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高考物理试题及答案解析
- 格式:doc
- 大小:629.50 KB
- 文档页数:19
安徽高三高中物理高考真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一质量为m的物块恰好静止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现对物块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恒力F,如图所示.则物块( )A.沿斜面加速下滑B.仍处于静止状态C.受到的摩擦力不变D.受到的合外力增大2.实验表明,可见光通过三棱镜时各色光的折射率n随着波长的变化符合科西经验公式:,其中A、B、C是正的常量。
太阳光进入三棱镜后发生色散的情形如下图所示。
则A.屏上c处是紫光B.屏上d处是红光C.屏上b处是紫光D.屏上a处是红光3.一物体作匀加速直线运动,通过一段位移所用的时间为,紧接着通过下一段位移所用时间为。
则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A.B.C.D.4.图(a)为示波管的原理图。
如果在点击之间所加的电压图按图(b)所示的规律变化,在电极之间所加的电压按图(c)所示的规律变化,则在荧光屏上会看到的图形是5.如图所示的区域内有垂直于纸面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
电阻为R、半径为L、圆心角为45°的扇形闭合导线框绕垂直于纸面的O轴以角速度ω匀速转动(O轴位于磁场边界)。
则线框内产生的感应电流的有效值为A. B. C. D.6.如图(a)所示,两平行正对的金属板A、B间加有如图(b)所示的交变电压,一重力可忽略不计的带正电粒子时刻释放该粒子,粒子会时而向A板运动,时而向B板运动,并最终打在A 被固定在两板的正中间p处。
若在t板上。
则t可能属于的时间段是A. B.C. D.二、实验题Ⅰ.为了测量某一弹簧的劲度系数,将该弹簧竖直悬挂起来,在自由端挂上不同质量的砝码。
实验测出了砝码的质量m与弹簧长度l的相应数据,七对应点已在图上标出。
(g=9.8m/s2)作出m-l的关系图线;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N/m.Ⅱ.(1)某同学实用多用电表粗略测量一定值电阻的阻值,先把选择开关旋到“x1k”挡位,测量时针偏转如图(a)所示。
新高考卷物理试题及答案安徽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以下关于光的干涉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 干涉是光波的叠加现象B. 干涉是光波的衍射现象C. 干涉是光波的反射现象D. 干涉是光波的折射现象答案:A2.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B.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不相等,方向相反C.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同D.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不相等,方向相同答案:A3. 在电场中,一个正电荷从静止开始加速运动,其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是:A. 速度与时间成正比B. 速度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C. 速度与时间的平方根成正比D. 速度与时间的倒数成正比答案:B4. 以下关于电磁波的描述,错误的是:A. 电磁波是由变化的电场和磁场相互作用产生的B. 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为光速C. 电磁波的频率越高,波长越长D. 电磁波可以携带能量答案:C5.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能量守恒定律B. 能量可以被创造或消灭C. 能量可以被转移,但不能被创造或消灭D. 能量可以被创造,但不能被消灭答案:A6. 以下关于原子核的描述,正确的是:A.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B. 原子核由电子和质子组成C. 原子核由质子和电子组成D. 原子核由中子和电子组成答案:A7. 以下关于相对论的描述,错误的是:A. 时间膨胀和长度收缩是相对论效应B. 相对论认为光速在任何参考系中都是相同的C. 相对论认为物体的质量会随着速度的增加而增加D. 相对论认为物体的质量是恒定不变的答案:D8. 以下关于电流的描述,正确的是:A. 电流的方向与电子运动的方向相同B. 电流的方向与电子运动的方向相反C. 电流的方向与电子运动无关D. 电流的方向与电子运动的速度成正比答案:B9. 以下关于磁场的描述,错误的是:A. 磁场是由运动的电荷产生的B. 磁场对运动的电荷有作用力C. 磁场对静止的电荷没有作用力D. 磁场对运动的电荷没有作用力答案:D10. 以下关于波动的描述,正确的是:A. 波动是能量的传播方式B. 波动是物质的传播方式C. 波动是能量和物质的传播方式D. 波动是能量和物质的转换方式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20分)11. 以下哪些现象属于电磁感应现象?A. 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B. 导体两端电压的变化C. 导体两端电流的变化D. 导体两端电阻的变化答案:A、B、C12.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物体的内能?A. 物体的质量B. 物体的温度C. 物体的体积D. 物体的形状答案:A、B、C13. 以下哪些现象属于量子力学的范畴?A. 光电效应B. 电子的波动性C. 原子的核式结构D. 电子的轨道量子化答案:A、B、D14. 以下哪些是描述电磁波特性的物理量?A. 频率B. 波长C. 速度D. 能量答案:A、B、C、D15. 以下哪些是描述原子核结构的物理量?A. 核电荷数B. 核子数C. 核磁矩D. 核能级答案:A、B、C三、填空题(每题4分,共20分)16.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_。
安徽省2024年高考物理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1.大连相干光源是我国第一台高增益自由电子激光用户装置,其激光辐射所应用的玻尔原子理论很好地解释了氢原子的光谱特征。
图为氢原子的能级示意图,已知紫外光的光子能量大于 3.11eV,当大量处于n =3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辐射不同频率的紫外光有()A.1 种B.2 种C.3 种D.4 种2.某同学参加户外拓展活动,遵照安全规范,坐在滑板上,从高为h 的粗糙斜坡顶端由静止下滑,至底端时速度为v.已知人与滑板的总质量为m,可视为质点.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不计空气阻力.则此过程中人与滑板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A.mgℎB.12mv2C.mgℎ+12mv2D.mgℎ−12mv23.某仪器发射甲、乙两列横波,在同一均匀介质中相向传播,波速v 大小相等。
某时刻的波形图如图所示,则这两列横波()A.在x = 9.0m处开始相遇B.在x=10.0m 处开始相遇C.波峰在x =10.5m 处相遇D.波峰在x =11.5m 处相遇4.倾角为的传送带以恒定速率v0顺时针转动。
t =0时在传送带底端无初速轻放一小物块,如图所示。
t0时刻物块运动到传送带中间某位置,速度达到v0。
不计空气阻力,则物块从传送带底端运动到顶端的过程中,加速度a、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图线可能正确的是()A.B.C.D.5.2024年3月20日,我国探月工程四期鹊桥二号中继星成功发射升空。
当抵达距离月球表面某高度时,鹊桥二号开始进行近月制动,并顺利进入捕获轨道运行,如图所示,轨道的半长轴约为51900km。
后经多次轨道调整,进入冻结轨道运行,轨道的半长轴约为9900km,周期约为24h。
则鹊桥二号在捕获轨道运行时()A.周期约为144hB.近月点的速度大于远月点的速度C.近月点的速度小于在冻结轨道运行时近月点的速度D.近月点的加速度大于在冻结轨道运行时近月点的加速度6.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有两完全相同的轻质弹簧,它们的一端分别固定于水平线上的M、N 两点,另一端均连接在质量为m 的小球上。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灿若寒星**整理制作)14.图示是α粒子(氦原子核)被重金属原子核散射的运动轨迹,M 、N 、P 、Q 是轨迹上的四点,在散射过程中可以认为重金属原子核静止不动。
图中所标出的α粒子在各点处的加速度方向正确的是A .M 点B .N 点C .P 点D .Q 点 【答案】C考点:考查库仑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
15.由库仑定律可知,真空中两个静止的点电荷,带电荷量分别为q 1和q 2。
其间距离为r 时,它们之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为221rq q kF =,式中k 为静电力常量。
若用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表示,k 的单位应为 A .kg·A 2·m 3B .kg·A -2·m 3·s -4C .kg·m 2·C -2D .N·m 2·A -2【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由212Fr k q q =可得单位为()42322222222sA m kg s s A m m kg C m m/s kg C m N ⋅⋅=⋅⋅⋅⋅=⋅⋅=⋅,故选B 。
考点:考查库仑定律和单位制。
16.图示电路中,变压器为理想变压器,a、b接在电压有效值不变的交流电源两端,R0为定值电阻,R为滑动变阻器。
现将变阻器的滑片从一个位置滑动到另一个位置,观察到电流表A1的示数增大了0.2A,电流表A2的示数增大了0.8A。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压表V1示数增大B.电压表V2、V3示数均增大C.该变压器起升压作用D.变阻器滑片是沿c d→的方向滑动【答案】D考点:考查理想变压器和电路知识。
17.一根长为L,横截面积为S的金属棒,其材料的电阻率为ρ。
棒内单位体积自由电子数为n,电子的质量为m,电荷量为e。
在棒两端加上恒定的电压时,棒内产生电流、自由电子定向运动的平均速率为v。
则金属棒内的电场强度大小为A.22meLvB.2m SnevC.ρnev D.evSLρ【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UIR=,I=neSv,LRSρ=,UEL=,联立得E=ρnev,故选C。
2024年安徽省宿州市物理高考复习试题与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1、在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A、筷子插入水中看起来变弯B、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的光,在水面上发生全反射C、通过凸透镜看到的放大物体D、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分解成七色光答案:B解析:光的折射是指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
A选项中,筷子插入水中看起来变弯是因为光从空气进入水中发生折射;C选项中,通过凸透镜看到的放大物体也是光的折射现象;D选项中,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分解成七色光也是光的折射现象。
而B选项中的全反射是光从光密介质进入光疏介质时,入射角大于临界角时,光不会进入第二种介质,而是完全反射回第一种介质,不属于折射现象。
因此,正确答案是B。
2、一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以下关于其运动的描述正确的是()A、物体的速度不变,加速度也不变B、物体的速度不变,加速度为零C、物体的速度变化,加速度不为零D、物体的速度变化,加速度为零答案:B解析:匀速直线运动是指物体在直线上以恒定的速度运动。
在这种运动中,物体的速度保持不变,因此加速度为零。
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当速度不变时,加速度为零。
A选项错误,因为虽然速度不变,但加速度应为零;C和D选项错误,因为速度不变,不存在速度变化的情况。
因此,正确答案是B。
3、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沿着光滑斜面向上滑行,斜面与水平面成30°角。
物体受到的重力为20N。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在斜面上的加速度为10m/s²B、物体在斜面上的加速度为20m/s²C、物体在斜面上的加速度为10g m/s²D、物体在斜面上的加速度为2g m/s²答案:C解析:物体在斜面上受到的合力是重力在斜面方向的分力。
重力在斜面方向的分力为(F平行=mgsinθ),其中(m)是物体的质量,(g)是重力加速度,(θ)是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
选择题:下列哪个物理量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A. 路程B. 速度(正确答案)C. 时间D. 加速度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正确答案)B. 只有接触的物体间才有力的作用C. 力可以脱离物体而存在D.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但大小不一定相等下列哪个现象是光的直线传播造成的?A. 小孔成像(正确答案)B. 平面镜成像C. 放大镜成像D. 近视眼镜矫正视力关于声音的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B. 声音传播需要介质(正确答案)C. 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慢D. 声音传播速度与介质温度无关下列哪个物理量是标量?A. 力B. 速度C. 加速度D. 质量(正确答案)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0℃的物体没有内能B. 物体的内能只与温度有关C. 物体内能增加,一定是吸收了热量D. 同一物体,温度越高,内能越大(正确答案)下列哪个现象是电磁感应现象?A. 通电导体周围产生磁场B. 磁场对通电导体有力的作用C. 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导体中产生感应电流(正确答案)D. 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方向与电流方向和磁场方向有关关于光的反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入射光线与反射面的夹角为入射角B. 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不在同一平面内C. 入射角增大时,反射角也随之增大(正确答案)D. 镜面反射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下列哪个现象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工作的?A. 电动机B. 发电机C. 电热毯(正确答案)D. 电磁铁。
2023安徽物理高考卷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A. 速度B. 力C. 质量D. 加速度2. 在自由落体运动中,下列哪个物理量是不变的?()A. 速度B. 加速度C. 力D. 位移A. 物体不受力时,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B. 物体受平衡力作用时,运动状态会发生改变C. 物体受非平衡力作用时,运动状态不变D. 物体运动时,一定受到力的作用4. 下列哪个现象是光的折射现象?()A. 水中倒影B. 镜子中的自己C. 放大镜看字D. 彩虹5. 下列哪种电路元件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工作的?()A. 发电机B. 电动机C. 电热水器D. 电风扇A. 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会产生感应电流B. 开关断开时,电路中不会产生感应电流C. 磁场中的导体一定会产生感应电流D. 感应电流的方向与磁场方向无关7. 下列哪个物理量是描述物体做圆周运动的?()A. 线速度B. 角速度C. 加速度D. 向心加速度A. 简谐运动的回复力与位移成正比B. 简谐运动的加速度与位移成正比C. 简谐运动的周期与振幅成正比D. 简谐运动的能量与频率成正比9. 下列哪个物理现象是分子热运动的表现?()A. 水的沸腾B. 酒精挥发C. 水蒸气凝结D. 水的电解A. 气体的温度越高,压强越大B. 气体的体积越大,压强越大C. 气体的压强与温度成正比D. 在一定温度下,气体的压强与体积成反比11. 下列哪个物理量是描述电磁波传播的?()A. 波速B. 波长C. 频率D. 都正确A. 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B.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C. 电子带正电,质子带负电D. 原子中的电子只能在固定的轨道上运动13. 下列哪个物理现象是光电效应的表现?()A. 金属在光照下发生熔化B. 金属在光照下发生氧化C. 金属在光照下释放电子D. 金属在光照下吸收热量A. 物体的质量随速度增大而增大B. 物体的长度随速度增大而增大C. 时间间隔随速度增大而减小D. 空间距离随速度增大而增大15. 下列哪个物理实验是验证能量守恒定律的?()A. 托里拆利实验B. 伽利略落体实验C. 柯尼希实验D. 焦耳实验A. 热量可以从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B. 热量不能自发地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C. 热量在传递过程中总量不变D. 热量在传递过程中可以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17. 下列哪个物理量是描述声波的?()A. 音调B. 响度C. 音色D. 都正确A. 光的干涉现象是光波相互叠加的结果B. 光的干涉现象说明光具有波动性C. 光的干涉现象只发生在相干光源D. 都正确19. 下列哪个物理实验是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A. 惠更斯实验B.一、选择题答案1. C2. B3. A4. D5. C6. A7. D8. B9. B10. D11. D12. A13. C14. A15. D16. C17. D18. D19. B1. 力学部分牛顿运动定律:考察学生对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力的作用效果的理解。
2025年安徽省宿州市物理高考复习试卷与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1、在自由落体运动中,物体下落的时间与距离的关系遵循下列哪个公式?(假设重力加速度为常数g)gt2)A.(s=12B.(s=gt)C.(s=2gt)D.(s=gt2)gt2)【答案】A.(s=12【解析】根据自由落体运动的基本公式,在没有空气阻力的情况下,物体下落的距gt2),其中g为重力加速度。
离s与时间t的平方成正比,即(s=122、一个质点沿着x轴做简谐振动,其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可以用函数(x(t)=Asin(ωt+ϕ))来描述。
如果质点的振幅为5cm,周期为4秒,且在t=0时质点位于平衡位置并朝负方向移动,则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t))A.(x(t)=5sin(π2t))B.(x(t)=−5sin(π2t))C.(x(t)=5cos(π2t))D.(x(t)=−5cos(π2【答案】D.(x(t)=−5cos(π2t))【解析】由于简谐振动方程中,当t=0时质点位于平衡位置并朝负方向移动,这意味着初相位角(ϕ)为(π2)弧度,此时余弦函数恰好满足这个条件。
因此,位移方程可以写作(x(t)=Acos(ωt+π2))。
给定振幅为5cm,周期为4秒,则角频率(ω)为(2πT),代入得到(ω=π2)。
综上所述,正确的位移表达式为(x(t)=−5cos(π2t))。
3、一个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初速度为(v0=2)米/秒,加速度为(a=3)米/秒(2),则物体在第4秒末的速度是多少?A. 10 米/秒B. 12 米/秒C. 14 米/秒D. 16 米/秒答案:C解析:物体的速度变化可以用公式(v=v0+at)计算,其中(v)是最终速度,(v0)是初速度,(a)是加速度,而(t)是时间。
将给定值代入,得到(v=2+3×4=14)米/秒。
4、一质量为2千克的物体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受到一个水平恒力的作用,在2秒钟内移动了8米的距离。
安徽省物理高三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
A. 3×10^8 m/sB. 3×10^5 km/sC. 3×10^6 km/hD. 3×10^2 km/h答案:A2.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大小关系是()。
A. 相等B. 相反C. 不相等D. 无法确定答案:A3. 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的平方、电阻和通电时间成正比,这个规律被称为()。
A. 欧姆定律B. 焦耳定律C. 基尔霍夫定律D.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答案:B4. 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其加速度为2m/s^2,那么在第3秒内通过的位移是()。
A. 4mB. 6mC. 8mD. 10m答案:C5. 以下哪个选项是描述电磁波的()。
A. 频率B. 波长C. 能量D. 以上都是答案:D6. 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热量可以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B. 热量可以自发地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C. 热量不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D. 热量可以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但不能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答案:B7. 在电路中,电压表的内阻非常大,可以看作()。
A. 短路B. 开路C. 电源D. 电阻答案:B8. 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以初速度v0开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到停止,其运动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为a,那么物体运动的总位移是()。
A. v0/aB. v0^2/2aC. 2v0/aD. 2v0^2/a答案:B9.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能量可以凭空产生B. 能量可以凭空消失C. 能量可以相互转化D. 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答案:D10. 一个物体从高处自由落下,其下落过程中的加速度是()。
A. 0B. 9.8m/s^2C. 10m/s^2D. 11m/s^2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0分)1. 一个物体的动能是其质量的一半与速度的平方的乘积,用公式表示为:E_k = ________。
新课标安徽(理综物理)高考试卷(附答案解析)14.C2[安徽卷] 如图所示,细线的一端系一质量为m的小球,另一端固定在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体顶端,细线与斜面平行.在斜面体以加速度a水平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过程中,小球始终静止在斜面上,小球受到细线的拉力T和斜面的支持力F N分别为(重力加速度为g)()A.T=m(gsinθ+acosθ)F N=m(gcosθ-asinθ)B.T=m(gcosθ+asinθ)F N=m(gsinθ-acosθ)C.T=m(acosθ-gsinθ)F N=m(gcosθ+asinθ)D.T=m(asinθ-gcosθ)F N=m(gsinθ+acosθ)14.A[解析] 本题考查受力分析、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在水平方向有Tcosθ-F N sinθ=ma,在竖直方向有Tsinθ+F N cosθ=mg,解得:T =macosθ+mgsinθ,F N=mgcosθ-masinθ,选项A正确.15.K4[安徽卷] 图中a、b、c、d为四根与纸面垂直的长直导线,其横截面位于正方形的四个顶点上,导线中通有大小相同的电流,方向如图所示.一带正电的粒子从正方形中心O点沿垂直于纸面的方向向外运动,它所受洛伦兹力的方向是()A.向上B.向下C.向左D.向右15.B[解析] 本题考查安培定则、矢量合成、左手定则的知识.应用安培定则分别判断4个直线电流在O点产生的磁场方向,因为其磁感应强度的大小相等,对其进行矢量合成可得,合磁场的方向由b指向d,由左手定则可判断带电粒子所受的洛伦兹力的方向向下,选项B正确.16.L5[安徽卷] 如图所示,足够长平行金属导轨倾斜放置,倾角为37°,宽度为0.5 m,电阻忽略不计,其上端接一小灯泡,电阻为1 Ω.一导体棒MN垂直于导轨放置,质量为0.2 kg,接入电路的电阻为1 Ω,两端与导轨接触良好,与导轨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在导轨间存在着垂直于导轨平面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0.8 T.将导体棒MN由静止释放,运动一段时间后,小灯泡稳定发光,此后导体棒MN的运动速度以及小灯泡消耗的电功率分别为(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sin37°=0.6)()A .2.5 m/s 1 WB .5 m/s 1 WC .7.5 m/s 9 WD .15 m/s 9 W16.B [解析] 本题考查电磁感应、力的平衡条件、电功率概念等知识.导体棒MN 沿导轨下滑过程中受重力mg 、支持力F N 、摩擦力F f 和安培力F 安四个力作用.MN 由静止开始下滑后,速度变大,感应电动势变大,感应电流变大,安培力变大,加速度变小,这是个变加速过程.当加速度减小到a =0时,其速度即增到最大v =v m ,此时MN 处于平衡状态,以后将以速度v m 匀速下滑,电流恒定,小灯泡稳定发光.由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有E =BLv m ,且I =E R +R L ,F 安=ILB ,可得F 安=B 2L 2v mR +R L .以MN 为研究对象,对MN 所受的力进行正交分解,根据平衡条件,有:mgsin θ=μmg cos θ+F安,解得v m =mg ()sin θ-μcos θ(R +R L )B 2L 2=5m/s ,小灯泡消耗的电功率P =I 2R L =⎝⎛⎭⎫BLv m R +R L 2R L =1 W ,选项B 正确.17.D5E6[安徽卷] 质量为m 的人造地球卫星与地心的距离为r 时,引力势能可表示为E p =-GMmr ,其中G 为引力常量,M 为地球质量.该卫星原来在半径为R 1的轨道上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由于受到极稀薄空气的摩擦作用,飞行一段时间后其圆周运动的半径变为R 2,此过程中因摩擦而产生的热量为( )A .GMm(1R 2-1R 1)B .GMm(1R 1-1R 2)C.GMm 2(1R 2-1R 1)D.GMm 2(1R 1-1R 2)17.C [解析] 本题考查万有引力与功能关系的综合知识,考查理解题目的新信息并且应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功能关系,摩擦产生的热量等于卫星机械能的减少量.卫星的机械能等于动能与引力势能之和,有E =12mv 2+(-GMm r ),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有G Mm r 2=mv 2r ,可得卫星机械能E =-GMm2r ,摩擦产生的热量为Q =E 1-E 2=GMm 2(1R 2-1R 1),选项C 正确.18.D2 [安徽卷] 由消防水龙带的喷嘴喷出水的流量是0.28 m 3/min ,水离开喷口时的速度大小为16 3 m/s ,方向与水平面夹角为60°,在最高处正好到达着火位置,忽略空气阻力,则空中水柱的高度和水量分别是(重力加速度g 取10 m/s 2)( )A .28.8 m 1.12×10-2 m3 B .28.8 m 0.672 m 3C .38.4 m 1.29×10-2 m3 D .38.4 m 0.776 m 318.A [解析] 本题考查应用运动的分解知识解决斜抛运动问题.水做斜抛运动,沿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建立坐标系,在竖直方向有(vsin60°)2=2gh ,vsin60°=gt ,可得水柱的高度为h =28.8 m .水的运动时间为t =2.4 s ,水量为m =Qt =1.12×10-2m 3,选项A 正确.19.J3 [安徽卷] 用图示的电路可以测量电阻的阻值.图中R x 是待测电阻,R 0是定值电阻,G 是灵敏度很高的电流表,MN 是一段均匀的电阻丝.闭合开关,改变滑动头P 的位置,当通过电流表G 的电流为零时,测得MP =l 1,PN =l 2,则R x 的阻值为( )A.l 1l 2R 0B.l 1l 1+l 2R 0C.l 2l 1R 0D.l 2l 1+l 2R 019.C [解析] 本题是应用平衡电桥测量电阻的考题,考查电路的分析与计算能力.当电流表G 中无电流通过时,称电桥达到平衡.平衡时,电流表G 所在支路电流为零,则流过R 0和R x 的电流相同(记作I 1),流过电阻丝MN 的电流相同(记作I 2).电流表G 两端电位相等,因而有I 1R 0=I 2R MP ,I 1R x =I 2R PN ,便可求得R x =R PN R MP R 0=l 2l 1R 0,选项C 正确.20.I7 [安徽卷] 如图所示, xOy 平面是无穷大导体的表面,该导体充满z <0的空间,z >0 的空间为真空.将电荷量为q 的点电荷置于z 轴上z =h 处,则在xOy 平面上会产生感应电荷.空间任意一点处的电场皆是由点电荷q 和导体表面上的感应电荷共同激发的.已知静电平衡时导体内部场强处处为零,则在z 轴上z =h2处的场强大小为(k 为静电力常量)( )A .k 4q h 2B .k 4q 9h 2C .k 32q 9h 2D .k 40q 9h220.D [解析] 本题考查静电平衡、点电荷的电场、矢量合成等知识.导体处于静电平衡状态,内部场强为零,在z 轴上z =-h2处,感应电荷产生的场强大小E′与点电荷q 产生的场强大小相等、方向相反,E′=kq (32h )2=k 4q 9h 2;在z 轴上z =h2处,感应电荷产生的场强大小也为E′,点电荷q 产生的场强大小E =k q (12h )2=k 4q h 2,E 与E ′方向相同,因此合场强E 合=E +E′=k 40q 9h 2,选项D 正确.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180分)21.[安徽卷] (18分)Ⅰ.(5分)根据单摆周期公式T =2πlg,可以通过实验测量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如图1所示,将细线的上端固定在铁架台上,下端系一小钢球,就做成了单摆.图1图2(1)用游标卡尺测量小钢球直径,示数如图2所示,读数为________mm. (2)以下是实验过程中的一些做法,其中正确的有________. a .摆线要选择细些的、伸缩性小些的,并且尽可能长一些 b .摆球尽量选择质量大些、体积小些的c .为了使摆的周期大一些,以方便测量,开始时拉开摆球,使摆线相距平衡位置有较大的角度d .拉开摆球,使摆线偏离平衡位置不大于5°,在释放摆球的同时开始计时,当摆球回到开始位置时停止计时,此时间间隔Δt 即为单摆周期Te .拉开摆球,使摆线偏离平衡位置不大于5°,释放摆球,当摆球振动稳定后,从平衡位置开始计时,记下摆球做50次全振动所用的时间Δt ,则单摆周期T =Δt50Ⅱ.(6分)(1)在测定一根粗细均匀合金丝电阻率的实验中,利用螺旋测微器测定合金丝直径的过程如图所示,校零时的读数为________ mm ,合金丝的直径为________mm.(2)为了精确测量合金丝的电阻R x ,设计出如图1所示的实验电路图,按照该电路图完成图2中的实物电路连接.图1 图2Ⅲ.(7分)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用图1所示电路可以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图中R 0是定值电阻,通过改变R 的阻值,测出R 0两端的对应电压U 12,对所得的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就可以实现测量目的.根据实验数据在1U 12-R 坐标系中描出坐标点,如图2所示.已知R 0=150 Ω,请完成以下数据分析和处理.图1图2 (1)图2中电阻为________ Ω的数据点应剔除;(2)在坐标纸上画出1U12-R关系图线;(3)图线的斜率是________(V-1·Ω-1),由此可得电池电动势E x=________V.21.Ⅰ.(1)18.6(2)abeⅡ.(1)0.0070.638(2)如图所示Ⅲ.(1)80.0(2)如图所示(3)4.44×10-3 1.50[解析]Ⅰ.(1)10分度游标卡尺的精度为0.1 mm,主尺读数为18 mm,游标尺读数为6×0.1 mm=0.6 mm,游标卡尺的读数为18.6 mm.(2)摆线选择细些的、伸缩性小些的,并且尽可能长些,可以使模型更符合单摆运动,且测量线长时误差小,a正确;摆球尽量选择质量大些、体积小些的,使空气阻力可以忽略,b正确.周期与摆角无关,摆角过大,摆球不做简谐运动,c 错误.计时应从摆球通过平衡位置开始,而不应从释放摆球位置处开始,d 错误,e 正确.Ⅱ.(1)螺旋测微器的精度为0.01 mm ,校零时的读数为0.7×0.01 mm =0.007 mm ,此值是零误差,合金丝的直径为(0.5+14.5×0.01) mm -0.007 mm =0.638 mm.(2)图略.Ⅲ.(1)电阻为80.0 Ω的数据点离直线过远,超过了误差范围,应剔除; (2)图略.(3)图线的斜率是k =1.42-0.71160V -1·Ω-1=4.44×10-3V -1·Ω-1.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E =U 12R 0(r +R)+U 12,变形得1U 12=1ER 0R +r +R 0ER 0,斜率是k =1ER 0,故电池电动势是E =1kR 0=1.50 V. 22.A5、F1、E1[安徽卷] 一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如图1所示,已知物体所受水平拉力F 随时间t的变化情况如图2所示,物体相应的速度v 随时间t 的变化关系如图3所示.求:图1 图2 图3(1)0~8 s 时间内拉力的冲量; (2)0~6 s 时间内物体的位移;(3)0~10 s 时间内,物体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22.[解析] (1)由图2知I =F 1Δt 1+F 2Δt 2+F 3Δt 3,I =18 N ·s. (2)由图3知物体的位移为x =6-22×3 m =6 m.(3)由图2知,在6~8 s 时间内,物体做匀速运动,于是有f =2 N 由图3知在0~10 s 时间内物体的总位移为 l =(8-6)+(10-2)2×3 m =15 m ,所以W =fl =2×15 J =30 J.23.I3K2 [安徽卷] 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在第Ⅰ象限内有平行于y 轴的匀强电场,方向沿y 轴正方向;在第Ⅳ象限的正三角形abc 区域内有匀强磁场,方向垂直于xOy 平面向里,正三角形边长为L ,且ab 边与y 轴平行.一质量为m 、电荷量为q 的粒子,从y 轴上的P(0,h)点,以大小为v 0的速度沿x 轴正方向射入电场,通过电场后从x 轴上的a(2h ,0)点进入第Ⅳ象限,又经过磁场从y 轴上的某点进入第Ⅲ象限,且速度与y 轴负方向成45°角,不计粒子所受的重力.求:(1)电场强度E 的大小;(2)粒子到达a 点时速度的大小和方向;(3)abc 区域内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 的最小值.23.[解析] (1)设粒子在电场中运动的时间为t ,则有x =v 0t =2h , y =12at 2=h , qE =ma ,联立以上各式可得E =mv 202qh.(2)粒子到达a 点时沿负y 方向的分速度为v y =at =v 0,所以v =v 20+v 2y =2v 0,方向指向第Ⅳ象限与x 轴正方向成45°角. (3)粒子在磁场中运动时,有qvB =m v 2r,当粒子从b 点射出时,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最小值,此时有r =22L ,所以B =2mv 0qL. 24.B4G1 [安徽卷] 如图所示,质量为M 、倾角为α的斜面体(斜面光滑且足够长)放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底部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为μ,斜面顶端与劲度系数为k 、自然长度为L 的轻质弹簧相连,弹簧的另一端连接着质量为m 的物块.压缩弹簧使其长度为34L 时将物块由静止开始释放,且物块在以后的运动中,斜面体始终处于静止状态.重力加速度为g.(1)求物块处于平衡位置时弹簧的长度;(2)选物块的平衡位置为坐标原点,沿斜面向下为正方向建立坐标轴,用x 表示物块相对于平衡位置的位移,证明物块做简谐运动;(3)求弹簧的最大伸长量;(4)为使斜面体始终处于静止状态,动摩擦因数μ应满足什么条件(假设滑动摩擦力等于最大静摩擦力)?24.[解析] (1)设物块在斜面上平衡时,弹簧伸长量为ΔL ,有mgsin α-k ΔL =0, 解得ΔL =mgsin αk, 此时弹簧的长度为L +mgsin αk. (2)当物块的位移为x 时,弹簧伸长量为x +ΔL ,物块所受合力为F 合=mgsin α-k(x +ΔL),联立以上各式可得F 合=-kx , 可知物块做简谐运动;(3)物块做简谐运动的振幅为A =L 4+mgsin αk ,由对称性可知,最大伸长量为L 4+2mgsin αk.(4)设物块位移x 为正,则斜面体受力情况如图所示,由于斜面体平衡,所以有水平方向f +F N1sin α-Fcos α=0,竖直方向F N2-Mg -F N1cos α-Fsin α=0, 又F =k(x +ΔL),F N1=mgcos α,联立可得f =kxcos α,F N2=Mg +mg +kxsin α为使斜面体始终处于静止,结合牛顿第三定律,应有 |f|≤μF N2,所以μ≥|f|F N2=k|x|cos αMg +mg +kxsin α,当x =-A 时,上式右端达到最大值,于是有 μ≥(kL +4mgsin α)cos α4Mg +4mgcos 2α-kLsin α.。
绝密★启用前2023年安徽省高考物理试卷(新课标)副标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30分。
1.船上的人和水下的潜水员都能听见轮船的鸣笛声。
声波在空气中和在水中传播时的( )A. 波速和波长均不同B. 频率和波速均不同C. 波长和周期均不同D. 周期和频率均不同2.无风时,雨滴受空气阻力的作用在地面附近会以恒定的速率竖直下落。
一质量为m的雨滴在地面附近以速率v下落高度ℎ的过程中,克服空气阻力做的功为(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A. 0B. mgℎC. 12mv2−mgℎ D. 12mv2+mgℎ3.铯原子基态的两个超精细能级之间跃迁发射的光子具有稳定的频率,铯原子钟利用的两能级的能量差量级为10−5eV,跃迁发射的光子的频率量级为(普朗克常量ℎ=6.63×10−34J⋅s,元电荷e=1.60×10−19C)( )A. 103HzB. 106HzC. 109HzD. 1012Hz4.2023年5月,世界现役运输能力最大的货运飞船天舟六号,携带约5800kg的物资进入距离地面约400km(小于地球同步卫星与地面的距离)的轨道,顺利对接中国空间站后近似做匀速圆周运动。
对接后,这批物资( )A. 质量比静止在地面上时小B. 所受合力比静止在地面上时小C. 所受地球引力比静止在地面上时大D. 做圆周运动的角速度大小比地球自转角速度大5.一电子和一α粒子从铅盒上的小孔O竖直向上射出后,打到铅盒上方水平放置的屏幕P上的a和b两点,a点在小孔O的正上方,b点在a点的右侧,如图所示。
2025年安徽省合肥市物理高考复习试题及解答参考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1、在下列关于力学的基本概念中,正确的是:A、力是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B、加速度是物体速度变化的原因C、牛顿第一定律揭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D、惯性是物体受到外力作用后保持原有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答案:A解析:A选项正确,因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即改变物体的速度大小或方向。
B选项错误,加速度是速度变化的比率,而不是原因。
C选项错误,牛顿第一定律描述了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时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D选项错误,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有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而不是外力作用后的结果。
因此,正确答案是A。
2、一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关于该物体受力情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受到的合外力为0B、物体受到的摩擦力等于物体的重力C、物体受到的合外力等于物体的惯性D、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答案:A解析:A选项正确,因为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根据牛顿第一定律,物体受到的合外力必须为0,否则物体将加速或减速。
B选项错误,摩擦力与物体的重力方向垂直,且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所受的压力有关,不一定等于重力。
C选项错误,惯性不是力,而是物体保持原有运动状态的性质。
D选项错误,摩擦力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但题目要求的是关于受力情况的说法,而不是摩擦力的方向。
因此,正确答案是A。
3、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沿直线加速运动,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下所示。
根据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在0到1秒内做匀速直线运动B、物体的加速度在0到1秒内是恒定的C、物体在1秒末的速度等于0D、物体在2秒内的位移小于1秒内的位移答案:D解析:从图像可以看出,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均匀增加,说明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在0到1秒内,物体的位移是直线下的面积,而在2秒内,位移是两个面积之和。
显然,2秒内的位移大于1秒内的位移,所以选项D正确。
安徽物理试题及答案2024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入题后的括号内。
)1. 下列关于光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 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为3×10^8 m/sB. 光在所有介质中传播速度都比在真空中快C. 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D. 光在所有介质中传播速度都比在真空中慢答案:A2. 一个物体的重力为50N,将其放置在水平桌面上,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为()A. 50NB. 0NC. 100ND. 25N答案:A3. 以下哪种现象不属于机械能守恒()A. 单摆运动B. 斜面下滑的物体C. 降落伞下降D. 竖直上抛的物体答案:C4. 电磁波的传播速度在真空中是()A. 3×10^5 km/sB. 3×10^8 m/sC. 3×10^6 km/sD. 3×10^7 m/s答案:B5. 根据欧姆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电流与电压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B. 电压与电流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C. 电阻与电流成正比,与电压成反比D. 电阻与电流成反比,与电压成正比答案:A6. 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第1秒内的平均速度为()A. 0.5 m/sB. 1 m/sC. 2 m/sD. 3 m/s答案:A7. 以下哪种物质的比热容最大()A. 水B. 铁C. 空气D. 木头答案:A8. 在电路中,电流表的内阻()A. 很大B. 很小C. 等于零D. 等于无穷大答案:B9. 以下哪个选项是描述摩擦力的()A. 总是阻碍物体的运动B. 总是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C. 总是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同D. 总是与物体运动方向垂直答案:A10. 一个物体从高度h处自由下落,其下落时间t与高度h的关系是()A. t = √(2h/g)B. t = 2h/gC. t = h/gD. t = √(h/g)答案:A二、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2020年安徽省高考试题(理综物理)解析版【答案】A【解析】由于万有引力提供探测器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那么有212112()()()Mm Gm R h R h T π=++;222222()()()Mm G m R h R h T π=++,可求得火星的质量23231222124()4()R h R h M GT GT ππ++==和火星的半径22321122311T h h T R T T ⎛⎫- ⎪⎝⎭=⎛⎫- ⎪⎝⎭,依照密度公式得:333443M M MV R R ρππ===。
在火星表面的物体有2Mm G mg R =,可得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2GMg R =,应选项A 正确。
18.如下图,M 、N 是平行板电容器的两个极板,R 0为定值电阻,R 1、R 2为可调电ESR 0R 1R 2M N阻,用绝缘细线将质量为m、带正电的小球悬于电容器内部。
闭合电键S,小球静止时受到悬线的拉力为F。
调剂R1、R2,关于F的大小判定正确的选项是A.保持R1不变,缓慢增大R2时,F将变大B.保持R1不变,缓慢增大R2时,F将变小C.保持R2不变,缓慢增大R1时,F将变大D.保持R2不变,缓慢增大R1时,F将变小【答案】B【解析】保持R1不变,缓慢增大R2时,由于R0和R2串联,R0两端的电压减小,即平行板电容器的两个极板的电压U减小,带电小球受到的电场力UF qE qd==⋅电减小, 悬线的拉力为22()F mg F=+电将减小,选项B正确,A错误。
保持R2不变,缓慢增大R1时,R0两端的电压不变,F电不变,悬线的拉力为F不变,C、D错误。
19.L型木板P〔上表面光滑〕放在固定斜面上,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在木板上,另一端与置于木板上表面的滑块Q相连,如下图。
假设P、Q一起沿斜面匀速下滑,不计空气阻力。
那么木板P 的受力个数为A. 3 B.4C.5 D.6【答案】C【解析】P、Q一起沿斜面匀速下滑时,由于木板P上表面光滑,滑块Q受到重力、P的支持力和弹簧沿斜面向上的弹力。
安徽省物理高三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1. 下列关于光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 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为3×10^8 m/sB. 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相同C. 光具有波粒二象性D. 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答案:B2.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同时产生B.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C.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D.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可以是不同性质的力答案:B3. 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2m/s^2,那么在第3秒内通过的位移为:A. 4mB. 6mC. 9mD. 12m答案:B4. 根据欧姆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电阻一定时,电流与电压成正比B. 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成反比C. 电流一定时,电压与电阻成正比D. 电阻一定时,电压与电流成反比答案:A5. 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一个大小为10N的力,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则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A. 4NB. 5NC. 6ND. 8N答案:A6.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能量可以被创造B. 能量可以被消灭C. 能量可以转化为其他形式D. 能量在转化和转移过程中总量不变答案:D7. 一个点电荷在电场中受到的电场力为F,那么在电场强度为E的区域,该点电荷受到的电场力为:A. FB. F/EC. E*qD. F*E答案:C8. 根据电磁感应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磁场变化时,会在导体中产生电流B. 导体运动时,会在导体中产生电流C. 导体运动时,会在导体周围产生磁场D. 磁场变化时,会在导体周围产生磁场答案:A9. 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其角速度为ω,半径为r,则物体受到的向心力为:A. mω^2rB. mωrC. m/rω^2D. mω^2/r答案:A10.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能量可以被创造B. 能量可以被消灭C. 能量在转化和转移过程中总量不变D. 能量在转化和转移过程中总量减少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0分)1. 光的折射定律是______定律。
安徽高三高中物理高考真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细线的一端系一质量为m的小球,另一端固定在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体顶端,细线与斜面平行。
在斜面体以加速度a水平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过程中,小球始终静止在斜面上,小球受到细线的拉力T和斜面分别为(重力加速度为g)的支持力为FNA.T=m(g sinθ+ a cosθ),F N=m(g cosθ- a sinθ)B.T=m(g sinθ+ acosθ),F N=m(g sinθ- a cosθ)C.T=m(a cosθ- gsinθ),F N=m(g cosθ+ a sinθ)D.T=m(a sinθ- gcosθ),F N=m(g sinθ+ a cosθ)2.图中a、b、c、d为四根与纸面垂直的长直导线,其横截面位于正方形的四个顶点上,导线中通有大小相同的电流,方向如图所示。
一带正电的粒子从正方形中心O点沿垂直于纸面的方向向外运动,它所受洛伦兹力的方向是A.向上B.向下C.向左D.向右3.如图所示,足够长平行金属导轨倾斜放置,倾角为37°,宽度为0.5m,电阻忽略不计,其上端接一小灯泡,电阻为1Ω。
一导体棒MN垂直于导轨放置,质量为0.2kg,接入电路的电阻为1Ω,两端与导轨接触良好,与导轨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
在导轨间存在着垂直于导轨平面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0.8T。
将导体棒MN由静止释放,运动一段时间后,小灯泡稳定发光,此后导体棒MN的运动速度以及小灯泡消耗的电功率分别为(重力加速度g取10m/s2,sin37°=0.6)A.2.5m/s,1W B.5m/s,1W C.7.5m/s,9W D.15m/s,9W4.质量为m的人造地球卫星与地心的距离为r时,引力势能可表示为,其中G为引力常量,M为地的轨道上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由于受到极稀薄空气的摩擦作用,飞行一段球质量。
姓名 座位号(在此卷上答题无效)绝密 ★ 启封前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部分第Ⅰ卷(选择题 共120分)本卷共20小题,每小题6分,共12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4.原子核聚变可望给人类未来提供丰富的洁净能源。
当氘等离子体被加热到适当高温时,氘核参与的几种聚变反应可能发生,放出能量。
这几种反应总的效果可以表示为241112106243.15H k He d H n MeV →+++由平衡条件可知A .k =1 d =4B .k =2 d =2C .k =1 d =6D .k =2 d =3答案:B解析:由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分别有410k d +=,26k d +=,解得 k =2,d=2。
正确选项为B 。
15.2009年2月11日,俄罗斯的“宇宙-2251”卫星和美国的“铱-33”卫星在西伯利亚上空约 805km 处发生碰撞。
这是历史上首次发生的完整在轨卫星碰撞事件。
碰撞过程中产生的 大量碎片可能会影响太空环境。
假定有甲、乙两块碎片,绕地球运动的轨道都是圆,甲的运行速率比乙的大,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甲的运行周期一定比乙的长B .甲距地面的高度一定比乙的高C .甲的向心力一定比乙的小D .甲的加速度一定比乙的大答案:D解析:由GM v r =甲的速率大,甲碎片的轨道半径小,故B 错;由公式3R T 2GM=A 错;由于未知两碎片的质量,无法判断向心力的大小,故C 错;碎片的加速度是指引力加速度由2GM m ma R =得2GM a R=,可知甲的加速度比乙大,故D 对。
16.大爆炸理论认为,我们的宇宙起源于137亿年前的一次大爆炸。
除开始瞬间外,在演化至今的大部分时间内,宇宙基本上是匀速膨胀的。
上世纪末,对1A型超新星的观测显示,宇宙正在加速膨胀,面对这个出人意料的发现,宇宙学家探究其背后的原因,提出宇宙的大部分可能由暗能量组成,它们的排斥作用导致宇宙在近段天文时期内开始加速膨胀。
如果真是这样,则标志宇宙大小的宇宙半径R和宇宙年龄的关系,大致是下面哪个图像答案:C解析:图像中的纵坐标宇宙半径R可以看作是星球发生的位移x,因而其切线的斜率就是宇宙半径增加的快慢程度。
由题意,宇宙加速膨胀,其半径增加的速度越来越大。
故选C17.为了节省能量,某商场安装了智能化的电动扶梯。
无人乘行时,扶梯运转得很慢;有人站上扶梯时,它会先慢慢加速,再匀速运转。
一顾客乘扶梯上楼,恰好经历了这两个过程,如图所示。
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顾客始终受到三个力的作用B.顾客始终处于超重状态C.顾客对扶梯作用力的方向先指向左下方,再竖直向下D.顾客对扶梯作用的方向先指向右下方,再竖直向下答案:C解析:在慢慢加速的过程中顾客受到的摩擦力水平向左,电梯对其的支持力和摩擦力的合力方向指向右上,由牛顿第三定律,它的反作用力即人对电梯的作用方向指向向左下;在匀速运动的过程中,顾客与电梯间的摩擦力等于零,顾客对扶梯的作用仅剩下压力,方向沿竖直向下。
18.在光滑的绝缘水平面上,有一个正方形的abcd,顶点a、c处分别固定一个正点电荷,电荷量相等,如图所示。
若将一个带负电的粒子置于b点,自由释放,粒子将沿着对角线bd往复运动。
粒子从b点运动到d点的过程中A.先作匀加速运动,后作匀减速运动B.先从高电势到低电势,后从低电势到高电势C.电势能与机械能之和先增大,后减小D.电势能先减小,后增大答案:D解析:由于负电荷受到的电场力是变力,加速度是变化的。
所以A错;由等量正电荷的电场分布知道,在两电荷连线的中垂线O点的电势最高,所以从b到a,电势是先增大后减小,故B错;由于只有电场力做功,所以只有电势能与动能的相互转化,故电势能与机械能的和守恒,C错;由b到O 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小,由O到d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加,D对。
19.右图是科学史上一张著名的实验照片,显示一个带电粒子在云室中穿过某种金属板运动的径迹。
云室旋转在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垂直照片向里。
云室中横放的金属板对粒子的运动起阻碍作用。
分析此径迹可知粒子A.带正电,由下往上运动B.带正电,由上往下运动C.带负电,由上往下运动D.带负电,由下往上运动答案: A。
解析:粒子穿过金属板后,速度变小,由半径公式mvrqB可知,半径变小,粒子运动方向为由下向上;又由于洛仑兹力的方向指向圆心,由左手定则,粒子带正电。
选A。
20.如图甲所示,一个电阻为R,面积为S的矩形导线框abcd,水平旋转在匀强磁场中,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方向与ad边垂直并与线框平面成450角,o、o’ 分别是ab和cd边的中点。
现将线框右半边obco’ 绕oo’ 逆时针900到图乙所示位置。
在这一过程中,导线中通过的电荷量是A.2BS2R B.2BSRC.BSRD.0答案:A解析:对线框的右半边(obco ′)未旋转时整个回路的磁通量12BSsin 45o BS Φ== 对线框的右半边(obco ′)旋转90o 后,穿进跟穿出的磁通量相等,如右 图整个回路的磁通量20Φ=。
212BS ∆Φ=Φ-Φ=。
根据公式22BS q R R ∆Φ==。
选A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180分)21.(18分)Ⅰ.(6分)用多用电表进行了几次测量,指针分别处于a 、b 的位置,如图所示。
若多用电表的选择开关处于下面表格中所指的档位,a 和b 的相应读数是多少请填在表格中。
Ⅱ.(6电池的内阻较小,一个定值电阻R 0起保护作用。
验器材还有:(a)电流表(量程0.6A、3A);(b)电压表(量程3V、15V)(c)定值电阻(阻值1Ω、额定功率5W)(d)定值电阻(阻值10Ω,额定功率10W)(e)滑动变阻器(阴值范围0--10Ω、额定电流2A)(f)滑动变阻器(阻值范围0-100Ω、额定电流1A)那么(1)要正确完成实验,电压表的量程应选择 V,电流表的量程应选择 A; R0应选择Ω的定值电阻,R应选择阻值范围是Ω的滑动变阻器。
(2)引起该实验系统误差的主要原因是。
Ⅲ.(6分)探究力对原来静止的物体做的功与物体获得的速度的关系,实验装置如图所师,实验主要过程如下:(1)设法让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分别为W、2W、3W、……;(2)分析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求出小车的速度v、2v、3v、……;1(3)作出W v-草图;(4)分析W v-图像是一条直线,表明∝v;如果-图像。
如果W v不是直线,可考虑是否存在2∝∝、W v∝、3W vW v以下关于该试验的说法中有一项不正确...,它是___________。
A.本实验设法让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分别为W、2W、3W、……。
所采用的方法是选用同样的橡皮筋,并在每次实验中使橡皮筋拉伸的长度保持一致。
当用1条橡皮筋进行是实验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为W,用2条、3条、……橡皮筋并在一起进行第2次、第3次、……实验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分别是2W、3W、……。
B.小车运动中会受到阻力,补偿的方法,可以使木板适当倾斜。
C.某同学在一次实验中,得到一条记录纸带。
纸带上打出的点,两端密、中间疏。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没有使木板倾斜或倾角太小。
D.根据记录纸带上打出的点,求小车获得的速度的方法,是以纸带上第一点到最后一点的距离来进行计算。
答案:I.指针位置选择开关所处的档位读数a直流电流100mA直流电压b电阻×100320Ω解析:直流电流100mA档读第二行“0~10”一排,最小度值为2mA 估读到1mA就可以了;直流电压档读第二行“0~250”一排,最小分度值为估读到就可以了;电阻×100档读第一行,测量值等于表盘上读数“”乘以倍率“100”。
II.答案:(1)3,,1,0~10。
(2)由于电压表的分流作用造成电流表读数总是比电池实际输出电流小。
解析:由于电源是一节干电池(),所选量程为3V的电压表;估算电流时,考虑到干电池的内阻一般几Ω左右,加上保护电阻,最大电流在0.5A左右,所以选量程为0.6A的电流表;由于电池内阻很小,所以保护电阻不宜太大,否则会使得电流表、电压表取值范围小,造成的误差大;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一般比电池内阻大几倍就好了,取0~10Ω能很好地控制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若取0~100Ω会出现开始几乎不变最后突然变化的现象。
关于系统误差一般由测量工具和所造成测量方法造成的,一般具有倾向性,总是偏大或者偏小。
本实验中由于电压表的分流作用造成电流表读数总是比测量值小,造成E测<E真,r测<r真。
III答案:D。
解析: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橡皮绳做的功与物体获得速度的关系。
这个速度是指橡皮绳做功完毕时的速度,而不整个过程的平均速度,所以D选项是错误的。
22.(14分)在2008年北京残奥会开幕式上,运动员手拉绳索向上攀登,最终点燃了主火炬,体现了残疾运动员坚忍不拔的意志和自强不息的精神。
为了探究上升过程中运动员与绳索和吊椅间的作用,可将过程简化。
一根不可伸缩的轻绳跨过轻质的定滑轮,一端挂一吊椅,另一端被坐在吊椅上的运动员拉住,如图所示。
设运动员的质量为65kg,吊椅的质量为15kg,不计定滑轮与绳子间的摩擦。
重力加速度取g=10m/s2。
当运动员与吊椅一起正以加速度a=1m/s2上升时,试求(1)运动员竖直向下拉绳的力; (2)运动员对吊椅的压力。
答案:440N ,275N解析:解法一:(1)设运动员受到绳向上的拉力为F ,由于跨过定滑轮的两段绳子拉力相等,吊椅受到绳的拉力也是F 。
对运动员和吊椅整体进行受力分析如图所示,则有:()()2F-m m m g m a +=+人人椅椅440F N =由牛顿第三定律,运动员竖直向下拉绳的力440F N '=(2)设吊椅对运动员的支持力为F N ,对运动员进行受力分析如图所示,则有:N F F -m g m a +=人人 N F 275N =由牛顿第三定律,运动员对吊椅的压力也为275N解法二:设运动员和吊椅的质量分别为M 和m ;运动员竖直向下的拉力为F ,对吊椅的压力大小为F N 。
(m+maF m ga F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绳对运动员的拉力大小为F ,吊椅对运动员的支持力为F N 。
分别以运动员和吊椅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N F F -M g Ma+=①N F F mg ma--=②由①②得 440F N =275N F N =23.(16分)如图所示,匀强电场方向沿x 轴的正方向,场强为E 。
在A (d ,0)点有一个静止的中性微粒,由于内部作用,某一时刻突然分裂成两个质量均为m 的带电微粒,其中电荷量为q 的微粒1沿y 轴负方向运动,经过一段时间到达(0,-d )点。
不计重力和分裂后两微粒间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