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安徽省高考物理试卷(高考真题)
- 格式:doc
- 大小:323.52 KB
- 文档页数:19
2015年安徽省高考考试说明各学科解读2015年安徽省高考语文学科解读戴俊和由于安徽省2016年可能参加全国统考,与2014年安徽高考《考试说明》相比,2015年《考试说明》总体稳定,其部分变化,体现了由安徽卷向全国新课标卷过渡的特点。
考试说明具体变化如下:一.“考试内容和要求”方面1.“现代文阅读”方面,删去“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和文学类文本阅读的考查,可采用选择题、非选择题的形式”;2.“常见的名句名篇默写范围”删去“以及我省应届高中毕业生所使用的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和《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语文•选修)》要求背诵的部分篇目”;3.“古代诗歌鉴赏的考查”部分,删去“考查时,可以采用选择题、非选择题的形式”。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方面本部分内容,去年的表述笼统、模糊,今年表述更具体,更清晰,但没有实质变化。
三.“题型示例”方面1.所有考点全部增加了全国新课标卷题型;2.文学类阅读,小说示例多于散文示例;3.名句名篇示例,增加了“根据内容提示写出相应的名句”的示例;4.文言文示例,11篇例文中,有8篇为史传或传记,3篇为其他类古文。
根据考试说明的变化,笔者作以下解读:一.2015年安徽高考试卷结构与2014年相同。
一般论述类文章3道选择题;文学类文本阅读4道文字题;文言文3题选择题,1题翻译;诗歌鉴赏题2道文字题;名句名篇默写1题,6分;语言文字运用3题选择题,3题文字表述题。
二.全面向新课标过渡:1.名句名篇默写范围调整较大,出现默写新题型。
2014年是30篇,2015年是64篇,范围为《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推荐背诵篇目50篇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建议诵读篇目14篇;名句名篇的新题型为根据内容提示写出相应的名句。
64篇一直是新课标名句名篇的考试范围,安徽高考用星号标示《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推荐背诵篇目50篇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建议诵读篇目14篇中的部分篇目;根据内容提示写出相应的名句正是2014年新课标Ⅰ、新课标Ⅱ卷考试题型。
选修3-4 波与相对论考点一电磁振荡1.(2012·浙江理综,6分)为了测量储罐中不导电液体的高度,将与储罐外壳绝缘的两块平行金属板构成的电容器C置于储罐中,电容器可通过开关S与线圈L或电源相连,如图所示。
当开关从a拨到b时,由L与C构成的回路中产生的周期T=2πLC的振荡电流。
当罐中液面上升时()A.电容器的电容减小B.电容器的电容增大C.LC回路的振荡频率减小D.LC回路的振荡频率增大解析:当罐中的液面上升时,电容器极板间的介电常数变大,由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公式知,电容增大,则选项A错误,B正确;由LC回路周期公式知,振荡周期增大,振荡频率减小,则选项C正确,D错误。
答案:BC考点二电磁场和电磁波2.(2013·四川理综,6分)下列关于电磁波的说法,正确的是()A.电磁波只能在真空中传播B.电场随时间变化时一定产生电磁波C.做变速运动的电荷会在空间产生电磁波D.麦克斯韦第一次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解析:选C本题考查有关电磁波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理解分析综合能力。
虽然电磁波在传播过程中不需要介质,但并不是只能在真空中传播,故A选项错误;产生电磁波需要一定的条件,当电场随时间做周期性变化时才可能产生电磁波,故B选项错误;做变速运动的电荷周围会产生变化的磁场,其周围空间可能会产生电磁波,故C选项正确;麦克斯韦只是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是赫兹第一次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故D选项错误。
3.(2009·天津理综,6分)下列关于电磁波的说法正确的是()A.电磁波必须依赖介质传播B.电磁波可以发生衍射现象C.电磁波不会发生偏振现象D.电磁波无法携带信息传播解析: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具有波所有的特征,能发生干涉、衍射、偏振等现象,并且它可以传递信息,可知只有B 正确.答案:B考点三 相对论简介4.(2013·四川理综,6分)迄今发现的二百余颗太阳系外行星大多不适宜人类居住,绕恒星“Gliese581”运行的行星“G1- 58lc ”却很值得我们期待。
2015年高考物理试卷一.选择题(共7小题)1.如图示是α粒了(氦原子核)被重金属原子核散射的运动轨迹,M、N、P、Q是轨迹上的四点,在散射过程中可以认为重金属原子核静止不动.图中所标出的α粒子在各点处的加速度方向正确的是()A.M点B.N点C.P点D.Q点2.由库仑定律可知,真空中两个静止的点电荷,带电量分别为q1和q2,其间距离为r时,它们之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为F=k,式中k为静电力常量.若用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表示,k 的单位应为()A.kg•A2•m3B.kg•A﹣2•m3•s﹣4C.kg•m2•C﹣2D.N•m2•A﹣23.图示电路中,变压器为理想变压器,a、b接在电压有效值不变的交流电流两端,R0为定值电阻,R为滑动变阻器,现将变阻器的滑片从一个位置滑动到另一位置,观察到电流表A1的示数增大了0.2A,电流表A2的示数增大了0.8A,则下列说确的是()A.电压表V1示数增大B.电压表V2,V3示数均增大C.该变压器起升压作用D.变阻器滑片是沿c→d的方向滑动4.一根长为L、横截面积为S的金属棒,其材料的电阻率为ρ,棒单位体积自由电子数为n,电子的质量为m,电荷量为e,在棒两端加上恒定的电压时,棒产生电流,自由电子定向运动的平均速率为v,则金属棒的电场强度大小为()A.B.C.ρnev D.5.如图所示,一束单色光从空气入射到棱镜的AB面上,经AB和AC两个面折射后从AC面进入空气,当出射角i′和入射角i 相等时,出射光线相对于入射光线偏转的角度为θ,已知棱镜顶角为α,则计算棱镜对该色光的折射率表达式为()A.B.C.D.6.如图所示,abcd为水平放置的平行“⊂”形光滑金属导轨,间距为l,导轨间有垂直于导轨平面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导轨电阻不计,已知金属杆MN倾斜放置,与导轨成θ角,单位长度的电阻为r,保持金属杆以速度v沿平行于cd的方向滑动(金属杆滑动过程中与导轨接触良好).则()A .电路中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为B.电路中感应电流的大小为C.金属杆所受安培力的大小为D.金属杆的热功率为7.已知均匀带电的无穷大平面在真空中激发电场的场强大小为,其中σ为平面上单位面积所带的电荷量,ɛ0为常量,如图所示的平行板电容器,极板正对面积为S,其间为真空,带电量为Q,不计边缘效应时,极板可看作无穷大导体板,则极板间的电场强度大小和两极板间相互的静电引力大小分别为()A.和B.和C.和D.和二.解答题(共5小题)8.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某同学用图钉把白纸固定在水平放置的木板上,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板上一点,两个细绳套系在橡皮条的另一端,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分别拉住两个细绳套,互成角度地施加拉力,使橡皮条伸长,结点到达纸面上某一位置,如图所示,请将以下的实验操作和处理补充完整:①用铅笔描下结点位置,记为O;②记录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和F2,沿每条细绳(套)的方向用铅笔分别描出几个点,用刻度尺把相应的点连成线;③只用一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套把橡皮条的结点仍拉到位置O,记录测力计的示数F3,;④按照力的图示要求,作出拉力F1,F2,F3;⑤根据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F1和F2的合力F;⑥比较的一致程度,若有较大差异,对其原因进行分析,并作出相应的改进后再次进行实验.9.某同学为了测量一节电池的电动势和阻,从实验室找到以下器材:一个满偏电流为100μA、阻为2500Ω的表头,一个开关,两个电阻箱(0~999.9Ω)和若干导线.(1)由于表头量程偏小,该同学首先需将表头改装成量程为50mA的电流表,则应将表头与电阻箱(填“串联”或“并联”),并将该电阻箱阻值调为Ω.(2)接着该同学用改装的电流表对电池的电动势及阻进行测量,实验电路如图1所示,通过改变电阻R测相应的电流I,且作相关计算后一并记录如表:1 2 3 4 5 6R(Ω)95.0 75.0 55.0 45.0 35.0 25.0 I(mA)15.0 18.7 24.8 29.5 36.0 48.0 IR(V) 1.42 1.40 1.36 1.33 1.26 1.20 ①根据表中数据,图2中已描绘出四个点,请将第5、6两组数据也描绘在图2中,并画出IR﹣I图线;②根据图线可得电池的电动势E是V,阻r是Ω.10.一质量为0.5kg的小物块放在水平地面上的A点,距离A点5m的位置B处是一面墙,如图所示,物块以v0=9m/s的初速度从A点沿AB方向运动,在与墙壁碰撞前瞬间的速度为7m/s,碰后以6m/s的速度反向运动直至静止.g取10m/s2.(1)求物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2)若碰撞时间为0.05s,求碰撞过程中墙面对物块平均作用力的大小F;(3)求物块在反向运动过程中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W.11.在xOy平面,有沿y轴负方向的匀强电场,场强大小为E(图象未画出),由A点斜射出一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粒子,B和C是粒子运动轨迹上的两点,如图所示,其中l0为常数,粒子所受重力忽略不计,求:(1)粒子从A到C过程中电场力对它做的功;(2)粒子从A到C过程所经历的时间;(3)粒子经过C点时的速率.12.由三颗星体构成的系统,忽略其它星体对它们的作用,存在着一种运动形式:三颗星体在相互之间的万有引力作用下,分别位于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绕某一共同的圆心O在三角形所在的平面做相同角速度的圆周运动(图示为A、B、C三颗星体质量不相同时的一般情况).若A 星体质量为2m,B、C两星体的质量均为m,三角形的边长为a,求:(1)A星体所受合力大小F A;(2)B星体所受合力大小F B;(3)C星体的轨道半径R C;(4)三星体做圆周运动的周期T.2015年高考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7小题)1.如图示是α粒了(氦原子核)被重金属原子核散射的运动轨迹,M、N、P、Q是轨迹上的四点,在散射过程中可以认为重金属原子核静止不动.图中所标出的α粒子在各点处的加速度方向正确的是()A.M点B.N点C.P点D.Q点分析:根据粒子轨迹的弯曲方向,可以判定粒子受力的方向;再根据受力的方向,判定α粒子在电场中运动时,粒子的加速度的方向.解答:解:根据轨迹弯曲的方向,可以判定粒子受力的方向大体向上,与粒子和重金属原子核的点的连线的方向相反,故M、N、P、Q是轨迹上的四点的加速度的方向中,只有P点标出的方向是正确的.故选:C2.由库仑定律可知,真空中两个静止的点电荷,带电量分别为q1和q2,其间距离为r时,它们之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为F=k,式中k为静电力常量.若用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表示,k 的单位应为()A.kg•A2•m3B.kg•A﹣2•m3•s﹣4C.kg•m2•C﹣2D.N•m2•A﹣2分析:力学单位制规定了物理量的单位,同时根据物理量间的公式也可以分析单位之间的关系.解答:解:根据F=k可得:k=,由于F=ma,q=It,所以k=根据质量的单位是kg,加速度的单位m/s2,距离的单位是m,电流的单位是A,时间的单位s,可得k的单位是kg•A﹣2•m3•s﹣4 故选:B3.图示电路中,变压器为理想变压器,a、b接在电压有效值不变的交流电流两端,R0为定值电阻,R为滑动变阻器,现将变阻器的滑片从一个位置滑动到另一位置,观察到电流表A1的示数增大了0.2A,电流表A2的示数增大了0.8A,则下列说确的是()A.电压表V1示数增大B.电压表V2,V3示数均增大C.该变压器起升压作用D.变阻器滑片是沿c→d的方向滑动分析:根据欧姆定律分析负载电阻的变化,图中变压器部分等效为一个电源,变压器右侧其余部分是外电路,外电路中,R0与滑动变阻器R串联;然后结合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和串并联电路的电压、电流关系分析即可.解答:解:A、观察到电流表A1的示数增大了0.2A,电流表A2的示数增大了0.8A,即副线圈电流增大,由于a、b接在电压有效值不变的交流电流两端,匝数比不变,所以副线圈电压不变,即V1,V2示数不变,根据欧姆定律得负载电阻减小,所以变阻器滑片是沿c→d的方向滑动,故A错误,D正确,B、由于R0两端电压增大,所以滑动变阻器R两端电压减小,即电压表V3示数减小,故B错误;C、观察到电流表A1的示数增大了0.2A,电流表A2的示数增大了0.8A,即原线圈电流增大量小于副线圈电流增大量,根据电流与匝数成反比,所以该变压器起降压作用,故C错误;故选:D.4.一根长为L、横截面积为S的金属棒,其材料的电阻率为ρ,棒单位体积自由电子数为n,电子的质量为m,电荷量为e,在棒两端加上恒定的电压时,棒产生电流,自由电子定向运动的平均速率为v,则金属棒的电场强度大小为()A.B.C.ρnev D.专题:电场力与电势的性质专题.分析:利用电流的微观表达式求的电流,由电阻的定义式求的电阻,由E=求的电场强度解答:解:导体中的电流为I=neSv导体的电阻为R=导体两端的电压为U=RI场强为E=联立解得E=ρnev 故选:C5.如图所示,一束单色光从空气入射到棱镜的AB面上,经AB 和AC两个面折射后从AC 面进入空气,当出射角i′和入射角i相等时,出射光线相对于入射光线偏转的角度为θ,已知棱镜顶角为α,则计算棱镜对该色光的折射率表达式为()A .B.C.D.分析:由几何关系可明确在AB边入射时的入射角和折射角,再由折射定律可求得折射率.解答:解:由折射定律可知,n=;因入射角和出射角相等,即i=i′故由几何关系可知,β=;vvi=+β=;故折射率n=;故选:A.6.如图所示,abcd为水平放置的平行“⊂”形光滑金属导轨,间距为l,导轨间有垂直于导轨平面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导轨电阻不计,已知金属杆MN倾斜放置,与导轨成θ角,单位长度的电阻为r,保持金属杆以速度v沿平行于cd的方向滑动(金属杆滑动过程中与导轨接触良好).则()A.电路中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为B.电路中感应电流的大小为C.金属杆所受安培力的大小为D.金属杆的热功率为分析:由导体切割磁感线公式可求得感应电动势的大小,由安培力公式F=BIL可求得安培力以;由P=FV即可求得功率;注意公式中的l均为导轨间的距离.解答:解:A、电路中感应电动势的大小E=Blv;公式中的l为切割的有效长度,故电动势E=Blv;故A错误;B、感应电流i==;故B正确;C、安培力的大小F=BIL=;故C错误;D、功率P=FV=;故D错误;故选:B.7.已知均匀带电的无穷大平面在真空中激发电场的场强大小为,其中σ为平面上单位面积所带的电荷量,ɛ0为常量,如图所示的平行板电容器,极板正对面积为S,其间为真空,带电量为Q,不计边缘效应时,极板可看作无穷大导体板,则极板间的电场强度大小和两极板间相互的静电引力大小分别为()A.和B.和C.和D.和分析:由题意可明确两极板单独在极板部形成的场强大小,根据电场的叠加可明确合场强;相互作用力可看作极板在对方场强中的受力,即F=Eq.解答:解:两极板均看作无穷大导体板,极板上单位面积上的电荷量σ=;则单个极板形成的场强E0==,两极板间的电场强度为:2×=;两极板间的相互引力F=E0Q=;故选:D.二.解答题(共5小题)8.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某同学用图钉把白纸固定在水平放置的木板上,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板上一点,两个细绳套系在橡皮条的另一端,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分别拉住两个细绳套,互成角度地施加拉力,使橡皮条伸长,结点到达纸面上某一位置,如图所示,请将以下的实验操作和处理补充完整:①用铅笔描下结点位置,记为O;②记录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和F2,沿每条细绳(套)的方向用铅笔分别描出几个点,用刻度尺把相应的点连成线;③只用一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套把橡皮条的结点仍拉到位置O,记录测力计的示数F3,记下细绳的方向;④按照力的图示要求,作出拉力F1,F2,F3;⑤根据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F1和F2的合力F;⑥比较力F3与F的大小和方向的一致程度,若有较大差异,对其原因进行分析,并作出相应的改进后再次进行实验.分析:该实验采用了等效替代的方法,因此要求两次拉橡皮筋要使橡皮筋的形变相同,即将橡皮筋拉到同一点,力是矢量,因此在记录时要记录大小和方向,步骤③中要记下细绳的方向,才能确定合力的方向,步骤⑥比较力F′与F的大小和方向,看它们是否相同,得出结论.解答:解:步骤③中要记下细绳的方向,才能确定合力的方向,从而用力的图示法画出合力;步骤⑥比较力F3与F的大小和方向,看它们的一致程度,得出结论.故答案为:记下细绳的方向;力F3与F的大小和方向.9.某同学为了测量一节电池的电动势和阻,从实验室找到以下器材:一个满偏电流为100μA、阻为2500Ω的表头,一个开关,两个电阻箱(0~999.9Ω)和若干导线.(1)由于表头量程偏小,该同学首先需将表头改装成量程为50mA的电流表,则应将表头与电阻箱并联(填“串联”或“并联”),并将该电阻箱阻值调为 5.0Ω.(2)接着该同学用改装的电流表对电池的电动势及阻进行测量,实验电路如图1所示,通过改变电阻R测相应的电流I,且作相关计算后一并记录如表:1 2 3 4 5 6R(Ω)95.0 75.0 55.0 45.0 35.0 25.0 I(mA)15.0 18.7 24.8 29.5 36.0 48.0 IR(V) 1.42 1.40 1.36 1.33 1.26 1.20 ①根据表中数据,图2中已描绘出四个点,请将第5、6两组数据也描绘在图2中,并画出IR﹣I图线;②根据图线可得电池的电动势E是 1.53V,阻r是 2.0Ω.分析:(1)由电表的改装原理可明确应并联一个小电阻分流来扩大电流表量程,根据并联电路规律可求得对应的电阻;(2)由描点法得出图象;再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求出表达式,由图象即可求出电动势和电阻.解答:解:(1)电流表量程扩大于50mA,即扩大=500倍,则应并联一个小电阻,其分流应为表头电流的499倍,则有:R=≈5Ω;(2)根据描点法作出5、6两点,再由直线将各点相连即得出对应的图象如图所示;(3)因IR即表示电源的路端电压,则有;IR=E﹣I(r+R A),则由图象可知,对应的电动势为1.53V,阻为:r=﹣5=2.0Ω故答案为:(1)并联,5;(2)①如图所示;②1.53,2.010.一质量为0.5kg的小物块放在水平地面上的A点,距离A点5m的位置B处是一面墙,如图所示,物块以v0=9m/s的初速度从A点沿AB方向运动,在与墙壁碰撞前瞬间的速度为7m/s,碰后以6m/s的速度反向运动直至静止.g取10m/s2.(1)求物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2)若碰撞时间为0.05s,求碰撞过程中墙面对物块平均作用力的大小F;(3)求物块在反向运动过程中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W.分析:(1)对物块应用动能定理可以求出动摩擦因数.(2)对物块应用动量定理可以求出作用力大小.(3)应用动能定理可以求出物块反向运动过程克服摩擦力做的功.解答:解:(1)物块从A到B过程,由动能定理得:﹣μmgs AB=mv B2﹣mv02,代入数据解得:μ=0.32;(2)以向右为正方向,物块碰撞墙壁过程,由动量定理得:Ft=mv﹣mv B,即:F×0.05=0.5×(﹣6)﹣0.5×7,解得:F=﹣130N,负号表示方向向左;(3)物块向左运动过程,由动能定理得:W=mv2=×0.5×62=9J;答:(1)物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为0.32;(2)若碰撞时间为0.05s,碰撞过程中墙面对物块平均作用力的大小F为130N;(3)物块在反向运动过程中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W为9J.11.在xOy平面,有沿y轴负方向的匀强电场,场强大小为E(图象未画出),由A点斜射出一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粒子,B和C是粒子运动轨迹上的两点,如图所示,其中l0为常数,粒子所受重力忽略不计,求:(1)粒子从A到C过程中电场力对它做的功;(2)粒子从A到C过程所经历的时间;(3)粒子经过C点时的速率.分析:(1)由电场力做功的特点可明确W=Uq,而U=Ed,求得沿电场线方向上的距离即可求得功;(2)粒子在x轴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水平位移可明确AO、BO及BC时间相等,由竖直方向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可求得时间;(3)由类平抛运动规律可求得水平和竖直竖直,再由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求得合速度.解答:解:(1)粒子从A到C电场力做功为W=qE(y A﹣y C)=3qEl0(2)根据抛体运动的特点,粒子在x轴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由对称性可知,轨迹是最高点D在y轴上,可令t A0=t oB=T,t BC=T;由Eq=ma得:a=又y=aT2 y b+3l0=a(2T)2 解得:T=则A到C过程所经历的时间t=3;(3)粒子在DC段做类平抛运动,则有:2l0=v Cx(2T);v cy=a(2T)v c==答:(1)粒子从A到C过程中电场力对它做的功3qEl0(2)粒子从A到C过程所经历的时间3;(3)粒子经过C点时的速率为.12.由三颗星体构成的系统,忽略其它星体对它们的作用,存在着一种运动形式:三颗星体在相互之间的万有引力作用下,分别位于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绕某一共同的圆心O在三角形所在的平面做相同角速度的圆周运动(图示为A、B、C三颗星体质量不相同时的一般情况).若A 星体质量为2m,B、C两星体的质量均为m,三角形的边长为a,求:(1)A星体所受合力大小F A;(2)B星体所受合力大小F B;(3)C星体的轨道半径R C;(4)三星体做圆周运动的周期T.分析:(1)(2)由万有引力定律,分别求出单个的力,然后求出合力即可.(3)C与B的质量相等,所以运行的规律也相等,然后结合向心力的公式即可求出C的轨道半径;(4)三星体做圆周运动的周期T相等,写出C的西西里岛表达式即可求出.解答:解:(1)由万有引力定律,A星受到B、C的引力的大小:方向如图,则合力的大小为:(2)同上,B星受到的引力分别为:,,方向如图;沿x方向:沿y方向:可得:=(3)通过对于B的受力分析可知,由于:,,合力的方向经过BC的中垂线AD的中点,所以圆心O一定在BC的中垂线AD的中点处.所以:(4)由题可知C的受力大小与B的受力相同,对C星:整理得:答:(1)A星体所受合力大小是;(2)B星体所受合力大小是;(3)C星体的轨道半径是;(4)三星体做圆周运动的周期T是.。
2015年安徽高考物理试卷一.选择题(共7小题)1.如图示是α粒了(氦原子核)被重金属原子核散射的运动轨迹,M、N、P、Q是轨迹上的四点,在散射过程中可以认为重金属原子核静止不动.图中所标出的α粒子在各点处的加速度方向正确的是()A.M点B.N点C.P点D.Q点2.由库仑定律可知,真空中两个静止的点电荷,带电量分别为q1和q2,其间距离为r时,它们之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为F=k,式中k为静电力常量.若用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表示,k的单位应为()A.kg?A2?m3B.kg?A﹣2?m3?s﹣4C.kg?m2?C﹣2D.N?m2?A﹣23.图示电路中,变压器为理想变压器,a、b接在电压有效值不变的交流电流两端,R0为定值电阻,R为滑动变阻器,现将变阻器的滑片从一个位置滑动到另一位置,观察到电流表A1的示数增大了0.2A,电流表A2的示数增大了0.8A,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压表V1示数增大B.电压表V2,V3示数均增大C.该变压器起升压作用D.变阻器滑片是沿c→d的方向滑动4.一根长为L、横截面积为S的金属棒,其材料的电阻率为ρ,棒内单位体积自由电子数为n,电子的质量为m,电荷量为e,在棒两端加上恒定的电压时,棒内产生电流,自由电子定向运动的平均速率为v,则金属棒内的电场强度大小为()A.B.C.ρnev D.5.如图所示,一束单色光从空气入射到棱镜的AB面上,经AB和AC两个面折射后从AC面进入空气,当出射角i′和入射角i相等时,出射光线相对于入射光线偏转的角度为θ,已知棱镜顶角为α,则计算棱镜对该色光的折射率表达式为()A .B.C.D.6.如图所示,abcd为水平放置的平行“?”形光滑金属导轨,间距为l,导轨间有垂直于导轨平面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导轨电阻不计,已知金属杆MN倾斜放置,与导轨成θ角,单位长度的电阻为r,保持金属杆以速度v沿平行于cd的方向滑动(金属杆滑动过程中与导轨接触良好).则()A.电路中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为B.电路中感应电流的大小为C.金属杆所受安培力的大小为D.金属杆的热功率为7.已知均匀带电的无穷大平面在真空中激发电场的场强大小为,其中σ为平面上单位面积所带的电荷量,?0为常量,如图所示的平行板电容器,极板正对面积为S,其间为真空,带电量为Q,不计边缘效应时,极板可看作无穷大导体板,则极板间的电场强度大小和两极板间相互的静电引力大小分别为()A.和B.和C.和D.和二.解答题(共5小题)8.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某同学用图钉把白纸固定在水平放置的木板上,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板上一点,两个细绳套系在橡皮条的另一端,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分别拉住两个细绳套,互成角度地施加拉力,使橡皮条伸长,结点到达纸面上某一位置,如图所示,请将以下的实验操作和处理补充完整:①用铅笔描下结点位置,记为O;②记录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和F2,沿每条细绳(套)的方向用铅笔分别描出几个点,用刻度尺把相应的点连成线;③只用一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套把橡皮条的结点仍拉到位置O,记录测力计的示数F3,;④按照力的图示要求,作出拉力F1,F2,F3;⑤根据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F1和F2的合力F;⑥比较的一致程度,若有较大差异,对其原因进行分析,并作出相应的改进后再次进行实验.9.某同学为了测量一节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从实验室找到以下器材:一个满偏电流为100μA、内阻为2500Ω的表头,一个开关,两个电阻箱(0~999.9Ω)和若干导线.(1)由于表头量程偏小,该同学首先需将表头改装成量程为50mA的电流表,则应将表头与电阻箱(填“串联”或“并联”),并将该电阻箱阻值调为Ω.(2)接着该同学用改装的电流表对电池的电动势及内阻进行测量,实验电路如图1所示,通过改变电阻R 测相应的电流I,且作相关计算后一并记录如表:1 2 3 4 5 6R(Ω)95.0 75.0 55.0 45.0 35.0 25.0I(mA)15.0 18.7 24.8 29.5 36.0 48.0IR(V) 1.42 1.40 1.36 1.33 1.26 1.20①根据表中数据,图2中已描绘出四个点,请将第5、6两组数据也描绘在图2中,并画出IR﹣I图线;②根据图线可得电池的电动势E是V,内阻r是Ω.10.一质量为0.5kg的小物块放在水平地面上的A点,距离A点5m的位置B处是一面墙,如图所示,物块以v0=9m/s的初速度从A点沿AB方向运动,在与墙壁碰撞前瞬间的速度为7m/s,碰后以6m/s的速度反向运动直至静止.g取10m/s2.(1)求物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2)若碰撞时间为0.05s,求碰撞过程中墙面对物块平均作用力的大小F;(3)求物块在反向运动过程中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W.11.在xOy平面内,有沿y轴负方向的匀强电场,场强大小为E(图象未画出),由A点斜射出一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粒子,B和C是粒子运动轨迹上的两点,如图所示,其中l0为常数,粒子所受重力忽略不计,求:(1)粒子从A到C过程中电场力对它做的功;(2)粒子从A到C过程所经历的时间;(3)粒子经过C点时的速率.12.由三颗星体构成的系统,忽略其它星体对它们的作用,存在着一种运动形式:三颗星体在相互之间的万有引力作用下,分别位于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绕某一共同的圆心O在三角形所在的平面内做相同角速度的圆周运动(图示为A、B、C三颗星体质量不相同时的一般情况).若A星体质量为2m,B、C两星体的质量均为m,三角形的边长为a,求:(1)A星体所受合力大小F A;(2)B星体所受合力大小F B;(3)C星体的轨道半径R C;(4)三星体做圆周运动的周期T.2015年安徽高考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7小题)1.如图示是α粒了(氦原子核)被重金属原子核散射的运动轨迹,M、N、P、Q是轨迹上的四点,在散射过程中可以认为重金属原子核静止不动.图中所标出的α粒子在各点处的加速度方向正确的是()A.M点B.N点C.P点D.Q点分析:根据粒子轨迹的弯曲方向,可以判定粒子受力的方向;再根据受力的方向,判定α粒子在电场中运动时,粒子的加速度的方向.解答:解:根据轨迹弯曲的方向,可以判定粒子受力的方向大体向上,与粒子和重金属原子核的点的连线的方向相反,故M、N、P、Q是轨迹上的四点的加速度的方向中,只有P点标出的方向是正确的.故选:C2.由库仑定律可知,真空中两个静止的点电荷,带电量分别为q1和q2,其间距离为r时,它们之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为F=k,式中k为静电力常量.若用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表示,k的单位应为()A.kg?A2?m3B.kg?A﹣2?m3?s﹣4C.kg?m2?C﹣2D.N?m2?A﹣2分析:力学单位制规定了物理量的单位,同时根据物理量间的公式也可以分析单位之间的关系.解答:解:根据F=k可得:k=,由于F=ma,q=It,所以k=根据质量的单位是kg,加速度的单位m/s2,距离的单位是m,电流的单位是A,时间的单位s,可得k的单位是kg?A﹣2?m3?s﹣4 故选:B3.图示电路中,变压器为理想变压器,a、b接在电压有效值不变的交流电流两端,R0为定值电阻,R为滑动变阻器,现将变阻器的滑片从一个位置滑动到另一位置,观察到电流表A1的示数增大了0.2A,电流表A2的示数增大了0.8A,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压表V1示数增大B.电压表V2,V3示数均增大C.该变压器起升压作用D.变阻器滑片是沿c→d的方向滑动分析:根据欧姆定律分析负载电阻的变化,图中变压器部分等效为一个电源,变压器右侧其余部分是外电路,外电路中,R0与滑动变阻器R串联;然后结合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和串并联电路的电压、电流关系分析即可.解答:解:A、观察到电流表A1的示数增大了0.2A,电流表A2的示数增大了0.8A,即副线圈电流增大,由于a、b接在电压有效值不变的交流电流两端,匝数比不变,所以副线圈电压不变,即V1,V2示数不变,根据欧姆定律得负载电阻减小,所以变阻器滑片是沿c→d的方向滑动,故A错误,D正确,B、由于R0两端电压增大,所以滑动变阻器R两端电压减小,即电压表V3示数减小,故B错误;C、观察到电流表A1的示数增大了0.2A,电流表A2的示数增大了0.8A,即原线圈电流增大量小于副线圈电流增大量,根据电流与匝数成反比,所以该变压器起降压作用,故C错误;故选:D.4.一根长为L、横截面积为S的金属棒,其材料的电阻率为ρ,棒内单位体积自由电子数为n,电子的质量为m,电荷量为e,在棒两端加上恒定的电压时,棒内产生电流,自由电子定向运动的平均速率为v,则金属棒内的电场强度大小为()A.B.C.ρnev D.专题:电场力与电势的性质专题.分析:利用电流的微观表达式求的电流,由电阻的定义式求的电阻,由E=求的电场强度解答:解:导体中的电流为I=neSv导体的电阻为R=导体两端的电压为U=RI场强为E=联立解得E=ρnev故选:C5.如图所示,一束单色光从空气入射到棱镜的AB面上,经AB和AC两个面折射后从AC面进入空气,当出射角i′和入射角i相等时,出射光线相对于入射光线偏转的角度为θ,已知棱镜顶角为α,则计算棱镜对该色光的折射率表达式为()A .B.C.D.分析:由几何关系可明确在AB边入射时的入射角和折射角,再由折射定律可求得折射率.解答:解:由折射定律可知,n=;因入射角和出射角相等,即i=i′故由几何关系可知,β=;vvi=+β=;故折射率n=;故选:A.6.如图所示,abcd为水平放置的平行“?”形光滑金属导轨,间距为l,导轨间有垂直于导轨平面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导轨电阻不计,已知金属杆MN倾斜放置,与导轨成θ角,单位长度的电阻为r,保持金属杆以速度v沿平行于cd的方向滑动(金属杆滑动过程中与导轨接触良好).则()A.电路中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为B.电路中感应电流的大小为C.金属杆所受安培力的大小为D.金属杆的热功率为分析:由导体切割磁感线公式可求得感应电动势的大小,由安培力公式F=BIL可求得安培力以;由P=FV即可求得功率;注意公式中的l均为导轨间的距离.解答:解:A、电路中感应电动势的大小E=Blv;公式中的l为切割的有效长度,故电动势E=Blv;故A错误;B、感应电流i==;故B正确;C、安培力的大小F=BIL=;故C错误;D、功率P=FV=;故D错误;故选:B.7.已知均匀带电的无穷大平面在真空中激发电场的场强大小为,其中σ为平面上单位面积所带的电荷量,?0为常量,如图所示的平行板电容器,极板正对面积为S,其间为真空,带电量为Q,不计边缘效应时,极板可看作无穷大导体板,则极板间的电场强度大小和两极板间相互的静电引力大小分别为()A.和B.和C.和D.和分析:由题意可明确两极板单独在极板内部形成的场强大小,根据电场的叠加可明确合场强;相互作用力可看作极板在对方场强中的受力,即F=Eq.解答:解:两极板均看作无穷大导体板,极板上单位面积上的电荷量σ=;则单个极板形成的场强E0==,两极板间的电场强度为:2×=;两极板间的相互引力F=E0Q=;故选:D.二.解答题(共5小题)8.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某同学用图钉把白纸固定在水平放置的木板上,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板上一点,两个细绳套系在橡皮条的另一端,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分别拉住两个细绳套,互成角度地施加拉力,使橡皮条伸长,结点到达纸面上某一位置,如图所示,请将以下的实验操作和处理补充完整:①用铅笔描下结点位置,记为O;②记录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和F2,沿每条细绳(套)的方向用铅笔分别描出几个点,用刻度尺把相应的点连成线;③只用一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套把橡皮条的结点仍拉到位置O,记录测力计的示数F3,记下细绳的方向;④按照力的图示要求,作出拉力F1,F2,F3;⑤根据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F1和F2的合力F;⑥比较力F3与F的大小和方向的一致程度,若有较大差异,对其原因进行分析,并作出相应的改进后再次进行实验.分析:该实验采用了等效替代的方法,因此要求两次拉橡皮筋要使橡皮筋的形变相同,即将橡皮筋拉到同一点,力是矢量,因此在记录时要记录大小和方向,步骤③中要记下细绳的方向,才能确定合力的方向,步骤⑥比较力F′与F的大小和方向,看它们是否相同,得出结论.解答:解:步骤③中要记下细绳的方向,才能确定合力的方向,从而用力的图示法画出合力;步骤⑥比较力F3与F的大小和方向,看它们的一致程度,得出结论.故答案为:记下细绳的方向;力F3与F的大小和方向.9.某同学为了测量一节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从实验室找到以下器材:一个满偏电流为100μA、内阻为2500Ω的表头,一个开关,两个电阻箱(0~999.9Ω)和若干导线.(1)由于表头量程偏小,该同学首先需将表头改装成量程为50mA的电流表,则应将表头与电阻箱并联(填“串联”或“并联”),并将该电阻箱阻值调为 5.0Ω.(2)接着该同学用改装的电流表对电池的电动势及内阻进行测量,实验电路如图1所示,通过改变电阻R 测相应的电流I,且作相关计算后一并记录如表:1 2 3 4 5 6R(Ω)95.0 75.0 55.0 45.0 35.0 25.0I(mA)15.0 18.7 24.8 29.5 36.0 48.0IR(V) 1.42 1.40 1.36 1.33 1.26 1.20①根据表中数据,图2中已描绘出四个点,请将第5、6两组数据也描绘在图2中,并画出IR﹣I图线;②根据图线可得电池的电动势E是 1.53V,内阻r是 2.0Ω.分析:(1)由电表的改装原理可明确应并联一个小电阻分流来扩大电流表量程,根据并联电路规律可求得对应的电阻;(2)由描点法得出图象;再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求出表达式,由图象即可求出电动势和内电阻.解答:解:(1)电流表量程扩大于50mA,即扩大=500倍,则应并联一个小电阻,其分流应为表头电流的499倍,则有:R=≈5Ω;(2)根据描点法作出5、6两点,再由直线将各点相连即得出对应的图象如图所示;(3)因IR即表示电源的路端电压,则有;IR=E﹣I(r+R A),则由图象可知,对应的电动势为1.53V,内阻为:r=﹣5=2.0Ω故答案为:(1)并联,5;(2)①如图所示;②1.53,2.010.一质量为0.5kg的小物块放在水平地面上的A点,距离A点5m的位置B处是一面墙,如图所示,物块以v0=9m/s的初速度从A点沿AB方向运动,在与墙壁碰撞前瞬间的速度为7m/s,碰后以6m/s的速度反向运动直至静止.g取10m/s2.(1)求物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2)若碰撞时间为0.05s,求碰撞过程中墙面对物块平均作用力的大小F;(3)求物块在反向运动过程中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W.分析:(1)对物块应用动能定理可以求出动摩擦因数.(2)对物块应用动量定理可以求出作用力大小.(3)应用动能定理可以求出物块反向运动过程克服摩擦力做的功.解答:解:(1)物块从A到B过程,由动能定理得:﹣μmgs AB=mv B2﹣mv02,代入数据解得:μ=0.32;(2)以向右为正方向,物块碰撞墙壁过程,由动量定理得:Ft=mv﹣mv B,即:F×0.05=0.5×(﹣6)﹣0.5×7,解得:F=﹣130N,负号表示方向向左;(3)物块向左运动过程,由动能定理得:W=mv2=×0.5×62=9J;答:(1)物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为0.32;(2)若碰撞时间为0.05s,碰撞过程中墙面对物块平均作用力的大小F为130N;(3)物块在反向运动过程中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W为9J.11.在xOy平面内,有沿y轴负方向的匀强电场,场强大小为E(图象未画出),由A点斜射出一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粒子,B和C是粒子运动轨迹上的两点,如图所示,其中l0为常数,粒子所受重力忽略不计,求:(1)粒子从A到C过程中电场力对它做的功;(2)粒子从A到C过程所经历的时间;(3)粒子经过C点时的速率.分析:(1)由电场力做功的特点可明确W=Uq,而U=Ed,求得沿电场线方向上的距离即可求得功;(2)粒子在x轴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水平位移可明确AO、BO及BC时间相等,由竖直方向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可求得时间;(3)由类平抛运动规律可求得水平和竖直竖直,再由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求得合速度.解答:解:(1)粒子从A到C电场力做功为W=qE(y A﹣y C)=3qEl0(2)根据抛体运动的特点,粒子在x轴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由对称性可知,轨迹是最高点D在y轴上,可令t A0=t oB=T,t BC=T;由Eq=ma得:a=又y=aT2 y b+3l0=a(2T)2 解得:T=则A到C过程所经历的时间t=3;(3)粒子在DC段做类平抛运动,则有:2l0=v Cx(2T);v cy=a(2T)v c==答:(1)粒子从A到C过程中电场力对它做的功3qEl0(2)粒子从A到C过程所经历的时间3;(3)粒子经过C点时的速率为.12.由三颗星体构成的系统,忽略其它星体对它们的作用,存在着一种运动形式:三颗星体在相互之间的万有引力作用下,分别位于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绕某一共同的圆心O在三角形所在的平面内做相同角速度的圆周运动(图示为A、B、C三颗星体质量不相同时的一般情况).若A星体质量为2m,B、C两星体的质量均为m,三角形的边长为a,求:(1)A星体所受合力大小F A;(2)B星体所受合力大小F B;(3)C星体的轨道半径R C;(4)三星体做圆周运动的周期T.分析:(1)(2)由万有引力定律,分别求出单个的力,然后求出合力即可.(3)C与B的质量相等,所以运行的规律也相等,然后结合向心力的公式即可求出C的轨道半径;(4)三星体做圆周运动的周期T相等,写出C的西西里岛表达式即可求出.解答:解:(1)由万有引力定律,A星受到B、C的引力的大小:方向如图,则合力的大小为:(2)同上,B星受到的引力分别为:,,方向如图;沿x方向:沿y方向:可得:=(3)通过对于B的受力分析可知,由于:,,合力的方向经过BC的中垂线AD的中点,所以圆心O一定在BC的中垂线AD的中点处.所以:(4)由题可知C的受力大小与B的受力相同,对C星:整理得:答:(1)A星体所受合力大小是;(2)B星体所受合力大小是;(3)C星体的轨道半径是;(4)三星体做圆周运动的周期T是.。
2015年安徽高考理综试题(物理部分)芜湖一中 李伟康14.图示是α粒子(氦原子核)被重金属原子核散射的运动轨迹,M 、N 、P 、Q 是轨迹上的四点,在散射过程中可以认为重金属原子核静止不动。
图中所标出的α粒子在各点处的加速度方向正确的是A .MB .NC .PD .Q 【答案】C【解析】同种电荷相排斥,库仑力沿两者连线指向受力物体,由牛顿第二定律知,加速度也沿两者连线指向受力物体。
15.由库仑定律可知,真空中两个静止的点电荷,带电量分别为q 1和q 2,其间距离为r 时,它们之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为221rq q k F =,式中k 为静电力常量。
若用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表示,k 的单位应为A .kg·A 2·m 2B .kg·A -2·m 3·s -4C .kg·m 2·C -2D .N·m 2·A -2 【答案】B【解析】根据单位制,k 的单位为N·m 2·C -2,而1N= 1kg·m·s -2,1C=1 A·s ,代入得k 的单位为kg·A -2·m 3·s -4,故答案为B .16.图示电路中,变压器为理想变压器,a 、b 接在电压有效值不变的变流电源两端,R 0为定值电阻,R 为滑动变阻器。
现将变阻器的滑片从一个位置滑动到另一位置,观察到电流表A 1的示数增大了0.2 A ,电流表A 2的示数增大了0.8 A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电压表V 1示数增大 B .电压表V 2、V 3示数均增大 C .该变压器起升压作用D .变阻器滑片是沿c →d 的方向滑动 【答案】D【解析】根据变压器原理,输出电压U 2保持不变,而A 2示数变大说明回路电阻变小,所以滑动变阻器电阻R 减小了,即变阻器滑片是沿c →d 的方向滑动,故答案为D .17.一根长为L 、横截面积为S 的金属棒,其材料的电阻率为ρ,棒内单位体积自由电子数为n ,电子的质量为m ,电荷量为e 。
高考试题汇总目录(精心整理)2018年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试题word版(含详细答案)2017年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试题word版(含详细答案)2016年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试题word版(含详细答案)2015年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试题word版(含详细答案)2014年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试题word版(含详细答案)绝密★启用前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学·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Li 7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35.5 Ar 40 Fe 56 I 127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存在密切的联系。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存在催化ATP合成的酶B.溶酶体膜破裂后释放出的酶会造成细胞结构的破坏C.细胞的核膜是双层膜结构,核孔是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D.线粒体DNA位于线粒体外膜上,编码参与呼吸作用的酶2.生物体内的DNA常与蛋白质结合,以DNA—蛋白质复合物的形式存在。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真核细胞染色体和染色质中都存在DNA—蛋白质复合物B.真核细胞的核中有DNA—蛋白质复合物,而原核细胞的拟核中没有C.若复合物中的某蛋白参与DNA复制,则该蛋白可能是DNA聚合酶D.若复合物中正在进行RNA的合成,则该复合物中含有RNA聚合酶3.下列有关植物根系吸收利用营养元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酸性土壤中,小麦可吸收利用土壤中的N2和NO-3B.农田适时松土有利于农作物根细胞对矿质元素的吸收C.土壤微生物降解植物秸秆产生的无机离子可被根系吸收D.给玉米施肥过多时,会因根系水分外流引起“烧苗”现象4.已知药物X对细胞增值有促进作用,药物D可抑制药物X的作用。
2009~2013年高考真题备选题库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考点一描述运动的基本物理量1.(2010海南,3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物体运动速率始终不变,则物体所受的合力一定为零B.若物体的加速度均匀增加,则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C.若物体所受的合力与其速度方向相反,则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D.若物体在任意的相等时间间隔内位移相等,则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解析:本题考查运动和力的关系,意在考查考生理解和分析运动和力的关系的各种情况的能力.物体的速率不变,不一定是速度不变,如匀速圆周运动,合外力总是指向圆心,而速率不变,所以A错误;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是恒定的,加速度均匀增加就是变加速运动,故B错误;物体所受合力的方向与速度的方向相反,物体将做减速直线运动,但如果合力大小是变化的,则做的就是变减速直线运动,故C错误;在任意的相等时间间隔内物体的位移相等,因为位移是矢量,包含了方向,故是匀速直线运动,所以D正确.答案:D2.(2009广东理基,2分)做下列运动的物体,能当作质点处理的是()A.自转中的地球B.旋转中的风力发电机叶片C.匀速直线运动的火车D.在冰面上旋转的花样滑冰运动员答案:C考点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1.(2013新课标全国Ⅰ,13分)水平桌面上有两个玩具车A和B,两者用一轻质细橡皮筋相连,在橡皮筋上有一红色标记R。
在初始时橡皮筋处于拉直状态,A、B和R分别位于直角坐标系中的(0,2l)、(0,-l)和(0,0)点。
已知A从静止开始沿y轴正向做加速度大小为a 的匀加速运动;B平行于x轴朝x轴正向匀速运动。
在两车此后运动的过程中,标记R在某时刻通过点(l,l)。
假定橡皮筋的伸长是均匀的,求B运动速度的大小。
解析:本题考查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和匀速直线运动规律,意在考查考生灵活运用直线运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设B车的速度大小为v。
如图所示,标记R在时刻t通过点K(l,l),此时A、B的位置分别为H、G 。
2015年安徽高考物理试卷一.选择题(共7小题)1.如图示是α粒了(氦原子核)被重金属原子核散射的运动轨迹,M、N、P、Q是轨迹上的四点,在散射过程中可以认为重金属原子核静止不动.图中所标出的α粒子在各点处的加速度方向正确的是()A.M点B.N点C.P点D.Q点2.由库仑定律可知,真空中两个静止的点电荷,带电量分别为q1和q2,其间距离为r时,它们之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为F=k,式中k为静电力常量.若用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表示,k 的单位应为()A.kg•A2•m3B.kg•A﹣2•m3•s﹣4C.kg•m2•C﹣2D.N•m2•A﹣23.图示电路中,变压器为理想变压器,a、b接在电压有效值不变的交流电流两端,R0为定值电阻,R为滑动变阻器,现将变阻器的滑片从一个位置滑动到另一位置,观察到电流表A1的示数增大了0.2A,电流表A2的示数增大了0.8A,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压表V1示数增大B.电压表V2,V3示数均增大C.该变压器起升压作用D.变阻器滑片是沿c→d的方向滑动4.一根长为L、横截面积为S的金属棒,其材料的电阻率为ρ,棒内单位体积自由电子数为n,电子的质量为m,电荷量为e,在棒两端加上恒定的电压时,棒内产生电流,自由电子定向运动的平均速率为v,则金属棒内的电场强度大小为()A.B.C.ρnev D.5.如图所示,一束单色光从空气入射到棱镜的AB面上,经AB和AC两个面折射后从AC面进入空气,当出射角i′和入射角i相等时,出射光线相对于入射光线偏转的角度为θ,已知棱镜顶角为α,则计算棱镜对该色光的折射率表达式为()A .B.C.D.6.如图所示,abcd为水平放置的平行“⊂”形光滑金属导轨,间距为l,导轨间有垂直于导轨平面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导轨电阻不计,已知金属杆MN倾斜放置,与导轨成θ角,单位长度的电阻为r,保持金属杆以速度v沿平行于cd的方向滑动(金属杆滑动过程中与导轨接触良好).则()A.电路中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为B.电路中感应电流的大小为C.金属杆所受安培力的大小为D.金属杆的热功率为7.已知均匀带电的无穷大平面在真空中激发电场的场强大小为,其中σ为平面上单位面积所带的电荷量,ɛ0为常量,如图所示的平行板电容器,极板正对面积为S,其间为真空,带电量为Q,不计边缘效应时,极板可看作无穷大导体板,则极板间的电场强度大小和两极板间相互的静电引力大小分别为()A.和B.和C.和D.和二.解答题(共5小题)8.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某同学用图钉把白纸固定在水平放置的木板上,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板上一点,两个细绳套系在橡皮条的另一端,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分别拉住两个细绳套,互成角度地施加拉力,使橡皮条伸长,结点到达纸面上某一位置,如图所示,请将以下的实验操作和处理补充完整:①用铅笔描下结点位置,记为O;②记录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和F2,沿每条细绳(套)的方向用铅笔分别描出几个点,用刻度尺把相应的点连成线;③只用一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套把橡皮条的结点仍拉到位置O,记录测力计的示数F3,;④按照力的图示要求,作出拉力F1,F2,F3;⑤根据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F1和F2的合力F;⑥比较的一致程度,若有较大差异,对其原因进行分析,并作出相应的改进后再次进行实验.9.某同学为了测量一节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从实验室找到以下器材:一个满偏电流为100μA、内阻为2500Ω的表头,一个开关,两个电阻箱(0~999.9Ω)和若干导线.(1)由于表头量程偏小,该同学首先需将表头改装成量程为50mA的电流表,则应将表头与电阻箱(填“串联”或“并联”),并将该电阻箱阻值调为Ω.(2)接着该同学用改装的电流表对电池的电动势及内阻进行测量,实验电路如图1所示,通过改变电阻R测相应的电流I,且作相关计算后一并记录如表:1 2 3 4 5 6R(Ω)95.0 75.0 55.0 45.0 35.0 25.0 I(mA)15.0 18.7 24.8 29.5 36.0 48.0 IR(V) 1.42 1.40 1.36 1.33 1.26 1.20 ①根据表中数据,图2中已描绘出四个点,请将第5、6两组数据也描绘在图2中,并画出IR﹣I图线;②根据图线可得电池的电动势E是V,内阻r是Ω.10.一质量为0.5kg的小物块放在水平地面上的A点,距离A点5m的位置B处是一面墙,如图所示,物块以v0=9m/s的初速度从A点沿AB方向运动,在与墙壁碰撞前瞬间的速度为7m/s,碰后以6m/s的速度反向运动直至静止.g取10m/s2.(1)求物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2)若碰撞时间为0.05s,求碰撞过程中墙面对物块平均作用力的大小F;(3)求物块在反向运动过程中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W.11.在xOy平面内,有沿y轴负方向的匀强电场,场强大小为E(图象未画出),由A点斜射出一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粒子,B和C是粒子运动轨迹上的两点,如图所示,其中l0为常数,粒子所受重力忽略不计,求:(1)粒子从A到C过程中电场力对它做的功;(2)粒子从A到C过程所经历的时间;(3)粒子经过C点时的速率.12.由三颗星体构成的系统,忽略其它星体对它们的作用,存在着一种运动形式:三颗星体在相互之间的万有引力作用下,分别位于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绕某一共同的圆心O在三角形所在的平面内做相同角速度的圆周运动(图示为A、B、C三颗星体质量不相同时的一般情况).若A星体质量为2m,B、C两星体的质量均为m,三角形的边长为a,求:(1)A星体所受合力大小F A;(2)B星体所受合力大小F B;(3)C星体的轨道半径R C;(4)三星体做圆周运动的周期T.2015年安徽高考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7小题)1.如图示是α粒了(氦原子核)被重金属原子核散射的运动轨迹,M、N、P、Q是轨迹上的四点,在散射过程中可以认为重金属原子核静止不动.图中所标出的α粒子在各点处的加速度方向正确的是()A.M点B.N点C.P点D.Q点分析:根据粒子轨迹的弯曲方向,可以判定粒子受力的方向;再根据受力的方向,判定α粒子在电场中运动时,粒子的加速度的方向.解答:解:根据轨迹弯曲的方向,可以判定粒子受力的方向大体向上,与粒子和重金属原子核的点的连线的方向相反,故M、N、P、Q是轨迹上的四点的加速度的方向中,只有P点标出的方向是正确的.故选:C2.由库仑定律可知,真空中两个静止的点电荷,带电量分别为q1和q2,其间距离为r时,它们之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为F=k,式中k为静电力常量.若用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表示,k 的单位应为()A.kg•A2•m3B.kg•A﹣2•m3•s﹣4C.kg•m2•C﹣2D.N•m2•A﹣2分析:力学单位制规定了物理量的单位,同时根据物理量间的公式也可以分析单位之间的关系.解答:解:根据F=k可得:k=,由于F=ma,q=It,所以k=根据质量的单位是kg,加速度的单位m/s2,距离的单位是m,电流的单位是A,时间的单位s,可得k的单位是kg•A﹣2•m3•s﹣4 故选:B3.图示电路中,变压器为理想变压器,a、b接在电压有效值不变的交流电流两端,R0为定值电阻,R为滑动变阻器,现将变阻器的滑片从一个位置滑动到另一位置,观察到电流表A1的示数增大了0.2A,电流表A2的示数增大了0.8A,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压表V1示数增大B.电压表V2,V3示数均增大C.该变压器起升压作用D.变阻器滑片是沿c→d的方向滑动分析:根据欧姆定律分析负载电阻的变化,图中变压器部分等效为一个电源,变压器右侧其余部分是外电路,外电路中,R0与滑动变阻器R串联;然后结合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和串并联电路的电压、电流关系分析即可.解答:解:A、观察到电流表A1的示数增大了0.2A,电流表A2的示数增大了0.8A,即副线圈电流增大,由于a、b接在电压有效值不变的交流电流两端,匝数比不变,所以副线圈电压不变,即V1,V2示数不变,根据欧姆定律得负载电阻减小,所以变阻器滑片是沿c→d的方向滑动,故A错误,D正确,B、由于R0两端电压增大,所以滑动变阻器R两端电压减小,即电压表V3示数减小,故B错误;C、观察到电流表A1的示数增大了0.2A,电流表A2的示数增大了0.8A,即原线圈电流增大量小于副线圈电流增大量,根据电流与匝数成反比,所以该变压器起降压作用,故C错误;故选:D.4.一根长为L、横截面积为S的金属棒,其材料的电阻率为ρ,棒内单位体积自由电子数为n,电子的质量为m,电荷量为e,在棒两端加上恒定的电压时,棒内产生电流,自由电子定向运动的平均速率为v,则金属棒内的电场强度大小为()A.B.C.ρnev D.专题:电场力与电势的性质专题.分析:利用电流的微观表达式求的电流,由电阻的定义式求的电阻,由E=求的电场强度解答:解:导体中的电流为I=neSv导体的电阻为R=导体两端的电压为U=RI场强为E=联立解得E=ρnev 故选:C5.如图所示,一束单色光从空气入射到棱镜的AB面上,经AB和AC两个面折射后从AC面进入空气,当出射角i′和入射角i相等时,出射光线相对于入射光线偏转的角度为θ,已知棱镜顶角为α,则计算棱镜对该色光的折射率表达式为()A .B.C.D.分析:由几何关系可明确在AB边入射时的入射角和折射角,再由折射定律可求得折射率.解答:解:由折射定律可知,n=;因入射角和出射角相等,即i=i′故由几何关系可知,β=;vvi=+β=;故折射率n=;故选:A.6.如图所示,abcd为水平放置的平行“⊂”形光滑金属导轨,间距为l,导轨间有垂直于导轨平面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导轨电阻不计,已知金属杆MN倾斜放置,与导轨成θ角,单位长度的电阻为r,保持金属杆以速度v沿平行于cd的方向滑动(金属杆滑动过程中与导轨接触良好).则()A.电路中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为B.电路中感应电流的大小为C.金属杆所受安培力的大小为D.金属杆的热功率为分析:由导体切割磁感线公式可求得感应电动势的大小,由安培力公式F=BIL可求得安培力以;由P=FV即可求得功率;注意公式中的l均为导轨间的距离.解答:解:A、电路中感应电动势的大小E=Blv;公式中的l为切割的有效长度,故电动势E=Blv;故A错误;B、感应电流i==;故B正确;C、安培力的大小F=BIL=;故C错误;D、功率P=FV=;故D错误;故选:B.7.已知均匀带电的无穷大平面在真空中激发电场的场强大小为,其中σ为平面上单位面积所带的电荷量,ɛ0为常量,如图所示的平行板电容器,极板正对面积为S,其间为真空,带电量为Q,不计边缘效应时,极板可看作无穷大导体板,则极板间的电场强度大小和两极板间相互的静电引力大小分别为()A.和B.和C.和D.和分析:由题意可明确两极板单独在极板内部形成的场强大小,根据电场的叠加可明确合场强;相互作用力可看作极板在对方场强中的受力,即F=Eq.解答:解:两极板均看作无穷大导体板,极板上单位面积上的电荷量σ=;则单个极板形成的场强E0==,两极板间的电场强度为:2×=;两极板间的相互引力F=E0Q=;故选:D.二.解答题(共5小题)8.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某同学用图钉把白纸固定在水平放置的木板上,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板上一点,两个细绳套系在橡皮条的另一端,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分别拉住两个细绳套,互成角度地施加拉力,使橡皮条伸长,结点到达纸面上某一位置,如图所示,请将以下的实验操作和处理补充完整:①用铅笔描下结点位置,记为O;②记录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和F2,沿每条细绳(套)的方向用铅笔分别描出几个点,用刻度尺把相应的点连成线;③只用一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套把橡皮条的结点仍拉到位置O,记录测力计的示数F3,记下细绳的方向;④按照力的图示要求,作出拉力F1,F2,F3;⑤根据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F1和F2的合力F;⑥比较力F3与F的大小和方向的一致程度,若有较大差异,对其原因进行分析,并作出相应的改进后再次进行实验.分析:该实验采用了等效替代的方法,因此要求两次拉橡皮筋要使橡皮筋的形变相同,即将橡皮筋拉到同一点,力是矢量,因此在记录时要记录大小和方向,步骤③中要记下细绳的方向,才能确定合力的方向,步骤⑥比较力F′与F的大小和方向,看它们是否相同,得出结论.解答:解:步骤③中要记下细绳的方向,才能确定合力的方向,从而用力的图示法画出合力;步骤⑥比较力F3与F的大小和方向,看它们的一致程度,得出结论.故答案为:记下细绳的方向;力F3与F的大小和方向.9.某同学为了测量一节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从实验室找到以下器材:一个满偏电流为100μA、内阻为2500Ω的表头,一个开关,两个电阻箱(0~999.9Ω)和若干导线.(1)由于表头量程偏小,该同学首先需将表头改装成量程为50mA的电流表,则应将表头与电阻箱并联(填“串联”或“并联”),并将该电阻箱阻值调为 5.0Ω.(2)接着该同学用改装的电流表对电池的电动势及内阻进行测量,实验电路如图1所示,通过改变电阻R测相应的电流I,且作相关计算后一并记录如表:1 2 3 4 5 6R(Ω)95.0 75.0 55.0 45.0 35.0 25.0 I(mA)15.0 18.7 24.8 29.5 36.0 48.0 IR(V) 1.42 1.40 1.36 1.33 1.26 1.20 ①根据表中数据,图2中已描绘出四个点,请将第5、6两组数据也描绘在图2中,并画出IR﹣I图线;②根据图线可得电池的电动势E是 1.53V,内阻r是 2.0Ω.分析:(1)由电表的改装原理可明确应并联一个小电阻分流来扩大电流表量程,根据并联电路规律可求得对应的电阻;(2)由描点法得出图象;再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求出表达式,由图象即可求出电动势和内电阻.解答:解:(1)电流表量程扩大于50mA,即扩大=500倍,则应并联一个小电阻,其分流应为表头电流的499倍,则有:R=≈5Ω;(2)根据描点法作出5、6两点,再由直线将各点相连即得出对应的图象如图所示;(3)因IR即表示电源的路端电压,则有;IR=E﹣I(r+R A),则由图象可知,对应的电动势为1.53V,内阻为:r=﹣5=2.0Ω故答案为:(1)并联,5;(2)①如图所示;②1.53,2.010.一质量为0.5kg的小物块放在水平地面上的A点,距离A点5m的位置B处是一面墙,如图所示,物块以v0=9m/s的初速度从A点沿AB方向运动,在与墙壁碰撞前瞬间的速度为7m/s,碰后以6m/s的速度反向运动直至静止.g取10m/s2.(1)求物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2)若碰撞时间为0.05s,求碰撞过程中墙面对物块平均作用力的大小F;(3)求物块在反向运动过程中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W.分析:(1)对物块应用动能定理可以求出动摩擦因数.(2)对物块应用动量定理可以求出作用力大小.(3)应用动能定理可以求出物块反向运动过程克服摩擦力做的功.解答:解:(1)物块从A到B过程,由动能定理得:﹣μmgs AB=mv B2﹣mv02,代入数据解得:μ=0.32;(2)以向右为正方向,物块碰撞墙壁过程,由动量定理得:Ft=mv﹣mv B,即:F×0.05=0.5×(﹣6)﹣0.5×7,解得:F=﹣130N,负号表示方向向左;(3)物块向左运动过程,由动能定理得:W=mv2=×0.5×62=9J;答:(1)物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为0.32;(2)若碰撞时间为0.05s,碰撞过程中墙面对物块平均作用力的大小F为130N;(3)物块在反向运动过程中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W为9J.11.在xOy平面内,有沿y轴负方向的匀强电场,场强大小为E(图象未画出),由A点斜射出一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粒子,B和C是粒子运动轨迹上的两点,如图所示,其中l0为常数,粒子所受重力忽略不计,求:(1)粒子从A到C过程中电场力对它做的功;(2)粒子从A到C过程所经历的时间;(3)粒子经过C点时的速率.分析:(1)由电场力做功的特点可明确W=Uq,而U=Ed,求得沿电场线方向上的距离即可求得功;(2)粒子在x轴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水平位移可明确AO、BO及BC时间相等,由竖直方向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可求得时间;(3)由类平抛运动规律可求得水平和竖直竖直,再由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求得合速度.解答:解:(1)粒子从A到C电场力做功为W=qE(y A﹣y C)=3qEl0(2)根据抛体运动的特点,粒子在x轴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由对称性可知,轨迹是最高点D在y轴上,可令t A0=t oB=T,t BC=T;由Eq=ma得:a=又y=aT2 y b+3l0=a(2T)2 解得:T=则A到C过程所经历的时间t=3;(3)粒子在DC段做类平抛运动,则有:2l0=v Cx(2T);v cy=a(2T)v c==答:(1)粒子从A到C过程中电场力对它做的功3qEl0(2)粒子从A到C过程所经历的时间3;(3)粒子经过C点时的速率为.12.由三颗星体构成的系统,忽略其它星体对它们的作用,存在着一种运动形式:三颗星体在相互之间的万有引力作用下,分别位于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绕某一共同的圆心O在三角形所在的平面内做相同角速度的圆周运动(图示为A、B、C三颗星体质量不相同时的一般情况).若A星体质量为2m,B、C两星体的质量均为m,三角形的边长为a,求:(1)A星体所受合力大小F A;(2)B星体所受合力大小F B;(3)C星体的轨道半径R C;(4)三星体做圆周运动的周期T.分析:(1)(2)由万有引力定律,分别求出单个的力,然后求出合力即可.(3)C与B的质量相等,所以运行的规律也相等,然后结合向心力的公式即可求出C的轨道半径;(4)三星体做圆周运动的周期T相等,写出C的西西里岛表达式即可求出.解答:解:(1)由万有引力定律,A星受到B、C的引力的大小:方向如图,则合力的大小为:(2)同上,B星受到的引力分别为:,,方向如图;沿x方向:沿y方向:可得:=(3)通过对于B的受力分析可知,由于:,,合力的方向经过BC的中垂线AD的中点,所以圆心O一定在BC的中垂线AD的中点处.所以:(4)由题可知C的受力大小与B的受力相同,对C星:整理得:答:(1)A星体所受合力大小是;(2)B星体所受合力大小是;(3)C星体的轨道半径是;(4)三星体做圆周运动的周期T是.。
第二章 相互作用考点一 力的概念及常见的三种力1.(2011·江苏,3分)如图所示,石拱桥的正中央有一质量为 m的对称楔形石块,侧面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 α,重力加速度为 g .若接触面间的摩擦力忽略不计,则石块侧面所受弹力的大小为( )A.mg 2sin αB.mg 2cos αC.12mg tan αD.12mg cot α 解析:以楔形石块为研究对象,它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垂直侧面斜向上的两个支持力,利用正交分解法可解得:2F sin α=mg ,则F =mg 2sin α,A 正确. 答案:A2.(2011·江苏,3分)如图所示,置于水平地面的三脚架上固定着一质量为m 的照相机.三脚架的三根轻质支架等长,与竖直方向均成30°角,则每根支架中承受的压力大小为( )A.13mg B .23mg C.36mg D .239mg 解析:本题考查力的平衡,意在考查考生受力分析的能力.题中每根支架对照相机的作用力F 沿每根支架向上,这三个力的合力等于照相机的重力,所以有3F cos30°=mg ,得F =mg 3cos 30°=239mg ,故选项D 正确. 答案:D考点二 力的合成与分解3.(2012·浙江理综,6分)如图所示,与水平面夹角为30°的固定斜面上有一质量m =1.0 kg 的物体。
细绳的一端与物体相连。
另一端经摩擦不计的定滑轮与固定的弹簧秤相连。
物体静止在斜面上,弹簧秤的示数为4.9 N 。
关于物体受力的判断(取g =9.8 m/s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大小为零B .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大小为4.9 N ,方向沿斜面向上C .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大小为4.9 3 N ,方向竖直向上D .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大小为4.9 N ,方向垂直斜面向上解析:因物体的重力沿斜面方向的分力mg sin 30°=1×9.8×0.5 N =4.9 N ,与弹簧秤的示数相等,故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大小为0,则选项A 正确,选项B 错误;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大小为mg cos 30°=1×9.8×32N=4.9 3 N,方向垂直斜面向上,则选项C、D错误。
2015年全国统一高考物理试卷(新课标Ⅱ)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5~8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6分)如图,两平行的带电金属板水平放置。
若在两板中间a点从静止释放一带电微粒,微粒恰好保持静止状态。
现将两板绕过a点的轴(垂直于纸面)逆时针旋转45°,再由a点从静止释放一同样的微粒,该微粒将()A.保持静止状态B.向左上方做匀加速运动C.向正下方做匀加速运动D.向左下方做匀加速运动2.(6分)如图,直角三角形金属框abc放置在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平行于ab边向上.当金属框绕ab边以角速度ω逆时针转动时,a、b、c三点的电势分别为U a、U b、U c.已知bc边的长度为l.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U a>U c,金属框中无电流B.U b>U c,金属框中电流方向沿a﹣b﹣c﹣aC.U bc=﹣Bl2ω,金属框中无电流D.U bc=Bl2ω,金属框中电流方向沿a﹣c﹣b﹣a3.(6分)由于卫星的发射场不在赤道上,同步卫星发射后需要从转移轨道经过调整再进入地球同步轨道.当卫星在转移轨道上飞经赤道上空时,发动机点火,给卫星一附加速度,使卫星沿同步轨道运行.已知同步卫星的环绕速度约为3.1×103m/s,某次发射卫星飞经赤道上空时的速度为 1.55×103m/s,此时卫星的高度与同步轨道的高度相同,转移轨道和同步轨道的夹角为30°,如图所示,发动机给卫星的附加速度的方向和大小约为()A.西偏北方向,1.9×103m/s B.东偏南方向,1.9×103m/sC.西偏北方向,2.7×103m/s D.东偏南方向,2.7×103m/s4.(6分)一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
从某时刻开始计时,发动机的功率P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所示。
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考点一牛顿运动定律1.(2013·新课标全国Ⅰ,6分)下图是伽利略1604年做斜面实验时的一页手稿照片,照片左上角的三列数据如下表。
表中第二列是时间,第三列是物体沿斜面运动的距离,第一列是伽利略在分析实验数据时添加的。
根据表中的数据,伽利略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物体具有惯性B.斜面倾角一定时,加速度与质量无关C.物体运动的距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D.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与重力加速度成正比解析:选C本题考查物理学史及物理方法,意在考查考生对研究物理问题常用方法的理解和推理能力。
由表可以看出第二列数据与第一列为二次方关系,而第三列数据与第一列在误差范围内成正比,说明物体沿斜面通过的距离与时间的二次方成正比,故选项C正确。
2.(2013·新课标全国Ⅱ,6分)一物块静止在粗糙的水平桌面上。
从某时刻开始,物块受到一方向不变的水平拉力作用。
假设物块与桌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以a表示物块的加速度大小,F表示水平拉力的大小。
能正确描述F与a之间关系的图像是()解析:选C本题考查摩擦力、牛顿第二定律等基础知识点,意在考查考生应用相关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设物块所受滑动摩擦力为f,在水平拉力F作用下,物块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由牛顿第二定律,F-f=ma,F=ma+f,所以能正确描述F与a之间关系的图像是C,选项C正确,A、B、D错误。
3.(2013·安徽理综,6分)如图所示,细线的一端系一质量为m的小球,另一端固定在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体顶端,细线与斜面平行。
在斜面体以加速度a水平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过程中,小球始终静止在斜面上,小球受到细线的拉力T和斜面的支持力为F N分别为(重力加速度为g)()A.T=m(g sin θ+a cos θ)F N=m(g cos θ-a sin θ)B.T=m(g cos θ+a sin θ)F N=m(g sin θ-a cos θ)C.T=m(a cos θ-g sin θ)F N=m(g cos θ+a sin θ)D.T=m(a sin θ-g cos θ)F N=m(g sin θ+a cos θ)解析:选A本题考查受力分析和牛顿第二定律,意在考查考生对力和运动关系的理解。
选修3-5 动量 近代物理初步考点一 动量1.(2012·江苏,4分)A 、B 两种光子的能量之比为2∶1,它们都能使某种金属发生光电效应,且所产生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分别为E A 、E B 。
求A 、B 两种光子的动量之比和该金属的逸出功。
解析:光子能量ε=hν,动量p =h λ,且ν=c λ得p =εc,则p A ∶p B =2∶1。
A 照射时,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E A =εA -W 0,同理,E B =εB -W 0解得W 0=E A -2E B 。
答案:2∶1 E A -2E B考点二 动量守恒定律2.(2012·福建理综,6分)如图,质量为M 的小船在静止水面上以速率v 0向右匀速行驶,一质量为m 的救生员站在船尾,相对小船静止。
若救生员以相对水面速率v 水平向左跃入水中,则救生员跃出后小船的速率为________。
(填选项前的字母)A .v 0+m Mv B .v 0-m M v C .v 0+m M ( v 0+v ) D .v 0+m M( v 0-v ) 解析:根据动能量守恒定律,选向右方向为正方向,则有(M +m )v 0=Mv ′-mv ,解得v ′=v 0+m M(v 0+v ),故选项C 正确。
答案:C考点三 碰撞3.(2013·新课标全国Ⅰ,9分)在粗糙的水平桌面上有两个静止的木块A 和B ,两者相距为d 。
现给A 一初速度,使A 与B 发生弹性正碰,碰撞时间极短。
当两木块都停止运动后,相距仍然为d 。
已知两木块与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B 的质量为A 的2倍,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
求A 的初速度的大小。
解析:本题考查动能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的综合运用,意在考查考生对动能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的掌握情况。
设在发生碰撞前的瞬间,木块A 的速度大小为v ;在碰撞后的瞬间,A 和B 的速度分别为v 1和v 2。
在碰撞过程中,由能量和动量守恒定律,得12mv 2=12mv 21+12(2m )v 22 ① mv =mv 1+(2m )v 2 ②式中,以碰撞前木块A 的速度方向为正。
第九章 电磁感应考点一 电磁感应现象、楞次定律1.(2013·山东理综,5分)将一段导线绕成图甲所示的闭合回路,并固定在水平面(纸面)。
回路的ab 边置于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Ⅰ中。
回路的圆环区域内有垂直纸面的磁场Ⅱ,以向里为磁场Ⅱ的正方向,其磁感应强度B 随时间t 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
用F 表示ab 边受到的安培力,以水平向右为F 的正方向,能正确反映F 随时间t 变化的图像是( )解析:选B 本题考查电磁感应中的图像问题,意在考查考生利用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及楞次定律、左手定则处理电磁感应综合问题的能力。
0~T 2时间内,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及楞次定律可得回路的圆环形区域产生大小恒定的、顺时针方向的感应电流,根据左手定则,ab 边在匀强磁场Ⅰ中受到水平向左的恒定的安培力;同理可得T 2~T 时间内,ab 边在匀强磁场Ⅰ中受到水平向右的恒定的安培力,故B 项正确。
2.(2013·北京理综,6分)如图,在磁感应强度为B 、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中,金属杆MN 在平行金属导轨上以速度v 向右匀速滑动, MN 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为E 1;若磁感应强度增为2B ,其他条件不变,MN 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变为E 2。
则通过电阻R 的电流方向及E 1与E 2之比E 1∶E 2分别为( )A .c →a,2∶1B .a →c,2∶1C .a →c,1∶2D .c →a,1∶2解析:选C 本题考查电磁感应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感应电流方向的判断和对感应电动势的理解能力。
根据右手定则或楞次定律,可知通过电阻R的电流方向为a→c;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知E1∶E2=1∶2,则C项正确,其他选项错误。
3.(2012·山东理综,5分)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B.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速度大的物体惯性一定大C.牛顿最早通过理想斜面实验得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D.感应电流遵从楞次定律所描述的方向,这是能量守恒定律的必然结果解析:惯性大小仅决定于质量,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选项B错误;伽利略最早通过理想斜面实验得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选项C错误;正确选项为AD。
第四章 曲线运动 万有引力与航天考点一 曲线运动1.(2013·安徽理综,6分)由消防水龙带的喷嘴喷出水的流量是0.28 m 3/min ,水离开喷口时的速度大小为163m/s ,方向与水平面夹角为60°,在最高处正好到达着火位置,忽略空气阻力,则空中水柱的高度和水量分别是(重力加速度g 取10 m/s 2)( )A .28.8 m 1.12×10-2 m3 B .28.8 m 0.672 m 3C .38.4 m 1.29×10-2 m 3D .38.4 m 0.776 m 3解析:选A 本题考查曲线运动的规律,意在考查考生利用物理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将初速度正交分解,得竖直方向分速度v y =v sin 60°=24 m/s ,水在竖直方向做竖直上抛运动,水柱的高度h =v 2y2g =28.8 m ,水柱上升的时间t =v y g=2.4 s ,故水柱的水量V =Qt =1.12×10-2m 3。
2.(2011·江苏,3分)如图所示,甲、乙两同学从河中 O 点出发,分别沿直线游到 A 点和 B 点后,立即沿原路线返回到 O 点,OA 、OB 分别与水流方向平行和垂直,且 OA =OB .若水流速度不变,两人在静水中游速相等,则他们所用时间 t 甲、t 乙的大小关系为 ( )A. t 甲<t 乙B. t 甲=t 乙C. t 甲>t 乙D .无法确定解析:设水流的速度为v 水,学生在静水中的速度为v 人,从题意可知v 人>v 水,设OA =OB =L ,对甲同学t 甲=L v 人+v 水+Lv 人-v 水=2v 人L v 2人-v 2水,对乙同学来说,要想垂直到达B 点,其速度方向要指向上游,并且来回时间相等,即t 乙=2Lv 2人-v 2水,则t 甲t 乙=v 人v 2人-v 2水即t 甲>t 乙,C正确.答案:C3.(2010·江苏,3分)如图所示,一块橡皮用细线悬挂于O 点,用铅笔靠着线的左侧水平向右匀速移动,运动中始终保持悬线竖直,则橡皮运动的速度( )A .大小和方向均不变B .大小不变,方向改变C .大小改变,方向不变D .大小和方向均改变解析:本题考查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意在考查考生处理实际运动问题的能力;本题橡皮参与了两个分运动,一个是沿水平方向与铅笔速度一样的匀速直线运动,另一个是竖直方向上与铅笔移动速度大小相等的匀速直线运动,这两个直线运动的合运动是斜向上的匀速直线运动,故选项A 正确.答案:A4.(2011·四川理综,7分)(7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如图所示,在一端封闭的光滑细玻璃管中注满清水,水中放一个红蜡做成的小圆柱体R .将玻璃管的开口端用胶塞塞紧后竖直倒置且与y 轴重合,在R 从坐标原点以速度v 0=3 cm/s 匀速上浮的同时,玻璃管沿x 轴正方向做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同学们测出某时刻R 的坐标为(4,6),此时R 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cm/s ,R 在上升过程中运动轨迹的示意图是________.(R 视为质点)解析:(1)蜡块竖直方向匀速运动,故运动时间t =y v =6 cm 3 cm/s =2 s ;蜡块水平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由平均速度公式可知,x =v x t 2⇒v x =2x t =4 cm/s ,故此时R 的速度v =v 20+v 2x=5 cm/s ,轨道曲线弯向加速度的方向,蜡块水平方向加速运动,故D 项正确.答案:(1)5 D5.(2011·江苏,16分)如图所示,长为 L 、内壁光滑的直管与水平地面成 30°角固定放置.将一质量为 m 的小球固定在管底,用一轻质光滑细线将小球与质量 M =km 的小物块相连,小物块悬挂于管口.现将小球释放,一段时间后,小物块落地静止不动,小球继续向上运动,通过管口的转向装置后做平抛运动,小球在转向过程中速率不变.(重力加速度为 g )(1)求小物块下落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 (2)求小球从管口抛出时的速度大小; (3)试证明小球平抛运动的水平位移总小于22L. 解析:(1)设细线中的张力为T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Mg -T =Ma T -mg sin30°=ma 且M =km 解得a =2k -12(k +1)g(2)设M 落地时的速度大小为v ,m 射出管口时速度大小为v 0,M 落地后m 的加速度为a0.根据牛顿第二定律-mg sin30°=ma0匀变速直线运动,v2=2a Lsin30°,v20-v2=2a0L(1-sin30°)解得v0=k-22(k+1)gL(k>2)(3)平抛运动x=v0tL sin30°=12gt2解得x=Lk-2 2(k+1)则x<22L,得证答案:(1)2k-1 2(k+1)g(2)k-22(k+1)gL(k>2)(3)见解析考点二平抛运动6.(2013·江苏,3分)如图所示,从地面上同一位置抛出两小球A、B,分别落在地面上的M、N点,两球运动的最大高度相同。
2015年安徽高考物理试卷一.选择题(共7小题)1.如图示是α粒了(氦原子核)被重金属原子核散射的运动轨迹,M、N、P、Q是轨迹上的四点,在散射过程中可以认为重金属原子核静止不动.图中所标出的α粒子在各点处的加速度方向正确的是()A.M点B.N点C.P点D.Q点2.由库仑定律可知,真空中两个静止的点电荷,带电量分别为q1和q2,其间距离为r时,它们之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为F=k,式中k为静电力常量.若用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表示,k 的单位应为()A.kg•A2•m3B.kg•A﹣2•m3•s﹣4C.kg•m2•C﹣2D.N•m2•A﹣23.图示电路中,变压器为理想变压器,a、b接在电压有效值不变的交流电流两端,R0为定值电阻,R为滑动变阻器,现将变阻器的滑片从一个位置滑动到另一位置,观察到电流表A1的示数增大了0.2A,电流表A2的示数增大了0.8A,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压表V1示数增大B.电压表V2,V3示数均增大C.该变压器起升压作用D.变阻器滑片是沿c→d的方向滑动4.一根长为L、横截面积为S的金属棒,其材料的电阻率为ρ,棒内单位体积自由电子数为n,电子的质量为m,电荷量为e,在棒两端加上恒定的电压时,棒内产生电流,自由电子定向运动的平均速率为v,则金属棒内的电场强度大小为()A.B.C.ρnev D.5.如图所示,一束单色光从空气入射到棱镜的AB面上,经AB和AC两个面折射后从AC面进入空气,当出射角i′和入射角i相等时,出射光线相对于入射光线偏转的角度为θ,已知棱镜顶角为α,则计算棱镜对该色光的折射率表达式为()A .B.C.D.6.如图所示,abcd为水平放置的平行“⊂”形光滑金属导轨,间距为l,导轨间有垂直于导轨平面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导轨电阻不计,已知金属杆MN倾斜放置,与导轨成θ角,单位长度的电阻为r,保持金属杆以速度v沿平行于cd的方向滑动(金属杆滑动过程中与导轨接触良好).则()A.电路中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为B.电路中感应电流的大小为C.金属杆所受安培力的大小为D.金属杆的热功率为7.已知均匀带电的无穷大平面在真空中激发电场的场强大小为,其中σ为平面上单位面积所带的电荷量,ɛ0为常量,如图所示的平行板电容器,极板正对面积为S,其间为真空,带电量为Q,不计边缘效应时,极板可看作无穷大导体板,则极板间的电场强度大小和两极板间相互的静电引力大小分别为()A.和B.和C.和D.和二.解答题(共5小题)8.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某同学用图钉把白纸固定在水平放置的木板上,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板上一点,两个细绳套系在橡皮条的另一端,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分别拉住两个细绳套,互成角度地施加拉力,使橡皮条伸长,结点到达纸面上某一位置,如图所示,请将以下的实验操作和处理补充完整:①用铅笔描下结点位置,记为O;②记录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和F2,沿每条细绳(套)的方向用铅笔分别描出几个点,用刻度尺把相应的点连成线;③只用一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套把橡皮条的结点仍拉到位置O,记录测力计的示数F3,;④按照力的图示要求,作出拉力F1,F2,F3;⑤根据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F1和F2的合力F;⑥比较的一致程度,若有较大差异,对其原因进行分析,并作出相应的改进后再次进行实验.9.某同学为了测量一节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从实验室找到以下器材:一个满偏电流为100μA、内阻为2500Ω的表头,一个开关,两个电阻箱(0~999.9Ω)和若干导线.(1)由于表头量程偏小,该同学首先需将表头改装成量程为50mA的电流表,则应将表头与电阻箱(填“串联”或“并联”),并将该电阻箱阻值调为Ω.(2)接着该同学用改装的电流表对电池的电动势及内阻进行测量,实验电路如图1所示,通过改变电阻R测相应的电流I,且作相关计算后一并记录如表:1 2 3 4 5 6R(Ω)95.0 75.0 55.0 45.0 35.0 25.0 I(mA)15.0 18.7 24.8 29.5 36.0 48.0 IR(V) 1.42 1.40 1.36 1.33 1.26 1.20 ①根据表中数据,图2中已描绘出四个点,请将第5、6两组数据也描绘在图2中,并画出IR﹣I图线;②根据图线可得电池的电动势E是V,内阻r是Ω.10.一质量为0.5kg的小物块放在水平地面上的A点,距离A点5m的位置B处是一面墙,如图所示,物块以v0=9m/s的初速度从A点沿AB方向运动,在与墙壁碰撞前瞬间的速度为7m/s,碰后以6m/s的速度反向运动直至静止.g取10m/s2.(1)求物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2)若碰撞时间为0.05s,求碰撞过程中墙面对物块平均作用力的大小F;(3)求物块在反向运动过程中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W.11.在xOy平面内,有沿y轴负方向的匀强电场,场强大小为E(图象未画出),由A点斜射出一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粒子,B和C是粒子运动轨迹上的两点,如图所示,其中l0为常数,粒子所受重力忽略不计,求:(1)粒子从A到C过程中电场力对它做的功;(2)粒子从A到C过程所经历的时间;(3)粒子经过C点时的速率.12.由三颗星体构成的系统,忽略其它星体对它们的作用,存在着一种运动形式:三颗星体在相互之间的万有引力作用下,分别位于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绕某一共同的圆心O在三角形所在的平面内做相同角速度的圆周运动(图示为A、B、C三颗星体质量不相同时的一般情况).若A星体质量为2m,B、C两星体的质量均为m,三角形的边长为a,求:(1)A星体所受合力大小F A;(2)B星体所受合力大小F B;(3)C星体的轨道半径R C;(4)三星体做圆周运动的周期T.2015年安徽高考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7小题)1.如图示是α粒了(氦原子核)被重金属原子核散射的运动轨迹,M、N、P、Q是轨迹上的四点,在散射过程中可以认为重金属原子核静止不动.图中所标出的α粒子在各点处的加速度方向正确的是()A.M点B.N点C.P点D.Q点分析:根据粒子轨迹的弯曲方向,可以判定粒子受力的方向;再根据受力的方向,判定α粒子在电场中运动时,粒子的加速度的方向.解答:解:根据轨迹弯曲的方向,可以判定粒子受力的方向大体向上,与粒子和重金属原子核的点的连线的方向相反,故M、N、P、Q是轨迹上的四点的加速度的方向中,只有P点标出的方向是正确的.故选:C2.由库仑定律可知,真空中两个静止的点电荷,带电量分别为q1和q2,其间距离为r时,它们之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为F=k,式中k为静电力常量.若用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表示,k 的单位应为()A.kg•A2•m3B.kg•A﹣2•m3•s﹣4C.kg•m2•C﹣2D.N•m2•A﹣2分析:力学单位制规定了物理量的单位,同时根据物理量间的公式也可以分析单位之间的关系.解答:解:根据F=k可得:k=,由于F=ma,q=It,所以k=根据质量的单位是kg,加速度的单位m/s2,距离的单位是m,电流的单位是A,时间的单位s,可得k的单位是kg•A﹣2•m3•s﹣4 故选:B3.图示电路中,变压器为理想变压器,a、b接在电压有效值不变的交流电流两端,R0为定值电阻,R为滑动变阻器,现将变阻器的滑片从一个位置滑动到另一位置,观察到电流表A1的示数增大了0.2A,电流表A2的示数增大了0.8A,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压表V1示数增大B.电压表V2,V3示数均增大C.该变压器起升压作用D.变阻器滑片是沿c→d的方向滑动分析:根据欧姆定律分析负载电阻的变化,图中变压器部分等效为一个电源,变压器右侧其余部分是外电路,外电路中,R0与滑动变阻器R串联;然后结合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和串并联电路的电压、电流关系分析即可.解答:解:A、观察到电流表A1的示数增大了0.2A,电流表A2的示数增大了0.8A,即副线圈电流增大,由于a、b接在电压有效值不变的交流电流两端,匝数比不变,所以副线圈电压不变,即V1,V2示数不变,根据欧姆定律得负载电阻减小,所以变阻器滑片是沿c→d的方向滑动,故A错误,D正确,B、由于R0两端电压增大,所以滑动变阻器R两端电压减小,即电压表V3示数减小,故B错误;C、观察到电流表A1的示数增大了0.2A,电流表A2的示数增大了0.8A,即原线圈电流增大量小于副线圈电流增大量,根据电流与匝数成反比,所以该变压器起降压作用,故C错误;故选:D.4.一根长为L、横截面积为S的金属棒,其材料的电阻率为ρ,棒内单位体积自由电子数为n,电子的质量为m,电荷量为e,在棒两端加上恒定的电压时,棒内产生电流,自由电子定向运动的平均速率为v,则金属棒内的电场强度大小为()A.B.C.ρnev D.专题:电场力与电势的性质专题.分析:利用电流的微观表达式求的电流,由电阻的定义式求的电阻,由E=求的电场强度解答:解:导体中的电流为I=neSv导体的电阻为R=导体两端的电压为U=RI场强为E=联立解得E=ρnev 故选:C5.如图所示,一束单色光从空气入射到棱镜的AB面上,经AB和AC两个面折射后从AC面进入空气,当出射角i′和入射角i相等时,出射光线相对于入射光线偏转的角度为θ,已知棱镜顶角为α,则计算棱镜对该色光的折射率表达式为()A .B.C.D.分析:由几何关系可明确在AB边入射时的入射角和折射角,再由折射定律可求得折射率.解答:解:由折射定律可知,n=;因入射角和出射角相等,即i=i′故由几何关系可知,β=;vvi=+β=;故折射率n=;故选:A.6.如图所示,abcd为水平放置的平行“⊂”形光滑金属导轨,间距为l,导轨间有垂直于导轨平面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导轨电阻不计,已知金属杆MN倾斜放置,与导轨成θ角,单位长度的电阻为r,保持金属杆以速度v沿平行于cd的方向滑动(金属杆滑动过程中与导轨接触良好).则()A.电路中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为B.电路中感应电流的大小为C.金属杆所受安培力的大小为D.金属杆的热功率为分析:由导体切割磁感线公式可求得感应电动势的大小,由安培力公式F=BIL可求得安培力以;由P=FV即可求得功率;注意公式中的l均为导轨间的距离.解答:解:A、电路中感应电动势的大小E=Blv;公式中的l为切割的有效长度,故电动势E=Blv;故A错误;B、感应电流i==;故B正确;C、安培力的大小F=BIL=;故C错误;D、功率P=FV=;故D错误;故选:B.7.已知均匀带电的无穷大平面在真空中激发电场的场强大小为,其中σ为平面上单位面积所带的电荷量,ɛ0为常量,如图所示的平行板电容器,极板正对面积为S,其间为真空,带电量为Q,不计边缘效应时,极板可看作无穷大导体板,则极板间的电场强度大小和两极板间相互的静电引力大小分别为()A.和B.和C.和D.和分析:由题意可明确两极板单独在极板内部形成的场强大小,根据电场的叠加可明确合场强;相互作用力可看作极板在对方场强中的受力,即F=Eq.解答:解:两极板均看作无穷大导体板,极板上单位面积上的电荷量σ=;则单个极板形成的场强E0==,两极板间的电场强度为:2×=;两极板间的相互引力F=E0Q=;故选:D.二.解答题(共5小题)8.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某同学用图钉把白纸固定在水平放置的木板上,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板上一点,两个细绳套系在橡皮条的另一端,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分别拉住两个细绳套,互成角度地施加拉力,使橡皮条伸长,结点到达纸面上某一位置,如图所示,请将以下的实验操作和处理补充完整:①用铅笔描下结点位置,记为O;②记录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和F2,沿每条细绳(套)的方向用铅笔分别描出几个点,用刻度尺把相应的点连成线;③只用一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套把橡皮条的结点仍拉到位置O,记录测力计的示数F3,记下细绳的方向;④按照力的图示要求,作出拉力F1,F2,F3;⑤根据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F1和F2的合力F;⑥比较力F3与F的大小和方向的一致程度,若有较大差异,对其原因进行分析,并作出相应的改进后再次进行实验.分析:该实验采用了等效替代的方法,因此要求两次拉橡皮筋要使橡皮筋的形变相同,即将橡皮筋拉到同一点,力是矢量,因此在记录时要记录大小和方向,步骤③中要记下细绳的方向,才能确定合力的方向,步骤⑥比较力F′与F的大小和方向,看它们是否相同,得出结论.解答:解:步骤③中要记下细绳的方向,才能确定合力的方向,从而用力的图示法画出合力;步骤⑥比较力F3与F的大小和方向,看它们的一致程度,得出结论.故答案为:记下细绳的方向;力F3与F的大小和方向.9.某同学为了测量一节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从实验室找到以下器材:一个满偏电流为100μA、内阻为2500Ω的表头,一个开关,两个电阻箱(0~999.9Ω)和若干导线.(1)由于表头量程偏小,该同学首先需将表头改装成量程为50mA的电流表,则应将表头与电阻箱并联(填“串联”或“并联”),并将该电阻箱阻值调为 5.0Ω.(2)接着该同学用改装的电流表对电池的电动势及内阻进行测量,实验电路如图1所示,通过改变电阻R测相应的电流I,且作相关计算后一并记录如表:1 2 3 4 5 6R(Ω)95.0 75.0 55.0 45.0 35.0 25.0 I(mA)15.0 18.7 24.8 29.5 36.0 48.0 IR(V) 1.42 1.40 1.36 1.33 1.26 1.20 ①根据表中数据,图2中已描绘出四个点,请将第5、6两组数据也描绘在图2中,并画出IR﹣I图线;②根据图线可得电池的电动势E是 1.53V,内阻r是 2.0Ω.分析:(1)由电表的改装原理可明确应并联一个小电阻分流来扩大电流表量程,根据并联电路规律可求得对应的电阻;(2)由描点法得出图象;再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求出表达式,由图象即可求出电动势和内电阻.解答:解:(1)电流表量程扩大于50mA,即扩大=500倍,则应并联一个小电阻,其分流应为表头电流的499倍,则有:R=≈5Ω;(2)根据描点法作出5、6两点,再由直线将各点相连即得出对应的图象如图所示;(3)因IR即表示电源的路端电压,则有;IR=E﹣I(r+R A),则由图象可知,对应的电动势为1.53V,内阻为:r=﹣5=2.0Ω故答案为:(1)并联,5;(2)①如图所示;②1.53,2.010.一质量为0.5kg的小物块放在水平地面上的A点,距离A点5m的位置B处是一面墙,如图所示,物块以v0=9m/s的初速度从A点沿AB方向运动,在与墙壁碰撞前瞬间的速度为7m/s,碰后以6m/s的速度反向运动直至静止.g取10m/s2.(1)求物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2)若碰撞时间为0.05s,求碰撞过程中墙面对物块平均作用力的大小F;(3)求物块在反向运动过程中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W.分析:(1)对物块应用动能定理可以求出动摩擦因数.(2)对物块应用动量定理可以求出作用力大小.(3)应用动能定理可以求出物块反向运动过程克服摩擦力做的功.解答:解:(1)物块从A到B过程,由动能定理得:﹣μmgs AB=mv B2﹣mv02,代入数据解得:μ=0.32;(2)以向右为正方向,物块碰撞墙壁过程,由动量定理得:Ft=mv﹣mv B,即:F×0.05=0.5×(﹣6)﹣0.5×7,解得:F=﹣130N,负号表示方向向左;(3)物块向左运动过程,由动能定理得:W=mv2=×0.5×62=9J;答:(1)物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为0.32;(2)若碰撞时间为0.05s,碰撞过程中墙面对物块平均作用力的大小F为130N;(3)物块在反向运动过程中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W为9J.11.在xOy平面内,有沿y轴负方向的匀强电场,场强大小为E(图象未画出),由A点斜射出一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粒子,B和C是粒子运动轨迹上的两点,如图所示,其中l0为常数,粒子所受重力忽略不计,求:(1)粒子从A到C过程中电场力对它做的功;(2)粒子从A到C过程所经历的时间;(3)粒子经过C点时的速率.分析:(1)由电场力做功的特点可明确W=Uq,而U=Ed,求得沿电场线方向上的距离即可求得功;(2)粒子在x轴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水平位移可明确AO、BO及BC时间相等,由竖直方向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可求得时间;(3)由类平抛运动规律可求得水平和竖直竖直,再由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求得合速度.解答:解:(1)粒子从A到C电场力做功为W=qE(y A﹣y C)=3qEl0(2)根据抛体运动的特点,粒子在x轴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由对称性可知,轨迹是最高点D在y轴上,可令t A0=t oB=T,t BC=T;由Eq=ma得:a=又y=aT2 y b+3l0=a(2T)2 解得:T=则A到C过程所经历的时间t=3;(3)粒子在DC段做类平抛运动,则有:2l0=v Cx(2T);v cy=a(2T)v c==答:(1)粒子从A到C过程中电场力对它做的功3qEl0(2)粒子从A到C过程所经历的时间3;(3)粒子经过C点时的速率为.12.由三颗星体构成的系统,忽略其它星体对它们的作用,存在着一种运动形式:三颗星体在相互之间的万有引力作用下,分别位于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绕某一共同的圆心O在三角形所在的平面内做相同角速度的圆周运动(图示为A、B、C三颗星体质量不相同时的一般情况).若A星体质量为2m,B、C两星体的质量均为m,三角形的边长为a,求:(1)A星体所受合力大小F A;(2)B星体所受合力大小F B;(3)C星体的轨道半径R C;(4)三星体做圆周运动的周期T.分析:(1)(2)由万有引力定律,分别求出单个的力,然后求出合力即可.(3)C与B的质量相等,所以运行的规律也相等,然后结合向心力的公式即可求出C的轨道半径;(4)三星体做圆周运动的周期T相等,写出C的西西里岛表达式即可求出.解答:解:(1)由万有引力定律,A星受到B、C的引力的大小:方向如图,则合力的大小为:(2)同上,B星受到的引力分别为:,,方向如图;沿x方向:沿y方向:可得:=(3)通过对于B的受力分析可知,由于:,,合力的方向经过BC的中垂线AD的中点,所以圆心O一定在BC的中垂线AD的中点处.所以:(4)由题可知C的受力大小与B的受力相同,对C星:整理得:答:(1)A星体所受合力大小是;(2)B星体所受合力大小是;(3)C星体的轨道半径是;(4)三星体做圆周运动的周期T是.。
第七章 恒定电流考点一 基本概念及规律1.(2012·浙江理综,6分)功率为10 W 的发光二极管(LED 灯)的亮度与功率为60 W 的白炽灯相当。
根据国家节能战略,2016年前普通白炽灯应被淘汰。
假设每户家庭有2只60 W 的白炽灯,均用10 W 的LED 灯替代。
估算出全国一年节省的电能最接近( )A .8×108 kW·hB .8×1010 kW·hC .8×1011 kW·hD .8×1013 kW·h解析:因每只白炽灯和发光二极管的功率分别为60 W 和10 W ,按4亿户家庭,每户家庭每天亮灯6小时计算,全国一年节省的电能最接近4×108×2×(60-10)×10-3 kW ×365×6 h =8.76×1010 kW·h ,则选项B 正确,A 、C 、D 错误。
答案:B2.(2010·新课标全国,6分)电源的效率η定义为外电路电阻消耗的功率与电源的总功率之比.在测电源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实验中得到的实验图线如图所示,图中U 为路端电压,I 为干路电流,a 、b 为图线上的两点,相应状态下电源的效率分别为ηa 、ηb .由图可知ηa 、ηb 的值分别为( )A.34、14B.13、23C.12、12D.23、13解析:本题考查电路的U -I 图象以及电源的效率.由U -I 图象可知,若电源的电动势为6U 0,则a 、b 两点处对应的路端电压分别为4U 0、2U 0,电源的效率η=UI EI =U E,所以ηa =U 1E =23,ηb =U 2E =13,正确选项为D. 答案:D考点二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3.(2013·安徽理综,6分)用图示的电路可以测量电阻的阻值。
图中R x 是待测电阻,R 0是定值电阻, Ⓖ是灵敏度很高的电流表,MN 是一段均匀的电阻丝。
2015年安徽省高考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1.(6分)如图示是α粒子(氦原子核)被重金属原子核散射的运动轨迹,M、N、P、Q是轨迹上的四点,在散射过程中可以认为重金属原子核静止不动。
图中所标出的α粒子在各点处的加速度方向正确的是()A.M点B.N点C.P点 D.Q点2.(6分)由库仑定律可知,真空中两个静止的点电荷,带电量分别为q1和q2,其间距离为r时,它们之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为F=k,式中k为静电力常量。
若用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表示,k的单位应为()A.kg•A2•m3B.kg•A﹣2•m3•s﹣4C.kg•m2•C﹣2D.N•m2•A﹣23.(6分)图示电路中,变压器为理想变压器,a、b接在电压有效值不变的交流电源两端,R0为定值电阻,R为滑动变阻器,现将变阻器的滑片从一个位置滑动到另一位置,观察到电流表A1的示数增大了0.2A,电流表A2的示数增大了0.8A,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压表V1示数增大B.电压表V2,V3示数均增大C.该变压器起升压作用D.变阻器滑片是沿c→d的方向滑动4.(6分)一根长为L、横截面积为S的金属棒,其材料的电阻率为ρ,棒内单位体积自由电子数为n,电子的质量为m,电荷量为e,在棒两端加上恒定的电压时,棒内产生电流,自由电子定向运动的平均速率为v,则金属棒内的电场强度大小为()A.B.C.ρnev D.5.(6分)如图所示,一束单色光从空气入射到棱镜的AB面上,经AB和AC两个面折射后从AC面进入空气,当出射角i′和入射角i相等时,出射光线相对于入射光线偏转的角度为θ,已知棱镜顶角为α,则计算棱镜对该色光的折射率表达式为()A.B.C.D.6.(6分)如图所示,abcd为水平放置的平行“匸”形光滑金属导轨,间距为l,导轨间有垂直与导轨平面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导轨电阻不计.已知金属杆MN倾斜放置,与导轨成θ角,单位长度的电阻为r,保持金属杆以速度v沿平行于cd的方向滑动(金属杆滑动过程中与导轨接触良好).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电路中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为B.电路中感应电流的大小为C.金属杆所受安培力的大小为D.金属杆的热功率为7.(6分)已知均匀带电的无穷大平面在真空中激发电场的场强大小为,其中σ为平面上单位面积所带的电荷量,ɛ0为常量,如图所示的平行板电容器,极板正对面积为S,其间为真空,带电量为Q,不计边缘效应时,极板可看作无穷大导体板,则极板间的电场强度大小和两极板间相互的静电引力大小分别为()A.和B.和C.和D.和二、非选择题8.(8分)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某同学用图钉把白纸固定在水平放置的木板上,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板上一点,两个细绳套系在橡皮条的另一端,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分别拉住两个细绳套,互成角度地施加拉力,使橡皮条伸长,结点到达纸面上某一位置,如图所示,请将以下的实验操作和处理补充完整:①用铅笔描下结点位置,记为O;②记录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和F2,沿每条细绳(套)的方向用铅笔分别描出几个点,用刻度尺把相应的点连成线;③只用一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套把橡皮条的结点仍拉到位置O,记录测力计的示数F3,;④按照力的图示要求,作出拉力F1,F2,F3;⑤根据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F1和F2的合力F;⑥比较的一致程度,若有较大差异,对其原因进行分析,并作出相应的改进后再次进行实验.9.(10分)某同学为了测量一节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从实验室找到以下器材:一个满偏电流为100μA、内阻为2500Ω的表头,一个开关,两个电阻箱(0~999.9Ω)和若干导线.(1)由于表头量程偏小,该同学首先需将表头改装成量程为50mA的电流表,则应将表头与电阻箱(填“串联”或“并联”),并将该电阻箱阻值调为Ω.(2)接着该同学用改装的电流表对电池的电动势及内阻进行测量,实验电路如图1所示,通过改变电阻R测相应的电流I,且作相关计算后一并记录如表:123456R(Ω)95.075.055.045.035.025.0I(mA)15.018.724.829.536.048.0IR(V) 1.43 1.40 1.36 1.33 1.26 1.20(I/A)66.753.540.333.927.820.8①根据表中数据,图2中已描绘出四个点,请将第5、6两组数据也描绘在图2中,并画出IR﹣I图线;②根据图线可得电池的电动势E是V,内阻r是Ω.10.(14分)一质量为0.5kg的小物块放在水平地面上的A点,距离A点5m的位置B处是一面墙,如图所示,物块以v0=9m/s的初速度从A点沿AB方向运动,在与墙壁碰撞前瞬间的速度为7m/s,碰后以6m/s的速度反向运动直至静止。
g 取10m/s2。
(1)求物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2)若碰撞时间为0.05s,求碰撞过程中墙面对物块平均作用力的大小F;(3)求物块在反向运动过程中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W。
11.(16分)在xOy平面内,有沿y轴负方向的匀强电场,场强大小为E(图象未画出),由A点斜射出一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粒子,B和C是粒子运动轨迹上的两点,如图所示,其中l0为常数,粒子所受重力忽略不计,求:(1)粒子从A到C过程中电场力对它做的功;(2)粒子从A到C过程所经历的时间;(3)粒子经过C点时的速率.12.(20分)由三颗星体构成的系统,忽略其它星体对它们的作用,存在着一种运动形式:三颗星体在相互之间的万有引力作用下,分别位于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绕某一共同的圆心O在三角形所在的平面内做相同角速度的圆周运动(图示为A、B、C三颗星体质量不相同时的一般情况).若A星体质量为2m,B、C两星体的质量均为m,三角形的边长为a,求:(1)A星体所受合力大小F A;(2)B星体所受合力大小F B;(3)C星体的轨道半径R C;(4)三星体做圆周运动的周期T.2015年安徽省高考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1.(6分)如图示是α粒子(氦原子核)被重金属原子核散射的运动轨迹,M、N、P、Q是轨迹上的四点,在散射过程中可以认为重金属原子核静止不动。
图中所标出的α粒子在各点处的加速度方向正确的是()A.M点B.N点C.P点 D.Q点【分析】根据粒子轨迹的弯曲方向,可以判定粒子受力的方向;再根据受力的方向,判定α粒子在电场中运动时,粒子的加速度的方向。
【解答】解:根据轨迹弯曲的方向,可以判定粒子受力的方向大体向上,与粒子和重金属原子核的点的连线的方向相反,故M、N、P、Q是轨迹上的四点的加速度的方向中,只有P点标出的方向是正确的。
故选:C。
【点评】本题要了解点电荷电场线的分布情况,运用力学方法分析粒子的受力特点,根据曲线运动的特点判断出受力的方向。
2.(6分)由库仑定律可知,真空中两个静止的点电荷,带电量分别为q1和q2,其间距离为r时,它们之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为F=k,式中k为静电力常量。
若用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表示,k的单位应为()A.kg•A2•m3B.kg•A﹣2•m3•s﹣4C.kg•m2•C﹣2D.N•m2•A﹣2【分析】力学单位制规定了物理量的单位,同时根据物理量间的公式也可以分析单位之间的关系。
【解答】解:根据F=k可得:k=,由于F=ma,q=It,所以k=根据质量的单位是kg,加速度的单位m/s2,距离的单位是m,电流的单位是A,时间的单位s,可得k的单位是kg•A﹣2•m3•s﹣4故选:B。
【点评】单位制包括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规定的基本量的单位叫基本单位,由物理公式推导出的单位叫做导出单位。
3.(6分)图示电路中,变压器为理想变压器,a、b接在电压有效值不变的交流电源两端,R0为定值电阻,R为滑动变阻器,现将变阻器的滑片从一个位置滑动到另一位置,观察到电流表A1的示数增大了0.2A,电流表A2的示数增大了0.8A,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压表V1示数增大B.电压表V2,V3示数均增大C.该变压器起升压作用D.变阻器滑片是沿c→d的方向滑动【分析】根据欧姆定律分析负载电阻的变化,图中变压器部分等效为一个电源,变压器右侧其余部分是外电路,外电路中,R0与滑动变阻器R串联;然后结合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和串并联电路的电压、电流关系分析即可。
【解答】解:A、观察到电流表A1的示数增大了0.2A,电流表A2的示数增大了0.8A,即副线圈电流增大,由于a、b接在电压有效值不变的交流电源两端,匝数比不变,所以副线圈电压不变,即V1,V2示数不变,根据欧姆定律得负载电阻减小,所以变阻器滑片是沿c→d的方向滑动,故A错误,D正确,B、由于R0两端电压增大,所以滑动变阻器R两端电压减小,即电压表V3示数减小,故B错误;C、观察到电流表A1的示数增大了0.2A,电流表A2的示数增大了0.8A,即原线圈电流增大量小于副线圈电流增大量,根据电流与匝数成反比,所以该变压器起降压作用,故C错误;故选:D。
【点评】本题关键是明确电路结构,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变压器变压公式和变流公式、串并联电路的电压电流关系列式分析,不难。
4.(6分)一根长为L、横截面积为S的金属棒,其材料的电阻率为ρ,棒内单位体积自由电子数为n,电子的质量为m,电荷量为e,在棒两端加上恒定的电压时,棒内产生电流,自由电子定向运动的平均速率为v,则金属棒内的电场强度大小为()A.B.C.ρnev D.【分析】利用电流的微观表达式求的电流,由电阻的定义式求的电阻,由E=求的电场强度【解答】解:导体中的电流为I=neSv导体的电阻为R=导体两端的电压为U=RI场强为E=联立解得E=ρnev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电流的微观表达式,根据电阻的决定式求的电阻,由E=求的场强5.(6分)如图所示,一束单色光从空气入射到棱镜的AB面上,经AB和AC两个面折射后从AC面进入空气,当出射角i′和入射角i相等时,出射光线相对于入射光线偏转的角度为θ,已知棱镜顶角为α,则计算棱镜对该色光的折射率表达式为()A.B.C.D.【分析】由几何关系可明确在AB边入射时的入射角和折射角,再由折射定律可求得折射率.【解答】解:由折射定律可知,n=;因入射角和出射角相等,即i=i′故由几何关系可知,β=;i=+β=;故折射率n=;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折射定律的应用,要注意根据光路图利用几何关系进行分析,本类问题要多练习如何利用几何关系.6.(6分)如图所示,abcd为水平放置的平行“匸”形光滑金属导轨,间距为l,导轨间有垂直与导轨平面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导轨电阻不计.已知金属杆MN倾斜放置,与导轨成θ角,单位长度的电阻为r,保持金属杆以速度v沿平行于cd的方向滑动(金属杆滑动过程中与导轨接触良好).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电路中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为B.电路中感应电流的大小为C.金属杆所受安培力的大小为D.金属杆的热功率为【分析】根据E=BLv,L是有效的切割长度,求解感应电动势.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求感应电流的大小.由F=BIL求安培力,由功率公式求解金属杆的热功率.【解答】解:A、电路中感应电动势为:E=B sinα•v=Blv,故A错误。