研究过程看,学前教育研究是理解学前教育现象及规律的认识过程,以揭示和发现学前教育领域内各种现象的客观规律、研究学前教育科学的知识体系为目的,进而用于指导学前教育实践,改进学前教育的内容和方法,提高学前教育质量,更好地促进学前儿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